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夺嫡-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物!快,宣杜长风来见!”
    听完了答莫的解释,八爷的心已是凉了半截,可心里头多少还是有着一丝的侥幸,也顾不得跟答莫再多啰唣,一把将其推倒在地,高声断喝了一嗓子,打算将暗底势力全面发动起来,以了解目下之事态究竟恶化到了何等之程度。
    “禀王爷,杜爷末时便离了府,如今去向不明。”
    八爷这么一吼,下头人等自是不敢怠慢了去,一通子慌乱之后,自有一名下人急匆匆地跑了来,将又一个不甚妙的消息禀了出来。
    “什么?”
    一听这等消息,八爷尚存的心气已是就此消散了大半,口角哆嗦地呢喃了一声,整个人便已是傻愣在了当场,好一阵的发呆之后,这才猛地打了个哆嗦,赶忙转向了闭目沉思不已的陆纯彦,面色惶急地出言求教道:“先生,事已急,您看当如何是好?”
    “好一个苦肉计,仁亲王算计之深,当世难有人及,某不如也,王爷也无须再去寻杜长风了,此獠必是仁亲王之内应无疑,如今之局势,已难有回天之力,而今唯有等了。”
    听得八爷见问,陆纯彦缓缓地睁开了双眼,满脸苦涩地摇了摇头,给出了个令八爷沮丧不已的判断。
    “等?这……”
    八爷已是将翻盘的最后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陆纯彦的睿智上,却没想到陆纯彦给出的建议居然会是坐以待毙,脸色立马便难看到了极点。
    “嗯,只能等了,塔宁河等人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兵变之事,必是因仁亲王已到之故,今,兵权已尽落其手,我等已无一战之力,盲目妄动,必死无地也,唯一之转机,当在陛下身上,此无他,概因仁亲王反形已露,今上焉能不急,若是今上紧闭京师八门,诏令天下勤王,我等还能有个转圜之余地,若是这父子二人取得妥协,必拿我等开刀无疑,朝局何去何从,已不由我等左右矣。”
    陆纯彦黯然地摇了摇头,将个中之原委详细地解说了一番,言语间满是无奈之苦涩。
    “嗯……”
    听得陆纯彦这般说法,八爷也没了奈何,苦涩地长叹了一声,走到了几子旁,跌坐在了蒲团上,再也没了交谈的兴致……
    “启奏陛下,丰台提督赫达在宫门处求见。”
    酉时末牌,天已擦黑,正是用膳时分,心情不错的诚德帝食欲大开,正吃得满嘴油光闪亮之际,却见李德全急匆匆地从殿外行了进来,疾步抢到了诚德帝的身旁,一躬身,低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哦?宣罢。”
    一听是赫达前来求见,诚德帝不由地便是一愣,没旁的,今儿个诚德帝可是与赫达密议了一个下午,将明日出兵的诸多细节都好生琢磨过了的,按理来说,此际赫达应是在军中部署相关事宜才是,这会儿居然又跑了回来,这里头显然有些不对味之处,一念及此,诚德帝自不敢大意了去,一挥手,已是道了宣。
    “喳!”
    诚德帝既已开了金口,李德全自不敢稍有耽搁,赶忙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大殿,不多会,又已是陪着满脸惶急之色的赫达从外头转了回来。
    “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仁亲王突然赶到了丰台大营,谋夺了兵权,老臣、老臣无能,丰台大营已失,老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方才一行进大殿,赫达便即跌跌撞撞地抢到了御前,一头扑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般地便哀嚎了起来。
    “什么?怎么回事,说,给朕说清楚了!”
    一听丰台大营落到了弘晴的手中,诚德帝登时便急了,顾不得甚帝王之尊严,猛然跳将起来,气急败坏地便嘶吼了一嗓子。
    “陛下,老臣死罪啊,老臣申时离了皇宫,一路便往丰台大营赶,却不曾想仁亲王早已在大营里候着了,事先早已安排好了黑手,更有塔宁河、阿思哈等一众奸诈之辈为内应,悍然发动之下,老臣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啊,陛下,老臣死罪啊。”
    赫达原本就慌乱,再被诚德帝这么一喝骂,心顿时便更慌了几分,光顾着为自己脱罪,却浑然忘了要将事情说个分明,东拉西扯了半天,居然没提到八爷密谋造反之事。
    “逆子,逆子!气杀朕了,你说,你说,那逆子是如何进的营,说,给朕说!”
