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罚-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脸色一下子更冷了起来,于是向官员问了道:“那上面是什么意思?是准了,还是不准?”

成都官员冷笑着说道:“准?还是不准?现在问题就是,这准还是不准不是咱们说得算,懂吗?要说准不准,胡都督已经很明确的说了,但凡有损川人利益之事,一律不准!只是这有用吗?胡都督说白了还是一个柿子,刚开始还硬那么硬,后来熟透了就软了。北京那边一旦下两道命令,胡都督怕是也坚持不住。”

李元清哼了一声,骂道:“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洋人染指咱们四川吗?咱们可是要知道一点。放眼整个中华民国的国土,也只有咱们西南这一片是完整的了。要是连西南都让出去了,这国还是国吗?”

成都官员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我有办法吗?你问我,我问谁去?哎…………”

李元清沉默了。

这时,成都官员索性又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标准。人是不能得罪的,但是切莫让洋人以为咱们四川有什么好东西。等下尽量给让洋鬼子们去那些穷乡僻壤。而且,我发现者洋鬼子其实挺怕冷的,咱们四川这边气候就这么一个样子,你也好好可以利用一番呢。”

李元清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四川肯定是不能让洋鬼子涉入的。四川本来就已经很复杂了,现在再让洋鬼子插足,这些洋鬼子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挑拨中国人打中国人,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如果四川各路军队都贪图做大,投靠洋人,心甘情愿让洋鬼子操作自己,那可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且今天只是德国、英国和美国人,到时候其他国家见四川有利可图,势必会蜂拥到四川来。只怕真正的暗无天日便到来了。

李元清肯定是要排斥洋鬼子的,可是这些洋鬼子来历不浅,自己如果没有得到指示,到时候捅出篓子来了。背黑锅的肯定是自己。

现在他听到了成都官员这样吩咐,心中顿时会意了过来。他知道成都官员是故意给自己一个台阶,到时候就算得罪了洋鬼子,上面责备下来,他们两个照样还是能打太极,把这件事推出去。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李元清与一众资阳、成都的官员,便拿出了中国特色的招待措施,引着这一批洋鬼子到处游山玩水,而且专门挑那些还没完全开发的旅游景点。每天不在外面呆上十四个小时,是绝不会让他们进入室内的。

这初春的四川。天气一点都不见暖,让这些洋鬼子的大鼻子冻得通红。洋鬼子几次都抱怨,要去看城市内的经济,要去看各地军事部署,还要去看有什么矿物、铁路甚至河运之类关键设施。而每次在这个时候,余少阳的翻译工作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此刻完全就当自己外文能力很烂,将洋鬼子的话一下子翻译了大为出入的结果。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李元清等官员都很明白,现在必须一致团结,上下齐心合作,将这些洋鬼子撂倒。

洋鬼子也向余少阳发出了抗议,说这个破翻译可以滚蛋了。

余少阳笑呵呵对他们说道:“先生,女士们,你们的话我都是原原本本翻译出来的,只是因为外国文字与中国文字的出入,导致并不能百分之百原文翻译出来。有误差也是没办法的,好歹大家还是能交流,若是让我滚蛋了,那你们就得自己与中方交流了!!!”

他将这番话翻译成了三国语言,告诉了这些洋鬼子。

洋鬼子也觉得无奈,他们认为自己来的时候太相信中国人,没有自己带翻译过来。可是眼下也没办法,这鬼地方是在太恼火了,胡景伊所谓四川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资阳”,也就是一个农村罢了。

其实他们以前都知道前清的时候,四川是要办铁路的,而且铁路权也是外国人承包了。可是到头来四川的情况太过艰难,山路与平原交替,还有许多江流的地形,铁路根本就不好修。恰好在那个时候又发生了保路运动,所以最终作罢了。

余少阳还非常用心的,为这些洋鬼子介绍了一下资阳一带的风土人情,说这里的人大多是低文化素质,一辈子是靠种田为生,如果你们要来这里筹办农产品加工。那一定能发财的。此外,四川盆地的天气非常独特,冬天虽然不下雪,但是却干冷干冷的,不过这种情况到了夏天就好了,因为夏天的时候太阳能把人烤得融化掉。

听了这番话之后,洋鬼子们彻底是无语了,想这里的人情也不好,气候也不好,环境更不好,在这里能干什么呢?好在他们还有下一站,这里呆不住,那干脆就去云南看看。云南是中国西南的门户,衔接着缅甸,这对于日后与法国殖民地促进联系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

