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投胎,后来生下薛刚,薛刚闯祸,害薛世满门三百余口在武则天手内。此是后话不表。梨花传令抢关,众将得令,一齐向前,杀奔关来。番兵见无主将,闭关不出,俱往沙江关去了。番民香花灯烛,出迎元帅,元帅人马进了关,接了圣驾,在帅府驻扎,百官朝贺,出榜安民。遂传令招抚,所管地方官,尽皆投降。
停留半月,辞王别驾,起了大队兵马,离了白虎关,望西进发。
有一个多月,尽是黄沙扑面,好不辛苦,不觉来到沙江渡口。有探子报说:“沙江有百里之遥,并无船只,请元帅定夺。”梨花闻报,遂传令扎下营盘,不许乱动。便令秦汉:“飞过沙江,劝番民放船过来,渡我兵过江,好打头关。”秦汉领令,戴了钻天帽,片刻飞过沙江,落下地来。只见那番民凑集,买卖生意,与中国一样。那些船上插了红旗,十只一队,共有四百余号,停泊江口。秦汉一想:我奉将令前来诱骗,看他怎样办法,如何说得他们过去?正在踌躇,忽见一队番官,手拿令箭,说与众船道:“大老爷吩咐,大唐兵马已到江边,船只不许私开。违令者斩。”众船得令。秦汉心生一计:扮做番军。见番兵皆喂马料,三个成群,四个一队,或斗牌,或闹酒,营房内不见一人。遂将一付衣帽穿好,到一酒店门首,问道:“店家,将爷可在这里吃酒么?”店家说:“拿令箭的官儿,在楼上吃酒,寻他请进去。”
秦汉听了,来到里面。走上楼中,只见番官吃得半醉,衣帽脱在旁边,那番官见了秦汉说:“你是那个帐下来的?”秦汉哄说:“我是大老爷手下的长随,奉将令扮作小军,探听军情。爷是那一处的?”巴都儿官番官说:“我是大老爷的亲随,不认得你呀?”秦汉说:“小可是新充的,不曾拜会。我和你同饮三杯,叙个相识,小可做东。”番官道:“说那里话,自然俺家做东。”二人畅饮。秦汉说:“巴都哥,这支令箭,做何公干的?”番官道:“你还不知?”秦汉道:“小可新到,所以不知。”番官说:“我关主将是白虎关杨藩的父亲。因樊梨花降唐,打破了白虎关,将小将杨藩杀死,主将要与儿子报仇,差人往白狼山请红毛道人,并黑脸仙长。因二位仙友,神通广大,早晚必到。犹恐唐兵渡江,差我往各船去吩咐,不许开渡。”秦汉说:“原来如此。巴都爷请用酒。”番官竟吃得大醉,伏在桌上睡了。
秦汉即换了他的衣服,拿了令箭,走下楼来,对店家说:“有一锭银子在此,你收着。我有伙伴醉在楼上,我有公干去了。”酒家见了银子,说:“请便。”秦汉出了店门,来到江边,对众船军说:“大老爷有意降唐,吩咐四百号江船,连夜渡载唐兵过江,违令者斩。”众船军都说:“希奇!一日之间,两样吩咐。早上说不许开船,如今又要连夜过江。”秦汉说:“你们休管闲事,快些开船。”众船军依令,立刻开船,扯起风帆,滔滔去了。
秦汉大喜,脱了衣帽,撇下令箭,飞过江来。此话不表。
再言番官醒来,立起身来,不见了衣帽、令箭,忙下楼问了酒家。酒家说:“方才那一位爷,留下一锭银子在此。穿了衣服,到江边去了。”番官听说,魂不附体。说:“不好了,中了唐人奸计了!”说罢急忙赶到江边一看,大惊失色,说道:“该死了,船只一只都没有了。为何衣帽令箭在江滩上?幸喜无人拿去。”忙穿好衣帽,手执令箭进关,蒙混交令。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七回 梨花破关除二怪 秦汉借旗收双徒
