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位法老葛布顺利继位。他的统治生涯和修一样,充满了困顿。神话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有关葛布时代的描述,与金字塔经文中的一些情况,似乎颇能互相辉映。而在没有直截了当的技术性专门用语的情况下,文字似乎在挣扎中,尝试以非技术性词汇描述一个科学想象空间,但表现出来则为一极为怪异的景象。例如,令人特别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有部分的神话,提到了一个从雷开始传承下来的“黄金箱”(golden box)。雷在箱子里放了好几样东西,包括他的棍棒(或可说为杖)、一撮他的头发和他的“优拉阿斯”(uraeus,一种戴于皇冠上、以黄金打造的蛇形装饰)。
这个箱子是个强而有力,但也非常危险的符咒,因此即使在雷升天以后,也一直被置放于埃及(东界)要寨的森林中,多年无人敢于问津。葛布当权后,命人将箱子取出,并当他的面打开。盖子打开的刹那,火焰(被形容为圣蛇的吐气)如闪电一般窜出,葛布当场严重受伤,而他的手下则全部死亡。
神话中描写的这一番景象,不禁令人怀疑,那是否有可能为人类制作的机械故障而产生的后果。失落的文明可能留下了某种巨型装置,当时人们可能对它充满了敬畏和困惑的感情。这种怀疑并非毫无凭据。从远古以来,具有高度的破坏性与不可预测性的机械,并不止“黄金箱”一个。例如,希伯来神话中的“约柜”(Ark of the Covenant),便与黄金箱有许多类似之处(两者均同样地神秘,同样可发出火焰,在瞬间伤及无辜,而且的柜也以黄金装饰,里面不但置有二块刻有十械的铭板,还有一个里面放着圣食曼那[manna]的黄金壶,和一根祭司阿龙[Aaron]的权杖)。
检视这些奇妙的箱子(以及各种古代传统中的“科技”产品)所代表的意义,已超出本书的范围。在这里,我们仅想指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海里欧波里斯九名神祗,其实经常生活于被危险、怪异、高科技的机器包围的环境中。
就以爱瑟丝(亦即欧西里斯的妻子及妹妹,荷罗斯的母亲)为例。不论怎么看,都觉得她带有一股科学研究者的气氛。根据大英博物馆的比提纸草(Chester Beatty Papyrus)记载,她是一个“聪明的女性,智慧高于诸神……上至天空,下至地面,她无事不知晓。”擅长魔术及魔法的爱瑟丝,在古埃及中特别以“语言强烈”而闻名,她懂得利用强烈的词汇,“以正确的发音,在说话中不停顿,即使在命令时,使用词汇的方法也完美无缺。换句话说,她只要发出声音,便可以改变现实,超越物理原理”。
具有同类力量,但功力更高的,据说便是智慧之神索斯了。索斯虽然不属于海里欧波里斯九大神祗家族,不过根据杜林纸草,却为第六(有的时候被算为第七)个埃及的神明法老。索斯经常在神殿或墓壁上以鸟或鸟头人的身形出现,在传说中是一个专门负责解释及计算天空相关的事务的神祗,同时,具有增加时间能力的他,也是字母的发明者和魔术的保护者。尤其对天文、数学、测量、地理等事务娴熟,被形容为“会计算天空、数星星、测量地面”的神,不但“了解并能解答所有隐藏于太空的谜题”,同时会将这些知识传达给经他圈选的凡人。据说,索斯秘密地将他的知识写成书,藏在地下,准备留给后代,让那些“有资格得到这些知识的人”发现,而将那些知识用在对人类有用的地方。
很显然,索斯不但是古代的科学家,而且是科学文明的保护者。在这一方面,他和在他之前的法老欧西里斯有很多相似之处。欧西里斯是第四个神明的法老,也是金字塔经文的高位神祗,“名字为Sah(猎户星),腿很长,走路的步伐很宽,为南面土地之主……”④
欧西里斯和永生之王
在经文中偶尔被称为neb tem或“宇宙之主”的欧西里斯,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超能力的超人。他高高在上,统御支配,却也如人类一般,承受痛苦。此外,他二元化的性格还表现于一面统治天空(以猎户星座之身体),一面君临地上的凡人。和中美洲的奎扎科特尔和安第斯山的维拉科查一样,他的手法聪明诡异而神秘多变。和南美的神抵一样,欧西里斯长得非常高,脸上蓄着只有神明才有的胡子,虽具有超自然能力,非不得已才会使出。
我们在本书第16章中便已叙述过,统治墨西哥的人神奎扎科特尔,在传说中,经过海路离开墨西哥后,便乘坐一条蛇筏,往东海而去。因此,在读古埃及《亡灵书》时,我们很难避免没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dejaru)。欧西里斯的住居也在水上,他的墙壁是用生蛇做成的⑤。至少,这两个神明使用的象征符号中,有如此众多雷同之处,不得不令人感到震惊。