于是第三天,这些洋人便决定离开四川,前往云南。

四川的官员总算如释重负,巴不得早点吧这些鬼子们送走了。

洋人来到四川的风波结束之后,已经是二月初一了。

李元清没有让刘湘等人急着返回,留他们在团部住了两天。他自然知道这次应付洋人的时候,余少阳也是功不可没,而且见余少阳懂得好几门外国语言,自然是对其另眼相看了。

他记得几个月前进行的秋操表演的时候,同样是余少阳出了一个主意,才让整个秋操的表演好多了。更何况,他的心腹刘湘也曾经是多次推举余少阳,认为余少阳是一个能干的人才。这个时候,他才是真真确定余少阳果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生力军。

那天晚上,李元清曾经对刘湘说过,四川的局势其实马上就要大变,现在第四师刘存厚已经有了明显的拥兵自重的苗头,不过胡景伊一直仗着刘存厚是武备系的一员,故而对此视而不见,相反还是纵容的刘存厚。所以,他认为一旦重庆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川军内部还是会出问题,到时候要想在四川立足,就必须团结一致。

现在,李元清、刘湘、徐景安、唐式遵甚至还有在成都谋职的杨森以及遂宁的傅常都是速成学堂的成员,他们有必要在大局政治立场上站在同一阵线上。虽然目前这些人都只不过是中下基层的军官,不过这股力量是不容小视的,因为武备系要打仗,肯定是需要冲锋陷阵的人,这样一来便能体现了速成系的价值。

李元清认为,如果能把余少阳也吸收进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尽管余少阳不是速成学堂一系的,但最起码他也没有任何政治背景,还是可以放心的。

于是,这两天的时间里,余少阳也经常是跟随团部的这些军官们一起出入,深深感到了李元清对自己的照顾。他不是一个傻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然是能明白李元清是在拉拢自己做为后备力量。

三天之后,刘湘才决定启程返回资中县。而李元清也在这一天接到上成都的命令,必须安排一些重要的军事会议,所以就没有多留刘湘和余少阳等人。不过在临走前的时候,李元清还是来送了送,当然主要是向刘湘透露一些消息。他们两个人的谈话是私底下的,故而余少阳并不清楚他们究竟谈了什么。

初五这天早上,刘湘一行人总算返回了资中县。因为他们是赶了夜路,大家都疲困不已,所以就要早早散去。不过刘湘特意让余少阳到营部办公室来了一下,来到办公室之后,两个人都有一些红肿着眼睛,哈欠连连的样子。

刘湘强忍着精神,说道:“有件事我先与你说了,南京方面已经在造势了,而就在前天重庆方便则公然表示支持南京国民党。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余少阳点了点头,自从成都军政府与重庆军政府合并之后,两路人马在名义上是共同政治立场的,可是现在重庆方面竟然公开支持第二种政治势力,那就是摆明要与成都军政府决裂了。

刘湘接着说道:“昨天李团座对我说了,上面已经下了命令,让各防区提前做好准备。该修的工事要提前修,该布局要马上着手,该储备的物资、弹药立刻就要清单出来。明白了吗?”

余少阳又点了点头,说道:“明白了,营座。”

刘湘深深吸了一口气,有些疲倦的说道:“李团座已经给我打招呼了,到时候咱们六营怕是要调到内江城区去,与第三师和第四师的一些部队一起担任防务工作。不过至于是不是战斗性质的任务还不清楚,有可能只是为第三师和第四师打打杂。”

余少阳神色有些凝重,照刘湘这么说,上面应该是打算将内江做为主战场上。他叹了一口气,正色的说道:“卑职知道了,回去之后卑职会立刻着手准备。”

刘湘想到一点,说道:“你家是内江的,如果是正常的程序来说,我是不会让你去通知你家人,因为这样就会泄露战机。不过眼下对于成都与重庆交战的一些情况,大家都已经心照不宣了,所以算不得什么战机。你早点通知你家人去做准备吧。”

余少阳感激道:“多谢刘大人了。”

正文第126章,更换防区

第126章,更换防区

刘湘想到一点,说道:“你家是内江的。如果是正常的程序来说,我是不会让你去通知你家人,因为这样就会泄露战机。不过眼下对于成都与重庆交战的一些情况,大家都已经心照不宣了,所以算不得什么战机。你早点通知你家人去做准备吧。”

余少阳感激道:“多谢刘大人了。”

