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神枪侠侣-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对于希特勒之下第一人的传言,魏起东也只是听听罢了。

    正因为如此,魏起东在德国期间,非常的低调,从不拿希特勒对他的重视去干涉德国的政局,也不去拉帮结派,更不会索要各种特权。

    希特勒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爬起来的,魏起东的这些举动,他都看在眼里,所以也不得不佩服,魏起东非常的会做人,这也是他重视魏起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希特勒重视魏起东,而魏起东也给了足够的回报,两人深切合作,互利互惠。

    在这种前提下,决定欧洲命运最重要的一场战斗,终于打响了。

    11月25日,海狮计划,正式发动。

第二五二章 海狮计划(二)() 
德军执行海狮计划的主力部队从法国的瑟堡和卡昂一带出来,穿过塞纳湾、拉芝什海峡,目标直指英国的朴茨茅斯、波特兰角、埃克塞特等正对的方向。

    为了此次的海狮计划,德军统帅部准备了两百八十万的部队,另海军配制的舰艇达三千九百余艘,其中战斗舰艇包邮五艘主力航空母舰、六艘战列舰、五十艘巡洋舰、一百四十二艘驱逐舰。

    另还有各种登陆舰艇近四千艘,各种运输船近五千艘,空军作战飞机五千余架、其中轰炸机近两千架,战斗机近两千架,然后是运输机和滑翔机等辅助性飞机。

    虽然德军通过各种手段成功的让英美联军判断错误,让他们错判了德军的登陆点,但是,行动命令真正下达后,希特勒还是非常的担忧的,毕竟这不是陆上作战,在海上出了什么事情,当真是救都救不回来了。

    “二十四小时,只要二十四小时,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等待命运的裁决”希特勒眉头紧皱,不停的用手指敲打着桌面,可见他的心里极不平静,因为,一旦行动失败,甚至可以直接改变眼下德军所占据的大好局面。所以,此次行动,不容有失。

    “元首,请宽心,德军出动的都是精锐,而英国人的精锐,大多都消耗在敦克尔刻,现在招募的新兵完全无法与德军相抗。至于刚参战的美军,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打过仗了,对于德军来说,就是小学生水平。所以,我们的成功概率,非常大。”魏起东用事实对希特勒进行宽慰。

    以前,希特勒觉得每次德军进行大行动之时魏起东都这幅气定神闲的模样,是因为魏起东是中国人而不是德国人,即便德军失败了和他魏起东没什么关系。

    后来一次次证明,事实并非如此,魏起东其实很在意德军的胜利,之所以如此的波澜不惊,很大程度是对德军的信心确实比较足。

    而最终的结果,大多正如魏起东所料想的一般。

    这倒不是魏起东真的很神机妙算,而是由于他这个未来人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他深入的研究过二战,对每个时期参战国的各方面实力都做过研究。

    毫无疑问,纵观眼下的全世界,德军的综合战力肯定是最强大的,德国的综合实力也是数一数二,再加上魏起东这个总顾问时刻给希特勒提供了那么多非常有参考意义的情报和时局信息,德军除非是犯低级错误,或者遇到了力量悬殊的对手。否则,想不打胜仗还真不容易。

    德军的行动一开始,成千上万艘各种船只、舰艇,慢慢的从港口出发,一路铺向对面的英国,从高空看,当真是既震憾又壮观,仿佛这一段的英吉利海峡直接被填满了似的。

    德军这么庞大的行动,自然是无法瞒过英美联军,当他们确认德军根本就没有从加莱出发,而是从诺曼底方向出击时,已经无法用糟糕来形容他们的心情了。

    “立即调动可以调动的所有部队,向波特兰角、埃克塞特等方向支援,要快”英美联军统帅部完全慌了手脚,他们深知,一旦德军踏上了英国本土,并站稳脚根,以英国狭小的防御纵深,恐怕是很难挡住如日中天的德军的。

    可是,还没等英美联军的援军开始动身,德军的庞大机群先一步抵达了英国的上空。

    德军空军的轰炸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波特兰角、埃克塞特等德军要登陆点的守军,另一个目标是轰炸从各个方向通到这里的主要交通线。

