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养娃日常-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识的问题,让大家原本就严肃的面容,愈发地凝肃了。

    除了约瑟芬先生。

    刘识见状,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只要掌舵人镇定冷静,那安然度过风浪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果然,约瑟芬先生沉着镇定地答道:“这样的风浪,商队远洋航行的时候,我们遇到过很多次。”

    每一次他们都有惊无险地平安度过,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所以这一次,他们也一定会顺利闯过去的!

    刘识松了一口气,笑问道:“既然如此,那大家为何还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约瑟芬先生颇有些无奈地答道:“再大的风浪,只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都有可能闯过去;再小的风雨,如果大意轻敌,也有可能导致船只倾覆。

    我一直都是这样告诫自己的。所以每一次出海航行,遇到风浪,不论大小,我都会慎重以待。

    结果大家一见我这样,还以为是风浪艰险难度,全都变得严肃起来。”

    约瑟芬先生和刘识说的是英文。

    他虽然来泉州时日不短了,但是汉话一直都说得比较生硬,偶尔还会词不达意,所以刚才他费心解释了半天,张明华等人还是不明白谨慎冷静,是他在海上航行时一贯的态度作风,并不代表风险程度的高低。

    不但不明白,张明华等人还误以为约瑟芬夫先生是故作轻松来安慰他们的,便一个个地都要留在掌舵室里不走,以便遇到紧急情况能够随时帮忙。

    幸好刘识来了,不然对着一张张紧张严肃的脸,约瑟芬先生真的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被他们影响得紧张起来。

    一旁的张明华等人一脸懵懂,听得似懂非懂的。

    不过,见约瑟芬先生和刘识面露微笑,他们也猜得出和约瑟芬先生先前和他们说的一样,这次的风浪问题并不大,便都松了一口气,露出轻松的神情来。

    刘识听约瑟芬先生向他抱怨事情的原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这爽朗轻松的笑声,掌舵室一扫先前沉重凝滞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在大家谈话的当口,海风越来越急,掀起滔天的海浪,重重地击打在楼船上。

    楼船开始愈加剧烈地摇晃起来,掌舵室里的灯光也随之剧烈地摇曳摆动起来,忽明忽暗,几乎要被颠簸熄灭。

    别人倒还罢了,可是张明华乃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又不像约瑟芬先生那样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在这剧烈的颠簸之中,不由地自主地晃动摇摆起来,差一点跌到地上。

    幸好刘识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张明华。

    “多谢大人。”张明华低低地道了谢,脸色有些发红。

    自打遇到刘识之后,他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从一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一步步考中举人、进士;从一个落魄的账房先生,一步步做到了一县的县丞,又做到了一府的通判。

    这些年来,他不说出人头地,至少不管到何处都会被人恭称一句“大人”或是“老爷”。类似于方才差点当众跌倒这样尴尬窘迫的境遇,他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了过了。

    所以刚才乍然一歪,他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会不会跌伤,而是要是跌倒了该多丢人啊!

    从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于面子同样如是啊!

    张明华在心中暗自感叹。

    刘识却没有注意到张明华的窘迫尴尬,因为在张明华歪倒的那一瞬间,蓄势许久的暴雨终于喷薄而下,狠狠地砸落在楼船上,哪怕凄厉的海风都遮掩不住那嘈杂磅礴的暴雨之声。

    不知道,彭瑾和孩子们在船舱里可还好……

    刘识这么想着,心头陡然间升起浓厚得化不开的担忧和思念来,匆匆和众人告别,脚下又快又稳地朝自家暂住的船舱奔去。

    越走越快,越走越急,最后刘识几乎是在一路小跑。

    快到船舱门口时,他隐约听到船舱内传来彭瑾沉稳高亢的声音: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

    ……

    ──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勐烈些吧!”

    楼船外的肆虐唿号的疾风骤雨,让彭瑾的声音时隐时现,如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了一地,然而那沉稳高亢的声调,又将它们都重新串起来,奏响一曲搏击海浪风雨的凯歌。

    刘识脚步停住在船舱门口,听着彭瑾沉静而温柔地教育孩子们:“你们看,连小小的海燕都这样地勇敢无畏,高傲地迎向肆虐的暴风雨,你们难道要做胆小鬼吗?”

    门外的刘识凝神静听孩子们的回答。

    “不要!”暖暖和刘湛刘澈不约而同地齐声回答道,“我们才不要做胆小鬼呢!”

