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遵生八笺-明-高濂-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或盐汤下。稍觉过热,用凉剂一二帖以温之。”
《云笈七签》曰:“秋宜冻足冻脑,卧以头向西,有所利益。”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若觉有疾,便宜服八味地黄丸,大能补理脏腑,御邪。仍忌三白,恐冲药性。”
“秋三月卧时,头要向西,作事利益。”
《本草》曰:“入秋小腹多冷者,用古时砖煮汁热服之。又用热砖熨肚三五度,瘥。”
《书》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禁早服寒衣。”
“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
《书》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又曰:“立秋日勿宜沐浴,令人皮肤粗糙,因生白屑。”
又曰:“八月望后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养生书》曰:“秋谷初成,不宜与老人食之,多发宿疾。”

 秋三月合用药方
  七宝丹
治久患泻痢,疗不瘥者,服之即效。老人反脾泄滑,正宜服此。
附子童便和黄泥炮,五钱 当归一两 干姜五钱 吴茱萸 厚朴姜汁炒 花椒各三钱 舶上硫黄八钱,此物最少,出倭夷海舡上,作灰涂缝者佳。人不多见,俱以市硫有油者用之。舶硫色如蜜黄,中有金红处,如七月石榴皮色,打开俨若水晶,有光,全非松脆,性如石硬者真。
上七味为末,米醋和成两团,以白面和作外衣,裹药在内,如烧饼包糖一般。文武火煅面熟,去面,捣为末,蜜丸,桐子大。诸痢泻,米汤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服。宿食气痛不消,以姜盐汤下。

  摄脾丸 
治秋来脏腑虚冷,泄泻不足。
木香 诃子炮去核 厚朴生姜汁炒 五倍子微炒 白朮土炒,各等分
上为末,炊粟米饭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送下。

  葳灵仙丸 
治老壮肺气壅滞,涎嗽间作,胃脘痰塞,痞闷不快。
龙脑薄荷一两 皂角一斤,不蛀肥者,用河水浸洗,去黑皮,置砂器中揉擦作稠水,去渣筋熬成膏,多少取用 葳灵仙洗去土,焙用四两
三味共搜为丸,桐子大。每三十丸,临卧生姜汤下。

  保救丹 
治秋后发嗽,远年冷嗽,遇秋又发,并劳嗽痰壅。
蛤蚧一个,男取雄腰上一截,女用雌腰下一截 地黄熟烂如饴,一钱 皂角不蛀的,酥炙,去黑皮,用二定 杏仁二钱,童便浸一周时,去皮尖,入蜜炒黄 半夏三钱,水煮内不见白 五味子二钱 丁香三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食前一服五丸,姜汤下。

  二仁膏 
治老人膈滞,肺疾痰嗽,又名生姜汤。
杏仁四两,去皮尖 桃仁五钱,去皮 生姜六两,去皮切之 甘草一钱 盐五钱
上以二仁同姜,湿纸裹包研细,入甘草与盐,瓶内收贮,用汤点服。

 太上肘玉经八方
  风后四扇散
〔坤象〕 坤卦西南 风后四扇散
五灵脂三两,延年益命 仙灵皮三两,强筋骨 松脂二两,去风痫 泽泻二两,强肾 白朮二两,益气力 干姜二两,益气 生地黄五两,补髓血 石菖蒲三两,益心神 肉桂二两,补不足 云母粉三两,长肌肥白
上药十物,如法捣洗一万杵,炼蜜为丸,桐子大。日三四十丸。

〔兑象〕 兑卦正西 夏姬杏金丹
杏子六斗,煮水滚三四沸,放下杏子,以手或棍捶摩,令皮去。大煮半晌,漉起放盆中去核,清汁得若干。取铁锅放糠火上,以羊脂油四斤,擦入釜中,擦之不已,尽此四斤脂为止。下杏釜中熬之,糠火细细不断,三四日药成,如金光五彩色。每服一二匙,服之变老成少,颜色美好,夏姬服之上升。