却说沙江关主将杨虎,深恨樊梨花不忠不孝,杀子之仇尤深,又闻兵临江边,恨不得活擒梨花,取出心肝,以祭吾儿,方消此恨。忽报红毛道人,黑脸仙长请到了,杨虎大悦,出关迎接,接进官厅见礼,分宾主坐下,二位仙师说:“今蒙见召,有何话讲?”杨虎长叹道:“奈因小弟单生一子,被恶媳梨花所杀。特请道友来此,共擒此贼人,与儿报仇,方泄我恨。”二人听了,恨道:“不消道友烦心,要报此仇,有何难处,都在我二人身上。”
杨虎大喜,设筵相待。
秦汉见各船俱已渡江,飞向营中缴令,细说此事。梨花大喜,即令三军连夜准备,候江船一到,即要开船。众将得令,各预备停当。将及半夜,船只已到江边,一字排开。元帅传令,趁此明月,即速下船。众将得令,一齐下船,来到西岸。
令先锋罗章打关,金鼓连天,炮声不绝。番儿报进,杨虎大惊,说:“这事奇怪,我已传令江船,不许过江,唐兵从何而来?”传令番官处斩,即出关迎敌。二位道人说:“且免出兵,待贫道先上关去,略施小计,杀他片甲不回。”杨虎说:“既然道友有计,相烦立刻开兵。”那道人来到关前,披发仗剑,扬尘舞蹈不表。
且说罗章杀到关下,只见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吓得罗章胆丧魂消,三军自相践踏。见两个道人,骑了白鹤,落将下来,大喝道:“唐将休走,吃我一剑!”罗章招架不住,拍马而逃。两个道人,在后追赶。后军飞报元帅,元帅大怒,率领四员女将,向前放过罗章。上前迎住,念动真言,喝散飞沙走石。道人大怒,喝道:“你是何人,敢破我术?吃我一剑。”
梨花看见两道人:一个面如茄子,红须红发;一个面如黑漆,青发青须,眼睛也是青的,仗剑杀来。月娥飞马过来迎住,仙童忙来助战,杀得二道汗流浃背。金莲、金定也上前围住,两个道人那里招架得住,大败而走。四人在后追赶。那红毛道人,现出一条火龙,用烈火烧来,烧得四人败阵逃回。梨花看见,把手一指,有万丈水冲出,将烈火浇灭,火龙大败要逃。梨花喝道:“往那里走!”拍马追来,黑脸仙长抢出,说:“休伤我道友。”仗剑拦住。
梨花手舞双刀来战,杀得他尿屎直流,摇身一变,现出四手八脚,一只螃蟹,口中喷出涎沫,顷刻大雾连天。梨花倒吃一惊,拍马如飞,回转营中。
黑脸道人收了法术,与红毛道人一同进关。杨虎迎住,说:“有劳二位道友,今日出阵,胜负如何?”红毛道人说:“樊梨花果然神通广大,我将烈火烧他,他将倒海之术浇灭。幸道友用雾迷他,不然,怎得收兵。”老将听了,叹口气道:“久闻樊氏利害,不能报仇,誓不两立。”即令家中护送夫人回国。家将领命,遂与夫人流泪而别。杨虎全身披挂,同了二位道人,放炮出关,赶到唐营大骂,梨花倒觉羞惭。应龙上前说:“母亲,老匹夫如此无礼!辱骂母亲,孩儿出去,斩此匹夫。”梨花说:“我儿出去,须要小心。”
