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现在的市场行情还不错,遇上了欧战,海鱼还是比较好卖的,不仅让他还掉了今年的付款,而且还小赚了一笔。

再奋斗个几年,这艘船也就全部买下了。

“大家加把劲,休渔期就要来了,最后几天我们好好捞一把,然后满载而归。”老王热切的向渔船上的伙计们招呼道。

“老王,难道这里也要休渔?”一个伙计不解的对老王问道,接着纳闷的嘀咕道:“这里不是日本人的地儿吗?”

“屁话,以前是日本人的,现在是咱们中国人的了,要是现在把这里的鱼捞光了,以后你儿子要是也干这行,他吃什么去?”老王训斥道。

“今年东洋鬼子也没捞多少啊!”

“所以今年只休两个月鱼期,到了九月就能过来开张了,捞到明年三月底就又要休渔了,得一直休到九月份。”

“六个月休渔期啊!这都和浙江一样了。”

就当渔民们议论之时,突然老王看到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黑点。

拿望远镜一看,发现是一支船队。

一支拥有上百艘船的船队,还有军舰进行护航。

船上的渔民们也都发现了那支船队。不少渔民都紧张了起来。

“不用怕,是我们的海军。”老王在望远镜中看到军舰上的旗帜,顿时认出那是中国海军。

渔民们顿时放心了,前一阵来日本捕鱼,海军还派了军舰给他们护航呢!

很快船队近了,两艘护卫舰向渔船这边开了过来,并对渔船上的渔民们鸣笛打了个招呼。

渔船上的老王他们也热烈的朝军舰挥手欢呼。

“我的乖乖。这么多船啊!”老王他们看到这个海军护航的船队规模很大,上百艘大小船只正朝着东北方向行驶而去。

“快看,那些船上都是陆军官兵呢!”

“还真是。不知道东洋小鬼子是不是又要倒霉了。”

“看这阵仗,小鬼子肯定是要倒霉了。”

……

段祺瑞等人站在开创号的甲板上,看着那辽阔的海面,不由心中豪气万丈。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日本真是取死有道。现在他们近海都已变成了我中国的渔场,不久之后,他们的北海道也是我们中国的了。”谢葆璋乐呵呵的对段祺瑞说道,“段兄可曾想好北海道的新名?”

“呵呵!”段祺瑞轻轻的笑了笑,说道:“若顺利攻下北海道,可将这里改名为‘镇夷岛’。”

当天傍晚,在舰队的护航下,登陆部队来到了北海道西部海域。

第二日。在海军与空军配合下,中国陆军在北海道西部海岸顺利登陆。先头部队在北海道西部海岸上成功的攻占了一个港口,随后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登上了这坐岛屿。

北海道是一座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岛屿。这里的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其中以鲱、鳕、蟹、贝蛙、墨鱼、海带等为主。农产品主要有豆类、马铃落、甜菜、稻米等。畜牧业居日本之首,生牛乳产量占全日本产量的30%。林地约占岛屿面积的75%,矿产有煤、水银、金、铁、锰、硫磺,其中煤炭储量占全日本的1/2。

这座岛屿如果占领了,中国能够获得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日本则是雪上加霜。

北海道上的日军守备力量并不强,日本在中日战争爆发后,开始把兵力向本州、九洲、四国汇聚,其中力量最强的是本州岛。

以日本政府想来,如果中国要把日本往死里打,那应该进攻本州岛才对。

但显然日本政府是预估错误。

另外,北海道是一个以畜牧业、渔业、伐木、采煤为主要经济的岛屿,日本没有重要的军工放在北海道,更不可能在北海道布置多少兵力,因为北海没有军工存在,太多兵力也无法获得弹药补给,所以岛屿上的日军兵力不多,北海道上的守军被登陆的中国陆军像虐菜一样打得落花流水。

野战根本不是对手!

日本那么一点兵力敢打野战,两下就被中国陆军给包饺子。

日本守军只能退入城市,组织日本民众进行防守。

中国陆军就像是过境蝗虫一般,对北海道进行扫荡。

牲畜,抢光!

人,抢光!

东西,搬光!

