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人能动摇长安的意志。

    即使是齐王、淄川王、胶西王等齐地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据说也只能偷偷埋怨,甚至不敢公开议论盐铁官营的得失。

    若只是这样,忍忍也就算了!

    毕竟,长安还没有禁止民间私营,大家虽然看要面对官府平价盐铁的冲击,但总有办法避免。

    这些时日,临淄与雒阳、宣曲、曲阜之间,不断通信、使者往来,大家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若盐铁衙门成立,大家就尽量控制手下的平贾们,让平贾们去与盐铁衙门商议价格,然后趁机重金贿赂那些盐铁衙门的官员,这样,至少能保证大家的利益,甚至可能还能小赚一笔!

    官府的平价盐铁,大家可以全部吃下去,然后转手加价卖到市场上。

    可是,刚刚搞定盐铁对策。

    又一记重拳袭来!

    长安天子明诏天下,从今往后,那地方亭长、里正要优先从退役伤残士卒里选拔。

    还有持着天子节的天使,将赴天下郡县巡视、谒问和督查此事。

    而,这一招,在刀间看来,却是要断他的跟,除他的命!

    这里正、亭长,看似卑微,却是刀间的发家立命之本。

    他刀间能发达,靠的就是,义子、义弟以及手下们,都与齐国的亭长、里正关系密切,甚至本身就是亭长、里正。

    靠着这些人,他刀间才能高买低卖甚至肆无忌惮的放子钱,还能消息灵通,知道齐地的所有动静,熟悉每一位贵人的喜好。

    倘若亭长、里正换人,那么,他刀间二十年的辛苦经营,瞬间就要倒塌,想要恢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若仅仅是这样,刀间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毕竟,这天下,是姓刘的。

    刀间虽然能在临淄称王称霸,看上去比齐王还威风。

    但刀间很清楚,甚至不需要齐王,只要齐王的某个心腹说句话,他刀间立刻就要死无葬身之地。

    那些义子、义弟。可以为他刀间欺压平民、中小地主甚至大商人。

    但没有一个人敢在那些世家、列侯面前多说一句。

    像是去岁,刀间手下的某人。无意在路上冲撞了一位从济南国来临淄游玩的少年。

    而刀间在得知了那位少年的身份后,立刻就让人杀了那个义子。自己赤身**,背着荆条,跪在那少年下榻的某个庄园前,花了许多钱财,用了许多人情,才摆平了这事情。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个少年姓颜,乃是济南颜家的庶子,他的兄长。就是当今天下炙手可热的天子心腹,如今已经官拜丞相长史丞,传说是内定的九卿,整个南方的骄傲,亦是南方的希望。

    这样的人物,地位已经不下于南方诸侯王了。

    就是齐王,也要以礼相待,甚至屈节相交。

    这样得世家中的人物,哪怕是庶子。也非刀间所能触怒的。

    一旦触怒了,那就是灭门之祸!

    可惜,刀间哪怕已经是如此小心了。

    但还是要面临大祸!

    “为父得到消息……”刀间坐着轻叹道:“长安少府,已经将为父的名字放进了今上陵邑迁徙的名单里。想要保住咱们刀家的财富和地位,就要花钱,而且不是小钱!”

    “太长公主、少府、济南的颜家、梁国的梁王。还有负责筛选迁徙人的丞相府官吏、廷尉的司职,每一个关系都要打通。这花的钱,恐怕要上万万……”刀间掰着手指头说:“而且。即使花了钱,也未必能把事情办成,其他人或许能摆平,但梁王与太长公主,这样的人物,却不是钱财就能搞定的,还得讨其所喜,前段时间,为父听说,梁王长史公孙诡的弟弟在雒阳买了宅子,却缺一批忠心好用的奴仆,为父花了许多关系,才与这位贵人取得了联系,本来是想徐徐图之,借着这个机会,与之交好,但如今,却只能马上送一批奴仆给他,希望他能为为父引荐公孙先生,这样或许能见到梁王的某位王子或者妃嫔,代为通传,说些好话!”

    “啊……”少年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

    在他看来,他家的财富,比王侯还多,他家的下人,也不逊世间许多王宫,交际的贵人,多是列侯两千石,往来的俱是贵胄。

    怎会落到连梁王的面都见不上,需要曲线绕路的地步?

    难道说动某位熟悉的贵人,牵线搭桥还不行吗?

