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 1979年-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方便校改工作,缩短校改时间,把打好的纸孔带装进汉字电传打字机上,打出的字通过光学系统反映到显象屏上,直接视读校对。发现错误,把需要改正的地方,先用游标定位,借助光笔抹去错误之处,同时补打新字插入。这种显象屏能容纳三千字,可做到删改和改排图文,由电子计算机的程序控制来搞自动串行。待校改完毕,便从输出端出来一个改正好的新纸孔带和一张转拍到感光纸上的新校样,送编辑部重审。
    最近,信息科学的发展,能够将文字、符号和带深浅调照片的一切图象信息都变换成数字符号,可以在一张底片上同时照排出图象和文字的电子照相排字机已经问世,称之为第四代的全电子式自动照排机。
    上面讲到,排字部分一秒钟可以达到几百字甚至几千字之多,而打纸孔带的速度一秒钟只能打一至二个字,相比之下差距太大。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欧美各国先后研制成了光学识读器,通过光学元件扫描打字稿,扫描速度达到每分钟一千五百个字,基本上超过了二代机的排字速度,但这是用来排西文的,而西文字笔划最多不过四笔,它对汉文排版就不起作用。于是,有人就考虑用声音输入来代替打孔纸带,估计这项技术迟早会研制成功,到那时只需照读原稿就可以排出版来了。
    归纳起来,照相排字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而铸排机就不能。如果和胶印相配合,将成为最理想的制版印刷方式。它将以能够保持环境清洁,缩小厂房面积,排版质量优越和逐步降低成本等有利条件,逐步得到推广。
    照相排字技术尽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它能不能得到普及推广和获得应有的评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
    目前,给出版社负责编辑和出版工作人员的印象是,照相排字费用太高,对原稿的要求过于严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印刷质量,防止铅公害,势在必行。而活版的制版费用仔细一算,由于占用厂房面积大,使用的劳力多,制成铅印版的过程繁琐,加上印刷时上版时间长等因素,决不算便宜。因此,出版社只要满足印刷厂提出的以下几点要求,就能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出书效率的目的。
    一、出版社编辑部不要以发稿作为完成任务的界线,宁肯延迟一些发稿时间,在发稿之前尽量对原稿进行加工,以减少由于下一步改稿而带来的一切浪费,因为送校后更改原稿或变动版面设计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为了使排版期限充裕,希望尽早提出容易识读的完整原稿,这对加快出版周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人们看到的文字数量越来越庞大,从发展眼光看,迟早必然会利用电子照相排字机来排版,所以出版工作者应该积极同印刷工作者一道促进这一技术的推广。为此,在照相排字的过程中,编辑部门要注意听取由于原稿不完备而提出来的种种意见。
    印刷主管单位和印刷厂应把手动照相排字当作连接活字排版和电子照排之间的桥梁来看,进一步增强对手动照相排字的信心。关键的问题是,照排出来的文字,必须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为此,必须尽快研制出一套专供手动照排和电子照排用的美观大方的字体。在设计这套新字体时,必须对光学原理有足够的理解。

丁一
文史工具书及其用法(二)


