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天学点经济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细心的观察研究,伯克尔得出了后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理论之一:理性的人们支持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是否理性取决于生活的方式……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其行动对于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行动集。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简称消费的示范效应。
  确实如此,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与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和其他消费者相比较。例如,单位组织向贫困地区捐款,这对捐款的人来说当然是消费支出。有些人在这时不一定是看自己收入的高低,而是会先看看周围的人捐了多少。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自己应该跟哪些人捐一样多。即使他的收入高点,他也不会多捐,他担心有出风头的嫌疑。即使他的收入较低,他也要向某一部分人看齐,甚至会“打肿脸充胖子”,他不愿意别人说他小气。从理论上讲,这里所表现的就是消费的示范效应。这就使我们看到消费者分成了许多群体,有许多消费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算在一定的群体内,他的消费向这个群体内的其他人看齐。
  在市场环境下,特别是在商品供应比较丰富的情况下,消费的示范效应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对市场供求关系起着比较大的影响,比如说有人看到别人的衣服漂亮,不管自己穿着好不好看,也要千方百计买一套穿在自己身上。“名牌效应”也是示范效应的典型现象,这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商家要不惜重金聘请“明星”做商品广告的缘故了。
  在现代社会中,示范效应随时都左右着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消费习惯。当消费者看到有些人因收入水平或消费习惯的变化而购买高档消费品时,尽管自己的收入没有变化,也可能仿效他人扩大自己的消费开支,或者在收入下降时也不愿减少自己的消费支出。示范效应甚至可以跨越国界,当某国居民接触到别国居民购买高档消费品时,他们可能会仿效别国居民从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于是,消费的示范效应会造成低收入水平国家居民的消费需求远远超出他们正常的水平,从而导致储蓄不足和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等问题。
  
信息经济时代新法则——长尾理论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常有一些颇有趣味的商业现象:
  与人们预料中的情况正好相反,在网上书店亚马逊的销量中,畅销书的销量并没有占据所谓的80%,而非畅销书却由于数量上的积少成多,而占据了销量的一半左右。
  投向1000个活跃博客的广告,其效果有可能不亚于投向大型网站的效果,尽管每个博客的读者可能只有几十人。
  彩铃等数字音乐的出现,让身受盗版之苦的中国唱片业,找到了一个陡然增长的、心甘情愿地进行多次小额支付的庞大用户群。此前,有意愿、有能力进行金额可观的正版音乐消费的客户群,其数量少得可怜。
  这些商业现象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些故事中蕴涵着一种新的理论——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晌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例如,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几个所谓“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我们都知道冰山理论,用冰山理论来形容长尾部分的巨大价值是再适合不过了。长尾的世界就好像是一座海上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大热门,但是在海面下是巨大的冰山基层,这一部分远比海上冰山的部分要大得多。例如,Google就是一个最典型的“长尾”公司,其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商业化的过程。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和个人,此前他们从未打过广告,或从没大规模地打过广告。他们小得让广告商不屑,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曾想过可以打广告。但Google的AdSense把广告这一门槛降下来了:一方面广告不再高不可攀,它是自助的,廉价的,谁都可以做的;另一方面,对成千上万的Blog站点和小规模的商业网站来说,在自己的站点放上广告已成举手之劳。Google目前有一半的生意来自这些小网站而不是搜索结果中放置的广告。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代表了一个巨大的长尾广告市场。这条长尾能有多长,恐怕谁也无法预知。因此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尽管听上去有些学术的味道,但事实上这不难理解——人类一直在用“二八定律”来界定主流,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它贯穿了整个生活和商业社会。这是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归纳出的一个统计结论,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比例数字,但表现了一种不平衡关系,即少数主流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市场营销中,为了提高效率,厂商们习惯于把精力放在那些有80%客户去购买的20%的主流商品上,着力维护购买其80%商品的20%的主流客户。
  在上述理论中被忽略不计的80%就是长尾。克里斯·安德森说:“我们一直在忍受这些最小公分母的专制统治……我们的思维被阻塞在由主流需求驱动的经济模式下。”但是人们看到,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奉为传统商业圣经的“二八定律”开始有了被改变的可能性。这一点在媒体和娱乐业中尤为明显,经济驱动模式呈现从主流市场向非主流市场转变的趋势。
  “长尾理论”也会影响到社会形态及公共服务,如以往不受重视的冷门服务项目、更个人化的社会医疗护理等,其应用也可移植。
  
