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增传-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增一众燕北义军的高层,虽然也因为北击占突人的胜利而欢欣鼓舞,但是他们现在却一点也不敢懈怠。当初对付三万铁血军,也是先靠营寨固守消耗对方实力,然后多路合围,以多击少才获得最后的胜利。

    魏增虽然很轻视占突人,但是他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十万大军一齐出动是个什么场面。当初三万铁血军便打的那样艰难,十万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燕北义军和力量教派现在的总兵力都没有十万人,更何谈以多击少。扩军备战是燕北义军和力量教派现在唯一的主题,一切都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

    “我们燕北现在有六万军队,力量教派那边也组建了三万多人,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了。凭借古兄弟这次带回来的马匹也可以组建一支万余人的马队,那些归附的占突人可以加以利用,毕竟他们也是马背上长大的。凭借关洛河的天险我们可保一时无虞,只要秋收到了,我们就能再度扩充实力。不过据安云探报,铁血局已经将稽留山义军围困了,稽留山义军也撑不了几日了。这样看来,在秋收之前铁血军可能就会打过来。”齐维伦不无担忧的说道。

    “我们有关洛河天险,应该没问题吧。就算铁血军来了,我们有重兵把守,他们也打不过来的。”古查一说道。

    “查一,你这次深入漠北,打了一个来回也不过用了一个多月,这就是马匹的优势。要知道狄先蓝可是有三万铁骑,这三万铁骑完全可以绕道漠北杀进我们燕北,有这三万铁骑扰乱后方也是十分麻烦的。关洛河虽是天险,但天险也不是完全靠得住的。”魏增解释道。

    “说多了也没用,我们加紧训练军队才是,能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把招到的人能训练多好就训练多好。”萨佳丽听此说道。

    “萨小姐说的是,这才是我们现在该做的。打仗靠的就是钱粮,夏收也快到了,依靠夏收的收获,也可以再组建一些军队,等秋日大丰收我们才能真正喘口气。至于练兵之事便交给诸位将军了。”齐维伦说道。

    “查一,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将一万人的骑兵练好,缺什么便同我和大哥说,凡是都会先给着你这一万骑兵的。还有关山营的训练也要加紧,我会亲自对他们进行指导的,关山营的人员配备和武器装备也完全马虎不得,几次战斗关山营可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至于其他军队变交给萨小姐训练了,萨小姐的本事我们有目共睹,想来也不会出问题。大哥我把江律清交给你,协助你处理燕北事务,现在时局还有些艰难可就辛苦大哥了。事情就这样安排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度过难关的。”魏增最后吩咐道。

    议事完毕之后,燕北义军的高层便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古查一先去北部边境选拔一些归附的占突人,然后便回到关洛河边加以训练;萨佳丽也带着一众女神教的遗老训练新建军队;齐维伦自然留在石风城处理一切政务。魏增决定亲自驻扎在关山营中,用几个月好好将军队再强训一番。

    魏增和唯真自从起事以来也是经常分离,如今魏增刚刚从漠北归来不到半月,又要前往关山营。唯真虽然也很不舍,但唯真自小就很懂事,现在成为燕北第一夫人自然也很识大体。一路上不停叮嘱,将魏增送出石风城二十里。

    “夫君,如今夏日酷暑将至,军队训练也很是辛苦,莫要一不小心便中暑了。我这里配制了一些清热解暑的药茶,还准备几张方子,你都拿去。凡是身体是根本,尤其你现在统领燕北更不能出任何差错,我不在,你也一定要照顾好身体。”唯真不住提醒道。

    “真儿你已经送了我二十里,也该回去了。你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我下次见到你,你可要给我一个健健康康的真儿。”魏增笑道。

    唯真莞尔一笑,答应了,便目送魏增远去。虽聚少离多,但此情不变依旧深厚。

    关山营并没有设在石风城,而是处在和力量教派的交界处。关山营可以说是燕北义军的精锐,设在河东一方面可以防备力量教派,当漠北和关洛河出现意外也可以迅速支援。

    魏增到达关山营之后便在营里巡视,训练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赵家辉讲一些格杀的技巧交给一些军官,然后让这些军官将技巧传授给士兵,如今关山营纷纷以百人为一队各自训练。至于配合作战,则会挑选日子在野外进行。

    魏增看着士兵的操练很满意,看来自己任命的三位主将也是在用心办事。魏增转过一个屋子,便见到于朝贵在挥舞盾杖勤加练习。

    魏增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上三四岁的少年很是喜爱,于朝贵对于魏增也有一种如父如兄的感觉。自从石风起义到如今,于朝贵追随魏增也经历了不少战阵,生与死的磨练也使这少年刚毅许多。

