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家坐在这儿,如果讲无我,大概只是说说的,明明觉得有我坐在这儿,怎么说无我?大家所学各种五花八门的功夫,你打坐时能做得到无我吗?功夫做得愈好,恐怕这个我反而愈牢固了,都认为「我」最了不起。为什么做不到无我呢?因为犯了三个错误:有我者、有造者、有受者。一打起坐或一念起佛,你下意识就有「我」在做功夫的念头。做功夫的时候,不论你观想、持咒、练气、念佛,都是自己在那里造作。最大的错误是有受者,把自己的感受状态放大,自以为是在做功夫。所以大家上座也好,不上座也好,要随时参究无我者,我者究竟是什么?是这肉体吗?肉体不过是个壳子,是暂时借用的,「我」不在这里面,要真正参究我在哪里。 

  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身上觉得气脉动了也不是我,可能是今天吃对了或吃错了东西,再不然可能有轻微的感冒,头有点微胀就自以为是气冲动,这都是自我在造作。众生本来无我,妄认有我,这才是真正的大妄念,并不是打坐时思想不停叫妄念,那是小玩意儿而已。你平时不知道打多大的妄想,总以为有我的存在。明明没有一个造作的、没有一个主宰你的,你自己却有意或无意地,总觉得有一个力量值得信任、值得依赖,是佛菩萨也好,上帝也好,或是自己的命运;再不然就依赖自我,相信自我不会错,这是愚痴到了极点。 

  自己想想,是不是如此?你说坐了一上午,精神很好,这当然,你坐在那儿什么活儿都不干就像是休息,精神当然好。你说这是功夫,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无造者,自己却在乱造境界!无受者,可是偏偏自己玩弄感觉。你昨天打坐觉得境界很好,今天再坐,那个境界怎么失掉了。你能修得成,它就能坏得掉。天地万物万事凡是靠修道来的,不修就一定坏。房子造好的那一天就是房子毁坏开始的那一天,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方生方死」。你在这儿做点功夫都是因缘,有这样的场地,你是个有闲人,有人帮忙弄饭,你有个垫子坐着,有空调开着……记着,此中无我无造无受者啊! 

  一切因缘生,缘起性空。既然性空,我何必学佛呢?有一样东西也不空也不有,「善恶之业亦不亡」。既然无我无造无受者,那你说:我不妨作恶吧?不是教条禁止你,是业力不失!你说:空了还有什么业力?有空的业!空就是因缘,就是因果;空为因,所得的果报是清净。同样,善恶的业果不会丧失。我们懂了这些道理,就懂了「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这是赞叹释迦牟尼的成佛经历。「始在佛树力降魔」,佛于三十二岁在菩提树下,以智慧之力降伏了一切魔。什么是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天魔,这些在前面说过了。「得甘露灭觉道成」,打坐的人,头顶发生清凉,脑下垂体分泌液体流到嘴中,觉得香甜不绝,叫甘露灌顶。这还不算得定,要慢慢一步步修去,也许才可以得定。如果连这甘露都没有,嘴里干干的,甚至发苦或一身燥,那就不用说了。《维摩诘经》这里所讲的甘露,不是这种有形的甘露,是形容智慧的甘露。得寂灭之道,也就是得涅盘之道,才叫作证得甘露。得甘露灭,是灭掉一切烦恼一切生死,就是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佛学中的心、意、识是三样不同的东西。想是心,譬如你出门时脑子里想了不知多少事,那是心。念念不忘叫意,念就是意,就是不用再提起思想的。你出门时放一百元在口袋里,你没有去想它,可是你知道身上有一百元,这叫意。识用现代的话说,是心理状态。在本经中,意也包括了识。真开悟的人无心地无意识,但不是变成白痴,也不是死亡,他的智慧真正开发了,比凡夫高明太多了,而且心意识到达了缘起性空。 

