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显然不愿意看到日本在东北继续扩大既得利益,因为日本人战争中的疯狂,让英国人恐惧。

所以英国对待日本的政策就是让他保持当前的殖民面积不再扩大,一旦让日本脱离了岛国的环境,将威胁到英国的利益。

此时的英国只想让日本当他们的小弟,说不好听点就是养一头狗,主人一旦有需要,丢块骨头过去让它去咬人。

这就是英国的需要,但英国绝不愿意看到日本在亚洲崛起,以威胁到他们在亚洲的殖民利益。

相比之下,中国在军事上虽然有所崛起,但英国并不认为此时的中国能打得过日本。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依旧是一个落后、愚昧的国家,就算是开始发展工业,也发展不出什么太大的成果出来。

这个印象主要是清朝给英法等国家留下的,甚至是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感觉。

而此时的中国虽然突然建设起了自己的工业,但因为规模还太小,尽管拥有了极为先进的生产力,但在此时未普及的时候并未引起西方国家的警惕。

壬子年对俄战争的胜利,也归咎于俄国真的腐朽了,竟然连中国都能将这头笨熊摁倒在地。

加之此时的北洋政府,以及华东派系,都还未对英法殖民者暴露出敌意,英法一时半会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已成为他们在亚洲地区对殖民利益威胁最大的国家。

英法随即加入了干预,日本在英法干预下,只落得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收场。

随着北洋军在东北吞并二十万,同时国防军还派出华东第三师前往东北,段祺瑞马上雷厉风行的开始整顿东北行政。

以前张作霖为了独霸东北,经常会拿出一份份任职名单给张锡銮,张锡銮一但不同意,张作霖就会带着卫队冲进张锡銮家中一通打砸,张锡銮为此还得一边拉着张作霖,一边笑着对旁人说:“我这干儿子又喝醉了,他一喝醉就喜欢胡闹。”

张作霖也装疯卖傻,张锡銮只要满足了他的要求,第二天就会笑呵呵的前来赔罪:“我昨天喝醉了……”

段祺瑞到了东北,张作霖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

张作霖派系的那些官员陆续被段祺瑞撤职,换上了北洋派系的官员,同时在地方税收方面陆续被北洋政府上缴中央,张作霖越来越难插手。

不过张作霖这个胡子却是极为懂得审时度势,一见北洋和华东两大派系来势汹汹,连忙夹起尾巴做人。

加上日本人在背后的支撑,北洋政府一时也不敢真的把张作霖撤职。

此后几年中,东北出现了北洋、日本、张作霖所形成的复杂三角关系,而华东派系在东北虽然有驻一个师的兵力,但并未深入涉及到复杂的东北局势当中。

因为在江渝看来,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彻底解决东北问题,华东派系的主要精力,目前还是放在关内及西北。

在西南地区,华东派系也在动作。

当然也有袁世凯的中央配合,首先是袁世凯设立西南总督,由华东派系安徽省省长孙有铭担任,孙有铭是继赵海洲之后,在华东体系当中托涌而出的行政长官之一,在行政方面极有一套,在安徽地区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不过孙有铭不是军阀,在全国地区并无什么名气。

经过‘削藩’,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等华东派系控制的地盘上已经没有什么督军了,只有总督。

