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再容易不过的。”方大友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一面要派人拖住他们,一面要断绝他们的后路,可这样不是太麻烦了吗?我们有十几万大军,难道不能正面将他们击败吗?”刘宜听着有些不满,他想立刻就杀掉魏增,如此复杂的谋划肯定要花上不少时间,刘宜有些等不及。
“圣子想要擒杀魏增,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只是击败魏增的话,确实不用这么麻烦。如果只是击败魏增的话,上策便是据城固守,等他们粮草用尽,准备后退时,我们便加以追击。中策便是集中兵力,在正面战场给他们杀伤,他们承受不住损失自然会退去。至于下策,不提也罢,实在是上不了台面。”方大友说道。
“我这次决心击杀魏增,不能给他逃走的机会。你将谋划细细说来,我想知道具体要花多少时间。”刘宜思量,魏增毕竟有三万人马,想要逃走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击败魏增并不是刘宜的目的,擒杀魏增才是刘宜所愿,于是刘宜决定,即使费些时日,也不能放跑魏增。
“撒大网,才能捉大鱼。将包围圈展开,再派得力干将防守要道,魏增插翅也难飞。我们有十几万人,可以派出一部在正面战场拖延魏增。另外派重兵北上,断绝魏增从漠北逃走的打算。另一路防守东部,不使魏增逃到安云去。等包围圈完成,是抓是杀,全凭圣子的意思。”方大友说道。
“这确实是好办法,不过我问你,完成这些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刘宜问道。
“少则一月,多不过三月,。”方大友回道。
“好,几年我都等了,难道还等不了几个月。就按你说的做,只要最后能杀掉魏增,不管用多久,我都给你头功。”刘宜说道。
“多谢圣子提拔。不过我们现在却又一个问题,如果不重视将来会出事的。”方大友提醒道。
“你可是说,合宿城的关西军?他们现在还有一定实力,如果趁我们和魏增决战之时,横插一杠也是个不小的麻烦。”刘宜思量道。
“圣子明见。本来我们打算等统一关西之后再谋求天下,因为魏增的突然到来,合宿城的决战不了了之。如果给关西军机会,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恐怕会白费。因此,虽然要消灭魏增,但合宿城方向还是要有防备的。”方大友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支应苏长老一声的。有苏长老主持合宿城方向的事情,想来三个月之内也出不了大问题。消灭了魏增的三万人,下一步就是让关西军府覆灭。”刘宜决定道。
“圣子明见。”
死亡大军在刘宜的调遣之下,分兵向魏增的三万精锐包围而去。刘宜亲率一支主力部队,正面迎战魏增,
与此同时魏增率领的军队越过隘口之后,便向前方一座大城进攻而去,一路之上就地取粮,勉勉强强支撑着三万大军。如果能够攻占这座大城,燕北远征军便可以支持更长的时间。
死亡教派为了和关西军府决战,调集十几万大军到合宿城周边,而死亡教派的主要防御方向也不在漠北。漠北方向的城池关口,留下的守军,少不过几百人,多也不超过几千人,因此魏增一路之上可谓势如破竹。
魏增眼前的大城也不过三千守军,面对燕北三万精锐的进攻,很快便投降了。魏增的远征军得到补给,在迎战支援而来的死亡大军之时,也显得从容不迫。
“来的晚了,还是让敌人把城攻占了。不过没关系,不过战争多拖延几日而已。将士们随我出战,消灭这些胆敢进犯我教的敌人。”刘宜来到这片山间平原,看着在城前摆下阵势的燕北远征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死亡教徒见刘宜亲自领兵,无不暗下决心,要在死圣面前好好表现,接到进攻的命令后就向燕北远征军冲击而去。
魏增知道凭借自己的三万人,想要击败死亡大军十分困难,他只想在这里拖延一段时日,只要于朝贵取得一些进展,他就会从容而去。如果于朝贵失败了,魏增也会撤退,他也不想让这三万将士平白死在关西。
魏增迎战刘宜的军队,一天下来已经十分疲惫。夜色拉开帷幕,星星出现在天空,魏增伏在案上,还在细细思索今后该如何用兵。
出兵关西是孤独的,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分担这一切责任;出兵关西是凶险的,在敌人的地盘上,稍不留意可能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
这一切只能魏增一个人承担,魏增真的怀疑,这次的坚持真的有意义吗?如果无功而返,这一次的远征又算什么?
