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少时间让您犹豫了,希望马上定下主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愣了一下,反问道:〃照你说的形势如此严峻,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孔明回答说:〃君差矣。齐国壮士田横您该知道,他在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宁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备是汉室后裔,具有英雄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士慕其英名,源源而来投奔。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与不成,只有靠天命决定。岂可向曹贼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拥有吴国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更岂可轻易言降?〃
此时的孙权是一个26岁的青年将军,血气方刚,自尊心强得很。孔明就是利用孙权的这个特点,或者叫做弱点,用言语刺激孙权的自尊心,使他的意志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向转化。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又向孔明问道:〃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刘备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作战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
这些是孙权所真正担心的事情,他也明知道光凭东吴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曹军。
孔明早有准备,冷静地分析形势给孙权听,以打消他的不安。孔明说:〃刘备确实吃了败仗,但现在军力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远征疲惫不堪。这一次为了追击我们,曹军的轻骑兵一昼夜竟跑了三百里,这好像古人说的,再有力的弓箭若『射』的距离过远,就连一张薄的布也无法穿过。再者,曹军北兵不惯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之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的只看将军您的决断能力了。〃
孔明这一番分析,指出强敌之短处,强调刘、吴潜在之长处,最后把事情成败的关键又推给了孙权自己,可谓步步高棋,招招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孙权断下决心,联军抗曹,以至后来发生了三国时代最大的决战……〃赤壁之战〃。
诸葛亮采用〃激将法〃,既达到了求人的目的,自己又没损失什么,实在妙不可言。
〃激〃,确切地说,就是要从道义的角度去激对方;让对方感到不再是愿不愿意去干,而是应该,必须去干。
以义激之的方法在我们国家更为有效。因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人的品德修养,讲求道义、气节。对于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面旗竖在属于做人道德的领地。激之以道义,恰恰都是去触及对方的内心深处,让他认为对方〃求助〃的实质是道义的行为。
前面提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凭着〃礼〃求来了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智慧,从而实现了三分天下。后来又是凭着〃义〃求得了关羽、张飞的忠肝义胆、生死相随,为他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诸葛亮又是凭着〃义〃为刘备求来了三足鼎立之势。
义,是一种促进力、凝聚力,它能让每一个具有基本道德的人主动担负起某些责任与义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有些人面临困境,通过报刊、电台等媒体发出呼救时,会有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因为这是从道义上激励了每一个普通人,从而借得了一分支持与帮助。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以义相〃求〃,其〃求〃的内容都是深远、重大。在平常的生活琐事之中,仍然可凭借道义去激对方,取得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位母亲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儿子。原来这个儿子要求母亲为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
但是,儿子怕遭到拒绝,因为他已经有了一条牛仔裤,而母亲是不可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的。于是儿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或苦苦哀求,或撒泼耍赖,而是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见过没见过一个孩子,他只有一条牛仔裤?〃
这颇为天真而又略带计谋的问话,一个子打动了母亲。事后,这位母亲谈起这事,说到了当时自己的感受:〃儿子的话让我觉是若不答应他的要求,简直有点对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点,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句话就说服了母亲,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说这话时,唯一目的就是要打动母亲,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而在事实上,他的确是从母子道义上去刺激母亲,让母亲觉得儿子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非分的。
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还很多很多,也许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又确实是凭着道义达到了求人的目的。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下面是美国黑人富豪约翰逊的经验:
1960年,我决定在芝加哥为我们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我出人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于是,我决定先上马后加鞭,设法将自己的200万美元凑集起来,聘请一位承包商,要他放手进行建造,好让我去想方设法筹集所需要的其余500万美元。假如钱用完了而我仍然拿不到抵押贷款,他就得停工待料。
建造开始并持续施工,到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晚饭。我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我正准备将蓝图摊在餐桌上时,他就对我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
第二天,当他断定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给我抵押借款时,我说:〃好极了,唯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给过这样贷款的承诺。〃他回答。
我把椅子拉近他,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主管。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有无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
他微笑说:〃你这是『逼』我上梁山,不过,还是让我试一试看。〃
他试过以后,本来他说办不到的事终于办到了,而我也在我的钱花光之前几小时回到芝加哥。
以激将法说服别人,务必找到并击中对方的要害,迫使他就范。就这件事来说,要害是那位主管对他自己权力的尊严感。
约翰逊在谈话中暗示,他怀疑那位主管果真拥有那么大的权力。主管听了这话,感到自己的权力的威严受到了挑战。那好,我就证明给你看!
