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夜慧灯-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燧人氏的徒弟,钻得奇紧,当然可俘它一个,而且还可同游世界一番,不过,这种圣人门徒不多乎也。而只要你一字用差,就闲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矣。美国前任国会议员周以德先生在美国国会中,为我们中国说了几百火车好话,甚至被他的政敌给他上尊号曰“中国选出的议员”,可是他得过中国同胞的赞扬乎?有几个小民写信给他乎?报上说,他如果不为中国说话,而为任何一个国家说话,恐怕感谢的函件满坑满谷矣。所以弄成这个样子,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应归根于中国人的淡漠。感情淡漠绝不会产生爱心,而只会产生猜忌。而赞扬是需要爱心的,没有爱心,想赞扬都赞扬不出来。好比说,柏杨先生如果遇到从前偷过我老人家的那位小偷先生,即令刚喝了圣人汤,我能请他下小馆,给他介绍个女朋友乎哉?
  记不得在啥地方看到一篇文章,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一天不知道挨了多少骂,妈妈气得要死,就宣布她是一个坏女孩。于是那么一天,该小孩子忽然变乖啦,安安静静吃饭啦,仔仔细细洗脸洗手啦,不哭不闹,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公主。晚上,她睡到床上,辗转反侧,啜泣起来。妈妈大惊,问她为啥哭,她抽咽曰:“我今天是不是一个乖女孩呀?”妈妈曰:“当然是个乖女孩。”小女孩委屈曰:“可是你没有说我是个乖女孩呀。”做妈妈的这时候才恍然大悟,抱着她泣不成声。呜呼,小女孩做错了事,受不完的责备,可是做对啦,却听不到一句赞扬,无怪伤心欲绝也。
  一般人所以对活着的人不肯赞扬,原因太多,除了妒火中烧,烧得有口难开,还有别的缘故。其中之一跟“地位”有关世界万物的起源和质料。《管子》开始将两说相合,以说明季,即令心里偶尔有股冲动,可是一思一想,俺是个啥啥长,而该家伙不过一个卖烧饼的,我要是对他表示佩服,成何体统乎?盖君子不重则不威,俺必须努力重上一重,才能向别人威上一威,如果不知自爱,竟跟小孩子(或糟老头)搅在一起,这脸就丢到红毛国啦。在这种传统文化之下,官才辈出,而人才凋零。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现在当然成了国宝,人人对他有说不完的景慕。可是他阁下生前不过一个到处奔走,谋事借钱,受尽了白眼,最后终于困死在破屋里的不走正路人物。他如果今天还活着,有谁肯睬他一眼乎哉?他阁下还是小焉者,大焉者像吾友孔先生——别瞧每年祭孔之日,百官乱挤,而孔孟学会,更是头目如云,可是他生前不过一个私立学堂的教习,如果今天还活着,又能有谁睬他一眼乎哉?说孔丘先生未免顶尖过度,那么蒲松龄先生却比曹雪芹先生还要小一号,他既未考取留美,也未考取大专,不过一个乡下穷苦的土豹子,深更半夜想一想,又能有谁睬他一眼乎哉?
  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有那么一条,就是吝于赞扬——尤其吝于对活人赞扬。要赞扬的话,也得等该家伙翘了辫子再说。一九三六年夏天,柏杨先生曾看过一场话剧,该剧是谁编的,已忘之矣:有位画家老爷,画得千好万好,可是却硬是成不了名,画也硬是卖不出去。后来他的经纪人给他出一个馊主意,教他装死,盖死啦之后,就一定有知音分子大赞扬而特赞扬也。画家老爷最初不肯,可是肚子饿得难受,只好出此下策。于是乎,他的尸首躺到灵堂中央,妻子伏到他身上放声大哭,一面哭一面按住他不准他爬起来,盖一些爱才如命的家伙,正在那里用高价买他的画哩。
  这个话剧结局,很出人意料,等到爱才如命之辈撤退之后,妻子笑得像刚吃了个屁,赶忙把白布拉开报告好消息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主要研究战争的一般规律,可是万万料不到,画家老爷竟真的死啦。呜呼,他为啥真的死啦,原因不明。是经纪人毒死了他,以便捞一笔乎?抑是妻子大人毒死了他,以便承受遗产乎?又抑他阁下心脏衰弱,听了那么多平生从没有听到过的赞扬,而画又卖了平生做梦都梦不到的大价钱,高兴得一气接不上乎?我们不知道,不便细表。但有一点是真的,他死啦,死啦之后,他既成了名,也值了钱,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大人物。
  盖棺论定