“问心无愧,我只求问心无愧。想那么多干什么?一步一步的走,总能走下去的。”魏增心很乱,离开屋子,到院子里深吸一口气。
“启禀将军,关西军府派来了使者,请问将军要接见他吗?”一名士兵前来禀报。
“关西军府的使者?”魏增想不出关西军府为何会遣使来,但还是决定接见一下,说道:“你把使者带到大堂,我马上就过去。”
第五十三章只为真情()
关西军府的使者在大堂上等着魏增到来,使者忍不住来回踱步,似乎已经等不及了。
某一人这次叫他找到魏增,联合夹击死亡大军,最后攻克天关城。但使者觉得某一人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关西军府几年来面对不断坐大的死亡教派已经危机重重,王朝灭亡之后,关西北部更是出现大乱,如今关西军被压缩在合宿城周边,可谓局势危难。
能够得到盟友支持,缓解用兵打仗的压力自然好,但是对于突然出现在关西的魏增,关西军府大部分人是持不信任态度的。使者对于和魏增结成联盟的事情,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尤其使者追随某一人多年,关于冯怜生的一些事情,更让使者不知该如何开口。
“不知使者到此有何贵干,似乎我和关西军府从来没有交往过。”魏增换了衣服,摆出一副波澜不惊的面容,淡淡回答道。
“魏将军可是贵人多忘事。多年前魏将军身受重伤,可是我们某大人派人把将军和夫人送到小城,后来又和将军相谈甚欢。只是当初魏将军不辞而别,我们某大人很是伤心,如今听说魏将军来到关西,特地派我来问候的。”使者没有说明来意,而是先和魏增套交情。
“你们某大人可是当初小城的那个军官某一人?”魏增问道。
“不错正是我们某大人。当初我随某大人拜访过魏将军,也有幸见过将军几面。不过恐怕将军已经忘记我了。”使者说道。
“那你这次来有什么事情,可是为了对付死亡教派?”魏增在来关西之前,就已经多方打探关西的时局,关西军府的危难魏增自然知道。
“魏将军明见,就是为了对付死亡教派。死亡教派也是将军的敌人,如果我们两家能够联合起来,消灭他们也不是难事。”使者说道。
“我们确实有合作的空间,如果只是对付死亡教派的话,没有任何问题。”魏增思量,形势所迫双方结成盟友也没有任何不利之处。
“魏将军能够答应就好。我们军府一直苦于孤立无援,现在有了将军作外应,一定能打破死亡教派的封锁。我们关西军府还有十万多人,有将军配合,胜利不是难事。”使者见魏增答应松了一口气。
于是魏增和使者便开始谈论合作的具体事情,如何配合用兵,如何划分利益等等。
就在双方将盟约拟定完全之时,魏增大脑中一闪,关西军府使的名号,他似乎曾经在哪听说过。
魏增目光凝聚,盯着拿着盟约细看的使者,突然问道:“叶缘最近可还好?”
“小公子很好,某大人对他很是爱护。”乐呵呵的使者随口回道,然后身子一震,抬头看向魏增,嘴巴就那么张着,显示出他内心是多么吃惊。
“糟了,说错话了。”使者心中暗道,生怕魏增会因为冯怜生的原因迁怒于自己,便连忙解释道:“魏将军不必多疑,这是一个误会。这其中缘由太复杂,我也说不清。不过夫人现在被死亡教派关押在天关城,还是尽早攻克天关城,把夫人救回来的好。”
“命运造弄,有太多的误会,但一切最后都会明了的。以前发生什么事情,现在也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我们还是合作,先将天关城攻克吧。”魏增说道。
“是是是,我们当务之急是击败死亡教派,解救夫人。将军和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事后自然可以妥善解决。”使者连忙说道。
“你回去告诉某一人,我们可以结盟,但只希望事后,他不要过多的纠缠。我的妻儿,还是由我自己来照顾比较好。”魏增说道。
使者连声答应,然后带着盟书离开了,使者也怕一句话说错,莫名糟了无妄之灾。
“夫人是天仙,总会有人想争她。这一纸合约,恐怕在攻破天关城后就作废了。某大人那么喜爱夫人,又怎会将夫人拱手让人?不过到时候,也没我什么事了。”使者离开燕北远征军军的营地之后自语道,然后回合宿城向某一人复命去了。
天关城附近,几名商人模样的人压着货物向天关城方向赶去,领头一人身穿布衣正是于朝贵。