人的自尊、名声、荣誉、能力……等等,都可以作为〃激将战法〃中的武器。
裴文是唐朝开元年间东都洛阳的一位将军,剑法超群,无几人能出其右。
裴文不仅剑舞得好,而且酷爱书画。一次,他家有亲人亡故。为表达他对死者难以磨灭的敬意,他想请人在天宫寺绘制一幅壁画,一来为亲人超度亡灵,二来也暗合了自己的嗜好。于是遍访各地,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画师。
事有凑巧。一日,他来到天宫寺,巧遇画家吴道子和书法家张旭,裴文高兴得手舞足蹈。
他热情迎上前去,主动报上姓名,盛情邀请二位艺术家到一家酒店〃便宴〃。二位也不推辞,口呼〃幸会〃,脚已毫不犹豫地迈向酒店。
席间,裴文虚心请教画坛之事。吴道子像是遇到知已般大谈画坛境况。裴文直点头,大叫深刻、精辟,很受启发。
酒过三巡,裴文道出自己的心事,并分别给二位送上玉帛十匹、纹银百两,作为作画、题字的酬礼。
哪知二位艺术家笑意全消,立刻冷若冰霜,拂袖而去。
裴文见状,心想大约是两位艺术家嫌这报酬太低,有辱〃大师〃名声。我只给他们如此微薄的报酬,太少、太不像话。
他立即痛心疾首,带著痛改前非的诚恳表情拦住二位,赶忙赔礼道歉:〃二位先生莫嫌钱少,我这是分期付款。等画作好之后,我再补齐。〃
吴道子听罢,怒从心起:〃裴将军不是太小看人了吗?〃说罢,气咻咻转头就要走。
裴文觉得十分难堪。他想,论社会地位,我不比你们低,我是将军;论本事,也是各有所长,说不上谁高谁低。你画画得好,字写得棒,我的剑术亦堪称一流。今天我屈尊求画,反在这公共场合受到冷落,好生瑙君尬。裴文不由怒气上升,一时难以压下。
裴文有个〃『毛』病〃,一怒就要舞剑。这大约是战场上培养出来的条件反『射』。只见他脱掉孝服,拔剑起舞,身子左旋右转,宝剑上下翻飞。吴、张二位看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在场围观的游人,个个惊得目瞪口呆,都忘了叫好。
裴文一边挥剑狂舞,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什么大师!什么书圣!画圣!我看是欺世盗名,徒有其表!光会舞文弄墨,描些香草美人,于世道无补,甚至不能助我尽一份人子的孝心……还不如咱手中这把剑,可以斩妖驱邪,换来人间太平。有能耐来呀,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吴道子、张旭听着,面面相觑,不禁汗颜,看罢舞剑,上前与裴文长时间地热情握手、拥抱。〃刚才不是我们故意使你难堪,实在是我们太厌恶铜臭味。我们绝不为了钱而出卖艺术。〃
说罢,吴道子灵感大发,挥动如椽大笔,在画壁上舞墨作画,一气绘成一幅巨型壁画。这就是吴道子平生最得意的《除灾灭患图》。
第一章在求人时征服人心 六、隐身战法征服人心
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古代有一个寓言,说有位车夫拉着车上桥,桥很陡,走到半路实在拉不动了。他急中生智,用力顶着车把,放声唱起歌来。他这一唱,前面的人停下来看他,后面的人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快走着追上他,而车夫则乘机央求大家帮着推车,大家一齐用力,车就推上了桥。
车夫了解人们好奇围观的心理,所以他不靠蛮力一个人拼死拉车,而是靠在车把上唱歌,如果他没有办法招人来推车,就算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把车拉上桥。
这位车夫的求人策略堪称高超过人,无与伦比。本来是求人帮忙,结果却成了别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求人求得不『露』声『色』,浑然无迹。我们把这种求人术总结为〃隐身战法〃。
不要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寓言,说说而已,生活中行不通,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事情。美国《纽约日报》的总编辑雷特就是这样求得一位贤才鼎力相助的。
当时,雷特是格里莱办的《纽约论坛报》的总编辑,身边正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他的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他需要他帮助自己成名,帮助格里莱成为这家大报的成功的出版家。而当时约翰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州从事律师业。
雷特看准了约翰是把好手,可他怎样使这位有为的青年抛弃自己的计划,而在报社里就职呢?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去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海到报社去玩玩。从许多电讯中间,他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那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对约翰说:〃请坐下来,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提起笔来就做。社论写得很棒,格里莱看后也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忙顶缺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约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雷特凭着这一策略,猎获了他物『色』好的人选,而约翰在试一试,帮朋友忙的动机下,毫无压力地,兴致很高地扭转了他人生航船的方向。事前,雷特一点也没泄『露』他的意思,他只是劝诱约翰帮他赶写一篇小社论,而事情遂很圆满地成功实现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求人的规律,那就是: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在运用这一策略的同时,要注意的是:诱导别人参与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应当首先引起别人的兴趣。
当你要诱导别人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时,先得给他一点小胜利。当你要诱导别人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你最好给他一个强烈刺激,使他对做这件事有一个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来了,他已经被一种渴望成功的意识刺激着了,于是,他就会很高兴地为了愉快的经验再尝试一下了。
