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逻辑学 上卷作者_德黑格尔着杨一-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也一定不是被溶剂所分解的了。在这里看不出何以必须造成这样的观
念,即它们在经验上并不曾证明,既是直接在本质上自相矛盾,而又另外不
能以别的方式站得住脚。出现这样的事只是由于对这些观念本身的考察,即
由于形而上学(它就是逻辑);但是,恰恰相反,这些观念之不能由形而上
学来证实,也和它们之不能由经验来证实一样!此外,柏采留斯也承认上边
所说的东西,即:伯多勒的命题并不违反确定比例的理论;当然,他又说,
这些命题也不与微粒论、即上述关于原子的观念以及由固体的原子来充塞溶
液的间隙等观点相违反,但是,上述的毫无根据的形而上学在本质上与饱和
比例毫不相干。

① 参看第127 页。

② 柏采留斯(Berzelius,Johann Jakob,Baronvon,1779—1848),自1807 年以后,即在斯德哥尔摩为化学
教授,著有《化学教科书》三卷,1808—1828 年出版。——原编者注


所以,在饱和规律中所表现的特殊的东西,只涉及一个物体之量的单位
本身(不是原子)的数量,另一个与前者化学性不同的物体之量的单位(同
样不是原子)便用这个数量来中和自己;不同唯在于这些不同的比例。柏采
留斯的比例理论尽管完全是一个数量的规定,然而他却也谈亲和性的度数(例
如,他的书第86 页),因为他把伯多勒的化学质量,解释为由起作用的物体
的现存之量而来的亲和性度数的总和,而不像伯多勒那样彻底使用“饱和容
量”的说法,所以他自己便陷入内涵大小的形式中去了。但是这就是构成所
谓动力哲学特点的形式,他在前面(同书,第29 页)称之为“某些德国学派
的思辨哲学”,并且为了卓越的“微粒哲学”的利益而着重地竭力排斥了它。
关于这种动力哲学,他指出它假定了元素在化学化合中彼此渗透,而中和就
在于这种相互渗透;这不外是意谓着化学性不同的微粒,彼此间只是数量关
系,它们消融为一个内涵大小的单钝性:这同时亦表现为体积的缩小。另一
方面,在微粒说中,化学化合的原子应该是在间隙中,即彼此相对地保持自
身(并列,JuXtaposition);在一种仅仅作为外延大小和数量持续的相比中,
亲和性度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说在上面所引那本书的同一地方,陈述
了确定的比例现象的来临,对于动力的观点,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那末,
这也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历史情况,且不用说依照费舍排列法的雷西特尔化学
量法的系列已为伯多勒所知,并在拙著《逻辑学)第一版中加以引证,拙著
曾指出,旧的以及想要成为新的微粒说所依靠的范畴,都是空洞无物的。但
是,柏采留斯却错误地断定说,在动力观的统治下,确定的比例现象似乎仍
旧是不可知的,他以为那种观点与比例规定性是不相容的。无论如何,这种
规定性只是一种大小规定性,至于它的形式是外延的或内涵的,那倒是无所
谓的。因此,柏采留斯虽然极其依恋第一种(数量的)形式,他本人也使用
了亲和性度数的观念。

因为亲和性在这里被归结为量的区别,所以它作为选择亲和性是被扬弃
了;其中排他性的东西,则被归之于环境,即归之于好像是外在于亲和性的
某些规定,如已出现的化合物的内聚力、不可溶性等等。这种观念有可以与
考察重力作用的办法相比较之处:在那里,那自在地属于重力本身的东西,
如摆动的钟摆由于重力必然过渡到静止状态,却只被当作是同时呈现的空
气、线索等外在阻力的环境所致,并且不归之于重力,而只归之于摩擦。在
这里,对于在选择的亲和性中的质的本性来说,这种质的东西是否在作为它
的条件的这些情况的形式中出现,并且被如此来理解,那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质的事物本身开始了一个新的序列,其特殊化再不仅仅是量的区别了。
①化学亲和性的区别,假如现在因此而以一系列量的比率,针对选择的奈
和性,严密确定自身,作为正在出现的质的规定性的一种区别,而这种规定
性的行为决不与那个序列重合,那么,近来把电与化学行为结合起来的方式,
却又使这种区别陷入完全的混乱,而希望从这种据说更为深刻的原则出发获
得关于最重要的原则(尺度比率)的启发,却完全失望了。这种将电和化学
现象完全同一起来的理论,因为涉及物理方面,而下仅是尺度比率,所以在
这里无须详加考察,而只要捉一下尺度规定的区别性由它而混乱,就可以了。