北海道上的农村遭到了中国陆军的扫荡之后,顿时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房屋。被俘虏的日本人被押往港口,然后押上轮船,运回中国充当苦力。

那些牲畜,则留做军需。

至于奶牛则留着以后产奶,岛上的日本养马场数量不少,养的都是军马,也被运回中国。

中**马改良只是刚开始,同时经费也不多。

中国陆军很少用上马匹,自然拿不到多少军费,这些日本军马却是质量很不错的,正好拨给一些山地作战的部队使用。

对于城市里的日本人,中国陆军则直接用火炮发射燃烧弹。

由于这些城市都是木构的,钢筋水泥建筑很少,也就是一些重要的行政建筑才是用别的材料,所以燃烧弹轰下去,整个日本城市都将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在大火之中,日本人惊慌的跑出城市,大多被俘虏,少数因为要拼命则被突突了。还有的则不愿意跑出城市,最后被活活烧死。

当大火将城市夷为平地之后,中国陆军这才进入城市之中进行搜索,依旧有不少日本人躲在废墟之中。

但地形已经简单多了,中国陆军很轻松的就把那些日本人给清理掉了。

段祺瑞制定了一个以战养战的作战计划,中国陆军在北海道的平原地区一路横扫,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一座又一座日本城市,接着将军队分成小股,向北海道农村进行扫荡,搬走一些物资,以防止日本人打游击战。

“入冬以前,我们要把日本人全部赶入山地之中,并占领所有平原地带。”段祺瑞对各部下达了这个作战目标。

登陆不到一个星期,中国陆军便攻打到了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札幌!

在札幌,中国陆军故技重施,再次将这座城市彻底烧毁,札幌城内二十余万日本人被烧死近三分之一。

其余三分之一的日本人精神崩溃,跑出了城市被俘虏或被击毙。

剩下三分之一日本人躲在城内,被随后进入城中的中国陆军击毙了大部分。

中国陆军这种稳扎稳打的攻势,让北海道的日本人根本无法对中国陆军造成什么有效杀伤。

随后中国陆军又陆续攻下旭川、函馆、小樽、室兰等北海道主要城市。

第142章:杂交水稻,出口增长

PS:六千字大章!晚上还有一更。

此时的日本已经一团糟,日本本州岛在中国空军的轰炸下,交通、工业完全陷入瘫痪,水电站、水库也遭到轰炸。

现在连电灯都不能用了。

日本在轰炸下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几十年的明治维新所积攒下来的建设成果,朝夕之间毁于一旦。

因为海运被切断,日本本州岛根本就无法支援北海道。。。

中国陆军登陆北海道,让日本顿时察觉到中国的意图,显然中国是想先占领北海道,然后再占领库页岛。

至于日本本州岛,中国显然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此根本就不打算登陆日本本州岛,而是打定了彻底封锁的作战策略。

而且中国陆军登陆北海道之后,采取的不是传统的占领方式,而是对北海道上的日本人采取俘虏和灭杀的占领方式。

等于说,中国完全不要北海道上的日本人。

中国要把北海道变成一块到处是废墟的岛屿,然后再从中国进行移民,纯粹只是为了扩充版图。

一时间日本政府的高层人员有种内牛满面的冲动。。。

日本这么小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这才要向外扩张。中国作用庞大的国土面积,却要来和日本抢土地,天理何在啊!

这次日本是彻底的撞到铁板上了。

什么大东亚共荣圈,已经不要想了。就算是中国停止对日本进行战争,那么日本必然将沦为三流国家。

一个没有海军的岛国,一个被炸得一团糟的岛国。一个没有什么资源的贫瘠岛国!还能有什么发展?

除非是有外部势力,对日本进行扶持,给日本大量的投资,给日本先进的技术。

也就只有美国才有可能,英法现在陷入战争是完全不可能的。

日本天皇为此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

大正天皇面无表情的坐在上面,每一个内阁成员都不敢正视日本天皇的眼睛,一个个都低着脑袋。同时神情低落。

“你们说,现在怎么办吧!”大正天皇冷冰冰的说道。

“天皇陛下,现在中国崛起以不可阻挡。以中国的四亿人口,加上辽阔国土来说,欧美已经对中国无可奈何。中国只会越来越强,而日本只会因为战争而越来越弱。当双方势力拉开到一定程度时。日本只能被灭国。”日本内阁首相大隈重信沉痛的说道。

“八嘎。天照大神永远保佑日本,日本怎么可能被灭国。”一个极端的内阁成员立即驳斥道。你

只见大正天皇用看待白痴一般的眼神看着那个叫骂的内阁成员,但眼神中又带着复杂的情绪,还有那么一点点……欣慰。

天皇就是神!

