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号首长 (1+2部)-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此分开,叶万昌一分钟都不肯等,坐上汽车,立即开始打电话。

他能联系到的其他人,都表示不知道这件事。几个关键性人物,却联系不上,给他们的秘书打电话,得到的消息是,正在省委开常委会,会议已经开了一天,现在还没有散,具体有些什么措施或者安排,现在还没有传出来。

更具体的消息还没有得到,柳泉市的这个晚上,却已经是风雨满楼。

滕明将钱家印拉到武警柳泉支队训练基地,和支队领导一起建立了指挥部。

此时,所有围攻江南日报的人员,已经被控制起来,由武警支队派人分别对他们进行登记,确定身份。凡是已经确定身份并且经核查证实没有重要犯罪经历的,全部送进基地营房里休息,营房由武警看守。凡是确定了身份,但曾经被判过重刑或者有遗案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被押往几间看守更加严密的教室。只有那些一时无法辨明身份的,仍然留在武警的一个室内训练场,四周不仅有荷枪实弹的武警警戒,甚至架起了机枪。

指挥部建立在基地的教员办公室里。指挥部办公室共有六个人,三个是省公安厅来的,滕明是总指挥,此外,来协助滕明的有公安厅政治部的一名副处长以及省武警总队的一名副参谋长。市公安局只有钱家印,另外两个人是武警柳泉支队的政委和支队长。

进入指挥部后,滕明宣布了第一道命令,为保密起见,请大家交出通讯器材,集中管理。

所有人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以及对讲机,指挥部里面,仅仅留下两部电台,这两部电台,分别属于武警支队和柳泉市公安局。完成这道手续后,滕明才请大家坐下来开会。首先,他拿出省公安厅的一纸命令予以宣读,这道命令是省公安厅发给柳泉市公安局长钱家印的,命令的内容十分简单,要求钱家印听从滕明以及省公安厅行动小组指挥。

命令宣读完后,滕明请钱家印接受命令。

钱家印显得十分犹豫。他是市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市委常委,省委组织部管理的副厅级干部,滕明虽然也是省管干部,却只是正处级。他的级别比滕明高得多,现在这道命令,明确由滕明担任行动组组长,他这个副厅级干部,必须服从正处级指挥,太不正常了,有点剥夺其职权的意味。

滕明见他犹豫,便问,钱家印同志,你有什么疑问吗?

钱家印已经意识到,今天的事情非同小可。自己如果不接受命令,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当即表态说,没有疑问,坚决执行省厅命令。说过,伸出双手,接过了命令。

他接过命令之后,武警江南省总队的那位副参谋长拿出了另一道命令宣读,这道命令要求武警柳泉支队全权接受滕明指挥。武警的梁政委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一声,敬了一个礼,接过了命令。

完成这道手续,滕明请大家坐下,继续开会。他宣布说,今天的行动,是奉省委扫黑领导小组之命,对柳泉市的黑恶势力采取统一行动。本次行动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即对今天前往雍州市冲击江南日报社的黑社会帮派势力进行控制并予甄别,对于参与组织指挥者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者,进行连夜突审。这一步骤,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部分,即对柳泉市遥控指挥这次冲击省委机关报的黑恶势力首要分子实施拘捕。拘捕行动,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柳泉市交警、柳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武警柳泉市支队协同配合,对全市交通要道予以控制,防止黑恶势力首要分子逃走。

接下来,指挥部研究了具体实施方案。这个方案需要讨论之处并不多,省公安厅早有详细计划,只需要公安局长以及武警支队长下达命令,全市便会立即行动起来。

钱家印利用自己的指挥电台,分别向交警和110指挥中心下达命令。

实际上,交警和公安略有不同。交警属于更特别的双重指挥,市公安局对于交警的权力控制,要松得多。钱家印给交警下达命令,仅仅只是一道程序,交警柳泉支队,早在此前,便已经开始控制全市交通要道。

武警晏支队长叫来一位作战参谋,向他口达下达了作战命令。

三道命令分别下达后,六名指挥员再一次坐下来,研究第二步行动方案。

第二步行动方案,主要由公安来执行,由公安特警支队、治安支队、刑警支队以及辖区派出所出动相应的警力,到达指定地点待命。到达指定地点后,几方面的力量,合并成一个行动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然后向总指挥部报告。

