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孀诘呐莆磺埃谑牵庹牌鸷驼盼囱氲暮蟠闶钦降幕毓榱耍胱嫦让窃诰湃碌纳窳槿〉昧肆怠
从此,无论他们走多远,去到那里。
这条线会永远拴着他们的心神,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就是通过这样,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父传子教,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
翌日,在这个邯郸城旁的小山村里。
一桌又一桌的丰盛酒食,摆在村中父老和邻近几个村的父老面前。
张起和张未央兄弟,则轮流走到各个父老面前,敬酒,痛饮。
酒席上,鸡鸭鱼肉,一应俱全。
一碗碗往日里百姓根本舍不得吃的高粱饭,也被端到了大大小小的宾客面前。
当年,项羽灭亡秦朝,望着燃烧的秦宫和秦城,他说出了那句名言: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
虽然,项羽因此而失天下。
但这并不妨碍后来者学习。
对中国人来说,富贵了,不回家乡炫耀一波,简直对不起自己和祖先!
高帝刘邦得天下,汉十二年十月,高祖击破英布谋反,率军回朝,路过丰沛,选择留了下来,置酒沛宫,与父老乡亲痛饮,并留下了那首至今为人传唱的《大风歌》。
而高祖在丰沛一共与父老乡亲痛饮了一个多月(先是沛县半个月,然后又在沛县父老的邀请下,在丰县半个月)。
太宗时,也是如此。
太宗六年,太宗皇帝幸中都晋阳,与父老痛饮十余日。
皇帝都带头了。
天下自然景从。
富贵了,归乡,大肆办酒,铺张炫耀,成为了汉代贵族和士大夫的必备功课。
张家兄弟此番归乡,虽然不可能跟那两位天子一样,一办酒宴就是十几日,一个月。
但,也要连摆三天酒席。
这钱,自然就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几乎将两兄弟的积蓄消耗一空。
但,这是值得的。
张家兄弟富贵的消息和传闻,立刻就轰动了附近的十里八乡。
人人都伸长了脖子,羡慕嫉妒恨的看着张氏兄弟的威风和阔气。
人们的议论焦点,也都是安东都护府怎么怎么样,新化那边的条件如何如何好。
所以,张起兄弟一打起招募士兵和移民的旗号。
瞬间,报名的人,就踏破了他家门槛。
短短数日,张氏兄弟就募得子弟兵百余人。
都是身高七尺三寸以上,体魄强壮,接受过预备役军事训练的好汉子。
这些人,足以编组成一个亲卫队,作为张起兄弟的亲信心腹和中坚力量。
另外,还有一百多户人家,愿意跟着他们兄弟,移民去新化,进行屯垦。
在这些人眼里,乡情和宗族感情,是最牢靠的保证。
而半个月后,当张氏兄弟踏上回转新化的道路时,他们的身后是上千名的新兵以及足足七百多户的新移民。
这些人,都是这次邯郸籍士卒军官省亲后招募的结果。
一个月后,在燕国的蓟城,新兵数量达到了四千余,移民户数三千余户,接近万人!