衡量国家财富的尺子——GDP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GDP的持续增长。人们只要谈到中国的经济,就会谈到GDP。报刊、网络、电视、书籍等媒体上,到处都有GDP的影子。GDP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那么,GDP到底是什么呢?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使用GDP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或者说是生产能力。因为这个社会其实就是收入和支出构成,也是投入和产出构成。任何经济行为都可以用这两者来计算。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也应该存在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到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有多强,或者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以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而GDP就是这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GDP是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的尺子。
  到底社会财富包括哪些呢?一般来说,工厂生产的产品,银行提供的服务,学校创造的价值……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社会财富。把这些社会财富都加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简单点就可以这样表示:社会总财富=冬瓜+南瓜+丝瓜+……+鞋子+衣服+包子+美酒+香烟……为了使这些毫不相干的产品相加,经济学中便出现了“价值”这个概念,即冬瓜多少钱,丝瓜多少钱,衣服多少钱……这样用统一的货币表示各种产品的价值,就可以算出社会总财富。我们所经常看到或听到的GDP增长百分之多少,就是指社会总财富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
  这里所指的社会总财富是没有民族和国籍之分的,就是说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无论肤色,不管国内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它是在这个时间所创造的都归入GDP内。例如,诺基亚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利润就要计人中国的GDP,而不能计入芬兰的GDP;联想在美国的公司所获得利润就会计入美国的GDP,而不会计入中国的GDP。
  当然,关于GDP这个概念,我们还有几个修饰词要把握好。一是时间概念,就是“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生产的”,这说明GDP是个时间段的概念,不是某个时间点的概念;二是生产的概念,是指所有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不包括销售的收入,否则就会重复计算的。比方说生产了十台电视,就会有10台电视的社会财富的价值表示,并不会因为你没有销售出去,而只记部分的价值表示;三是“最终产品和劳务”,这是指最终为人们所消费和使用的物品,不包括中间产品,这样也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四是“价值”,这是指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都是要通过市场价格来统一计算的,不是某个厂家自己臆断的价值。
  GDP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自1985年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成为核心指标。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目前,这一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但有的时候,却会出现反常的情况,GDP高速增长,但人民生活水平却并未随之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呢?这是因为GDP代表的是全社会终端商品的价格总和,而我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终端商品使用价值的总和。这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背离。比如李先生家3年前每月吃10斤猪肉,每斤4。5元,共需45元。去年猪肉涨到了9元一斤,李先生家每月还吃10斤,需90元,这样在李先生家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增加了一倍。今年猪肉涨到了13元一斤,李先生家吃不起10斤了只能吃7斤,需花费91元,这样李先生家在生活水平下降30%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反而还略有增加。李先生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吃了多少肉,而GDP反映的是李先生买这些肉花了多少钱,二者既有相互关联的一面,又有相互背离的一面。有时李先生花的钱多说明他吃的肉多了,有时他花的钱多反而吃的肉少了。
  可见,虽然GDP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但也有其局限性。具体来说,GDP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准确情况。因为现行GDP统计对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也照算不误,比如有一年发生大水了,水灾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很多灾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但是,GDP却增长上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救灾需要投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花费大量的物资,所以GDP上去了,GDP增长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比方说早上开车上班,如果开车很顺利,就很快到了工作单位;如果出了车祸,人要送到医院去治病,车要送到车行去修理,那么这样GDP就上去了,GDP就增加了。本来出车祸是不好的事情,也不会产生效益,但是从GDP来讲却是增长了。这种GDP的增长,其财富积累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其二,GDP也不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比方说,有些地方,经济增长虽然比较快,但是,资源消耗非常厉害,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GDP上去了,但是成本很大,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既不要忽视它的重要作用,也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
  
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GNP
  GN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间里,不管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流入哪个国家,只要它们仍然为该国的个人或法人所有,那么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或劳务价值就称为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诺基亚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利润就要计人芬兰的GNP,而不能计人中国的GNP;联想在美国的公司所获得利润就会计人中国的CNP,而不会计入美国的GNP。这里强调的是一国的国民,就是有着本国国籍的人,无论他身在何地,所创造的价值都计入本国的GNP。这和GDP强调的地域性有很大区别。
