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家长公子-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默感觉到他紧贴着自己的身体某个部位起了变化,马上就手忙脚乱地想要从他怀里挣脱出去,却被淳于钊紧紧抱住不撒手,闷声说:“别动,我一会儿就好,你要是乱动,我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林默心里泪牛,那些网络小说中狂狷邪魅的总裁们说的话,什么”别动,你知不知道你在玩火“之类的居然会在自己身上体现,艾玛,红楼的世界真是疯狂。

林默很佩服淳于钊的强大的自制力,他真的就自己好了,并且马上从欲|火中烧模式调整为文艺小清新模式,用略带一点惆怅的语调说:“若是你真的不来,我便也不会再等下去。”

压根儿没听进去他说话的林默这时候还在杞人忧天地想淳于钊不会憋出毛病来吧。林默觉得自己挺没心没肺的,不过同时又很宽于待己地为自己开脱说:我才十六岁嘛,再怎么喜欢他,叫我此时俯身献菊花也是办不到的,于是,世子大大,乃再忍忍吧。

因为整个房间只点了一盏幽暗的地灯,淳于钊看不清楚林默脸上瞬息变化的表情,只是自顾自说自己的,转而语气郑重地对林默说:“我们在一起,必须要非常隐秘,一来,不能叫我父王知道,他会杀了你,二来,不能叫我的皇帝堂兄知道,你以后慢慢地会了解原因。还有,你以前曾经在缙王府住过七年的经历,我已经全部给你抹平,以后再不要提起,知道吗?”

林默重重地点了点头。

淳于钊牵起林默的手,深深地望进他清澈的眼睛,叹着气说:“其实,我真不应该继续下去,放手,才是对你最好。可是,我……忍不住。”

林默懂他的顾虑,淳于钊那个凶残无比的老爸林默是见过的,缙王不重说辞重实干,要是他一旦知道他最钟爱的儿子断背了,搅基了,估计他不会去找淳于钊,而是简单利落又护短地将祸水——即林默杀掉。为了林默的安全,淳于钊想要退缩,却情难自己,无法放手,所以才说了那一番话。

林默情不自禁地回握住他的手,说:“我也……忍不住,我也不想放手,就是喜欢你。”

淳于钊紧紧地揽他入怀,说:“你放心,我们会在一起的,我在想办法……”

柔情蜜意了许久,两人依依不舍地道别,淳于钊次日便会离开京城,估计再来要等一段时间了。

宁寿宫。

苏氏正在和惯常随侍左右的女史周娟婷说话。

周娟婷说:“那贾才人当真手段了得,听说这段时日皇上都是翻的她的牌子。”

苏氏面上虽然看不出喜怒来,但是眼底快速掠过一丝不屑,抬手抿了抿被一排红宝石发簪别得一丝不乱的发鬓,冷淡地说:“皇上的后宫之事哀家不便多说,再说,‘花无百日红’,皇上兴许是这一段时候新鲜着吧?”

周娟婷嘟哝着说:“真不知道皇上喜欢她什么,年纪比皇上大一大截,兴许是狐媚子功夫了得吧。我听说啊,”周娟婷附在苏氏的耳边,低低地说了一通。

苏氏听得眉头蹙起,惊异道:“还有这等事,真真是无耻之尤!”

周娟婷是自幼年起就一直陪伴苏氏左右的,最会训练小宫女小太监,从而发展为宁寿宫的眼线,所以,她在苏氏面前说话不像一般人那般避讳,苏氏视她为心腹,亦不会苛责于她。

周娟婷撇着嘴说:“这是咱们大晋朝仁厚啊,要是以前那些朝代,她这种顶着先皇时期选出来的秀女的名义,就是没有承宠,也算是先皇的女人,该被弄去殉葬了,也便不能像如今这般魅惑君心了。”

苏氏想了想,冷笑着说:“‘人在做,天在看’,这贾才人能博取皇上的欢心,算是她的本事,可是,也别太兴过了头,这后宫里美貌的女子千千万,一个个都绿着眼睛盯着呢。她若是还不知道收敛,还要弄那些不要脸的狐媚子玩意儿,迟早要被后宫的那群女人撕了!倒是不必我去费心。再者,皇帝的后宫之事,一则有他自己的亲娘太后可以教导,二则有他的中宫皇后可以去规劝,我一个皇祖母,往里面搀和什么呢?没得去讨人厌的!”