这次的行动比较特殊,一是要拘捕的人特殊,二是环境特殊,三是执行的方式特殊。滕明不得不采取极其特殊的手法,任务分梯次传达。在前面两步行动命令下达之时,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并不完全知道他们要干什么,甚至是指挥部的这些人,尽管知道要去执行拘捕行动,可要拘捕的人是谁,一样不清楚。这样执行,也有一个极大的问题,省厅并不一定了解具体情况,仅仅只是根据此前的资料,是否能够准确地捞到人,绝对是一个未知数。

这项工作部署之后,滕明才拿出一份名单。滕明解释说,这份名单是由省厅掌握的,可能并不十分准确。执行的时候,各小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有一点要求,各小组必须将今晚的行动情况,详细列出书面报告,抓到了人自然好说,如果未能将人抓到,一定要说明原因。

一直到零点,滕明才正式将这份名单交给钱家印,由他下达执行命令。

滕明手里的这份名单,虽然并不是柳泉市黑恶势力的全部,却也是大部分。当晚的行动中,在第一行动地点抓到的人,仅仅只是名单中的百分之三十,有些人是在第二或者第三行动地点抓到的,当然,也有些人,准备外逃时被抓住。即使如此,还是有约百分之二十的人未能抓到。

第二天,省内的媒体开始反黑宣传,集中曝光了一批涉黑案件。

江南省的雷霆扫黑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第十五卷 女人是圈养的鹿群 女人是圈养的鹿群01

常委会之后,赵德良回了住所。他的住所,成了江南省扫黑行动的总指挥部。这个晚上,赵德良和唐小舟几乎没有睡觉。

随着他们过来的,还有杨泰丰。杨泰丰手里有一个全省各公安局长轮调方案,唐小舟需要和他一起研究。公安厅确定的方案,自然有他们的考虑,唐小舟原本不需要插手,同时,他也知道,有些重点区域,赵书记是很希望抓一抓的。他仔细看了这个名单,作了一些小小的改动,然后将名单递给赵德良,赵德良很快在报告上签了字。

第二天一早,公安厅将这一命令下达给各市州公安局。要求各公安局长,在三天之内到位。

公安局长们接到这一命令,有些嗅觉不灵敏的,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四处打听。当然,如今没有秘密,省委常委会召开的时候,因为严格了纪律,不允许外出打电话,消息在当时并没有传出去。常委会在当晚十一点多散了以后,消息迅速传开了。当晚十二点左右,唐小舟已经不停地接到各处的电话,希望证实这一消息以及打听更加内幕的消息。接到这些电话,唐小舟目瞪口呆。这件事,除了常委们,再没有别人知道,这么快消息就公开了,只能说明一点,常委会一散,有人主动将消息透露了。透露消息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显示自己掌握着什么特殊的核心机密,而是为了通风报信。

各地公安局长虽然来了个大轮调,并且要求三天之内到岗。毕竟还需要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各市州公安局需要组织班子,应对全省扫黑行动。有些地方比较积极主动,不待新的公安局长上任,便开始行动,也有些公安局没有丝毫动作,一定要等新局长上任。这里便形成了一个时间差,恰恰在这个时间差里,各地方黑恶势力的关键人物,提前知道消息,逃之夭夭。

因为工作到很晚,唐小舟没有回家,留在赵德良这里。第二天一大早,赵德良按时起床了,两人一起去青山湖晨练。

说来真是奇怪,以前他们在湖边晨练的时候,总会碰到很多熟人,这些人大部分是省委或者省政府机关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和赵德良搭一两句话或者点一点头。今天,人一下子少了许多。节气虽然早已经进入春天,寒气却远远没有离去,湖边的岸柳,褐色的叶苞早已经变成了绿芽,远远望去,如一团一团的绿雾,凌晨的风,仍如刀子般凌厉,割得人脸生疼,呼出的气,迅速凝结,成一团一团的白雾。正因为这种寒冷,人的精神才越发的好,猛一口吸进一团冷空气,似乎有一股冰凉,顺流而下,迅速弥漫全身,而身体也随之惊了一下震了一下,人便突然抖擞起来。

唐小舟陪着赵德良往前跑,少了那些特意跑来和赵德良接眼缘的人,湖边显得突然宽出了很多,他们跑起来,也更加顺畅。

赵德良突然问,昨晚是不是很热闹?

唐小舟说,料事如神,什么事都逃不出你的法眼。

赵德良淡淡一笑,说,没办法,中国特色嘛。到处都一样,概莫能外。

唐小舟说,我有些担心,这样一来,那些人恐怕早得到消息跑了,这次行动,还能有什么效果?

赵德良问,你希望什么效果?

