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 1979年-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角。
     
    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   焦祖尧   一·一○元
     
    这是一部反映工厂和工程技术人员生活的长篇小说,围绕科学实验、生活理想、爱情与家庭所展开的矛盾冲突,再现了绚丽多彩的工厂生活,展示了工程技术队伍的成长壮大,表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文学小丛书
     
    女神  郭沫若0。32元
    包身工  夏衍0。10元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0。30元
    不能走那条路  李准0。30元
    王贵与李香香  李季0。13元
    离骚今译  郭沫若译0。15元
    诗经选译  余冠英译0。18元
    聊斋志异选  蒲松龄0。19元
    杜十娘  冯梦龙原编0。27元
    海涅诗选  冯至译0。16元
    羊脂球〔法〕莫泊桑著赵少侯、郝运译0。24元
    高利贷者〔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0。18元
    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著潘家询译0。26元
    高尔基早期作品选巴金、伊信、戈宝权译0。21元
封四

1979年第1期;总第1期 … 目录


    2   读书无禁区
    8 〔笔谈〕解放“内部书”(雨辰8)——制止“侵吞”(辛山8)——海关这一关(黄仑10)——借书难(黄克10)
    12  马克思恩格斯写的书评  仲民
    14  作家与书评(纽约航讯)  董鼎山
    20  探索现代化的中国风格  张慈中  于麟
    25  解放思想,突破禁区  卞哲
    ——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问题漫谈之一
    31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应当改革  子起
    35  怎样正确理解生产关系  吴学灿
    39  读马雅可夫斯基《列宁》诗的断想  良化
    41  略论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  张英伦
    50  《根》
    57  林肯这个人  邓蜀生
    63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吴艾军
    67  科学和民主的赞歌  郑文光
    73  “控诉文学”及其他  林大中
    77  书讯    2 读书无禁区
    8 〔笔谈〕解放“内部书”(雨辰8)——制止“侵吞”(辛山8)——海关这一关(黄仑10)——借书难(黄克10)
    12  马克思恩格斯写的书评  仲民
    14  作家与书评(纽约航讯)  董鼎山
    20  探索现代化的中国风格  张慈中  于麟
    25  解放思想,突破禁区  卞哲
    ——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问题漫谈之一
    31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应当改革  子起
    35  怎样正确理解生产关系  吴学灿
    39  读马雅可夫斯基《列宁》诗的断想  良化
    41  略论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  张英伦
    50  《根》
    57  林肯这个人  邓蜀生
    63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吴艾军
    67  科学和民主的赞歌  郑文光
    73  “控诉文学”及其他  林大中
    77  书讯
    81漫谈鲁迅研究    荒  芜
    84“幽岩”质疑    陈  江
    87鲁迅和章锡琛    振  甫
    89《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琐谈    王  蒙
    93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    艾  青
    109《天平之甍》重译记    楼适夷
    112  197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艾萨克·辛格    梅绍武
    113卡静论辛格(西书随笔)    冯亦代
    119人类总会走向大同    苏叔阳
    123《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书摘)   卡德尔(金作善节述)
    130彭德怀(《西行漫记》选录)    斯诺(董乐山译)
    135胡愈之谈《西行漫记》中译本翻译出版情况
    143埃德加·斯诺作品介绍    裘克安
    148一个奴才的成长(书摘)    亨利希·曼(傅惟慈节述)
    153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一)    武  雷
    152编者的话
    159一九七九年新书部分目录
    封面设计  丁聪
目录