  一个小偷,当场被捉了个结实,送到公堂之上,他都会死不承认,即令承认啦,他也有天大的理由为他的行为辩护。这种天大的理由,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假的。清王朝末年,我老人家在北京上学堂,住在口袋胡同,一天黎明时分,忽然间喊声震天,原来捉住了一位贼先生。月色朦胧中,看他不过十七八岁小子,已把隔壁那家新娘子的首饰盒俘到了手,刚翻墙出去,那时候还没有巡警,但却有更夫,该更夫打完五更,正垂头丧气回家睡觉,目睹有人飞檐走壁,不禁大声喊曰:“捉贼呀!”恰好有个起早的家伙从对面走过来,前后夹击,只好落网。该小子最初还用头撞更夫的尊肚,打算猛闯,可是大家蜂拥而上,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一致公决送班房。这一送不当紧,至少要挨五十戒尺。该小子一听,魂飞天外,“忽冬”一声跪下,哭曰:“各位老爷,可怜小的还有八十八岁老娘,真要活活饿死呀。”呜呼,为了家贫亲老,偷点东西也算不了啥,大家心里一软,就放他走啦,有些好心人士,还纷纷塞给他一些碎银子。可是过了一会,忽然有人曰:“哎呀,不对劲不对劲,他怎么有八十八岁老娘?那老娘七十岁生他呀?追!”可是追到胡同口,连鬼影子都没有矣。
  这贼先生真是绝顶聪明,在无可奈何中仍能找出人人点头的理由,长大之后,恐怕准是一个“伟大不掉”。不过我们不研究这些,而是有点感想,那些吝于赞扬的朋友,似乎也各有各的“八十八岁老娘”。其中一个老娘,昨天已介绍过啦,权势崇拜狂的结果:官崽绝不赞扬小民,而只捧更大的家伙;有钱人绝不赞扬穷小子,而只捧能教鬼推磨的;大学堂教习绝不赞扬中学堂教习,而只捧可以使他出国讲学的。
  第二个老娘就是“盖棺论定”。记不得哪一部电影矣,女主角是一位水性杨花,见一个爱一个,绿帽子向丈夫头上雪片飞来,可是男主角爱她硬爱得如痴如狂(这跟她太漂亮有关,如果她跟柏杨夫人的长相一样,恐怕第一次就到了底)。后来夫妻二人双双到非洲探险,迷了道路,女主角竟死在沙漠之上,男主角把她安葬已毕,叹口气曰:“你这才算真正地属于我。”
  盖人死啦,大局已定,再不能出花样啦,王太太就王太太,张太太就是张太太为微积分的创始人,改进了帕斯卡的加法器,设计制造了一,变不成李太太、刘太太矣。
  我们用一个谈情说爱的电影来解释盖棺论定,好像不够有学问,有学问的人遇到这种场合,一定引经据典,祭出大堆“圣言”,用以服众。那么我们不妨也来一个学院派,此话仿佛出自《晋书》,曰:“大丈夫盖棺事方定。”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容易变化,赞扬得太早,或称颂得太早,往往弄得无以为继。诗不云乎:“周公握发吐脯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如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必须等他们送进了殡仪馆,再不能人心大变,那才算数。
  这些话有它的道理,确实是这样的,太早的赞扬和太早的称颂,一旦遇到中途停电,就实在使人沮丧。台湾刚光复不久,有一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迄今二十载矣,仍震撼人心。那就是陈素卿女士自杀殉情,她在她的遗书上,把她的男朋友张白帆先生形容得天花乱坠。时日既久,早忘记原文啦,但有一点却再也忘不了,那就是,她说她的男朋友是如何如何的好,好得不像话,他甚至都没摸过她(完全廉价小说上那一套),如今,她既嫁不了他,就成全他,一死了之,但愿来生结为夫妇。(该绝命书文情并茂,可不像柏杨先生这种粗线条,读者老爷如兴趣盎然,只好请翻翻一九四九年的报纸。)
  女孩子失恋而死,并没有啥,有啥的是这种高贵的情操。当时国立台湾大学堂校长傅斯年先生,深爱感动,就提倡为陈女士立一个铜像。社会人士理性主义“相对的一种知识态度。肯定理性是知识的标准,否,纷纷响应。可是结局却奇峰突起,盖三作牌左查右查,又加上陈女士阴魂不散,终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情郎不但摸过她,而且简直是简直啦。本来二人约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谁晓得情郎早已安排下抽腿之计,用陈女士的口气,先拟好一篇把自己恭维成大情圣的绝命书,教她照抄一遍,然后骗得她先行服毒,而自己临阵脱逃。事情真相一经发现,傅斯年先生第一个没光彩。
  我们介绍这件往事,不是翻旧账,而只是介绍当时对傅斯年先生的那些评论,几乎一致挖苦他阁下是“好事之徒”,说他不应该还没弄清楚底细哩,就冒冒失失地乱发动,为一个普通女孩子折腾,有失身份。
