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系统穿时空-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着上万的人马,攻袭宣府。当时朕的心中,就是一惊。宣府大部分的兵马,都被抽调到了松山那边去,如何扛得住济尔哈朗的攻击。”

    “而且,朕更怕的是,满清方面有什么阴谋。济尔哈朗带着上万人,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

    “朕叫着文武大臣,去想着推荐什么将领,能与济尔哈朗对抗。结果那些臣子们想了半天,没有想到一个可以带着一二万兵马,去济尔哈朗打个半斤八两的将领。这些臣子,平时吃着国家的饭,到了关键时刻,却完全没用。”

    崇祯皇帝想到这点,还是气愤不休。

    “当时朕就想着,那个青山军堡的何玄,你们还记得吧。”

    “记得。”长平公主朱马上插口:“他一个人击溃了满清足足一个牛录的兵力,所以才被父皇你封为天下第一猛将。”

    “对,就是他。当时朕说,没有人的话,那就由着他来率兵吧。结果那些文臣怎么说,一个个的站出来,说何玄不识字,只是一个蛮夫,怎么能当一军统帅,说得还真是头头是道。朕差点儿就信了。”

    “结果,皇后你猜怎么了,马上就传来了线报。说济尔哈朗带着一万人,强攻青山军堡,对,就是只有一二百兵力的普通军堡。结果,他们一万人,被何玄一个人给击溃了。”崇祯皇帝哈哈大笑着说道。

    周皇后和长平公主两人,都美眸瞪得极大:“一个人怎么可能击败一万个人?他是神仙吗?”

    “战局是这样的。据说何玄站在了城墙后面射箭,一百多步外的敌人也直接的射死。最后更是把满清所有的军官,全部射杀。满清方面,军官死光,没有组织,溃散而逃。”崇祯皇帝如同亲眼所见一般,把这事给说了出来,他说得精彩处,自己也眉飞色舞。

    周皇后和长平公主两人,也听得美眸大睁,都有些不敢相信。

    “这样一说,到是有可能。毕竟敌人的军官只有一百多个。”周皇后说道:“但是要在万军当中,找出敌人的武将,再一一射杀,对面在后面应当也有保护,射杀难度极大。这可就相当的不简单。怪不得陛下说,有上天相助。天上降下了一个何将军啊。恭喜陛下,洪福齐天。”

    “满清再厉害,也只是逆天而行,必将灭亡。”

    “哈哈哈哈,对,朕是天之子,满清是逆天而行,必将灭亡。”崇祯皇帝也不由的哈哈大笑着说道。

    长平公主站在一旁,整个人也被震动了。她没有去过边境,没有出过京师,只是由着一封一封的战报当中,感受着边关。

    她所知道的满清,是一个强大而邪恶的国度,那里的军力相当的强大。

    一个一个的名将,死在了边境。

    卢象升。

    孙承宗。

    曹文诏。

    不知多少明军,死在了满清的魔爪之下。

    传来的,是一场一场失利的战报。

    这么多年来,战报鲜有胜绩。

    似乎要胜满清一次,就很难很难一般。

    使得明朝的武将,士兵,都畏清如虎。似乎清朝的军队,是什么大魔王。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被何玄一个人给打破了。

    他一个人就可以正面击溃敌人三百个。

    如果这还不够,那这一次,一个人通过射杀满清武将的办法,击溃了满清的一万人的军队,还格杀了满清最高层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他,简直是以绝世之姿,撕碎了满清表面的强大。

    长平公主没有见过何玄。

    听说,何玄是一个身高九尺,十尺,臂上能跑马的怪物。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怪物,只要能战胜满清,也一样是最帅的!