魏增交给于朝贵一个任务,便是在死亡大军被魏增吸引之时,想方设法潜入天关城把冯怜生救出来。
这个任务十分艰难,魏增也不确定于朝贵能否完成,因此和于朝贵约定了两月之期,两个月后于朝贵一定要回去,然后随燕北远征军一起退走。
于朝贵见魏增避开他人把任务交给自己,已经知道这个任务非比寻常。于朝贵暗下决心,一定想法设法完成这次任务。
经过简单地盘查,于朝贵顺利进入了天关城,打听完关于冯怜生的事情后,于朝贵已经有了决断。
冯怜生的艳名传遍了天关城。人人都知道死亡圣子的夫人容貌赛天仙,但却是一个不会笑的冷美人。刘宜这些年为了讨冯怜生欢心,四处搜罗各种异宝,但都没有任何作用。但刘宜一直没有放弃,因此吸引了不少商人带着奇珍异宝而来。
于朝贵找到了一个在刘宜府中做事的侍女,试图接近冯怜生。
“你这玉佩很平常呀,比这珍贵的东西我都见得多了。我估计夫人,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侍女摇摇头说道。
“我这玉佩是十分奇特的,寻常人见了它自然没有感觉,但是那些常年不爱笑的人,见了必定会开怀大笑。我听闻夫人很是冷淡,正是这玉佩最合适的主人。还请姐姐能试一试,如果不成,我也不会多说什么。要是能成,我还会感谢姐姐的。”于朝贵说着将一元宝交到侍女的手中。
“好,我就试一试,不过要是不行可不能怪我。”侍女收了银子,拿着玉佩进了刘宜府中。
冯怜生独自坐在窗前,低头绣着一件衣服。她听到魏增来关西的消息,心中很高兴,她想要在和魏增重逢之时,便将衣服穿在魏增的身上。
“哎呀,魏大哥这几年难道身材没变吗?这衣服恐怕他穿不上的。”冯怜生想起,如今的魏增早就不是当初十六七岁的少年,这件衣服实在是太小了。
就在这时冯怜生听到门响的声音,收起笑容,冷言说道:“我不是告诉过你们,不要来打搅我,我不需要任何人照顾。”
“夫人,我这有件东西,你见了一定会高兴的。你就看上一眼吧。”侍女知道冯怜生脾气不太好,只是怯生生说道。
“又是刘宜让你们送东西过来吧。拿回去吧,我什么也不会要的。”冯怜生头也不会说道。
“不是圣子让送来的,是一个商人,他说夫人见了这玉佩一定会笑的。”侍女说道。
“商人?”冯怜生回过头,见到了那枚玉佩,“这是,这是。。”冯怜生认出,这是当年定情之时,她亲手挂在魏增脖子上的那枚玉佩,走过去将玉佩攥在手中,然后忍不住哭了。
“夫人,我不是想让你哭的。那该死的商人骗我,看我不回去好好教训他。”侍女生怕冯怜生责罚,说着就要离开找于朝贵理论。
“等等,我这是高兴哭的。见到这个玉佩我很高兴。我也想把这个玉佩买下来,你告诉那个商人,就说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玉佩也要挂在值得佩戴它的人的身上。如果他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一并带过来,我会想办法收下的。”冯怜生擦干眼泪说道,然后拿出一对手镯,交到侍女手中。
“夫人喜欢便好,你高兴了,圣子也会高兴的。”侍女喜滋滋收下手镯,然后和于朝贵谈生意去了。账房知道是冯怜生在买东西,也不敢怠慢,如数把账给报了。
于朝贵得到冯怜生的答复后,知道冯怜生也有意回到魏增身边,就开始进行后续的计划。
“姐姐可要记住了,这如意瓶,别的地方都很平常,但底部是最珍贵的。只要把底部托在手中,心中就会十分快乐。”于朝贵收下侍女带回的钱袋,然后将一如意瓶放到盒子中交到侍女手中。
侍女觉得商人说的太神奇了,便偷偷将如意瓶拿出托在手上,但是什么感觉都没有。
“真是奇怪,难道这商人手中的东西,都只对夫人起作用?”侍女虽然疑惑,但收了于朝贵的钱,还是把如意瓶交到冯怜生的手中。
冯怜生在侍女走后,翻看如意瓶的底部,却什么也没发现。心思一动,拖住盒子的底部,一道暗格打开,一张纸条落到手中。
就在冯怜生看纸条上的内容时,想起了敲门声,冯怜生将纸条收起,故作镇定把门打开。只见穆长老站在门口,脸色很不好看。
“你来我这里干什么?”冯怜生眉头一皱说道。
“无礼的丫头,不要太不知天高地厚,不要以为圣子娇惯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穆长老生气地说道。