应龙得令,上马提枪,冲出阵前,喝道:“老匹夫,你骂那一个?吃我一枪。”杨虎把大刀迎住,一场大战。秦汉、窦一虎二将,见应龙枪法散乱,拍马来迎。两个道人敌住,祭起火球,打中秦汉面门,仰身跌倒。道人仗剑要砍,被一虎救回。复出阵来,道人又祭起火球,一虎地行走了。梨花出阵,对杨虎说道:“老将军,天命归唐。征西一路,各处关头,降者降,死者死,劝你归顺天朝,免得生灵涂炭。”杨虎骂道:“小贱人,恨不得把你千刀万剐!反来说我投降,吃我一刀。”把大刀往面门砍来。梨花双刀来迎,战了三十余合。旁边恼了金定,提起五百斤大锤,照杨虎头上一锤,打得脑浆迸出,死于马下。两个道人赶出,怒道:“伤我道友。”仗剑砍来。二员女将迎住,红毛道人祭起火球,被梨花乾坤帕收去。道人现出原形,乃是一条火龙,大火烧来,那金定回身逃走。梨花念动真言,顷刻大水冲到,四海龙王将火龙围住,不能脱逃,被梨花飞刀斩为两段。半段飞入中原,半段飞入西番,后为混世魔王。那黑脸道人见了,骂道:“贱人,连伤我两道友,与你势不两立!”仗剑砍来。梨花又放飞刀,道人慌了,口吐雾沫,将天遮瞒,伸手不见五指。梨花无法,退兵十里,渐见天日。众将逃回缴令。梨花道:“大雾迷天,怎得抢关?”月娥道:“我师父有五灵旗,能破雾沫,差将前去借得旗来,可除妖道。”梨花大喜,即令秦汉往金刀圣母,求取五灵旗。
秦汉得令,戴上钻天帽,如飞而去。经过一高山,见有两员小将,各带兵马,旗分红白,在山上大战。秦汉飞下说:“二位将军不必相斗,有后问你。这样年少英雄,不去干功立业,野战何益?”二将住手问道:“你从空飞下,是神,还是鬼怪?说个明白。”秦汉道:“我不是神仙,不是鬼怪,乃是王禅老祖弟子,姓秦名汉。随驾征西,路阻沙江关,有妖道喷雾迷人。奉大唐元帅将令,往金刀圣母借旗,走此经过。今见二位英雄,何不随我同去证西,建功立业。岂不为美!”二人听了,下马便拜,说:“我姓刘名仁,他姓刘名瑞,均是大汉之后,伐匈奴到此。此间有东西二山,各人把守。他要占我东山,故此相斗。天幸相遇,愿拜为师。”秦汉大喜,收为徒弟,说:“待我借了旗回来,同你去见唐王便了。”二将依言,各自回山,收拾人马等候。
秦汉仍飞上云头,片时来到竹隐山仙人洞,只见洞中走出两位仙姑,手提花篮。秦汉上前说:“烦二位仙姑通报圣母,说王禅老祖弟子秦汉,要见圣母。”仙姑听了,说:“原来是刁家妹子之夫秦汉,请说明来意,方可通报。”秦汉说:“因奉樊元帅将令,为蟹雾迷阻沙江关,不能进关。我家月娥,说圣母有五灵旗,能灭雾沫,特来求取。除了妖道,即当奉还。”仙姑听了,说道:“稍等,待我前去禀知师父。”入洞中来蒲团前说:“师父,外面有王禅老祖徒弟,奉樊元帅令,来借五灵旗,去破雾沫。现在洞外伺候。”
圣母道:“命他进来。”仙姑出来,遂引秦汉来到蒲团之下,见了圣母,跪下说:“弟子秦汉拜见。愿师父圣寿无疆。”圣母道:“你之来意,我已深知。”取出五灵旗付与秦汉,说:“要破雾沫,将旗一展,他性命难逃。”
秦汉拜谢出洞,飞上云端,望着高山飞下。刘仁刘瑞接着,秦汉说:“我先去缴令,你们随后就来。”秦汉飞向营中,说知前事。元帅大喜,传令打关。黑脸道人仍喷出雾来,元帅将旗一展,只听得霹雳一声,雾散云开。众将一看,忽有簸箕大一只死蟹。元帅大喜,吩咐抢关,那番兵倒戈投降。元帅进了关,一面上本报捷,一面出榜安民,又望空拜谢圣母,招降安抚番兵,停留半月。
有探子报道:“关外有二员小将,领部卒一千,说是秦将军新收的徒弟,要来投见。未奉军令,不敢放入。”元帅道:“命他进来。”刘仁、刘瑞进了帅府,参见元帅。元帅见二人一表人物,心中大喜,遂对秦汉说:“他二人是你新收的徒弟,带领本部人马,到你营中学习,立功之日,奏王加封。”
秦汉得令,同二人一起拜谢,众将称贺不表。