今年的五四和马克思主义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在当时内忧外患重重交迫,中国已经面临亡国危险的情况下发生的。那时,青年人起来探索:如何才能救中国?走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许多人原来是这样认识的;但是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已经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部分人接受了它的影响,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一九二一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将马克思主义具体运用到中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不少失败和挫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制定了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在一九四九年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象一场噩梦一样,在五四运动半个多世纪以后,特别是到一九七六年的四五运动中,中国人民突然发现,我们又一次处在面临亡党亡国的危险境地。粉碎了“四人帮”,这种危险已经解除,中国重新恢复了向前发展的势头。目标是宏大的:四个现代化。但是,许多人在认真探索:为什么昨天会产生那种危险的情况呢?各种人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其中有一种思想倾向很值得我们注意:有些年轻人开始怀疑,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错了,是不是社会主义不适用于中国?
    我们应该很明确地告诉这些青年同志:你们的想法错了!近二十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实际情况,恰恰说明: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错误,而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作马克思主义来宣扬,来实践,才产生了这样严重的错误。
    简单举两个重要的例子来说明。
    谁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条最基本的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是二十年来,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完全把这个关系颠倒了。根本不顾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味要“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不停顿地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当我国广大农村还处于手工业的生产力状况时,就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哪能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惩罚呢?在社会主义生产还很不发展的时候,就强调要限制“资产阶级权利”,否定按劳分配,要消灭三大差别。其实际结果就是搞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当然只能破坏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破坏生产力。在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农村不能城市化,农民不能工人化,体力劳动不能脑力劳动化;那就只能相反,搞城市农村化,工人农民化,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化。过去我们实际上的许多措施,都是搞这样的“消灭差别”。这种做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说,只是倒退,决不是前进。
    阶级和阶级斗争,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所谓阶级,只能是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经济关系发生改变,阶级关系也必然随之改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完成之后,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也就是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存在,但总的趋势是只能越来越缓和,决不能越来越激烈。因而,就无产阶级专政来说,应该是强调发扬民主的一面,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不应该再片面地只强调专政即镇压的那一面。但是,在我国二十年来的理论和实践上,又把这些关系颠倒了。阶级斗争变成越来越尖锐越激烈,以至发生了延长十年之久的政治大革命,要反复夺权。所谓阶级,不是按照经济关系来划分,而据说是要按照思想和政治态度来划分,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被打成“资产阶级”。林彪、“四人帮”鼓吹“全面专政”,实际上是假无产阶级专政之名,行封建法西斯专政之实。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
    所以,多少年来,造成严重错误,给我们带来不少灾难的,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真正奉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决不会产生这种情况。我们现在要拨乱反正,就是要抛弃这些错误的理论,抛弃假的马克思主义,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只有更加坚信这个真理,决不应该怀疑它。
    当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不容易的。在这方面,我们本来有很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曾经为我们作出了典范;但是,二十年来,我们也有惨痛的教训。这个教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搞主观主义,忘记了实事求是,忘记了群众路线;对客观情况不作认真的调查研究,只喜欢听好的,不喜欢听坏的。不去认真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凭主观意志办事;谁要讲一下客观条件,就大批“条件论”。这种做法,既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抛弃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国内到国外,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研究,重新认识。过去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有些是根本没有研究。我们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呢?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它们。如果不是这样,而想用资产阶级的立场、唯心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研究,那就只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发生更严重的错误和失败。
    在今年五四,回顾六十年的历程,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过去二十年的所有不幸,就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今后我们的一个极端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攻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完整地、正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汪子嵩
《五四运动文选》


    三联书店在一九五九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而编辑出版的《五四运动文选》,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资料。这是从1915年到1922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等刊物上的文章中选录出来的,可以说都有代表性的意义。要了解五四时期思想界的主流,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本书第一篇《敬告青年》,作者陈独秀揭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激励青年,说明了五四的胎动。其后,对孔教发起抨击,提出文学革命,号召“劳工神圣”……,乃至发生了五四运动。运动本身,在这本书里反映的并不多,只选了几篇短文。运动的往后发展,其主流是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所以,本书的结尾选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
    应当说,本书是五四思想界主流的反映。虽然象林琴南致蔡元培的信、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张东荪的《现在与将来》等几篇,作为附录已附在书中,但要看清五四时期这些逆流、旁支,是很不够的。这大概是编辑本书的体例所限定的罢。然而就是这样,本书已有40万字了。
    本书所选各篇,都一一注明出处和发表年、月。作者在初次出现时,都有小注说明其生平(到本书出版时为止)。