 七月事宜
《孝经纬》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者,摚б玻镉诖硕鴵'敛也。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律夷则,夷者,伤也;则者,法也,言金气始肃,万物于此凋伤,犹被刑戮之法也。”《晋乐志》:“七月为申,申者,身也,言万物身体皆成就也。时为龙火西颓。”《提要》曰:“七月为兰月。”又曰:“首秋、上秋、兰秋,肇秋。”
“是月也,天道东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北,吉。不宜用申日,犯月建,作事不吉。”
《白云杂忌》曰:“七日取麻勃一升,并人参半升合蒸,气尽令遍,服一刀圭,令人心地聪明。”
《云笈七签》云:“七日曝皮裘,可以避蛀。”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角蒿置毡褥书籍中,可以避蠹。”《法天生意》云:“又可避蛇。收芙蓉叶可以治肿,干为末,醋调一味敷肿上,可消。”
《常氏日录》曰:“七月上甲日,采枸杞花,八月上酉日治,服之。”又云:“立秋日人未起时,汲井水长幼皆少饮之,却病。”
《法天生意》云:“七日取百合根熟捣,新瓦器盛之,挂于屋内阴干百日,拔白以此掺之,可生黑发。”又云:“是日取蜂窠中蜂蛹子一窠,阴干为末,用蜜调涂,可除面皯。”又云:“七日取萤火十四枚,捻白发自黑。”
《常氏日抄》云:“七月采蒺莉子,阴干捣末,食后服,治眼失明。”
《法天生意》曰:“秋三月戊子、己亥、庚子、辛亥,宜炼丹药,宜入山修道。”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六日,剪指甲烧灰服之,能灭九虫三尸。”
又曰:“十一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二十三日沐,令发不白。二十五日沐,令人寿长。”
《千金月令》曰:“七月暑气将伏,宜食稍凉,以为调摄。法用竹叶一把,栀子二个,切碎,用水熬煎,澄清去渣,用淘粳米磨作泔粉服。”
《神仙饵松实法》:“七月,取松卵中仁,去木皮,捣如膏。每服鸡子大一团,日三服。久服身轻,三百日后可行五百里之远。即各山松卵内小子,过七月即暴出无寻矣。非常食北来大松子也。”
“竹叶粥: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栀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候熟,下盐花点之。进一二杯即愈。”
“立秋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搽疮疡,立愈,名楸叶膏。熬法以叶多方稠。”
又曰:“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
又曰:“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三日收起之桃花片,为末,涂面,令人莹白如玉。”
又曰:“取赤小豆,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终岁无病。”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蜘蛛一枚着领中,使人不忘。七日取槐角子熟捣成汁,纳铜钵中晒成膏,捏为鼠屎大,纳肛门内,每日三次,治痔及百疮,大效。”
又曰:“七日取苦瓠白瓤绞汁一合,以醋一升,古钱七个,和匀,以火煎之,令稀稠得所。点入眼眦中,治眼黑暗。”
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收麻叶,捣作炷圆,灸生瘰(病去丙改历)疮上百壮,次烧胡桃松脂研敷即愈。”
《法天生意》曰:“七日采麻花,阴干为末,乌麻油浸,每夜擦上,眉毛脱落者立生。”
“是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拔白,永不再生。”
“七月五日是三会日,宜修迎秋斋。”
《修真指要》:“中元十五日,可修斋谢罪。”
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
“七夕乞巧,使蜘蛛结万字,造明星酒、同心脍。”
《本草》云:“七月七日采慎火花、苗、叶五两,盐三两,同捣绞汁,治热毒,并小儿痘疹不出,在皮肤内者,以此汁手蘸摩之,日再即出。丹疮亦如此法。”

 七月事忌
“七月,日时不宜用申,犯月建,百事不利。初八、二十二,忌裁衣交易。”
“初七日勿想恶事。”
《白云忌》曰:“七月勿食莼,上有蠲虫,害人。勿食韭,损目。”
《千金方》曰:“勿食鹿獐,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
孙真人曰:“勿食雁,伤人。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新姜。”
《法天生意》曰:“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月令》云:“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勿多食猪肉,损人神气。”
《杨公忌》曰:“初一日、二十九日不宜问疾。”
“是月初七为道德腊,十五日为中元,二日戒夫妇入房。”

 七月修养法
秋七月,审天地之气,以急正气,早起早卧,与鸡俱起,缓逸其形,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卦否,否者,塞也,天地塞,阴阳不交之时也。故君子勿妄动。生气在午,坐卧宜向正南。
孙真人《养生》曰:“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