次日二人拜见了刁月娥,于是二人尽心学习兵法,刘仁后来与天竺国公主银杏成亲;刘瑞与真童国公主金桃完婚,此是后话。这一本是秦汉收徒弟团圆,欲知樊梨花征西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凤凰山番将挡路 薛应龙神女成亲
话说樊元帅得了沙江关,秦汉收了刘仁、刘瑞为徒,养马三日,查明国库钱粮,起兵西进。仍点罗章为先锋,秦、窦二将为左右翼,大兵五十万,放炮三声,离了沙江关,望西进发。一路上旌旗浩旗,兵将威风,行来尽是沙漠之地。走了半个多月,来到凤凰山。山上有一关寨挡住,传令扎下营盘。
一声炮响,营盘扎得坚固,令罗章明日到关讨战,众将得令,放炮停当。此话不表。
且说凤凰山守将,乃是国王御弟,姓乌名利黑。身高一丈,红脸黄发,眼如铜铃,两臂有干斤之力,用两支竹节钢鞭。得异人传授,随身有一件宝贝,名曰“追魂伞”。闻知西番失了许多地方,番儿报说:“唐朝人马已到山下。”忙同众将至山下,将唐营一看,果然扎得坚固,号令严明。对众将说:“果然樊梨花名不虚传,深通兵法。趁他兵马初到,兵将劳顿,攻其无备,今夜劫他营寨,挫其锐气。”诸将说:“千岁神机妙算,我等候令。”
乌利黑大喜,回身升帐,点左右先锋蛮子海、蛮子牙:“你二人带领兵马一万,下山埋伏山林,听号炮一响,率兵杀入唐营。我有兵接应。”二人得令,领兵下山去了。自己全身披挂,骑上红鬃马,率领铁骑,下了凤凰山,偃旗息鼓而来。
再言梨花在营中,同众将赏月,忽听一阵风来,将灯吹灭,元帅大惊。
丁山道:“这阵大风,须防今夜番兵劫寨。”元帅点头说是,传令众将,休得卸甲离鞍,调遣众将,营外埋伏,留下空营。众将得令,各自去了。且说乌利黑率领众兵,三更时候,炮声一响,杀入唐营,不见一人,只有空营,大叫“中计!”传令将前军作后军急退,唐兵听得炮响,各路杀来。应龙正迎着蛮子牙,罗章正迎着蛮子海。二人心急慌忙,枪法散乱,被应龙、罗章刺死,一万人马杀死大半。丁山冲入中营,正遇着乌利黑,枪鞭并举,两人大战。又来了应龙罗章二人敌住,乌利黑全然不惧,又见四面八方齐杀来,看来难敌,虚晃双鞭,杀开血路而走。应龙喝道:“番奴往那里走?”随后追来,追到凤凰山谷中,却不见了乌利黑。回头又见乱石塞断路口,心中大惊,东奔西走,无路可通。守到天明,再回营去。
再言乌利黑入丁山谷之内,却自收拾残兵回凤凰山去。唐兵杀上山来,矢石如雨打下,梨花鸣金收军,计点军士,不见了应龙,即令明早去寻。次日探子报进:“乌利黑在营前讨战!”元帅问道:“那位将军出去,擒此番奴。”早有罗章应道:“小将愿往。”元帅道:“先锋出去,须要小心。”
罗章上马提枪,冲出阵前。见了乌利黑,大喝道:“番狗昨日败去,今日又来送死,快快下马受缚,免吾动手。”乌利黑大怒说:“唐蛮子休得夸口,放马过来。”一鞭直向罗章打来。罗章把枪架住,两下大战一场,战到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元帅令秦、窦二将出阵助战,要活捉番将。二将得令出战,喊道:“罗先锋,我二人来活捉这厮,回营请令。”乌利黑听说大怒,奋舞双鞭,敌住三般兵器,又战了数合,不能取胜。虚晃一鞭,冲开阵脚,大败而走。秦窦二人不舍,飞赶说道:“红脸番贼慢逃,吃我一棍。”那乌利黑回头一看,见二将追来,心中大喜。