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拘泥于印象主义对光色的分析,而注重物体固有色的分析。他提出了自然界
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圆柱形、圆锥形和圆球形组成的理论,给后来的立体主义
以很大启示,因而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厨房的桌子》是塞尚创作倾向最鲜明时期的作品。画面表现了结实而
有实体感的形态,宽阔粗直的线条色画出的轮廓,按体积的外形涂上去的颜
料,坚实而平匀的块面,故意将物体几何化的变形,使这些普通的苹果、梨、
罐子、篮子、坛子和桌面、衬布完全打破了习惯的透视布局,而重新作为形
体结构的搭配安排,给人以质感、重量感和体积感。
梵高的《向日葵》
梵高是荷兰的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以劳动
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善于运用阔大笔触,挥洒颇为流畅,色调也十分强烈,
给人以极大的刺激。梵高一生不被人理解,死后才得到美术界的重新认识。
他的画创下索斯比拍卖行的最高纪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艺术珍品。

代表作有《向日葵》和《加歇医生肖像》。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画的同一题材的系列作品。他画《向日葵》
时,精神异常激动,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给他一种温暖的感觉,使他内心
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
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笔触使画面
带有雕塑感,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向
日葵》创下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被日本收藏家所收藏。
《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也是他在最痛苦的煎熬中所倾心绘制的最
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画面上,浓重跳跃的金黄色似乎带着燃烧的激
情,粗犷奔放的笔触表露着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渴求。这幅作品在 1990 年的艺
术品拍卖行中创造了数千万美元的世界最高纪录,然而在当时,他却是与一
贫如洗的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
列宾是俄罗斯绘画史上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是俄国“巡回展览画派”
的著名代表。在艺术上,他受柯拉姆斯科依的影响,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
向。列宾具有高超的写实技巧,其笔下人物描划得生动传神。列宾的艺术,
标志着 19 世纪后半期俄罗斯艺术的高峰。代表作有《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
王》和《伏尔加河的纤夫》。
《伏尔加河的纤夫》大约绘制于 1870~1873 年。全画采用横向的长构
图,把 11 个纤夫分成三簇,分别描绘出这些不同年龄、经历和个性的形象。
他们承受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和贫困的折磨,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拖着沉重而
疲惫的步伐,拉着船缆,艰难地牵引着身后的大船,在伏尔加河岸边踏着沙
子吃力地往前走,整个画面表现了劳动者沉重的劳动和纤夫们不甘心忍受剥
削和压迫的愤懑情绪,寄托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剥削者的强烈
抗议。
毕加索和《格尔尼卡》
毕加索是西班牙的著名画家,立体派的先驱,后来加入了法国国籍。他
的早期作品接近于古典主义的写实风格,以后画风不断改变。最后成为立体
派的绘画大师。代表作有《和平鸽》《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使馆所作的一幅大型壁
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1937 年被德国法西斯炸为平地。画家对
法西斯的暴行极为愤慨,于是画了《格尔尼卡》用以表示对法西斯暴行的强
烈抗议。
毕加索以特有的绘画手法,用隐喻性的情节和超写实主义的怪诞夸张的
形象对战争恐怖与残暴做了无情的揭露。各种类形的人和物在画面上飞旋、
呐喊、撕裂,被一只刺目的灯泡照亮。有人认为这盏灯是比喻光天化日或一
只眼睛在浓重的黑暗中注视着这幕惨剧。画中隐约可辨一个来自一幢建筑物
窗口的妇女,手握“正义与真理之灯”出现在“眼睛”的右侧,再右边是另
一妇女从着火的窗口凌空跳下,高举孤立无援的双臂,仰首挣扎,绝望地嚎
叫,足以撕人心肺;地面上有正在奔跑逃命的妇女,有怀抱死去的婴儿悲愤
欲绝的母亲,还有一位手握断剑的战士和一个斗牛士的肢体残缺地倒在地
上。画中还有牛和马这两个醒目的形象,人们常猜测它们隐含的象征意义,
直到 1944 年画家本人出来作了解释:“公牛是残暴和黑暗,那匹被长矛刺穿
了躯体的马代表人民。”