① 参看第127 页。

可以说这种理论本身是肤浅的,因为其肤浅就在于把有差异的事物的差异之
处省略掉,而把它看作是同一的。至于亲和性,由于化学过程与电风及火和
光现象同一起来了,所风被归结为“相反的电之中和”。电与化学性之同一,
甚至几乎是可笑地以下列方式来表远的(同前书,第63 页),即:“电的现
象固然说明了物体在或大或小的距离中的作用,它们在化合之前的吸引(这
就是说,行为还不是化学的),以及由这种联合而产生的火(?):但是,
在相反的电的情况消失以后,物体仍以这样大的力量继续联合,关于这样的
事件的原因,电的现象却没有给我们以启发;”这就是说,这种理论启发我
们:电是化学行为的原因,怄电不能启发我们在化学过程中什么是化学的东
西。一般化学的区别既然归结为正负电的对立,所以,属于这一方面与属于
那一方面的试剂之间的亲和性的区别,就被规定为正电和负电两系列物体的
序列。当电与化学性按照它们的一般规定而同一时,下边这一点便已经被忽
视了,即:电的本身及其中和是瞬息即逝的,对于物体的质仍然是外在的,
而化学性在其作用中,特别是在其中和中,它所需要并加以改查的,则是物
体的整个质的本性,在电的范围中,正负电的对立同样是瞬息即逝的,它是
这样的不稳定,以致它依赖于最微小的外在环境,这与酸和(譬如说)金属
等等的对立的确定不移是不能比较的。通过极剧烈的作用(如温度之升高等)
所表现的化学行为中的变化,与电的对立的朕浅是不能相比的。最后,在双
方每个系列之内,有较多或较少的正电状态,或是有较多或较少的负电状态,
这其间进一步的区别,既是完全不可靠的,也是未经证实的。但是,从物体
的这些系列出发(柏采留斯同上书,第84 页以下),“按照它们的电位,应
该产生电学化学系统,这个系统最适合于给出一个化学观念:”这些系列现
在将要得到说明,但关于它们实际状况究竟如何,在第67 页上却又说道:“这
一点大的就是这些物体的序列;但这些材料的研究是如此之少,以致关于这
个相对的序列还没有任何究全确凿的东西可以确定。”——无论是(首先由
雷西特尔造成的)那些亲和性系列的比率数,或是柏采留斯所提出的、极其
有趣的、将两个物体的化合归结为少数量的比率的单纯性,这对于那些应该
是电化学的制造品,都完全用不着依靠的。如果在这些比例及其自雷西特尔
以来的全面推广中试验的方法曾经是真正的指路明星,那么,这些伟大的发
现与脱离经验道路的所谓微粒说的那种蕪杂无聊的混合,便越发造成了明显
的对照;只有开始抛弃经验原则,才能使得早先主要为雷特尔①所创始的那个
想法,再被接受,即建立起正负电的物体的固定序列,而这些序列同时又有
化学的意义。

正负电的物体的对立,其实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真实;如果这些对立被当
作化学亲和性之基础,那么,用试验方法就会证明这个基础的空虚,并导致
进一步的扞格不通。在同上书第73 页,也承认了两个所谓负电的物体,如硫
与氧,会以一种比氧和铜紧密得多的方式化合在一起,虽然铜是带正电的。

