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钟更加明显胆经“合穴”,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35阳交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后缘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癫狂阳维脉郄穴36外丘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前缘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癫狂胆经“郄穴”37光明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目痛,夜育,下肢痿痹,乳房胀痛胆经“络穴”38阳辅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处偏头痛,目外眦痛,瘰疬,脚气,腋下肿痛,咽喉肿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胆经“经穴”39悬钟

(绝骨)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痔疾八会穴之一,髓会绝骨40丘墟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疟疾。参考资料:据报道,在对胆总管引流者进行胆道造影时(在注射吗啡的条件下),发现针刺丘墟、阳陵泉、日月等穴后30分钟,胆总管出现明显的规律性收缩,蠕动明显增强胆经“原穴”41足临泣足背外侧。在第四、第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遗溺,乳痈,瘰疬,疟疾,足跗疼痛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42地五会足背外侧。在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当小趾伸肌腱内侧缘处头痛,目赤,耳鸣,胁痛,乳痈,内伤吐血,足背肿痛胆经“原穴”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43侠溪足背,第四、第五趾间缝纹端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胁肋疼痛,热病,乳痈胆经“荥穴”44足窍阴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胆经“井穴”足少阳胆经穴歌

少阳胆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瞧,率谷天冲浮白次,(头)窍阴完骨本神邀,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风池肩井渊腋部,辄筋日月京门标,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宵,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胆输通带脉,地五会穴接侠溪,第四趾旁(足)窍阴毕。附二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第二章 丑时养生 养肝如同养护树木(1)
 

丑时——1:00~3:00——肝经最旺

“卧则血归于肝”,丑时保持熟睡是对肝最好的关怀。肝五行像木,日常养肝要如同养护树木。养肝就要及时梳理它的性情,性情暴躁只能助长它的暴脾气。要想养好肝,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畅,力戒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肝经的时间一定要熟睡

肝属木,据有关资料统计,地属亚热带海岛气候的中国台湾人,多数为湿热体质,多数人都得过肝炎。而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神经紧张、眼睛干涩、目赤肿痛、脾气暴躁的肝火症状,以及关节肿痛、皮肤发痒、痔疮等肝热结合脾湿下注之病,得病率极高。

肝脏实在很可怜,它从人出生开始就无怨无悔地替人做工,却天天受到伤害。也许你会说,我平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肝的事情,每天吃护肝的食物,每天都在做运动……

的确,您做的这些都可以养肝,但是有一个伤肝的行为您没注意到——那就是为了学习、工作经常熬夜加班,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这样做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卧则血归于肝”,熬夜加班不但血不能养肝,还消耗营养、破坏人的好心情。

曾有一位中年患者说一段时间内他总是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稍有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大发雷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夫人说男人也有更年期,问我是不是也更年期了。我问他平时的工作生活情况。他说他现在工作比较多,经常加班到半夜,每天睡眠不到5个小时,这样已经一年多了。

我告诉他,说“更年期”也对,但这是现代医学的说法,男性也有更年期是这几年才有的提法。传统中医不讲更年期,主要是起居无常的加班让他变成这样的。他不解,难道加班还能让人的脾气变大吗?我告诉他,肝主藏血,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导致肝气不舒、肝郁气滞,所以就有了好发脾气的念头。

《素问·五脏生成论》:“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意思是说,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抓取。

当人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储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排出其储藏的血液,供应机体活动需要。“人动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在半夜1点到3点的丑时还不休息的话,血液就要继续不停地“运于诸经”,无法归于肝并进而养肝,这就好像银行的存款,如果你一直不存,天天支出去花费,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空头。我们的肝脏就是人体的血液银行,需要随时存入,如果天天透支,还要接受一大堆的垃圾(因为所有的污染到了人体内,第一个要应付它的就是肝脏)。那么我们的肝脏在超负荷下运转难免会有闪失。

所以要强调的是,丑时一定要睡眠,而且必须要“在这段时间内睡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在子时前就寝,此时肝胆都需要养护。退而求其次,如果你在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好,就一定要在第二天找时间适当休息一会儿,这样才有助于强化肝脏。
第二章 丑时养生 养肝如同养护树木(2)
 

养肝其实很简单!对于肝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卧”着。

华山“睡仙”陈抟老祖,寿享一百一十八岁高龄,终生以睡功作为修炼手段,至今华山希夷洞内,犹存其卧功睡像。传有华山十二睡功总诀,大家可以参考。诀曰:

夫学道修真之士若习睡功玄诀者,于日间及夜静无事之时,或一阳来复之候,端身正坐,叩齿三十六通,逐一唤集身中诸神,然后松宽衣带而侧卧之。诀在闭兑,目半垂帘,赤龙头抵上腭,并膝,收一足,十趾如钩,阴阳归窍,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后一手掐剑诀掩生门,一手掐剑诀曲肱而枕之,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开天门闭地户,心目内视,坎离会合,是“内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夫人之昼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万四千里,是应天地造化,悉在玄关橐龠。使思虑神归于元神,内药也。内为体,外为用。体则合精于内,用则法光于外,使内外打成一片,方是入道工夫。行到此际,六贼自然消失,五行自然攒簇,火候自然升降,酿就真液,浇养灵根,故曰:玄牝通一口,睡之饮春酒,朝暮勤行持,真阳永不走。凡睡功毕,起时揩摩心地,次揩两眼,则身心舒畅。

问:我平时工作时间挺紧的,最近也有人说我的脸色发青,可能是平时加班的时间过多损害了肝所致,请问平时应怎样注意养肝啊?