    “父皇,母后。你们不是最近在考虑,为我找一门亲事吧。”长平公主朱突然开声。

    “对啊。最近看中了几个人,其中那周世显相当不错,人老实,家世也好。”周皇后说道,这周世显其实也算是周皇后的侄子,长平公主的表哥。如果放到现代,这表哥与表妹自然不能结亲。但是这个时代到是可以的。

    周皇后自然偏向于自家侄子。

    “不,我不要周世显。我要何玄。听说他也没有娶亲。我要嫁给他。我的丈夫,是一个能救国的大英雄。而不要这种落在后面的文弱书生。”长平公主朱坚定的说道,她的眼睛当中,充满了希翼,如果是以前,她也就听了母后的话,周世显这个人,她接触过,是一个老实人,也是一个文弱书生,不太可能会欺负她。

    而周皇后和崇祯帝,也都齐刷刷的怔住了。

    “你要嫁给何玄。但是此人能以一破万,只怕勇武非常。外界都传闻,他身高十尺,臂上能跑马。”周皇后担心的说道:“你的身子骨这么弱,只怕……”

    “我就要嫁给他,不管他长得多像蛮子,不管他识不识字。”长平公主坚定的说道。

    崇祯帝想了想:“行,你要嫁给他,也行。但是现在,锦州,松山大战一触即发,我也刚刚下令,命他去松山帮助洪承畴。等得锦州,松山之战完了,朕就把你赐婚给他。”

    长平公主听得了这么一说,俏颜上面马上闪出了笑颜:“多谢父皇,多谢父皇。”

    这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欢喜。

    是的,她要嫁的人,是一个盖世的大英雄。

    ……

    而这一刻。

    在遥远的边境。

    锦州。

    锦州东南面18里是松山城。

    锦州,明军的将领祖大寿被清兵围着,但祖大寿这是的了一辈子仗的老油条,手中也有二万兵马,满清要进入,也相当困难。

    满清的总指挥,是满清国的皇帝皇太极。

    而松山城,洪承畴带着十三万的人马,正驻扎在此处。

    二十多万人马,在这极狭小的区域内,对峙着。

    各部军队,密密麻麻。

    而此时,两封情报,同时送入了两军的大营当中,送入了两军的最高指挥皇太极,洪承畴手中。

    (这算女主角出场么?)

第九十五章 举世震惊(5)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之后数年,洪承畴在西北这一带,数败农民起义军,名气越来越大。

    崇祯七年(1634年)十二月,明思宗朱由检撤掉围剿失败的陈奇瑜,洪承畴仍任陕西三边总督,但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当其调动官军入陕,重新组织围攻时,当时农民军聚集在陕西的有20余万人,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及其部属李自成的力量最为强大。

    而洪承畴巧妙运用手上的兵力,大败高迎祥等人,又令曹变蛟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农民起义陷入低潮。

    这一位,打李自成是真的硬吃李自成,如果再让他继续在西北,最多二年,李自成就要全灭。

    但是,在这个关头,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

    崇祯十二年(1639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手底下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驻于松山。

    也就是现在的时间点。

    洪承畴本人,其实很紧张。

    他由着1629年到现在的1640年,在沙场上面也有十一年了,算是老将。

    但是到崇祯十一年为止,这九年的时间内,他一直在西北那一带,对付农民军。现在他完全的摸清楚了李自成,张献忠几个人的战法,要对付他们,轻松简单。但是在前年,他被调到了边境之上,真正的与满清接触,才发现,满清军队的战斗力,远在李自成等人的军力之上。

    李自成等人的军队,只能算是流贼,也就是老营有一部分精锐的。打起仗来,经常是前面用裹挟来的流民,极易对付。

    而满清的军队,则是真正的凶猛骑兵,这些骑兵,擅长在马上射箭,全是实打实的精兵。而且最可怕的是,满清军队的士气,硬生生的通过无数场的胜利积累了起来。一个强军有强大的气势,就越发的让人难以战胜。

    更头痛的是,大部分的明军,因为经常输给清军,现在碰到了满清军队还没有打,就先丧气了几分。

    这样让洪承畴的指挥,也多了几分困难。

    而这一次手底下带着十三万的人马,前去援助锦州的祖大寿,与满清的皇太极对决,洪承畴的压力就更大。

    因为他也明白,这是明朝最后的精锐。

    而清国,也尽起精锐。

    等于说,这是两个国家,赌上了国运的一战。

    洪承畴也担心,万一输了的话,大明国就真正的输了,他的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现在,两方二十多万的人马,密集在这一带,洪承畴每天都对着沙图,计算着到底应当怎么打怎么打,头发都白了几分。

    到目前为止,他率着的十三万兵马,对着清国的兵马,有几场小胜。斩获了几百个人头。但是这样的小胜在这种大规模的战斗当中,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接下来,应当由着清军哪儿寻找着突破点呢?