背上取出一柄宝伞,撑将起来,一摇,二将都跌倒在地,番将抢出绑好,乌利黑打得胜鼓回山。罗章欲要来救,见宝伞利害,不敢向前,只得收兵回营,禀知元帅。元帅惊道:“吾知此伞利害,不敢向前,但他怎样拿人?”罗章说:“小将三人大战,番将诈败而走。窦、秦二将追去,他将一柄宝伞,撑开一摇,只见花花绿绿,二将顷刻跌倒,被他捉去。小将想来,必是‘追魂伞’,不敢去救,特来报知。”元帅道:“尚未夺得此山,反失二员大将。想秦、窦二将,俱有法术,必致无害。但本元帅不知应龙下落,如之奈何?”吩咐紧闭营门,众将得令,坚闭营门。
且说秦、窦二将,被追魂伞摄去魂魄,一时三刻,才醒转来。见番将高坐将台,小番报道:“启上大王,昨夜唐营小将,困于东山,他跷勇无比,几次扳藤上树,幸是山高岭峻,不得上来。请千岁爷定夺,如何处置?”乌利黑道:“不妨,待过了五七日,他自然饿死,何消处置。但将捉来二将,推来见我。”小番将二将推来台前,立而不跪。乌利黑喝道:“你两个矮子,既被擒来,为何不跪?还是愿降,还是愿死?快快说来。”二将厉声道:“我二人乃唐朝大将,岂肯降你这番奴?要杀就杀,不必多言。”乌利黑大怒,喝令:“推出砍了!”小番将二人推出,正要开刀。只见窦一虎往地中去,秦汉往上一纵上天去了。小番看见,尽皆呆了,忙来报知大王,大王大惊道:“怪不得唐兵利害,军中有此异将,所以西番失了许多地方。今日逃去,明日又来,立即斩了,方除此害。”
再言二将一个钻天,一个入地,逃回营中交令。元帅正在纳闷,忽听二将回营。心中大喜,说:“已知二位将军神术,不知怎样逃回。”奏、窦二将,遂一一说明。”小将军也有消息,昨日已饿了一天,快定计救他性命。”
元帅说:“既有消息,烦窦将军准备干粮,前去救他。烦秦将军去盗‘追魂伞’,好破他的兵。进了凤凰山,其功不小。”秦汉道:“这个何难,也曾盗过飞钹,盗过摄魂铃,料这柄伞,有何难哉?管教手到拿来。”元帅说:“须要小心。”二将领命,分头而去。
再言凤凰山谷中,有一仙女,与薛应龙有七宿姻缘之分,见应龙被困凤凰山谷中,想他前生乃芦花河水神,在王母面前调戏于我,贬下凡尘。遂化成园林一所,等候应龙。应龙在山谷中,困饿一日,听得山头笑话之声。抬头一看,见一班仙女,在山上玩耍,叫道:“姐姐们,救我一救。”梅香道:“你是何人?何故在此?”应龙道:“我乃大唐小将薛应龙,被乌利黑困住在此。如今乞救一命。”使女回禀与仙女。仙女道:“你去对他说,我家公主乃乌利黑之妹,立愿要嫁唐将,你若肯从,救你上来。若不允从,饿死在谷内。”梅香领命转达,应龙即满口应承。遂即放下红绫索,救起应龙。来到亭前,见小姐有倾城之色,又许他招亲,称心满意了,忙上前见礼,说:“小将薛应龙征西到此,困入谷中,承小姐相救。又蒙许以婚姻,小将不才,敢不从命。”小姐微笑道:“我自愿要招中国人物,今日天喜相逢,三生之幸,伏祈勿却。”应龙道:“即蒙美意,何敢不从,趁此良辰,共应花烛。”
于是二人就此成亲。真是郎才女貌,春宵一刻,千金难买,此话不表。
再言一虎,奉了将令,地行到谷中,伸头一望,并无音信。找到晚来,一轮明月当空,四处呼唤,不见人声。心中想到:莫非不在此间,抑或有变?
睡他一觉,等待明日再寻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