凡是领袖人物,都懂得这是使人合作的重要策略。但有的时候,常常要费许多心机才能运用这个策略,有时候又很便当。像雷特猎获约翰一例,他只是稍许做了些安排。
总之,要引起别人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必须先诱导他们先尝试一下,可能的话,不妨使他们先从做一点容易的事入手,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往往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真正的成功。
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
《西游记》里讲到,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中途遇上了火焰山。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扑不灭它,最后不得不向铁扇公主求情,借她的扇子一用。谁知这女子根本不赏脸。于是孙悟空变成了一只小飞虫,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皮里,一阵折腾,公主打熬不住,只好投降。
兵法中有一条: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以〃隐身战法〃求人,也可以采取这种策略,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钟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位著名画家,他年少清悟,倦于俗事,幸好家道殷富,有使不完的银子,于是便进了深山,学习前辈陶渊明先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做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来了。
隐居山林,除了修身养『性』,练练气功外,钟隐最爱做的一桩事就是画画。好在眼前鸟语花香,溪流清澈,到处都是作画的素材。钟隐每日画画花竹禽鸟,山水人物,倒也自娱自乐。
不过,画了一段时间,钟隐就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怎么看自己的画都是一肚子气,自己构思的妙境,就是画不出来,急得他扔掉画笔,向着山林叽哩哇啦扯着嗓子『乱』叫一通。
钟隐冷静下来,经过反思才认识到,『毛』病就在于自己画技贫乏。于是决定下山求师学艺。
下山后一打听才知道,当时画花鸟的高手叫郭子晖,此公笔墨天成,曲尽物『性』之妙,尤其擅长画鸷鹞。钟隐大喜,立即前往郭府拜师。
不料,郭干晖并非世中俗人,虽然身怀绝技,却不肯轻易授人,是否有意想使自己这一套绝活失传,那就不得而知。反正他老先生要作画时,总会吩咐下人把门关上,『插』上门闩,唯恐马路上过往的行人,或是私闯进来的宾客,窥见一招一式。因此,钟隐兴冲冲来到郭府,连大门也没跨进,就让门房给轰出来了。
钟隐倒是很有趣,一拍脑袋把自己大骂一通:真是该死呀!该死,上山隐居后竟然把世俗的规矩都忘光啦,想当年孔夫子收学生,还要拎十条腊肉来,我怎么空着手就跑来了呢?
于是,钟隐回到家,叫人准备一车银子,风风光光地再次登门求见。谁知门房仍挡住不让进,还冷嘲热讽道:〃你认为我们家老爷缺银子花吗?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用『毛』笔画个圈,能够你小子吃个一年半载的。还想到这儿摆谱子,也不看清楚门牌号码!〃
没办法,钟隐只好拉着一车银子灰溜溜打道回府。
投师不成,钟隐茶饭不香,夜不能寐。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终于,钟隐想出一条妙计,既然正道走不通,那为何不走旁门左道呢?于是,他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毛』遂自荐地跑到郭府要当奴仆,且一再强调只混口饭吃,不要工钱。他毕竟是个画家,化妆后连门房都没认出他来。由于他要求不高,郭府又正缺人手,于是就被收下。
钟隐真不愧是天生做间谍的材料,一进郭府,就把上上下下哄得团团转,对那位郭老先生更是殷勤伺候,日夜端茶捧烟,照料周全,把那位郭老先生都给唬住了,老先生撤除了对他的所有防线,作画时竟然点名要他站在一旁磨墨,根本没料到他是个间谍。
此时,钟隐可是称心如意啦,他可以尽情地观看郭老先生作画时的笔法用彩,没过多久,就把老先生那套密不示人的技艺烂熟于心了。
谁知,画技学得越多,越是技痒难熬。有一天,钟隐实在忍耐不住,乘兴在墙上偷偷画了一只鸽子,神形俱佳。有人将此事向郭老先生报告,老先生闻讯前去观看,一看就吓了一大跳,知道这绝非外行所能画出来的。于是,召来钟隐盘问。
钟隐见纸包不住火,只好和盘托出,郭老先生听罢并没生气,反而大受感动:〃相公为了学画,竟然不惜为奴,这叫老夫如何敢当?如此求学,真乃天下少见,老夫就破例把你收在门下吧。〃
从此,郭干晖老先生与钟隐以师徒相称,一个纵论画道,密授绝技:一个潜心苦学,仔细揣摩,果然,钟隐深得其旨,技艺猛进。画有《鹰鸽杂禽图》、《周处斩蛟图》等传于后世。
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
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一种苦恼,要钱时没钱,要关系时没关系,此时去求人办事就象狗咬刺猬,不知从何处着口。如果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个心眼,多一份心思,去留心人与人,特别是有头有面的人之间的牵藤绊脚的关系,在很多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比如,某人为了推销百叶窗帘,他知道某公司的经理与某局长是老相识,便打听到经理的住处,提一袋水果前往拜访,彼此寒暄后,他说出了几句这样的话:
〃这次能找到你的门,是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他还请我替他向您问好……〃
〃说实在的,第一次见面就使我十分高兴……听王局长说,你们的公司还没有装百叶窗帘……〃
第二天,百叶窗帘便成交了。此人高明之处就是有意撇开自己,用〃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这种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借他人之力的迂回攻击法,令对方很快就接受了。
社会纷繁复杂,真真假假、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