    洪承畴盘算着,但短时间内,却没有计算出突破点的所在。

    正在此时,一个副将跑了过来:“大人,好事,天大的好事。”

    “何事如此高兴?”洪承畴到也来了兴致,他坐在这里很久没有收到好消息。

    “刚刚传来了宣府的战报,说满清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率着一万的兵马,攻打宣府,我们都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但就在此时,又传来了消息,说是济尔哈朗带着的上万兵马,碰到了一个人,被此人一人击溃。”那副将大喜说道。

    “荒谬!”洪承畴冷笑着:“一人击溃上万大军,这等的神仙术士之言,也诈骗到了军中来,谁传来的消息,直接的斩了。”

    “不,大人。”那副将说道:“这一次的情报,是宣府方,锦衣卫方,以及朝廷都确认了的,消息到不是有假。济尔哈朗带着上万兵马,去进攻青山军堡。结果,何玄,也就是之前那个号称一人击溃三百清军的人物,伏在城头上面,对着满清将领进行射杀,把这上万清军的将领,就算是底层的牛录额真,也全部射杀。便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死在此人箭下。”

    “满清众多兵马,却没有一个武将,最后疯狂溃逃。”

    “这样一说,到也合理了几分。何玄此人我也听闻过,据说此人武力惊人,确实有可能做到这事。满清这么多年死的最高的也就是一个甲喇额真,现在却连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死了,好,好,好。”洪承畴哈哈一笑:“把这件事宣传出去,保证我军士气大振。”

    “对的,而且陛下那边传了旨意,不日,何玄便会派往我们松山,对我们进行援助。到时候有如此虎将,我军胜算,又大了一成。”副将说道。

    “对。”洪承畴也不由的展开紧锁的眉头,长笑出声:“这确实是这段时间,我收到的最好的消息。哈哈哈哈,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降下如此虎将,以一人之力,击溃上万兵马。现在应当轮到皇太极头痛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何玄此人再勇武,也只能当百人敌。在实际二十多万人的大会战当中,此人存在的表面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洪承畴沉声说道,他已经在心中盘算着,如果何玄来到了松山,他应当如何尽可能发挥何玄的长处,使得这关系着国运的一战获胜。

第九十六章 举世震惊(6)

    皇太极,也在松山这一带。

    明国方面是押上了全部的家底。

    清国方面,共样是押上了全部的家底。

    不过,皇太极有一个优点。

    这个长得有些丑,名字很霸气的人,其实有一个很优秀的品质,他越紧张,脑子越清晰,相对的来说,也越少犯错误。可以说,满清的诸多皇帝当中,皇太极应当是能力排在第一的,什么康麻子的能力,和他相比,连提鞋都不配。

    到现在为止,清国方面已经小输了几阵,被斩了几百人。

    但是,皇太极一点儿也不担心,他已经看过了洪承畴的变阵,摸到了洪承畴的底细,如果要评价的话就是:“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

    “权”是个军事术语,“有前权,而无后守”就是说把重点集中在前头,而后面的防备薄弱。通俗来说就叫“虎头蛇尾”。这是因为洪承畴要把兵力集中起来逐步往前推进,他考虑后金军队前头打援,就把重点部署在前面。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在指挥这样重大的战役时,中军、前权要强,后守也不能弱,左翼和右翼要并重,前、后、左、右、中都要有部署。

    洪承畴是接受了杨镐失败的教训,不分兵、前权布置是其优势,但他没有意识到,后守薄弱就是其弱点。人以长取胜,以短取败。

    皇太极在沉思着,如何击败洪承畴。

    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拿出了沙盘,对着沙盘筹划着,如何完善这个计划的细节。

    细节就是魔鬼!