 《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抱头项,宛转回旋俯仰,去胁、肋、胸、背间风气。肺脏诸疾,宜通项脉,左右同正月法。又法:以两手相叉,头上过去,左右伸曳之,十遍。去关节中风气,治肺脏诸疾。

 陈希夷孟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见图)

 八月事宜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阴生于午,极于亥,故酉其中分也。仲月之节为秋分,秋为阴中,阴阳适中,故昼夜长短亦均焉。律南吕,南者,任也,吕者,助也,言阳气尚有妊,生阴助阳成功也。辰酉,酉者,(纟酉)也,谓时物皆(纟酉)缩也。”《提要》曰:“八月为桂月,为仲商。”
《玄枢》曰:“天道东北行,作事出行俱宜向东北,吉。不宜用酉日,犯月建,不吉。”
《荆楚记》曰:“是月初十日,以朱砂点小儿额上,为之天灸,以厌疾也。”
《纂要》曰:“十九日拔白,永不生。初二、初四、十五、二十五同。”
《云笈七签》云:“是月行路间,勿饮阴地流泉,令人发瘴脚软。”
“社日,人家襁褓儿女俱令早起,恐社翁为祟。与春社同。”
《田家五行》曰:“侵晨用磁器收百草头上露,磨浓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之类,谓之天灸。”
《杂纂》曰:“是月采百合,曝干蒸食之,甚益气力。”
《千金月令》曰:“此月可食韭菜、露葵。”
《齐谐记》曰:“八月初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以洗眼,眼明。是日可修逐邪斋。”
《述仙记》曰:“八月一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
《云笈七签》曰:“是月八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二十二日沐浴,令人无非祸。”
《纂要》曰:“是月初三日、初七日宜沐浴,令人聪明。二十五日宜浴,却病。”
《图经》曰:“八月楮实子红熟,甲子日采来,水浸去皮瓤。仙方单服其实,水服二钱,服久乃佳。”
又云:“采柏子,晒干为末,服方寸匙,稍增至多。欲绝谷,恣意取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云笈七签》曰:“二十五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八月事忌
《千金方》曰:“勿食萌芽,伤人神胆,喘悸,胁肋气急。勿多食新姜,勿食生蒜,勿食猪肺,及饴和食,令人发疽。勿食雉肉,勿食猪肚,冬成嗽疾。”
《本草》云:“勿食獐肉,动气。勿食芹菜,恐病瘕,发则似颠,小腹胀。勿食生蜜,勿多食生果,勿食鸡子,伤神。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蟹盖中膏内有脑骨,当去勿食,有毒。”
《云笈七签》曰:“起居勿犯贼邪之风。勿多食肥腥,令人霍乱。”
《千金月令》曰:“秋分之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二十九日忌远行,水陆不吉。”
《云笈七签》曰:“是月初八日,勿买布买鞋履附足,大忌。”
《杨公忌》曰:“二十七日不宜问疾。”

 八月修养法
仲秋之月,大利平肃,安宁志性,收敛神气,增酸养肝。勿令极饱,勿令壅塞。是月宜祈谢求福。卦观,观者,观也,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吉。
孙真人《摄养论》曰:“是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勿犯邪风,令人生疮,以作疫痢。十八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戒存想吉事。”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五日,金精正旺,宜采铜铁,铸鼎剑。”
《内丹秘要》曰:“观者,四阴之卦也。斗杓是月戌时指酉,以月建酉也。时焉阴佐阳功,以成万物,故物皆缩小,因时而成矣。喻身中阴符过半,降而入于丹田,吾人当固养保元,以筑丹基。”

 《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拳脚胫下十余遍,闭气用力为之。此能开胸膊膈气,去胁中气,治肺脏诸疾。行完,叩齿三十六通以应之。

 陈希夷仲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见图)