    为了整编丰台大营那十万新军,诚德帝可是没少花精力与代价,不说别的,光是他自己这一年半来,就往丰台大营跑了十数次,又是犒赏三军,又是亲自接见那些个统兵大将,封官许诺的事儿可是没少干,为的便是要用这支大军来制衡弘晴,可却没想到辛辛苦苦忙乎了一场下来,居然就这么平白为弘晴做了嫁衣裳,心情当真是恶劣到了极点,气急之下,飞起一脚,便将赫达踹倒在地,面色铁青无比地便咆哮了起来。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老臣还有话要说,此番有仁亲王夺下大营,自言是因着廉亲王暗中图谋兵权,不得不先发制人,老臣确是见过了廉亲王门下奴才的歃血盟约,另有仁亲王奏本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被诚德帝这么一踹,赫达反倒是醒过了神来,顾不得身上的疼痛,一咕噜翻身而起,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奏本,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李德全,给朕宣所有军机大臣即刻到此觐见!”
    诚德帝一把抄过赫达手中的奏本,有些个迫不及待地摊将开来,飞快地过了一遍,又将那份所谓的歃血盟约扫了一番,紧绷着的心弦倒是稍稍松了些,只是一想到丰台大营里那十万新军还在弘晴的手中,诚德帝又怎敢掉以轻心,倒背着手在大殿里急速地来回踱了几步之后,猛然站住了脚,声色俱厉地便断喝了一嗓子。
    “喳!”
    听得诚德帝如此喝令,侍候在侧的李德全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紧赶着应了诺,一溜烟地便冲出了大殿,自去宣召诸般军机大臣不提。
    “那混账小子还有甚旁的交代么,嗯?”
    诚德帝显然对赫达这等丢三落四的禀报极为的不满,也没去理会李德全的告退,双目圆睁地怒视着赫达,没甚好生气地便追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仁亲王只言让老臣代转奏本,并无其他交代,如今大营既失,京师难言安稳,肯请陛下早做决断,老臣愿拼死一战!”
    赫达跟随诚德帝已是多年,自是清楚诚德帝寡恩的性子,自知此番大罪难逃,心自不免慌得很,为挽回必死之结局,赶忙作出了副慷慨激昂状地表着忠心。
    “拼死一战?你个混账东西,是欲陷朕于死地么,滚,给朕跪一边去!”
    诚德帝对军略虽不算精通,可好歹还是懂一点的,又怎会不清楚就京师里那么点兵马,哪可能挡得住十万新军的兵锋,更别说城中九门提督的兵权乃至顺天府的兵马大多不甚可靠,真要是下令备战,闹不好那些兵不是去守城,而是来围困皇城了的,正因为此,诚德帝对赫达的进言实在是有些个气不打一处来,怒不可遏地便将其赶到一旁去了……
    
   

第960章 何去何从(三)
    “赫达,尔给朕滚过来,将事情都说清楚了!”
    诚德帝下了急诏,一众军机大臣们自是都不敢轻忽了去,两刻钟的时间里,尽皆赶到了乾清宫,行礼方毕,诚德帝也无甚多余的废话,恨声便断喝了一嗓子。
    “老臣在,诸位大人,事情是这样的,今儿个……”
    诚德帝这么一声怒喝之下,赫达哪敢有甚迟疑的,连滚带爬地便到了殿中,一头跪倒在地,絮絮叨叨地便将今儿个黄昏时发生的诸般事情尽皆解说了个分明,当然了,个中却是没忘了为自个儿好生开脱了一番。
    “够了,事已至此,诸位爱卿且都说说看,此事当如何了局,嗯?”
    赫达已是惊弓之鸟,前头还在说着正事,到了末了却是在没完没了地为自个儿的过失分辨个不休,直听得诚德帝心中老大的不耐,猛地一拍龙案,怒叱了一嗓子,这才算是止住了赫达的废话。
    “怎么?都哑巴了?马齐,你来说!”