    地名和地理位置对于研究古代文献至关重要。人和事总是离不开具体空间的,地理概念不清,就不能理解文献中的含义。古代地名的变化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同为一地,从古到今名字不知几经变化。行政区划的分合沿革,辖区的变化,互相交错,因革频繁。同名异地、异名同地的现象也很普遍。此外,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又有所谓侨置州郡,这使本来已经复杂的情况更为综错复杂。
    从自然环境来说,水道的变化,从古到今也是很大的,即以黄河为例,河道变化极大,岑仲勉先生的《黄河变迁史》备述古今黄河河道的变化。其他的水道变化也很复杂。
    查找地名的工具书大体上有三类:一,地名辞典;二,总地志、史书地理志、地方志;三,历史地图。
    常用的地名辞典有臧励等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刘钧仁编的《中国地名大辞典》以及新近出版的《辞海·地理分册》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一书所收地名四万余条:包括省、府、郡、州、县、镇、山川、要塞、铁路、商港、名胜古迹等。古地名注明沿革,并对各地的物产也有记述。如,我们读《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阳城”在哪里?翻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阳城县条下竟有七个“阳城”,究竟哪一个阳城是陈胜的家乡呢?这就需要进行分析了。第一个阳城县条下说:“古阳城邑,《孟子·万章》‘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世本》‘夏后居阳城’,即此。汉置县。晋尝置阳城郡,后罢。五代唐改县曰告成,后避朱温父讳更名阳邑。唐复回阳城。周省。今为告成镇,在河南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只有这个阳城才可能是陈涉的家乡。因为陈涉是秦汉之际人,其他六个阳城都是汉以后所置,因而都不可能是陈涉的家乡。在这里阳城一地的历史沿革情况大体清楚了,并使我们了解了阳城所属的政区。但是使用此书时要注意一点,此书出版于一九三一年,四十多年来,政区的变化是很大的。这就需要利用较近出版的地名辞典和地图,查考所属政区是否有变化。否则很可能和今天的实际所属政区不相符合。如我们读《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邺”在哪里?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故城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四十里。”但一查《辞海·地理分册》就不对了。《辞海·地理分册》:“故址在今河北磁县东南三台村。春秋齐邑,桓公所筑。战国魏文侯都此。西门豹、史超先后在此引漳水溉田。”第一,邺地今不属临漳而属磁县;第二,临漳今不属河南而属河北。这种政区的变化历代不断,在我国解放以后也不断地变化,以适应政治、经济的需要。所以要特别注意实际政区已经变化,而工具书还来不及修改这种情况,若不注意就会张冠李戴。
    查考地名,只是地名辞典是不够的,一般的地名可在地名辞典中查到,但较小的或不常见的地名,在地名辞典里就查不到了,就需要借助于地志一类的书了。
    地志除去《二十四史》各史的《地理志》外,常用的总地志有〔唐〕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志》、〔宋〕乐史编的《太平寰宇记》,还有《元一统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等。这些全国性的总地志对于各代的政区、地名山川形势、历史沿革,乃至风俗政教、人物土产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可供我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去查阅。但是,有些小村镇名在以上这些总地志中也难于查到。遇上这样的问题,就要到地方志中去查找。我国的地方志数量之多是举世无双的,各省的“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乃至村志、镇志应有尽有。地方志是一个宝贵的史料仓库,它不仅记载了本地区的详细地名、历史沿革,对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方言俗语都有详细的记述。不仅学习文史哲的人离不开它,就是学自然科学的也往往从中发掘科学史上的珍贵资料。查找地方志的工具书有朱士嘉编的《中国地方志综录》,此书著录地方志五千八百余种,并著录了藏书单位。需要时,按图索骥,就能找到自己所查的地方志。
