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第二段话。第一段话还蛮好听的,第二段话就开口要东西了。他让化身菩萨代表他去讨饭,这成了出家人「乞士」了。乞士是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普通人说出家人吃十方,维摩居士吃到天上去了,到佛前去讨饭。希望佛把吃剩下来的饭,布施给下方的娑婆世界尝尝味道。

  「娑婆」读如「梭婆」,不读成「沙婆」,是翻音,意义是堪忍,能够忍。这个世界很痛苦,烦恼大得很,空气污染,思想也污染,《阿弥陀经》说这是「五浊恶世」。诸佛菩萨很佩服众生能忍受这个世界,难忍而忍下来,所以叫堪忍世界。你看大家都在忍,在骗自己,希望到三十岁会运气好一点了,到了六十岁,喔!希望七十五岁要转运了。

  娑婆世界另外一个意义是缺陷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缺陷的。不知你们有没有看过《浮生六记》这本言情小说,如果没有,那还懂什么文学?书里面描写夫妇之间的感情,好得那样,但是苦一辈子!男女感情好一辈子的,不是穷就是没有孩子,或者没有其它的。什么都有的,没有这回事,或者其中一个就要早死,绝对没有给你圆满的。如有夫妇俩白头到老,儿孙满堂,这两位可能一天到晚吵架,等到老头子还是老太婆走了,没有对象吵了,剩下一位也很快走了,真应了《红楼梦》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这叫娑婆世界,有缺陷,没有缺陷就不叫娑婆了。你们有些年轻人,结婚不久就有埋怨之心,不要埋怨啦!阿弥陀佛!娑婆世界的事是难忍能忍啊!

  维摩居士向香积佛要饭,好在娑婆世界做一点佛事。娑婆世界的人都很小器,念一句佛还要吵是「带业往生」,还是「消业往生」。我出来讲了一次,就结了冤家,还写信说要我下十八层地狱。好在我早有准备,已经在十八层地狱之下盖了地下室,这个世界之可怜真无法说。维摩居士希望,这边众生吃了香积佛的饭,使原本乐于小法的,能够知道大法,也可以为香积佛宣传。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维摩居士交代化身菩萨完了,化身菩萨才动身,坐在维摩居士房中的大众,看到他走了,也见到他向佛顶礼,向佛说话。究竟这是法身、还是化身、还是报身?你们参参看,这是个大话头。你们要参话头,不要去参「念佛是谁」「狗子有没有佛性」,这些都是空话。你要参,就参这大话头。

  「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大家听到化身菩萨转述维摩居士的话,一字不少。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派去的化身菩萨,把维摩居士的话讲完后,上方世界的这些大菩萨,觉得奇怪了,不知道这个外国人从哪来的?就问佛,这位「上人」哪来的?(你们尊称师父就可以用上人,上师是西藏规矩。)这个娑婆世界在什么地方?什么是小法?

香积佛介绍维摩居士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香积佛就告诉他们,娑婆世界就在我们这个世界往下走,那边有位释迦正在那个污浊的世界传真理。这里的「道教」不是指道家,唐宋以前,真理就叫作「道」。

  「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那边有位维摩诘菩萨,是真得到不可思议解脱的。他正在说法,所以派了自己的化身来化缘,他在下方娑婆世界,宣扬我的功德和我们的国土,为那边世界的众生,增加一点功德。增加什么功德呢?使他们恭敬他方世界的佛。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香积佛带领的菩萨又问,那位维摩诘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派化身来,作这样教化的事?化身就是身教,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学佛成就了一定有化身的,搞小神通的谈都不用谈,只看能不能拿出化身来。维摩居士就用化身的事实,对众人作了个很好的教化,看到学佛的成就就是如此。

  「德力无畏,神足若斯?」他的功德成就威力有如此之大,得无畏力,简直是位佛了,所以神通那么的俱足。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香积佛说,那维摩诘的成就大得很,他的肉体虽然住在下方世界,他的化身随时可以去十方世界,作佛事,利益众生。「饶」是加强扩大之意。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香积佛就用他香气作成的饭碗,添了一碗饭,交给了维摩居士的化身菩萨。


