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和她们-贾宝玉自白书-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他当然不会忘了给我父亲贾政,以及我那时任京营节度使的舅舅王子腾,一一修书告禀:令甥之事我已办妥,不必过虑。我想,他贾雨村也因此得到他想要的那些东西,比如门路,比如升迁,等等,反正他跟我们这个大家族算是有了扯不清的关系。这个人的故事,我都是不经意间听到的,其实,他的那些破事儿我并不想知道,他这个人我就更不愿意看见。但我的父亲却很看重他,或者说很欣赏他,说他很会做人,很会做事,很会做官,甚至还说此人颇有文才,所作之诗气象不凡,当年是个潦倒的穷文人时,就有如此对月寓怀的诗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父亲跟我讲这些时,显然是有些拿贾雨村给我作人生之榜样的意味了。哼,去他大爷的吧!榜样?我贾宝玉虽算不上什么人物,他贾雨村简直就不是个阿物,我跟他这号人就不是一个类。我暗自骂道,禄鬼、下流、卑鄙、势利、奸诈、无耻、小人!我很少骂人,但我就是想骂贾雨村这个臭男人,我知道自己骂也骂不出什么花样儿来。反正我就是不想看见此人,可我感觉到此人似乎很有些喜欢我的样子,他每回来贾府见我父亲,都要捎带着要见我一面,我有些不解的是,此人好像还很理解我,曾在我那严厉的父亲面前为我说过不少好话,眼下父亲又唤我去见他,我除了咬牙切齿,嘟嘟囔囔的,就是尽量磨蹭一会儿,晚些跟那张禄鬼的嘴脸照面。

二爷啊,快去吧!袭人在外面催促道,说不定老爷那边早就等急了呢。

烦,真烦,烦死人了!我一边烦躁地脚蹬靴子,一边嘟哝道,干吗非得要我去见,干吗非得见我呢?!

人家想见你,自然是有要见你的缘由的。宝钗微笑着插言道,那是人家喜欢你嘛。

他喜欢我?我冷笑道,可我恰恰相反。

呵呵,宝钗姐姐依然笑着说,老爷要你去见他,自然也是有老爷的道理的。我想,老爷他是想让你时常跟这些为官为宦的打打交道,多些见识,长些仕途经济方面的学问,即便你不想走读书考举人进士那条路,日后应对人情世务的,也好有个照应什么的。既然说到了这些,我就再多讲两句吧。宝兄弟呀,现如今你也大了,作为一个男子,总不能整天只在我们这些脂粉堆儿里忙活吧,你也该走出去,理会些仕途经济的学识才好啊。

是啊,是啊,袭人一旁帮腔道,姑娘说得对啊,我平日里也这么说过的,可二爷他哪里听得进去呢。

我冷眼打量着她们,像是看着两个熟悉的陌生人,再也按不住那内心积蓄了许久的愤懑,脱口喊叫道:见鬼!让仕途经济见鬼去吧!我再也不要听见那该死的仕途经济!

宝钗显然怔了一下,立刻涨红了脸,袭人也十分惊讶地望着我。而我,不再看她们一眼,脚步铮铮地迈出了门去,像是凛然赴刑去了一样,有点悲壮,也有点可笑啊。

至于跟那个禄鬼贾雨村相见的场面,没什么好说的,我也不想多说。等我回到怡红院时,宝钗早就回她的蘅芜苑了。我似乎忘了此前对她的那顿抢白,还这样问袭人,宝姐姐怎么就走了呢?

还说呢,袭人嗔怪道,你把人家戗得那么难听,撒腿就把人撂在这儿,你不想想她怎么受得了?亏得宝姑娘肚量大,把你当成了一个任情撒野的小弟弟了。你一走,她也觉得很无趣,就讪讪而去了。这件事,若是搁在林姑娘身上,她不跟你哭闹一场才怪呢,不知你又得赔上几箩筐不是呢。

林姑娘?我痴怔了片刻说,黛玉她何曾跟我说过仕途经济之类的混账话?要是她也跟我说这些,我跟她也不会那么……

也早就生分了。

你呀,袭人笑着感叹道,这是你的麻骨,谁也戳不得的,谁戳就跟谁急,是不是?

