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号首长 (1+2部)-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前后期的同学,也都争着和他搞好关系。这些同学中,有许多在北京有相当地位,或政界或商界,都很吃得开。他和这些同学搞好关系,等于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关系网。这件事,就是孔思勤所说的权力结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关系或者这张关系网。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人脉社会,人脉资源是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不久前,这张关系网,就曾帮唐小舟做了一件大事。

第九卷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10

事件的源起要追溯到一年前。当时柳泉市清浪县发生了一起残忍杀子凶案,城关镇一对老年夫妇趁着三十九岁的儿子曹东满熟睡的时候,将其杀害了。天亮后,夫妇俩手牵扯着手去公安局自首。这起案件,随即在那个不大的县城,引起广泛议论。

无论是公安局调查还是法院审判,两个老口相互证明,儿子是他们杀的,却不肯说明杀害儿子的理由和过程。公安局一度怀疑真正的凶手是曹东满的妻子王文芳。之所以有此怀疑,是基于两种考虑,一是虎毒不食子,加起来年龄超过一百五十岁的两个老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杀害自己亲生儿子。甚至不是普通的杀害,而是用锤子将曹东满的脑袋打扁了,这实在超出了所有人的理解。二是曹东满早于几年前高位截瘫,实际已是一个废人。曹东满致残的原因是他在清浪县实验中学当老师的时候,遭遇了一起车祸。当时有一个疲劳驾驶的司机,将一辆大卡车开到了路边,恰好有一群实验中学的学生放学,这群学生面临生命危险之时,曹东满奋不顾身,冲上去推开了学生,他自己则被卡车撞飞出十几米。

此事造成了几个直接后果。后果之一,曹东满虽然被救活,但因为脊椎受伤致残,永远坐在了轮椅上。后果之二,曹东满被省人民政府颁布予英雄称号,曾经一度坐着轮椅在全省各地巡回报告。后果之三,不久前下岗的妻子王文芳被安排在实验中学食堂工作。后果之四,这个五口之家所有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王文芳身上。

办案民警一度猜测,会不会是王文芳杀害了丈夫曹东满,两个老人见残废的儿子已经失去,不肯再失去撑起这个家的儿媳,尤其不想让才上初中的孙女曹秋芸失去依靠,才出来顶罪。然而,令警方大为意外的是,现场痕迹显示,此案与王文芳无关,确实是两个老人杀死了儿子。

此案引起轰动,除了两个老人亲手杀子的行为无法理解之外,还在于司法实践上的难题。两个高龄老人,别说让他们去坐监,就是羁押,都是一大麻烦。总不能将他们关在看守所,再请几个保姆去照顾他们饮食起居。所以,他们自首后,公安部门并没有羁押他们。相反,他们倒是主动申请羁押,甚至希望法院早点判他们死刑。

最终,法院认定杀人罪名成立,但由于年龄以及主动投案等原因,并未判处死刑,实刑还是监外执行。

此事过去了一年时间,不久前,这一家又闹出一件事来,在一次扫黄行动中,县公安局抓住一个卖淫女,此人竟然是王文芳。这类案子,通常都是治安处罚,卖淫女缴纳几千元后便可放人。而公安部门调查了解后发现,王文芳在学校食堂只有八百元工资,公公婆婆没有一分钱收入,她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一家人,才不得不通过卖淫的方式养家。

此案最终没有处罚,将她释放了。

又过了一个月,网上出现一篇文章,题目叫悲情的卖淫女。

第九卷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11

这个贴子,第一次揭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尤其是向外公布了两位老人讳幕如深的杀子原因。

原来,两位老人一直没有收入,曹东满致残后,虽然有一份工资收入,毕竟身体状况不佳,加上两个老人年老多病,每个月的医疗费用,就是一大笔开支。这个家庭,别说有点余钱,就算是日常生活,也是拆东墙补西墙,常年靠借债维持。偏偏这一年,曹秋芸小升初,差五分未能上实验中学分数线。王文芳数次找到当时的县教育局长苗学宏陈情,希望考虑到自己是实验中学职工以及丈夫的实际情况,对女儿的入学问题予以照顾。但是,苗学宏坚决不肯同意,不同意的原因在于,他给人批条子是要收费的,一分收五千元。

