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力 右手最大握力为 56.7 公斤,左手为 43 公斤。保持 1 分钟,右手
为 28.1 公斤,左手为 24.9 公斤。
耐饿 在断食不断水的情况下,人可坚持 90 天。
耐渴 当一个人处于安静状态,温度为 16~23℃可生存 10 天;29℃时
能生存 7 天;36℃时能生存 3 天。
耐热 人在温度为 72℃的环境中能忍受 1 小时;82℃时能忍受 49 分钟;
140℃时能忍受 26 分钟。
耐寒 当体温降到 32~28℃时,人还能走路、说话。
人类自身的“空调”
人类是一种恒温动物,无论是冰天雪地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我
们的体温总是保持在 37℃左右。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便会无
法正常进行,就会生病,甚至会丧失生命。
这是因为我们体内有一整套调整体温的系统和器官,就如同在我们自身
安装的整套空调,不妨称之为“体温调节器”。
大脑是体温调节器的管理司令部门。冷了,大脑便下令皮肤绷紧,毛孔
拉直,血管收缩,使全身起满“鸡皮疙瘩”,目的在于使皮肤的散热面积减
少,使温热的血液尽可能集中去保障供应心脏,少流些到皮肤表面来,与此
同时,心脏加快跳动。体内的能源——糖加紧放热,以补充失去的热量。这
也是冬天或寒冷地带人们胃口好,能源消耗较多的重要原因,假如身体继续
冷下去,我们人体最明显的防冷方法就让肌肉运动,如全身发抖,牙齿打架,
这样可使身体的热量较平时增加 4 倍。反之,如果外界气温高,就让全身血
管扩张,使汗腺全部开放,进而使皮肤流出汗液来。在火热的夏天,人体内
90%的热量是被汗珠一点一滴带走的。
早上长高晚上变矮的秘密
有人问,你的身高是多少?你说 150 厘米。这样的回答既正确又不正确,
不信你亲自量一量,刚起床时一定要高于 150 厘米,而晚上临睡前一量,一
定又矮于 150 厘米。有时还会令你大吃一惊,早、晚的身高竟能差出 4~6
厘米!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体就像一架机器,而骨头就是这架机器的支架。机器的支架是
用钢铁铸成的,可人的支架却是骨头。人的骨头一节节地连着,支撑着,又
能随意转动。因此,在节与节之间,就有一种软东西把两节骨头连起来,称
为“软骨”。
我们睡觉时是平躺着的,这时骨头之间不是层层相压,关节间就松弛了。
于是骨骼间的软骨层就会吸收较多的体液,就会变厚。虽然一层软骨变厚得
不多,但是从足关节到颈关节,有很多地方变厚,加起来就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样,当你刚起床时一量身高,保证就“长”高了不少。
而白天我们要学习、走路,不是坐着就是站着,骨骼之间在地心引力的
作用下互相挤压,又会把软骨层的体液挤压出去,这样经过 1 天的时间,身
高就会变矮。如果这一天是走远路,或者是干重活、抬重物,那么到晚上时,
你的身高就会更矮,有时就会差出 4~6 厘米。
逆向生长之谜
正常人的生命过程是由矮长高,由小到老。假如有人能从高变矮,返老
还童,恐怕人们难以置信。然而,这种怪事确实存在。我国古代就曾记载过
这种奇异现象。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着一位曾在颖州做官的吕缙
叔:“忽得疾,但缩小,临终反如小儿。”明代徐应秋的《王芝童谈荟》中
说,有位名叫魏叔的人,“忽有异疾,身体日缩,即如婴儿,不能坐立言语”,
最后只能由他母亲或妻子抱在怀中度日。1986 年某报纸上报道,一位美国妇
女,18 岁时身高为 1.51 米,但以后她越来越矮,30 岁时降到 1.32 米,43
岁又降到 1.29 米,到 50 岁时只有 1.16 米高了。上述这些怪异的疾病是一种
逆向生长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人们脑垂体激素停止
分泌的缘故。脑垂体激素停止分泌会使对人体蛋白质合成起重要作用的酶失
去活性,使蛋白质合成迅速减少,于是人体组织细胞开始萎缩。人体长高是
由组织细胞大量增生带来的,一旦人体组织细胞萎缩,人的肌肉、皮肤等也
会随之萎缩。但是一个大人的骨骼怎么缩成了小孩的骨骼呢?这种奇异现象
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要揭示这其中的奥秘,还必须经历一段艰巨的
探索之路。
无字的名片
不管你见到谁,首先注意的往往是脸。只要你一看这张无字的“名片”,
你心中就有数了:是熟人还是生人,要不要打招呼。
每个人的脸都不一样。在学校的班级里,几十个同学,没有两张脸是一
样的。双胞胎的脸可以说是相像极了,但仔细看来还是不一样。因此,人们
断言,世界上根本找不出一模一样的脸。
人脸之所以千差万别,不光是因为五官大小、形状和位置不一样,还因
为脸的整体形状彼此不同。人类学家把人的脸型分为 10 种:椭圆形、圆形、
卵圆形、倒卵形、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倒梯形和五角形。
另外,由于人种的不同,皮肤有黑有白,头发有直有曲,有黑、黄、棕、
白之分,再加上面目上的斑、痣等,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脸。
科学家们给典型的中国人画了一张脸:头发较黑、较直,面部扁平,面
色多为浅黄或棕黄,额骨突出,形状似鹅蛋,丹凤眼,鼻子扁平,嘴巴不前
突。
有趣的是,人无论长到多大岁数,都可以在他脸上找到幼年的痕迹。一
位学者拿出英国哲学家罗素 4 岁和 90 岁的照片,熟悉罗素脸部特征的人,一
下子就能从他老年的照片上,发现他幼时的影子!