周娟婷也点头附和说:“太皇太后说得正是这个理儿,不过,那贾才人圣前专宠,若是有了皇嗣,这个就……”

苏氏轻藐地一笑,说:“哪有那么容易的?我就不信,皇后连这点子手段都没有,会叫一个先皇故人抢在她前面。”

恰在此时,淳于钊来了,两人忙掩口不提,苏氏笑眯眯地看着最喜爱的这个孙儿,说:“怎么?钊儿要回去了?”

淳于钊确实是来道别的,话说他这一两个月借着太皇太后的名义进出京城好几次了,缙王不知道原委,还当他是孝心虔诚,反而颇为嘉许。

淳于钊这边前脚刚刚走,后脚就有人来对他提名道姓来了。

————————————分割线——————————

话说殿试的名次一出来,林默名列头鼎甲的消息传到贾府,一时间各人面上神情各异。

贾赦倒是挺高兴的,一拍桌子对贾琏说:“看老爷我的眼光就是老到吧,我那时候说你还不相信,怎么样?可是中了吧?还是探花!我看林家这哥儿以后说不得要做宰相,咱们既然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可得把紧了,就算现在靠不上,也万不可得罪了他,留着人情日后才好相见呢。你个耳软面活的,千万不能叫家里那帮妇人唆使着做下什么叫人家不舒服不高兴的事情来,切记切记!”贾琏唯唯点头不提。

贾老太君听了觉得很扫兴很没意思,连本来今日家里小聚,连薛姨妈等人都在跟前凑趣,正好可以摆一桌骨牌的,可是,听了这个消息,贾老太君就跟吞了一个苍蝇一般,诸事都没了兴致,吃饭也没胃口。诸人见此情状,虽然不明所以,但是知道老虎尾巴摸不得,坐了一会儿也便一一散了,唯独贾宝玉被留下来。贾老太君搂着他,却用手指头戳着他的额头,一声声地说:“我的孙儿哎,祖母是疼你,可是你也要争气。平素我都护着你,不叫你老子把你拘紧了,也不许他打骂你。现在想想,兴许是错了,你好歹也考个什么出来啊,不说别的,就当是给我挣点脸面,也不枉白疼了你一场。”

王夫人听了林默中了探花的消息,只是撇嘴冷笑,她往日就说小姑子贾敏是个没头脑的,偏喜欢作,没出嫁的那时候可没少给她找麻烦,结果呢,千算百算地算计人家就是没算到自己命不长!也不知道贾敏当年对这庶子好不好,估计啊,以她那个德行是不可能对庶子好的,不然的话,这时候倒是可以一门俱荣,连带着她那林丫头也有硬仗腰子的娘家人了。

这边,林默等新科进士已经接到圣旨,状元齐邦国被授职正六品翰林院编纂,榜眼黄子蛟和林默被授职七品翰林院编修,同去翰林院任职的还有二甲的几人。此外,余乐则要参加礼部的复试,看运气好不好,能去一个好一些的州府做个七品芝麻县太爷。

林默挂心父亲病情,可是初去翰林院,与上峰【“文】同僚尚未【“人】来得及熟【“书】悉就马上请【“屋】假回乡实在不妥,只得继续按捺住焦急的心情,不时地写信回去询问病情。