王文芳无路可走,四处求人,借了二万五千元送给苗学宏,总算让女儿读上了书。对于有些人来说,二万五千元或许是一笔小钱,可对于王文芳家庭,这是一笔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巨款。为了尽快还清这笔钱,王文芳开始卖血,她的老年公公婆婆出去捡垃圾。两个老人不知道,就算捡垃圾,也是分了等级和势力范围的。他们跑到了别人的地盘,抢了别人的生意,人家自然不肯放过他们。终于有一次,那伙人对他们动手了。婆婆为了保护自己的男人,和那伙人拼了。结果可想而知,婆婆被打折了腿,身上还留下了无数的伤。

毕竟是高龄老人,这样的伤,等于走了一次鬼门关。王文芳不得不四处借钱,前后花了三万多,才将婆婆治好。此时,王文芳的债务已经达到了六万元。如此之大一笔巨款,靠她买血,绝对还不了。将所有可以赚钱的办法全都想遍了,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可走,卖淫。

卖淫毕竟需要场所,王文芳不得不将自己的家利用上了。某些时候,嫖客不愿开房或者经济实力不够的时候,她只好带回自己的家。公公婆婆大概也知道只有这条路可走,便默认了。只有丈夫曹东满受不了。每次,她将嫖客带回家,他倒也没事。一旦嫖客离开,他就往死里整王文芳。公公婆婆意识到,这样下去,儿子会将媳妇整死。儿媳一死,他们全家就完了。为了保住这个家,老两口不得不采取了极端手段,把儿子杀了。事后,王文芳在两个老人面前哭过很多场。两个老人反倒安慰她说,不是为了他们,也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孙女曹秋芸,他们活不活下去,无所谓。如果她被儿子打死,曹秋芸肯定也没法活了。

这篇贴子在网络媒体出现,顿时引起广泛关注,全国几百家纸媒登载了这一消息,网上更是疯传这一贴子,事件轰动一时。最初,人们还只是关注这一家的命运,很快,风向变了,网络舆论开始转向苗学宏,人们纷纷指责他,作为教育局长,他没能保障一个英雄家庭,已经是无法原谅的错误,还收王文芳两万五千元,直接导致了曹家的悲剧。更有网友搞人肉搜索,说苗学宏是个大贪官,在清浪到当教育局长期间,贪了几千万。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竟然得到了提拔,目前是柳泉市教育局长。

针对苗学宏的网上声讨越来越激烈,江南省宣传部网宣办时刻关注网上舆情,因此编发了一份舆情通报。赵德良看到舆情通报后,当即批示,责成纪委副书记梅尚玲牵头,联合教育厅公安厅组成专案组,彻查此案。

若按照常规处理程序,这一处置并没有错。可赵德良不懂网络,没料到网上舆情和此前他所了解的社会舆情完全不同。网民见江南省一时没有反应,以为省委省政府官官相护,一时群情汹涌。

第九卷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12

苗学宏官场混迹多年,肯定会得罪一些人,这些人知道清算的机会来了,纷纷上网,匿名发贴,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矛头直指省委某高级领导,说苗学宏之所以得到带病提拔,是因为和某领导一起下过乡,一起嫖过娼。更有人说,江南省官场早已经烂透了,说江南省的官场原则,就像流行的一个段子:进了班子没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没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进了班子又进圈子,那就是班子中的班子;没进班子又没进圈子,弄不好一辈子当孙子。苗学宏就是圈子里的人,上面有人罩着。还有人发贴说,中国官场有三怕,一怕寡妇睡觉,上面没人;二怕妓*女睡觉,上面老换人;三怕和老婆睡觉,自己人搞自己人。苗学宏之所以胆大包天任意妄为,就因为他上面有人。还有网友说,苗学宏当官,是下雨天打伞,上面有罩的;女人穿衣服,前面有抱的;日本女人穿和服,后面有靠的。

按照赵德良的要求,宣传部每天都要向赵德良报告舆情。每次舆情报告送来,唐小舟都认真地看一看,他明显地感觉到,这些言论,直指省长陈运达,柳泉市是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也就是这时候,有一篇博文开始涉及江南省官场最高层。文章说,江南省官场,可能是全国各省最特殊的官场,这是一个地方势力割据的土围子,永远有Y派和D派。Y派虽然往往占据高位,可D派盘根错节,顽固保守,固步自封。中央派袁百鸣来当省委书记,就是想打破D派的铜墙铁壁。可是,袁百鸣最终当了先烈,出师未捷身先亡,被D派整走了。上面于是又派来个赵德良。赵德良看上去比袁百鸣还软弱无能,来江南省半年多了,对D派无能为力。好不容易宣传部长朱兴邦调走了,赵德良想从外面调一个宣传部长来,在省委常委中加强自己的实力。可省长陈运达坚决不干,一定要提拔自己人丁应平。最后还是D派赢了。这次的王丹阳事件,外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是江南省Y派和D派的又一次斗法。赵德良下令组织了三方调查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助这一事件,将柳泉市的班子一窝端掉,借此将D派的土围子打开一个缺口。以陈运达为首的D派,又岂容赵德良得手?他们早就已经放出话来,说,我就是不办苗学宏,看你赵德良怎么办?江南省官场就像一个戏场,你方唱罢我登场,阶级斗争搞得如火如荼,最终倒霉的,还是江南省的老百姓。