整个队伍,延绵十余里。
好在,当地官府,对移民非常有经验。
一路上的饮食起居与居住,都配合的非常好。
所以,几乎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整个移民和新兵的队伍,就赶在了怀化郡的第一场大雪降临前,抵达了新化城。
按照惯例,新兵们都被各自招募的人,拉去自己的军队里,然后,下发装备,安排宿营地。
因为,马上就是冬天,所以,他们暂时不需要训练,只需要跟着老兵们一起,接受各种在安东都护府生存和巡逻的常识教育。
这些都是护濊军和安东都护府,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而移民们,则被分配到了新化城附近的一个个已经开拓好的移民村。
这些都是些大型的移民村落。
因为有着过去屯垦团的成功经验。
所以,新的移民村,是被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
所有的房屋,大小形制和内外陈设,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房屋是用去年夏天烧制的砖瓦搭建起来的,非常结实,能抗大风,也能抵抗大雪,哪怕外面的积雪厚的能埋人了,屋中的居民也不需要担心自身安全。
每一个宅子里面,都有一间火坑和一个壁炉。
这是为了移民们能渡过怀化的冬天而准备的。
火坑烧的是牲畜的干粪便,而壁炉则烧的是泥炭(煤)。
有专门的官吏,教导这些移民怎么使用这些设施,并反复强调和提醒,相关的安全措施。
前两年,就有新移民因为没有听进去这些安全提示,而阖家死于碳毒。
所以,护濊军这次是格外强调了壁炉的烟囱的重要性,强调了无论如何,不要去堵塞烟囱。
除了这些,护濊军当然要给新移民们提供了过冬必须的粮食、油盐以及一些鱼干。
而为了给这些新移民准备这些屋舍与物资。
怀化郡支出数千万钱的资金,还从燕国调来了数十万石的粮食。
投资这么大,怀化郡和护濊军,肯定不是来做善事的。
所有的移民,都是以护濊军屯垦团的方式的加入的。
他们需要为护濊军耕作五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接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同时,还需要在农闲时,在护濊军的率领下,无偿为怀化郡营作工程,修桥铺路。
而在战争爆发时,所有男性,都需要拿起武器,加入军队。(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七节 新生命与新机械
当第一场冬雪降临时,刘彻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皇子。
这是卓文君所出的皇子。
刘彻逗弄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家伙的鼻子,爱怜的在他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小家伙浑然不知,嚎啕大哭起来。
刘彻哈哈一笑,将他交给旁边的乳母。
“陛下……请为皇子赐名……”有宦官捧着一份帛书,呈递到刘彻面前。
当初,义偌生下皇长子和长公主。
刘彻为了避嫌,也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
虽然给老大取名去病。
但,这次子就不需要了。
一个商贾女儿的儿子,哪怕是皇子,也注定无法望及储位。
刘彻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沉吟片刻,然后道:“今我来思,雨雪靡靡!”
“就叫他刘思吧!”刘彻握住身体还很虚弱的卓文君的手,道:“希望他未来能成为国家栋梁!”
思字,还可以解释成多种意思。
从字面理解,思,容也。
这是希望这位皇次子长大后,能有包容之心。
又,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蕴含着希望皇次子能努力学习的期许。
总之,这是一个好名字!
但可惜,老刘家的太子,从来都不需要一个好名字。
储君的名字,一般是选择尽量生僻,尽量不会让百姓为难的字词。
换言之,这其实依旧表明了刘彻的目的。
皇次子,也非储君之选。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有人叹息,也有人鼓舞。
但多数臣子,内心都是不安的。
对大臣们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也不可一日无太子。
当年,太宗皇帝从代地入主长安。
群臣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上表太宗: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
先帝时期,群臣们为了立储也是鸡飞狗跳,各种上跳下蹿。
最终才让刘彻捡了便宜。
不然,以当初先帝的念头,人家估计一时半不会确定太子。
现在,压力来到了刘彻这里。
皇次子出生后的第十天,刘彻的案头,就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请立太子的奏疏。
上疏人从九卿一直到在野的士大夫,都有!
对中国的贵族和士大夫来说,他们很不习惯现在这样没有太子的国家。
没有太子,等于未来没有保证。
而且,历史的教训也告诉了他们,太子的立与不立,确实是关系到天下衰亡,社稷安定的大事!
当年,秦始皇一代雄主,横压世界。
他在世时,天下一个英雄也不敢冒头,统统被这位祖龙镇压。
而秦之亡,一半以上,是亡于秦始皇生前没有确立扶苏的太子位置。
结果李斯赵高联手篡改遗诏,勒令扶苏自杀,将蒙恬下狱死。
整个长城军团,立刻军心涣散。
而且,关中的老秦人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矛盾的悖论之中。
秦人因此自毁长城,整个帝国立刻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甚至,现在还有法家学者认为,当年若是秦始皇确立了扶苏的太子之位,秦根本不会灭亡。
贾谊就曾经在其过秦论中说: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而暴乱之奸弥矣。
认为哪怕是秦二世能稍微像点样子,秦也不会灭亡。
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虽然遭到了天下的攻仵和打击。
但过秦论的传播,却随着争议,越传越广。
以至于今年的考举,都有两个题目是考的过秦论的内容。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之皇子又多了一个。
大臣们当然希望刘彻尽快确立储君的地位。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华丽丽的无视了窦氏和馆陶。
对大臣们来说,他们才懒得去管皇帝的后宫问题和外戚问题呢!