  感觉状态不是心意识,医学上可实验的。比如人到了绝对昏迷或刚刚死亡一剎那,你碰他一下,他还是会有反应,这是感觉,是受阴境界。又如斩断蚯蚓,两截都会动,它的意识状态分散了,动的余力是受阴境界的感觉本能。行阴是生命的动力,生命的本能,永远在动。行阴静止了才叫得定。比如我们静坐时偶然可以得到心意识短暂的清静,也可以短暂忘却了生理上的感觉,但是你的血液还在循环流动,你的呼吸仍然不停,就是行阴还在,不是真正的定。所以证得菩提道果的人,没有心意识,也没有受,也没有行。 

  「而悉摧伏诸外道」,因此,能够摧伏一切的外道。心外求法叫外道,道在你自己心里,不在上帝、不在佛、不在境界上气脉上,气功咒语都不是。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这是继续赞叹佛。佛说法那么多年,严格算来只有三转法轮,就是小乘道讲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中乘缘觉道讲十二因缘所生法,大乘道讲六度万行。也有认为三转法轮都是在讲四谛法门,不过每次讲的境界不同。轮是形容词,表示周圆旋转的力量,像个轮。大千是这个大千世界。法轮一向是清净的。一切世间天、人都因佛法而得道,可以作证明。佛、法、僧三宝,因而呈现在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佛用妙法度众生,真正开悟了,只受这一生果报,从此不再退堕,恒常在涅盘清净中,是度脱了老、病、死的大医王。因此赞叹佛法广大渊博,浩如大海无量无边。 

  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你可不要轻视外道,外道都很讲究做功夫,都真实吃素,都戒饮酒,他们的行持可能比你自称佛弟子的还要彻底。外道修持最高可以往生无色界天,超过了色界天,很了不起哟!但是外道是靠修持造作,一旦不修持造作,就会退转,照样在六道中轮回。真正佛法一悟千悟,永不退失。大乘菩萨到了第八地以上的果位,才可以说一受不退。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对世间的诋毁或是称誉全不动心,像须弥山一样不动摇。对于善人和恶人,佛徒和外道,均能够平等地以慈悲心对待。心理和行为、起心和动念,都是平等如虚空一样,无不包容,是人中之宝,谁不尊敬!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干闼婆等及夜叉」,这个宝盖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照佛经直讲,就是神通所变化的。你如果正信佛法,它就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个事实。我们要好好从实证的立场来研究一下,这个世界是一个宝盖,我们的身体也是个盖,却是个坏盖,但也可以转成宝盖。我们现在是在佛的宝盖之内,但也是在自己业力的盖覆之内,被遮住了。你人坐在这里,心可以去到外层空间,但是身子动不了,被盖住了。要转化这业力之盖,就要有真正的修证功夫。 

  宝积这里赞叹说,我们每人今天将这小小的盖奉献给佛,在这小小的盖子中,现出了我们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问题要参,不能看过文字就过去了。我们这一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我们虽然在宝盖中,却找不到它。现在借用神通的情节说明,我们此心与宝积所奉献的宝盖是同一功能。在这盖中,一切天人龙神,天龙八部等所住的宫殿,都在其中显现。 

  假使有人说你要落入畜生道,你一定会不高兴;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性中就有兽性,人有时的言论思想就是禽兽的行为;但有时又是圣人的思想行为,有时一念就在地狱中。六道轮回天龙八部都在这一盖,这一念之间,也反映在我们的生理、心理、动作、相貌、言语上。所以一心能盖万法,我们的心性自体,就是同这个宝盖的作用一样。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在宝盖中看见世间万有,佛哀怜慈悲众生,用十力呈现这个变化。「佛十力」就是: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佛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定得乐报,称知是处: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只有佛知道一切禅定是求解脱,不是在玩弄色身或意识境界,而且知道用哪一种禅定来教导哪一种人。这里的禅是禅定,不是禅宗。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人的根器不同,但只有佛有此智力,知道如何使人真正开悟,怎么样则不能开悟,怎么是证悟,怎么不是证悟。 