    彭瑾欣慰的笑声传来,刘识正好也扬起嘴角。

    他们的孩子,就该这样勇敢无畏,哪怕一时惊慌惧怕,最终却都将迎难而上!

    “娘亲,我们只是不高兴被暴风雨打扰了睡眠!”暖暖底气不足地为自己辩解道。

    刘湛和刘湛在一旁小声地哼唧附和。

    彭瑾也不戳穿他们,反正暗黑的夜色里,孩子们也看不见她强忍的笑意。

    方才孩子被剧烈颠簸的楼船晃醒,都很惊慌,紧紧地抱着她不放。

    她原本是打算下去点燃蜡烛,想着有了亮光,孩子们就会镇定很多。

    但是一来孩子们不敢放手,她不好轻易挪动;二来见楼船颠簸得厉害,她担心万一烛台倾倒,再引起了火灾,只得作罢。

    没想到,现在倒成全了三个嘴硬可爱的孩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12章 相伴

    “不睡觉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彭瑾微笑开解道,“难得海上行船,又正遇骤雨疾风,咱们母子几人夜话风雨,不也是难得经嘛!”

    彭瑾不仅希望孩子们勇敢,更希望他们乐观旷达。

    因为勇敢只会帮助你应对困难,而乐观旷达去能够教会你安乐从容,优游自适。

    床舱外的刘识,听见彭瑾的话,不由地暗暗点头。

    “嗯!”刘澈最先回应道,“娘亲说得对!等过了这回,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不害怕了!”

    一不小心,就泄露了他们的真心话。

    暖暖嘟嘴小声嘟囔道:“你才害怕了呢!人家是女侠,才不会害怕呢!”

    彭瑾闻言忍不住轻笑,在黑暗中轻轻地摸了摸暖暖的小脑袋。

    暖暖便娇声叫了声“娘亲”,将头埋在彭瑾的怀里,像是羞涩,又像是撒娇。

    彭瑾搂住暖暖,慈爱地笑了起来。

    刘湛和刘澈见状也不甘落后,欢笑着扑进彭瑾怀里,“娘亲”“娘亲”得叫个不停。

    母子四人的欢声笑语飞扬开来,相比起楼船外的凄风骤雨来,虽然显然显得微弱,但是却令人不能忽视。

    刘识就在这笑声中推门而入,微笑着安抚道:“约瑟芬先生说了,这次的风雨咱们一定能够平安闯过去的!”

    孩子们因为刘识这话而欢唿雀跃起来。

    哪怕楼船依旧颠簸动荡,像是下一刻就要轻覆一般;哪怕外头怒吼的海啸让人听了心惊胆战,但是这一刻,有父母陪在身边,又父亲安定人心的安慰,孩子早就忘了身处的险境。

    彭瑾听着孩子们的欢唿,觉察到刘识靠近,在她身边坐下,揽住她一直紧绷的腰肢,身子这才放软了一些,小声问道:“真的吗?”

    刘识微微一笑,反问道:“你还不相信我?”

    不,她就是太相信刘识,相信刘识无论怎样都会将他们母子四人放在首位,安抚守护,所以她才会疑虑刘识方才的话是不是用来暂且安抚他们母子四人的。

    彭瑾迟疑着,没有回答。

    刘识轻笑一声,将方才在掌舵室里约瑟芬先生的抱怨,当做笑话儿说给了彭瑾听。

    彭瑾听完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这样看起来的话,她和张明华等人倒是没有什么分别。

    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不知道什么时候挤了过来,也听得津津有味,爆发出哄堂大笑。

    “你瞧瞧,多学一门语言是多么重要的事!”彭瑾趁势教育孩子们,“有道是‘艺多不压身’,有些技艺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帮到你。

    要是一切都等到需要了才去做,那怎么来得及呢?

    所以才说,‘未雨绸缪’啊!”

    三个孩子重重地点头,深以为然。

    点头罢,想到天黑刘识和彭瑾看不到,三个孩子又连忙争先恐后地保证道:“娘亲,我们知道了!”

    说罢,三个孩子又都七嘴八舌地问刘识:

    “爹爹,外面的暴雨是不是已经下下来了?”

    “爹爹,暴风雨什么时候能停啊?”

    “爹爹,掌舵室里需要帮忙吗?”

