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军使,是汉军之中很少用到的一个官职。
而通常,皇帝任命护军使,肯定都是有特殊任务的。
或是监视某些人,或是去做一些皇帝不能公开做的事情。
总之,护军使就是皇帝本人的意志的延伸,相当于钦差大臣,手持尚方宝剑。
作为勋臣子弟,冯勇自然很清楚这些事情。
刘彻笑着道:“爱卿此去,首要任务,就是给朕从大宛、康居、大夏女奴之中,挑选姿色容貌皆为上选者五百人,待朕使用……”
“朕听说,那康居、大宛、大夏,也有自己的文化和制度,或许其中,还有贵女之类,卿去给朕留意,若有贵女,则遴选出来……”刘彻笑着道。
“陛下您这是……”冯勇却有些不太理解了。
当今天子,对于女色什么,在汉室的历代天子中,算是最寡欲的一个人了。
他到现在,整个宫中,哪怕算上少使一类,甚至连侍寝都没有过的妃嫔,总数也不过三十余。
至于正牌的夫人、良人,其实就那么几个。
没道理忽然间想开夷荤,而且一次要这么多人?
“宝剑配英雄,美人属豪杰……”刘彻笑着道:“方今天下,英雄辈出,既是英雄,岂可无美人之配?”
刘彻站起来道:“朕将大选天下美人,大配吾之豪杰!”
自古以来,统治者想要拉拢天下人心,拉拢豪杰,莫过于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美人许之。
甚至某些家伙,连自己的枕边人,侍妾,也可以拱手让人,只为争取人心,拉拢豪杰。
刘彻自然不需要也不至于做的如此龌龊。
但从天下广选美人,许配和赐给为国征战的有功将士,这却也是一个非常棒的办法。
皇帝赏赐美人,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誉!
更是中国英雄豪杰们的追求!
且不管这个女人到底漂亮不漂亮,单单就是皇帝赏赐,这么一个刺激,就足以让他们血脉偾张。
这也是刘彻刚刚灵机一动,想到的一个解决目前困境的办法。
现在,国库里面和内库中,虽然还不至于跑耗子。
然而,这些钱,也都是有用途的。
地方官府的维持,渠道道路交通的建设,以及军队的军饷、补贴和津贴,都是要用钱的。
另外,刘彻还得预留一笔足够的金钱来应付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
这样,其实,能够拿出来赏赐的钱,并不多。
除非,刘彻将他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准备用来搞金本位的那笔黄金储备拿出来。
但刘彻怎么舍得?
没有办法,刘彻就只能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追求的三件事情来下手。
房子、妹子和土地。
房子和土地,暂时有些困难。
但这妹子,却是肯定没问题的!
从战俘之中选漂亮的希腊女人,这还只是分给一些有功士兵的。
刘彻相信,这些士兵得了这些异域美女,肯定是很高兴的。
而这些异域美女能嫁给一个汉家英雄,她们也必然是乐意的。
如此一来,两全其美,真正的实现了东西方的融合和世界人民大团结!
不过,五百之数,还是不太够。
所以,刘彻已经有了打算了。
南越、闽越、韩国和真番,是时候展现他们与中国一条心的时刻了。
他们的贵族和官员,都应该选出一个适龄的美丽少女,送到长安,准备与汉家英豪们相亲。
除此之外,刘彻还打算号召一波长安和关中的官僚贵族们,也选派出自己的女儿来参与这个盛会。
这样一来,就既解决了汉军上下的赏赐问题,也解决了英雄豪杰们的诉求。
皇帝亲自保媒,从天下选出美女,与他们的子侄相亲。
从此,宝剑找到了剑鞘,英雄遇到了美女,王子也找到了白雪公主。
完美的结果!