    刀间苦笑一声:“别奇怪,我家或许在旁人看来,已是万户素封,比拟王侯,但在那些大人物看来,我就是他们的一条狗,需要的时候,自然是以礼相待,但遇到这样的大事,却是如人唯恐避之不及!”

    刀间站起来,看着自己的儿子,道:“你可知道,雒阳的师家,此刻已经被长安来的御史,全部抓起来,甲兵押送,要送去关中,为天子陵邑之民!”

    少年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雒阳师家,那可是比他家还顶级的巨贾,门下食客上千,仆数千,财富累积数万万之多,交好的列侯勋臣,排起来能绕雒阳一圈,据说,连今上的心腹,奉车都尉剧孟,都曾受过师家人情。

    这样的顶级大贾,居然就这么倒了!

    真真是不可思议!

    少年自然清楚,看上去师家的财富还在,土地也还在,奴仆也还在。

    但人离乡贱,一旦被迁到关中,家里的财富、土地、庄园、奴仆立刻就是他人的盘中餐。

    少年曾亲眼见过许多幼时临淄的大贾、豪强是怎么倒台的。

    常常长安来的人,刚刚将那些大贾、豪强押走。

    不过半年,那些大贾豪强,就纷纷变卖家里的产业,许多时候,都是贱卖。

    一个往日价值百万的宅子,常常十万钱不到就出手了。

    官府、王宫、豪强、其他大贾,面对这样被迁往关中的家族,是不会留情的!

    更可怕的是,就连往日的奴仆、下人,也会趁机在主人身上咬一口。

    而这些人,连一句怨言都不敢说。

    只要稍稍说了,那立刻,以往的黑材料、证据还有罪案,都会出现在廷尉的大门前,然后这个家族,立刻就是下狱论死,男的统统成为刑徒,女的沦为仆役、女婢,绝无幸免!

    只有忍痛割肉,满足了方方面面的要求,才能保全性命和一部分的财产。

    可这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人进了关中,关中那边的大户、贵族和豪强,也都挥舞着刀叉,想要吃肉。

    想要平安,想要无事,就得满足他们。

    常常,一个关东家产数千万,甚至数万万,奴仆以千记,土地万顷有余的大户,进了关中,不过三五年,立刻就成了一般人家。

    只有极少数的人,有着大智慧大毅力,才能在关中那边重新崛起。(未完待续……)

    PS:坐了一天车,总算到家了,白天跑衙门,晚上码字,从此成为房奴ING

第五百一十节 绿茶婊

    雒阳城,往日的繁华,仿佛昨日黄花,整个城市,几乎陷入了一片萧条之中。

    执掌雒阳商业圈命脉十几年的师氏家族,已轰然倒塌。

    师家的倒塌,让整个雒阳的商人们,都察觉到凛冬来临的预兆。

    师氏家族,在雒阳经营了将近五十年。

    门生故旧、食客故友,遍布各个阶级。

    甚至,几乎所有雒阳数得上名号的商贾,基本上都曾是师家的学徒、雇工或者账房。

    师家的致富秘诀,与天下所有大贾巨头都不相同。

    从师氏创业的第一天起,师氏家族的先祖,就立下了帮扶后进,提携同行的家规。

    只要你有经商的天赋,赚钱的天赋。

    那么不拘身份地位贵贱,年龄长幼甚至性别,师家的大门一定会对你敞开。

    数不清的雒阳大贾,在年轻的时候,都曾在师家羽翼下,学习各种商业知识,并且跟随师家的商队,周游天下,贩卖各地特产。

    而等到你觉得你可以独立经商,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师家也不会阻拦,甚至,会视才华不同,给予帮助。

    这帮助常常是给予一笔不菲的启动资金——当然,师家是要把这笔钱变成干股的。

    在这过程中,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成功了。

    失败者,常常选择回到师家,继续效力,当然,因为你亏光了师家给予的钱财,那么下半辈子。就只能为师家卖命,为其努力赚钱了。

    而成功者。师家也没亏本。

    你赚的越多,师家的收益就越大。

    上一代的师家家主。就曾经说过:货无常主,富无经业,天下英雄,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吾以薄赀,取天下英雄,此兵法所谓之奇胜也!

    如今,师氏为长安强迁关中。

    整个雒阳甚至河南郡。乃至于河东、河西、梁淮齐鲁,许多商贾,顿时就只感觉到兔死狐悲。

    连师氏这样的人家,都难逃廷尉摧残,吾等该何以为生?

