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开始,每年都发行情人节邮票。

      “变体票”与“错体票”

    “变体票”或“错体票”的说法,在西方集邮界用语里原是没有的,只
叫“印刷的废品”,指印刷中印坏了的邮票。本来印坏了的邮票是应当销毁
的,但有一些来不及销毁或发现过迟而漏过检查的“变体票”便流传到民间,
于是“物以稀为贵”,再加上邮商的哄抬,身价百倍,人们求之若鹜。
    中国最早的错体票之一,据说是大龙邮票竖双连的中缝造齿。以后,又
有红印花加盖邮票中的倒盖、覆盖,以及万寿九分对倒票等错体、变体票的。
近代邮票中,较有名的错体票是“宫门倒”,这是民国初年发行的邮票,蓝
色的底图中间套印黑色的北京三座门图案,有的邮票上三座门印倒了,屋顶
朝下,门洞朝上,所以叫“宫门倒”。民国后期,1941 年的纽约版倒印票(中
心图案孙中山像印倒了)和 1949 年飞雁图无面值漏盖票,都是有名的错体珍
品。在国民党金融混乱时期,货币贬值迅速,邮票经常加盖“改作”或“暂
作”等字样,有的改了再改,叠床架屋,变化多端,造出千奇百怪的错体票。
    还有为猎奇或投机牟利,而故意制造变体票的。早在清朝早期邮票发行
时,由于海关和邮票设计控制在外国人手里,曾被法国人费拉尔乘机故意制
造了一些变体票。
    对于收集变体票问题,集邮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变体票的收集为邮
商提供了哄抬价格、从中牟利的机会,使集邮的正当兴趣走向了邪路,不应
提倡。也有人认为,对变体及其版式特征的研究,可帮助挖掘邮政史的材料,
在这种“钻牛角尖”的研究中,也能培养人的观察、分析能力,从国际集邮
交流来说,变体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
    许多人认为,即使不完全否定变体票和错体票的收集活动,但我们有责
任在广大青少年中,多提倡学习知识和欣赏艺术,而不宜引导他们往变体考
证的牛角尖里钻。

            无面值邮票


    无面值邮票是极为少见的。
    1987 年底,阿根廷邮政总局却发行了两种无面值的邮票,上面分别标明
可寄重量为 10 克和 20 克以下的普通信件一封。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邮资也总是处
在变化之中。人们在寄信时往往弄不清应该贴多少钱的邮票,只得亲自跑邮
局去发信。这样,阿根廷城乡的 5651 只邮筒被闲置起来了,给人们带来很大
不便,也使得邮局工作量大增,为寄封信而排长队是常事。
    为解决这个矛盾,阿根廷发行了这两种无面值邮票,邮票出售时的价格
随着邮资的调整而浮动,寄信的人不必知道当时的邮资是多少,只要手头有
这种邮票,就可放心地贴在信封上,将信投入邮筒里。从此,阿根廷各地的
邮筒又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黄金邮票

    为了纪念汽车诞生 100 周年,赞比亚发行了一套“汽车百年”的特种邮
票,全套共 25 枚,全部用 22K 黄金制做,每枚邮票都是一种微型艺术品,这
些邮票还套有专用集邮册,附有每种汽车的详细介绍。这套金邮票售价很高,
连同邮寄及保险费在内每枚价格 15.50 英镑,25 枚共计 38.75 英镑。为了吸
引集邮者,除第 1 枚优惠外,还附有带编号和签名的鉴定书,并在 14 天内管
换管退,预订者今后在价格上不受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

          邮票救了奥运会

    1896 年,希腊政府决定承办现代第一届奥运会,消息发出后,各国均选
拔体育精英,摩拳擦掌,只待进军雅典城。
    可是,举办国际性的体育盛会,谈何容易,资金发生了严重不足,希腊
政府窘迫不安。
    正在愁无良策的紧急关头,希腊集邮协会的杰麦特里奥斯·萨科拉弗想
出了良策,他向希腊奥委会建议,发售一套奥运会的纪念邮票,便可解决燃
眉之急。
    奥委会同意了这个建议,立即设计了一套共 12 枚的纪念邮票,其票面全
部是以古代奥运会竞技为内容的古香古色的画面。结果,不仅获得了意想不
到的售票收入,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