画面选取了类似当时报刊上新闻照片的色调,采用黑、白、灰三色,不
仅增强了主题的纪实性,而且令战争恐怖残酷的悲剧气氛更加鲜明突出。这
幅大型油画采用立体主义和平面分割的处理方法,既有助于表现整个场面的
紧张、刺激、强烈的节奏,又与现代建筑的室内环境浑然一体,使人们永远
不会把这幕人间悲剧忘却。
可以说,毕加索是现代美术史的一颗超级巨星。他一生的创作数量之巨、
题材之广、画种之多都是举世罕见的。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
层出不穷,更令人叹为观止。他还特别对世界各民族、各时代的艺术充分地
加以吸收、消化,从而更加充实了他的艺术内容和语言,开创了当代艺术世
界化的新局面。

书  法  艺  术

什么是书法
书法一词有广义的和专指的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一切文字的书写艺
术,都可以称为书法。专指则只对中国汉字用毛笔等书写的方法而言,也就
是我国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这门艺术的主要内容有执笔、用笔、点划结构、
布局章法等。
汉字为书法创造了良好的结构字型基础,书法与文字有密切的关系。从
汉字产生到现代简化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字体不断地变化、丰富和发
展。随着汉字的发展,其书写造型艺术也经历了历代书写者的不断创造与完
善,逐渐成为一门传统艺术,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如从事书法活动,要讲求
书家的思想修养、精神境界,要讲究书写技巧和方法,要讲求不同书写工具
(笔、墨、纸、砚)的运用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等。书法艺术不仅为中国所特
有,随着汉字的传播,它也传到了日本、朝鲜、韩国等邻近国家和地区。
书法的种类
人类先有文字,后有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又到石鼓文,中国
古代汉字书写经历了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也逐渐萌发了书法这
门独特的艺术。
人们一般按照书写的形体,把书法分为正书、草书、隶书、篆书和行书
五大类。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
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
(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
)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
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
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
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
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
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
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圆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
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
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像楷书那
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
于汉末。
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不过,
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名家,拥有
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
法书和碑贴
法书
法书是专指书法作品而言。达到相当艺术成就,有较高艺术水平,可供
临摹学习、取法的书法作品才可以称之为法书。法书一般包括著名的刻石、
著名的碑贴、名家的墨迹等。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也叫法贴。由于历代对
书法艺术的重视,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法书,如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楷书等,各体均有法书传世。这些法书不仅为学习书法者提供了可以取法的
典范,而且也为后人研究中国书法史提供了依据。
著名碑贴
《石鼓文》。我国现存最古的刻石文字,在 10 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大
篆)分刻有 10 首为一组的四言诗,记述秦国君臣游猎情况。唐初在天兴(今
陕西宝鸡)三田寺出土。今藏故宫博物院。
《泰山刻石》。也叫《封泰山碑》。秦始皇 28 年(公元前 219 年)登泰
山颂秦德的刻石。相传是李斯所书,为小篆的代表作之一。
《龙门二十品》。北魏龙门造象记 20 种的统称,字体方劲雄奇,可以概
见北魏时代的书风。
《孔子庙堂碑》。唐碑,正书,虞世南撰文并书,为唐楷典型之一。
《九子庙堂碑》。唐碑,正书,篆额,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在今陕西
麟游县。
《麻姑仙坛记》。全称为《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仙坛记》,唐碑,正书,
颜真卿撰文并书,为颜书代表作之一。
《玄秘塔碑》。全称为《大达法师玄秘塔铭》,唐碑,正书,裴休撰文,
柳公权正书。在今陕西西安。为著名柳帖之一。
《乐毅论》。著名行书法帖,是东晋王羲之书,被列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兰亭序》。著名行楷法帖,东晋王羲之与友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
礼,于饮酒赋诗时所写的诗序草稿。为王羲之生平得意的书法杰作。
《曹娥碑》。原为东汉度尚为孝女曹娥所立之碑,上刻诔词。现通行的
小楷本,元后相传为晋王羲之书。
此外,著名的碑帖尚有《石门颂》《华山碑》《郑文公碑》《淳化阁帖》
《澄清堂帖》《群玉堂帖》《三希堂法帖》等。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即书房中常用的“笔、墨、纸、砚”四种书写工具。