哼!袭人姐姐还真说准了。什么功名利禄,仕途经济,这是我最不想听到的话语,或者说是我最不想面对,最讨厌的事情,干脆说,这就是我贾宝玉此生的底线,即便说是原则问题也不为过,除了我那生身的父亲,在此等事体上我不敢跟他犟嘴,旁人,管她是谁,只要跟我提这个,我就会跟谁红脸,也让谁脸红。

当然啦,我心里是清楚的,我的近乎无礼,我那少有的粗劣,弄得好心好意的宝钗很难堪,甚至很受伤。按情理说,我是应该向她赔个礼、道个歉的,何况我那么善于并乐于向女子赔礼道歉,可这一回,我却既没给她赔礼,也没向她道歉。我想,这件弄得我们两个都不太愉快的事情,就让它慢慢地过去吧。

多年之后,我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尽管那时候宝钗是信了金玉之说的,或者说她愿意嫁给我,并不是出于浓浓或深深的爱情,至少不能跟黛玉对我的那种要死要活的爱相提并论。

她之所以对我有着不深也不浅的情意,那是因为她当时也是个正在怀春的少女;另外,我在她所生活的圈子里,还算是个人品及才情比较出众的男性吧,甚至是她唯一可以考虑的婚配对象;再者,那时候我毕竟还是被看成荣国府的继承人,她和我成婚也算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吧。但我贾宝玉这个人,应该不算是她心中理想的夫君。在她眼里,宝玉只是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并非她所希望的那种走仕途经济之路而有出息的男子,所以她才明里暗里劝告我长些仕途经济的学问,我想,那时候她很可能是把我看成一块或可调理好的材料了。很遗憾,很抱歉,我毁了她的这种梦想。

或许,宝钗的明事理,懂生计,会治家,能理财,我母亲早就看在了眼里。不然,她怎么会让宝钗跟李纨和探春一起掌管我们荣国府事务呢。

好强而能干的凤姐又是小产,又是崩漏的,竟一病不起了,摞下荣府这么个大摊子,由谁来接管呢?眼前我们这帮贾家的男人,干别的事情还行,在治家守业上一点也不行,我贾宝玉就更不行了。于是,那掌着舵且有一双慧眼的我母亲王夫人,就让我大嫂李纨,我同父异母的胞妹探春,以及我姨表姐宝钗,这三个女流携手,暂时管理整个荣国府的日常事务,直到凤姐能够出山再接管为止。她们行,她们三个都行,在治家理财上皆有一套。我嫂李纨和我妹探春的能耐不必多言,出身于巨富皇商世家的薛宝钗,治家理财的本事显然是高人一筹的,至于她那些具体的技与筹,我就不细讲了,因为我都不太懂,也不感兴趣。管它谁管理呢,只要不让我管理就行,反正谁管理都比我强。再者说,我忙着呢,我还有我自己的事业呢,我的事业就是无事忙,就是操心大观园里的姐妹们,就是写诗、读诗,就是想些跟诗有关的事情。家业管理之类的事儿,爱谁谁吧,由她们去吧。反正她们仨干得挺红火的,跟那个可卿称之为脂粉堆里的英雄凤姐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尤其是宝钗,她的识大体,那是深得我母亲的赞赏和欢心的,就连那些下人也由于被体恤,得小惠,而感恩戴德,都赞扬她、拥戴她,甚至有人把她当成日后的宝二奶奶那样遵从了。宝二奶奶?闻听到了下人们私下里的这种议论,我有些脸红,有些不自在,有些心惊肉跳。

有一天,在馆,我和黛玉一起看那片晚霞染红了的飒飒竹林,她忽然很有些诡秘地笑道,哎,你姐姐,宝钗,真能,真能干呢。我看她这段时间做得很像那么回事的呀。

呵呵,我干笑了一下问道,像哪回事儿啊?