刘湘点了点头,刚准备挥手让余少阳自行离去,自己困得是不行了要去睡觉。可是就在这个瞬间,他忽然又记得了几天前余少阳找自己,询问关于去保定军校进修的事情。他现在虽然还是坚持自己当初的观点,希望余少阳留下来参与接下来的即将爆发的战事,当然如果余少阳坚持要去保定军校,强留下来只怕反而会打消其积极性。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端起茶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后问了道:“少阳,你上次跟我提过一件事,就是去保定军校的事情。这几天已经过了,我也思考了一阵。其实我还是坚持我第一次的观点,觉得你现在去保定军校不是明智之举。”

余少阳怔了怔,其实这几天除了那次与徐景安会面的时候,自己倒是考虑过关于军校的去往问题,其他的时候几乎把这档子事情给忘在脑后去了。此时刘湘重新提了起来。他倒是也有些犹豫不决了。

徐景安都说过,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混资历就必须要有战斗经验,到时候无论是升官还是去进修,都是有帮助的。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卑职最近也是犹豫不决,显然对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了动摇。可是…………卑职总觉得,卑职还没有做好充足的作战准备,大概,就是心理准备吧。”

刘湘笑了笑,说道:“你一向都是很有主见的人,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都做不好准备?这次事情已经闹了很久了,几个月前都风言风语传闻出来了,你竟然还是说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这,让我该如何评价你呢。”

余少阳从刘湘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他仔细思考了一阵,然后一咬牙,最终说道:“卑职明白了。卑职现在就决定,暂时收回先前去保定军校的想法,一心一意先应付好眼下的事务。”

刘湘哈哈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这就对了。这次交战只怕真不会持续多久,重庆势单力薄,能奈何得了多久?用不了多久,战事结束了,我保证会推举你去陆军大学的。”

余少阳笑了笑。说道:“那就多谢营座栽培了。”

刘湘舒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说道:“好了,一切事情都先这么着了吧。你先回去,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妥当了。咱们营随时都可能接到命令调动,到时候不要太仓促了。仙人板板的,困死老子了,先睡去了。”他说完,起身就要离去。

余少阳自然就自己退出了房间,来到营部院子里取了自己的战马,自顾自返回了银山镇去了。既然现在已经决定留下来,那就得好好考虑作战的事情了。

时至三月,川军第一师已经进行了全面的调动,所有部队都从原来的防区开始转移,向南北交界的中枢地区压进。内江、自贡还有乐山等地区,一下子成了士兵们越来越密集的地方。这三座大城市原本还是很富庶的,不过如今看到大街小巷全部都是一副战火森严的景象,顿时让人们都感到了恐慌。

战事即将发生的消息,在城区里不胫而走。许多有能力的人家,早就做好打算,变卖了家产。向成都或者武昌等地迁移。没过多久,这三座原本肥的冒油的城市,都有了一种人去楼空的感觉了。

第一师的三个团外加一个独立旅,除了第一团驻守在成都,其余的部队一应调入了这些重要的城市里。独立旅驻守在了自贡,承担东西的连接作用,一旦战事打起来,麾下的两个团便能快速的渗入到敌人后方,进行围击。而第三团集中来到了乐山,在侧翼进行后勤保障与掩护的工作。

至于李元清的第二团,团部直接从资阳临时调到了资中县去,而主力部队除了囤积在资中县各个乡镇上,还派遣了一支先遣部队进入了内江城。如今的内江城城内的人,几乎十个里面有五六个都是带枪的,一种硝烟的阴影正在弥漫在人们的心头。

第二团的先遣部队便是刘湘的第六营。

因为内江城里本来就驻扎着第三师的全军以及第四师的两个团,几乎内江比较富裕的几个县城、地区都被这些人先一步占去了。刘湘的第六营仅仅是在内江城西北郊区的靖民镇落脚,负责看守从成都运输过来的战略物资,储备军粮,以及担任一些军事通讯的工作。

只是第六营原本就是一群乡巴佬组成的士兵,尽管上面给他们派下了三台电报机和一台移动无线电,但是除了营部通讯班的两个高才通讯兵会使用之外,其余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因此,每当营部这边接到了一项新的消息,是没办法用电报或者无线电发到内江城区其他部队,只能派遣士兵骑着马把电报送过去。

对于这个情况,谁都没有办法,团部懂得通讯器材操作的士兵也不多,而且团部本身的作业量就大,根本就不可能再派遣通讯兵到麾下的营部去。面对这种困局。也只能任由第六营通过人力来解决问题了。