    这里特别应提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两部书是有名的地理科学著作。《水经注》是当时集地理学大成的著述,它不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也是水利、农业、考古和文学的古典巨著。《水经注》记述了汉晋南北朝时期一百三十七条河流的发源走向,水道变化,以及流域的山川风物、人物古迹等,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因而也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道。清代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总结了清以前对《水经注》的研究成果。引得编纂处编的《水经注引得》一书,可供检索。
    《读书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内容主要有三:一、历代州城形势,详叙上自三代下至明代省、州、郡、县政区的区划和沿革;二、各省府州县的置罢以及山河关镇的方位等;三、历代关于水道记载的异同和变迁情况。该书特点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着眼,记述山川的险要形势,历代战事的成败得失原因。它不仅详述地理沿革,还缀以丰富的史实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上使人能全面了解一地的情况。
    日本人青山定男曾编辑《读史方舆纪要索引》一书,检索十分方便。比如我们读《三国志》关于赤壁之战的史文,就需对“赤壁”的历史地理情况有所了解。翻开《读史方舆纪要地名索引》,在七画中找到赤壁山一条,“赤壁山  湖北〔江汉道〕武昌县东南九十里、嘉鱼县西七十里  七十六卷湖广武昌府嘉鱼县。”很容易就在《读史方舆纪要》里找到赤壁山在“县西七十里。《元和志》: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时未置嘉鱼也。其北岸相对者为乌林,即周瑜焚曹操船处。《武昌志》:操自江陵追备至巴邱,遂至赤壁,遇周瑜兵,大败,取华容道归。《图经》云:赤壁在嘉鱼县。苏轼指黄州赤鼻山为赤壁,矣。时刘备据樊口,进兵逆操,遇于赤壁。则赤壁当在樊口之上。又赤壁初战,操军不利,引攻江北。则赤壁当在江南也。操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地是矣。今江汉间言赤壁者有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也。当以嘉鱼之赤壁为据。”这段文字详细考证了“赤壁之战”中“赤壁”的地理位置,纠正了前人的误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之作,但把“赤壁之战”的地理位置搞错了,误以黄州的赤鼻山为“赤壁之战”的故战场,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此也足见历史地理的考证是多么重要的了。
    查考地名,除了上举地名辞典、地理志、地方志等书外,要弄清一地的确切地理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还必须实按历史地图,才能得到明确的地理概念。常用的历史地图有顾颉刚、章巽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杨守敬编的《历代舆地图》、苏甲荣编的《中国地理沿革图》等。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九七四年出版,是目前较为完备的历史地图。全书共分八册,反映一八四○年以前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疆域、政区、政治形势、民族分布等情况。第一册为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为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为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为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为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为宋、辽、金时期;第七册为元、明时期;第八册为清朝时期。图中重要地名采取古今对照的方式,黑体字为古地名,黄体字为今地名,眉目清楚,易于辨别。本书的精装本和普及本每册之后附有地名索引,只收录古地名,不录今地。每条地名之下,列出本地名所在的页码并列有纵横座标的符号,颇易检索。例如上面所举“赤壁之战”的赤壁,此次战役发生在三国时期,我们在本地图第三册的地名索引中找到赤壁条,下列“(三国)29—30③8”三国,指三国时地名;29—30是图序号;③是横座标数码,8是竖座标数码。很容易就找到赤壁在地图上的定点。文献资料和地图一一契合,一般说来,就能确指其地了。但是,问题也并不如此简单,有时文献资料含混不清或者说法不一,因而地图的标法也不一致,这就需要进行专门研究了,不是一般工具书所能解决的问题。