  GDP和GNP,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字,所以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GDP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就是GNP。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区分它们,我们在这里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家子,妻子在家里种蔬菜,一年的产值是6000元,丈夫在外地做小生意,一年的产值是l3000元。他们还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是10万元。房屋的租金是l万元。那么,这个家庭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再加上房租,就应该是29000元;这个家庭的GDP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以及房租,就是116000元。
  GDP和GNP的关系是:GDP…GNP+(外资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
  在上例中,那个家庭的GDP=29000+(100000…13000)=116000元。
  从上面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假如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即括号内的值为0,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
  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当然是GNP。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当然比GDP反映得要真实一些。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外资在该国内,就像在一个人肚子里的用塑料膜严密封好的一个蛋糕,这个蛋糕虽然在这个人肚子里,但是不属于这个人。还拿上例来说,真正能反映那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数据,是29000元,而不是116000元,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值再高,也和这个家庭无关。GNP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经济学研究的基石——经济学假设
  由于经济现实是非常复杂的,而且还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那些经济学家为了专注于要说明的东西,就常常会假设其他条件不会变化。这样一来,就用一道屏障隔开了其他事物的干扰。这就跟数学中的变量一样,因为现实是所有的因素都在变化,以人类的智慧很难容易地分析出其运动规律。只有先假定某一或某些因素不变,才能分析出其他因素的运动变化规律,然后再假设这些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这样总结起来就比较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运动本质了。例如,经济学家断言:“香蕉的价格下降一定会导致其需求量上升。”他们的这种断言就是建立在其他条件——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香蕉的喜好程度、其他水果的价格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说,经济学假设是了解和研究经济学的必要前提。
  在具体的研究中,西方经济学有三大基本假设:
  1.理性经济人
  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总希望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人。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进行现代经济分析和把握经济规律的重要工具。
  对于理性经济人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人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是有理性的,从个人理性可以推出社会理性,理性是可以计量的。
  中国有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所说的本性并不是指个人的性格,而是人类作为群体共同的本性。现代的生物学已经证明了趋利是动物的本性,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在趋利的本性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这个层面上说,人是自私的,人有趋利的本性,因此人所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对这种人性承认的基础之上的,也因此经济学把理性人假设作为自己的基本前提。理性经济人就是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当做是一切行为的目标的人,而经济学就是在这一假设前提之下对资源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进行研究。这对个人而言是实现收入和效用的最大化;对企业而言是实现利润和企业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对国家、社会而言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理性经济人的真正内涵,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经济学的开端就是从假设开始的,如果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可以说,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具有分析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这个假设,现代经济学因为不具有分析力而无从开展研究。
  另一方面,理性经济人只是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工具,并不是提倡人人自私自利。一些人把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说成是主张自私自利的东西了,看成是具有价值导向和政策趋向的东西了,好像是经济学家主张人们都自私自利。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分析工具本身并不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存在价值趋向的问题,谁都可以用。不能说一个人坐了美国的飞机,他就主张美国的意识形态了。
  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