他们只在乎有没有太子这个事情。
现在,皇后年幼,没有三四年,大抵是不可能有后代。
立嫡不成,他们就想立长,立长不行,那就立贤。
总之,大臣们只想要皇帝给他们一个未来的保证,一个能确保政局稳定,不会变化的希望。
但,刘彻显然不能这么办。
且不谈皇后陈阿娇就在哪里,东宫太皇太后也只是避居。
就算东宫太皇太后驾崩了,刘彻也不会这么快立太子。
继承人的选择,刘彻不会马虎。
他必须完整的考察、考验,确认自己没有选一个傻逼和白痴。
才能做出决断!
所以,所有的奏疏全部留中。
另外,刘彻害怕这些家伙会错了意,特别派出使者,挨个的告谕:太子之重,犹如泰山,朕为天下计,当慎而察之!卿等勿复言太子事!
勉勉强强,算是按下了这次立储的风波。
但这个事情也提醒了刘彻,是时候,将继承人的培养和选拔制度,列入计划了。
正好,皇长子刘病已的年纪慢慢长大,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送去上林苑的学苑里去跟孤儿们一起学习成长了。
这当然有风险!
但,皇室最不怕的就是风险了。
一个皇帝一生,至少会生下十几个儿子。
只要其中能出现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就已经足够了。
将这个事情压下来后,朝堂倒也风平浪静了几天。
这个时候,墨苑上报,经过长达三年的漫长研究。
他们,终于研制出了汉室的第一台脚踏式车床!
这个喜讯让刘彻立刻动身,前往墨苑视察。
众所周知,车床,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用来加工机械和维修零件的工具。
在后世的工业化时代,车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甚至,还有过所谓的‘工业母机’的传说。
但在实际上而言,所谓的工业母机,其实也是车床。
只不过它的加工精度和适用度更高。
旁的不说,后世随便一台简单的机械车床,搬到现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保证它能成为工业母机。
而当刘彻来到墨苑,出现在他眼前的那台机床,让他有些愣神。
这与他记忆里的任何机床都不搭界。
那是一台床体木制,绝大部分结构也是木制的简单机械。
在四条木腿的支撑下,一张简单的工作台上,摆着一个被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主轴,主轴是铁制的,在主轴之上,立着一根拉直了的绳索,绳索上是一根竹竿。
墨苑的墨者,向刘彻演示了如何操作使用这种简单的车床。
很简单,在工作台下,有两块木板,人用脚踩动木板,带动绳索上下运动,绳索再带动主轴旋转运动,然后就可以手持刀具,对零件进行精加工了。
虽然,这种车床,只能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
它无法加工螺纹的螺距,也无法交换位置,更别提齿轮这种黑科技了。
但,在刘彻眼里,它也足够神奇了。
“终于追上了罗马人……”刘彻在心里感慨着。
世界上的第一台简单的原始脚踏式车床,是罗马人在西元一世纪前后发明创造的。
刘彻不知道,汉室的这台车床,比罗马人的是否先进。
但,至少解决了有无。
一和零之间的差别,是天差地远!