除了上面举出的例子以外,还有很多。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便对欧西里斯的故事有相当详细的描写,这里不再重复。我们只想提出的是,他和奎扎科特尔及维拉科查一样,主要留给后人的印象为人类的保护者,为建立文明而付出相当的代价⑥。例如,欧西里斯因废止食人习惯,帮助埃及人建立农业,尤其是种植小麦和大麦而闻名于后世。而且由于他嗜酒(神话中没有提到他从哪里学到这种嗜好),特别教人类“种植葡萄,保存酒类……”他不但教导人类如何过良好的生活,并且帮助他们“戒除悲惨野蛮的生活态度,颁布法律”,并为埃及人带来宗教信仰。
把一切的秩序安排妥当之后,欧西里斯将国家的控制权交给了爱瑟斯,离开埃及,漫游世界,而他的目的只有一项:
访问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教导他们种植大麦和小麦,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能够让人类停止野蛮的行为,温和有礼地过日子的话,他一定会在施予巨大的恩惠之余,得到不朽的声名……
欧西里斯首先到了埃塞俄比亚,教导当地原始的狩猎民族农耕及饲养家畜的方法,并在当地从事大规模的治水工程:“他建造运河,装设水门和其他调节装置……他在河岸上堆土、建堤,防止尼罗河泛滥……”从那里,他又到了阿拉伯及印度,建立了许多城市。当他移动到希腊的色雷斯(Thrace)时,曾杀了一个野人国王,因为那国王拒绝使用他的方法治理国家。但这个作为,与欧西里斯的行事风格相去甚远。他在埃及人心目中是:
从来不强迫他人做事,总是以温和的道理诉求,并和人讲道理,成功地诱导他们用他推广的方法。他的许多贤臣都咏唱诗歌给愿意听的人听。歌曲的后面,有美丽的伴奏。
再度地,我们必须指出欧西里斯与奎扎科特尔及维拉科查之间相似之处。在黑暗及混沌的时期——或许和洪水有关——中,在埃及(或玻利维亚或墨西哥)出现一个有胡须的神或人,精通实用科学技术,而且还拥有成熟的高度文明技术,无私地为人类带来广泛的利益。他生来温和,但是在必要时却也表现出坚定、严厉的一面。他在强烈目的感的驱使鞭策下前进,在海里欧波里斯(或帝华纳科或泰奥提华坎)建立了他的总部后,又选择了一些同伴,巡回世界,重建失落的秩序⑦。
我们不妨把欧西里斯到底是人还是神,是原始幻象的产物还是真正存在的人物这个问题暂且放在一边,而将焦点置于他周围的人。希腊和中南美洲的神话中,文明者的身边,都有一些同伴:奎扎科特尔有同伴,维拉科查和欧西里斯也各有他们的随从。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发生严重的冲突,甚至为权力而发生斗争,例如赛特和荷罗斯之间,泰兹喀提波卡和奎扎科特尔之间等,都有过冲突。而且,不论神话的舞台是在中美洲,或安第斯山,或埃及,最后的结果都差不多:将文明带给世人的人被阴谋陷害,无可奈何地离开那块土地,或者甚至被杀害。
神话中,奎扎科特尔和维拉科查被迫离开后,从来没有回到过原来的土地(显然,我们也曾提到,西班牙征服中南美洲时,人民曾期待他们回来)。不过,欧西里斯却回去了。虽然他在完成了他的世界之旅,并让世人放弃“野蛮行为”以后不久,就被赛特谋杀而死,但是经由猎户星座,他得以再生,并且借此成为强有力的冥界之王,而得到永生。从此以后,他在天界审判灵魂,成为有责任、有爱心的王者楷模,并在整个有历史的期间,统御了古埃及的宗教与文化。
和平的安定
如果安第斯与墨西哥的文明,当初也有如埃及文明一般强而有力的传承系统的话,今天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没有办法猜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埃及在制造象征性的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手段。的确,虽然金字塔经文和一些古代历史资料中显示,埃及古代也曾经有过混乱的时期,并发生过赛特(和他72名“岁差运动”性的共谋者)夺权未果的事件,但是从文献记录中,我们也看到荷罗斯、索斯和其他神明法老顺利地继承统治权,过程圆满。
凡人的法老承袭了前人的权力接续方式,延续了好几千年之久。王朝时代从开始到结束,每个法者都自认为是神明的子孙,欧西里斯的儿子,荷罗斯在现世的代表。一代传过一代,每个法老都认为他们死后会在天空中再生,成为“另一个欧西里斯”,而下面一个继承王位的,则成为“另一个荷罗斯”。
