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汽车并不是军火,中国则是以中东省所需为由。

随着中国在阿拉伯半岛上建立了军事基地、机场等设施,中国对阿拉伯半岛的掌控也逐渐稳固。

为了保护贸易安全。江渝在年初再次向中东省增兵,中东省的兵力达到了五个师的规模。

协约国就算是想打中东省。也没办法了。

英国陆军的那群乌合之众,对于中国陆军来说并无太大压力,尽管英国陆军不这么会打仗,但江渝还是给予足够重视,以确保对同盟国的贸易能够万无一失。

随着贸易的展开,中国的军火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的则被运往奥匈、德国。

同时还有很多粮食运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些粮食什么的,直接就从铁路进行运输。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这三大帝制国家则用黄金进行支付。

德国通过发动无限制潜艇战,限制了协约国的从美国的物资进口数量。又因为与中国打通了贸易路线,很多程度上解决了同盟国物资缺乏的问题。

这样的贸易动静并不小。

首先让协约国起疑的是,中国商船开始频繁的进入阿曼湾,并将货物不断运入科威特地区。

在中亚细亚,中国正通过铁路不断向科威特运输粮食、罐头、纺织品等生活物资。

中国在科威特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就算是中国开始向那里移民,也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市场。

再加上协约国并没有拿到这些物资。

显然这些物资不是向协约国出口的。

另外,中亚细亚天空上不断飞过的大飞机也引起了协约国的调查,本来以为那是什么作战用的飞机。

结果派间谍到科威特一看……尼玛!竟然是运输机。

中国正在用轮船、飞机不断的把货物运往科威特,然后再把物资卖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再通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物资运往奥匈帝国和德国。

这让协约国无比震惊!

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竟然打通了与同盟国的贸易通道。

此时英国才明白,当初中国为何死活都要阿拉伯半岛这块殖民地了,那块殖民地给了中国,中国就能够与同盟国进行贸易。

难怪中国愿意拿出两亿英镑来买。

谁是傻瓜?

法国佬不由吐槽,英国内阁太愚蠢,太短视了。

而且让协约国震惊的是,中国运来向同盟国运输物资的飞机,竟然是金属飞机。

还有一更,求月票!

第150章:中国才是世界裁判,美国不是了!

PS:第三更到!万字更完!

求月票,求包养!

“愚蠢的英国人,如果不是看中那么点蝇头小利,当初中国提出殖民地要求时,给一块其他地方的殖民地给他们就好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也不会导致现在这样的局面。”法国人对英国发出了诘难。

此时的法国人是满肚子的怒火。

“不,这是中国早有预谋的,就算是我们拿别的殖民地给中国,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是拿出来了,中国人也不会接受。”英国内阁对此辩解道:“而且当初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没看出阿拉伯半岛的问题,难道这不是吗?”

这确实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

而且是温水煮青蛙,让协约国逐渐跳进陷阱之中,一开始却浑然不觉。。。

“情况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如果让中国不断的对同盟国进行出口,巴尔干局势将更加恶化,到时候德国将能动用更多的物资。我们必须马上中断中国人的无耻行为。”怒火中烧的法国人毫无理智的喊道。

英国内阁首相顿时翻了白眼,像看傻瓜一样看着一群法国佬。

“中断中国人的出口?你以为这可能吗?如果中国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向协约国宣战怎么办?现在的中国连全金属的大飞机都已经能够制造了,而且拥有四亿人口,他们的陆军并非是俄国的那种三流陆军,而且还有世界最强大的空军。他们的空军可不是德国佬能比的。一旦中国参加战争,甚至连整个英国都将沦为下一个日本,而且我们在亚洲的广袤殖民地将全部沦陷!”