就是很像,那么一回事嘛。黛玉依然那么诡秘地笑着说,她那么有才干,替你们贾府治家呀,理财呀,你,你们贾家有福了啊。

瞧你说的都是些什么话?我苦笑道。

呵呵。黛玉冷笑道,你就没听到过别人怎么说么?

没有呀,我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呢。我轻轻拉住她的手说,妹妹,你也不要听别人怎么说,我的心,我的意,你是应该知道的。

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黛玉低下了眉头说,可我毕竟听到别人那么说……

那个看不见星星和月亮的夜晚,我又去馆看望病中的黛玉了,她告诉我说,姨妈和宝钗也一起来看她了,我说,噢,她说,不知怎么的,姨妈就跟我和宝钗说起了姻缘的事儿,我说,哦,她说,姨妈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我说,嗯,自古就有这一说的,她说,金陵到京都,不就是千里么,我说,金陵到京都,具体有多远,我也不清楚,估计应该有两个千里吧,千里,不过是一种说法,扬州到京都,也可以说是千里之遥呢,她说,反正是扬州比金陵离京都更远些,我说,心远路就远,心近路就近,她说,可是,人家都说金玉良缘呢,我说,呵呵,说什么金玉良缘,我只念木石前盟,她说,木石前盟是什么,什么是木石前盟,我说,石是玉,玉是石,林是木,木是林,木石前世已有约,她说,我不明白,我说,我明白你的不明白,她说,姨妈说管姻缘的是月下老人,暗地里早就用一根红丝线,将两个人的脚拴住了,不管两人隔着山、隔着水,终究还是做夫妻的,这些都是难以意料的事情,跟个人的愿望无关,一切全得看月下老人的意思,你信么,我说,说信也信,说不信也不信,她说,你这话什么意思,我说,我信那些想信的,不信那些不愿意信的,她说,姨妈当时还说我和宝钗两个的婚姻,不知是就在眼前,还是在山南海北呢,我觉得,姨妈的话是有意思的,我说,是啊,是挺有意思的,她说,可姨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说,姨妈的意思,我如何会晓得,她说,姨妈她为什么,忽然就跟我和宝钗说起了这些呢,我说,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前些天,我差点就去找曹雪芹先生了。我是说,我大病了一场,美丽的死神向我招了几下手,我已经准备跟她上路了,可走到了半截腰上,她还是有些不待见我,就又把我赶了回来。

想来有趣的是,我这场病的来与去,竟然全跟我喜欢的物事有关:花草,花与草,花花草草。说白了就是,我因花儿们而生了病,又用草儿们把病魔给撵跑了。

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一如既往,去看望岭上那处处盛开的鲜花,原本我就酷爱她们,这个就不必多言了,与我那一直以来的花癖有所不同的是,近来我在编撰自己所谓的新花谱,此项事业颇见些成色,已试着写出十几种类了,当然还是要再补充些文字的,因此对她们也就更倾心,更精心了,日日跟她们去相会,风和雨都阻挡不了。我走到山口那片牡丹和杜鹃花丛前时,觉得腿有些疲了,便坐到地上看她们,后来就躺下来看她们的样子,再后来就眯缝着眼睛想她们的事情,不觉间便到梦乡周游了一圈儿,醒来感觉脊背发紧,我想可能是受了些风寒吧,那山风是很硬的,趁我不备时狠撞了几下我的腰,回到庙里就感觉有些不妙了,头晕头疼,四肢无力,鼻塞流涕,咳嗽吐痰,口干舌燥,而且这些症状越来越猛,昏昏沉沉睡了好几天,迷迷乎乎的,噩梦一串串的,其中好几次梦见那个写了《红楼梦》的曹雪芹先生,他眯缝着嘲讽的眼睛笑道,听说你小子在写什么鸟自白书,竟然还敢在不少地方篡改了本人的《红楼梦》,并且对我的书指指点点,说这说那的,你吃错药了吧,不觉得太可笑么,不觉得太自不量力了么?嗯!