这种简单、洗练而安定的思考方式,在第一王朝开始以前的公元前3100年便已完成建构,而且行之有年。学者都能接受王朝开始时,已有完整的权力承继系统理论。而且大部分也同意,这承继系统是从一种非常进步而洗练的宗教发展出来的。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鲜有古埃及学者及考古学者质疑埃及的宗教是从哪里成形的。
一个像这样以信仰欧西里斯为中心的社会和神学体系,在公元前3100年的一夕之间,突然从埃及冒了出来,是不太可能的。甚至,这样一个复杂而成熟的信仰系统,如一些古埃及学者所认为的,只经过300年的时间便建构成形,也是很不合逻辑的想法。向来埃及的宗教观,是经过好几千年的时间逐渐成形的。而且,从任何一种现存的古埃及文献,只要谈到过去,古埃及人便主张他们的文明是神明的遗产,神明是埃及的“第一个统治者”。
文献与文献之间,在细节上有不少无法互相辉映之处。例如有的记录埃及文明的历史比较长,有的则比较短。但不论长短,所有的都非常清楚地指向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时代——可能早到在第一王朝开始的8000到4万年之远的过去。
考古学者坚持,他们在埃及找不到任何那么早期的高度文明的工艺品,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能完全成立。在本书第6部中,其实我们已经看到,现存的好几样物品和建筑,我们都无法用任何科学方法确定它们的年代。
古代都市阿比多斯也有很多无法认定年代的谜样建筑物……
注释
①《王与神》,181~182页;《古埃及百科全书》,209、164页;《埃及神话》(Egyptian Myths),18~22页;以及詹姆士《古埃及之介绍》;145页。T。G。H。James,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Egypt,British Museum Pub lication,London,1979,p.145ff。
②见本书第4部。
③《希伯来》第9章第4段。有关亚克力量的详细情形,见作者之《The Sign and the seal》,273页。Hebrews 9:4.Graham Hancock,The Sign and the Seal,Mandarin,London,1993,Chapter 12,p.273ff.
④《欧西里斯与埃及复活》,第2卷,307页。
⑤同上,CXXV章,第2卷,81页。
⑥见本书第2、3部,相关部分有关欧西里斯文明特性,见《新拉鲁斯神话百科全书》,16页。New Larousse Encyclopedin of Mythology,Paul Hamlyn,London,1989。
⑦《欧西里斯与埃及复活》,第2卷,273页;《古埃及金字塔经文》。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葛瑞姆·汉卡克 译者:李永平》上帝的指纹》第45章 人类与神的使命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45章 人类与神的使命
坐落于阿比多斯尼罗河道以西8英里地方的塞提一世神庙,在古埃及所有神殿遗迹中显得非常独特,不但天花板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连接好几英亩的壁雕也完美无缺。塞提一世为埃及盛世第十九王朝的一位法老,在公元前1306至公元前1290年间统治埃及。
塞提一世最引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生下一个有名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Ⅱ、公元前1290~公元前1224年),也就是《圣经·出埃及记》中的那位法老①。不过,塞提一世出国征讨。建立武功,不但建造起几个非常精良的建筑,并非常用心地修复了不少古建筑。他在阿比多斯建的神殿的理论,即文化不断凝聚为物的形式,这种“文化积累”的,即取名为“万万年之家”(The Hous,of Millions of Years),在这个属于他的神殿中,祭祖的是“永生之主”欧西里斯。金字塔经文中有这么一段记述:
你已经走了,但是你将会回来。你已经睡了,但你将会醒来。你已经死了,但你将会生还……乘着水。向上游……以神明赋予你圣灵的姿态,漫游阿比多斯②。
阿提夫王冠