武雷
中国终于有了“文摘”


    国外有《读者文摘》,我们中国终于也有了“文摘”——《新华月报·文摘版》。
    为办好这个刊物,我提两点建议,供参考:
    一、“文摘”可以就叫《文摘》或《新华文摘》。现在的正式全称,极容易混淆。香港读者称之为《新华月报》复刊号,当然是错了。文摘版是新创刊的,《新华月报》则已有三十年历史,现在称为《新华月报·文献版》。
    二、是不是可以把现在的这个“文摘版”改为两个刊物?一个可以叫做“文艺文摘”,专收文艺方面的文章;另一个或者叫做“新华文摘”,收非文艺方面的文章。这样,爱好文艺的读者可以只买“文艺文摘”,省一点钱。(“文摘”读者)

“文摘”读者
关于韩素音女士


    一  关于韩素音女士
     
    编辑同志:
    最近我阅读了韩素音女士用英文写的一本名叫《残根树》(The Cri…ppled Tree的暂译名)的书,内容包涵有她的自传、她的家史和中国近代史,记述的时间是1885—1913和1913—1928两个部份。作者自称书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并无虚构。我读后感到这本书确实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文笔也生动流畅,值得组织人力将其译成中文,向广大读者推荐。因此希望此信能在贵报刊载,供主管部门参考。
    这里我仅举几个例子。
    我国的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尽人皆知是我国的主要交通干线,担负着东西、南北繁忙的运输任务。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两条铁路的修建史。它们不是本国政府兴修,而是由比利时财团和比利时人员设计、施工修成的。韩素音的父亲周英东(译音)就是被雇佣的工程技术人员之一。建成投产后,当时的政府花了很大一笔资金,才将它们赎回收归国有。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是首都的商业中心,当时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莫里逊大街(Morrison Street),一度在西方人士中广为流传。当时我在北京念书,听到过这一称呼而不明究竟。我想无非是这条大街的位置是靠近使馆区的前东交民巷,但何以竟然把一个外国名称运用在中国北京的中心区?40年后的今天,韩女士的书解答了我的谜。所谓莫里逊其人,原来是袁世凯这个家伙的法律政治顾问,因人得名。
    成都青羊宫每年春天都举办一次花会,极为热闹。韩素音描绘了花会盛况:来参加花会的(成都人叫赶花会)有社会各阶层人士;有服饰鲜艳的少数民族;有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还有搞地下反满活动的哥老会(四川叫袍哥)成员等等。平日我们只知道哥老会是一个庞大的民间组合,遍及各阶层,组织成分、政治因素都比较复杂,也有较浓的封建意识。但想不到在满清政府残酷统治,人民难以翻身的情况下,他们竟在民族意识的推动下,自发地或自觉地起来造反,利用花会的机会作掩护进行反满活动。可见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当时的哥老会也有其进步和革命的一面。
    韩素音女士祖籍四川成都,先代是农民,嗣后改农经商,作烟草生意。再后经济好转,培养后代读书应考,方进入仕林。到了曾祖父时,在甘肃省作大官,兼掌军权,可算登峰造极,盛极一时。后来家运又逐渐式微,她的父亲周英东,起初也读书,后改学西方科学。那时成渝两地绅商,自行集资招股,想修建从四川到汉口的川汉铁路,为了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周英东被派往西欧留学,专攻铁路工程,以备后用。一切准备就绪,周英东在成都九眼桥河边搭乘由人工驾驶的木船,经岷江转长江东下,过重庆,闯巫山三峡急流,在汉口小住,最后抵达上海。行程五千里,费时三个月。从今天的观点看来,成都去上海只需几小时的飞行即可到达;火车也不过34个小时!但他却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似乎可笑!要知道,当时的交通条件如此,我省的首几批学生不得不蹇滞淹留!作者的母亲名叫玛格丽特·邓尼斯(Margurite Denis),在周英东留学期间跟她发生恋爱。由于种族、阶级、风俗、习惯等等的差别,她的父母亲都反对他们之间的恋爱。可是这个姑娘很勇敢,她自己走上周的寓所去迁就他;不允许周进她家的大门,她就悄悄把周引进后门款待。周英东后来毕业,取得了工程师学位时,他们已经结婚,还带上一个刚满周岁的男孩,即作者的哥哥,胜利返回中国。
    到上海后买船票返回四川,又碰上麻烦了。外国人经营的轮船公司只允许玛格丽特购买特等舱船票,而周只能买普通舱船票,那怕两夫妇也得分开。理由是女的是白种人,男的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身为中国人的周英东,第一次回国就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歧视,精神上的创伤是可想而知的。
    周英东后来参加了比利时财团修建陇海铁路的工程,他是技术专家,而工资却远远低于比他级别低的白种工作人员!就在这条线上某一车站附近,韩素音出世了。她被送往教堂受洗礼,给她取名为萝莎莉(Rosalie),是从母系得名的。从父系方面,她的中文名字叫周月宾(Chou Moon Guest)(译意)。直到书完,韩素音这个名字还不知是怎样得来的,或许将在她写的第二本书《重庆地区》(Destination Chung…king)中解答出来。后来他们一直住在北京,她也一直使用萝莎莉这个名字,周月宾似乎不存在了。
    罗莎莉的母系亲属也是贵族出身,外祖父乔治·邓尼斯(GeorgeDenis),曾在比利时政府内阁任职,当过海军部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迁居伦敦,那时玛格丽特已在成都,抚育作者的长兄——周子春(译音)。
    作者幼年在北京上学,半天读西书,半天读中文;上午在天主教会办的学校,下午在东单牌楼附近的华文学校学习。她既有中国文化基础,又有欧洲文化修养。成年后在国外上大学,又曾在比利时上研究院。关于本书史实,她作过许多精心考证,文章写得生动、直率,引人入胜。在重大场合,她还敢于揭发。
    我认为,这位有中国血统的外籍作家是有非凡的创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