    只要交通线一瘫痪,英美联军不管是物资补给还是援军的增援,都会增加不少的困难,这也从侧面会给德军登陆部队争取不少时间。

    面对德军庞大的机群,英美联军可用的飞机数量当真是不多,不足德军飞机的十分之一,对上德军的机群,简直是螳臂挡车。

    英美联军的海军战斗舰队虽然在整体上要比德军的强大不少,但是,现代战争,却不再是过去的兵对兵、将对将的模式,现在更讲究联合作战。

    已经失去空中优势的英美联军,强大的海军舰队,却根本不敢靠近德军飞机的航程之内,再强大的舰队,面对几百几千架飞机的攻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饮恨。

    所以,英美联军空有比较强大的海军实力,一时之间却无用武之地,甚至根本不敢出现在英吉利海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海军载满兵员和物资向英国本土发起攻击。

    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德军的第一批部队便已经与波特兰角的英军交上火了,德军的舰舰在近距离对登陆部队进行炮火支援,成百上千艘登陆舰满载兵员向着岸滩发起冲击,这是真正的抢滩登陆。

    德军的伞兵也找到了几个降落点,然后由运输机直接运送过去,然后空投在英军守军的侧后,他们或是破坏交通,或是占领一些要地构建防御准备阻击有可能的敌人援军,亦或是反过身配合登陆部队夹击守卫的敌人。

    可以说,德军的各项计划都划分得很明确,也很精细,一环扣着一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起东详细的给希特勒讲解了正史中盟军的霸王行动,就是诺曼底登陆行动。

    魏起东讲解了盟军诺曼底登陆行动可取之处,以及一些不足之外,希特勒汲取了其中的可取之处,规避其中的问题,然后分享给他麾下执行命令的将领,进一步完善了海狮计划,所以才让德军的登陆行动顺畅了不少。

    而这,也正是魏起东认为德军成功的可能性大的主要原因。

    波特兰角只有英军两个师的兵力,根本挡不住德军潮水般的进攻。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战斗,德军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后,终于在滩头站住了脚跟,然后迅速以此为基点,聚集起已经登陆的兵力,向波特兰角发起了总攻。

    登陆部队也和空军保持了信息的对接互换,空军迅速的调派近四百架飞机准备配合波特兰角的德军,以闪电战的模式先将此地拿下,不给英军有任何的喘息之机。

第二五三章 目标伦敦() 
面对德军精锐的地空联合进攻,波特兰角的英军根本是难以招架,由于他们没有想到德军会大这个方向登陆,所以修筑的防御工事也不坚固,再加上登陆的德军越来越多,终于,英军的防线崩溃了。

    截止下午一时,德军基本上全面控制了波特兰角。

    而在德军控制波特兰角之前,朴茨茅斯、埃克塞特等几个登陆点也发生了惨烈的战斗,防守的英军知道一旦让德军站稳脚跟,从而进入英伦三岛腹地,他们的祖国大英帝国,将危在旦夕。所以,英军的抵抗不可能不激烈。

    但是,由于最高层的判断失误,导致盟军的防守重点根本不是这几个方向,而且还距离这里很远,所以让这里的守军面对德军来说,力量相差非常悬殊。

    盟军最高指挥部也知道,凭借德军几个登陆点的防守力量,恐怕是很难挡住德军的脚步。所以,在知道这种紧急情况之后,最高指挥部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派出各种增援。

    但是,主力距离登陆点太远了,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抵达的,而且交能枢纽大多被德国空军破坏,更加迟缓了行动。而派出的小规模增援部队,在半路上就被德军的空降部队给截止住了,真正能够及时增援到的部队少之又少。

    在天黑之前,德军的主要几个着陆点基本上都被控制了,出动的十八万的先头部队,成功的跨越了英吉利海峡,登上了英国本土。

    已经成功登陆的德军并没有迅速的扩大战果,而是加固着陆点的防御,以保障后续部队能够源源不断的登陆。

    而德军的庞大船队,边运输兵员,更多的将将物资迅速的运上岸屯积起来,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些登陆点,由于德军的到来,变得非常的忙碌了起来,到处是累积的各种物资,以及密集的忙碌的人员。

    紧随着,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也开始被一步步的运抵上岸,当两个装甲师被运上岸之后,德军迅速的开启了闪电战模式,开始从登陆点向英国腹地进击。

    盟军已经知道无法将德军赶下海了,他们迅速的改变计划,开始将大量部队调往伦敦一带,准备固守伦敦,因为他们清楚,德军登陆后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攻击伦敦。