答:要养护肝,就要找时间多休息。戒酒,不乱服药。可以提两个穴位供参考:太冲穴、太溪穴。如有条件酉时安神定志片刻,按揉涌泉、太溪穴,或者做十趾抓地动作,同时做赤龙绞海、叩齿、鼓漱、吞津等动作。如有不适,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时进行调理。

肝经诸穴是治妇科病的灵药

肝主疏泄,疏就是疏通,泄就是发泄、升发。也就是说,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什么是气机?气机就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我们的身体是一个不断发生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肝主疏泄是通过调理冲任二脉实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女性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活动与很多脏腑有关,其中与肝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冲任二脉与女性生理功能联系紧密。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所以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又可调理冲任二脉的生理活动。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经之气调畅,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就会准时到来,带下也会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和分娩也会顺利。如果肝失疏泄,则可致冲任二脉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发月经、带下、胎产之类的疾病,严重者还会影响性功能和导致不孕症。

此外,肝藏血可以调节血量,对女子月经和胎产也起重要作用。女性以血为本,其行血耗血,妊娠血聚养胎,分娩下血,无不涉及血。冲任二肝阴虚者的调养阴虚是血虚+热象,肝阴虚可以理解为肝血虚兼见虚热现象。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目涩干痛,胁肋疼痛,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或手足蠕动,舌红少苔,脉细数而弦。肝阴虚是以头晕耳鸣、胁肋隐痛、烦热目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肝病、温热病后期耗伤###,使濡养功能不足所致。肝阴虚者在治疗上应以滋阴养肝为主。人卧则血归于肝,暴怒伤肝,饮酒伤肝,久视伤血,所以要养肝阴、滋肝血,生活中不生气,戒酒,注意不用眼过度,不熬夜。脉隶属于肝,冲为血海,主月经,任主胞胎,孕育胎儿。肝藏血以调节血量,可根据妇女生理情况调节冲任二脉的血量,从而维持妇女的正常生殖功能。
第二章 丑时养生 养肝如同养护树木(3)
 

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乳房经常肿痛,到医院检查证实为乳腺增生,吃了一些西药也不见好转,现在经前一周乳房胀痛越来越厉害,乳头痛痒不适,甚至不能触衣。月经来后情况会好一点。中医认为乳房属胃,乳头属肝,所以为其针刺肝经原穴太冲,采用泻法,或用母子补泻法泻其子穴行间后痛痒立消。

肝经上的很多穴位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中太冲穴就是一个值得推荐的代表。平时可以自己经常按摩太冲穴。

有人会问,按摩太冲穴真有这么神奇吗?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有“发源、原动力”之意。《难经·六十六难》有“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之说,可见其重要性。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经常按揉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化湿通经,对胁腹满痛、头痛目眩、疝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爱生气尤其爱生闷气的女性来说,生气了,一定要按摩一下太冲穴,这是一个很好的补救方法。除了按摩太冲穴外,还要重点照顾以下几个穴位。

(1)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常按摩大敦,对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崩漏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大敦穴还是自古以来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艾灸此穴。

(2)行间穴位于足背部第一、第二趾间缝纹端处。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痛经、带下等症。五输穴所溜为荥,性属火穴,母子属性为子,对于肝经火旺需要泻肝火时,取行间是最好的选择。按摩点穴从轻重上说,轻柔的属补,刺激较强、力量较重的属泻。对于不会扎针者,此时可以放手按压此穴,痛一点没关系,但别按揉到痛不可忍。

(3)蠡沟穴位于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是肝经的“络穴”,属肝络胆,所以这一个穴位可以同时调理肝胆两条经脉。

(4)中都穴位于内踝高点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疝气、崩漏、腹痛、泄泻、恶露不尽等,是肝经的“郄穴”。可治疗急症血证。

(5)曲泉穴位于膝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主治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阴痒、膝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五行属水,肝属木,按照五输穴的五行母子关系,曲泉属于母穴,虚则补其母。临床发现对于经常熬夜,自诉有颈椎病,属于肝经气血相对较“虚”的患者,按其曲泉穴多有压痛,针刺该穴(用补法)时,感到酸胀,随后颈项不适感可减轻或消失,起针后该穴压痛也可减轻或消失。很多伏案工作者不妨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曲泉穴。

按揉有压痛时千万不要用力按压,轻柔的手法才是补法。学习传统医学经验,把我们的肝经照顾好,多数困扰就会没有了,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问:请问什么时候按摩肝经最好呢?