    人心惶惶之下,雒阳商人们,为求自保,纷纷停止了外出经商。

    于是,整个雒阳城立刻就萧条了起来。

    甚至。整个天下的商业活动,一下子就萎缩的非常厉害。

    盖因为,以师氏为首的雒阳商人,在整个汉室的商业流通领域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雒阳。居于天下之中,面向齐秦赵楚。

    自古以来,雒阳商人就是行走天下郡国。互通各地有无的重要力量。

    仅仅师家,就拥有大小马车、牛车数百辆。船舶数十艘,雇工、护卫、奴仆数以千计。

    他们就是汉室商业流通领域的关键。

    没有他们。天下商业流通就要停滞。

    而这次,雒阳商人们不自觉的行为,让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自己也有如此的力量!

    看着雒阳城的萧条,以及洛水、驰道的冷清局面。

    无数人的心脏砰砰的跳动着。

    “吾等看尔到底怎么办?”许多人将目光投向雒阳城正中的河南郡郡守衙门,心中不无得意。

    在他们看来,雒阳萧条,洛水冷清,驰道空旷。

    不管是谁,恐怕都要顶不住压力了。

    要知道,雒阳的商税和市集的市税,占去了河南郡三分之一的岁入。

    任是怎样铁打的官员,在面对事关乌纱帽的问题下,都得好好掂量掂量继续对抗的后果!

    可惜……

    商人们的算盘落空了……

    如今主政河南郡的那位,乃是赫赫有名的天子鹰犬,号称国之爪牙的郅都。

    作为法家弟子,郅都看着一下子就冷清下来的雒阳城,非但没有任何忧虑,反而颇为欣慰。

    “这样才好嘛……”郅都心里高兴的几乎就要跳了起来。

    对法家来说,一切不可控和不稳定的法律、制度、群体、阶级,都应该去死!

    而商人们,毫无疑问就是法家最痛恨的存在。

    尤其是雒阳的行商们。

    他们行走天下,一出门,就是好几年没有音讯,根本不知道这些家伙在外面干了什么。

    更可恨的是,这些家伙还常常雇佣着大批的护卫、打手,许多人甚至就是武装行商,假如有需要,他们立刻就能转职成盗匪,杀人越货。

    譬如晁错当年,就曾在给太宗孝文皇帝的奏疏中咬牙切齿的描述商人们的特征——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尽椎埋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

    通俗的说,商人这个群体,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全部都是非法的潜在危险分子,他们是靠钻法律空子,作奸犯科才发的财。

    郅都对此,深以为然!

    就任河南郡郡守以来,郅都就已经从过往的档案中发现了至少数百起杀人案。

    多数死者,是死在荒郊野外,暴尸山谷、河流与树林之中,为钝器所杀。

    更可怕的是,郅都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死者,常常是上一批死者的凶手,而这些凶手却被比他们更厉害的人所杀。

    而这些人的身份,几乎全是行商!

    而看上去为雒阳敬重,无数商贾的恩主的师家,却是这些凶杀案中的幕后主使者。

    不止一个证据,直接指向了,就是师家给某些行商施加压力,要求限期盈利或者得到回报。

    走投无路的行商,在经商失败或者受挫后,为了还债,只能将手伸向那些贩货返程的同乡。

    甚至,还有着证据隐隐证明,有些凶杀案,就是师家亲自下场造成的,那些死者,无一不是不肯接受师家资助或者与师家竞争的商贾。

    可笑。这样的师家,却被许多人认为是‘正直之家’。

    过去几十年。师家都能仪仗提携后进、照顾桑泽的名声,屡屡逃过迁徙命运。

    郅都却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对法家大臣来说。发现罪恶,而不惩处,是不可接受的!

    至于因此导致市面萧条,商路停滞。

    这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个坏消息。

    但对法家来说,商人什么的,死光了最好!

    一切权力,归于官府,所有行为。都该由政府控制,甚至小民的生老病死,作息起居,最好都得跟着官府得节奏走。

    若借此机会,扫光雒阳商贾,让这些不安定的危险分子,全部去种田,纳税服役,这天下。就几近于道了!

    可惜……

    郅都叹了口气,这个愿望,怕是不能如愿了!

    因为,长安天子已经发来八百里加急训令。责令他尽快恢复雒阳市集的繁华。

    对一个法家大臣来说,律法大于一切,而天子凌驾于律法之上。

    换句话说。对法家而言,天子的命令。就是真理,合理要执行。不合理也要执行!