中国参战的结果确实很可怕。单单是中国现在用于轰炸日本的轰炸机,就足够让法国和英国瘫痪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旦中国投入战争,那庞大而又航程够远的轰炸机群就足够让英国那个岛国喝上一壶了。

法国同样也不例外。

这绝对是一个更加恐怖的灾难。

可是不切断中国对同盟国的出口通道,那么战争的局势将会更加糟糕,这样的搞糟局面让此时的英法很是头疼和棘手。

……

几天后,中国政府政府收到了一份英法俄联合照会,照会要求中国停止对同盟国的物资出口。

只不过语气软绵绵的。并无什么威胁的内容。

中国政府此时也在偷着乐,中央政府的政客们只能对江渝产生高山仰止的心情。

竟然把物资出口到同盟国去了,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等于是失去了大半效果。而且中国由于与同盟国的贸易距离更近,使得中国的出口额变得更多的,越来越多的黄金流入了中国。

此时的中国华夏中央银行的金库里,黄金都已经堆成山了。

“这可是关乎我中国利益的伟大出口事业。怎能因为一封照会就乖乖停止。那样我们岂不是很没面子?”内阁总理唐绍仪当场表态道。

袁世凯微笑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们怎么能停止对同盟国的贸易,英国人不是整天喊贸易自由吗?那就让贸易自由到底吧!”

民主党领袖汤化龙担忧的说道:“如果我们继续向同盟国进行出口,那么是不是会引起外交争端?”

“不错,现在对协约国的出口也十分繁荣,没有必要冒着得罪协约国的风险,去和同盟国进行交易。而且美国最近也有对协约国宣战的可能。同盟国的败像十分明显。”黎元洪也在一旁闷声说道。

共和党的黎元洪此时也恢复了自由,由于全国一统。中央得到江渝的武力支持,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威信,其他的军阀已不可能产生了。

中央的威信一上去,不管你以前是什么,现在都得按照中央制度来,没得扯大旗造大反的。

不过黎元洪还是很生气。

因此不时的给袁世凯下绊子。

两大党派就表示了反对,这时候统一党陶成章站了出来,说道;“我等皆不通国际大事,若说此照会如何处理,还是征询一番大元帅的意见,他乃是最精通外交之事的,对国际局势的拿捏也十分准确。而且我们就算是停止向同盟国的出口,也得从协约国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不可,否则岂不是太吃亏?”

“焕卿所言有理,此事还得征询子恒的意见。”袁世凯摸着胡子点头说道,汤化龙本身不是有意要向大总统唱反调,只是提出自己的担忧,因此听了之后不由点头赞同。

黎元洪一听就知道没可能给袁世凯下绊子了。

谁都知道,对外出口的最大利益是被江渝的财团所攫取的,此时中央也的政客们也是已经逐渐意识到了江渝形成的‘军阀寡头财团’的存在。

那些看似毫无联系的企业之间,在复杂的关系被后,都是被江渝所掌控的。而且江渝的华东商会规模越来越大,大量民族商人汇聚在了江渝身边。

于是,形成了一个让人恐惧的庞大势力。

华东商会,此时掌控着中国近半财富,而且是有价值的财富,未被他们攫取的财富多是零零星星的东西加起来算的。

钱能通神,国会、议会的政客们都已逐渐被华东商会所收买。

就连那些品德高尚,不屑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德高望重之士,也投靠了华东商会,用他们的话来说,大元帅乃民族英雄,能与大元帅分忧,实为荣幸也!

这不就坑了吗?

当然江渝做人还是很有底线的,也容易相处。他虽然控制了政客,但却只是在为中国制定发展路线和法制法规。

当这些东西制定下来了,该怎么管理,派谁去管理的人事任命权还是在中央手里的。

因此江渝实际上是中国的掌权者,只是他并不是经常动用这个权力,但遇到现在这种外交问题,他们说的其实都不算。

以前很多外交事件袁世凯也和他们商谈过,最终拿出结果了,袁世凯却突然宣布要按照另外一套去做。

理由?

袁世凯则会蹦出一句:“子恒说要这么办的,老夫也觉深有道理”云云。

显然江渝与袁世凯的合作近乎完美,而袁世凯与江渝合作之后,袁家加入华东商会后,也赚到了巨大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袁世凯的利益已经和被江渝绑到了同一辆战车上,中国民族资本的利益,同样也代表着袁家的利益。

不一会,袁世凯就当场打了一个电话给江渝。

过了好一会,电话才接通了。

原来江渝又躲进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去了,转接电话花了些时间,袁世凯与陶成章等人不由哭笑不得,堂堂大元帅,竟然还亲自去参与科研工作。

不过却也不得不佩服,正是江渝对科研的重视,才铸就了如今中国的崛起。

科技果然是第一生产力。

只要内部能团结,加上强大的生产力,中国从新站在世界巅峰,重新问鼎天朝上国的宝座并非幻想。

去接电话时,江渝正在飞机研究所参观风洞的第一次实验。

经过三年的计划,中国终于制造出了第一个用于研究喷气式飞机的风动。

超前?