① 雷特尔(Ritter,JohannWilhelm,1776—1810),慕尼黑科学院院士,著有《物体的电系统》,三卷,1805—1806
年。——原编者注

因此,就亲和性而言,基于正负电一般对立的基础,比起电规定性的同一系
列中单纯增多或减少来,必然是相形见拙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亲
和性度数不仅依赖于它们的特殊的单极性(在这里,这种规定与什么假设有
联系,是不相于的,它只意谓着非正即负);亲和性度数主要必须从物体的
一般两极性的强度中引导出来。因此,仔细观察亲和性,便过渡到我们所主
要关心的选择亲和性的比率;于是我们看到,现在就选择亲和性而言,得出
的是什么东西。同书第73 页又承认:即使两极性不只是在我们的想像中存
在,两极性的度数也好像并没有固定的质,而在颇大程度上依赖于温度,于
是,在这一切之后,被宣告为结果的,不仅是每种化学作用就其原因而论,
是一种电的现象,而且那好像是所谓选择亲和性的作用的东西,也只是由于
电的两极性呈现在某些物体中比在另一些物体中更强所致。在假设性的想像
中,兜圈子一直兜到现在,归结仍旧是较大强度这一范畴,那和一般的选择
亲和性同样是形式的东西;选择亲和性既然建立在电极的较大强度之上,它
就像从前那样,在物理基础上丝毫没有前进一步。但是,即使这里应被规定
为有较大的特殊强度的东西,后来也只是归结为前面已经引过的、伯多勒所
证明的变态而柏采留斯由于把比例学说推广到一切化学关系上而获得的功绩
和名誉,本身并不能成为阻碍讨论上述理论之缺点的理由;而必须这样作的
更确切的理由,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功绩,在一门科学中(像在牛
顿那里那样),往往为了与此有关联的坏范畴的毫无根据的虚构更变成了权
威,恰恰是这样的形而上学,却被以最大的装腔作势来宣布,而且得到传诵。
除了有关化学亲和性及选择亲和性的尺度比率的形式以外,也还有其他
的尺度比率将自己化为质的系统那样的形式,可以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化学
物体在对饱和的关系上,形成了一个比率系统;饱和自身依靠一定的比例,
彼此具有各别物质存在的两方面的数量,就是以这个比例化合的。但也有些
尺度比率,其环节不可分,也不能表现为一个特殊的、各有差异的存在。这
些尺度比率就是在前面被称为直接的独立的尺度那样的东西,它们是以物体
的比重来代表的。——它们是在物体以内的重量对体积的比率;比率指数表
现一种比重规定性与其他比率不同,它只是在比较中的一个确定的定量,是
在外在反思中外在于那些比率的一个比率,并不以它自己与一个对立物的质
的相比为基础。这就会有从一个准尺把比重系列的比率指数作为一个系统来
认识的任务,这个准尺把一个单钝的算术的多特殊比为一个和谐的交错点的
系列。——对于认识上述的化学亲和性系列,也有同样的要求。但是,科学
对这一点耍达到像以一个尺度系统来把握太阳系星球距离的数字那样,还很
遥远呢!

虽然说比重最初好像并无彼此同的质的比率,然而,它们却同样有质的
关系。当物体有了化学的化合时,即使只是汞合化或同体化,比重的中和也
同样出现了。在上边已经提到过这样的现象,即:即使在化学上本来无关的
物质,其混合后的体积与它们在混合前的体积之和,大小是不相等的,在混
合中,它们交互地改变了它们用以发生关系的规定性的定量;以这种方式,
它们表明彼此之间有了质的相比。在这里,比重的定量不仅表现为一个固定
的比较数,而且是一个可变动的比率数:混合物的指数给出尺度的系列,其
进展被不同于彼此化合的比重的比率数的另一原则所规定。这些比率指数不
是排他的尺度规定;它们的进展是连续的,但自身包含着一个特殊化的规律,
这规律与数量在其中化合的、形式地进展的比率是不同的,并且使前一进展
与后一进展不可通约。

乙、尺度比率的交错线

尺度比率的最后规定是:尺度比率是特殊地排他的;这种排他性适合于
作为不同环节的否定统一的中和。选择亲和性,就它对别的中和的关系看来,
并没有为这种自为之有的统一,产生更多的特殊化原则:特殊化只是仍然停
留在一般亲和性的量的规定之中,依据这种规定,便有了彼此中和的一些数
量,因而与它们的环节的别的有关选择亲和性相对立。但是,由于量的基本
规定,排他的选择亲和性,即使在与它不同的中和里,也延续自身:这种连
续性不仅仅是作为比较的各种中和比率的外在关系,而且中和本身也有一种
可分离性,因为可分离性由事物的统一而成,这些事物,作为独立的某物,
每一个与对立系列的这一个或那一个事物发生关系,都是无所谓的;尽管它
们是以各种特定的数量相化合的。于是,这个依赖自身中这样一种比率的尺
度,便带有自己的漠不相关性;尺度在自己那里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并且在
它对自身的关系中,是一种可变化的东西。