“我有哪里得罪穆长老了,竟让穆长老这样生气。”冯怜生心砰砰地跳,但还是故作镇定说道。
“你只是圣子抓回来的囚徒,别把自己真当做女主人。你以为教派的钱财是可以任你挥霍的吗?我告诉你,那个侍女和账房都被我赶走了,你以后安分一些,你能活到现在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穆长老说完便离去了。
冯怜生关上门,长舒了一口气,看着手中的纸条,庆幸自己逃走的事情没有被人发现。
第五十四章逃亡计划()
关西战场之上,刘宜亲率死亡大军,想要击败魏增,将魏增擒杀。为了实现对魏增的包围,死亡大军三路分进,等包围圈完成之后,便会发起总攻。而刘宜如今则和魏增两相对峙,把魏增的主力拖延在那一片山间平地。
与此同时天关城中,死亡教派的几位长老也没有闲着,一方面为大军征战的后勤补给而忙碌,还要时刻盯着合宿城方向,不给关西军背后偷袭的机会。
吴长老,苏长老,穆长老会同其他高层人员商议着大小事情,这时有人禀报说冯怜生来到。
“她来这里干什么,她不是从来不离开那个小院的吗?”吴长老疑惑道。
“还能干什么,自然是仗着圣子宠爱,想要占取好去处。前几天为了买几个玩物,花了不少的钱。可不能惯着她,任由她挥霍圣教的财产。不用理她便是。”穆长老很不高兴说道。
“她现在毕竟是圣子的夫人,我们这样晾着她,是说不过去的。还是见一见,看看她想干什么。”苏长老说道。
穆长老虽然不愿,但还是虽其他两位长老一起来到前堂,接见冯怜生。
“你来这里做什么?你现在是圣子的夫人,凡是要有守妇道。圣子在时,要恭敬地侍奉圣子;圣子不在时,也应耐得住寂寞守在家中。这是议事的地方,你以后还是少来的好。”吴长老故作威严道。
“清明节快到了,我想要到城外河边设下祭坛,祭拜一下我已经死去的父母。你们根本不让我出门,我不来求得你们同意,又怎能尽此孝心。”冯怜生说道。
“你这个不知礼数的女子也知道有父母吗?你还是先明白夫君两个字的含义吧。你一直不听圣子的话,连番忤逆圣子。要不是圣子回护你,我早就想好好惩罚你了。我看你现在,还是先学会妇道,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到城外出游的事还是省省吧。”穆长老怒道。
“我一直都好好呆在家里,从来也没有出去的打算。清明时节本来就是祭拜先人的时候,难道你们这也不允许吗?听说你们的教义是消灭世间的罪恶,不让子女对父母尽孝心,难道不是在作恶吗?我看你们该消灭自己才对。”冯怜生辩道。
“你这女子,说话好不客气,也不知道圣子怎么能一直优容你。不过父母是人之大伦,子女对父母尽孝心,我们也不该阻止。但你既然知道有父母,也要知道有夫君。以后也要学会尊重圣子才是。你出城祭拜父母,我们不好阻止你。但你也要安分一些才是。”苏长老说道。
冯怜生低头闭口不言,只是心中暗道:“我自然知道有夫君,但我的夫君从来不是刘宜。”
“正如苏长老所说,我们可以允许你出城祭拜。不过做女人要以柔顺为本,圣子带你不薄,你可不能辜负圣子对你的情意。我会派人好好保护你出城去的,一定要速去速回。”吴长老见冯怜生低头不语,似有顺从之意,便同意了,然后奉劝道。
冯怜生见吴长老已经答应,也不愿再和他们多说什么,离开大堂,回道自己的屋子里。
“爸爸,妈妈,你们在天之灵可一定要保佑我这次能成功逃走。这种被人看管,被人防备的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我只求可以和魏大哥,厮守一生,不离不弃。”冯怜生关门祈祷道。
穆长老见其他二人已经答应了冯怜生,也不好多言,但他根本就不相信冯怜生,出了大堂,便将亲信招了过来。
“这次那女子想要出城,我总觉得有些古怪。你们几个在后面仔细盯着,要是她安分什么也没有做,那自然最好。要是她有什么背叛圣子的举动,你们就当场把她杀了。”穆长老吩咐道。
“可是圣子很疼爱夫人,我们把夫人杀了,圣子怪罪下来,我们担当不起的。”几名亲信犹豫道。
“对圣子不忠,那就该杀。替圣子除去一个不忠之人,也是替圣教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