    众军机大臣们都没想到事情居然演化到了眼下这般田地,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大殿里自也就是一派的死寂,这等情形一出,诚德帝可就按捺不住了,气恼地骂了一句之后,直截了当地点了军机大臣中排在首位的马齐之名。
    “陛下,老臣以为仁亲王铲除奸佞乃是一派忠心,应及早派人安抚,以安军民之心。”
    早在诚德帝起意要逼压弘晴之际,马齐便曾数次上本劝阻,奈何诚德帝不单不听,反倒借故将马齐呵斥过数回,而今,都已是出了大岔子了,这才想起要他马齐出主意,当真令马齐心中无奈得很,奈何帝命难违,马齐也只能是勉力给出了个稳妥的建议。
    “嗯,那好,拟诏,就言朕已知廉亲王之反谋,对仁亲王处置丰台大营一事甚感满意,着其好生安抚全军上下,将诸有功之臣报上,朕自会重赏,就这么写,烦劳马大人这就去走上一趟好了。”
    一听马齐说得颇为有理,诚德帝立马便有若溺水者抓到了根稻草一般,紧赶着便要照准执行了去。
    “陛下,光如此,恐尤不够,既言廉亲王已反,自不可轻纵了去,老臣以为当即刻下诏围了廉亲王府,一者可防止廉亲王狗急跳墙,二者也算是给丰台大营诸军一个交代,老臣恳请陛下恩准。”
    诚德帝的诏令倒是下得很快,不过么,马齐却尚嫌不足,紧赶着又加了一条。
    “准了,传朕旨意:着善扑营即刻出动,由刘铁成带一千兵马,会同九门提督衙门,封锁廉亲王府,未得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诚德帝原就对八爷厌恶得很,早就想着将八爷拿下了的,只是这一向以来,八爷始终沉在水底,愣是不曾给诚德帝动手的机会,当然了,也是因诚德帝想要先拿下弘晴,再去对付八爷,故而始终没怎么整治八爷,而今么,能以八爷的人头来稳住岌岌可危的大局,诚德帝自不会有半点的犹豫可言。
    “陛下,老臣提议请陈梦雷、陈老夫子与马大人一并去丰台大营宣旨为妥。”
    方苞的手脚极为的麻利,诚德帝的旨意方才刚下,他便已将诏书草就了出来,在提请诚德帝用印之际,谨慎地出言提点了一句道,
    “唔……,朕看可以,马大人即刻拿了朕的诏书,到仁亲王府请陈老夫子一并去。”
    一听方苞如此提议,诚德帝不由地便是一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略一沉吟之下,爽利地便准了方苞之所请。
    “老臣遵旨。”
    事既决,马齐自是不敢耽搁了去,紧赶着应了诺,捧着两份圣旨便匆匆退出了乾清宫,自去办理相关事宜不提……
    “王爷,不好了,善扑营与九门提督衙门的兵来了,四下合围我廉亲王府,内外已被隔绝了,王爷,您赶紧拿个主意罢。”
    戌时三刻,八爷兀自呆愣愣地坐在几子旁,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却见门房管事急匆匆地闯了进来,满脸惶急之色地便嚷嚷了一嗓子。
    “什么?”
    尽管对自个儿的命运已是有所预感,可真听得大军围府之际,八爷还是被震慑得猛然跳了起来,面色煞白地便惊呼了一声。
    “王爷,是刘铁成带的队,奴才与之交涉,却被赶了回来,看情形不对,王爷,您还是赶紧先避避罢。”
    这一见八爷失惊若此,那名门房管事赶忙出言建议了一句道。
    “避?呵呵,避不了了,罢了,不说这个了,尔且退下罢。”
    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就眼下这等局势,八爷自知再无幸理可言,天下虽大,却已是无路可走了的,心中当真是苦涩至极,可也懒得跟一管事多啰唣,这便一挥手,将其打发了开去,他自己却是颓然地跌坐回了蒲团上。
    “王爷,是陆某无能,误了王爷矣,事已至此,陆某当以死谢罪,就先行一步了。”
    望着八爷那颓废到了极点的样子,陆纯彦心中亦自有着无尽的悲哀与感慨,没旁的,他陆纯彦自负身怀屠龙术,大半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辅佐八爷上,无数次的推心置腹之商榷与谋划,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到了眼下这等回天乏术之际,陆纯彦也已是心力憔悴至极,心中死志已萌,但见其惨然一笑,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个扁酒壶,致歉了几句之后,一仰头,便要将壶中之毒酒往口中倒了去。
    “不可,先生万不可如此!”
    一听陆纯彦言语不对,八爷猛然便惊醒了过来,再一看陆纯彦仰头要饮酒,八爷可就坐不住了,猛地长身而起,一把将那扁酒壶拍落在地,但听滋滋声大响中,一股青烟蒸腾而起,显见那壶中之毒酒烈性高得吓人。
    “王爷,您……,唉……”
    陆纯彦求死被阻,可心中的死志却依旧不曾消减多少,也无甚言语,仅仅只是满脸苦涩地长叹了一声。
    “先生乃王佐之才,小王能得先生力助,实是三生之幸也,今虽败,实是命数所然,非战之罪,且小王并非无再起之可能,个中关键便须得着落在先生身上了,还请先生再助小王一臂之力。”
    八爷到底是枭雄之辈,尽管此番已是败得极惨,但却兀自不肯认输,还在转着东山再起之念头,其心性之坚韧当真非寻常人可比。
    “王爷打算将那件东西交给三阿哥么?”
