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瞄准台湾的导弹算不上重大军事威胁 接下来要说到中国部署在福建省的瞄准台湾的600到800枚导弹。美国指挥官、台湾政治家和媒体记者经常谈到这些导弹,好像它们构成了重大的军事威胁。
事实上,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正如一名军火问题专家对本报记者所说的,700枚导弹“根本不算什么,在一场旨在让一个国家丧失行动能力的军事袭击中,它们没有多大意义”。
每一枚导弹可以携带大约500公斤炸药。这意味着1000枚导弹也就能携带大约500吨炸药。这个数量还不如美国军队在1945年3月9日到10日两天向东京投放的炸药的数量,而这样的投弹行动根本没有达到让日本投降的目的。
令人遗憾的是,对中国军事实力作出的许多估测只能通过战争来求证。而这样的事件可能是灾难性的。就连为本文提供了信息的许多人士(其中包括承认自己根本就“不信任中国”的人)也不愿接受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不可避免这种假设。
中美未来的关系走向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出现美国和盟国“遏制”中国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美国和中国找到一种现实的方式,共同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安全的情况。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威廉法伦上将今年9月在北京指出,美中军事关系持续冷淡和紧张会给两国带来巨大的风险。
他对记者说:“如果我现在碰到某个涉及到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的问题,我就会抓起电话,和我认识的、遇到过的或者交谈过的人通话。”法伦还说,他感觉不只中美之间,众多国家之间都很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融洽关系。他说,这对整个亚洲地区来说非常重要。(宋彩萍、李凤芹译)
韩媒:中俄日印悄悄增军力 美在亚太失踪迹
美国国防专家卡普兰日前就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区逐渐萎缩的美国影响力所做出判断,声称,“美国在伊拉克驻军期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悄无声息中增强现代化军事力量。美国在太平洋失去了踪迹。”
据《朝鲜日报》报道,9月21日,卡普兰在《纽约时报》的投稿中,就21世纪美国的亚洲战略指出,美国必须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并提出了如下观点:
太平洋不再是像从前那样属于“美国的湖水”。这里迎来了经济和军事力量急剧增强的“亚洲世纪”。目前,中国潜水艇的增加速度达到美国的五倍,并重点推进能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弹道导弹、GPS卫星封锁技术及鱼雷的开发。其目的在于,针对美国的航空母舰接近中国领土的情况具备能在海上切断的力量。
俄罗斯的军费规模紧随世界第一、二位的美国和中国之后。拥有119艘战舰的日本,其海军力量已达到英国的近三倍。另外,驰骋印度洋全域的印度,有望在几年内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海军国家。而韩国、新加坡及巴基斯坦的国防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也比在欧洲堪称最具军事力量的英国和法国要高。
报道称,在霍尔木兹海峡、麦加与曼德海峡(Bab el Mandeb Strait)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能源运输通道周边的海域,布满了用来保护本国输油船的中国和印度的战舰。中国援助巴基斯坦2亿美元(约1840亿韩元),正在巴基斯坦瓜达尔修建军用远洋深水港,还在推进与缅甸军方的合作,准备在孟加拉湾修建港口。这种情况下,美国改善与欧洲关系的政策只能算是不全面的解决对策。欧洲国家普遍认为军队是维护和平及进行人道主义活动的“穿制服的公务员”。
报道指出,如果想维持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力,美国在扩大军备支出的同时,还要加强停滞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多边合作关系。但是,在把日本和印度当作与中国抗衡的杠杆方面还需慎重。日本因为二次世界大战的犯下的罪行,在全亚洲始终不被信任。一旦美国宣布与表面上标榜非同盟关系的印度为正式同盟关系,与中国关系不稳定的印度就会陷入为难之地。
美国的亚洲政策的核心必须要细致入微。不要集中力量对付中国,而应该吸引中国。因此,美国的目标与其说是在此“支配”,不如说是争取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台军整修马祖北方导弹阵地 预计年底前完成
台湾媒体日前报道称,台军从2006年开始编列为期两年的整备计划,预计在今年底前,完成马祖导弹阵地的整备。有分析称,近来,陈水扁“台独”的步子越迈越大,现有的军力已满足不了台军的政治化需要,因此需要加大筹码。不过稍早前针对“台军方在马祖设导弹中队”一事,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正告台湾当局不要玩火自焚。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7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及:据报道说台湾军方将在马祖设立导弹中队,威胁福建和上海等台湾海峡的目标,还规划秘密制造地对地导弹。
李维一强调:一句话,我们正告台湾当局不要玩火,玩火必自焚。
据媒体报道,前台湾“国防部长”李杰在今年上半年任内秘密徵调官兵前往马祖,预备设立台湾第一个地对地导弹中队。李杰卸任后,国防部却命令暂时中止此项计划。据指出,台军是因为遭到美方施压,暂时中止外岛部署地对地导弹的计划,但并未停止秘密量产导弹的规划。
台湾媒体去年10月曾报道,台军已经在外岛部署可以攻击大陆的“特种导弹”。据了解,报道中指出的导弹,应该是台中科院研发的“雄风二E”型巡航导弹,部署的地点应该是澎湖与马祖北方的东引。
在去年的“国防”预算中,台湾国防部导弹指挥部2008年公开预算中,编列新整建营区、采购阵地伪装用伪装漆以及导弹装备区抗红外线伪装网的经费,据了解,这都是为了新建地对地导弹部队编列经费。而导弹指挥部2008年机密预算中,也编列大量经费,自明年起分数年量产地对地导弹,显示“国防部”今年在美国的压力下,虽然暂缓成立地对地导弹中队,但仍未放弃在明年部署这项作战计划。
东引岛距离大陆60公里左右,岛屿本身为山岳地形,大部分海岸为高山绝壁,沿岸水深最浅也在两米左右,属于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岛上部署有“雄风”反舰导弹与“天弓”防空导弹,在阵地设施和补给维护方面具备良好基础。目前该岛直接隶属台“国防部”作战指挥,编制为东引守备区,是台湾外岛中少数仍具有浓厚战地气氛的小岛。