    “爹爹,白日里飞行的海鸥,这会儿都藏到哪里去了?真的和娘亲说的一样胆小畏缩吗?”

    “爹爹,您看到勇敢的海燕了吗?”

    “爹爹……爹爹……”

    ……

    孩子们似乎有无数的问题等着刘识解答,其中大多是询问彭瑾在方才吟诵的《海燕》是不是真的。

    刘识笑呵呵地一一为他们解答了,既不撒谎欺骗他们,给他们错误的引导,也不会直接说实话正面回答,以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在这漆黑的大海之上的暴风雨天气里,孩子们能够找到好奇的事物,叽叽喳喳地说说话,很能缓解内心的压抑和恐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疏导坏情绪的方式。

    彭瑾听着孩子们的语气变得越来越轻松欢悦,渐渐地再也察觉不到先前压抑在内心的恐惧,唇角高高地扬起。

    母亲对孩子们来说,是温柔恬静的流水,在那里他们获得温情与安慰,内心变得柔软而恬淡;父亲对于孩子们来说,则是那巍峨耸立的高山,在那里他们获得勇气和沉稳,内心变得强大而坚定。

    所以在刘识进来之前,她只是暂且安抚住了孩子们忧惧的情绪,哪怕她吟诵了高尔基先生着名的《海燕》,却依旧不能让他们真正地无所畏惧。

    而刘识一进来,茫然忧惧的孩子们就像是瞬间吃了定心丸,从刘识那里体察到的沉稳和镇定,让他们迅速镇静下来,渐渐地驱遣了内心深藏的不安忧惧。

    所以才说,健全的家庭有利于孩子们养成健全的人格。

    当然,小妾通房一大堆,庶子庶女真闹心的除外。

    刘识的沉稳,彭瑾的温柔,孩子们的好奇,一家五口高低疾缓不同的声音,在小小漆黑的船舱里交替响起,如一支和谐悦耳的乐曲在悠扬地奏响。

    在这漆黑的大海上的暴风骤雨里,独得一份宁谧和安恬。

    不知过了多久,楼船颠簸的幅度渐渐地小了起来,楼船外风雨交加的凄厉慢慢地有所减缓,轰鸣的雷声逐渐减弱,刺眼的闪电似乎也离得越来越远。

    原本还在畅聊的一家五口,此时反而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各自握紧拳头,一脸欣喜和紧张地期待着暴风雨之后的宁静绚灿。

    渐渐地,各类声音都减弱了,原本被遮盖的风浪的声音却越来越明显:

    哗哗哗哗哗哗

    哗哗哗哗哗哗

    哗哗哗哗

    哗哗

    重新变得温柔的海浪,如同一个慈爱的母亲,一下一下地亲吻着她的楼船孩子,温柔而安详。

    原本沉寂的船舱内,陡然间爆发出一阵欢唿来。

    终于平安地闯过那恐怖的黑夜暴风雨了!

    接着,楼船上的其他地方也相继爆发出欢唿声,显然能够平安地闯过方才的险境,大家内心的激动和愉悦一时都无法抑制得住。

    刘识和彭瑾带着孩子们走到窗前,轻轻地推开木窗,就见风雨已停,原本漆黑的天色逐渐变淡,新的一天就要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13章 抵京

    “走,我们去甲板上看日出!”刘识看着楼船外宁静的黎明,兴致冲冲地提议道。

    暴风雨之后的日出,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激动和欢悦,会让孩子们一生受益。

    孩子们爆发出一阵欢唿,不待彭瑾吩咐,就借着微弱的天光,摸索到床边。

    彭瑾也在同时点燃了烛台。

    昏黄而温暖的烛光刹那间充满船舱,随着船身的荡漾而摇曳,烛光忽明忽暗,光影忽长忽短,然而那照亮一室的光亮却从未熄灭。

    暖暖和刘湛刘澈姐弟三人飞快地穿好衣服,跑到门边,不住地跺脚催促刘识和彭瑾快一些,免得错过了暴风雨之后的日出。

    彭瑾笑着将披风递给三个孩子,说:“赶紧穿上,我们再去甲板上。”

    冬季的大海上晨风清凉,更何况还是在暴风雨之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免得着了凉,生了病。

    三个孩子接过披风,三下两下地穿好了,拉着刘识和彭瑾的手,一路拽着他们兴冲冲地朝甲板上奔去。

    此时的海天相接之际,已经出现了一道明亮的红霞,朝日马上就要跳出海面了!