当然,此事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划分等级,还需要琢磨一段时间,进行准备和安排。
但,这并不妨碍刘彻现在就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天下人和汉军士兵以及为了保卫桑梓连考举都放弃了的英雄豪杰,更会让天下瞩目和羡慕。
要知道,在刘彻的想法里,他甚至打算督促几位宗室旁支,选出几位刘氏宗女,也加入到相亲大会里,有了皇室带头,列侯勋臣两千石们也就不得不跟进。
当年吴起为了求官,可以杀妻。
现在,刘彻不需要军人们杀妻,就可以有机会邂逅一位贵女或者宗女。
至不济,也可以抱回一个娇滴滴的美妾。
这样的奖赏和激励,刘彻觉得,完全可以弥补金钱和其他方面的缺失。(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节 震动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追求。
所以,当天子准备从全天下遴选美女贵女,许配给前方有功将士的风声传出去时。
整个长安瞬间就轰动了。
市井中,集市里,甚至各个闾里,人人都是议论纷纷。
“听说,此番连宗女都可能出现在许婚之中啊……”有人羡慕嫉妒恨的说道:“哎呀,早知道,俺就该死乞白赖的跟着大军出征的……”
“可不是……”一个彪形大汉后悔不已的长吁短叹着:“俺大兄当初说要带俺出征的……可惜,俺当时有些事情,没能出征,现在想想,真是……”
这可是宗女啊!
皇室成员,只要娶到,立马就能让家族攀附上刘氏,甚至可以搬进戚里,实现人生的飞跃!
刘氏向来讲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娶到一个宗女,基本上就可以保证稳拿一张通向封君,甚至是列侯的直通车。
你只要想象一下,历史上,连卫青都要娶平阳公主来稳定自己的地位,你就可以知道,能够娶到一位宗室之女,对普通人的诱惑有多大。
而在市井之中,议论纷纷之时。
长安的两千石士大夫和列侯封君们,现在,也都在听到了风声后瞪大了眼睛,准备打探和打听宫中的口风。
干什么?
当然不是舍不得嫁一个女儿了!
对广大的列侯封君勋臣和两千石来说——女儿算什么?
谁没有十七八个?
若能用一个女儿或者孙女、侄女,换一个乘龙快婿,有前途的未来之星。
这买卖,人人愿意做!
而且是争先恐后!
要知道,这些年来,汉军中的英雄豪杰,自仕伍而起,成为列侯封君的不在少数。
最典型的就是义纵和卫驰这两个例子了。
义纵从布衣到车骑将军万户侯,只用了七年不到的时间。
如今,义氏外戚更是风光无限,独领风骚。
现在,谁不称赞长平侯丞相周亚夫当初慧眼识佳婿?
有了这个女婿,周氏起码可以再保三代富贵。
还有卫驰,七年前,不过是细柳营的一个校尉,周亚夫的小跟班而已。
但现在,人家也已经是功封五千三百户的阳曲候。
这个当初的乐平侯庶子现在风生水起,比起他大兄还要风光几倍。
而当初将女儿下嫁给这个庶子的山都候王中黄,现在更是被无数人羡慕和嫉妒,人人都说王公找了个好女婿啊!
自然,汉军之中,现在可能潜藏着不止一个未来的义纵、卫驰。
谁知道呢?
反正,在萧何曹参、韩信张良,名动天下之前,谁知道这些豪杰与英雄是谁?
是以,现在,列侯和大臣,都是摩拳擦掌,希望能选一个俊杰为婿。
而哪怕是这些人的女儿,这些待字闺中的贵女和候女们,其实也是芳心暗动,遐想连连。
哪个少女不怀春?
谁又不希望自己能嫁的好?
在历朝历代,各个不同时期,女性的择偶标准,其实一直在变化。
至于如今,汉家的士大夫贵族家庭的女性。
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不爱红妆爱武装。
当今天下,唯有上阵杀敌,撅师万里,取敌将首级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潜力股和钻石王老五。
至于穷酸小白脸和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早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哪怕你是贾谊贾长沙,现在也未必再可以如过去一样,让这些贵族小姐们心如鹿撞,不能自已。
唯有那些骑着高头大马,威武不凡的踏着匈奴大纛,从司马门直入未央宫,献俘君前的大丈夫,才得她们的喜爱和芳心。
这也是时代选择的必然。
几个平素向来要好的闺蜜,现在就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父亲大人刚刚将我等姐妹叫过去说话了……”一个身着鹅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颇为害羞的说道:“诸位姐姐,可有被召?”
