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性有实有虚:实者病势急骤,声高息粗;虚者病势徐缓,气短息弱。

气喘为肺系疾病的常见症状,如:哮病、肺胀、肺热病、肺痈、肺水、肺衰、气胸等病,气喘常是其主症之一。暴咳、久咳、肺络张、肺痨、肺痿、肺癌、肺尘埃沉着病等均可有气喘症状。

临床根据病情表现综合分析如下。

(1)发作性气喘,常见于哮病,必伴哮鸣。

(2)劳作时发作或加重,或平卧时加重,常见于肺胀或由心衰等所致。

(3)气喘属吸气性困难者,多为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气喘属呼气性困难者,多为肺胀、肺痿、哮病等。

(4)高热病人,一般都有呼吸迫促、息急气粗的表现。

(5)呼吸深而规则,伴有鼾音者,常见于痰厥、脏厥、出血性中风等。

(6)胸腹内肿瘤等挤压而致气喘者,可有胸腹腔癌、瘤及气胸、悬饮、支饮、肥气、晚期益虫病、鼓胀等病。

(7)某些中毒,如杏仁中毒、煤气中毒等,均可有呼吸困难而见气喘的症状。

(8)咽喉病变或窒息时,亦可见气喘,应有咽喉部病变指征,或喉间痰鸣等症。

除在医院常规检查外,有时还会作胸部X射线检查、血气分析、CO2结合力、血电解质测定等。

其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有很多,具体如下。

(1)风寒束肺证:咳嗽气喘,胸部胀闷,痰稀色白,头身疼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平喘。

(2)寒饮停肺证:气喘咳嗽,或喉中哮鸣,痰液清稀多泡沫,胸部胀闷,恶寒怕冷,舌淡,苔白滑,脉弦。治宜温肺散寒、化饮平喘。

(3)表寒肺热证:气喘,咳嗽,胸部胀闷,息粗,鼻煽,咳而不爽,痰黄质稠,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散寒、清肺平喘。

(4)痰热壅肺证:气喘息促,咳嗽,胸部胀闷,痰多黏稠色黄或夹血丝,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痰平喘。

(5)痰气互结证:咳嗽痰多,气喘息急,胸闷,喉间痰鸣,舌淡或稍暗,苔白腻,脉弦紧。治宜化痰降气平喘。

(6)气郁伤肺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作时突然呼吸短促,胸闷胸痛,咽中如窒,苔薄,脉弦。治宜宣肺解郁、下气平喘。

(7)肺气虚证:喘促短气,声低懒言,咳声低微,神疲肢倦,面色少华,自汗畏风,舌淡,脉弱。治宜补气益肺平喘。

(8)肺肾气虚证:喘咳日久,动则更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神疲,自汗,肢冷,或有浮肿,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润,脉沉细。治宜补肾益肺、纳气平喘。

(9)肺肾阴虚证:咳呛气喘,痰少质黏,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润肺平喘。
第三章 寅时养生 娇生惯养的肺经可以这样养(5)
 

(10)水气凌心证:气喘息涌,痰多且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畏冷肢凉,尿少,舌淡胖,苔白滑,脉弱而数。治宜温补心肾、化气利水。

秋季养肺——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

肺气与秋气相通应,肺气在秋季最旺盛。此时,肺的制约和收敛功效强盛。到了秋天,人体的气血运行也随“秋收”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因此,人也应当顺应秋气而渐收。

如果不收,肺脏很容易受到干燥气候的伤害而患上肺热病,此时病人右脸颊会显得通红,肺气过盛,面色枯槁,胸背和四肢都会感到疼痛,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塞和打喷嚏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慢性哮喘和肺气肿。如果肺脏阴气重而阳气弱,人的身体就会变得黝黑、虚弱、怕冷,很容易感到劳累,在情绪上表现为忧伤、悲愁,容易扰乱精神,人体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不适感。

秋季养肺应以“收”为主,如何收呢?《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就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在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要早睡早起,起床时间要比春季稍晚一些,大体以与鸡活动的时间一致为宜。鸡叫的时候也就是天刚刚亮的时候,所以人们一定把握好这个时机起床。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到了秋天,精神情绪要保持安定秋冻要适度所谓的秋冻,就是“秋不忙添衣”,当然秋冻也要看情况。