    在盟军准备防御时,德军也不停的将海狮计划的部队运上英伦三岛,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便有超过一百万的部队和物资登岸,并逐步的将英国西南部区域占领,其中一个原因是盟军在这块区域的防御力量不强。

    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停的呼吁英国要尽一切尽量抵挡德军的入侵,态度依然强硬。但是,英国的国力却有些力不从心,而且美军似乎也有些顾忌了,德军登陆英国,则意味着英国已经非常的不安全了。

    而英国是个岛国,如果美军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增援进英国本土,一旦战败,想要将兵力再撤走,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想当初,敦克尔刻离英国本土那么近,但最终就以失败而告终,美军想想撤回万里之外的本土,那就更不简单了。

    于是,美军为此出现了矛盾,分成了两派,两派有共同的观点,但也有不同的分歧。

    他们共同的观点是,都同意继续对英国给予支援。

    但不同的观点是,其中一派表示只给予物资上的帮助,不再派美军增援,不能将美军的有生力量消耗在国外,要准备本土防御了。

    而另一派则强调必须要派军队前往,还要加大兵力的投入,这样,既可以让战争继续远离美国本土,同时也可以更大限度的增强英国人的抵抗信心,也能够消耗德军的力量。他们觉得,在英国消耗德军的力量,其实也是在保卫美国。

    丘吉尔似乎想到了美军可能会退缩,于是及时的和罗斯福沟通了一下。而罗斯福,其实也赞同加大对英国各方面的支援,将英国变成战场,其实对美国没有任何坏处,英国坚持得越久,对美国也越有利。

    最终,罗斯福说服了国会,但为了最大的保障派出的部队的安全,美军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提前准备好大量的船只,一旦战局不妙,便准备第一时间将部队撤出英国本土,以免随着英伦三岛一起覆灭。

    在美军最终决定继续向英国增援部队时,德军已经开始向伦敦进攻了。一百一十万的德军,以六个装甲师为先锋部队,再以几千架飞机在空中配合,快速的推进着,空地联合,势如破竹。

    以前只是看到德军在其它战场使用闪电场的惊人战果,此时,在切身的直面德军闪电战的威能之后,英美两军都切实的感觉到了这种战法的恐怖力量。英军还好一些,初来乍道的美军,很多部队直接被打懵了,整师整师的被歼灭。

    伦敦效外由美军驻守的三道防线,仅仅三天时间就被德军突破了,美军也是死伤惨重,这也算是他们交的学费吧,二战的模式已经完全颠覆了一战的传统战法,给他们深深的上了一课。

    德军还是依照进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几座大城市的战法,依然先集中火力和兵力突破敌人的防线,然后深入城内,再一步步的用优势的装甲部队清剿依托城市建筑防御的敌人。

    德军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突破,盟军根本挡不住,于新年伊始的1月1日突破了盟军的防线,进入了伦敦城。

    无奈之下,盟军只能放弃伦敦外围阵地,全部收缩进入伦敦。随即,双方进入了巷战,为了配合地面的行动,这次德军配备了更多的武装直升机,整整超过了一千架。

    德军的直升机群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侦察,负责将盟军的一些强大的火力点找出来,然后指引轰炸机进行轰炸;第二个任务是配合地面部队的直接攻击行动,地面部队不好攻击的目标,就由直升机解决。

    虽然眼下德军研制出的直升机比起现代化的直升机差几个档次,但也配备了高射机枪还有火箭弹。有的直升机上面另外搭载了几人,配备重机枪或者火箭筒。

    这些德军的武装直升机,在打击敌人的装甲目标和顽固工事非常的有效。

    往往,德军为了减少装甲部队的损失,发现敌装甲目标后,便招集武装直升机解决,而遇到一些坚固工事时,则又用装甲部队解决。

    这种战法,让盟军很不适应,毕竟装甲力量在防空能力上并不突出,即便有的配备了高射机枪,但也无法轻易对武装机升机这种目标构成致命威胁。

    就这般,盟军在德军的空地联合的有效打击下,损失非常惨重,到处是他们被击毁的装甲,还有被摧毁的防御工事。

    伦敦,在一步一步的被德军蚕食。

第二五四章 大英帝国的危机(一)() 
伦敦正在被强大的德军一步步攻占,盟军无法拿出有效的阻击手段,只能不断的增兵。

    持续的战斗,让英军的精锐大多被消耗光了,现在增援来的大多是新兵,唯一对英国人有效的是,这是他们的本土,加上丘吉尔的不断号召,他们组织兵源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眼下的英国的兵力已经超过五百万(包括英联邦军队),其中有近两百万被集中在伦敦,而美军在加入战争前,只有几十万军队,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扩军,但由于时间太仓促,进行短期训练完备的军队还不到两百万人,其中有近一百一十万人派到了英国。