            邮票与战争

    1900 年,拉丁美洲的多米尼加发行了一套地图邮票,票面印有多米尼加
和西邻海地的地图,不知什么原因,地图上两国间有一段边界线显得模糊不
清,乍看之下,海地一条狭长地带便划入了多米尼加的领土了。这套邮票一
发行,海地举国哗然,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政府向多米尼加发
出最后通牒,同时调兵遣将,战争阴云顿时笼罩着两国上空。最后还是军事
较弱的多米尼加被迫宣布停止发售和使用这套邮票,才避免了一场战争。
    玻利维亚和巴拉圭都对大查科荒地提出领土要求。1930 年玻利维亚轻率

地发行了带有这个有争议地区的地图并注明“玻利维亚的查科”字样的邮票
(面值 2 分)。巴拉圭因此被激怒,随之以牙还牙,1932 年发行了大型邮票
(面值 1.5 比索),其上有这一地区的详细地图和图注“巴拉圭的查科”,
还有一条标语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双方争执不休,此后不久,
两国就在查科爆发了战争。
    二次大战期间,纳粹党在集中营里建立了大规模的邮票仿制工厂,他们
在成千上万的囚禁者中物色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利用他们制作所需的假邮
票。德国仿制的是英国 1935 年发行的英王乔治五世登基 25 周年纪念邮票。
但是把英王头像印成了斯大林头像,把邮票上的“英王银禧”几个字改为“这
场战争是一场犹太人的战争”,邮票上的花环改为镰刀、锤子和五角星,邮
票角上还画着象征犹太教的大卫六角星。德国还仿制了英国 1937 年发行的英
王乔治六世加冕纪念邮票,也将英王头像改成斯大林头像,并把英王加冕日
期改为“德黑兰,1943 年 11 月 28 日”字样。德国仿制这两枚邮票的意图是
暗示英国人,英国正处在犹太人和苏联人的控制下,企图达到颠覆英国政府
的目的。德国人将印制好的邮票,通过中立国的邮票商传播出去。
    为了报复,英国也开动机器仿制邮票回敬德国,英国仿制的是当时德国
人大量使用的希特勒头像邮票,但把希特勒头像换成党卫军首脑希姆莱的头
像,想使希姆莱难堪,制造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另一枚仿制的是德国
1943 年发行的希特勒政变 20 周年纪念邮票,把画面上的冲锋队员像换成了
德国的埃尔温·马·维茨勒本陆军元帅的头像,他由于参与图谋推翻希特勒
的 7·20 行动而被绞死。英国还仿照德国“冬季赈济”附加的邮票形式,设
计了两枚邮票,其中一枚画面的主要部份是一个打掉半个脑袋的德国士兵的
头像。背景是两个肥头大耳的德国军官正在开怀畅饮;另一枚邮票画的是希
姆莱一手持枪一手拿杯毒药。这两枚邮票是暗示纳粹头子要为德国士兵的死
活负责。这些邮票都是通过中立国的邮局寄往德国。
    当年,苏联和美国也都大量仿造了德国的邮票和明信片,并使用飞机从
空中投向德军阵地,或是混入德国邮政系统,散发到德国各地。这些邮票成
了有力的宣传品,对动摇、涣散法西斯德国的人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
这些邮品成了集邮家们的珍爱之物。

           国王替身邮票

    1901 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驾崩,王位由爱德华七世继位。
    为了爱德华七世继位,邮政部门决定发行一枚印有新国王肖像的邮票,
在国王继位时发行。
    这项使命交给瑞典画家和雕刻家爱弥尔·伏克斯限期准备。可是,此时
新统治者焦躁不安,对画家提出的为他画像的要求不屑一顾。画家的时间越
来越少了,而且也不宜画此时新国王的焦躁像。正当他为难时,得知在威斯
特法里有一个叫海利的人酷似爱德华七世时,他马上找到海利,并着手工作,
这样他按时完成了任务。在这张 1903 年发行的英国邮票上的画像,人们都认
为是国王,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明白,这完全是另一个人。

       邮票决定了运河的命运


    世界闻名的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为人类
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这条 1914 年通航的运河,最初设计方案并不是穿过巴拿马,而是
通过尼加拉瓜,是什么改变了运河的命运呢?
    当时获得独家开凿运河权的美国认为,穿过尼加拉瓜修运河,比较容易,
而且管理也更经济。谁知就在美国国会召开会议进行正式表决的前几天,加
勒比海的一座大火山剧烈爆发,尼加拉瓜国内一片混乱。这件事引起负责运
河工程的法国工程师比诺·弗利拉的注意,他是主张通过巴拿马修建运河的。
弗利拉记得,几年前尼加拉瓜曾发行过一枚印有该国一座名为摩摩通博的著
名火山照片的邮票。虽有人说那是座死火山,但邮票上显露出一缕烟云环绕
着山顶。而摩摩通博就在尼加拉瓜运河设计方案的路线附近。
    在美国国会正式表决的那天,每位参议员的桌上都出现了一个信封,里
面装有那枚尼加拉瓜摩摩通博火山邮票和这位法国工程师的亲笔附言:“这
是尼加拉瓜火山活动的官方见证。”参议员仔细审视了这张邮票后,投票决
定了建造穿过巴拿马的通航运河。