美方多次表达反对台湾建立地对地导弹的攻击能力。据了解,在李天羽接任防长后,已因为美方压力暂时中止。不过,据悉台军只是暂时延后,应付美方压力。
有关报道并表示,“国防部”部署射程介于600至1000公里的导弹,可攻击大陆的范围,超出以往台军局限455公里(美方限定的250里范围)之外,譬如上海、香港等地。消息还显示,台军正循管道引进更好的技术,希望延伸射程到2000公里,据称可以打到北京。
台湾媒体去年10月曾报道,台军已经在外岛部署可以攻击大陆的“特种导弹”。据了解,报道中指出的导弹,应该是台中科院研发的“雄风二E”型巡航导弹,部署的地点应该是澎湖与马祖北方的东引。
环球时报7月1日报道 据6月26日出版的《环球时报》刊发专家文章: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是对中国未来形象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现代化最为担心、怀疑的方面。
中国军力建设不应以赶超美国为目的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 '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不以赶超美国为目的。因为道理很清楚,中国不是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也不搞霸权,更不是一个有能力在全球来保护自己安全利益的国家。中国现在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未来发展强大了,也不会像美国那样,把自己的军力伸展到全球各地去。
有不少中国人对此有不同意见。他们说,中国对外贸易遍布全球,对外投资在扩大,从全世界各个地区进口能源,因此,中国需要发展相应的军事力量,以保卫自己的经济利益,保卫海上能源等运输线。这种说法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不现实,也很难实现。
海上运输线主要靠国际法、对外关系和国际合作加以维护
中国和现在的其他国家一样,其海外投资主要依赖所在国法律和政府的保护,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保护。贸易是市场经济的活动,依靠市场经济的维护。至于海上运输线,平时的主要威胁是海盗等非法活动,战时可能是敌对国家的威胁,这些主要靠国际法、对外关系和国际合作加以维护。至于每一个自己船舶运输可能经过的地方,甚至是关键地带的安全,全世界恐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才能够真正保卫,其他任何国家,包括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都难以做到。这些国家要想保护自己的运输线,也只能靠国际合作。
中国不需要建设美国式军力主要是安全上无此需要
中国不需要建设美国式的军事力量,主要是安全上无此需要。美国是世界型的综合超级大国,在全世界形成了安全利益,建立了安全关系网,还承担着不少安全的责任。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际上奉行不结盟政策,对其他国家没有承担直接的安全责任,今后也不大可能沿着那样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不需要发展世界范围的军事力量。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 '
中国没有特殊的利益,没必要建立与俄军规模相同的军力
中国的军事力量、国防现代化建设也不应以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为目标和榜样。俄罗斯军事力量仍是全球性的力量,是当年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东西方对抗的产物,是一份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遗产。中国永远不会像冷战时期的美苏那样去争夺世界、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争夺势力范围,在世界上扩张自己的力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此,中国没有特殊的利益,也没有必要建立与俄罗斯规模相同的军事力量。同时,俄罗斯有比中国大数倍的领土面积,包括亚洲和欧洲部分,都需要保卫。俄罗斯军事力量不都是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的,中国不会以俄总体军事实力为坐标。
中国建立和保持数量上、规模上大于日本印度的军力合情合理合乎需要
中国建立和保持数量上、规模上大于日本、印度的军事力量是合情、合理、合乎需要的。这不是中国要取得对日、印的军事优势,更不是为了要打压日、印,而是简单的国情和世界范围内所认可的逻辑所决定的。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中国领土面积比日本要大25倍,比印度大3倍多。简单、显而易见和无可非议的道理是,领土规模大需要与之适应的更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去保卫自己的国家,满足国防的基本要求。因此,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在同一质量水平上、在数量上大于日本或印度的军事力量应该是合适的。
日本、印度如把中国军事力量这种可能的发展前景看作是“威胁”和“对手”,那则是它们自己的事,是它们自己需要解决的自己的问题,不是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们也在按完全同样的道理和逻辑建立和保持比它们周边领土面积小于自己的国家(如韩国、巴基斯坦)大得多的军事力量。因此,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不应受日本、印度等国的舆论和态度的影响,因为它们很多舆论和态度是没有道理的,是不尊重事实,不公平、不公正的。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 '
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还存在着应对“藏独”、“**”等国内安全稳定的问题,更存在着与美、俄、日、印等主要国家在亚洲、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的平衡问题。台湾问题将长期存在,但不会永远存在,迟早会通过某种方式获得解决。而中国周边、亚太地区各国将与中国共同生存于这一地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军事力量对比关系,不但对中国的国家长期安全,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是最基本的保障,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安全的基石。