此处的所谓Y派和D派,明眼人自然看得清楚,Y是外字的拼音首字母,指的是外来派。D是地字的拼音首字母,指的是地方派。

这篇贴子,掀起了揭露江南省官场黑暗的高潮,甚至有人列出了名单,谁是D派谁是Y派,还有人列出了那些最终被江南省官场挤走的外来干部的名单,以证实江南省官场D派的存在以及强大。

但实际上,这些话题显然道听途说的多,实际真实的少。比如说赵德良想从外面调一个宣传部长,而陈运达提拔了亲信丁应平,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不管文章中有多少不实之词,所谓的外来派和地方派,又是事实。尤其这个派系事实,触动了中国官场最敏感的神经,使得政治生态,变得异常严峻。

第九卷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13

赵德良震怒了,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研究此事。会上作出了几项决定。

决定之一,立即逮捕苗学宏。

唐小舟做记录的时候暗想,这个决定,赵德良作得有些违心。他之所以下令梅尚玲牵头进行调查,显然意识到,苗学宏其人,恐怕不仅仅受贿两万五千元,背后肯定还有诸多贪腐事实。通过这个案子打开一个缺口,应该可以将一批贪官拉下马。可这样做,需要走程序,更需要时间。而现在,网上舆情太凶险,为了阻止网上舆情的更进一步发展和事态的更进一步恶化,省委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对苗学宏予以处置。如此处置,就只能放弃未查清或者尚未开始查的其他案情,就已知案情进行审判。

这一决定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之一,案情并没有查清,现在便逮捕苗学宏,与法有违。问题之二,即使问题查清了,要逮捕苗学宏,那也是检察院的事,省委无权作出这样的决定。省委的这个决定,有逾权滥权之嫌。问题之三,也是最重要的,网民们见到这一决定时,或许拍手相庆,认为是自己拉下了一个贪官。可他们不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他们,使得案子就此进入终结程序,苗学宏更多的罪行,有可能因此免于追究甚至被掩盖,而围绕在苗学宏身边,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贪官,因而逃过一劫。

决定之二,采取措施,阻止网上舆情的蔓延。

网上言论已经转向,江南省委省政府成了重点攻击目标,这些攻击,又并不全部是事实,更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混淆了民众的视听,江南省委省政府的形象,已经严重受损,若事态继续发展,后果难以想象。因此,会议决定由宣传部长丁应平和省委秘书长余丹鸿负责消除网上影响。

丁应平从未搞过宣传工作,突然面对这件事,有点措手不及。他动员宣传部的力量,可宣传部能管的只是江南省的网站,外地网站铺天盖地的贴子,他是鞭长莫及。余丹鸿为此专程前往北京活动,三天时间,花了三百多万,仍然无法控制局势。

赵德良不得不再次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上决定,由赵德良率一队人马前往北京,向书记处以及中宣部汇报江南省的做法,并且希望中宣部支持江南省控制舆情。同时,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动员省内所有人去找关系,最好能够赶在赵德良向中央书记处汇报之前,将舆情控制下来。

如今中国各级政府有钱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钱,不花白不花。更多的时候,花了也白花。比如这次为了控制舆情,江南省委省政府定了一个调子,四个字,不惜代价。一时间,冒出了很多人,都说有关系可以办成此事,只是要钱。省委省政府只是不想看到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在乎代价。一些有点实权的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弄走了不少的钱。后来唐小舟看过一个账单,余丹鸿为此花了三百多万,陈运达为此花了一百多万,游杰为此花了一百多万,丁应平花了八十多万。还有其他一些人,也都花了不少,加起来超过一千万。一千万对于一省的财力而言,九牛一毛,实在不值一提,可对于某些个人来说,油水之厚,确实令人垂涎欲滴。网民们为他们拉下一位贪官欢庆之时,却不知道他们的行动,耗费了自己千万税费,真是悲剧。