毛笔从性能来分,有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兼毫是用两种或更多种兽

毛制作,而硬毫和软毫一般只用一种兽毛制作。
硬毫笔的刚性、弹性较强。常见的是用黄鼠狼毛制作的狼毫笔,也有用
山兔毛、鼠须、鹿毛、豹毛、猪毛等制作的。硬毫笔蓄水性差些,写的字欲
棱角明确,宜用硬毫笔。
软毫笔柔性强,弹性差。常见的有用山羊毛制作的羊毫笔。也有用青羊
毛、黄羊毛、鸡毛制作的。软毫笔蓄水性较好。字欲丰满圆润,宜用软毫笔。
兼毫笔则刚柔和弹性介于硬、软毫之间。常见的有用山兔毛和山羊毛合
制的紫羊毫笔。也有用山兔毛与黄鼠狼毛合制的紫狼毫笔,还有用黄鼠狼毛
为心,山羊毛为被的羊狼兼毫笔,如“白云”笔。
毛笔按笔锋长短分,有“长锋”、“中锋”、“短锋”三类。长锋笔锋
颖长,锋腹柔,贮墨多;短锋笔锋颖短,锋腹刚,贮墨少。中锋笔则介乎两
者之间。写流畅的行草,宜用长锋。写劲挺的字,宜用短锋。

墨的品种主要有油烟、松烟、选烟三种。油烟墨用桐油、莱油、麻油等
烧烟,加入皮胶、麝香、冰片和香料制成。油烟墨为上等墨,质地细腻、耐
磨,乌黑发亮。松烟墨是用松树枝烧烟,配以皮胶、药材、香料制成。这种
墨,色黑而少光泽,胶轻质松。选烟墨,是用工业炭墨加胶加香料制成,适
宜一般书写用。
一般书写或练字,现成的墨汁也可选用,如“中华墨汁”、“一得阁墨
汁”等。

供毛笔书写的纸主要是软性纸。如宣纸、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
宣纸,原产于安徽宣城、泾县。其主要原料是檀树皮,纤维长,拉力强,
制成纸后有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好的宣纸,能保持墨的光泽,吸水性
好,纸质细,经久不酥,能保存数百年。
皮纸主要以麻作原料,纤维长、拉力强,制成纸后不如宣纸白,质地松,
但韧性比宣纸好。
毛边纸主要原料是竹枝、竹叶,纤维松软,拉力差,制成纸后色黄,质
地比皮纸紧,但韧性差。
元书纸主要原料是稻草,纤维粗松,拉力很差。制成纸后色黄,纸质粗,
韧性差。
纸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生纸、熟纸和半熟纸三类。生纸加涂明
矾后可成为熟纸,加少量明矾为半熟纸。生宣纸,质地软,吸水性强,能化
水。熟宣,质地硬,不甚吸水,不易化水。半熟宣,较熟宣吸水,不像生宣
那样化水。初学书法,宜用半熟纸,如玉版宣等。平常练字,写大字可用元
书纸,写小字可用毛边纸。

砚,一般称砚台,也叫砚瓦。石砚以“端砚”“歙砚”最著名。端砚产
于广东肇庆的端溪,唐武德年间,已开始造端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歙溪,
唐开元年间,歙砚已开始使用。我国产石砚的地方很多,虽没有端砚、歙砚
著名,但也不乏质量上乘者。
砚的质地,以细腻、发墨最好。砚质细腻,磨出的墨也细,而且不损坏
笔锋;砚质粗糙,磨出的墨也粗,易损笔毫。端砚、歙砚都以细腻发墨著称。
篆刻艺术