这一日,林默等头鼎甲三人正在翰林院内办理公务,一个手执拂尘的老太监,身后还跟着一群身着玄色衣袍的太监,走进翰林院大堂,尖声说:“圣上口谕,宣翰林院编纂齐邦国,编修黄子蛟、林默即刻入德政殿觐见。”

三人不明所以,忙跟着出来,一路到了德政殿,却见虽然散了朝,殿上却还有几位大臣,细细一看,都是平日在圣驾前十分得宠的人物。

三人便跪下叩拜,口称:“微臣叩请圣上金安。”

淳于鉅漫不经心地摆摆手,说:“爱卿平身。”

淳于鉅今日心情颇佳,抚着手上的玉扳指,问:“怎么样?三位大才子觉得朕的翰林院如何啊?”

齐邦国是状元,自是以他先开口回答为适宜,于是,齐邦国将翰林院的悠久历史、清贵不凡,乃至满室书香的好处一一用最优美的语言,最激昂的态度声情并茂地陈述了一遍。

淳于鉅打了个哈欠,说:“嗯,不错,你们知道勉力向上就好。你们是朕登位以来的第一届头鼎甲,算是天子门生,朕有意要将你们栽培为将来的朝廷重辅,就是不知道三位爱卿想做什么官儿啊?”

啊?!想做什么官儿?说出来就给做吗?还是,只是戏耍我们的?尼玛戏耍回去,就说我想做宰相太子少傅皇上乃答应不答应啊?那可不敢,万一惹得皇上不高兴了,说不准就要杀头掉脑袋。

林默等三人默默哀悼了一下自己弱势群体的悲哀和无奈,又交换了一个茫然的眼神,意思是:“兄弟,大难来时各自飞,各自想辙吧。”

林默心想,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此皇帝极不靠谱,还有一种就是此皇帝老奸巨猾,挖个坑给你跳。据林默的这些天的亲眼观察和亲耳听闻,这位皇帝大人应该是属于前者,不过,猜到您皇帝大大不靠谱,您也不能不靠谱到这种无下限的地步啊。这玩意儿就好像你去企业应聘,人老总假装慈祥地问你想要多少月薪一样,无论你是诚心诚意的还是虚情假意的,总之你开出来的薪资没人会理会,那个岗位该是多少钱还是多少钱,开玩笑,人家大企业的岗位薪酬都是因着位置设定的,不会因人而异。现在皇帝当着几位大臣的面问他们想要什么官儿其实也是一样,这个资历是要熬的,就算皇帝也不能随便无缘无故地越级提拔,不然,当御史台是吃白饭的啊?就看唐朝那个倒霉皇帝李显吧,一时高兴提拨岳父多升了几级,拜为侍中(即宰相),被御史诘问时李显一时得意忘形说什么“别说侍中了,朕高兴了将天下送给他又如何?”于是给了武则天废帝的借口,又被塞回幽禁之地去了。

不过,林默现在觉得自己是探花挺好的,这棘手的问题让状元和榜眼先答,哈哈哈,同志们,你们先顶上,我掩护!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粗长君哦,撒花。

☆、第 74 章

齐邦国跪直了身体;双□握;恭声回答道:“臣愿去大理寺。昔韩非子有言:‘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治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臣深以为然,自入翰林院后;径取其中断案审刑之法家学问以读之;手不释卷,深有体会。圣上识才善任之美名远播,可谓伯乐,臣虽不才,亦可谓之驽马,愿听从圣上驱使。”

林默不禁在心里暗叹:这齐邦国果然是个最老道的,皇帝问的是想做什么“官儿”,等于问的是“职务”,这家伙掉了一堆书袋,其实回答的是“工种”,说是愿意去大理寺工作,并没有狂妄地自称想做“大理寺卿”,而是非常妥帖地自贬为“驽马”,再吹捧皇上几句,言下之意是“我是革命的一颗螺丝钉,您安排我做大理寺什么官儿就什么官儿吧”,既敷衍了皇帝,又不至于叫一旁围观的老大臣们不高兴,是个肚里有点成算的。唔,也许我一会儿也可以照着葫芦画瓢儿——有样学样。

状元答完了,就该榜眼的了。

黄子蛟平素就有些眼高于顶,桀骜不驯的,听完齐邦国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话,他微微撇了撇嘴,显然是不屑了。等到皇帝的目光转向他,他便也跪直了身体,语调激昂地说:“恕臣无状,在回答圣上的问题之前,臣想问问殿上为官多年的大人们,身为朝廷命官,何物,乃重中之重?”