其中华东地区没有总督,只有江渝这个长江巡阅使。

江渝出任西北总督,陶成章出任东南总督,孙有铭出任西南总督,再加上一个长江巡阅使,成为这些地区最高行政、军事长官。

西南军阀一时人心惶惶,广西军阀陆荣廷则主动向华东派系靠拢,随后陆荣廷的部队被国防军收编。

而江渝也给了陆荣廷一个西南军区副军长的职务,并且有一定实权。

陆荣廷年轻时投身绿林,在中越边境对法国人进行抢劫,法军对此拿陆荣廷没办法,只好向清廷施压。

最后陆荣廷被清廷招安。

江渝的华东派系愿意接纳陆荣廷,正是因为他对法军有充分的了解,对西南地区的作战方式极为熟悉。

同时陆荣廷并不向其他军阀那么爱财,他尽管是一方军阀,但其财产只有一个团长的规模。

当然这和陆荣廷年纪已经有些老了,对钱财的欲望已经不是很高有所关系,同时陆荣廷也受传统因果报应观念影响,做事方面懂得收敛,不像其他军阀那样造孽不断。

所以说陆荣廷勉强也能说是民**阀当中的一个道德楷模,只不过其西南统治时期嬉于建设,使地方毫无发展。

但收编之后,陆荣廷成为了一名受约束的军人,行政权利被华东派系掌控,施行了军政分离。

贵州军阀此时还未正式形成,剩下的就是云南了。

对付蔡锷也有办法,袁世凯再次用了对付黎元洪的手段,召蔡锷到政府担任全国经界局督办,并给他封了一个‘昭威将军’。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蔡锷比较有热血青年那种冲动,此时对袁世凯抱有很大的期望。只不过他的思想,也一定程度被反帝制思想洗脑,结果袁世凯一搞君主立宪就跑回云南搞护国战争了。

因此蔡锷很顺利的就被袁世凯调往政府,不久之后,西南国防军进入云南,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的地方行政人员。

……

“我们成立西南军区,其目的在于应对未来收复中南半岛藩属国的战争,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将要发生的热带丛林作战。所以西南国防军是以打‘丛林战’作为主要建设纲领,而我们未来第一个要打的就法军,中南半岛上第一个要收复的藩属国也是越南。”江渝在西南国防军成立的会议上对国防军高层阐述了西南国防军成立的意义。

江渝在地图上一圈,把整个东南亚都圈了一下,说道:“甚至是整个东南亚,未来都要变成我们的后花园。”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所有人都盯着那张全球地图。

作为国防军高层,他们每个人家里、办公的地方都放着一张这样的地图,以此来提醒他们,要把目光看向国外,不要忙着内斗。

为此效果很好,为了同一个目标,国防军内部非常团结,就连不同的军种都很团结。

“收编陆荣廷的意义在于,他熟悉丛林作战,虽然可能没有做过具体总结,但经验非常丰富。另外,一会散会后百里兄你去向袁世凯把中法战争中表现极为突出的丁槐要来,让他担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

“是。”蒋方震起身回答道。

丁槐,这个在中法战争中把法国打得称呼他为‘远东拿破仑’的中国将领,此时正在政府总统府担任顾问,也就是幕僚。

“另外,我也会总结一些丛林作战的方法出来,我们要争取尽快把西南军区的丛林作战风格训练出来,使西南国防军成为世界上最精通丛林作战的部队。”

“是。”

散会后,江渝开始上网阅读大量资料,开始编写《丛林作战指南》,丛林作战在二十一世纪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

而在这个年代,丛林作战还未受到各国重视。

这些丛林作战经验显然是超时代的,首先建立起专门应对丛林作战的‘西南国防军’,显然能在未来的丛林战中占据极大的优势。

————

第二更到!

第七十七章:世界最好的军校

“如果一支军队能适应丛林战,那么这支军队便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战场作战,你可以不在乎丛林,但并不意味着丛林会不在乎你。”

翻开《丛林作战指南》,淮安军校的学生们看到了第一句话,后面署名——江渝!

军校生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的对这本军事指导著作进行阅读,这本著作主要是战术指导著作。

“在丛林之中,有时步兵的推进速度,甚至一个小时还不到5公里,无线电信号也将遭到树冠层的严重干扰,重型装备也难以深入丛林山地,敌我双方交火距离甚至不足100米,复杂的地形使得敌我双方可以利用地形充分隐蔽,到处都充满了危险。丛林作战甚至能让一个超级大国对一个落后国家发动的战争铩羽而归……战争是一个充满流血的过程,丛林作战的惨烈程度甚至不低于巷战。如何让士兵能在丛林中存活下来,如何能让他们在近距离的交火中占据优势,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这本《丛林作战指南》开启了中国陆军的丛林战意识。

癸丑年夏,第二届军校生开始录取,总共有近2万名知识分子报考淮安军校,淮安军校已成为中国公认的第一军校。

从这里走出来的军校生,都是定国将军江渝的门生。

第二届淮安军校录取600人,是第一届的两倍,其中二分之一是从军中选出的优秀基层军官,这些优秀基层军官进入军校系统学习,毕业后将成为中高层军官。

想到很久没有去军校给学生们上课了,这天江渝交代了下面的行政部门抓紧应对夏收的准备后便来到了军校。

刚来到军校,便看到政教处里面站着几个学生,几个学生低着头,一脸的委屈。

“怎么了?”江渝走进去问道。

“校长。”里面的人看到江渝来了,连忙向他敬礼。政教处主任孙振东对江渝说道:“他们几个把《孙子兵法》带进学校,而且还读得津津有味,已经违反了纪律。”