人们的脸虽然不一样,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却都具备 6 种基本面
目表情,那就是高兴、悲伤、惊愕、愤怒、害怕和厌恶。而据科学家的研究,
人的面目表情,左边要比右边表现强烈。无论哪种性格的人,面部表情都是
从左侧开始,而且左右是不对称的。因此得出结论,看一个人,左半边脸总
比右半边脸漂亮,不信你就仔细观察观察。
配合最好的一对器官
人身上有很多成对的器官,它们互相配合,十分默契,完成了许多动作。
如,我们一只手捏着钉子,另一只手挥动锤子,就会把钉子钉进木板里;一
只脚站在地面上,另一只脚就可以把一个石块踢走。但是,假如它们各行其
事,那可就出了麻烦。
如果有人要问,在人身上什么器官配合得最好,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
是两只眼球,它们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无可挑剔的。如果一个眼球朝上看,那
么另一个决不能朝下;一个朝右看,另一个就决不能朝左,它们这种步调的
一致性堪称身体器官之最了。
原来,牵动每个眼球的有 6 条肌肉,叫眼外肌。眼外肌每条都有自己的
名称和作用:上面的一条叫上直肌,下面的一条叫下直肌;里面的一条叫内
直肌,外面的一条叫外直肌;上面有条斜的叫上斜肌,下面斜的叫下斜肌。
两个眼球就有 6 对眼外肌,它们都受大脑的统一指挥。当大脑发出指令“向
右看”时,右眼的外直肌和左眼的内直肌就拉紧,而右眼的内直肌和左眼的
外直肌就放松,从而使两个眼球都向右转。因此,人们的眼睛虽然有两只,
但由于密切合作,形影不离,所以看物体时总是一个。
当然,如果大脑中眼外肌中的一条肌肉得病,那就另当别论了。
眼睛的偏爱
人们常用五颜六色来形容吸引人的色彩,其实,过分鲜艳的颜色只会使
大脑兴奋,而不受眼睛的欢迎。经科学家研究表明,眼睛最偏爱的颜色是绿
色。
因为,各种颜色对光线吸收和反射是各不相同的,红色对光线的反射是
67%,黄色是 65%,绿色是 47%,青色只反射 36%。由于红色和黄色光线
反射比较强,因此容易产生耀光刺眼;而青、灰色和黑色对光线的反射较少,
显得很暗,使人看起来有一种沉闷感;只有绿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比较
适中,所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和眼睛里的视网膜组织比较适应,
很受眼睛的欢迎。
当你在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之后,站在窗前眺望一下远处的树木,紧张的
神经就会顿觉松弛,眼睛的疲劳感也就消失了。因此,人们又把绿色称做眼
睛的保护色。
眼睛摄影与人体透视
众所周知,一般人的视力可以达到 1.5~2.0。但视力的极限是多少呢?
