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外,号外,定国将军呼吁中央救市。”

“号外,号外,定国将军呼吁中央救市。”

焦虑的股民们听到这个声音,突然如同三伏天吃了一根雪糕一般,为之精神一振,被逐渐瓦解的信心,仿佛又重新建立了。

而在政府,一场是否要救市的争论却正在展开。

PS:这章两千字先顶一下,其他的等晚上!

第九十二章:破碎(三)中央救市

在政府的争论很有意思,主要的反对方竟然是袁世凯的顾问莫理循,莫理循是一个英国人,毕业于君士坦丁堡大学医学院,曾经担任《泰晤士报》驻中国首席记者,后被袁世凯雇佣为政治顾问。

莫理循对中国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他是英国人,一方面又要努力帮助中国政府摆脱财政危机。

莫理循对袁世凯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欠了华东银行五亿元的债务,如果此次再向华东银行借款,那么是借多少钱呢?事后又如何能把钱还上呢?”。。

“我听子恒说,只是买点铁路股票,现在铁路股票还是有不错的投资价值的。”袁世凯迟疑的说道。

“可是股票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在西方,股票从来就不是政府救市就能真正挽救的。”莫理循继续说道。

宋教仁在一边听了半天,忍不住反驳道:“现在中国经济形势良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且欧洲陷入战争,用不了多久现在修筑的铁路就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就算是会亏些钱,但也绝不会亏掉多少。而且如果我们不救市,到时候市场陷入萧条,年底和明年的税收额度必然受巨大影响。”

“是啊!如果经济一旦大萧条,不仅铁路修不下去,中央税收还要受巨大影响。而且那小子的面子也不能不给。”袁世凯心里思忖了一会,不理会莫理循的劝阻,说道:“那就请总理速速与华东银行商谈救市细节。”。。

“大总统英明。”宋教仁欣喜的说道。在他看来救市确实没有错。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和袁世凯都被江渝给坑进去了。

……

8月18日,宋教仁于政府召集记者。宣布中央救市,并宣布第一批救市金额为5亿元。

这个消息就如同一针强心剂,当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十二家铁路股票一路从当天的跌停板上涨到了涨停板。

那些当天卖出了股票的股民们顿时为之捶胸顿足。

“为什么我要卖啊!要是不卖就好了。”

“是啊!这样一搞,咱起码损失了好几万大洋啊!”

“中央一次就拿出了五亿救市,看来这次中央极为坚决,我估计这股票是不可能跌下去了,只要撑到欧洲人向中国大量下订单的时候。到那个时候铁路股票说不定还会涨,就算不会涨,这个价钱还是能维持的。”某人在证券交易所里到处散播的谣言。那家伙正是江渝的市井‘水军’中的一员。

于是没多久,证券交易市场,以及各省各地都谣言满天飞了。

说什么中央救市决心巨大,铁路股票跌不了。

当天。各大报纸也是如此报道的。这些报纸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前两天铁路股票疯狂下挫的时候他们只是一笔带过,而且还说只是正常震荡调整。而今天股票一涨,就好似要敲锣打鼓的使劲宣传。

宋教仁的照片登上了报纸头条,以及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那句铿锵有力的:“中国股市不会倒。”

中央救市,确实又打消了投资者们的顾虑和观望心理,而且人们想到只要那些铁路进入运营,持有股票就能获得长期的分红收益。很多投资者都不再犹豫,拿钱出来砸进了铁路股票当中。

当天中央救市还未正式展开。股票就从跌停涨到了涨停,同时周子跃还在当天向证券市场又卖了一批股票出去,再次套走一大笔钱。

第二天,救市还未展开,但市场上依旧有大量资金进入,在财团抽逃的情况下,竟然还是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

8月21日,中央救市第一笔资金终于投入股市,这个消息传出,股市顿时变成了花花大轿众人抬,当天铁路股票一路猛涨8%。

很多人眼红了,特别是那些家里有产业的地主、中小资本家,纷纷找上银行,将产业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

此时的各大银行都有一个贷款业务铁路投资贷款。

铁路投资贷款需要抵押,例如原先值100万的产业,大概能在银行贷到80万元的资金,而这些资金限制为10天内投入股票市场。

而铁路贷款的利率则很低,和存款利率持平。

此时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地主和中小资本家将产业抵押给银行,从银行拿到钱后急匆匆的投入到股市之中。

而让人家喻户晓的陈大金,这几天却如同梦幻一般。

先是订了婚,接着又突然受到华东商会邀请函,邀请他前去参加华东商会的晚宴。

华东商会?