篆刻
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多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金属印
章,多数先刻印模,随后浇铸,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现用金刚砂喷
蚀,叫“电刻”;石、牙、角等印章,则直接用刀镌刻,篆刻是中国传统艺
术之一。先秦及汉魏时期,篆刻印章由印工镌刻,艺术成就颇高。隋唐以来,
也各有其风格特点。相传自元王冕开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类)刻印,因镌
刻方便,流行更广。明、清以来出土文物中印章渐多,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
料,在文人士大夫中研讨篆刻的风气日益盛行,出现了很多篆刻家及流派。
解放以来这门艺术更为广泛流传,成为书、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刀法
刻制印章首先要学习刀法,印章要讲究金石刀法,这是第一重要的。
刀法概括起来可分成两大类:冲刀和切刀。冲刀要求掌握五指和腕上用
力,用刀的刃角着石,刀杆倾斜约 30°,驱使刀锋沿字迹向前冲。切刀开始
刀杆略倾,然后刀刃徐徐切下,如此刀角一起一伏的刻。这两种方法具有不
同艺术效果,形成了艺术风格,冲刀线条刚劲洒脱,流畅自然,切刀则给人
以顿挫起伏、稳健老辣的感觉。
古代前人总结了用刀十三法,所谓: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
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轻刀法、埋刀法、舞刀法、复刀法、留刀
法、切刀法、平刀法等。
闲章趣话
我国书画作品上除去题款尾部的姓名印章以外,其他的印章统称为“闲
章”。每当欣赏书画时,一方方朱红的押角闲章,精巧别致,各式各样,非
常惹人注目,从中可领略到作者的艺途甘苦和思想情操。
闻一多先生为自己刻过一枚闲章,印文是“叛徒”二字。他说:“我要
做一个旧世界之叛徒!”闻先生言而必行,不畏权势,不怕强暴,后来被暗
杀于昆明。他不愧是旧世界的“叛徒”,新世界的忠诚战士。
张大千出身贫困之家,他画中用过两枚闲章:“乞食人间尚未归”“苦
瓜滋味”。汪士慎一目失明后,作画用的闲章竟是“尚留一目看梅花”。木
匠出身的齐白石,一枚闲章刻的是“鲁班门下”。这些闲章无不精辟生动,
表达了画家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处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书法家林散之多年前去浴室洗澡,不慎跌入烫水池中,无名指、小指残
废,但他并不因此中止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仍以惊人的毅力用三指作书,终
于大成。篆刻家田原为他刻了一方逗趣的“瑶池归来”闲章,从侧面表达他
献身艺术的精神。
李可染的“废画三千”“千难一易”“白发学童”,反映出画家不怕失
败、毕生求索、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寥寥数字,纳入多少艺途甘苦。
古代著名书法家及其特长
蔡邕。东汉书法家,工篆书,隶书尤为著称。熹平四年,书《熹平石经》,
立太学门外。曾于鸿都门见两人用帚写字,得到启发,创“飞白书”,笔画
中丝丝露白,像枯笔写成的模样,溢出苍劲有力的神采。
张芝。东汉书法家,创“今草”,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
王羲之。东晋杰出书法家,草书清雅俊逸,浓纤折衷,楷书势巧形密,
行书劲健而多变化。他的行书尤为著名,对后世影响很大。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以楷书最工,与虞世南并称“欧虞”。独创一体,

即“欧体”。欧体特点是在平正中见险峻。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早年偏工行草,晚年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传世碑
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张旭。唐初书法家,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怀素继承和发展他的草
法,而以“狂草”得名。碑刻有《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端庄深厚,气势雄伟,古
法为之一变,行草书亦刚劲多姿。世称“颜体”,学者经久不衷。传世碑刻
《麻姑仙坛记》《多宝塔碑》等。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出名。存世法书有《自序》《苦笋》等
帖。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工楷书,字体端庄瘦挺,自成一家,世称“柳体”。
初学者多攻习之。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为“宋四家”。擅行草
书,用笔奇崛,以侧险取胜。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等。
赵孟 。元代著名书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