    看着于朝贵满头的汗水,魏增也知道他已经练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看他的样子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不错,不错。你刚刚学用杖几个月,自己琢磨,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却也有一些错漏之处,只要加以纠正,以后你也是一个用杖的高手。我以前没有时间,现在要训练关山营,正好可以抽空指点你一二。”魏增看着于朝贵练杖微笑点头说道。

    “魏将军,我这练得不好,让你见了,可别笑话我。能得魏将军指点那自然很好,不知将军现在有时间吗?”于朝贵回头见到魏增,一行礼,然后说道。

    “哈哈,我现在自然有时间。你现在也累了,就休息一会,听我讲讲怎么用杖。”魏增回道。

    “那好,将军你坐下,我一定好好听着。”于朝贵说着便将一把椅子搬到魏增身前,让魏增下座。

    “你也累了,也找个座位坐下吧。”魏增不客气地坐下,然后说道。

    “不必了,我就站着听好了。我这舞杖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将军指点,指点。”于朝贵站在一旁说道。

    魏增见于朝贵认真的眼神,也不再多说废话,当即将自己的一些心得说出:“你用杖和当年的我差不多,也只是追求一个刚猛,错误就是只知道发力而不知道收力。这样看起来似乎很强,其实是一种误解。用钝器自然以力量为根本,但你要明白,不论发力还是收力都是运用力量的表现。能够收发自如,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只知发力,不知收力,一旦被人避过攻击,绝难逃过失败的命运。

    “运用力量的根本,在于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点。以腰,膝,肩为轴;以腿,臂,手为末。轴承气力,末转而发。故发力之时,全身之力在于一点,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收力之时,力蓄全身,不动如山虽江河难以撼动。收发自如,自然可不败,可败敌。不能收发自如,不伤敌,便伤己。后者是拼命的架势,以后我们还有多少仗要打,怎么能回回拼命呢?

    “我学的杖法,是配合盾而使的,精要就是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攻敌之可败。力量教派的天甲兵,似乎走的是另一条路线,我也不太清楚。我便把我从师父那里学来的一些身法和格击技巧交给你,想来也够你用的了。”

    “多谢魏将军指点。我这学西山派的武功,是不是要拜入西山派的门下。请魏将军手下我这个徒弟。”说着于朝贵便向魏增下拜。

    “不必不必。我比你大不了几岁,你要叫我师父,我可觉得很别扭。不过我师父很希望可以收徒弟。我就先代师父收下你,有机会你到毅山飞鹰寨,亲自给师父行礼便是了。”魏增拦下于朝贵说道。

    “可我拜于师父门下,不是要和将军师兄弟相称吗?这合适吗?”于朝贵犹豫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我岁数本就相差无几,师兄弟相称正合适。”

第三十章铁血军东来() 
安云关西交界处的一处山脉之中,铁血步卒沿着山脉,踩在山间小路上搜索着已经四散而逃的稽留山义军。

    自从去年秋冬之际,稽留山义军攻克京师之后,便一直被铁血军所追杀,成了名副其实的流寇。

    稽留山义军自起事以来,便沿路裹挟平民加入,齐聚了几十万人,最后攻克了防守空虚的京师。但是还没等他们享受胜利几时,回援的铁血军便将他们赶出京师。

    铁血军为了替王朝报仇,无论是俘虏还是伤兵都一概诛杀。经过近半年的追杀,稽留山义军的首领带着仅剩的几百亲卫逃进了这座深山里,但铁血军丝毫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我找到他们了。”一名士兵高喊道。

    其他士兵闻讯而来,只见一个山洞中十几具饿死的尸体躺在一处。军官查探了这些人一番,确认其中便有稽留山义军的首领。于是命人将他的头砍下,然后带回主帅大营复命。

    剿灭稽留山义军之后,十几万铁血军便回防安云。下一步要收复哪里,成为摆在宪近费面前的一个难题。

    “诸将是什么意思,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叛乱。我们是王朝的象征,就应该重现王朝的辉煌,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断不能持久,可是当先安定哪里却是一个难题?”宪近费坐在大堂上对诸将说道。

    “宪帅这有什么难的,我铁血军是百战精锐,那个军队能抵挡的了的。不如分成四部,分击江南,关西,漠北,燕北,这样绝对可以最快统一天下。”一名肥头大耳的将军当即起身说道。

    诸将听到后无不暗自发笑。这名将军宪近费也知道,是原来一位朝廷大员的子弟,宪近费不敢得罪那位大员,便给了这人一个将军的位置。如今朝廷都没有了,朝廷大员还算什么?

