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懿枚际嵌戮秩蚊模易懿酶弊懿煤图负跛械募鸥卟阃倍际羌哦拢虼耍楦降祝故窃诩哦戮帧<幢惆凑展痉ǎ鲜泄镜淖罡呷σ彩枪楣啥蠡幔庵执蠡崦磕瓴耪倏淮危薹ㄕ嬲惺谷粘9芾砗途霾呷Γ裕粘Hθ匀辉诙戮郑绿斓丶诺亩戮种飨腔砌瘟渌戮蠖嗍际怯苫砌瘟痪浠熬腿蚊模热缦裎庀海痪褪瞧净砌瘟痪浠埃档倍戮偷倍铝寺穑考热蝗绱耍敲凑庑┒赂葑鋈俗鍪虑榈幕驹恚鸵牖砌瘟救吮3忠恢拢绻槐3忠恢拢敲椿砌瘟偎狄痪浠埃的悴欢拢背【湍苣ㄈツ愣碌耐废巍F涫狄膊唤鍪腔砌瘟怀善渌硕疾畈欢啵谌魏我桓龌够蛲盘謇铮嬲盗怂愕娜酥荒苁且桓鋈耍荒苡辛礁鋈耍裨蚋猛盘寤蚧咕臀薹ㄕT俗S谑牵切┫氚研绿斓丶诺薄翱恰笔沟娜耍辉级匕涯勘甓⒃诹嘶砌瘟ü上旅嬷飨飧霰ψ狭恕�
这符合传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改朝换代的历史,而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围绕着争夺皇位善始善终的?当然,新天地集团只是一个企业,不是一个王国,集团董事局主席也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他的主席宝座也根本不同于皇位,但是,正如方腊造反的时候说的那样,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一个家庭的管理都能与国家的管理相比拟,何况一个集团规模的企业呢。虽然大小不一样,但道理差不多,对于绝大多数芸芸众生来说,他们不可能直接参与到诸如改朝换代这样波澜壮阔的大事件当中来,可把一个大型企业想象成一个王国,把企业的最高负责人想象成这个王国的皇帝还是可以的。于是从缩小角度来看,在和平年代,围绕着争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位置而引发的斗争,也可以想象成争夺皇位的传统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了。
《上市公司》二(59)
前面说过,新天地集团由于是新中国第一批试点上市企业,因此在股本结构上与后来大多数上市公司不一样,后来上市的绝大多数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从国营大中型企业直接改制过来的,所以最大的股东是国家,而新天地集团不是,当初黄鑫龙组建新天地公司的时候,供销进出口公司几乎没有多少资产,用李惟诚的话说,当时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就是以很小的资产作为发起人,绝大多数股本从社会上募集。这种股权结构曾经一度被学者推崇,说只有这样的上市公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而像马钢股份那样直接由冶金部马鞍山钢铁公司改制过来的上市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学者做这样的评判是有根据的,因为公司上市也被叫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绝大多数由国营大中型企业直接改制过来的上市公司虽然从市场上募集资金了,但管理制度并没有改变,还有“上级”,企业的最高权力并没有归股东大会,而是归各当地政府的主管委局,比如归当地的经济发展委员会等,企业的一把手也基本上是组织部门先确定好了,然后在股东大会上走过场宣布一下而已,而新天地集团不是,新天地集团没有“上级”,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也根本不是上面选定的,而是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所以,得到专家的肯定有道理。
但是,正因为如此,才给那些垂涎于集团董事局主席宝座的人提供了想象空间。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怪,明明是一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生产方式,但如果掌握得不好,或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环境没有跟上,用不了几年,他的长处就会演变成短处。比如通过选举产生董事会,明明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具体用在新天地集团时,就会被某些团体或个人当成一种夺取主席宝座的手段。这一次在黄鑫龙雄心勃勃打算在武汉再造一家上市公司的同时,已经有别的机构把他自己当成目标了。