  天下无完人


  傅斯年先生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出在事情发生了变化,陈素卿女士虽然死啦,情郎却没有死,而且即令情郎也死啦,事情却没有死。对死了的人赞扬尚且如此困难,对活蹦乱跳赞扬,自然更加危险万状。盖人不是石头,三十年前是啥模样,三十年后仍是啥模样;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三十年前虽非礼勿视,三十年后却可能被情妇的丈夫照屁股上给一枪。吾友汪精卫先生年轻时行刺清王朝的摄政王,在死因狱中吟诗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真是壮志凌云。可是到了老啦,却窝窝囊囊当了汉奸。人生如放演电影,电影正在放演,千万别下判断,必须等电影演完啦,大家一哄而散,再下判断,才能无误。
  不过,赞扬是赞扬,最好判断是最后判断,赞扬是就一件事论一件事,就一种行为论一种行为,最后判断则是总体战,内容复杂得像太空舱。傅斯年先生这件事并没有做错,不但没有做错,反而恰恰地做对啦。他曾办过大学,也曾当过校长,一切都过眼云烟,只有这件事做得有深远影响,那就是:遇到认为应赞扬的事,就不顾一切地赞扬。至于剧情发生变化,那是当事人的事,不是他的事。这种气质是酱缸蛆所缺少的也。
  我们对于“是”“非”,似乎只应就是论是,就非论非,不能像冬烘烘夫子改小学生的作文一样,提起大笔,抹了个净光。秦桧先生固然王八蛋,但他阁下当初却是忠于宋王朝的,忠于宋王朝的那一段仍应该给予赞扬。文天祥先生《正气歌》上有一句曰“为颜将军头”,聪明人对这句话颇起疑心。想当初张飞先生把颜严先生生擒活捉,教他投降,颜先生大怒曰:“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先生一瞧,英雄英雄,亲自为他解绑,请他上座。颜严先生受了感动,竟投降啦。呜呼,这个只有前半截而没有后半截的“头”,似乎不应该当作座右铭也。但文天祥先生却是把他们分开的,只取其抵抗权势、不畏死亡的那一段,而不取其盖棺论定的评论。吾友小说家王蓝先生(最近好像又成了画家啦)有次对我曰:“老头,你可别碰我,如果碰我,我可把你十年前恭维我的信抖出来,那信我还放着哩。”这个年轻人真是小精灵,不过这似乎并不能塞住我老人家的嘴。有那么一天,他发生变化,我碰了他两句,不要说把该信抖出没有用,就是把它刻成石碑放到十字街间,教人家都来看呀也没有用。十年前他努力创作时,我是佩他服他的,万一他中途断线,我就不佩不服矣。呜呼,连张半仙算命都不能保终身,对一件事、一种行为的赞扬,或对一本书、一篇文的赞扬,岂能当保险公司的保险单用哉。
  再重复一句,赞扬不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单,也不是大同公司的电冰箱,保用十年,十年之内陆王心学空谈心性良知,反对坐而论道,主张博学多问与实,有啥地方坏啦,只要打个电话,就随传随到。酱缸蛆因为坚信他阁下的一句赞扬就是保险单,所以,嘴巴就硬得像猴屁股。而一些被赞扬的朋友,也往往咬住一句话,当保险单使用。写到这里,想起一桩往事:当陈果夫先生还在世的时候,我有一位朋友,用尽心机,把陈先生的一位秘书老爷骗得团团转,就在陈先生跟前推荐他少年有为。到了后来,西洋镜露了底,秘书老爷不再理他,他就跟秘书老爷翻了脸。大家劝他不可如此,他狞笑曰:“没有关系,那小子在陈先生面前把我的好话说尽啦,他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再说我的坏话吧?他如真的不识相,陈先生不认为他反复无常乎?”他阁下真是深通酱缸学,果然该秘书老爷只好干瞪眼。但也算该朋友运气,如果遇到的是柏杨先生,我可是个老天真,准会把前三皇后五帝说个清楚。该朋友现在仍在当他的校长,乃绝顶聪明之士也。
  呜呼,天下没有完人,不但没有完人,连天上也沉有完神,玉皇大帝就是个没有原则的糊涂蛋,欺软怕硬,如果不是告洋状告到如来佛那里,请来如来佛洋法洋术,他的摊子恐怕早被孙悟空先生掀啦。耶稣先生更是厉害,他那三位一体的老爹,随时随地都把一个城交给犹太人,教他们杀个净光。希腊神话里那些神仙先生,更不像话,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你害我,我害你,好像一窝土匪。