             间谍邮票

    一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曾截获了一封奇怪的信件,这封信里只有一张
贴有两枚邮票的白纸,一枚是面值 2.5 便士的英国邮票,一枚是面值 1 角的
法国邮票。当反间谍人员用一张与信纸同样大小的透明欧洲地图覆盖在白纸
上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正有 2.5 万英军和 1 万法军要开往前线,贴
邮票的地方,恰好是军队要前往的地方。
    奥地利与南斯拉夫在一战时因领土问题发生了战争。在南军队参谋部
里,一位军官实地视察时,在所停留的每个战区都写信,以交换邮票为借口
寄给指定在维也纳的邮票交换人,这位交换人原来是奥地利的一位高级将
领。这些邮票的图案主题都是这位军官在战地视察时所获军事情报的秘密报
道:一枚南非邮票,图案是一辆军用马车,以暗示这是敌人的辎重车队,邮
戳指明了它的地点;另一枚的图案是一枚国徽和一匹马,它无异是表示敌人
的骑兵部队的集结处;哥伦布及其考察队抵达新大陆的邮票,暗示了南军参
谋部的所在地。
    住在德国柏林的一名叫库伦斯基的沙俄间谍,每天将一张当日的德国报
纸寄往国内。天长日久,边防检查员终于发现这些信件上所贴邮票的齿孔大
小不同于一般的邮票,经过技术处理分析,证实那邮票上的不规则齿孔,正
是库伦斯基传递情报的密码。
    无独有偶,驻英国的荷兰间谍马克斯,每天也从英国港口把一套套邮票
寄往国内。后来发现,马克斯每次所寄邮票的不同种类和数目正与英国港口
的军舰种类及数目相符。3 张蒙特利尔邮票代表 3 艘战舰;2 张秘鲁邮票代表
2 艘巡洋舰等等。使用邮票传递情报,不易引起怀疑,可见这些间谍的用心
良苦。

         献珍邮解国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刚刚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接着又是国内的

反动分子的武装叛乱,虽经全国人民的努力,平息了内乱,但经济力量十分
衰弱,再加上伏尔加河地区连日干旱,粮食严重紧缺,不得不进口粮食。可
是国库空虚,哪来的钱?迫不得已,莫斯科邮政部向全国集邮者发出号召,
把自己的珍贵邮票献给国家,由邮政部出口换外汇。
    号召发出后,集邮者们积极响应。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大量邮票珍品纷纷
寄往莫斯科,许多集邮者把自己尽毕生精力收藏的邮票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
国。邮政部将征集到的 3 亿多枚邮票出售后,共获得 100 多万金卢布,解除
了粮食危机,集邮者帮助国家度过了难关。
    对于一名集邮者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自己收藏的邮票了。为了国家的
利益,许多集邮者献出了自己的珍品,不能不令人敬佩。

          国王的幽默

    1924 年,根据国王克里斯琴十世的指示,丹麦发行了一枚庆祝丹麦邮政
300 周年的纪念邮票。
    在四方连邮票上,国王的肖像排列成黑白相间的方格花纹样,两个肖像
一个向右、一个向左,相互交错。印刷厂在制作印刷原版时,把国王的肖像
翻了一下,因此,克里斯琴十世的头鬓在一枚邮票上向左分,而在另一枚邮
票上是向右分的。
    当国王看到纪念邮票时说:“下次再发行有我的肖像的邮票时,请先取
得我的理发师的认可。

          邮戳上的秘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里有一位叫腓力的炮兵排长,他经常不
断地从前线给家乡的妻子瑞拉写信。为了防止信件泄露军事机密,他从不在
信封落款上写明自己的真实地址,并一再叮嘱妻子对他的地址要严加保密。
瑞拉也确实守口如瓶,没有将丈夫的地址告诉任何人。瑞拉家里只有她的女
友妮莎经常出入。妮莎称自己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她把腓力从前线寄回的每
一封来信的邮票都剪下来取走了。
    过了不久,腓力的来信突然中断,妮莎也似乎消失了,瑞拉感到莫名其
妙。后来腓力来信了,他在信中告诉瑞拉:“德国间谍的情报太准确了,你
知道半月之内,我们已经五次转移阵地了,但德军炮火总是如影随形一样跟
随着,因此,我们的部队已被德军炮火炸得伤亡殆尽,我自己也身负重伤,
奄奄一息了……”为什么德军的情报会如此准确呢?问题就出在那邮票的邮
戳上。尽管腓力没有在信封上写真实地址,可盖销邮票的邮戳上有地址和时
间。那位妮莎小姐是个德军的间谍,她就是利用这些邮票,将腓力所在部队
的行踪报告给德军进行炮火追击,这给法军带来了惨痛的损失。