到了三月中旬,一直被国际和国内关注已久的中华民国国会选举开始了。

这些天的时间里,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们,都在关注国会选举的消息报道。军官们自然是要从国会选举的进度当中,来推测时局的变化,以及对紧张气氛的影响作用。而士兵们,无非是饭后无事,能够谈一谈国事也算是一种比较有深度的话题了。

余少阳的五连驻扎在靖民镇与城关相交的地区,虽然离城关很近,但是住所条件却不好。因为这里就是一个荒郊野外,在南边不远的地方还是一片公墓,让人觉得很是晦气。他的部下全部是住在军用帐篷当中,整个防区就是临时用土砖和沙袋砌成的。

唯一好一点的,便是余少阳的连部了。连部是用一顶很大的帐篷支开,周围还有土砖、木头混在一起搭建的房屋。不过这屋子住起来很潮湿,所以余少阳自己都很少去屋子里面,大部分要么就睡在帐篷里,要么就露宿。至于那屋子,就暂时成了储备一些能抵挡住潮湿的物资,比如连部的钱银都是搁在这里面的。

在上个月的时候,师部下了狠力。这个所谓的狠力,就是师部高层官员咬紧了牙关,并且还狠狠的砸了几下桌子。然后拨出了一批军费,给前线部队派去了一批新的物资。这批物资就是新式夏季军服,部分装备雨衣,并且更换了所有部队还存在的土铳,全部装备了汉阳造快枪。

对于换枪这件事,大伙都认为是好事,因为枪械的统一意味着后勤军火供应的标准也是统一的。总不会在打起仗来的时候,后勤部队一方面要准备汉阳造的子弹,另外一方面还要准备土铳的火药吧?因此这是一件比较有效率的决定。

至于更换军服,对于基层士兵们来说却是大好事,对于军官们和高层来说。却有一些摸不着头脑了。新式军服去年八月份刚刚更换,而且也是夏季的样式,现在这发下来的新军服在样式上也没改变,等于说是一模一样的又发了一套。士兵们兴奋莫名,为自己能多得了一件新衣裳而高兴不已,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在乎衣服时尚不时尚,总之当了这么多年的兵,能多搞几套衣服也是赚了。

军官却叹息不已,冬天的时候士兵们正缺过冬衣服的时候,却不见上面派下来物资,现在可好,完全没必要的时候却来了一套。当然,他们都是明白上面的意思的。师部就是要让全军有一副崭新统一的面貌,同时这衣服本来就不值几个钱,权且是当鼓励士气所用了。

当然,雨衣自然是好东西了。因为没当春天大大时候,总会有连绵的春雨,让整个四川都是潮湿异常,湿淋淋的状态可不利于打仗。当然,到了夏天的时候,还会有雷阵雨,那是后雨衣作用就更多了。

只不过雨衣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有,毕竟这种衣服的材质比较特殊,造价也不是想象的那么便宜,而且量产也不够大,很多还是从外国人手里进口的。所以师部给每个前线部队都装备了部分雨衣,几乎分到连队手里的时候,只有三十多套而已。

三月二十日,春雨连绵不绝,让整个四川盆地更显得潮湿和干冷了。看来今年是要遇到倒春寒了,清晨和半夜的时候,烈风吹得人直哆嗦。

早上的时候,余少阳在连队里巡视了一圈,他的麾下担任的就是把手城关与后勤区域的路段,每天还要派人到山沟里面各个小道上去巡逻,以免有细作探知了后勤物资的储备点,到时候会招来重点打击。当然。在战斗没开始之前,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防止内江城内第三师和第四师的人跑来骗、抢、闹物资。

余少阳穿着雨衣,大把大把的雨水顺着衣服坑坑洼洼的地方流了下来。他从城关的石板路上走了回来,防区的士兵们都缩着身子,抱着枪躲在帐篷下面。他没有去教训这些士兵开小差,如果连自己部队的士兵都被这倒霉的天气折腾的够呛,那城里面第三师和第四师的士兵就更不用说了。

他走到了连部的帐篷下面,扯下了雨衣,挂在了帐篷的边缘。

坐在连部门口小板凳上的孙中华正在抽烟,随手从烟盒里取出了一支,对着自己的烟头点燃了,然后递给了余少阳。

余少阳接过了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这够呛的,如果一直下这么大的雨,这仗就不用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