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如此,对于如溺水者般恨不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陈凉来说,这个法子也算得上济世良方了,他急不可耐地向林旭追问道:
“不知几时才能到啊?”
“七日之内。”
这时,一听林旭的答复,陈凉立马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连声说道:
“太慢了,太慢了。这样不行啊!林大哥,不能再快一些?”
林旭转念又想到了天道管制紊乱的情况,估计天道用来监控神祇行为的那套监察系统也差不多停摆了,现在稍微用上些违规的手法估计没什么大碍。于是,他停顿一下,点头说道:
“唔,那就两天之内吧!”
“多谢大哥鼎力相助。”
最要紧的事情谈完了,陈凉始终绷紧的面部皮肤骤然松弛下来,好似忽然又老了几岁的样子。见此情景,林旭忍俊不禁地说道:
“如何,这些日子,你一定很难过吧?”
闻听此言,攒下了满肚子苦水的陈凉,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说道:
“唉,谁说不是啊!过去俺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现在不成了,睁开眼就得惦记着荆州、益州这几百万口子人吃喝拉撒,再加上这活见鬼的天气。林大哥,不瞒你说,俺都三天三夜没合上眼了。”
林旭满是同情地拍了拍陈凉的肩膀,安慰他说道:
“呵呵呵呵,今晚上你能睡个安稳觉了吧!日子再难熬也能熬得过去,保重身体徐图日后么!”
天道有变,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过去的片界天道残缺不全,规则法条中留存着大量漏洞可资利用,神祇们要在凡间显圣,花费神力低得可怜。若非神道另有的规则尚可制约神祇胡作非为,考虑到人道因果不好沾染的关系,神祇们真格横下一条心,甚至可以在片界内横行无忌地做事。而今,两个片界天道相互吞噬,一个新世界的天道正在生成中。这状况就好比随手把两张千疮百孔的破报纸叠放在一起,透光漏风的窟窿自然会比先前少了许多。
当前,由片界融合所产生的新天道尚未最终定形,不过合道的机会给了林旭窥探到了不少内幕消息。
毋庸置疑,神祇们未来的日子会过得更加拘束,不趁着眼下所剩不多的宣传时机狠狠捞上一票,怕是连养老钱也赚不出来了。
庇佑生民是收拢信徒和香火的大好时机,机会很是难得,谈到孰轻孰重,林旭也能分得清楚。照例把好处分润给了几位盟友一部分,再把自己和地祇们开光过的神像以空投方式,第一时间送达那些还有幸存者的城镇乡村。
天底下的聪明人从来都不缺的,不仅是林旭一伙地祇如此作为,在这一方天地之内,几乎所有能出来活动的神祇都自发组织起来。一贯懒散的龙族也破天荒地举族动员力量,在沿海各地村镇集市分发神像建立圣居,或者干脆开放了位于内陆水系的大小水府,收容那些因灾害蔓延而走投无路的生灵入内避难。
在六道众生之中,欲求最为强烈,感情也最为丰富的人类信徒,无疑是神祇们获取香火的核心资源。
若是一方世界的人类彻底绝灭,神祇就像大草原上被一场白毛风刮没了羊群的牧人一般茫然无助,因而祂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这种恶劣情况发生。与此同时,修行者的各大流派一改往日深居简出的低调行动方式,开始广开方便之门,允许在自家洞府附近的山民进入洞天福地栖身避难,提供了大量食水药品救济灾民。正是在上述多种超乎于人力之上的存在帮助之下,这场世界形成之初的浩劫才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可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071 新生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随着时间推移,世界成形所引发的一系列天灾,肆虐范围和灾害影响都在同步萎缩,这场应该只出现在噩梦中的灾劫终于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大约在林旭造访陈凉居所的第五天,包括“十日并出”等影响到整个世界运转的异常天象率先消失了,紧随其后,是诸如白昼可见星辰起舞等超自然现象。虽说酷热难当的气温和干旱焦渴的土地一时半会无法恢复常态,不过伴随着几场淅沥沥的小雨及时落下,被凋萎枯黄的草木和火灾燃烧后残留的黑色灰烬覆盖的大地,此时也略微泛出了少许象征生机的绿意,对生活几近绝望的凡人也看到了一线希望曙光。
世界跟片界究竟有什么不同?单独拿出这个问题询问,估计标准答案都是沉默不语,对于身在其中的凡人而言,这不是他们能够答复的。即使向神祇征询意见,但凡不想背上信口雌黄的恶名,祂们也唯有叹息摇头的份。