  完人是没有的,每一个完人都有数不尽的疮疤;而彻头彻尾的坏蛋也是没有的,每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都有其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时候。一个人在活着的漫长岁月中,似乎有权利听听赞扬。赞扬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鼓励,不但可使好行为更为坚定,且可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以柏杨先生为例吧,我本来有点手脚不太干净毛病的(这不能怪我,实在是有些人钱多得使我生气,所以遇到千载难逢的天赐良缘,我就忍不住俘他几文,教训教训他),可是自从有些朋友说我伟大不掉,我就老实得多啦,前天坐计程车,在坐垫上捡了一块钱,我就没下腰包。
  有啥区别哉
  在佛教徒来说,是有“轮回”这么一回事的,人死了之后,先到望乡台上,用望远镜向故乡瞧上一瞧,殡仪馆里的热闹情形,便尽收眼底。这是他阁下最后的一瞧,任凭英雄好汉,大圣大贤,都会柔肠寸断。瞧过之后,进到灵罗宝殿,阎王老爷高坐堂上,旁边站着判官,批开生死簿,看你活到了头没有,然后再查查你活着的时候干了些啥。遇到善事,好比柏杨先生坐计程车拾金不昧,就加上十分。遇到坏事,好比柏杨先生曾打过十个朋友的小报告,该十个朋友因我的小报告,坐牢的坐牢,跳井的跳井,一桩扣八十分,共计扣八百分。而在公共汽车上乱看女人,共乱看了三百零八次,一次扣十分。这么一加一减,结果还欠阎王老爷一万九千九百分。阎王老爷拿出分数对照表一查,凡存十万分以上的,来世就转生当皇帝;凡存一万分以下的,来世就转生当经理;凡存十分二十分,甚至一分也不存的,来世就转生为可怜的公教人员,在低薪政策下熬日子。至于不但没存,反而欠了他老人家的,欠一万分以上的,来世变牛变马,欠十万分以上的,来世只好变猪先生,以供各位读者老爷吃油大。
  ——谈起轮回,又想起同音字,有人说因为同音字太多,才无法实行拼音。我老人家的意见却恰恰相反,正因为同音字太多,才必须赶快实行拼音。盖图案画是中国文化之癌,而同音字又是图案画之癌,必须彻底改用拼音字,才能把它治好。从前有位朋友死啦,到了阎王老爷那里,左查右查,查出他在阳世既栽赃又飞帽,作恶多端,分数对照表上规定他要转生一条狗,他阁下哀求曰:“大人呀,转生狗也可以,但最好教我转生母狗。”阎王老爷大奇曰:“这是为啥?”他阁下曰:“圣人不云乎: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呜呼,原来他阁下把“毋苟”当成“母狗”啦。图案画一天不垮,这种母狗节目,就一天无法避免,要想避免,只有拼音的一条路,盖随着拼音文字而来的音节自然变化,才能把母狗肃清。
  柏杨先生在阎王老爷那里是存款抑或欠账,现在还不知道,所以各酱缸蛆先生千万别太早拍巴掌。不过经过判官这么一查,死人只有甘心认罪,盖人间法庭有说不准学,有奉命不上诉学,银子权势进门,不起诉焉,无罪判决焉,就在公堂出现,而阴间法庭,却是一板一眼,都有根据的也。于是乎,被拉到阴山背后,阴山背后有个奈何桥,奈何桥头有个阿巴桑,在那里卖可口可乐,送你一杯解渴。该可口可乐就是有名的“迷魂汤”,一杯下肚之后,你就把过去的一切都忘啦,然后牛头马面,用钢叉一叉,往下界一扔,哎哟哎哟,睁眼一看,好一头漂亮的小毛驴。
  轮回的过程大概如此,主要的用意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生没有报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个别事物是虚假的。提出证明上帝,死也要报。你阁下明明欠柏杨先生一块钱,你偏嘴硬,说没有欠,而且为了赖这一块钱,还飞帽兼栽赃,把我老人家整得拉稀屎。好吧,等到那么一天,人死官灭,阎王老爷可能就教你变个小毛驴给我骑。
  一切问题都集中在来世的报应上,柏杨先生虽然一再拜托酱缸蛆别太早拍巴掌,但我却真愿意知道下一辈子是个啥。即令变不成母狗分子,变个难得糊涂分子,无灾无难到公卿,也确可心旷神抬。如果判官先生暗中给我通个消息,说高阶层已经决定我来生非变个蟑螂不可,就悲从中来矣。有位朋友曾询问过一位高僧(他叫啥啦,偶忘之矣),问他前世如何,后世又如何。这真是大哉问也,纵阎王老爷,都得查查簿子才能回答,可是高僧到底是高僧,他不经过大脑就答啦,而且该答话成为千古不朽之句,他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呜呼。前世为善为恶,用不着左打听右打听,只看你今生是些啥遭遇,就可知之矣。今生老害砂眼,前世一定乱看女人。今生被隆重砍头,前世一定杀人如麻。今生怕老婆,前世一定踩死过一只小老鼠,贵太太就是该小老鼠变的,来报想当初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