初秋时,暑热未尽,凉风时至,衣被要逐渐添加,但不可一下加得过多,捂得太严。晚秋时,“月落乌啼霜满天”,穿衣要少一些,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但要适度,以自己能接受为宜,这样可避免因多穿衣服致使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此时宜生肺病。

“秋冻”是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也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准备。平静,借以缓解秋凉之气对身体的束缚,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如果您秋天还一天到晚想事情,那您的肺就不够调和了,身体就会变得不好,所以您要开始收敛种种作为,保持平静。怎样才能做到安定平静呢?这就要求人们收敛思绪,控制心情,遇事不急不躁,平静自然,使肺气保持通利调畅。

如果违背上面的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季还会发生顽固腹泻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季的“收”是冬季“藏”的基础,秋天阳气应当收而未能很好地收,冬天阳气就会应藏而不能藏。

肺是五脏中的娇脏,无论是在秋季,还是平时,我们都要善待它。

问:秋季养肺吃什么样的食物好呢?

答:秋季养肺最好是多吃白梨、白萝卜、百合、莲藕、白木耳等白色食物。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与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和五色中的青、赤、黄、白、黑相对应。肺脏与白色都属金,白色应肺。因此,经常吃白色食物可收到养肺效果。

附一手太阴肺经知识简表肺





行原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语译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胃上口贲门处,向上穿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气管、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走手少阴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中,沿前臂内侧边缘,进入寸口,上大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内侧端。它的支脉,从腕后一直走向食指桡侧,出其末端(商阳穴,交手阳明大肠经)手
第三章 寅时养生 娇生惯养的肺经可以这样养(6)
 











候原文《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mào),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shuò)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niào)色变语译本经异常表现为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而视觉模糊,这是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发生的臂厥。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疼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呵欠;本经气虚不足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颜色异常附

注手太阴络脉手太阴经别手太阴经筋原文《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语译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大鱼际部。其病症,实证则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则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原文《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语译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走向肺部,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原文《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 ,合贲下,抵季胁。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其成息贲者,胁急、吐血语译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拇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者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会合,达于季胁。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贲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

续表穴名穴位主治附注1中府胸前臂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肺的募穴

手、足太阴经交会穴2云门胸前臂外上方,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取穴咳嗽,气喘,胸痛,肩痛3天府臂内侧面。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下3寸,肱二头肌外缘气喘,鼻衄(nǜ,指鼻出血),瘿气,臑痛4侠白臂内侧面。天府穴下1寸,肘横纹上5寸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5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肺经的“合穴”6孔最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疾肺经的“郄穴”。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痔疮肛裂疼痛者此穴压痛,针刺可以有效止痛。一患者做痔疮手术后肛周疼痛,针刺后痛止。不会针刺者可以用有活血作用的膏药贴在穴位上再按揉至压痛消失。操作无效请找专业医生诊治7列缺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头项寻列缺”指项部酸痛、头痛取该穴可快速缓解8经渠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手太阴经所行为“经”。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9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10鱼际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手太阴经所溜为“荥”11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咽喉肿痛,鼻衄,咳嗽,发热,昏迷,癫狂手太阴经所出为“井”。十三鬼穴之一,鬼信。指压少商穴可以治疗打呃。指压少商穴时,吞咽口水,如此数次即可止住,压时以有酸痛感为宜,持续1分钟左右即可见效。中指指背上的中魁穴、眉头的攒竹穴对治疗打呃也有效。不用穴位疗法,含一口水弯腰鞠躬90°咽下也有效。如果打呃不止,自治无效则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附二手太阴肺经穴位图
第四章 卯时养生 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1)
 

卯时——5:00~7:00——大肠经最旺

卯时是大肠值班,此时要养成排便的习惯。起床后宜先喝杯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排出体外。晨起一杯温水,可稀释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卯时是最“方便”的时候

《素问·灵兰秘典》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与其他脏腑一样,中医也给大肠封了一个官儿,叫传导之官。什么是“传导”呢?从字面上理解,即传化和疏导的意思。

根据以上意思,我们也概括出了大肠的两大功能——主传化糟粕和主津。什么是主传化糟粕呢?大肠上接小肠,接受小肠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大肠主津,意指大肠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作用后所剩下的食物

大便形状和颜色可辨疾病一般来说,大便以黄色成形为原则,如果大便不成形可能是身体不够健康的警讯。此外,大便太硬或太软,颜色偏红、偏黑、偏棕色,甚至偏绿、带有油脂,都必须特别留意。