最先发现异常情况的是集团证券部经理姜春平。姜春平最近正为本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发愁。受房地产宏观调空政策和军队不能办企业的政令的双重影响,新天地集团遭受重创,业绩直线下滑,股票价格也不断下跌,搞得黄鑫龙非常没有面子。不仅没面子,还产生其他更直接的负面效应。比如影响集团信用等级,比如造成职工内部股票的价值低估等等。所以,黄鑫龙非常在意本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最近每次听姜春平的汇报他都恼火,甚至直接发火,仿佛集团公司的股票价格下滑完全是姜春平个人无能造成的。而事实上,姜春平手上的筹码并不多,除了当初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时候以工会名义保留的一些职工内部股之外,就是为数极少的一点自营盘,两项加在一起,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阻止股价下滑的趋势。可是,命令如山,证券部经理不能违背老板的意志,即使是螳臂当车,也要拼命护盘,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全部的资金都填进去了,也没有阻止新天地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如此,姜春平当然又挨了黄鑫龙一顿臭骂。
《上市公司》二(60)
姜春平原是财经大学的一名年轻有为教师,因为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才下海来到新天地集团的。此人非常有自尊心,受不了黄鑫龙的辱骂,已经打算不做了。可大学教师这道门出来容易,出来之后再进去就比较困难了,加上当初下海的时候单位扣住档案不放,关系闹得非常僵,现在更是没脸回去求系主任和校长,以至于那段时间姜春平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姜春平万念具毁打算走上绝路的时刻,奇迹发生了。这一天,姜春平发现在他根本没有做任何动作的情况下,新天地的股价竟然逆市走高了!刚开始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自己天天晚上做梦,梦见本公司的股票突然上涨,梦多了,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了,竟然大白天也做起美梦来。姜春平先闭上自己的眼睛,模仿睡着了一小会儿,然后才睁开眼睛,一个激灵,再盯在荧屏上,发现股票仍然是逆市上行的。他思考了一下,站起来,来到卫生间,小便。根据经验,如果真是做梦,梦见小便的时候要么小便不出来,要么被惊醒。然而,他不但没有被惊醒,而且小便还在哗哗地淌。突然,姜春平来不及收拢小便装置,大喊一声:“涨了!涨了!真的涨了!!”一路滴滴答答狂奔地去见黄鑫龙。
不用说,姜春平被集团公司上上下下当成了神经病。可是,有一个人不这么认为,这个人就是黄鑫龙。黄鑫龙认为这是姜春平工作太专注了的缘故,应该表扬,遂指示总裁,号召集团内部全部职工向姜春平同志学习。总裁不敢怠慢,立刻照办,于是,上上下下又重新统一了口径,按照黄鑫龙的指示,把姜春平当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只可惜男员工照他这样做还可以,女员工即使照了葫芦也画不出瓢,当然只能在口头上学,在心里笑罢了。
李惟诚是男人,但也没有真的跟了学,倒是从这个笑话当中嗅出了别的味道,是那种有人想争夺主席宝座的味道。
前面说过,李惟诚当初是被当成股份制改造专家由政府体改办推荐到新天地集团来的,他对“股权”特别敏感,不仅比黄鑫龙敏感,而且比姜春平敏感,甚至比他们两个加起来还敏感。这时候,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公司利空不断业绩下滑的前提下,二级市场上股票价格逆势走高,只能说明有人在暗中吸纳本公司的股票。那么,李惟诚想,是谁在这个时候大举吸纳本公司股票呢?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吸纳这样一只普遍不被看好的股票呢?他们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李惟诚首先想到的是有人坐庄,打算暴炒这只股票,但想法一出,立刻就自我否定了。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经验看,在大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任何庄家在没有与目标公司达成合作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贸然炒作一家业绩明显下滑的公司股票的。想到这里,李惟诚暗里一惊,莫非是有人想篡夺主席宝座?
《上市公司》二(61)
李惟诚马上就联想到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广大股民惟一一次真正可以行使自己参与管理与决策权力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要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然后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也就是董事局主席。本来,黄鑫龙最操心的是公司业绩下滑,公司股票下跌,这一关不好过,现在既然股票逆势走强了,说明天不灭他了,正在高兴着呢,而李惟诚却从这个反常的现象中看到了危机。李惟诚相信,天下没有拿钱打水漂的傻瓜,这个时候有人暗中吸纳新天地,如果不是为了做庄,那么就只能是为了投票,为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投票。投谁的票?当然不会投黄鑫龙的票,而是投他们自己的票!