淮安军校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定,那就是禁止阅读《孙子兵法》,这本历史上被中国历代奉为至高无上的兵书,却在淮安军校被抵制。

江渝听了孙振东的话,不由了然的点了点头,接着对几个军校生说道:“我想你们一定很困惑,为什么我不让你们看《孙子兵法》,那一会我就给你们上一堂《孙子兵法》的课,你们可以来听,你们先回去吧!”

“啊!”几个学生没反应过来,校长不是不让他们看《孙子兵法》吗?怎么今天要给他们上《孙子兵法》?

几个学生离开后,很快消息就在军校里传开了,校长要亲自给大家上一堂《孙子兵法》,顿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朝着淮安军校‘讲武堂’跑去。

讲武堂很大,但其实只是一个用钢架搭建得比较牢固的大棚子,讲武堂里放着一张桌椅。

当江渝来到讲武堂时,只见学生们正整齐、端正的坐在下面,双手平放于膝上,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硬朗的军人气质。

但向后看去,却发现有三百名刚入校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坐姿虽然极力端正,但却缺少那种气质。另外三百名刚入校的士兵、军官,却和那些军校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我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伟大军事指导思想《孙子兵法》。”江渝坐下后对他们说道:“世界有三大军事指导思想,一个是德国的《战争论》,被英法美等国引用建立起了他们的军事体系,另外一个就是俄国《制胜的科学》,引导俄军建立了自己的军事体系,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孙子兵法》。而我们当前所建立起的军事体系,并非是用《孙子兵法》,而是吸取了《战争论》以及部分《制胜的科学》才建立起来的。”

江渝叙述之后,话锋一转,说道:“不可否认的是,《孙子兵法》确实是一部即使放在这个时代依旧是极为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也许同学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还要禁止大家阅读《孙子兵法》,但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中国看了几千年孙子兵法,为什么越看越不会打仗?这是为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呢?

下面的军校生们都困惑得怎么也想不通。

“像我这种思想并非首创,明末时期《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就认为,行伍之人忌看《孙子兵法》,这种思想甚至是从更早的时期便已出现了,也许在汉唐时期就已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便拿《孙子兵法》当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来说,如果按照我们字面上的理解,却是‘不用战斗即使敌人屈服’,可是同学们如果深入研究孙武创立的兵家思想,便会知道兵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必战方有和。这岂不是前后矛盾?以孙武的智慧,岂会犯下如何低级的错误?”

“所以古人在研究《孙子兵法》时,那些深入研究者必然发现其中的问题,那就是《孙子兵法》在翻译中出现了错误。在春秋战果时期,不的原意是丕,丕的意思是‘多种’的意识,也就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正确译法并非不打仗就可以使敌人屈服,而是‘多种战斗方法才能使敌人屈服’,两种意思简直背道而驰。如今这个时代,工业技术迅速发展,军事技术日新月异,战争已出现了极为多样化的方式,如大兵团集群作战、破交战、敌后战、信息战、特种作战等等等等,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只使用单一的作战方式,只会被敌人击败。就如壬子年中俄外蒙战争,我们使用特种部队和空军对敌人的铁路、公路进行破坏,还用空军对俄军进行空中轰炸。”

所有人听着江渝的话之后都是一楞,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流传广泛,没看过孙子兵法的人都听过。

江渝的讲解完全颠覆了他们原先的理解。

“还有一句话,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按照春秋战果之后形成的上下尊卑观念,就成了号召人们去思考阴谋诡计,而认为伐兵、攻城乃是不流入的小道。但实际上兵家形成之时,并无这种观念。孙武所说的意思是,要打击敌人谋略的首脑人物,同时打击其交往的亲信,同时要打击敌人的士兵、城池。就像是对付一颗植物,敌人首脑人物和亲信就像是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叶子,我们把叶子切除掉,就能使植物的正常光合作用被打断,其士兵就像是暴露出来的茎,其城池百姓就像是植物的根。如果我们只打击敌人的首脑和亲信,只会造成暂时的混乱,敌人会出现新的首脑。如果我们只打击敌人的士兵,尽管看上去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的军队,但不占领敌人的城池,他们就会像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只有从上到下一起打击,才能做到彻底的斩草除根。”