 九月事宜
《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故云‘驷见而陨霜’。 【 驷,房星也。】 律无射,射者,出也,言阳气上升,万物收藏,无复出也。然随阳而终,当随阴而起,无终已也。辰为戌,戌者,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夏小正》曰:“九月纳火。大火,心星也,故九月授衣。”《提要》曰:“九月为霜月、菊月、暮秋、末秋,暮商、季商、眇秋、霜辰、授衣。”
“是月也,天道南行,作事出行俱宜向南,吉。不宜用戌日,犯月建,不吉。”
《风土记》曰:“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鬓,避恶气而御初寒。”
“是月二十日,宜斋戒沐浴,其日鸡鸣时沐浴,令人辟兵。二十一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二十八日宜沐浴。”
“二十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千金月令》曰:“宜进地黄汤。其法取地黄洗凈,以竹刀切薄晒干。用时,火焙为末,碾细,冲汤服,煎如茶法。”
《四时纂》曰:“取枸杞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病仙方》云:“修长生者,保命莫切于豨签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治。方具五月条内。”
《圣惠方》曰:“甘菊花晒干三升,入糯米一斗,蒸熟,菊花搜拌,如常造酒法,多用细面曲,候酒熟,饮一小杯,治头风旋晕等疾。”
《云笈七签》曰:“是月采白朮,蒸曝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延年益寿。”
《食疗本草》曰:“此月后宜食野鸭。多年小热疮不愈,食多即瘥。”
“九日采甘菊、茯苓、松柏脂,丸服,令人不老。”
《纂要》曰:“是月宜合三勒浆,过此月则不佳矣。用诃梨勒、毘梨勒、庵摩勒三味和核,捣如麻豆大。用三两,次用蜜一斗,以新汲水二斗调匀,倾瓮中,即下三勒熟搅,密封三四日后开。又搅之,以干凈布拭去汗,候发定密封,共三十日方成。味甚美,饮之消食下气。”
《西京记》曰:“九日佩茱萸,饵糕,饮菊花酒,令人寿长。”
《本草》曰:“采太乙余粮,久服不饥,轻身,耐寒暑。”
《吕公记》曰:“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
又曰:“九日造迎凉脯、羊肝饼,佩瘿木符。”
《千金方》曰:“是月内于戌地开坎,深二三尺,埋炭五斤,土覆。戌为火之墓地,以禳火灾。炭多可加。”
《真诰》曰:“十六日宜拔白,永不生。”

 九月事忌
《千金月令》曰:“是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雉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九日勿起动床席,当修延算斋。”
《月忌》曰:“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瓜,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八日忌远行。”
《杨公忌》曰:“二十七日不宜问疾。”

 九月修养法
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气清,风暴为朗,无犯朗风,节约生冷,以防疠病。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进补养之药以生气。卦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当固精敛神。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
孙真人曰:“是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灵剑子》导引法
九月十二日已后用,补脾。以两手相叉于头上,与手争力,左右同法行之。治脾脏四肢,去胁下积滞风气,使人能食。”

 陈希夷季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见图)

 秋时逸事
  风起鳜肥
《海录碎事》:“秋风起而鳜鱼肥,秋当饱鳜。”

  围棋争胜
《西京记》曰:“汉宫中,八月四日出北户,竹下对局,胜者终年有福,负者多病。”

  彩丝续命
八月四日以彩丝就北辰星下,祝求长命。

  菊花称寿
《唐书》:“君臣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

  思莼鲈
张季鹰为齐王曹掾,见秋风起,思吴中莼羹菰米鲈鱼鲙,叹云:“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百里外以要名爵乎?”乃歌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清鲈鱼肥。”命驾而归。南人作鲙名郎官鲙,因张得名耳。

  登南楼
庾亮赏月,登南楼,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夕,老子兴趣不浅。

  怀故里
王粲观秋月,怀弟妹故里而伤神。

  曝犊鼻裈
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所晒皆绨锦,咸乃挑犊鼻裈曝于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晒腹中书
七月七日郝隆曝腹,云:“晒腹中书。”

  穿针乞巧
唐天宝中,彩结百丈高楼上,陈花果酒炙,祀牛女,穿针乞巧。

  占蛛丝
七夕,妇女陈瓜果祀牛女,次早,以瓜上得蛛网为得巧。

  盂兰盆供
七月十五日,目连以百味五果盛盘中,作咒愿以度母。

  广陵观涛
枚乘《七发》曰:“八月之望,观涛于广陵之曲江。”

  梯云取月
唐太和中,周生有道术,中秋夜与客会,月色方莹,彼云:“我能取月置之怀袂。”因即取箸数百条,绳而驾之,曰:“我梯此取月。”少顷,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