因此,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不仅要在相当长时期内着眼于“台独”的威胁和“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同时也必须着眼于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发展,着眼于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着眼于中国与美、俄、日、印等大国的关系,包括与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平衡,着眼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长期和平稳定的要求。
总而言之,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规模应以国家长远和总体安全需要、以亚洲太平洋地区平衡与稳定为原则、为指导,目的是建立国家和地区安全平衡稳定的结构,平衡稳定的能力。这样的平衡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因素。把这个道理给西方、给世界讲明白,有助于它们理解中国的发展。
简单、显而易见和无可非议的道理是,领土规模大需要与之适应的更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去保卫自己的国家,满足国防的基本要求。
国的国家目标是“强而不霸”——追求强大而又反对霸权
路透社9日发表题为“中国军力是强大还是纸老虎”的文章,大谈中美军力对比,并声称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上升,但要想和美国“叫板”,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中国国防大学学者孟祥青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对中国军力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极端看法:要么认为中国军事实力越来越强,甚至含有夸张成分,要么觉得中国军力一文不值。显然,这两种说法都不符合中国军力的客观情况。
路透社援引华盛顿智库机构、尼克松中心专家德鲁…汤普森的话说,虽然从数据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似乎愈加威猛,但在实地经验、新技术与军队协作上,中国军事力量还有欠缺。“他们做好了几分准备?他们自主研发的武器效果如何?”汤普森对路透社说:“中国军队的自主技术确实发挥作用了吗?或是仅仅像中国体制内的很多其他东西一样,只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我的答案更倾向于后者。”
文章称,此前不断有报道说,中国在军队建设上投入巨资,正在开发尖端战斗机与导弹,并考虑建造航母,但美国专家认为,“的确,中国建立了一套导弹系统,但实际效果如何?这套系统能够重复发挥作用吗?它的战地效果如何?”路透社认为,与美国每年斥巨资从事军事科技自主研发、不断组织军事演练相比,中国还差得远。
文章还称,尽管中国近年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进步,但要把尖端技术整合到巨大的军事队伍中,中国还面临很大问题。除自主研发能力受限外,欧美对于中国的武器禁售也让中国的军事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被划分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文章还写道,“中国军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经验不足。美国军队几年来经历了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大战事,但中国30年来都没有接触过大的战争”。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研究所教授孟祥青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战争来检验。但在非战争时期,中国军事实力也通过近乎于实战的演习、抗击自然灾害、参与维和行动等方面表现得很充分了。孟祥青说:“我们的军事实力确实在提高,这是各国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从未将美国作为假想敌,从没有威胁美国的意图。中国是否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不是中国军队的实力决定的,而是中国的国家政策决定。我们对美国的政策一直都是希望保持长期和平稳定的关系,国策如此,军队又怎么会威胁美国呢。”(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纪双城 本报记者杜天琦)
楼主:零点军事 发表于:2010…01…04 11:38越南2009年国防白皮书表明,越南未来五年将增加军费购买先进武器,越南与俄罗斯就购买6艘“基洛”级柴电潜艇以及12架Su…30MK2“侧卫C”多功能战机的协商已进入最后阶段,该项目总额达到24亿美元。越南还订购了8架苏霍伊战机和一定数量的Mi…17直升机。
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越南政府将会把每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的2。5%用来支付国防开支,叫嚣越南不排除武力方式“保卫南海主权”,未忽视以武力方式“保卫”这些争议地区的“主权”――近段时间,越南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确是武力动作不断:除了任命西沙、南沙群岛“主席”以宣示“主权”,抓捕我国渔民,不断加大军力建设,建议东盟成员国作为一个国家集团与中国进行谈判,以抗衡中国的主权要求外,还提高调门谴责中国扣留越南渔船,抗议中国派出渔政船对存在纠纷水域进行武装巡逻,越南立法机构日前通过一项法案,批准组建海上民兵保卫越南领海。
在南海问题上,越南叫嚣要对中国使用军事武力,已经不是每一次了。记得去年的这时候,越南陆军副总参谋长阮哈一接受《半岛国防》专访时表示,越南的军事现代化程度已经超过中国,再也不是70年代的水平,如果中国还在南海“侵占越南岛屿”,那么越南很可能忍无可忍,先发制人打击中国。阮哈一表示,“越南对中国没有恶意,但越南有采取一切行动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越南输掉70年代的中越战争一直是越南军人的心里阴影,现在重来的话,我们的陆军完全可以打到北京去。”
其实,类似阮哈一的越南军方高层言论,是屡见不鲜的。
如今,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又叫嚣越南不排除武力方式“保卫南海主权”,未忽视以武力方式“保卫”这些争议地区的“主权”,说明越南在南海与我国争夺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