上方菩萨来访维摩居士

  「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那时,香积佛面前有九百万菩萨。注意这个数字,只有九百万,不是一千万,没有整体,为什么?要懂得这数字的理,就懂《易经》了。九是阳数的极点,是至阳纯阳之气。上方世界是至阳之气,没有一点阴,所以五阴皆空。阳气充满了,才可以不吃饭,非到这个境界不行,所以再三告诉你们,不要乱去学断食。但是上方世界的他们还是要吃饭,吃什么?香积佛的饭,这是个秘密。虽然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境地,老实讲,另外有吃的,上方世界不是吃人间烟火做的饭,它自然会来的,而且吃了一次可以一百年不用再吃,至少吃了很满足。这都是秘密。所以这个九百万的数字不是神话,是真实的功夫,真实的境界。

  当时这九百万菩萨,就要求香积佛放他们假,想跟这位化身菩萨下去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同时也见一见这位维摩诘菩萨。

  「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着心。」香积佛批准了,但是有个条件,你们要用神通把自己身上的香味收起来。因为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都臭得很,吃猪肉的人身上就有猪味,吃牛羊的有牛羊腥味,你们香积佛国去的菩萨一去,会害了娑婆世界的众生,会起烦恼,会有香臭相对的分别心,而起自卑感。

  「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第二个条件,你们要把身体变成同娑婆世界众生一样,因为你们太漂亮了,如果不变一变,他们看了你们又会起自卑感。要变成什么样呢?像四川人说的土话,「面带猪像,心头明亮。」把智慧藏起来。

  「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第三个条件,吩咐他们不要犯戒,不要对其他人起轻慢心,只要心存一点傲慢,就是犯了菩萨大戒,是很严重的。如果有这样的念头,道业就会受障碍。什么理由?不要被任何世界、任何人的表面现象骗了,真正的佛土不是净土,也不是秽土,没有土的!真证到虚空了,才真证到佛果。什么是真正的佛土?证到了空。如果证到了空,那又何必一定往生西方、南方、北方?方方大吉,门门皆利,一切是唯心的,哪一方不好?你们还用算命看风水吗?

  「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这是个附带的条件,你们到了娑婆世界,不要轻视那儿,因为释迦牟尼佛和其他诸佛,为了教化这些小器的众生,而使他们的国土呈现不干净,那是故意的。你们若是起了一点轻视的念头,就立刻回不来了。所以人不要向高处走,走惯了很严重的,一堕落下来就再也爬不上去了。人一定要永远保持本色,维摩居士「不起于座」也是完全保持本来面目,不看你特别高贵,也不看你特别低贱。《金刚经》上也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学佛的人要养成这样的心境,「心平行直」是佛法的基本起点,也是最高的成就。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当时这位维摩居士化身的菩萨,就接受了香积佛给他的这碗饭,带着香积佛国的九百万菩萨一起下来。这些人是靠着香积佛和维摩居士的威力和神通,剎那间就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了。我们要记得,维摩居士那间方丈大的房间,当时已经坐了很多人,有人世间的菩萨三万二千人,还有更多天人,现在又加上这九百万上方世界来的大菩萨。

  「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当时维摩居士以神通之力,立刻又变出九百万张师子之座。(这不是狮子座,是老师上师之座。)这些增加的座位,与之前变出来的座位一样庄严,上方世界来的九百万菩萨,就坐上去了。

  「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化身的菩萨,就把化缘而来的香饭,交给了维摩居士的肉身。我们当时不在座,否则非抢不可,这香饭之香,不只是毗耶离城当地充满了饭香,连三千大千世界都闻得到,这个饭实在很奇怪。