第九卷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14

为赵德良做准备进京工作时,唐小舟有点忍不住,对他说,我有些朋友,不知能不能帮上忙。

赵德良看了一眼唐小舟,说,你打电话问一问,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唐小舟给自己的一个朋友打了电话。这个朋友在一个极其特殊的部门,对网络媒体,有直接控制权。他说,这种事,其实很简单,第一,设置一个关键词屏蔽,让任何搜索引擎搜不到与此相关的内容。跟各大门户网站打招呼,让他们将置顶贴子撤掉。

唐小舟问,干这件事,需要多少费用?

朋友说,这件事我来帮你办,你记得你欠我一个人情就行了。

唐小舟说,那好,就这么说定了,我什么时候能得到结果?

朋友说,两个小时之内,你通过搜索引擎,肯定见不到相关内容,至于和各大门户网站打招呼这件事,需要点时间,今天晚上我加个班,明天你就可以看到结果。

唐小舟恍然大悟,原来,世上有很多事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没有找对方法。没有找对方法,是因为有些人根本不想找到,事情越复杂,越可以浑水摸鱼,越可以财源滚滚。

打完电话后,唐小舟向赵德良汇报。

赵德良还不太相信,问,需要多少费用?

唐小舟知道省里为此已经花了不少钱,如果他说一分钱不要,肯定得罪一大批人,那些人会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人家花上千万未能办成的事,你一分钱不花就办了,这恐怕不仅仅是逞能,而是出别人的丑,揭别人的黑。

他说,一百万。

赵德良说,如果真能办成,这是最便宜的了。你告诉他,把账号发过来,我亲自给财政厅长打电话,把钱划过去。

唐小舟哪里有账号?他说,这是靠私人关系解决的,如果公事公办,大概需要五百万,而且还不一定办得好。划账肯定不可能,这笔钱,只能通过别的渠道走。

赵德良说,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具体事情,你去办。另外,给你网宣办打个电话,叫他们派人守着电脑,有什么情况,随时报告。

一个半小时后,赵德良等人正坐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网宣办的电话来了,搜索引擎已经搜不到相关文章。赵德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说,小舟呀,你立了一大功。

唐小舟不仅立了一大功,而且,趁机捞了一百万。

这笔钱,很是让他苦恼,不要吧,那些在这件事中要了钱而且要了大钱的人,肯定恨死了他。要吧?这可是不干净的钱,将来一旦出事,自己就是一个大贪官。左思右想,找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最后将黎兆平约出来商量。

黎兆平到底是赚大钱的人,说,这是小事,我给你个账号,你把钱打进来。除了正常纳税,我一分钱不赚你的。

钱进账之后,黎兆平又给他出主意,这钱,你拿在手里也不好办,烫手。不如这样,你去开个银行账户,再开个证券户头,把银行账户和证券户头交给我。我弟弟负责我的金融投资,手里有个私募基金,专搞证券投资。我让他把你这笔钱放进私募基金里,保证你每年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赚数。将来就算有什么事,你这也是炒股赚的钱。

第九卷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 陈运达的官场自留地15

此事之后,赵德良和丁应平对唐小舟的看法大变,认为他能办事会办事。余丹鸿和唐小舟的心结,却是缠得更紧了,毕竟,他花了三百多万没有办成的事,唐小舟花一百万就办成了。仅以数字论,显得唐小舟比他能力强出好几倍。余丹鸿公开在厅里说,这事是他唐小舟办成的?是我们前面做了铺垫。挖一口水井,需要一百米,人家挖了九十九米,他只是那个挖了最后一米的人。陈运达和游杰对他的态度似乎没变,但两人的秘书,和唐小舟说话的时候,显然没有以前那么随便了,这似乎说明,两人对唐小舟,也是有些意见的。

对这所有一切,唐小舟装着懵然不知。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赵德良的哲学,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要让全世界人都高兴,而是要让一个人高兴,这就足够了。

这次主动要求和赵德良一起到北京,唐小舟就动用了这个理由。他说,他要当面谢谢那个帮忙的朋友。赵德良听后立即说,那是应该的,只是辛苦你了。

根本就谈不上辛苦,到北京,也就是和这帮朋友吃吃喝喝。毕竟是同学,和他们在一起,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每次,唐小舟都带着邝京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