    宪近费抚了抚头,心中暗道:“是时候该将军队整顿一下了,如果到处都是这样的人,铁血军哪还能有昔日雄风。”

    “齐江军,听说你在围剿稽留山逆贼时,因为害怕便带人跑了,致使叛军冲破包围逃入深山。我军为了抓捕逆贼,不得已又在大山中搜察了近两个月,可有此事?”宪近费说道。

    “不是我害怕跑的,是马受惊,是马受惊了。再说逆贼最后不是也没逃走吗?”肥头大耳的将军强辩道。

    “我铁血军素以军纪严明著称,军法面前,不论贵贱。诸将说说临阵脱逃是何罪责?”宪近费说道。

    “临阵脱逃,斩立决!”乌德立起身说道。

    “既然军法如此,来人,给我把他拖下去斩了。”宪近费说道。

    齐将军见宪近费要杀他,先是以家世威胁,然后哀嚎求饶,不多时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便被带了上来。诸将中不少人见此,便有了兔死狐悲之感,不敢再胡乱发言。

    柏正规见到宪近费当众斩杀此人,已经知道宪近费要重整铁血军。想到那些凭借关系当上将军的人今后有麻烦了,柏正规心中一阵爽快。

    只见宪近费又在向诸将询问,无人应答;如此再三,坐在角落里的狄先蓝欲言又止。

    柏正规自然见到狄先蓝的举动。就在宪近费转头询问狄先蓝时,柏正规起身发言了。

    “宪帅属下有对策!”

    “柏将军有何对策,不妨说来听听?”宪近费见是平定江南的柏正规便回道。

    “我铁血军处于中原之地,虽然称雄天下无人可敌,但是也是四面被敌人环绕。如果四面出击,树敌过多,恐怕被围攻之下,也难以应对。当初清源大帝也是面对如此处境,大帝先是定鼎中原;然后北击占突;携新锐之师,西进关西,使北方方大定;最后渡江南征,使江南臣服。依在下愚见,我军也是可以效仿清源大帝当年。”柏正规说道。

    “可是关西和江南现在一片大乱,我们要是乘隙而入,绝对可以占到很大的便宜。燕北的魏增和河西的张棱已经结成盟军,又有关洛河天险作为凭借,似乎并不容易胜利呀。”宪近费思虑道。

    “关西的军府和江南的总督府都是王朝所立,我们要去进攻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燕北的魏增和河西的张棱都是王朝叛逆,我们出征也是名正言顺。我赞成柏将军的提议。”乌德立和柏正规同征江南,可谓交情匪浅,当即附议道。

    “那么说,以后我们岂不是永远也不能踏进关西和江南了?哪有这个道理?”宪近费一皱眉头说道。

    “自然不是这样,只是朝廷新亡,将军看在同气连枝的份上,不忍攻打关西和江南。等平定中原后,如果关西和江南有不法之事发生,我们自然可以加以征讨。”柏正规赶紧解释道。

    “狄将军也是这个意思吗?”宪近费无法决断,依他的意思,自然是先将混乱的关西和江南加以平定。燕北义军击败三万铁血军,又北击占突人取得胜利,宪近费心中还是有所顾虑的。但是乌德立和柏正规都不是无能之辈,他们这么建议也是很有道理的,于是宪近费便征询一下狄先蓝的意见。

    “乌将军和柏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中原是帝业的根基,只要保持中原统一,天下不过囊中之物。关西军府和江南总督府都是王朝所立,如今王朝刚刚灭亡,我们如果趁两地****加以攻击,恐怕我铁血军的威名就会毁于一旦。不如定鼎中原之后,再用外交手段加以解决,解决不了再动刀兵,也显示我军的仁义。否则失了民心,就是得了整个关西和江南,我们岂不是和那些逆贼一般了吗?”狄先蓝说道。

    “既然三位将军都是这个意思,我军就先将燕北的魏增和河西的张棱消灭掉。至于其他地方如何进取,日后再商议吧。我军刚消灭稽留山逆贼,需要修整一番,一个月后进军燕北。”宪近费见三位大将意见一致,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商议完毕之后,各个将军纷纷离开议事厅,按照吩咐整训军队去了。宪近费决定要趁这段时间,把那些不成样子的将军好好清理一番,如今已经没有什么王朝权贵了,自然也不用再仰他人鼻息。