  (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大的三千世界、三界,小的十八界,这些界在哪里?你理论上知道,实证上证不到。例如眼是根,色是尘,这根与尘之间就是界,是色界。如用现代高倍显微镜,可以看见微末物之间的空隙,但没有显微镜就看不见。所以十八界各个界限之间的间隙,只有佛的智慧神通才看得见。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行八正道至涅盘,也知道一切外道魔道。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盘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罗汉甚至菩萨可以修到断除习气,但是习气的根还在,余习未断,只有佛能澈底断掉习气。 

  「众覩稀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大家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现象,都赞叹佛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天人之尊,并且向佛顶礼。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在中国文化中,成道之人就可以称为大圣。法王也是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也可以称佛是空王,等于中国称孔子为素王。法王是大众所归依。心要绝对干净了,佛境界就现前。你说自己的心很清净了,祈求能见到佛,只此一念,你的心已经不干净了。净土法门也就是这个净。我们修持真做到持心于净,做到一念不生时,不是压制,不是勉强,既不思恶也不思善,此心本净,既不看有也不看无,也不观空。到了这样的净心来观佛,无处不让你欢欣,世尊就在你眼前,眼前都太远了,应该说佛就在你心中,净心就是佛。懂了这个,才晓得佛永远具神通的能力,不是一切外道所共有的。 

  心外求法叫外道,即使你是学佛的,你在净心上面动了一念,另求一个效果,求一个法,不是增就是减。你想空掉的一念,就是减法;你想见佛看光,那就是增法。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才是净心。假使做不到净心,就与佛境界不相应。不论是增是减,是垢是净,是生是灭,都是心外求法,就不对了。所以真正佛法只有一个,就是净心,也就是净土。再进一步,连这一个名称都没有了,有一个心,有一个清净,有一个净土,有一个清净境界现前,都不是了。要在这个地方懂了,才懂了大乘佛法。 

  佛一音说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里大问题来了,依照普通的理解,这句偈文的意思是,佛只用一个声音说法,所有众生,不论印度人、中国人,连牛、马、猫、狗等等,统统听懂了,而且都认为佛说的是自己的语言,这是佛的神通不共法。那我要反问,照这样理解,佛当时讲经我们中国应该也听见了,为什么还要翻译佛经?不要讲中国了,佛在世时,印度当地就有许许多多的方言,是不是听佛讲经都不要翻译了?小乘经典记载,许多人见了佛当场决定出家,「须发自落」,是头发自动落下吗?那岂不是患了脱毛症?连佛的塑橡都是有头发的,一粒粒右旋的发窝。自落是讲那些人自己剃去了须发,不要照字面死板理解佛经。比如这个保温热水壶的盖子松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嘶嘶的声音,有人听了知道是水壶发出的,有人听了可能以为是鬼,「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 

  同一个老师上课,下面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同样一句话讲出来,就会有人误解。比如佛说过:「看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后来竟然被有的弟子转诵成「看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见之。」这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道理。还有,释迦牟尼佛虽然已经过世了,可是根据佛法是十方三世都有佛在说法的,那么现在应该也有佛在说法,在哪里呢?唐代有个和尚问禅师,「佛在说法,一切山河大地,一切无情,在不在说法?」有情是众生,无情是石头、树木、山、水等,因为它们没有知性感受。当然,现在也有研究生物的人认为植物是有感受的,事实上反应同感受是两回事。这位禅师回答,「无情当然说法,」谁听到了呢?「有情听到。」历史上有些禅宗祖师因为风吹草动或瓦片碰到竹子而悟道,就是无情说法。众生何以听不见呢?是被自己的业力挡住了。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是说众生根据自己理解的不同,认为老师说的就是我这个意思,这是佛的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佛法只有一个音声在说法,三藏十二部讲了那么多,都是空话,只有一句话,你懂了就悟道了,特别注意听!(师不语数秒)听到了吗?你太注意就听不见了,只有这一法,这一法你悟进去了就万法皆通了。在你没有注意之前的那一剎那,佛已经说了。所以佛只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自己的程度深浅而解释佛法;不管他们解释的对或错,都会有点好处,都会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佛的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佛法只有一个音声在说法,有些人听到了害怕,有些人听到了无比的欢喜。有人听了就起厌离心,讨厌世间一切。初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生起厌离心,是无法学佛的,不能跳离三界。也有人听了佛法就断绝了怀疑心,生出真正的信心。这就是佛的智慧神力不共法。 