江渝的话让所有人为之目瞪口呆,感情之前对《孙子兵法》的理解竟然是错的离谱,难怪中国看了几千年孙子兵法,结果却越看越不会打仗。

“如果能够正确的解读春秋时期的兵家思想,其理念用于现代战争依旧不输于《战争论》所构筑起来的西方军事体系,以正和以奇胜依旧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对付敌人要像斩草除根一般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彻底的瓦解。用现代战争术语来届时,对付敌人谋略首脑,也就是我们国防军所提出的‘斩首战术’,对付敌人的士兵,叫做‘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占领敌人城池,叫做‘削弱敌人战争潜力’。”

江渝话音落下,下面顿时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久久方才停止。

“从今天起,我淮安军校将增加《孙子兵法》的课程,诸位同学需知,中国传统文化精深渊博,但因历史战乱和统治者的需要等种种原因,大部分精华之处已被曲解或遗忘,不能因为这些原因就歧视传统文化,也不要因为研读了一些传统文化,就盲目的对被扭曲的东西进行崇拜。”

“定不忘校长教诲。”下面的军校生们大声喊道,语气中只有叹服和崇敬。

此时的中国淮安军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军校,首先在硬件设施上一点不输于西方各大军校。

在作战理念方面,也超出世界一大截,什么步炮协同、步空协同、装甲师大规模集群化作战、空军轰炸等理念都有,而西方人对这些东西还比较懵懂,步炮协同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摸索出来的。

军事指导思想方面,汲取了德国的《战争论》及俄国的《制胜的科学》,此时更是加入了中国自古就有的《孙子兵法》,在作战思想上已超出了西方军事体系。

加上严格的教学、浓烈的学风,还有什么比西方各大军校更差的?

打仗就好比是两个拳手对打,军队就好比身体,高层军官所思考的战略就好比是拳招。

侦察单位就像是眼睛,作战单位就好比是拳头,后勤补给就好比是体力,基层军官就好比是连接身体部位和大脑的神经,如果基层军官不合格,即使有良好的大脑,一拳头打出去也会偏离预定目标。

战略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复杂,等于是把各种概念灌输到拳手的脑子里,但拳招如何组合,却得看高层军官自己组合。这样的灌输是既有效果的,因为没有经过灌输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聪明,能想到那些听过之后感觉很简单的东西,总会漏掉几样。经过灌输之后,脑子里就会有这个概念,见招拆招就很容易了。

而身体和脑子并不是分开的,双方是互相制约又互相辅助的。

一个强壮的拳手,在战场上能够做出更加高难度、高杀伤性的招数,就算是头脑简单一些,也能战胜那些尽管拥有强大头脑,却无强健体魄的拳手。

一个浮弱的拳手,就算拥有强大的头脑,也是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般。

但当双方的体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得比拳招了。

所以在淮安军校当中接受过系统学习的军校生未来进入军队,就算他不是军事天才,起码能在面对差不多不装备、训练、数量的敌军的战斗中坚持下来,就算不能压制敌人,但双方的损失并不会相差太大。就算敌军的指挥官是天才,也是这样。

如此一来,双方将会陷入消耗战。

以中国的四亿人口,只要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并不怕消耗战。

如果江渝能把军队这个拳手的身体打造得更加强壮,就算指挥官不是军事天才,也能对敌人进行碾压。

——————

第一更到!

第七十八章:他们将成为世界最强陆军

在淮安军校速成班,其规模已是越来越大,速成班的作用极为明显,在国防当中,基层军官基本都被陆续回炉学习。

基层军官首先要能看得懂地图,看地图在很多军官看来,那是通讯员的任务,但这完全错误的观念,每个来军校进修的基层军官都被要求能看得懂地图才行。

同时全面灌输基层军官各种战术,战术这种东西并不是很难,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经验实际上是可以普及和传承下去的。

这些基层军官很多都是在军队里自学文化出身,还有一些是报考军校落榜后进入军队的年轻知识分子。

在国防军要想当基层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