在我国台湾省和肯尼亚都发现了视力为 5.0 和 3.0 的人。也就是说,视力 5.0
的人在 500 米外看到的东西,与视力 1.0 的人在 100 米处所看到的一样清晰,
因而人们称之为“超能视觉”。
1759 年 7 月 19 日,身为英国皇学家会会员的斯威登波尔格在戈登布尔
克城里参加一家人举办的晚会。当时是傍晚 6 点,他忽然板起脸孔来对客人
们说:“诸位,刚才在斯德哥尔摩发生了火灾,火势可真大呀!”众人惊奇
不已,以为他在说胡话。数小时后,他又告诉大家:“诸位,大火总算被扑
灭了。火正好烧到离我家差三栋房子的地方,好危险。”在场的人都不相信。
戈登布尔克城距离斯德哥尔摩达 480 公里,那时既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
广播、电视,除非是现场目睹相告。然而,两天之后,斯德哥尔摩传来消息,
证实了斯威登波尔格所说的全是事实。他真能看到 480 公里以外发生的火
灾。你说奇怪不奇怪?
再说一个令人十分棘手的案件,却被一个偶然的发现非常顺利地破获
了。这又得归功于眼睛的奇迹。西班牙有一个叫美洛蒂的小女孩,一天上午
去学校的路上,被几个绑匪架走了。几个小时以后,她的父母收到一封信,
要他们立刻交出 1000 万美元现金,否则就要撕票。她的父亲是艾斯特纳城夜
总会的主人雷蒙,他想尽一切办法筹措,也只得到 300 万美元,焦急之心可
想而知,她的母亲在翻着照相簿的时候,看到女儿的一张照片,发现女儿的
瞳孔里竟有拍照人的影像,于是计上心来。雷蒙当即通知绑匪,说要一张女
儿的照片,以证明她仍旧活着,才能交付赎金。绑匪如约寄来一张美洛蒂的
照片,雷蒙收到这张照片后,立刻交给了警方,警方的摄影专家放大了这个
女孩的照片,由照片内女孩的瞳孔里清楚地看见了三个绑匪的相貌,并认出
了其中一名男子是个惯犯,马上拘捕了他。由他的口里知道了绑匪藏匿女孩
的地方,从而救出了这个女孩,使绑匪全部落网,受到了严惩。
据我们了解,瞳孔是光线进入人眼的卡口,它的作用就像照相机镜头后
的光圈,控制着眼睛的进光量。当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光线微弱时,瞳
孔扩大,从而使光线以适当的数量进入我们的眼睛,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但美洛蒂的瞳孔能却成像,显然其眼睛的结构与众不同,个中奥秘不得而知。
说到眼睛可以进行人体透视,国内外报刊已做了大量报道,完全证实这
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认为它是人类的一种特异功能。为了避免扯得太
远,我们只想对此简单地说几句。
英国有一位 47 岁的名叫安妮·欧文的妇女说:“我总觉得我的头脑里像
有一部电视机,只要我望着那个人,那么他皮肤底下的一切影像就出现在我
的脑海里,而且我可以找到起病的根源。我并不是特别奇异或反常的人,我
相信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第三只眼,只是没有太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相信
安妮有“第三只眼”的,包括来自根德郡罗彻斯特城的一位女议员。安妮在
看了这位女议员后对医生说:“她的腹部有毛病,需要动手术。”果然,不
久就在她的腹腔里发现一个大卵巢瘤,及时予以割除了。
英国白金汉郡一位 37 岁的妇女卡特莲娜一眼就能看出孕妇是生男或生
女,而且从未猜错过。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年轻的孕妇,她的朋友招呼说:
“卡特莲娜,你过来,告诉我们她将生男还是生女?”特莲娜立即说是双胞
胎,一男一女。可是孕妇却说医院检查的结果是一双女儿,因为孪生胎多是
同性的。结果分娩后,孕妇产下的果真是一男一女,证实医院检查失了灵。
陕西籍解放军某部医生郑翔玲的眼睛能看透人体,看见人的五脏六腑、
骨骼血液。她看到的东西是立体的、彩色的,胜过当前先进的医疗仪器,例
如 X 光机、B 超仪和 CT 扫描仪。郑翔玲小时候最爱看阿姨大肚子里的娃娃,
许多孕妇找她看胎儿的性别。以后她当了军医,用目测判断,准确率极高。
她还能把菊花杆“看”断,把水中的鱼“看”死。
本世界初,日本有位叫千鹤子的妇女,不仅能透视人体,还能透过海水
寻找水下遗物,透视地层下的煤田。
在超感官知觉方面最神奇的可能要数荷兰人彼得·赫科斯了,他兼有透
视、遥感和信息传感等多方面功能,具有一双真正的“火眼金睛”。1950 年
12 月,名贵的斯科恩宝石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被盗。赫科斯被警方请到案
发现场,他通过窃贼留下的一件工具、手表和食物碎屑,在地图上画出了盗
贼潜逃路线,并详尽地描述了三男一女的容貌。破案后发现完全吻合。
一名叫谢晖的男孩,他原是武汉市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