这种白痴越多,天皇的统治地位越巩固。

别的日本内阁成员,也有很多用看待白痴一般的眼神看了过去,那名日本内阁顿时满脸通红。

所有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很少有这样真情投入的白痴。

政客们都知道。把天皇抬举到神的高度,只是为了建立一个统治框架。从而使框架内的政客、军人们享受到特权利益。

大隈重信接着说道:“如今英国已经抛弃了日本,而美国也无胆量跨越太平洋与中国发生争斗,日本在战争结束,没有任何外援。也许我们确实能够撑到战争结束,但战争结束后欧美国家未必能够阻止这场战争的继续进行,因为在欧美国家眼中,此时的日本已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如果会帮助日本,其目的只是让日本牵制中国,但最后日本将会自食其果,遭受更加猛烈的打击报复。”

“可是现在的中国政府,根本不给日本留任何余地,他们的目的已经是要日本灭国了。”大正天皇发言道。

“情况远远没有那么糟糕,中国要的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但起码您的皇位得以保存,我们对日本的统治得以保存。”大隈重信继续说道。

“再说吧!”大正天皇无奈的叹了口气,心里觉得这样无条件投降十分的不甘心。

……

盛夏时节,神州大地上迎来了喜庆的丰收。

冬小麦已经收割完了,华北地区的农田在冬小麦收割之后又种下了玉米等作物。而春小麦进入成熟时段,而南方的早稻也成熟了。

这是一个丰收年。

这一年全国没有什么特大灾害,只发生了一些不足以影响大局的局部灾害,而且随着化肥、农机的进一步推广,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都有显著提高。

在海南‘农业研究所’,这一年研究所成功培育出了一种亩产高达700公斤的杂交水稻。

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水稻亩产普遍不到300公斤。

就在海南农业研究所宣布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的第二天,湖北武汉研究所也宣布成功培育出了一种最高亩产达到650公斤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出现,使全国老百姓的精神为之一振,如果能将这些杂交水稻推广到全国各省,那么水稻产量不说拉升一倍,提高了七八成就非常可观了。

当然相比后世中国几百上千种杂交水稻来说,此时的杂交水稻品种数量仅有可怜的两种,但却证实了杂交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第一代杂交水稻的突破,意味着我国即将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我们不仅可以使粮食自给自足,彻底摆脱粮食还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并且还能对其他国家进行粮食出口。”

“杂交水稻,这是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只要推广到全国,就能让四亿老百姓都吃饱肚子。”

各报纸媒体都发表了评论,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幸福与期望之中。

随着这一年的粮食增长。政府政府也宣布取消粮食按需配给制,恢复粮食自由买卖。

不过工人们还是习惯于在工厂食堂里吃饭,这个时代的食堂还是非常实惠的,没有什么地沟油,而且量也够足,用的食材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江渝得知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后,立即亲自过问。

很快消息得到了证实。确实培育成功了。

海南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比较适合低海拔地区种植,武汉培育的杂交水稻更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让全国各农业研究所继续研究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并启动第二代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江渝随即做出了相关指示。

第一代杂交水稻的出现。就如同一个决堤的水库,很快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在五六年内就出现了几十个品种。

而第二期杂交水稻也开始进入培育阶段。

而杂交水稻的技术一直被中国所封锁,其父本、母本种子控制得非常严格,完全禁止出口、外泄。

使得其他国家一直没有获得杂交水稻技术。

美国对杂交水稻技术不是很上心。欧洲各国同样如此。因为欧美人是以小麦为主粮,对水稻增长并不是太感兴趣,对这方面的技术窃取也不上心。

而那些以水稻为主粮的国家,大多都是一些落后的被殖民国家,也不可能来偷取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

但杂交水稻这个技术,确实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它的出现能让中国迅速实现全民温饱,并且是那种能够敞开肚子吃的那种饱,并且还有粮食能够对外出口。

后世的越南因为获得杂交水稻技术。使得其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江渝作为对粮食赶到有压力的穿越众。对中南半岛是垂涎三尺。