    一些有罪责的军官,宪近费直接免职。其他碌碌无为,也没有什么过失的,便都安排到一些不重要的岗位。当然一个月时间太短,不可能从头到尾清理完毕,但宪近费已经作出决定,等平定中原后,一定将铁血军恢复成当初清源大帝时期的样子。三万军队不听指挥,被敌军消灭之事,宪近费不想再发生了。

    “这次算那个狄先蓝识相,总算没有出口反对我们的提议。”乌德立出门对柏正规说道。

    “我们说的句句在理,他当然没什么可以反对的。只是宪帅最后犹豫不定,听了他的话才下了决断,实在是太伤人心了。这平定天下的方略,是我深思熟虑几个昼夜才想出来的,闹到最后,好像全是他狄先蓝的功劳。”柏正规抱怨道。

    “这也没办法,狄先蓝名声在外,宪帅也一直信任他。没他的赞成,宪帅也许还真不同意我们的建议。”乌德立随口说道。

    “狄先蓝,狄先蓝,有他一日,便永远没有我们出头之日。他不就是带着三万铁骑,打败过几次占突人吗?要是我有机会带着那支部队戍守北方,我也可以立下那样的功劳。”柏正规听了乌德立的话心被刺痛,忍不住说道。

    “唉,谁说不是呢?可是宪帅就是信任他,估计这次征讨燕北,宪帅又要让他做先锋,到时候功劳一定又被他抢去了。”乌德立叹道。

    “好事不能全让他一个人占了,这次平定燕北的功绩,一定要算在咱们的头上。不然咱们就是拼死拼活,到头来还不是成全了别人?”柏正规平静下来,思虑道。

    “说的也是,但有什么办法呢?”

    “办法自然是有的。宪帅信任他,自然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去做。如今北部的占突人蠢蠢欲动,关西北部也出现大量死亡教徒,如果他们趁我们出师燕北时攻杀过来,那岂不是成了第二伙稽留山逆贼了?”柏正规眯着眼说道。

    “你的意思是,用这个理由把他支到西北去,这样燕北就没他什么事情了?”乌德立说道。

    “过些日子我们就一起向宪帅进言,想宪帅也不想京师第二次被攻克的。”柏正规说道。

    “那样燕北的功劳便都是我们的了。高,这真是高呀。长此以往,我们的声威一定会超过狄先蓝的,迟早有一天宪帅也不会再信任他。”乌德立竖起大拇指说道。

    “就因为关洛河边上的三万人没有及时回来,才导致王朝灭亡,宪帅这次也是决心要整顿铁血军了。狄先蓝身边几个将领也犯了些错,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做一些文章,削弱他的兵权。”柏正规心中又有一计便说道。

    “当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过我很奇怪,那三万人究竟为什么不回来,听说最后他们还杀了我们派去的使者,改旗易帜了。”乌德立不解道。

    “五年前,先皇想要借助民间武士的力量消灭力量教派,却不料被关北的一个邪教混进了朝廷。这次那三万人的军队就是被这个邪教控制了。宪帅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已经下定决心将铁血军上上下下清理一番,这也是为什么宪帅会当众斩杀那个姓齐的。”

    “一个邪教竟然能控制我们一支三万人的军队,说出去恐怕都称得上旷世奇闻了。铁血军是该好好整顿一下。”

第三十一章河西之战() 
七八月际铁血军东征燕北,第一战便在河西打响。

    力量教派自知不是铁血军的对手,河东数万守军匆忙将城外还未全熟的谷子收割,然后便据城固守。力皇张棱也派出使者支应燕北义军,要求魏增出兵援助。

    在击败占突人之后,魏增一直亲自训练关山营,接到铁血军东征的消息后,魏增当即命令出兵关洛河。

    不到十日间,燕北六万多大军和力量教派三万大军齐聚关洛河边上。一场抵抗铁血军进攻的大战就将开始。

    “据我教河西探马来报,这次铁血军出动了十万人马,都是前几年平定江南的精锐。铁血军来势汹汹,我教派河西军队无法正面对抗,只能据城固守。这次我们总共有十万人马,正可以同铁血军一战。事不宜迟,还是快快渡河吧。”张棱和魏增回合后连忙说道。

    “这十万人都是远征江南之人吗?那狄先蓝的三万铁骑在哪里?”魏增担心会被狄先蓝偷袭后方,便没有立刻答应张棱。

    “这一次狄先蓝并没有来,他被派去西北防备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