  「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当时城中的婆罗门和居士等等人(婆罗门是印度社会最高阶级的人,居士也是特殊身分的人,前面提过了),闻了饭香味,身体和精神都很快活,那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长者同居士,都是年高有德的人,主月盖是人名,他又带了八万四千人,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

  「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这八万四千人来到房间时,看到已经有这么多菩萨在场,又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座位,心中无限欢喜。因为维摩居士没有请他们坐,只好买站票,同菩萨和罗汉们行礼之后,就退站到一边去了。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饭香又引来了地神(土地公,城隍等)、虚空神(虚空中的神很多了,夜叉、罗剎等)以及欲界色界中的天人,都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

  这段的文字很容易懂,重点在饭,饭香引来了那么多人。维摩居士方丈之室,何以能容纳那么多人?而且从香积佛那儿化缘来的饭,只有一碗,这么多人怎么吃?其实我们世界上也只有一碗饭,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吃,这个道理也要注意一下。我们世界上的土地也不多,可是有那么多人住,而且那么多人活着,都是为了吃饭。中国北方道教龙门派的主要道观,是北京的白云观,门口有副对子非常好:「人间莫若修行好,世上无如吃饭难。」每天能打坐念佛,什么事也不用管,是最大的福气与享受。可是这碗饭哪里来?生命非要这碗饭不可。这个里面就是个大问题。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当时场面很大,维摩居士就讲话了,他说这个饭不是普通的饭,是佛甘露法味的饭(甘露味是形容,不是说用甘露水作的),吃了可洗净烦恼,永远得到清净。

  甘露不是普通的露水,中医熬药有用阴阳水,这阴阳水有很多种,有河水同井水,也有雨水同井水合起来煎药。还有用无根水,那就是接下来的雨水。讲究茶道的,用什么水来泡茶,也是大有学问。修道的人有很多丹药,要用露水来熬才有药效。汉武帝为了自己炼丹药,用了国家经费建了一个承露台,是一个很高的台,台上有个柱头,柱头上塑一个人,手中拿一个盘,用来接露水。

  甘露并不是露水,真正的甘露诸佛菩萨有,我们自己也有,但是一定要禅定到了某个程度才尝到。在定中天人合一境界,肉身与天地交通,像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那时就不是口水,而是有种甘甜的液体,从头顶上流下到口中,源源而来。这正如朱熹的话「为有源头活水来」。密宗所谓的灌顶,也就是用自己的甘露灌顶。到了这个境界,头顶就随时是清凉的,乃至有种快活感觉贯通全身。

  所以真正的甘露是很难得的,要如何才能成就甘露灌顶呢?就要注意下一句话「大悲所熏」。不是你小器心态,只顾自已修道可以得到的,纵然你偶尔得了一点清凉境界,也是不算数的。要大慈大悲无量功德圆满了,才能到那个境界。维摩居士也提醒当时在座大家,不要拿人世间的意识、有限度的心量,来吃这一碗饭,否则你吃下去也不消化。

  这一段经文一看就懂,但它文字的内义,却是要配合真实的修持。我们凡夫学佛,通常都是以有限度的意识在修,为自己在求,顶多为自己成道而已,嘴中念慈悲,心中一点不慈悲。这样是无法成就菩萨大愿大行的功德。没有大乘的心量,吃了香积佛的饭也不会消化。

永远吃不完的饭食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异声闻是小乘声闻中特别的一种,是异部声闻,虽然是学佛,但是见解有偏差,也可以算是外道。《大藏经》中就有部经典,叫作《异部宗轮论》,佛过世以后,声闻弟子分了很多门派,对于五蕴的解释和修持的经验,各有不同,因此形成了二十个宗派,彼此互不同意。这些争论,很多也保留了下来,这是佛教伟大的地方,能包容不同见解,《异部宗轮论》中,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当时在座有异声闻的小乘人,听到维摩居士请大家用饭,心中就想,那么多人怎么分这一碗饭?你们要注意,小乘的人是不容易发大悲心的。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当时这异声闻的人一动念,化身菩萨就知道了,就告诫他,你不要用声闻人的小器量小功德智慧,来推测佛的无量福德智慧,这不是你能推测得到的。讲到这儿,我们先岔进来一个故事。