唐小舟挥了挥手,说,把那些黑恶势力一网打尽呀。

赵德良笑了笑,说,小舟,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唐小舟说,我本来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赵德良说,也对,我也曾经是个理想主义者。不过,时间把我身上理想主义的彩色外套剥去了,只留下了灰色的内衣。

听了这话,唐小舟想笑。仅仅这句话,就露了赵德良理想主义的老底,理想主义基础还蛮深厚的。他又想,理想主义也没什么不好。正如赵德良刚才用到的两个词,理想主义是彩色的,而现实主义是灰色的。彩色浪漫而灰色残酷。就算你整个心空都是灰色的,只要有一点点彩色的角落,你的生命意义,就完全不一样。赵德良说他已经被时间剥去了彩色外套,只能说他现在忙得再也无暇去感受彩色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他的整个心空,已经是完全的灰色。一个彻底失去色彩的心灵,是苍白而且无力的。赵德良仍然具有强大的力量,恰恰在于他的心中,有着浓烈的色彩。

唐小舟说,从昨天开始,我一直在想,我这个联络员,应该做些什么?

赵德良问,你认为你应该做些什么?

唐小舟说,我想过,可没有想出头绪。或许应该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不然怎么叫联络员?可是,我如果要走要看,你这里怎么办?

赵德良说,这个你考虑太多了吧?你不可能永远跟着我。总有一天,你要去独挡一面。

唐小舟说,那不一样。现在跟着你是我的工作。一个人干一种工作,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努力将这个工作做好。

赵德良说,你去当联络员,当然也是目前这个工作的一部分。扫黑,很可能是一个时期里,省委的关键性工作。同时,省委又不能仅仅只抓扫黑工作,还必须抓其他工作。如果没有一个人替我去抓这项工作,我自己就得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这件事。

唐小舟说,我明白了。我会尽一切所能,把这件工作分担好。

赵德良说,你很善于思考,这一点很好。一个人的力量,并不来源于他的体力,而是来自于他的思考。你做这件事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思考,有时候,还需要独自承担某些东西。是你一个人跑,还是在一处带上一个人,你自己安排。我这里,你不必分心,相信余丹鸿可以分担一部分。

唐小舟有点担心,自己一走,余丹鸿会不会将韦成鹏塞给赵德良?虽说赵德良不一定肯要韦成鹏,毕竟是临时的,赵德良大概也不好拒绝吧?真的出现这种局面,总会有些后遗症。唐小舟想了想,对赵德良说,能不能叫侯正德同志临时顶一顶?

赵德良说,可以考虑。你和丹鸿同志以及正德同志说一说。

唐小舟想,自己一个人跑联络,也够寂寞的,能不能带上徐雅宫呢?如果带上徐雅宫,一来解了自己路途的寂寞,二来,也正好趁此机会,给徐雅宫铺一下路。他说,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叫一个记者跟着我跑?

关于扫黑行动的宣传,是一件极其敏感的事。扫黑行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伤人,也可能被他人利用而伤己。之所以能够被他人利用,恰恰在于行动规模巨大,控制可能出现盲点。这样的盲点一旦被对手抓住,便会引出一系列麻烦。相比而言,如果麻烦仅仅只是在省内,作为省委书记,自然可以控制。最大的隐患,正在于宣传。某些事一旦被媒体曝光,就不仅仅是一个省委书记的权力能够罩得住了。因此,在宣传方面,尤其要小心谨慎。听说唐小舟想带一名记者下去,赵德良不敢立即答应。

唐小舟说,就是徐雅宫。这个人,我认为我还能把握得住,她不会乱来。

赵德良对徐雅宫的印象也不错,这次扫黑行动打响第一枪的就是她。听说唐小舟想带徐雅宫下去,赵德良心里的疑虑消除了,说,小徐不错。可以让她跟进这件事,但写什么怎么写,需要好好研究,一定要慎重。

回到办公室,替赵德良泡好茶并且整理好他这一天要看的文件和报纸,接着给侯正德打电话,把他叫上来。唐小舟将情况简单地说了,侯正德自然清楚唐小舟的用心。他当副处长这么长时间,即使主持工作,最终也没能升上去。此次如果能够代替唐小舟给赵德良当一段时间秘书,只要不出大的差错,让赵德良对这个人的人品产生反感,对其能力产生怀疑,将来的某个时候,解决正处,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那一瞬间,侯正德异常激动起来,对唐小舟千恩万谢。

唐小舟说,你不用谢我,你要谢的是你自己。有一句话,我还要说清楚,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事,我还要去找秘书长商量一下。如果他坚决不同意,我也无能为力。

侯正德说,即使这样,我也要感谢你。关键时刻,你能想到我,你就是我这一辈子的恩人。

唐小舟说,这些话就不要说了吧。我现在就去找秘书长,成不成看你的运气了。

侯正德说,要不要我找一下秘书长?或者晚上到他家去一下?