那些大臣都是做官做老了的,见皇帝此时心情颇佳,便也凑趣,七嘴八舌地纷纷回答道:“忠诚”、“才能”、“品德”、“操守”、“名望”等等,不一而足。

黄子蛟跟个主考官似地,只是微微一笑,对诸多回答不置可否。

林默在心里暗笑:别卖关子了,哪有跪在地上的主考官呢?再装就装过头了,小心惹得皇帝不高兴。

黄子蛟倒是见好就收,拱着拳,声音郎朗地说:“臣以为,为官者,最重要的在于自信。”

淳于鉅“哦”了一声,说:“说来听听。”

黄子蛟说:“圣上明鉴,一个人若是没有自信,如何能胜任朝廷命官?若是无法胜任朝廷命官,即便是空有忠诚、学识、品德,又有何用?”

淳于鉅点点头,说:“这个说法也对,不过与朕的提问似乎有些离题万里了吧?而且,空有自信,没有才能,岂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林默在心里拼命点头:皇帝大大,乃也注意到了啊,这装B货明明回答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好不好?

黄子蛟说:“刚才圣上问臣愿做什么官儿,臣不敢狂悖,但是,臣自幼博览群书,立下大志,并坚信天生我才当大用。教化百姓,则使地方太平,断案审刑,便使冤狱昭雪,登殿堂,则辅佐明君,使国泰民安,尽抒平生之志。”

我去!说得你简直是“走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狂妄真的大丈夫?看着在旁边观看的老大臣们黑沉着的脸,林默在心里为黄子蛟默哀一分钟。

不料皇帝淳于鉅却击节赞叹道:“好!有志气!朕早就觉得朝堂之上尽是一股子萎靡老朽的气息,朕要做个什么都被一群人拉着劝着的,就想要黄爱卿这样积极开拓的青年才俊!”

林默眼珠子快掉下来了。

一旁的大臣也在心里嘀咕:咱们还是素日皇上看承得好的呢,敢情皇上早就嫌弃咱们老迈不中用了?

林默心想:原来皇帝大大喜欢这调调儿,自大狂加马屁精的奇妙结合体?

作为读了十来年圣贤书的人,林默觉得自己应该不屑于那么去做。可是,慢着!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自己寒窗苦读十多年,不就是是为了在皇家谋个好差事吗?要是有地方跳槽也可以卖弄卖弄读书人的风骨,那就“此人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了。可是,请注意,皇家是垄断企业啊,皇帝淳于鉅的脑门上就标着“只此一家,概无分店”几个大字,未必然我这时候不迎合,却傻不拉唧地学什么假清高实迂腐的名士风范,落得个被皇帝摈弃的下场吗?

说不得也只好效仿黄子蛟,说些皇上喜欢听的。不,我要比他说得更好。林默拿定了主意。

林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起眼眸,清朗的声音在金殿中响起:“圣上乃是圣明之君,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令微臣佩服不已。微臣多谢圣上美意,然而微臣不求高官,只求微末之官,愿为国竭股肱之力,尽犬马之劳。”

果然林默欲扬先抑的说法叫淳于鉅的眼中闪过一缕失望。

旁边一位胡子老长的大臣听林默的说法与刚才的黄子蛟刚好相反,不禁说道:“你在头鼎甲三人中年纪是最小的,理应壮志凌云,自信满满,却只求微末之官……”