早上8点,在这纬度不高的地方,已是天色明亮而万物活跃的时刻了。但当我们进入塞提一世神殿的瞬间,感受到的却是一片寂静与昏暗。除了墙壁上有从地板打上来的微弱电灯光线外,神殿内部大部分仍依法老的建筑家的原始设计,以自然光照明。几条光束从外侧石缝中穿透进来,宛如圣光逼人。光束中灰尘的微粒舞动,和沉重的空气以及支撑着这多柱式建筑屋顶的巨大石柱,成为强烈的对比。我们几乎可以感受到欧西里斯的圣灵,仍然在这里。这不单是想象,也是现实,因为周围的墙壁,占满了美丽而调和的浮雕作品,全都在描绘以散播文明为天职的欧西里斯,如何在死后扮演冥界之王的角色。其中还有一幅浮雕,绘着他即位为冥界之王,而他美丽、神秘的妹妹爱瑟斯则在一旁观看的景象。
我逐一观察墙壁上的浮雕作品,发现欧西里斯在每一幅中戴着的王冠都极为华丽,并各有特色。王冠对古代的法老而言,显然是服装中一个重要部分。至少从浮雕中我得到这样的印象。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多年来如此大规模的挖掘行动中,却从来没有一位考古学者发现过任何王冠,或王冠的碎片,更不用说“开天辟地”的神明所使用的漩涡状仪式用头饰了。
所有王冠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阿提夫(Atef)的王冠。这个王冠形状奇妙,除了有皇家徽纹的蛇形状章(亦即优拉阿斯。墨西哥用的是响尾蛇,而埃及则是用昂头、随时准备出击的眼镜蛇)以外,正中央描绘着上埃及人的白色战斗用盔甲的图案(这个也只有在浮雕中可见,没有实物可供参考)。王冠的两侧看起来是两块如树叶一般的薄金属片,与前面一个机关相连。王冠上面的金属片形成两张波浪形状的刀刃,学者一般认为那象征着一对雄羊角。
塞提一世神殿浮雕作品中,有好几幅是以载着阿提夫王冠的欧西里斯为主题的。王冠看来大约有2英尺高。根据古埃及《亡灵书》的记戴,王冠是雷送给欧西里斯的,“但是,欧西里斯戴上的第一天,头部开始剧痛,雷晚上回来时,发现欧西里斯的头因为戴王冠的关系而肿胀。雷为他取脓。”③。
古埃及《灵亡书》只是平铺直叙地讲出一个故事。但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一个会发出热能,使皮肤发炎、出脓的王冠,会是什么样子的东西?
17个世纪的国王
我走进黑暗,一直到路尽头的众王之廊(Gallery of the Kings),也就是从神殿入口进去200英尺的多柱式大厅东侧的通道。
通过众王之廊,就好像通过时间之廊一样。在我的左侧墙壁上,雕着的是古埃及120名神抵的称谓和他们主要的管辖圣地。在我右手边,则有一块10英尺乘6英尺大的地方,刻着塞提一世以前的76位法老的名字,而且每个名字都以象形文字,刻在一个个椭圆形的徽纹记号中。
这个图像的文献,就是一般所称的“阿比多斯国王名单”(Abydos Kings List)。金光闪闪的这个雕刻名单,文字从左向右排列,将所有名字以纵向五段与横向三段的区隔,记录下从公元前3000年,第一王朝的第一位法老美尼斯后1700年,所有法老的名字。名单上最后的一个法老的名字,即为大约于公元前1300年左右统治埃及的塞提。在名单的最左边,浮雕着两个人物,一个是塞提,另外一个就是他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拉美西斯二世。
史特拉保之泉
在历史价值上与杜林纸草及巴勒摩石不相上下的“阿比多斯国王名单”,对埃及王室的传承做了明白的交代。而这份传承史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便是对悠远的过去、诸神共同统治的“开天辟地”时期的信仰。所有的神明都以欧西里斯为中心。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紧接着众王之廊后面的,是一条直达神殿后方,并进入另一座与欧西里斯相关建筑的通路。这座宏伟而美丽的殿堂“欧希里恩”,从埃及有文字历史以来,便因与欧西里斯有关联而闻名于世。希腊地理学家史特拉保(公元前1世纪曾造访阿比多斯)形容它为:“用坚硬的石头建造起的一座令人惊叹不已的建筑……在很深的地方,有一口泉水。要进去时,要先经过一个用巨石做成、做工精致、宏伟惊人的圆形屋顶建筑。里面建造了一条运河,从尼罗河引水……”
史特拉保造访后几百年,古埃及的宗教信仰逐渐被另外一个新兴宗教——基督教——所取代,河川的淤泥和沙漠的细沙,一寸一寸、一点一点地流入这充满传奇性的欧希里恩,终于将它的石柱以及入口上面的横石完全掩埋起来,消失于众人的眼前,同时也消失于大家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