这个名字陈大金即熟悉又陌生。

华东集团他很熟悉,华东商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不明所以的陈大金向他岳父询问,他岳父告诉他,华东商会现在是一个很难进入的民族商人组织。

所谓民族商人,就是必须遵守民族利益至上的一群商人,这群商人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像一般商人那般散漫,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商业运作,也可以随时把钱抽逃到境外。

“那不是很不自由吗?”陈大金不解的问道。

“傻小子,一旦你身上打上民族商人的标志,那就意味着那位允许你为民族管理财富,做生意时就有广阔的人脉和渠道,那样就很难亏钱了。”陈大金的岳父对他说道,此时这位岳父大人才发现这个女婿确实不错,竟然还收到华东商会举办晚宴的邀请函,显然是要把陈大金吸纳进华东商会了。

“管理财富?”陈大金从未接触过这种概念,他岳父解释道:“你只有一块钱,那你就是一个穷人,你有十块钱那是你辛苦攒下的,你有一百块钱那是你的本事,你有一千块钱说明你本事很好,这钱还是你自己的钱。但你有十万块钱,那就不叫你自己的钱了,这叫为社会管理财富。因为劳动没有贵贱,你凭什么拥有十万元?而别人却只有一百块钱呢?这是因为你投机取巧才赚到的,这个钱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你劳动所得,而是寄生在劳动人民身上赚来的。”

“啊!”陈大金被这种思想给镇住了。

“而这个华东商会的意义,就在于管理我们这些为社会管理财富的一群人,只有进入了这个组织,才算是真正的被承认合法管理社会财富。而那些没有进入这个组织的商人、地主,看似合法,实际上却是被高层认定为‘非法’的存在。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和上面的大人物一起,利用市场规则围剿那些非法的财富管理者。你现在明白了吗?”

PS:第二更到!还有一章!

第九十三章:破碎(四)庞大资金

陈大金似懂非懂,但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进不了这个华东商会,那么随时可能被这个组织‘围剿’了。

从这一天起,‘民族’、‘管理’、‘围剿’三个词汇深深印入了他的脑海。

当陈大金来到上海华东酒店时,才知道上海华东大酒店有一层最为豪华的地方是不对外开放的。

这一层只对华东商会的成员开放,专门用于商会举办宴会。。。

一进去,陈大金便看到了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他们很客气的把陈大金请到了一边,拿出了一份文件给他让他签名。

那是一份保密文件,要求陈大金不得向任何非商会成员透露华东商会的任何内容,否则将被秘密逮捕。

士兵反复想陈大金询问:“你听明白了吗?”

陈大金使劲的点头,然后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才被放行。

随着岳父进入其中,陈大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餐厅,里面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点心、水果、酒水。

里面人影幢幢,每个人都穿着一身汉服,顿时明白岳父为何要他穿汉服来了。

人们拿着酒杯,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陈大金的岳父对他解释道:“穿汉服是商会的规矩,不过宴会有时候也按西方人的模样搞。”

突然陈大金眼睛一凸,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人,那人竟是上海大流氓杜月笙。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杜月笙竟然对着几个人点头哈腰,一副奴才的模样,这哪里还有上海大流氓的派头?

“有什么好看的。”陈大金的岳父气呼呼的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

“爹。你看,你看,那个……”陈大金偷偷指着杜月笙。

“哪个?”

“就是那个,杜月笙。”

“切,我说是谁呢!那个青帮小流氓,说不好听点就是商会养的一条狗,就算他躲在租界。会长一样随时能把他捏死,像那个什么黄金荣,去年就被会长宰了。所以说这种人上不了台面。不值得你去关注。倒是杜月笙旁边那个,他是华东银行总裁陈光甫先生,你有机会要和人家处好关系。”

“哦!”陈大金应了一声,脑子里却甚是困惑。那个会长是谁?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就在这时。陈光甫向陈大金那里看了过来,随即丢下在一边献媚的杜月笙,笑容满面的朝着陈大金走了过来。

“陈先生,欢迎你前来参加我们华东商会的活动,鄙人陈光甫。”陈光甫走过来后对陈大金招呼道。

最近陈大金确实很出风头,已经被舆论树立成了典型的人物进行宣传。

陈大金面对这个中国金融掌权人有些手足无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嘴里在说什么。陈光甫对陈大金问道:“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华东商会?”