对于普通人,世界跟片界之间没有差别,至少他们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每天照旧是日升日落,一年四季的冷暖更迭,饿了得吃饭,渴了要喝水,在常人所能接触到的层面没半点不同。举个例说明一下,这就像一个在电脑开机之后只会玩系统自带扫雷游戏的终极电脑小白,不论他是用什么操作系统,只要是视窗系列的产品,那就不会耽误他每天照例扫雷的“正经事”。
普通人察觉不到的异样变化,那些透过日常现象,观察到事物本质层面的人类智者,依靠着经验和直觉才能隐约感知原先的片界,与现今的世界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受到了天变的困扰,这个新生世界中的人们陷于比战乱还要残酷百倍的水深火热之中,那种身临绝境的痛苦煎熬只有亲历者才能领会一二。
情况出现好转,由于异常天象造成的巨额财产和人命损失,仍非短期能够弥补。为此,在中原这片土地上逐鹿争雄的各方诸侯不得已选择罢战息兵。当务之急不是跟敌手对战,而是考虑如何抚恤遗孤,恢复农业生产,力图把民众的生活恢复到常态。因而,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年时间里,整个世界的战事都处于一种波澜不惊的平稳状态,偶尔出现了局部冲突那也是擦枪走火所致,谁都没有气力再开始一场战争。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为活着而努力,战争靠的兵马钱粮,现在什么都缺,仗是打不起了,休养生息才是唯一主题。
巴蜀诸郡一百一十万人口,荆州诸郡大约九十万左右,这是陈凉的兴汉军政权花费了一年时间统计出来的人口数据。这个略有水份的统计数字,较之天变发生前的官府档案记录,锐减了足有六成之多。这还只是纸面上的损失,那些被地方豪强隐匿起来,不在官府黄册名单上的人口究竟在天灾中消失了多少,绝非人力可以计算出来的。
面对着这样一组令人气馁的悲催数据,陈凉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荆襄和巴蜀的状况远好于那些受灾至为严重的地方,诸如赤地千里的河西之地,许多市镇都变成了不见活物的人间鬼域。
新生世界这段宝贵的休养生息时光,只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神祇与神祇,妖魔与妖魔,修行者与修行者,凡人和凡人,以及上述不同层面之间各种力量的矛盾冲突都只是被暂时遮盖起来,终归要来一次总清算。目下的这种平静宛若一场暴风雨来临前的刹那平和安宁,这份平静维持的时间越久,终将到来的那场风暴就注定了越是猛烈狂暴。
江陵总督府书房
“唉,到了现在还缺粮。林大哥,你有什么高招吗?指点一下小弟如何?”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陈凉算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哭穷这套把戏,即使粮食供给不像他说得这么紧张,陈凉仍然乐此不疲地作出一副恨不能亲身沿街乞讨的可怜架势,妄图博取林旭的同情,从中捞取更多好处。
闻声,林旭会意地一笑,他不慌不满端起了黑釉茶碗,一面吹开飘浮的茶叶,一面漫不经心地说道:
“引进良种,革新农具和耕作方式,这样能用最少数量的农夫耕种田地,不就等于提高了粮食产量?”
摆明车马要吃大户,陈凉根本不满意林旭的敷衍态度,他腆着脸说道:
“这……大哥你说的这些东西哪有啊?”
闻听此言,林旭斜眼瞥了一下满怀期待的陈凉,不动声色地说道:
“霍山中有的是好东西,不过那些都不对外教授的。你说要是有些小贼不死心,隔墙有耳偷偷摸摸地学了去?哎呀,那也是与人无由哇!”
当初,为了亡妻薛梦颖许下一桩宏愿,积修十万功德换取超脱。自此以后,陈凉对那些凡人轻易不会接触到神秘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他的求知之心可谓急切。随着后来兴汉军的根基日渐稳固,略有闲暇的陈凉遂遣使下书聘请各地的高人名士前来江陵讲学,其中也包括了不少半公开的修行者门派大佬。所以说,在这方面他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而今,关于功德、因果之类的常识,陈凉所知详尽程度绝不亚于一般修行者。
沉思片刻,陈凉参透了林旭的想法,立时大笑起来,说道:
“哦,俺明白了,偷师不算结下因果。”
前番为了猫鬼作祟之事,陈凉派宁采臣赶赴霍山延请燕赤霞,计划没有变化来得快,不等宁采臣找到大胡子道士,越巫就已经替陈凉解决了猫鬼问题。这一次又要派人前往霍山办事,陈凉理所当然地又想起了宁采臣,当即派人传唤他前来面见。
一碰头,陈凉也不多废话,吩咐说道:
“采臣,即刻放下手上的所有活计,带上最精明强干的部属前往霍山踏访,卿务必把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哦,千万记好了,无论在霍山瞧见什么新鲜玩意,一概画成图纸带回来呈给本帅过目,听清楚了吗?”