    每一个法家的血脉中,早已铭刻了服从天子的本能。

    揉了揉太阳穴,郅都站起来发布命令:“召集郡中八百石以上,各有司曹令丞,前来议事!”

    天子既然已经下令,要求雒阳恢复市集贸易。

    郅都立刻就放弃借此机会,将商人一网打尽,勒令他们改邪归正的想法。

    转而开始思考,怎样恢复市集的贸易。

    不过,对法家来说,这样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考虑,必然是以法令开道,派遣官吏前往商人们的聚集区晓瑜政策。

    不服从者,统统是贼子,可以名正言顺的抓起来杀了。

    现在,可还是冬天,依旧可以继续杀人!

    这样想着,郅都的心,重新火热了起来。

    ……………………………………

    长安,未央宫,温室殿。

    刘彻拿着手里面的奏疏,也是哭笑不得。

    自从他将刀间放到了陵邑迁徙名单里,然后还下训令给天下郡国郡守、郡尉,要求仔细巡查郡国豪强,核实其行为,制定出一份迁徙名单后。

    这个事情,似乎有些失控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当刘彻表明,要严查豪强,尤其是商贾起家的豪强后。

    各郡国为了表明自己坚决拥护圣天子,自己是十足的忠臣的立场。

    于是纷纷开始拿郡中的大户开刀,尤其是商贾属性的大户。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抓些商人,送来关中,一来解决地方上的一些难以用律法或者正道手段剪除的豪强,避免门阀势力的出现,另一方面,也能丰富从上到下的各层官员的口袋,更有利于关中经济发展和财富的聚集。

    只是……

    刘彻想打击的是那些违法作歹,在地方上臭名昭著,同时以高利贷、保护费维生的寄生虫们。

    可没想向实体经济开刀。

    现在,这叫个什么事?

    河南郡的郅都,把盘踞雒阳五十年的师家连根拔起,送来关中。

    这在一开始,是个好事情。

    师家在雒阳待了五十年,再待下去,就可能发展成类似世家门阀的怪胎——他已经有这么个迹象了。

    但你南阳把宛县孔家给报上来,这是个什么意思?

    要知道,南阳的孔家,刘彻可是颇有好感的。

    这个家族,虽然说在崛起的过程中,难保干了许多坏事,原罪多如牛毛。

    但,这个家族,却是汉室少有的技术达人。

    前世,盐铁官营政策的起源,就是孔家的孔仅推动的。

    虽然这个家伙不是什么好鸟,推行盐铁官营,只是为了自己家赚钱,玩官商,顺便打击其他竞争者。

    但孔仅在任上和之前,还是干了不少好事情的。

    并且推动了铁器农具在天下的普及。

    南阳郡正是在孔家的努力下,才成为了汉室的另一个冶铁铸造中心。

    况且,南阳郡如今,那么多的地主不报,为什么偏偏报一个根基还比较浅薄,除了冶铁就是爱好养鱼的孔家?

    刘彻不由得对南阳郡的官场很不放心。

    于是,因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刘彻任命张汤的小弟宁成为南阳郡郡尉,前往老家,好好的查处一下当地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以及士绅势力。

    另外,荥阳方面报上来了宣曲任氏家族……

    刘彻看到荥阳方面的奏报后,只想把荥阳的县令的脑袋塞到他的屁眼里。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荥阳任氏家族,是汉室所有商贾中唯一一个曾经被太宗孝文皇帝称赞的商贾,是‘长者’是汉室自己立起来的牌坊。

    你这家伙是想打太宗皇帝的脸还是自己智商实在不够用了?

    刘彻不由得充满了恶意。

    “或许,这些事情,只是某些人纯粹想恶心朕……”刘彻脑洞本来就很大,很快他就又想到了这么一个结果。

    关东地区的官场,腐朽已久,地方上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要说没有官方插手甚至合流,鬼信呢?

    这些家伙明着不敢对抗,暗地里玩这些恶心人的把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老虎不发威,当朕是病猫?”刘彻哗啦的翻看着各地送上来的名单,越看越怒。

    这关东,就没几个郡让他省心的。

    “去,把张汤和王温舒,给朕召来!”刘彻吩咐下去。

    “老刘家太久没掀桌子了,看来,很多人都忘记了,天子一怒,流血漂橹,伏尸百万!”刘彻心中冷笑着,看着那些卷宗:“朕得让某些人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