    另外,还有流亡英国的法**队,波兰、比利时等国的军队,但这些加起来也才几十万人。

    也就是说,此刻,在英伦三岛,盟军的总兵力大约是六百六十万左右,其中有三百万被集中在伦敦地区。

    而德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成功的完成了海狮计划,两百八十万精锐被投送到了英国本土,这其中有两百万被用来进攻伦敦。

    当然,海狮计划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德军停止向英国增兵。毕竟,海狮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开辟英国战场,如果已经登陆英国的二百八十万部队还不能迅速的拿下英国,希特勒肯定会继续加大投入,因为要征服欧洲,必须要征服英国。

    如今,近五百万军队被集中在伦敦地区,无疑让这块区域变得了一个巨大的绞肉场。伦敦作为大英帝国的首都,作为曾经日不落帝国的象征,对于骄傲的英国人来说,意义非常的重大,所以他们才不惜如此大的代价进行守护。

    德军也知道,如此直接从英国人手中将伦敦夺下,那无疑会对英国人的抵抗信心产生巨大的重创,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调集精锐进行围攻。

    此时的战况,对于盟军来说,唯一占着优势的,就是兵力,但在装备、兵员素质等方面,盟军却是被精锐的德军相差不少。而更加糟糕的是,德军还占着明显的空中优势,英国人虽然比谁都希望保住他们的首都。

    但是,曾经大英帝国的荣耀不再,曾经战无不胜的英军不在,德军几乎以每天超过一公里的前进距离推进着,截止1940年1月15日,半个伦敦已经沦陷。

    而伴随着半个伦敦的沦陷,盟军也付出了减员百万的巨大损失,而德军的损失,却只有他们的五分之一左右,胜利的天平进一步向德军倾斜。

    盟军自然不甘心失败,继续加大对伦敦的投入,又有百万军队被派往伦敦地区,战局一步一步的被引向决战的边缘。

    1月25日那天,德军突然抽出三个装甲师,以及二十五个机械化师,绕过伦敦地区,直接沿着牛津、艾尔斯伯里、北安普敦、彼得伯勒一线,一路冲向沃特湾。

    德军这十几个精锐师的突进速度非常快,再度显现出闪电战的威能,以几个装甲师作先锋,而二十五个机械化师居然配备了除常兵火炮之外的一千余门火箭炮。

    德军的火箭炮,一方面借鉴了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借鉴了魏起东提供的更先进一些的火箭炮,在真正的见识到了火箭炮集群的威能之后,德军特意组建了火箭炮师。

    苏军由于完蛋得太快,没能将他们先发明出的火箭炮发扬光大,反而成就了德军。

    成百上千门火箭炮齐射,那种恐怖的场面和呼啸的声音,让见识到的英军终生难忘,当然,他们中很多人的终生也在他们见识到火箭炮雨的那一刻中止了。

    德军沿线所过之处,几乎是一路毁灭过去的,到处是被火箭炮轰炸烧焦的痕迹。

    由于沿途英军的防御力量远远不及伦敦地区,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轻易挡住德军的强大兵锋了,此时的盟军最高指挥部已经通过德军进攻的方向分析出了德军的最终目的。

    一旦德军成功的突进到沃特湾,那么,南起布里斯托尔湾,北至沃特湾,直接被德军切割了下来,这可是半个英格兰了,其中就将伦敦包括了进去。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已经进驻这里的三百万盟军,便没了退路,他们唯一可以退的地方,便只有海里。

    可是,几百万大军,从茫茫大海中撤退,可是那么容易,德军会同意吗?这件事情继续演变下去,甚至是一场比敦克尔刻大撤退更悲壮的惨剧。同一场惨剧,英国人自然不希望再上演第二次。

    此刻,盟军也知道了德军伦敦的另一个意图,那就是吸引更多的联军有生力量来伦敦,然后再一起消灭。

    “必须阻止他们,一定要阻止他们。”不但是盟军指挥部慌了,连丘吉尔和罗斯福这两个国家的最高首脑,也慌了,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丘吉尔立即下令将苏格兰、英格兰北部地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