“有,有。”陈大金连忙点头道。

“嗯!你跟我来吧!我给你办入会手续。”陈光甫笑着对陈大金说道。态度非常和蔼,陈大金的岳丈看了表情一呆。这是什么情况?

一般人入会,哪里用得找陈光甫亲自去办入会手续,要知道陈光甫可是商会的高级成员。

……

两天后,人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劲爆的消息:“铁路投资大亨陈大金再战上海证券交易所,两百万巨资投资铁路股票。”

两百万啊!

《华东日报》还刊登了陈大金接受独家采访的照片,陈大金在采访中表示:“我很后悔卖出了铁路股票,实际上铁路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短期的价格起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坚信未来铁路运输能够为我带来长期而稳定的分红盈利。而我之前将铁路投资视为一种短期的投资,却是入了邪门歪道,所以我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路线,为祖国的铁路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请问陈大金先生,据我所知您只有一百万左右的家产,您是从何处筹得另外一百万的呢?”记者问。

陈大金回答道:“这是我向银行贷款的钱。”

“用的是什么抵押呢?”

“是我岳父家的资产,我岳父岳母非常支持我,他们说建设铁路是关乎民族崛起的伟大事业,从股市撤资是非常不对的。”

“那您不怕亏损吗?”

“就算是亏损,那只是表面的价格亏损,因为我做的是长期的股票投资,并不看重股价是多少,只看重铁路公司未来的盈利是多少,而以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来说,未来铁路运输的繁荣是完全可以预料的,而且如今修建的铁路都是连通各省的主干线,这和支线铁路是完全不同的。”陈大金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陈大金的豪情壮举顿时感染了许多投资者,8月底中国铁路投资热潮达到了巅峰,一路杀到了1914年巅峰的每股1600元的价格。

而此时江渝的财团已经成功的从股市抽逃,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原本预计只能从股市抽逃30亿,变成了抽逃了52亿。

周子跃很兴奋的给江渝打去电话,向江渝报告道:“现在我们手上已经有了近六十亿资金,而且在外面还有五十亿的铁路贷款。”

这是出卖了大部分铁路股份后的所得,此时的中国铁路股票确实是有些虚高了。

要知道修成的6。8万公里铁路的成本价格也就只有近六十亿,而这些铁路原先用的钱是江渝的借款。

此时中国的资金总额,大约在200亿左右,首先江渝向外疯狂借贷了近12亿英镑,也就有120亿元,这些钱一小半花在了国外,国内起码也有80亿。

而自江渝10年回到中国发展农业、工业、商业,使得中国的出口量大幅度增长,大量人口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光是最初那几个省的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00亿。

所以陆陆续续的,中国的货币总量(银元)增长到了两百亿的规模。

而之前陈光甫统计出来的民间资金规模,只是存在华东银行、西北银行等银行的钱,但此时的中国并是只有江渝能开设银行。

外资银行很多,还有盛宣怀成立的中国银行,同时还有很多钱庄在顽强生存。

这次从股市抽逃,直接使江渝弄到了60亿现金,而且外面还借出了50亿的铁路投资外债。

“收割开始吧!”江渝说道,钱弄到手并非就完事了,问题是铁路已经不再手里,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铁路重新弄到手里。

PS:第三更到了!

回头看了一下之前的章节,有一章中间衔接有点问题,可能当时眼睛被胶水弄去了,结果头昏脑胀,眼睛也看不太清楚,真是抱歉!

第九十四章:破碎(五)挤兑风波

由于铁路股票的神话太强大了,当江渝从股市抽逃后,民间资金竟然将股市撑了起来,虽然已无力跨越1600元一股的大关,但却依旧保持震荡调整的状态。

民间资金还是源源不断的进入股市,如果没有强大的干扰,这样的状态甚至可以维持,最后调整下,铁路股票也许会回归到正常的价格状态。

但这样不符合垄断寡头的利益。

。。

这个大盘是一定要崩的,如果股市不崩盘,江渝就无法以极低的价格买回铁路控股权,而江渝要的也仅仅是控股权而已。

只要拿到控股权就可以,并不需要看铁路这片天的收益。

拿到铁路控股权,就可以为财团在工商业运输当中降低成本,所以最终铁路的收益其实都不怎么样,当然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继续投资铁路,江渝还是要继续建设铁路的,因此暂时还是要大量收购铁路股票。