答:从理论上讲,在肝经最旺的丑时按摩最好,但此时我们宜保持熟睡,以顺应自然。因此,可以将其改为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当令的戌时(晚上19点至21点)按摩,或者采用酉时肾经当令之时按揉肾经原穴——太溪穴,同时按揉肝经原穴——太冲穴。

有了脾气要发出来——生闷气比发脾气更伤肝

第二章 丑时养生 养肝如同养护树木(4)
 

俗话说,怒伤肝。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肝气上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生气,人一生气没处发泄就会蕴怒,怒极必伤肝。

《黄帝内经》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在体内是将军之官,是武将之首。作为将军之官,肝脏是专门为身体打仗的。任何不属于人体内的外来敌人,肝脏马上会去对付它。所以,人体有那么多的状况需要肝脏应付,肝当然就容易受到伤害。

“谋虑出焉”,肝脏怎么能出“谋虑”?谋虑就是计谋思虑,反复筛选思考方案。善于动计谋的人,肝气用得多,耗伤肝血也会影响人的视力,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

肝经在丑时活动最强,有人喜欢深更半夜学习、想事情,因为这时效率高,计谋出得也好,道理就在于此,故一般的“大决断”都出自半夜。

肝能调节人的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会引起两个方面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肝郁气滞和肝阳上亢。

女性多是肝郁气滞的代表

爱生闷气的人多为女性,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妇女乳腺增生很多是生闷气的结果。

一家销售公司的业务员,业绩相当好。后来,由于同事不断地排挤她,她一气之下就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但她却变得郁郁寡欢,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了,业绩也是大不如从前。一年下来,她感觉身心疲惫,面色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两年以后的身体检查显示,她患有中度乳腺增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女性来说,肝的经脉分布于两肋,乳房是肝脉必经之路。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胸闷乳胀、乳房疼痛。肝主气机的升降出入,脾升胃降也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脾的运化升清和胃的受纳降浊功能受阻,形成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影响津液的输布与血的运行,导致水液停滞,血行不畅产生痰淤等病理产物,形成肿块。肝阳上亢更钟爱男性

肝主怒。一般男性容易把肝火发出来,表现为肝阳上亢。那些有火暴脾气的人,经常处于发怒状态,容易秃顶。

与女性相比,男性更爱把脾气发出来,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肝气旺,更主要他们感觉心里有气不发出肝硬化病人更易发生溃疡病专家研究发现,肝硬化病人更易发生溃疡病,这种消化性溃疡病又称肝源性溃疡病,这也是发生肝硬化的明显信号。临床对照观察显示,肝硬化病人患溃疡病的发病率为15%,而非肝硬化者的溃疡病发病率仅占35%。经观察显示,肝硬化组的溃疡病发病率为20%,而非肝硬化的对照组仅为4%。大部分肝硬化的病人常会因肝功能失常、解毒功能低下、胃肠黏膜循环障碍、缺氧等因素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氢离子逆向弥散,损害胃黏膜,最终形成溃疡病。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食欲减退,出现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便血等溃疡症状,一定要注意检查一下是否伴有肝硬化。来会很憋闷。在大多数人看来,发脾气是有伤大雅的事情。事实上,有了气发出来要比闷在心里好得多。

由于生气会给身体造成诸多问题,因此平时养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到“不生气”。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闷住,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通过其他途径把“气”发出来,比如,可以多听一些悠扬和节奏舒缓的音乐,让优美的乐曲化解精神的焦躁,放松情绪;运动也是发泄的有效途径,只是别过度就行了。
第二章 丑时养生 养肝如同养护树木(5)
 

虽说生闷气比发脾气更伤肝,但是能够做到凡事不生气最好,气大总会伤身嘛!

形意五行拳崩拳属木应肝,是形意拳中最简单的拳法,也是最实用的拳法,就是左右崩拳连环打出。生气郁闷不舒时,试试打几趟崩拳。经常锻炼崩拳能够起到舒肝利胆的作用。

问:最近与老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架,自己当时气得不行,后来连着两天自己也没吃什么东西。后来老公又是道歉又是劝的,总算心里舒服了一些。请问人为什么在生气后食欲就会下降?

答:人生气时还会出现胃脘胀闷、嗳腐吞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主要是因为,生气或发怒是肝木过度旺盛的表现,肝木过旺则对脾土克制过度,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下降,从而出现饮食不振的状况。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可以取太冲、足三里针灸。不会针灸可以用按揉的方法,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按揉太冲穴时会很痛,此时要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平时按揉太冲穴不方便,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在办公桌下面能脱鞋,就用一只脚的脚跟踩按另一只脚的太冲至行间一线,也可以踩按大脚趾,这里有肝经的大敦穴和脾经的隐白穴,可以起到调和肝脾的作用。在家伏案学习工作时最好能够光脚,边活动大脚趾边踩压脚背太冲穴,这是一个提供给没有时间专门锻炼者的小秘密。

再说一个迅速舒肝理气的小窍门。如果在某些场合,有人说话交谈影响大家,用一个字和动作请其噤声,该怎么做呢?食指放在嘴上发出“嘘”。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