一般而言,大便的颜色是很淡的黄色,有的甚至接近于白色,可能是消化不良;如果带有鲜红色,表示肛门或直肠处出血,暗红则可能是肠道出血,黑色则表明胃部有毛病。残渣和剩余水分,将其中部分水液吸收,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即常说的燥化作用。

大肠主传化糟粕和主津的功能,什么时候发挥得最好呢?那就是卯时,也就是上午的5~7点,此时是这位传导之官在值班。它值班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排便。排便是大肠功能最直接的表现。卯时大肠工作勤奋,一觉醒来,正好如厕。

由于大肠是身体的末端,负责的又是消化后的食物残余,通常气味不佳,因此经常被人们忽略其对健康的重要性。也就说,我们往往只顾享受口腹之欲,却让大肠承担痛苦。常有这样一些人嗜食麻辣火锅等辛辣食物,方便时却如火烧般痛苦;又如现代人嗜食膏粱厚味、肥软精细之物,却因缺乏纤维质,致使残渣不易排出,积留在大肠中,成为致病因子。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大肠,尤其是卯时这一时间段。

在卯时怎么照顾大肠呢?按时排便是最好的方式。

有一种做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空腹喝一杯盐水,其功效就是清肠排毒。现在很多人都在用这个经济方便的方法解决“方便”问题,也每天清晨饮一杯加盐的凉白开水。

晨起喝一杯凉白开或者加盐的凉白开不知起于何时,笔者的建议是早晨起床后喝杯温白开水。

当然,清晨喝盐水是否有益健康,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甚至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现身说法。那么,清晨喝盐水真的有益健康吗?笔者的观点,淡盐水用来漱口,晨起饮水还是温开水为好。不仅如此,一年四季饮水都是这样。为什么呢?

1晨起饮用淡盐水没有必要

晨起饮水的目的是补充前一夜丢失的水分,并稀释血液。研究和实践表明,白开水是承担这一任务的最佳选择。其他饮品,不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白开水的保健功效。相反,可能造成血液的进一步浓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对盐的需要量很小,仅为每日2~3克,自然饮食完全可以满足。如果没有大量出汗或其他特殊需要,没有必要饮用淡盐水,特别是没有必要养成饮用淡盐水的习惯。为了口腔消毒,或缓解咽喉肿痛,用淡盐水或饱和的浓盐水漱口是一种有效方法,但这与饮用淡盐水不是一回事。
第四章 卯时养生 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2)
 

2晨起饮用淡盐水有一定风险

不论健康人、高血压病人或伴有高血压的其他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等),增加盐的摄入量都可能升高血压。对健康人,血压升高的结果可能还不至于造成高血压,但对于高血压患者,则可能是雪上加霜,导致病情波动。通常,晨起是一天中血黏稠度最高的时候,血压也达到第一个高峰,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清晨是病情波动最危险的时期。因此,任何促使血压升高的因素,如饮用淡盐水等都应尽量避免,高血压患者尤应注意。

3个体、群体不同

在饮食上,个体和群体是两个概念。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吃盐较多,但血压并不因此升高。其实,这不奇怪——所谓“高盐摄入导致血压升高”的观点,是从群体角度得出的,是对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都适用的原则。但具体到个人,因存在个体差异,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不能因某个个体的特殊性否定适用于群体的普遍原则。从科学的角度看,个体采用群体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饮食是最为安全和适宜的做法。个体如果能做到避免高盐摄入这一群体原则,那么,可以将导致血压升高的饮食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既然说到喝白开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白开水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高血压病人要保证每天三个时段有水喝。一是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防止晚上因为水分散发导致血液黏稠。二是半夜,如果醒来去厕所,也要再补充一杯水,或者喝上几口。三是一觉睡醒后,再来一杯水,避免血液黏稠时就开始一天的各种活动,以免引发血栓。

有的高血压患者认为,夏天出汗太多,要多补充水才能保证健康。出门在外,很多人会买纯净水喝。多喝水没错,但是要防止一次喝下太多,尤其是纯净水,因其会很快进入血液,引起血压升高。最好的方法是用杯子接一杯开水,即使很渴也不得不等候水由烫转热、由热转温,这样就不会一次喝入很多,而是小口慢饮。

补充身体水分的饮水方式也要点滴而入,不可用灌的方式,更不可饮用冷水。

问:我最近排便不是很正常,也没有什么时间规律,有时是一天一排,有时两天一排,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到医院做一下检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