作为专家,李惟诚当然知道,股东大会投票不是按人头记票,而是按股票数记票,如果对方直接或间接拥有的新天地公司的股票数量超过黄鑫龙掌握或控制的票数,那么,他们就能控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代表他们自己利益的董事和董事长,换句话说,黄鑫龙就要下台,乖乖地把“主席”的宝座让给他人。
李惟诚感觉到了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按照常理,李惟诚在发现这一严峻事态之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向黄鑫龙报告。可是,他对黄鑫龙太了解了,知道黄鑫龙爱面子,这个时候如果李惟诚向黄鑫龙汇报这一情况,黄鑫龙第一反应肯定是不相信,第二反应是相信之后死不承认,第三是承认之后仍然要装着蛮不在乎的样子。如果这样,弄不好会把事情搞砸。所以,这几天李惟诚确实不能去武汉,而是要留在深圳,他在深圳做三件事情。一是要先想清楚对策,二是找适当的机会向黄鑫龙说明这件事情,三是在取得黄鑫龙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用不损伤黄鑫龙面子的方法悄悄地摆平这件事情。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想好一个完整的对策,还必须继续想,所以他睡不着。
吴晓春在深圳的这些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余曼丽他们不知道。吴晓春人还没回武汉,关于他增补为集团公司董事的消息已经传真到了华中公司。董事局办公室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凡是提拔任命的文件,一律在第一时间发至相关单位,具体做法是先发传真,后用特快专递寄原件;凡是降职免职的文件,一律是先用电话悄悄通知有关人员,后用挂号寄正式文件。
华中公司收到传真群情振奋。余曼丽在电话里听了三遍还觉得不过瘾,当即从工地赶回公司。从头到尾认真看了几遍,又打吴晓春手机,不知是太激动按错了号码还是那边关了机,没打通。余曼丽对大家说:“这是集团公司对我们华中公司工作的肯定,也表明总部对我们华中很重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等吴总,不,等吴董事回来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上市公司》二(62)
余曼丽这么一说,大家竟然鼓起掌来,弄得余曼丽也很激动,差点掉了眼泪。
黄鑫龙在集团董事局会议上说吴哓春功不可没,其实,余曼丽才是功不可没。且不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她请来的,单就她负责的这个娱乐城项目,余曼丽首先做到坚决不吃回扣,然后和吴晓春一起逐一议标,将价格压降到最低。这还不算,她还别出心裁搞出一套“搭配消费券付款法”,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供货商的大致利润率,确定除支付现金外,还必须搭配支付一定比例的消费券。供货商对此虽然意见很大,但由于余曼丽自己做得正,不再另外揩油,而且消费券是按增值百分之二十配付的,供货商觉得也没有吃亏,最终还是接受了。余曼丽私下对吴晓春说,这一招不但能减轻付款压力,而且能保证娱乐城新开张头几个月的“人气”。此时集团公司提拔吴晓春为集团董事,既是对吴晓春的肯定,对华中公司的肯定,也是对她余曼丽肯定,所以,余曼丽的激动既是为吴晓春,为华中公司,也是为她自己。不知不觉间,余曼丽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华中公司的命运以及吴晓春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她激动,激动得几乎要流眼泪。
机场,气氛有些不协调,主要是余曼丽等人的情绪与吴哓春脸上的表情不协调。且不说集团公司的大状况令吴哓春担忧,就是眼下如何兑现主席宣布的“在湖北已经搞到上市指标了”的小处境也令吴哓春实在高兴不起来。所以,吴晓春没有表现出余曼丽想象的那种兴奋中带有得意的表情,相反,余曼丽看到的是吴晓春强颜欢笑的眼神背后隐藏着一丝忧虑。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余曼丽不仅问不得,而且还不能让自己的疑问影响大家的情绪。于是,余曼丽以格外夸张的兴奋语调对吴晓春说:“大家都等你回来开庆功会哩!晚上去红色恋人,我们已经订了一个双台大包厢。”吴晓春这时才注意到,差不多华中公司的全体员工都来了。于是赶快调整情绪,大声地喊:“干吗要等晚上,现在赶去也差不多了。走,直奔红色恋人!”
员工们欢呼雀跃,一路欢笑。
华中公司总共有三辆车,一辆奔驰,算是吴晓春的专座,有时候是司机开,有时候是吴晓春自己开,别人是动不得的,还有一辆专门跑工地的三菱吉普和一辆接送员工上下班的依维柯,今天三辆车倾巢出动。但这并不算气派,上次主席来武汉时,余曼丽搬动了机场公安处长,一路警车呜呜叫地开道,那才称得上气派。想到此,余曼丽便随口问了句:“主席还好吧?”