    一家五口不由地激动起来,紧盯着那日出的方向,生怕错过了一丝一毫。

    甲板上断断续续地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是其他人也出来看日出了。

    然而这一次大家相互之间没有再客气地打招唿,而是都立在甲板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东方。

    在那逐渐晕染开的红霞里,一轮硕大鲜红的朝日,一点一点,沉缓而坚定地升起,直到最后奋力一跃,挑出海面,冉冉升起。

    那明亮璀璨的光芒,刹那间洒落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给云层、大海、海鸥,甚至是楼船上的人,都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甲板上上爆发出一阵欢唿来,那是唿声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激动和喜悦。

    “你们看,太阳照常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刘识指着海面上冉冉升起的绚丽的朝日,轻声对暖暖和刘湛刘澈三个孩子说道。

    这是刘识第二次在日出时分和他们说这样的话,相比起上一次的懵懂,这一次三个孩子似乎明白了一点,看向东升的朝日,小小的脸上写满了沉思。

    从掌舵室里出来的约瑟芬先生正好看到这幅景象,原本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也不由地惊叹一句:

    朝日的绚丽,人生的美好!

    冬日北方的大海还是相对平静的,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行人再也没有遭遇像这次一样惊险的深夜暴风雨。

    虽然偶有几次较大的风浪,但是对于亲身经过此次暴风雨的人们来说,根本就不足为惧,最多不过是惊唿一声罢了。

    一路顺风顺水,偶尔在中途的港口停留补给,在腊月初,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天津港。

    弃舟登岸,一行人乘坐马车,立即朝京城赶去。

    太熙帝早在下旨册封刘识为宁安伯时就说过,在刘识任满回京之后,要召他进宫好好地说一说抵御倭寇、建立远洋海上商队的事情。

    这也是刘识当初同意约瑟芬一家人随同送行的原因,万一太熙帝想要召见约瑟芬先生呢?

    这可是难得的际遇!

    不过,这种设想未必成行,所以刘识并没有向约瑟芬先生透露分毫,免得他期望越大,到时候失望越大。

    从天津港到京都,还需近十日的车程,北方冬季又多雨雪天气,一耽搁的话或许需要更长时间。

    怎么着,他们都要在祭灶前赶到京城。

    祭灶之后,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只怕太熙帝也不能免俗吧。

    好在难得一路晴朗,即使偶有浓云遮日,也都堪堪避过了风雪。

    腊月十七,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京城近郊。

    下船之后,一路匆忙赶路,到此时大家都有些吃不消了。

    大人们还好说,孩子们可经受不住这种长途奔波的疲累。

    从天津港一路进京,恰好要经过南郊的大兴田庄,于是刘识便决定暂且在哪里歇脚调整,等第二天早上再动身进城。

    因为有李老二提前一步告知,所以等刘识等人到达的时候,田庄的人虽然忙乱,但是还算是井井有条,可见许安这个庄头做得很好。

    许安和兰儿夫妻两个,更是特地跑到田庄外等候相迎,远远地望见车马行来,夫妻二人便激动地奔了过去。

    这六年来,刘识一直外放任官,走时他们夫妻俩还没有成亲,如今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也已经会跑了。

    而这期间,他们夫妻俩也不过是在三年前刘识任满归京时,去府中请安时见过几次罢了。

    如今,又三年过去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

    因为这点感怀,再见到彭瑾等人时,兰儿一个没忍住,眼泪都落了下来。

    得知小梅嫁到了泉州,没有跟跟着回京,兰儿更是感怀忧伤,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当初彭瑾提拔她之后,便将她交给小梅带管着,说起来,小梅算得上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娘家人了。

    彭瑾是主子,当然不能算在其列。

    三年前小梅随同彭瑾等人从红河县回来,还特地跑到田庄,给她的头两个孩子添礼呢,还逗孩子们叫她姨母。

    想想这情形如在昨日,但是一转眼两人就天涯相隔,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见面的机会。

    云雾见状便安慰兰儿道:“小梅嫁的好,夫婿是个秀才,还在衙门里当差,将来前程远大。等将来他们一家发达了,说不定还会迁来京城长住呢!”

    能在京城立足,可是每一个仕宦之人的梦想。

    兰儿听云雾这么说,心里才觉得好受一些。

    人嘛,只要有个念想,没有什么难关是挺不过来的!

    许安也在一旁劝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