          邮票的威慑力

    《玩纸牌的人们》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鲍尔·塞尚的一幅佳作,也是世界
名画之一,不料被人盗走,警方花了不少时间去侦察,却毫无结果。
    为了纪念这幅名画,在其被盗不久,法国邮政部把这幅画的复制品收入

了第一套美术邮票,大量发行。随着这枚邮票周游世界,这幅名画被人们广
泛认识,同时,原画被盗的事也在各地传播着。有趣的是,这枚邮票发行不
久,《玩纸牌的人们》就物归原主了。是原盗画者良心发现了,还是他作贼
心虚了?

             邮票缉凶

    美国芝加哥的一位 17 岁的女高中生,在 9 天内连续收到匿名电话和淫秽
恐吓信。这些电话和信是一个男青年打来和发出的。女学生向警察局报了案。
两年前,有一女中学生也收到过类似的电话和信件,并遭到杀害。
    为了查出罪犯,警察局仔细检查了女中学生收到的信件。在收到的匿名
信中,有 6 封是伪造字体写的,1 封是用打字机打的。信上的指纹非常模糊。
女中学生还收到 1 封有签名,并附有回信地址的信,写这封信的也是一男青
年,他对少女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她。这封信引起警察的怀疑,
因为这封信和那些匿名信有共同之处,全都贴的是 13 美分的《自由钟》小本
票上的邮票,这种邮票是美国 1975 年发行的。
    警察局将匿名信和签名信上的邮票进行比较,希望有所发现。签名信上
的邮票有 3 个边带齿孔,上边是裁切边,说明这枚票是小本票上面那行邮票
中的一枚。因为这枚邮票有三面齿孔,所以有 3 枚邮票与该票相邻。警察局
用热气把邮票从信封上蒸下来,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齿孔与过桥的排列、
过桥的宽度、齿孔间距与偏离程度等。果然发现另一个信封上的邮票与该票
可以吻合在一起。
    分析证明,这些匿名信和签名信全都出自一人之手,于是警察按签名信
的地址逮捕了那个男青年,并进一步证实了他就是两年前杀害另一女学生的
凶手。

            为邮票坐牢

    德国女大学生杜蒂·卜芬,到土耳其休假,入境土耳其后的第二天,她
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她在海滨玩得很痛快。然而她有一个习惯,喜
欢在邮票上作点“美术加工”。这次,她贴在信封上的是一张土耳其邮票,
票面印着一位老人,她顺着画面为老头添了一顶瓜皮帽、一个耳环和一个蝴
蝶结。
    然而,她不知道邮票上的人是“土耳其之父”,更不知道这位土耳其共
和国第一位总统凯米尔是反对那些戴瓜皮帽的保守派,认为这种帽子是“落
后、倒退和反动的象征”。她把信丢进邮筒后的第三天,当地警察以“危害
国家”、“严重地蓄意侮辱土耳其传人”的罪名把她投进监狱,关了 6 个星
期。

        仅卖了两天的邮票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出访亚太地区五国时,韩国邮政当局发行了一套纪念
邮票,仅仅发售了两天,就告“鸣金收兵”。原因是发生了特殊事件。
    全斗焕于 10 月 8 日出访,第一国是缅甸,随后是印度、斯里兰卡、澳大

利亚和新西兰。计划发行的这套纪念邮票也是 5 枚,每国一枚。第一枚于 10
月 8 日开始发售。不料,全斗焕出访的第一站就发生了意外。缅甸首都仰光
10 月 9 日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发生了大爆炸,韩国随员 10 余人丧生,要不是
全斗焕迟到 5 分钟,也会被炸得血肉横飞。他马上终止了全部访问日程,即
日返回汉城。10 月 9 日韩国邮政当局立即下令停止发售,并销毁了全部存货。

          令人叫绝的巧合

     世界上离奇、巧合的事件确实不少,邮票发行中也不例外。我国发行的
第 23 届奥运会纪念邮票,与我国运动员在这届奥运会上的比赛成绩,也有几
处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