宁采臣是个聪明人,尽管陈凉说得含混不清,他也听出了弦外之音,多一句话都没问,躬身施礼说道:
“是,下官领命,我这便去准备。”
宁采臣的身影从书房中消失,林旭闪身从屏风后面缓步走出来,说道:
“对了,你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荆州加上益州,这块地盘建立一个小王朝都够使唤了,三国时代的刘备还没有陈凉这么大本钱不也照样称帝了。只不过打从看完了林旭和谐删节版的《三国演义》,陈凉并没有跟风一块喜欢刘大耳朵,更没瞧得上孙二代,世之枭雄曹操虽然被高看一线,可惜也没有博得他的欢心。若问陈凉瞧不上眼的道理再简单不过,因为他觉得这三个开国之君都太小家子气。
听到林旭的提问,陈凉抬手对着墙上的《大秦全舆图》看似不经意地比划了一下,说道:
“我打算先征讨东南,收复西北,最后扫荡北方。”
突然勾起这个话头,林旭不是对争霸天下有了什么兴趣,这是别有所图。
抬眼看了看陈凉,林旭语焉不详地说道:
“哦,我得提醒你一声,你小子命中注定的强敌在东南。要是不用上十二分气力,只怕你是千般算计到头来都为他人作了嫁衣裳,自己小心哪!”
只要是林旭说出口的话,不管乍一听起来多不靠谱,又是怎样荒诞不经,陈凉也从来不敢轻忽大意。此时此刻,不断品咂着林旭这句话的含义,陈凉的脸色迅速阴沉下来,额头上的皱纹深度足够夹死蚊子,他迟疑着说道:
“……真有这么邪乎吗?”
“唔,我还有事情,先行一步,好自为之。”
丢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警告,也没有解释清楚的意思,林旭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消失了,只留下满头雾水和一肚子忐忑的陈凉独自玩着猜谜语的游戏。直到想得脑袋都开始疼了,陈凉方才意识到天色已晚,到了该用晚饭的时间。这一餐饭菜虽称不上丰盛,倒也都是陈凉平常爱吃的菜肴,只是他满腹的心事,纵是龙肝凤胆之类的珍馐也是难以下咽,陈凉草草吃了两口便撂下了筷子。
推开书房的大门,陈凉对守在门外的中军官说道:
“速传苗将军来见本帅。”
“是,标下得令!”
大约在两柱香时间之后,一席便装的苗仁辅出现在书房中。听到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背身对着房门的陈凉开口说道:
“苗将军,今日派往江南的细作可有军情传回?”
闻声,苗仁辅一愣神,跟着拱手说道:
“回禀大将军,最新一份情报是上个月的。”
这时,陈凉点了一下头,继续说道:
“在东南,哪几路诸侯的实力较强?”
“回大将军的话,吴侯祝重发,彭蠡大帅小霸王薛皋,还有闽越……”
猛然间抬手打断了苗仁辅的汇报,陈凉转过身,目露惊异之色,说道:
“等一等,你刚才说薛皋?”
“正是,此人早先一直用江湖上的诨号,人称小霸王,前不久他登台拜帅才公开了真名实姓。”
陈凉思量一会,说道:
“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吗?”
“麾下只听说薛皋此人出身于荆北,籍贯郡望在何地,细作尚未有详情传回,故此末将也不得而知。”
听到了这里,陈凉像是自言自语说道:
“真的这么巧?”
很快,陈凉把疑惑抛在脑后,冲着苗仁辅摆手说道:
“噢,你接着往下说。”
见状,苗仁辅自然不猜不透陈凉在琢磨些什么,况且他也不想知道答案,类似揣摩上意这种事是钻营官场的小人才喜欢干的。苗仁辅一贯自视甚高,自诩为忠臣良将国之柱石,他又怎么可能用奸佞之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呢?因而,即使明知陈凉有心事,苗仁辅也不愿意多花精力用来揣测顶头上司究竟在想些什么。
咳嗽了一声,苗仁辅接着刚才的汇报说道
“是,再有就是僭称为越王的方全宝和闽越王方守鑫。”
两个厨子谈做菜,两个屠夫谈杀猪。陈凉跟苗仁辅,他们一个是帅一个是将,全都带兵打仗的主,这俩人凑在一块自然要谈一谈本行。
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陈凉直接了当地说道:
“在这些人当中,谁的实力最强?”
“吴侯祝重发,吴军号称二十万之众,水师约有五万,在江南各路诸侯当中,他的地盘和兵员皆是首屈一指。”
这个实力最强的祝重发的确很有嫌疑,陈凉还觉得不大放心,又问道:
“那薛皋呢?”
虽然苗仁辅不明白陈凉为何对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军阀特别有兴趣,他也懒得多费心思,说道:
“呃,前方细作探察得不大清楚,总该有个三五万人马。”
“哦,这么少?”