  这一篇赞叹之辞,重复三次提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得到那么大的好处。我们由此领会到《楞严经》中文殊菩萨赞叹观音法门所说的:「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个世界上真正教化的体系,是在听音声的清净功能,也就是耳根圆通法门。用耳朵听声音的方法,最容易成道。为什么?例如眼睛只能看前方,若有东西挡住视线就看不见了,所以用眼根修,不圆满。用鼻修数息止观,也不圆满。五根当中只有耳朵不受限制,能同时感受到十方来的声音,容易修得圆满。 

  观音菩萨传我们这个耳根圆通法门,要「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修这法门时,耳朵不向外头听了,回转来听自己的心声而成道,听什么呢?听自已的思想,这思想就是没有说出来的语言,说话是发出声来的思想。当然,有人打坐听到别人在对他讲话,那是魔境界。音声是现象,你要听自己没说话,念头没有来之前的净心。比如你心中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念,耳朵不要听外面,回转来听自己念佛声音,一字字把它距离远一点,自己听自己念。前一字过去,后一字还没有来,就空了嘛。有杂念来了你就念一句,没有杂念了,你也不念。这样反闻闻自性,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慢慢回转来听自己的心声念佛,慢慢、慢慢进入自己法性之流,自性清净。亡所,就把念佛的声音、杂念都空掉了,净性现前,亡其所念。这是第一步。「所入既寂」是第二步,你那个念的声音慢慢更空了,寂是寂灭。下面你们自己去研究了。 

  你们以为佛法有什么秘密法门,一定要找个老师磕头灌顶吗?真灌顶是智慧灌顶,自己得到智慧,心里了解了是真灌顶,十方诸佛一切众生都可以灌顶。你赶紧去研究《楞严经》这一段。《维摩诘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你怎么听得到呢?就是依观音菩萨净心反闻自观,你就达到那个境界,「初于闻中,入流亡所」,那个时候你就真清净了。这就是佛法,难道需要磕头才传给你吗? 

  宝积问佛净土 

  「稽首十力大精进」,这些都是宝积赞叹佛的话,世上哪一个人最精进?只有佛。学佛的人不论在什么环境,什么地方,快乐中,烦恼中,昼夜时中,只有一条路向前修,这是大精进。成了佛还修不修?我可以告诉你,永远是在修,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啊!学佛的人要对自己不姑息、不马虎,才是学佛根器,大精进之人。 

  「稽首已得无所畏」,只有成了佛才无所畏,生死无累,世上还有什么可怕的?生死是最大的魔障,你检查自己为什么怕鬼,就是怕被鬼弄死嘛!如果不怕生死还会怕鬼吗?其实世上最可怕的是人,魔鬼都怕人的。人可怕在人心,自己的心最可怕,因为根本把握不住自己的心。 

  「稽首住于不共法」,佛法是不共法,世间一切的方法,外道与佛法共有的,叫共法。比如打坐禅定,是共法,连天主教都有,只是不盘腿而已。以前我在成都认识一位法国神父,他在一间像电话亭那么大的地方静坐,二十分钟就下座。他打坐的时候会悬空,但是他说只要一动念,知道自己在悬空,咚,就掉下来了。佛法的不共法是智慧,是般若。 

  「稽首一切大导师」,佛是世上一切众生人天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我们能把心中千万个结使、束缚,都解脱了,就是佛。生死,习气都是结使。叫它结使是因为这个结,才使你苦恼、轮回。 

  「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只有成了佛才是真正到彼岸,才跳出这个世界,才真正永远了生死。你们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