我战战兢兢,满面羞红,先叫了声老兄,又赶紧改称老师,再尊称先生,您老别生气,我那是瞎写的,闹着玩的,您老别介意,我就是怀念我那些花一样的姐妹,一直觉得愧对她们,不过是不分青红皂白写下些自己的忏悔罢了。

曹先生冷笑道,劝你还是放尊重些吧,也自重些,再胡搞,再胡闹的话,我一准儿把你给带走。

我吓得哆哆嗦嗦,跪求先生道,别,可别,再等等行不?

曹先生飘然而去,我一身冷汗,湿透了衣被。

当时我的感觉是要死不能活了,呵呵,我就是个没有出息的男人,一生病便觉得要死了,就不想活了,活着就没意思了,干脆死了算了,可后来我想了想,还是得再活一段时间,因为我还有些事情没做完,于是就拖着虚弱的病体,到山岩上去寻访,采取我早已熟识的那些草儿们,比如,羌活、防风、藁本、荆芥、麻黄、桂枝、紫苏叶、香薷、生姜、苍耳子、细辛、白芷、辛夷,我把这些气味好闻,模样好看的青青草儿带回庙里,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们放在一起煮,熬成浓汤,当饭吃,当茶饮,当酒喝,唯独不当成药用,这些草儿们的精华一缕缕流进了我的肚里、心里、肺里、血脉里,把那侵入我体内的病魔撵得无处可躲,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逃走了。深深感谢你们啊,我的草儿。

喝着这些草儿做成的汤时,我还在一遍遍默默祈祷着,佛祖保佑,让我这个早已一无所有,此生一事无成的和尚,最终能够做成《贾宝玉自白书》这一件事吧,阿弥陀佛。

而我接着自白,继续我和宝钗的故事,距离那天午后我去看花儿,已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更吹去了鲜花朵朵。我想说的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抄检大观园风波,把我心中那一个个如花的少女驱逐了,比如迎春的丫环司棋,惜春的丫环入画,更有我的丫环晴雯、芳官和四儿,我当然知道,她们并不想离开我们的大观园,而是被一阵狂风吹去的,硬生生被撵走了,这都是我始料不及、情不所愿的,也是我小小的贾宝玉阻拦不了的。哪想到,更令我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呢:宝钗姐姐也要搬出大观园了,她已经跟我母亲说过了,我母亲也点了头。

闻听此事,我慌忙跑到那弥散着异香的蘅芜苑,看见她正在收拾物件,真想一把拉住她不让走,可我没敢动手,只是恋恋不舍地望着她:姐姐,你为什么要离开大观园呢?宝钗笑了笑,一口气说出了好几条理由:你姨妈她身体和精神都不如从前了,我得回梨香院那边去照护她,我哥哥眼看就要婚娶,那些针线活儿啦,要用的器皿啦,都要我去料理或张罗,等等,等等,我知道,还有许多话她没有说出口。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宝钗姐姐的这些说辞全都是借口,最近我们的大观园像闹了鬼一样,出了好几宗不光彩的事儿,她怕污染了自己的好名声,要躲开,要撇清,要自保,这才是她要搬出去的真实缘由,可我还是想把她挽留下来,就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说,你走了,园子里就会冷清许多的。

不是还有颦儿她们在么?宝钗微笑道,你们照样很会热闹的。

我叹息了一声说,你走了,我再去看你就没那么方便了。

一样的,你可以去梨园院嘛,宝钗笑了笑说,再者,等忙过了这一段,我也会时常过来看你们的。

我不再言语了,也不想多说了,明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的。她要走,她是一定要走的,我再想留也留不住,死乞白赖地挽留也没多大意思,那就随她去吧。