辖地跨越荆州和益州,在陈凉治下有百万民众,兴汉军虽说被前段时间的大灾变害得相当凄惨,毕竟行伍中人都是选拔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无论是协同组织起来抗灾自救,还是说到个体的生存能力,无疑都要比那些民间的老弱妇孺强得多,如今,兴汉军正规军的规模也就维持在十五万人左右。相形之下,兵力与兴汉军旗鼓相当的吴侯祝重发可算是个不好惹的对手,只及得上一个零头的薛皋就实在算不上威胁了。
难道不是他?这个念头在陈凉的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他拉着苗仁辅叮嘱说道:
“嗯,火速加派人手打探消息,务必把江南一带的各路诸侯弄个明明白白。”
“是,末将得令,我这便去安排。”
目送苗仁辅离去,陈凉转身看着地图,视线聚焦在江水以南的广阔地域,喃喃说道:
“江南……命中注定……”
072 吴侯
江南丹阳郡吴侯府邸
大气恢宏的殿宇建筑鳞次栉比,宫殿下方的台基逐级升高,直至使来访者必须以纯洁地四十五度角仰望,如此才能窥见正殿的大门。飞檐斗拱映衬之下,巍峨的建筑群耸峙如山岳突兀,王者括有四海的胸襟气度显露无遗。
“启奏吴侯,放眼当今天下群雄能与您争雄的人物不多,在江水之南唯有兴汉军一家而已。那江汉之地水网纵横交错,乃是水师战船用武之地,兴汉军由江水等河流湖泊循着水路,东可抵大海之滨,西至巴蜀岷水,南越五岭,北及河洛。他们自起兵以来收降了前朝的多路水军,士卒将佐也多是秦军留存下来的老兵宿将。近些年来,臣听闻那陈凉励精图治,在打造战船器械方面手笔颇大,想来所图非小。特别是那龟船和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真可谓船坚炮利,若与之争雄水上,我军胜算委实不大。”
这名峨冠博带装扮的年轻文士,在一副鞋拔子脸的祝重发面前高谈阔论,大有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名士架势。
貌似用心倾听着讲解,祝重发时而微笑点头,时而垂首沉思,忽然他插言说道:
“本侯记得水战历来是斗船力而不斗人力,以顺风胜逆风,上游胜下游,大克小,坚胜脆。今我军处于江水下游已处劣势,若要拉平优劣,此事甚难哪!”
闻听此言,这名年轻文士很是赞赏地点了点头,拍手说道:
“吴侯明鉴,实情确是如此。”
这时,祝重发站起身在大殿中来回踱步,过了一会,他开口说道:
“先生适才所言丝丝入扣,难不成便无法可想了吗?”
“哦,倒也不尽然,有法故有破,致胜之机总是有的。”
“哈哈,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这位天生相貌丑陋的吴侯祝重发,正是昔日林旭在山间野庙撞见过的那个小和尚四郎,只不过他的身份地位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大秦帝国迁都洛阳,无力讨伐四方草莽英雄,以至于天下大乱。彼时,祝重发栖身的那间寺庙不幸被乱军烧毁,僧徒也多被无辜屠戮死于非命。祝重发十分机灵地从庙墙的狗洞出逃回家,只是家中也无粮糊口,他只好一路行乞到了富庶的江南投身义军。后来祝重发娶到了一个好老婆得以咸鱼翻身,从此便顺风顺水地坐到了副将的位子上。三年前,便宜岳父邓斌被秦军水师的一枝毒箭射中面门,伤重不治而死,祝重发在一帮铁杆拥趸的支持之下正式成了这支义军的新领袖。
率军讨平了秦军在江南的残余之后,祝重发自封为吴侯,风光可谓一时无两。
年轻文士一抖袍袖,高声说道:
“彭蠡泽以西诸郡多在小霸王薛皋之手,此人声名显赫且勇力过人,然在下观之,薛皋名过其实,并无治军理政之才。吴侯若能从他的手中夺占江州、寻阳、豫章和庐陵等诸郡,凭此翼护江南丹阳诸郡,自可高枕无忧矣!”
闻听此言,祝重发低头认真地思索了一会,说道:
“如此说来,薛皋是一定要灭的?”
“正是,若不以彭蠡泽为藩屏,江东终不得固守。”
其实从自己的本心来讲,祝重发不觉得陈凉就能轻易灭掉自己,实力旗鼓相当而已。不过现在他正处于厚养人望,积累人脉的起步阶段,无论对方在说些什么,也不管是否合乎心意,祝重发统统都要一概表示虚心接受,如此才能彰显出礼贤下士的诚意。这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