林默微微一笑,说:“老大人此言差矣。卑职向圣上求微末之官,并不是没有自信,”林默转而向着淳于鉅,掷地有声地说,“而是,微臣以为,所谓君子,志向可以大,目光可以远,行动却要落到实处,就算是圣上赐微臣以微末之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微臣相信,只要励精图治,一定会有出头之日,说不定有朝一日还会与老大人同阶为官呢。”

刚才发问的老大臣捻须笑道:“志向远大,脚踏实地,不错,后生可畏也。”

这下子连淳于鉅的眼中都带出笑意,轻轻地拍了拍龙椅的把手,打量了林默两眼,见林默不过十来岁的少年,形容俊秀,直如芝兰玉树,但是,刚才的一番先抑后扬的话却很难叫人相信出自这样一位少年之口,淳于鉅便决意要再难难他,看他究竟有几分才学,忽然发问道:“林爱卿,你可知道这位老大人是什么官职?”

林默摇头表示不知道。

淳于鉅说:“这位可是我大晋朝的兵部尚书,三朝元老周大人。你刚才说有朝一日要与周大人同阶为官,哼,你以为那么容易就能当上我大晋的六部尚书之一吗?少年人不要太狂妄了!”

呃,皇帝大大,乃好像只比我大两岁而已吧,还有,要说狂妄,这不是你喜欢的调调吗?但是,林默注意到淳于鉅虽然疾言厉色,实则手在龙椅的把手上一拍一拍的,像在打拍子一般,便猜到他并不是动怒,不过是想看看自己的是否能随机应变罢了。

林默定了定神,稳声回答道:“圣上,有道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微臣以为,少年人的狂妄,其实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意志!微臣给自己定下一个极高的目标,追比贤能之士,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难道不是圣上刚刚才嘉许过的积极进取的一种表现吗?”

呃?口才不错嘛。淳于鉅这一回才认认真真地看了林默两眼,以前只是觉得探花郎确实有探花应具之仪容,并不曾仔细看清楚过,这时才注意到渐已长成的少年人飞扬的眉目中是满满的自信,给他本来就俊美无双的面庞又添几分神采,淳于鉅不禁心里大起好感,却又起不服气之心:你小子口才好,朕却只有比你更强的。

淳于鉅故意沉下脸,说:“狡辩!六部尚书乃是我朝重辅,岂是你一个未及弱冠的小子可以奢望的?好高骛远,不怕落人耻笑吗?”

林默唇角的笑意浅淡而生动,答道:“圣上,臣现在未及弱冠,所以才正好从微末之官开始笨鸟先飞啊。不管爬不爬得到六部尚书之职,总好过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熬资历混官场吧。”

淳于鉅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这个“笨鸟先飞”的比喻用得妙啊。

林默趁势又加了几句最关键的话:“俗话说‘人各有志’。就好比微臣的志向是从小官做起,做好官,做大官,谓之小志;圣上为一国之明君,日理万机,精于朝政,,当是立志于致天下安康,使黎民乐业,令社稷永固,谓之大志。正因为圣上有大志,微臣的小志才能实现;同时,有了像微臣这样成百上千的微末小官的小志,圣上的大志才易推行。圣上的大志好比江河,微臣们的小志好比溪流,无涓涓之溪流,无成浩浩之江河,无浩浩之江河,则溪流干涸消逝于无形矣。”

这阿谀之词说得如此不露声色,又如此激昂人心,任是听惯了各类花言巧语、溜须拍马之词的淳于鉅也不禁动容,一拍龙椅的把手,哈哈大笑道:“好个‘大志好比江河’,说得太精辟了!很好,朕正是有一腔大志待完成。你们是我大晋朝最令人瞩目的青年才俊,是天子门生,正该为朕奔走效力。朕要叫天下人看看,正是有朕这样的青年才俊的皇帝,才会不拘一格地提拔使用你们这样的青年才俊,成就一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