后世开国时期,中国就开始研究激光、电磁炮等超前的军事技术领域了。

现在中国越来越有钱了,江渝正打算等生产力宽裕一点的时候,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科研,先把什么基因、火箭、卫星、制导技术等等项目上马再说。

此时的中国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孙子兵法中说的那中‘势’,这中势一旦形成,就会越滚越大,最后‘势大难制’。

江渝接通电话后,得知英法俄三国对中国发出了一份联合照会,要求中国停止对同盟国的物资出口。

“哈!这不是扯淡吗?不停止他们又能拿我们怎么样?”江渝楞了片刻后轻蔑的笑了起来。

“副总统担心引起外交争端,若是把中国拖进欧战,会得不偿失。”袁世凯笑着说道。

“现在美国被无限制潜艇战搞得焦头烂额,而且我们还在不断为德国人造潜艇,就算美国要参战,咱们加大对同盟国支援,那么战争依旧难以结束。若是我们参与战争,加入同盟国的话,就算打不了美国,英法俄是肯定完蛋的。”

江渝分析道,接着非常霸气的说道:“现在中国才是世界裁判,而且能够亲自上场肉搏的裁判!他美国已经不是了!”

敢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有所依仗。

单说欧洲战争,美国和中国都参战的话,美国和欧洲毕竟隔着一个大西洋,美国佬除了靠船只运输外,难道还能游过去?

中国就不同了,亚欧大陆是相连的。

现在铁路丢修到俄国伏尔加河下游了,也修到伊朗沿海了,中缅铁路也快要完工了。

从陆地上中国就能打到欧洲去。

美国佬要打欧洲战争,其船只必然受到潜艇的攻击,虽然不能完全封锁整个大西洋,但总是有比较大的损失,而且完全依赖于造船,美国造的速度也许都跟不上被击沉的速度。

另外,美国佬会打仗吗?

用中国的话来说,美国佬的陆军就是一群少爷兵!装备都没中国陆军好,还没有顽强的战斗风格。

一旦中国参战的话,美国就是渣渣。

求月票,求包养!

第151章:中国‘维和’行动

历史已经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改变了,首先是骄横的亚洲殖民国家日本被中国打趴下了,现在只是垂死挣扎。

同时因为俄国能够从中国进口物资和军火,使得协约国在95年并未对奥斯曼土耳其发动加里波利战役。

不过没有改变的是,同盟国在95年把塞尔维亚灭了,此时的塞尔维亚已经被彻底占领,就是灭国了。

但协约国方面的俄国虽然得到了中国出口的作战物资,但俄国的后勤还是那么烂,好在修了一条铁路到伏尔加河下游,尽管改善了一些俄军的后勤补给,但德国的实力却是加强了。

德国此时的火炮应用因为中国提供的技术,不论从硬件上还是作战思想上都开始趋于成熟。

而且德国的轰炸机数量正在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东线对俄国的作战当中,德国的轰炸机让俄国全然没有什么办法。

通过5年的东线大反击,俄国被打得头破血流,被歼灭的兵力达到两百万之巨,如果是一般的小国,两百万人一完蛋,那如果对于一个人口在两千万的国家来说,基本上就完蛋了。

十个人里面死一个,十个人里只有五个是男的,年龄上能参军是三分之一的样,排除掉一些身体有问题,或者特殊的重要人群,如知识分等等,算两个人能够参军,二这两个能参军的人当中死了一个,十个人当中只剩下一个人能参军,等于说有一半家庭失去了亲人,那么战争自然是打不下去了。

不过俄国的人口却是参战国当中最多的,将近亿人口,十个人当中抽出一个劳动力去打仗,也能拉出将近一千三百万兵力。

沙俄在一战期间,确实是动员了上千万兵力。

战争将为平民带去无与伦比的创伤,特别是在这种十个人当中就抽一个人去作战的动员下。

也正是因为大量士兵在前线阵亡、残疾,才造成了俄国十月大**,以及德国政变。

对外战争这个东西,如果你能胜利还好,老百姓还会继续支持你。

但如果节节败退,却还要继续把人送到前线送死,那么老百姓就会造反。

相比之下,中国与美国也许是这个时代士兵与平民比例最低的国家,此前美国陆军也才十万人,因为一战的爆发,美国佬认为自己是个裁判,正在为随时下场亲自肉搏做准备,所以增加了陆军规模。