  达摩祖师到了中国,还没找到传人,在嵩山面壁打坐入定。二祖神光以最至诚的心来求道,达摩祖师没理他,他就一直合掌站在雪地里等。书上没讲他站了多久,可是提到降雪都超过他的膝盖了。那有多辛苦啊!但是他毫不动摇,结果达摩祖师回头问他究竟来求什么,二祖神光就说,要请大师开示无上大法甘露法门。为什么他不说求别的,而只求甘露法门?达摩祖师回答:「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禅宗虽然讲不立文字,可是我们当年看了这些文字,几十年都能背下来的。你只看过了有什么用?不但要背下来,还要把每一句话回到心里检查自己。

  因为《维摩诘经》这里讲到「小德小智」,所以我引述了达摩祖师这句话。大家觉得自己学佛很诚心,甚至出了家受了戒。但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你没有至诚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用禅宗祖师骂人的「偷心」来学法。偷就是偷巧,做一点小小的功德,表示一点小小的恭敬,就认为自己不得了了,就想得到大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达摩祖师说,无上大法是要「旷劫精勤」修来的,要从无始劫以来,发心精进勤劳修行而来。像你这样合个掌站在雪里等,能算什么?小忠小信而已!不是恭敬,是轻心,还有慢心。如果是我们,听了一定不服,格老子,我非搥你达摩祖师不可!我已经这么辛苦了,你还这样讲。

  但二祖神光不同,被达摩一骂,就在此时断臂。他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可以供养的,没有什么可以表示自己的诚心,急得只有抽出戒刀,砍掉一条手臂供养了。二祖没出家之前学问就已经高超,为人讲《易经》。出家之后,在湖南打坐修定好多年了,现在仍然要求菩提大道。你们能把这些祖师和密勒日巴祖师求道的过程,整理出书,相信大家读了都会掉眼泪的。达摩祖师要他那条手臂干什么?但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接引他。

  《金刚经》上说,「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这样的人才能听到如来般若空的道理,所以就有那么难!一般人常常认为,佛经就是佛经嘛,我们修行过来的,才知道佛经的每一句话都很真实。

  所以化身菩萨就骂异声闻的人,想用声闻乘的小德小智,来称量无上佛道,他说: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你不要小看这碗饭,四大海水有干的时候,这一碗饭是永远吃不完的!就算一切人来吃,把饭搓成像须弥山那样高大,用了一劫数的时间,这碗饭都不会见底的。

  前面讲过有四种饭要吃,佛境界的饭是什么饭?这一碗饭是最重要的一种食,我们的生命不是只靠吃大米青菜。不过营养愈好,愈会吃出毛病。美国报导有一种实验,一组老鼠给予过量的营养,一组老鼠给予正常定量的营养,一组老鼠经常挨饿。结果营养好的老鼠死得最快,正常营养的,活得比第一组长些,但是后来多半生癌,只有饿饭的这一组活得最长。所以出家同学守过午不食的戒,原来还可以长寿。而《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也以减食为生病时的汤药。

  孔子也说过,「食气者神明而寿」,修道的人食气可以长寿,可是我再三告诫你们不要自己乱练,你真会食气(这个当然不是空气的气),就可以吃到香积佛饭,甘露味来了,就永远长寿。孔子又说,「不食者不死而神」,最高成就不需要吃了,就永远不生不死。你说这句话四书五经没有写的,要知道,孔子的话不止是在四书五经之中,这一句是出自《孔子家语》。所以称孔子是万世师表,是至圣,不是随便说说,这些道理他都懂,不过他不向这个路上走,他走的是一肩挑起仁道的路子。

  「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为什么这碗饭吃不尽?这里要注意,学佛大小乘修持共通的步骤: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