有了这台机床,汉室就具备了用机械加工机械的可能性。
而且,在中国,任何事情,只要开始了,除非统治者强力打断这个进程,否则,就不会结束。
从脚踏式到机械传动,这其中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更何况,汉室还有着罗马人所具备的一些优势。
譬如说,统一的标尺以及强度更高的金属刀具等等。
再加上刘彻这个皇帝,拿着国库的资源,不要钱的砸,持续砸个十年,连长城都能再砸一条出来,更何况那种原始的丝杠传动机械。
而有了传动机械,就意味着,工业的曙光乍现。(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八节 安排
除了那台车床外,刘彻在墨苑还看到了许多其他被发明的机械。
这些机械中,有的,庞大无比。
譬如说,横卧在河流上游,借助河水的冲击力工作的水轮机。
这种水轮机的体积庞大无比,单单是卧坐在河流中的巨大水轮,就足足有两三个人那么高,庞大的水轮,带动岸上的石磨,日夜不停的研磨着各种粮食。
也有的娇小玲珑。
譬如,有墨者发明了利用活塞运动从井里提水的水泵。
这种用软木塞和一根铁棍组成的简单小玩意,在后世的农村,稀松平常。
许多农民的水井,都有着类似的装置。
就像打气筒一样,借助气压,提取井水。
当然,也不乏有人搞出了纯粹只是用于娱乐的小玩意。
就像现在刘彻眼前看到的这个器物。
它由一口蒸锅和一个用鲸鱼皮制成的软皮球组成。
蒸锅下面是一个炉灶,当炉灶中开始烧火,蒸锅里的水开始沸腾,然后就产生了蒸汽。
但蒸锅被一个铁盖完全盖住,只有一根竹木制成的导管从锅盖上的一个小孔连接到被放置在蒸锅上方大约一尺的那个皮球。
而皮球在左右两侧,都有一个用木管做成的相反的喷气切口。
这样,当蒸汽的力量足够时,这个皮球就会在蒸汽的喷力下反复转动。
就像一个在永远转动的气球。
“这叫什么?”刘彻好奇的指着那个在转动的皮球问道。
“回禀陛下,此物名曰:风火轮!”墨苑的负责人,下任的墨家钜子杨毅在旁边答道。
“风火轮……”刘彻笑了起来,风火轮有了,哪吒还会远吗?
将笑容收敛,刘彻对左右道:“发明此物的是哪位大贤?”
“回禀陛下……”一位身材比较粗矮的墨者站起来,憨笑着道:“这是鄙人的游戏之作,让陛下见笑了……”
“陛下,这是王彰,燕地的知名墨者,曾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带出了四五位墨家学徒……”杨毅在旁边介绍着。
刘彻点点头。
基本上,在他没即位前,还在醉心于墨家思想和技术的人,统统都是些极为纯粹的人。
他们仅仅是为了爱好或者理想、坚持,才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着自己。
这是很难得的。
“王爱卿……”刘彻看着对方:“卿能否继续在这个‘风火轮’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蒸汽器械?”
“蒸汽既然可以带动这皮球转动,那它应该也能带动一个铁球转动,若它能带动铁球转动,那它就应该能牵引一辆船舶前行,让一架弩车工作!”
“那它就应该能挥起万石巨锤,拖动千万斤之巨石!”
在刘彻眼里,驾驭风火轮的‘哪吒’,应该就是蒸汽机械!
轰鸣的蒸汽火车,拉动成百上万吨的物资,带着数以百计的士兵,一日千里,驰援天下。
吞吐着烟雾的巨轮,横跨大洋,满载着殖民地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本土。
当然,这只是一个梦。
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发生。
但是……
有生之年,能让蒸汽从带动皮球旋转运动,变成推动一个数十斤重的铁球运动,应该是可以的。
就算不行,也没关系。
左右不过养几个技术员,支出一点资源罢了。
而周围的人,听着刘彻描绘的那个景象,眼珠子都掉出来了。
他们看看那个在不断旋转的皮球,再想想天子的话。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天子说的没有错!
既然蒸汽能让皮球旋转不息,那么,加大蒸汽的量和力,它为何不能让一个更重的物体运动起来?
既然它可以让更重的物体,譬如铁球运转起来。
那么,就能证明,它的前途和未来是无限的!
挥起万石巨锤,拖动千万斤之巨石,就都有可能!
大家都只觉得,一扇全新世界的窗口已经被打开。
一个前人根本未曾发现和触及的世界,正在向他们招手。
这些墨家的墨者们人人都是精神振奋,胸膛起伏不定。
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从一个微小的细节的发现,然后思考和实践得来的。
刘彻的那番话,可能其他学派,不会放在心里。
但对墨家来说。
这就好比那个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
瞬间就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