    正在此时,一个情报官突然的跑了进来:“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皇太极也不由的一怔:“有何事,不得惊慌,速速说来。”

    “郑亲王带着三十个牛录的兵力,奇袭宣府的青山军堡。但是,却传来了败讯。”那情报官说道。

    皇太极的一对浓眉也不由的一皱:“你说什么?济尔哈朗败了?明国在宣府那里的兵力,基本上被抽调到了松山这一带来。明军硬生生的要抽兵马,到也抽得过来。但是顶天也就能抽个一万多的兵马。而明朝将领当中,现在并无惊才绝艳之辈。”

    “济尔哈朗,更是打老仗的人物。以他手中的兵力。明军应当没有人能击败他。”

    “据说,郑亲王率着三十个牛录,进攻青山军堡。但是在那一役当中,发生了很诡异的事情。郑亲王在一百多步之外,却被那何玄以弓箭,透过一个人射杀。不仅仅如此,那何玄在城墙之上,连发一百多箭,射杀了这三十个牛录当中,所有的武将。余下的八千多人,连一个武将也没有,最后也只有无奈的溃散。不过好在,这些兵马,都没有散去,大多都回了盛京。”

    “这样啊。”皇太极听完了整个过程,也不由的一怔:“如此说来,济尔哈朗确实有可能败。济尔哈朗就这样的死在了一个区区的军堡,朕给他发这个任务,本来以为相当容易完成。但却没有想到,会让他死在那里。”

    皇太极才刚刚说完,鼻中开始不停的流鼻血。

    皇太极现在年纪也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特别是前不久,他最爱的宸妃死了。

    皇太极的宸妃,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清宫。

    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喜爱。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

    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和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铁骑,与明朝军队洪承畴部进行松山锦州决战。正当双方数十万大军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如火如荼之际,十二日盛京使节惶惶来报“关雎宫宸妃有疾”。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的皇太极,闻知海兰珠生病,立即召集诸将令他们留下固守,自己于次日凌晨即启驾返还盛京。一路行色匆匆,至十七日夜驻跸旧边,刚过一更时,盛京使节又报“宸妃病笃”。

    得知海兰珠病势沉重,皇太极连夜拔营,催动战马,恨不得插上双翼飞回自己的爱妃身边。十八日凌晨,告之海兰珠已气绝身亡的第三次奏报“宸妃已薨”,对于途中的皇太极真如五雷轰顶,他飞马入盛京,冲进大清门,直扑关雎宫,但的确是晚了一步,关雎宫里香消玉陨,时年三十三岁的海兰珠,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这里,只剩下皇太极抚尸哀痛的身影和悲悼恸涕的哭声。

    皇太极悲不自胜。从此这位身体一直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当年十月初二日,他对诸王及他们的妻子儿女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

    这流露出皇太极已为他年老体衰而不安了。

    前不久,清国几番小败。

    这让皇太极顾不得越来越差的身体,飞马赶往了松山前线。

    他在来的过程当中,用碗接着鼻血,骑马急进,星夜兼驰,来到前线!

    到了前线有着御医调和,身体好了一些。

    但是听说上万兵马溃败在一人之手,外加上自己手下的相当了得的将帅济尔哈朗的死亡,这让皇太极的鼻血又忍不住,疯狂流下。

    旁边侍侯的下人,有的拿碗去接鼻血,有的连忙去叫御医。

    过了好半晌,御医来了,才把皇太极的鼻血给止住。

    御医把脉良久,开了一些中药之后说道:“陛下龙体大不如前,还请珍惜身体,少点操劳,不然的话,只怕……”

    “朕亦知道现在身体差了。但是这一次是明清两国的大会战,这个时间点不可能少操劳。”喘过气来的皇太极,休息了一下,开始冷静的分析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