科学与民主并重
《五四运动简史》序

    “科学与人权并重”,这是“五四运动”前夕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口号。“五四运动”虽然过去六十个年头了,但是,这个口号至今还不能说已经失去它的意义。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具有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继承了一八四○年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虽然当时的革命者并不是完全自觉地认识到这个革命任务,但在客观上却发生了这种历史作用),又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提高到完全自觉的理性的阶段,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争夺欧洲而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壮大了的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学生群众的革命阵营是分不开的,也是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潮流的影响分不开的。
    《新青年》创刊于一九一五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利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独霸中国,以致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异常激烈。反动派为了禁锢人民的思想,以“礼教之防”和“鬼神之畏”愚弄群众,“尊孔、读经”,“定孔教为国教”的反动舆论,甚嚣尘上,“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遍于国中;在上海这个半殖民地的近代化城市,居然出现设坛扶乩、出版《灵学》杂志的怪现象。与此同时,提倡民主革命的刊物被封禁,革命的国民党人被逮捕和屠杀,袁世凯的特务、侦探遍布各地,明文刊载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统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就在这沉沉黑夜里,《新青年》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口号,向着笼罩全国的“迷信”和“专制”勇猛冲击,发动了一场较为彻底的反封建、反迷信的真正的文化革命。
    《新青年》所提倡的“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是用它反对宗教迷信,破除愚昧、落后,发展科学文化,使国家富强起来,同时也作为一种世界观来观察社会问题。许多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物,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察人类社会,把生物界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原理和人类社会类比,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自由竞争是永恒的经济法则;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是永恒的“理性王国”。
    《新青年》所提倡的“民主”或“人权”,就是卢梭阐述的“天赋人权”说,即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个性解放理论,是用来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君主专制主义和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一切封建道德原则的。《新青年》把孔子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等全部封建道德看作是不适合于“现代生活”,障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提出“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道德原则和“孔子之道”相对立。《新青年》认为:过去中国人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只限于学术和政治,而没有学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这种学习是很不彻底的。为什么袁世凯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时候,一些“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和“辛亥革命”的拥护者,都围着未来的袁氏皇帝出谋献策呢?就是这个缘故。虽然袁世凯的皇帝梦很快破灭了,但是,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那么今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袁世凯继续登台表演,也一定会有些人围着他们出谋献策。
    否定封建主义的旧道德,建设民主主义的新道德,这已经不仅是道德范围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对整个旧中国的改造问题。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正是从这个角度向青年们发出战斗的号召:“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辨正自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陈独秀把这种道德革命看作是“吾人最后之觉悟”,他确信只要建立起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那么就可以顺利地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幼稚的幻想,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如果不把反封建的斗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紧紧结合起来,进行到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是没有希望的。这又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不可能独立完成,而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团结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阶级共同完成的历史任务。
    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毕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真正的革命知识分子只有在解除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以后,才能把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身上。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战士鲁迅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革命小说中,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把破除旧道德,建设新道德,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大众身上。在新文化运动启蒙下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毛泽东也产生西方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必须和东方思想(封建主义思想)同时改造的革命思想,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并不是“临民致治之具”,从此探索改造中国的新道路,亲自创办工人夜校,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宗教迷信是封建制度的护身符,毒害人民的鸦片。《新青年》认为: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必须提倡科学,人民的信仰,要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凡是宗教上、道德上、政治上一切不合理的信仰,都应该予以破坏。“鬼神的存在,尚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偶像,都应该破坏。”《新青年》认为:科学的真理是“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年总结“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的特征时也指出:这种新文化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可见,民主与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新青年》所宣传的“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为中国人民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扫清了道路。一大批革命民主主义者在十月革命影响下迅速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把“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加以改造,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代替资产阶级的宇宙观和社会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