其他小姐妹们闻言,纷纷点头,脸上也都带着些害羞的红晕。
在这个世界,男人讲娶妻娶贤。
而对女人,则是嫁夫如博戏,基本上纯靠运气。
运气好,或许能嫁一个如意郎君,但若运气不好,常常会是悲剧一个。
现在能反抗丈夫,或者说有能力反抗男权的女性,并不多。
哪怕是列侯封君的女儿,其实也不行。
唯有嫡女或者说能够跟两宫有关系的女性,才可以有资本和能耐,主导自己的人生。
至于刘氏公主,那就更是一个不爽,就可以休夫合离。
是以,这些小女孩们,现在都将羡慕的眼神,投向她们这些闺蜜中的大姐大。
复阳候陈嘉的嫡女,天子亲自册封的嘉元君。
与这些小女孩相比,今年已经二十有余的嘉元君无疑就像一轮明亮的月亮,雍容华贵,落落大方,举止之间也有着英气,以至于其父曾经感慨:“吾女若为男儿身,必是英雄豪杰!”
而她如今,虽然受其女儿身的限制。
但却也混的风生水起,甚至不比男人差。
她是两位太后的座上宾,也是少府的贵客。
自幼就心灵手巧的她,这两年,几乎都快成为了少府东织令的掌门人了。
其改进和发明的一些小东西,足足将少府的纺织提升了三成!
天子屡次嘉奖和赏赐,甚至今年大朝议,还特诏其入宫参会,成为了少数未婚,却可以列席大朝议的女性。
简直就是长安贵族女子们的偶像和标榜。
“陈家阿姐……”一个小姑娘凑到嘉元君身边,小声的红着脸问道:“不知道阿姐,可有意参与此次盛会?为自己亲自选一个如意郎君?”
这个小姑娘或许只是出于好奇。
但其他人就未必了。
纷纷伸长了脖子,竖起耳朵,静静聆听对方的回答。
人人都知道,倘若这位嘉元君要下场,那么,恐怕最优秀那个郎君就要跟大家拜拜了。
谁不知道,现在长安贵族子弟圈里有一个传说——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陈氏女。
嘉元君却是微微一笑,如同往常一般道:“我这一生,若嫁人,只嫁大英雄!”
“若有大英雄,我为何不嫁?”
此话一出,顿时满室寂静。
人人都感觉压力山大,嘉元君,可不仅仅只是容貌出色,名声大这么简单。
更不仅仅只是复阳候的独女。
她本身就是一个才貌出众,心灵手巧的女子。
是如同现在的太医令石穰的夫人一般的女强人。
毫不夸张的说,谁娶了她,就等于打开了通向了未央宫和长乐宫座上宾的大门。
是以,当嘉元君也有可能参与此番天子安排的相亲和许婚之事的消息传开后,整个长安的贵族圈里,哀鸿遍野,无数人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而那些有子侄出征的家庭,则喜不自胜,眉开眼笑。
若自己家的子侄争气,能娶回嘉元君,等若少奋斗至少三十年!
而且,不止如此。
嘉元君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她若出嫁,其父亲复阳候,肯定不会吝啬嫁妆。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说不定也会亲自遣使道贺。
最最重要的是——长安列侯和两千石们,人人都知道,这个帝国的奇女子,本身就是一个富婆!
一个如同前秦的寡妇清一般的超级富翁。
她的养父,正是现在少府西织室的大匠,而她本人,也是现在少府纺织机械和提花技术方面的大能。
娶了她,等若娶回一个天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藏宝。
要知道,绢布,在现在,可就是钱就是硬通货啊!
谁家不想娶?
过去一年多,复阳候府的门槛,都被列侯勋臣甚至外戚们给踏破了。
但,全部都被复阳候婉拒。
原因是——据说,太皇太后曾经亲自许可这位嘉元君可以自己择夫,有司不得阻碍!(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节 透露
未央宫,今夜,灯火通明。
列侯勋臣两千石,济济一堂,人人临襟正坐,参与今夜的宫廷宴会。
酒过三巡,刘彻就举着酒樽,站起身来,对群臣说道:“今日召集诸卿,想必卿等也都知道了原因……”
“朕,想为三军将帅,向诸卿保一个媒……”刘彻微微笑着说道:“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卿等有女,朕有君子,当结良缘!”
群臣闻言,哪里敢有所异议?
事实上,也不会有人异议。
女儿什么的,大家有的是!