只要拿下中南半岛,中国就有了一个超级粮库,当然那些三季稻难吃一点就是。诸如东北的那种一季稻质量则比较高,不过热带产出的那些香米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三季稻难吃一些,但用来当作援助用的粮食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华东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连日召开会议,商讨明年对杂交水稻的推广。

西北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也召开了会议,商讨对小麦等农作物的改良研究的资金投入。

海南农业基地随即开始大规模培育杂交水稻种子,这些杂交水稻的雄性植株是无法发育成熟的,因此杂交水稻种子不能直接播种,必须用父本和母本种子进行培育。

这些会议召开过后,杂交水稻首先在财团的农业上得到推广。

经过讨论,如果将杂交水稻进行大规模种植,那么每公顷水稻平均产量起码能达到7。5吨以上,相当于每亩500公斤。而此时中国的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仅4吨左右。

如果是采用机械化的耕作,平均每公顷达到7。5吨的产量是可以做到的,就算达不到,也不会低于每公顷7吨的产量。而如果是精耕细作,那么每公顷达到10吨的产量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水稻亩产来说,要有良种、良法、良态、良田四个要素,一般农户无法掌握如此之多的专业性知识,要想达到最高亩产的产量,一般情况下要那种手里有良田,又碰上良态,又有较为精深的种植知识的农户,才能达到试验田的产量,但也不是没有。

而用机械化耕作,则不可能做到那么精细,产量自然不可能达到试验田的标准,但是个人劳动产值非常高。

以当前中国的耕地压力并不大的情况来说,机械化农业显然更好一些。

当然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对立面,机械化农业虽然有好处,但对于物种多样性等东西并没有太大好处。

有得必有失,在于如何取舍。

这一年,中国在农业灌溉技术上也取得突破,成功将喷灌技术应用到了农业当中。并且飞机施肥、喷药技术也取得了发展。

中国农业技术开始走向成熟。

东北大豆这一年产量增加了300%,这得益于种植面的的扩大,以及农用机械的应用。中国大豆这一年的出口量占国际大豆出口的95%,牢牢的抓住大豆定价权。

同时这一年中国生丝出口迅猛增长了50%,日本生丝所空出的国际生丝市场被中国所攫取,并且生丝出口量还在进一步提高,只不过中国产出的生丝数量不足,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生丝价格暴涨。

桐油出口则下降了30%,但中国国内对桐油的需求量却猛增了好几倍。因为中国的油漆制造业再加入了传统的桐油之后,油漆不仅亮,而且不怕水烫。

之前美国亮漆是国际上销售得最好的油漆。但自从中国的油漆进入国际市场后,美国亮漆迅速被打败。

国际油漆市场在中国油漆的高质量下逐渐被中国所垄断,因此桐油出口数量下降是正常现象,而随着油漆制造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桐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茶叶方面的出口在这一年增长了60%。首先是欧洲各国忙于战争,印度茶叶的销售出了问题。

再则印度茶叶的包装、质量都已经被中国茶叶逐渐甩开,特别是包装上毫无可比性,包装精美的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热销。

至于棉花,中国此时11%的耕地都用来种植棉花,棉花种植面积将近两亿亩,但此时中国的纺织业毫无悬念的开始横扫全球市场。

中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因为英国陷入战争而暴增,棉花不仅没办法出口。反而从俄国、东南亚、印度地区进口了许多棉花。

中国纺织业的规模每天都在增长,其高效率的纺织机械远比任何国家的纺织机械都要先进。

中国的纺织机械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用电的。而此时的英国和美国,都还是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蒸汽机作为动力,动力传输很不稳定,首先质量上不如中国的纺织品,效率上也不行。

而且中国的纺织机械是非常先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其他国家的第二代工业革命所诞生的纺织厂相比,效率依旧要高出50%以上。

如果和用蒸汽机的纺织厂相比,效率起码是两倍以上。

随着中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纺织机械也越造越大,一个劳动力的纺织效率也不断提高。

一个工人所能操作的纱锭的数量越来越多,转速也越来越快,中国纺织业生产效率还在不断的提高。

在国内,纺织业已被江渝的财团全面垄断,这个行业已不是民间资本所能挤进去的了,就算是当前的纺织品价格高涨,使用传统纺织手段也有盈利,但是棉花供应被财团垄断了大部分,因此只有一些民间纺织厂零星存在,等欧战结束之后,这些纺织厂的命运将是倒闭。

出口到国际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