唐小舟一边向外走一边说,复杂了。

到底怎样复杂了,他也没有说明。

进入余丹鸿的办公室,余丹鸿和他开玩笑,说,联络官来了?是不是有什么指示?

唐小舟说,秘书长,你千万别开这种玩笑。我干的是秘书工作,你永远是我的秘书长,是我的领导。何况,真正的联络官,省委常委会定的是你,我只是在你的领导下,做一些具体的事。

第十五卷 女人是圈养的鹿群 女人是圈养的鹿群02

余丹鸿说,小舟你越来越会说话了。

唐小舟说,真的吗?看来,秘书长教导有方,把我这个顽冥不化的人,也教化了。

余丹鸿也知道,唐小舟来找自己,肯定有什么事,便问,小舟你有事吗?

唐小舟说,还不是为了这个联络员?赵书记的意思,是想让我别光靠电话联络,腿要勤一点。

余丹鸿说,那是,联络员嘛,不跑跑腿,怎么联络?

唐小舟说,所以,我感到难办呀。我如果出去跑,赵书记这边怎么办?难道把所有事,都压在秘书长这里?秘书长那么多事,怎么能给秘书长添麻烦?

余丹鸿说,这倒也是个实际情况。赵书记是什么意思?

唐小舟说,赵书记早晨和我谈了一下这个事,他的意思是不要搞出太大的动作,这个事,还是在一处内部解决一下。如果我有时间,事情就由我来做,如果我下去了,就让处里派个人临时顶一下。

余丹鸿说,恐怕只能这样了。赵书记有具体人选吗?

唐小舟说,赵书记的意思,可以让侯处临时顶一下。

余丹鸿猛地抽着烟,烟雾在他的面前缭绕,唐小舟也看不清他的表情。唐小舟想,如果余丹鸿不同意,自己应该怎么说服他?还是将这件事交给他,自己撒手不管了?如果不管,对于侯正德来说,该做的人情,自己已经做了。然而,如果不争取,余丹鸿很可能把韦成鹏塞进来,反正是过渡嘛。

他正想,如果余丹鸿不同意,自己怎么办,余丹鸿开口了,他说,你和正德同志提起过这事吗?

唐小舟说,还没有。赵书记叫我下来和你商量一下,先听听你的意见。

余丹鸿说,那你先不要告诉他,我再和赵书记商量一下。

唐小舟想,看来,这事黄了。即使他想好了什么话,也不好继续说,只得告辞离开。

侯正德早已经等在走廊上,见他从秘书长办公室出来,不便上前打听,只是老远向他递眼色询问。他也不好说什么,装着没看见,直接上楼了。人还没进办公室,侯正德的电话来了,问,他不同意?

唐小舟说,你要稳住,别急。

侯正德说,我的哥,我能不急吗?也许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唐小舟说,你急也没用呀。再说了,这事我和赵书记已经商量好了的,赵书记心里认定了你,他也没办法吧。

侯正德愤愤地说,妈的,老子每年还给他拜年,那些东西全他妈喂狗了。

唐小舟说,老兄,隔墙有耳啊。尽人事听天命吧。我还有事,先挂了。

当天下午,唐小舟随赵德良一起前往闻州。省里不仅赵德良去了,陈运达也去了,参加北方汽车集团闻州公司的奠基仪式。

闻州汽车工业园早已经成型,合作单位谈了很多家,北方汽车集团是第一个决定落户闻州的国内汽车生产大型企业,计划在闻州建起一座年产三万辆的中档小轿车基地,以此实施北方汽车占领南方市场的总体战略。国内汽车企业的布点竞争,如火如荼,每个省,都将汽车列为本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支柱,真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希望成为中国未来汽车生产的十大基地。

省市领导都清楚,闻州汽车工业园,至关重要的,还在于第一家厂的投建。有了第一只凤凰,便不愁第二只第三只。这次的奠基仪式,省里自然是重视,不仅省里几大巨头全部出席,省委还投入资金,要求宣传部邀请全国各路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

当官是要出政绩的,有人认为,在中国当官,根本不需要本事,只需要你踩对线,跟对人,肯定可以升上去。其实,这仅仅只是看到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