因为现在铁路系统还未建设起来,5。8万公里铁路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远远不够,这只是形成了一个铁路骨架而已,还需要修建大量铁路。

在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都还不太发达的情况下,铁路在工业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历史上的美国,曾经疯狂修建了四十多万公里的铁路。。。

为了下次铁路虚假繁荣泡沫的诞生,江渝还是要保持铁路的高盈利,因此他此时把股票压低后。还是得有多少就收购多少。

因为这些股份是很值钱的,等下次经济泡沫产生的时候,又可以在市场上套走一大笔钱。

财团只所以能够获得巨额暴利。垄断是一方面,低买高卖则是最为强悍的敛财手法。便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滑铁卢战役的时候,派了人到战场上观察,然后以最快速度将消息传回英国。

接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出现在债券交易所,开始抛售债券,从而引起超级恐慌,很快英国发行的债券在市面上就一文不值了。

因为人们都知道那家伙有最快的信息。

结果当人们抛售了英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却暗中大量低价收购。

只有等全国铁路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了,到那个时候就可以把铁路股票全部卖出,然后再套一笔钱。接着再让政府进行铁路国有化,然后让政府给财团运输开绿灯,以保证财团运输价格低于竞争对手。

要想让证券交易市场大崩盘这太简单了。

8月25日,华东商会的成员都收到了消息。股票要崩盘了。

提前收到消息的华东商会成员。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将股票一股脑的抛售了出去。

这样一抛售,顿时使得证券交易市场上的铁路股票供应多余需求,当天铁路股票一路下跌5%。

但还是有不少投资者买入,因为他们还在做着美梦。

他们还坚信中央政府会坚决救市,依旧认为铁路股票神话坚不可摧,他们还能再从中谋取到暴利。

很多钱庄甚至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股市当中。

这让华东商会的成员们陆续卖出了他们的股票,相比之下。华东商会的成员在进行铁路股票投资的时间比较早,他们手中的股票成本并不高。这一抽逃马上赚到了大笔财富。

26日,铁路股票继续下挫。

这一天下挫的速度却是异常的猛烈,因为江渝开火了。财团依旧留有最后一批股票,准备用于击溃投资者的信心。

以此同时,华东银行、西北银行,以及江渝控制的钱庄纷纷缩紧银根,不再向外放出贷款。

财团的铁路股票的抛售简直如同贱卖一般,直接就以低于开盘价10%进行抛售。

这使得当天铁路股票一路下挫到了跌停状态,证券交易市场内再次一片惨呼。

8月27日,这一天人们正盼望着中央出来救市,结果当天铁路股票再次下挫,只是刚开盘就直接一路跌了10%,直接被拍死在跌停板动弹不得。

而各大报纸一改之前的乐观,突然表现得极为悲观。

“股灾要来了。”

这个信号已经释放了出去,顿时引起了市场上的一些恐慌,但还是有一群人指望中央继续救市,因此不但不抛售股票,反而还买入,试图拉升价格。

但随着欧洲人将资本抽回去打战,市场上这些试图拉升股票的民间资本就像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没有联合的计划,没有统一的行动,哪里挡得住大熊市的来袭。

唯一算主力的也许就是那些投机的钱庄了,自政府救市的消息一传出,钱庄就调集大量资金进入股市。

只不过钱庄是纯粹投机性的,一见股票价格下跌,如果此时抽逃只能蚀本,很少有钱庄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而且他们还幻想着政府救市。

同时他们也疯狂的调集资金,妄图通过这些资金的砸入来拉升股价,从而挽救投资者的信心。

但这显然都是不自量力的举动。

江渝得知钱庄还在抵抗之后,立即对周子跃吩咐道:“马上让人把钱庄投资股票发生巨额亏损的消息散布出去。”

周子跃听了后直接浑身一震,这招实在太狠了。

……

很快市场上就出现了各种针对钱庄的传言。

“你听说了吗?丰源钱庄把钱拿去买铁路股票,结果这几天出现了巨额亏损!这可都是别人的钱。”

“什么?我还有五百元放在丰源钱庄呢!”

“你傻啊!还不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