都在医院工作。当四川省大足县一个叫唐雨的小学生用耳朵认字的消息在报
刊上传开后,学校师生对他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明他也有这个能力。后来,
他又到武汉市的一所医院里进行了透视诊断疾病的试验。首先来到骨科病
房,这里都是上了石膏的骨折病人。有些病人看到他在看自己的伤处,就把
被掀开,伸出上了石膏的腿。他笑着说:“你不要伸出来,我一样看得见。”
比如小腿骨折了,他可以告诉你是胫骨骨折还是腓骨骨折,骨折断裂处是在
上面还是在下面,断口的斜面如何等等。小孩说不清楚就画出草图来,经过
医生核实完全正确,真比 X 光还要准确。
小谢晖告诉人们,当他想要看骨折的部位时,只要用心去想就会在前额
区出现一个像电视屏幕一样的东西。然后要看的东西就会像放电影似的一幕
一幕地显示出来,还是彩色的呢!如果稍不留神,图像也会跑掉了。
有人认为人类大脑的前额区是一个发展到最完善程度的高级区域,这里
的脑细胞可以同时司几种功能,比如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及感情与
情绪的控制等等,与高层次的复杂的智力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他区域的
脑细胞只能专司一种功能。特异功能者正是在前额区显示出图像来,奥秘也
许就在这里。
人眼显微镜
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德国路德维希堡有一个妇女,眼睛就像显微
镜,可以将物体放大数百倍。这个现年 30 岁的女性,名叫韦罗尼卡,是口腔
科医生。韦罗尼卡能够将一部 3270000 字的长篇巨著抄录在一张普普通通的
明信卡上,她是用硬铅笔誊写的,每写两个字就要将铅笔芯修削一番。这双
得天独厚的眼睛,对她的医生职业大有裨益,可以直接用肉眼检查人体的病
变部位,达到细致入微。当然,能放大物体的眼睛,给韦罗尼卡也带来许多
不便:妨碍她阅读书报和看电影电视。目前,这位被德国慕尼黑医疗光学仪
器研究所的专家称为“活的显微镜”的口腔科医生,正在开始致力于微型书
籍的编纂。这位妇女的眼睛为何能具有显微镜的功能,这还有待于科学家们
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眼皮为什么跳
旧社会常有人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祸。”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但
眼皮为什么会跳呢?
我们知道,全身的肌肉都是受神经支配的,这些神经都通向脑和脊髓。
头颅骨里装着脑子,由此发出 12 对脑神经,指挥头、面、颈部的肌肉,脊柱
骨里装着脊髓,从这里发出 31 对脊神经,指挥着胸、腹、四肢的运动。眼皮
里面有肌肉,有的是从上到下的,它们一收缩,可使眼皮闭合。这些肌肉分
别归第三对和第七对脑神经指挥。
如果这两对神经有了什么问题,眼皮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比如有一种
“面神经麻痹”的病,就是第七对脑神经失去了作用,这种病人的眼睛就闭
不紧,即使睡着了,也是半睁着眼。相反,如果脑子里管理这两对神经的细
胞活动过多了,眼皮里的肌肉就会发生一阵阵的收缩,这就是引起眼皮跳动
的原因。
其实,脑或脊髓里的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接着引起它所指挥的肌
肉产生收缩或跳动的现象,并不是很少见的。它们有时发生在手臂上,有时
发生在小腿上……但是由于不起眼,它们就不被人注意。眼睛是人身上的两
个瞭望塔,是最敏感的地方,肌肉发生了跳动,感觉特别明显。再加上一些
迷信说法,更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弄清原因也就不足为怪了。
根据一般经验,如果睡眠不好,脑神经容易兴奋,也容易发生眼皮跳动,
但过不久就恢复了。如果经常反复发生,可能说明脑神经受到过度的刺激,
应该到医院里去检查。
眼睛之上的两道风景线
人的眼眉和眼睫毛除了修饰眼睛,增加眼睛的美观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眉是眼睛的“卫士”,它能把从额部淌下的汗液引开,起分流作用,使
其不致顺流而下浸渍眼睛。
睫毛呢?它的反应是“闪电式”的,当外来物体一碰触睫毛,就在 1%
秒的时间内,它就可传递触觉,引起闭眼反射,使眼球不受外来物的侵犯。
另外,睫毛还能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眼睛,避免因紫外线直射而致病的危险。
所以,眼眉和睫毛不光构成眼睛上的两道风景线,也共同构成眼睛的第
一道防线。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