尺度比率对自身的关系,是与它作为量的方面的那种外在性和变化性不
同的;与那种外在性和变化性相反,尺度比率作为对自身的关系,乃是一个
有的、质的基础,是一个常存的、物质的基质,这个基质必须在它的质中包
含这种外在性的特殊化原则,连同自身作为外在性中尺度的继续。
按照这种详密的规定,排他的尺度在其自为之有中是外在于自身的;它
排斥自身,既建立自身为他物、仅仅是量的东西,又建立自身为一个同时又
是别的尺度那样的别的比率:它被规定为本身自在地特殊化的统一,这个统
一在自身那里产生了尺度比率。这些比率与早先那种亲和性不同,在那种亲
和性中,一个独立物与不同的质的独立物相比,并且与一系列这样不同的独
立物相比;在相同的中和环节之内,这些比率是在同一的基质那里出现的;
尺度却规定自身,耍排斥自己去到别的、仅仅是量的不同的比率(这些比率
同样形成亲和性与尺度),与那些仍然只是量的差异的比率交互更替。它们
用这种方式,形成在较多和较少的阶梯上的一条*尺度交错线。

在这里,呈现着一个尺度比率,即一种独立的实在,它在质上与别的尺
度比率不同。一个这样的自为之有是可以容纳外在性和定量变化的,因为它
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定量的比率。它有一个幅度,在这个幅度内,它对于变化
仍然是漠不相关的,它的质也不改变。但是,在这种量变中,出现了一个点,
在那个点上,质也将改变,定量表明自己在特殊化,以致改变了的量的比率
转化为一个尺度,因而转化为一种新质、一个新的某物。代替了前者的位置
的比率,是被前者所规定的,一方面这是按照亲和性中说环节的质的同一性,
另一方面,则是按照量的连续性。但是,由于区别归人这种量的东西之中,
所以新的某物就对先行者漠不相关:它们的区别只是定量的外在区别。所以,
新的其物不是从先行者产生的,而是从自身直接产生的,即从内在的、还下
曾实有的特殊化的统一中产生的。——新的质或新的某物又受自己的同一变
化进程支配,如此以至无限。

①就一个质的进程是在经人不绝的量的连续性中而言,接近一个质变点的
各比率,从量方面来考察,便只是由较多和较少而有区别。从这方面看,变
化是逐渐的。但是,渐进性仅涉及变化的外在方面,而不涉及变化的质的方
面;先行的量的比率,纵使无限接近于后继者,却仍然是一个不同的质的实
有。因此,从质的方面来看,自身无任何界限的渐进性的单纯量的进展,被
绝对地中断了;因为新生的质按其单纯的量的关系来说,对正在消失的质是
不确定的另外一种质,是漠不相关的质,所以过渡就是一个飞跃;两者被建
立为完全彼此外在的。——人们喜欢通过过渡的渐进性试图理解一种变化;
但是,浙进性倒不如说恰恰是单纯的漠不相关的改变,是质变的对立面。在
渐进性中,两种实在被当作状态或独立的事物,它们的联结倒是被扬弃了;
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这一实在为别的实在的界限,而是这一实在绝对外在于别
一实在;纵然理解在这里所要求的东西很少,而这样一来,却恰恰取消了理
解所需要的东西。

①参看第127 页。

注释

自然数体系已经表明是这样一个质的环节的交错线,而这些环节是在单
纯外在的进程中出现的。这个体系一部分是单纯量的往复进迟,是连续的相
加或相减,以致每一个数对它的先行者及后继者都具有同样的算术比率,而
这些先行者和后继者对它们各自的先行者与后继音也是如此类推。但是,由
此产生的各数也对别的先行或后继的数具有一种特殊的比率,或者将那些数
之一的倍数表现为一个整数,或者是幂与根。——①在音乐的各种比率中,一
种和说的比率由于一个定量而出里在量的进展的音阶中,而这个定量本身,
在音阶上对它的先行者与后继者,除了具有这些先行者与后继者对其各自的
先行者与后继者的同样比率之外,就再没有别的比率。当后继的音符与主音
符像是越离越远时,或数通过算术极数像是越来越变成别的数时,却反而一
下子出现了回复或惊人的一致,它在质的方面并不是由直接的先行者所准备
的,反而好像是一种actio in distans[距离作用],好像是对远离的东西
的关系;单纯漠不相关的比率并不会改变先行的特殊实在,甚至根本不能形
成这种实在;这些比率的进展一下子中断了,并且因为这种进展是以同一方
式在量的方面继续的,所以由于飞跃,一种特殊的比率便闯入了。
①在化学化合中,当混合比率不断改变时,这样的质的交错与飞跃便发生
了,即:在混合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