中国则有四亿多人口,而且人口开始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

但中国此时只有20万一线陆军,以及50万二线陆军,加起来只有270万,加上空军、海军、地勤等人员,总人数00万。

也就说,每00个中国人当中,还不到个人参军。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动员能力就比较低,中国在各地还有训练民兵,同时还有武警、防空。

同时大部分学校都是男女分校,男校基本都是军事化管理,那些儿童从小就接触队列、枪械,同时还有战术动作训练等等。

随着中国的生产力的提高,这个国家的物质供应会不断的增加,物质的增加必然削弱意志。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未来只会出现一群少爷兵。

男校进行军事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这些学生的意志力,以及让这些学生从小接受军事训练,让他们拥有良好的纪律,并具备团队作战意识,同时也是为日后向军队输出精兵做准备。

尽管上去此时中国的内部社会比较平静,但是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却是不留余力,国家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营养,同时在学习之余,不断的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他们进行操练。

同时男校里有军中退伍兵做教官,并还有武术教师教他们习武强身。同时每个学校都有靶场,每个学生都能不时去靶场打靶。

这些学校里的退伍兵都是一些较为战斗经验的士兵,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还将教他们一些战场上的生存经验以及作战技巧。

经验是可以传承的!

不仅作战是如此,就连机械制造等等都是如此。

并且每一个公立学校,都在不断的对学生们灌输着民族主义。

当这些学生从学校里走入社会,一旦战争到来,就能将他们动员起来,只要强化训练个半年,他们就是精兵。

实际上在全面战争到来时,各国都是把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平民,训练上三个月就投入战场。

和中国这种模式相比,其临时动员的兵员作战素质和意志都非常差。

中国的每一所学校的教室里,都挂着‘忘战必危’四个字,以此提醒每一个学生,中国随时可能爆发对外战争。



用昔日中国被异族侵略的血泪史来教育学生,忽略无力的结果就是被奴役。

这使中国每一所男校都充斥着一种时刻准备打仗的气氛。

良好的营养,加上充分的运动和训练,让这些学生的身体变得非常强壮,身体素质同样是一种能够改变个人命运的东西。

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到十是养生,越到后面的项目也是越容易做到的,排在第一的命则是几乎改变不了,除非是那些世外高人。

一个人血气充盈,命运自然会得到改变。

个人的命运改变,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量变产生质变,从而改变国家气运。

日后若是发生战争,中国的动员能力不仅恐怖,而且动员的质量极高。

=文=此时的中国时刻都在为将来的战争做着准备。

=人=没有人明白江渝的紧迫心情。

=书=至于要不要参与如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江渝很矛盾。

=屋=一方面中国确实具备了世界裁判的能力,但另外一方面,中国老百姓经历长期的贫困、愚昧。

此时正是整个民族最需要休养民力的时候。

中国确实有能力参与战争,然而一旦陷入战争,那么老百姓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呢?

现在老百姓尽管吃穿逐渐不愁,但普遍还是没有房的,而且文化普及也不高。

现在老百姓手里确实有钱了,但生产力很多用于对外出口,老百姓只等着欧战结束后,盖个房,好好的过日。

如果此时陷入战争,那么生产力又要投入到战争当中去,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不过战争同样也有发展,为了战争可以全面建设,只要不存在患不均的情况,整个民族的基础设施都将得到巨大的发展,但这样民族复兴领域仅限于军事、工业,文化等方面就会拖后腿了。

“貌似两条路线都有利益,来还是顺其自然吧!哪一个利益更大。”江渝在结束了通话后心里思忖道。

……

在英法俄发出联合照会的第二天,中国政府政府就做出了表态,中国外交部宣称:“国际贸易是自由的,中国作为中立国,有权对任何阵营的国家进行出口,若有国家蛮横干涉我国出口,一切后果自负。”

警告意味十足!

英法俄自然听出来了。

而这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中国怎么可能放弃到嘴的利益,何况是协约国在中国面前显得十分被动的时候。

之前英国的让步,并未消除中国对协约国的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