就在黛玉病得不成样子的一个夜晚,老祖母派鸳鸯姐姐把我唤了去,跟我进行了一场秘密的长谈。至于所谈的内容,除了老祖母和我,就再也无人知晓了。曹雪芹先生当然也无从得知,他的《红楼梦》里压根儿也就没写到过这段故事。然而,老祖母和我的这次谈话,对于我、黛玉、宝钗,三个人之间那说不清的故事而言,显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情节。此前,这件事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包括黛玉和宝钗。现在,我再也无所顾忌了,可以也应该把它说出来了。

那天夜晚,我第一次感觉到老祖母她老人家真的老了,烛光里的老祖母白发苍苍,满面的福相里透出来一缕缕沧桑,慈祥的笑容里含着些许凄楚,哦,我的老祖母已是耄耋之年了,她在这尘世上度过八十三个年头了,好像此前我从未意识到这个,只看她身板硬朗,只见她性情开朗,尽管大家都称她老寿星,可我从不觉得她多么老,更不觉得她很老。当我忽然心疼地感觉到她老了的那一刻,同时意识到了自己也不再是个孩子了。

老祖母她也是这么说的,宝玉我儿啊,我老了,你也长大了,有些话,我是该跟你说说啦。

嗯,我还是那么乖巧地跟老祖母点了点头。此时,我尚不知晓老人要跟我说些什么,可我已经意识到了,将要进行的是一场不曾有过的严肃谈话。多年以后,我耳畔还回响着老祖母和她那个亲自取名为宝玉的孙子的那番对话,余音缭绕:

宝玉我儿,我想问问你,娶亲这件事,你想过没有?

没,我没想过。

要是眼下,我要你想想这件事呢?

眼下,我也不愿想这件事情,要叫我说真心话呀,这种事儿我什么时候都不愿想。

傻孩子,又说呆话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都这样的。你哪能不想呢?再者说啦,眼下这件事你不想也得想了,我不想说,这已经不是你想不想的事情啦。

那……如果能够不想的话,我还是不想,若是非得要我想,那我就以后再慢慢地想吧。

我再问你,是你林家妹妹好,还是你薛家姐姐好?

当然是黛玉妹妹好,宝钗姐姐也很好的。

那你更喜欢妹妹,是么?

嗯。这个,您是知道的。

我还想知道的是,要是让你自己做主的话,她俩中间挑一个成婚,你会选谁?

可是,我不想……我没有想过这种问题呀。我只是想,妹妹就是妹妹,姐姐就是姐姐,我愿意,一直就是这样。

宝玉我儿,眼下我就是想掏你一句心窝子话,若是非得让你从妹妹和姐姐中间选定一个,她会是谁哪?

我,我不知道。

唉,其实我知道的,你会选妹妹,是也不是?

嗯,是,是吧。

宝玉我儿呀,黛玉在你心里头是最重的,我是看着你俩长大的,我什么不知道呢?你心里也清楚,我是最疼你俩的,一个是我的亲孙儿,一个是我的亲外孙女,你俩都是我的心头肉,我哪舍得让你俩受一丁点儿委屈?你不知道,这几年有多少人给你提亲,我都拦住了,就是想让你和黛玉能结个好果儿,这也是我近两年来的一桩心事。不晓得你知道么,旁人可不像我这么想,很让人头疼的是,我说的旁人就是你亲娘老子,还有你亲姨妈,她们是亲姊妹呢,当然是想让你和宝钗姑娘成婚的。我知道,这样会苦了你,也苦了你黛玉妹妹了,这事儿,真的让我很作难哪。

我母亲,我父亲,不都得听您老人家的么?

话是这么说,他们是得听我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