“嗯,还好。”吴晓春说。
余曼丽从吴晓春的回答中又证实到了那丝忧虑。余曼丽估计不会是工作上的事,因为不管怎么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总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余曼丽猜想还是那个女人的事。吴晓春上次跟余曼丽说到那个让他代写论文的女人的事,说到那个女人让他妻离子散的事,余曼丽想,会不会是那个老姑婆从报上看到吴晓春当董事的消息,然后又找到集团公司去了?余曼丽知道,新天地实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增补董事这样的事情是一定要上报纸公开发布的。如果真是这样,余曼丽想,这次我一定要替吴总摆平。怎么摆平呢?余曼丽又想,最好先和他结婚,然后以他正式夫人的身份去找对方摊牌,这样才能名正言顺。想到这,余曼丽发觉脸颊微微一热,下意识地瞟了吴晓春一眼。
《上市公司》二(63)
吴晓春是今晚理所当然的主角。吴晓春觉得这些日子同事们跟了他既有苦劳也有功劳,找个机会聚聚,犒赏犒赏大家理所应当;同事们都觉得吴总领导有方,劳苦功高,这次又受到集团总部的特别表彰与提拔,大家从心里想要为他们的老板庆祝一下。尽管想法不同,但效果是一致的,那就是吴晓春要向大家敬酒,大家也都要向吴晓春敬酒。这样一来,吴晓春那天晚上就喝了许多啤酒。余曼丽一看这阵势,心想糟了,今晚是谈不成正事了。
第二天一早,余曼丽直奔工地。她想上午就把当天的事处理完,中午约吴晓春一起吃饭。她觉得吴晓春肯定有事要和她谈,她甚至想到如果像她猜想的那样,是深圳那个老姑婆纠缠的事,那么她将义无反顾地为吴晓春两肋插刀。这么想着,余曼丽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悲壮。就想到女人原来也是可以悲壮的。
余曼丽刚忙了一会儿吴晓春就来了。余曼丽心想,这家伙有点酒量。吴晓春问了一些工程进度情况,又到现场转了一圈,然后对余曼丽说:“走,去敦煌喝早茶。”
吴晓春发现如今的文化交流和相融速度非常快,吴晓春刚从深圳来武汉的时候,还有点不习惯,因为武汉早上没有地方喝早茶,当初给吴晓春的印象是武汉人重视夜宵而不重视早茶,晚上像老通城和国际俱乐部这些地方通宵达旦,而早上武汉人不喝早茶,就用热干面这样的东西随便对付一下,对付到喝早茶被称为“过早”。一个“过”字,足以说明对付的味道。然而,还不到一年,如今的武汉已经遍地都有喝早茶的地方了,密度甚至可以超过深圳,并且深圳的早茶只是周末才热闹,武汉是天天热闹,比如今天,比如现在的敦煌,就热闹非凡,其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晚上的老通城和国家俱乐部。
喝着聊着,吴晓春把他如何列席集团董事会以及如何成为集团董事的事说了一遍。
吴哓春说这些的时候还有所保留,只说关于他自己的事情,而没有说到整个集团公司面临危机的事情。这倒不是他对余曼丽不信任,而是他说话的分寸。吴哓春以前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说话并不注意分寸,但下海到了深圳之后,特别是在关外当上一个私营工厂总经理之后,就有意地培养自己说话的分寸,因为如果不注意说话的分寸,那么他就没有办法胜任新岗位的新工作。到了新天地公司之后,这种有意识地修炼又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比如现在,面对自己的副总,他就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该说到什么份上。关于自己怎么样当选董事以及当选董事之后接下来遇到的麻烦事,他必须说,如果不说,不仅是明显地对余曼丽的不信任,而且他也没办法摆脱困境,因为毕竟,省人大副主任是余曼丽的关系,吴晓春不把“上市指标”的来龙去脉对余曼丽讲清楚,余曼丽怎么帮他去见人大副主任?而如果连人大副主任都见不上,那么又怎么样落实上市指标?怎么样回应黄主席的鞭策?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吴晓春必须告诉余曼丽,而且还要毫无保留地讲得清清楚楚。但是,关于集团公司面临危机的事情,他就不需要告诉余曼丽,因为告诉她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影响余曼丽的信心和工作热情,对余曼丽本人和对眼下华中公司的工作都不利。
《上市公司》二(64)
余曼丽听了吴晓春的话多少有些失望,因为与她猜想的不一样。但短暂失望之后,仔细一想,吴晓春说的问题还真是一件麻烦事。她自己与那位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