但这乘龙快婿,却是人人都缺的。
事实上,其实不需要刘彻这个皇帝开口,等到大军归来,那些有功将帅,立刻就会成为香饽饽。
譬如马邑之战后,汉军的有功将校,几乎都被抢疯了。
甚至有未婚的队率,得到了列侯青睐,下嫁女儿,加以笼络。
至于那几位战场上的明星,更是广受追捧。
即使是已有发妻的人,也被硬塞了几个列侯家的侄女或者族人。
没有别的原因,人人皆知,如今,武夫当国,武人才是真正决定了权力和割据的力量。
此番战后,归来的将佐之中,显露出来的人才,也肯定会被追捧和追逐。
自然,群臣都是俯首拜道:“愿听陛下吩咐……”
若有可能,这些家伙便是将自己那些未嫁人的女儿,甚至守寡的女儿,全部摆上货架,也不无不可。
这乘龙快婿,多多益善!
刘彻却是微微笑着,赞赏道:“卿等大义,天下之幸也!”
但在心里面,刘彻清楚,并且知道,他这个举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其实,就是在公开鼓励,既得利益集团和旧贵族旧官僚与新兴军功贵族联姻,融合,新旧联合。
甚至在未来,形成山头,形成利益集团,形成寡头。
从长远来说,对国家有害无益。
但……
刘彻更加清楚,这个事情,他不做,也同样会发生。
这些年来,列侯外戚勋臣两千石士大夫们跟新兴军功贵族之间的联姻还少吗?
刘彻觉得,与其让大臣私底下去笼络新兴军功贵族。
不如让他这个皇帝来主导和主持。
这样,至少,这些新兴军功贵族,会感恩他这个皇帝。
而且,事情公开了以后,总比遮遮掩掩,黑箱操作要好多了。
这个世界也一直都是如此。
没有什么百利无害的事情,只有相对更好的抉择。
就像考举比科举先进那么一丢丢,而科举又比察举,先进那么一丢丢。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
想一步登天?那是做梦!
所以,这次大规模的相亲,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公平。
所有人都将分等级。
依照功劳大小和职位高低排序。
高级军官能娶得,永远都是贵族贵女甚至是宗室女。
下层士兵,能分到的,只是西域诸国的漂亮女奴。
当然,现在的天下人是习惯并且认可这种分配模式的。
不过,只靠女人,刘彻知道其实很难让人满意,或者说,很难长久的刺激人。
刘彻望着群臣,轻轻放下手里的酒樽,道:“朕在这里,给诸卿通个气……此战之后……朕将正式下诏,颁布《宅地法案》,此法案的目的,就在于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今后一切新拓之土!同时……”刘彻再次举起酒樽,对着群臣道:“此乃明示天下,朕将与天下人共治天下,共享天下之志!”
此话一出,顿时整个大殿的气氛立刻沸腾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都是欢天喜地的拜道,更有人说道:“伏唯陛下动合阴阳、履则乾坤……”
所谓《宅地法案》,群臣就一直有所耳闻,甚至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的法案的草案条文。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部给与大臣贵族们,分润未来帝国对外扩张红利的法案。
更是一部底定了汉室未来的分封政策的法案。
基于这个法案,人们在未来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地位和爵位,在汉室的新拓之土,占有一块属于他和他的子孙的土地。
甚至,未来的分封政策,也可能将是以这部法案作为原则。
自元德二年到今天,群臣终于看到了自己确实可以封国家,建社稷,启一世代之新的可能。
谁不激动?
谁不高兴?
刘彻却是微微笑着,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大臣们。
自当初推行屯垦政策至今,已经四年多了。
到现在,汉室终于具备了确定《宅地法案》的基础。
这让他有些唏嘘,也有些感慨。
对于贵族大臣们来说,这部法律的意义重大,但对刘彻来说,他很清楚,这部法律究竟意味着什么?
通过这部法律,刘彻正式复活了秦代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同时,还给未来的变革和发展埋下了种子。
因为,这部法律,在给与了贵族和大臣权力和利益的同时,也给与了整个汉室各个阶级相同的权力。
哪怕是庶民也可以分享对外扩张的红利。
现在,这些红利,他们很难分享到。
但未来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