    陆纯彦到底是当世有数之智者,尽管八爷尚未说出算计之所在,他却是一听便知八爷心中到底在作何盘算,原本死灰一般的心思立马便是一动。
    “不错,此事交给旁人,本王难以放心得下,唯有先生掌之,方可有大作为,故而,还请先生再劳心上些时日,纵使本王无再起之可能,也断不可让弘晴小儿顺心了去!”
    八爷重重地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无比的答案。
    “嗯,此当是使得,仁亲王拿下丰台大营,却不曾发兵京师,想必是心中尚存妥协之心,未必便会一反到底,既如此,三阿哥必有大用之时,陆某承蒙王爷见重,自当竭力而为之。”
    陆纯彦略一思忖之下,已是猜出了弘晴那头按兵不动的可能之用心,自不会对八爷的提议有甚异议,牙关一咬,已是慎重其事地允了诺。
    “那好,趁此际兵未进府,先生赶紧从密道走,那些东西便存在密室之中,先生是知道地儿的,小王就不敷多言了,先生保重!”
    八爷乃是杀伐果决之辈,一有决断,自不再多啰唣,朝着陆纯彦深深便是一躬,满脸恳切之色地拜托道。
    “王爷保重,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一切当以坚持为要,陆某去也。”
    事已紧急,谁也说不好那些围府的兵丁何时会杀进府门来,陆纯彦自不敢再多耽搁,朝着八爷重重地磕了头之后,便就此起了身,头也不回地便行出了书房……
    戌时四刻,天早已黑透了,然则弘晴却无心用膳,安抚好了三军之后,又下令全营戒严,而他自己则是默然无语地端坐在提督府衙门的书房中,双眼紧盯着京师布防图,眉头紧锁地沉思不已——有了十万大军在手,再算上即将归来的两万余百战之师,京师就宛若熟透的桃子一般,只消随意一伸手,便可摘取全面胜利之果实,这等诱惑不可谓不大,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会不动心,而今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该不该。
    该?还是不该?这么个问题一直在弘晴的脑海里盘旋不已,哪怕事先其实已有了决断,可真到了大权在握之际,弘晴却又不免犹豫了起来,这不单是帝位的致命诱惑,更多的则是弘晴已然受够了诚德帝的无能与猜忌,实在是不愿再玩那些个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之把戏,问题是兵变一起,能否确保全国之平稳过渡却尚在两可之间,再者,他弘晴若是开了这么个坏头,后世子孙怕不得有样学样了去?没见李世民玩了一把玄武门之后,其子孙可是都跟着大玩特玩了起来,大唐之所谓衰落下去,与此实不无关系,对此,弘晴也不能不有所警惕,左右为难之下,人便不觉有些烦心了起来……
    
   

第961章 何去何从(四)
    “禀王爷,军机大臣马齐与陈梦雷、陈老夫子到了营外,说是陛下有旨意要宣,末将不敢擅自做主,还请王爷明示。”
    就在弘晴沉吟不决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中,一身戎装的塔宁河已是大步行进了房中,但见其疾步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已是紧赶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哦?”
    诚德帝派人来宣抚之事,早在弘晴的预料之中,可他却是没想到诚德帝居然将陈老夫子也请了出来,闻言之下,不由地便是一愣,不过么,倒也没多想,霍然便起了身,一挥手,神情肃然地便下令道:“尔且自将兵戒严,本王这就去迎上一回好了。”
    “喳!”
    弘晴既是有令,塔宁河自不敢轻忽了去,忙不迭地躬身应了诺,而后恭谦地一侧身,退到了一旁,待得弘晴行出了文案之后,方才落后一步地跟在了弘晴的身后。
    “下官见过王爷。”
    灯火通明的大营门前,马齐与陈老夫子并肩而立,待得见弘晴在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下缓步行来之际,马齐赶忙上前一步,很是恭谨地躬身行了个礼,至于陈老夫子么,却并未有甚多的表示,仅仅只是颔首示意了一下。
    “马大人不必多礼。”
    面对着马齐的见礼,弘晴并未矫情寒暄,仅仅只是面色淡然地虚抬了下手,显然并不甚重视于其,倒是对陈老夫子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很是恭谨地躬身见礼道:“夫子,您来了,此处不便,且请内里叙话可好?”
    “王爷,请!”
    陈老夫子并未因弘晴的礼敬而有甚动容之表现,也就只是神情淡然地拱手还了个礼。
    “陛下诏书在此,请仁亲王接旨。”
    这一见弘晴只与陈老夫子见礼,却并未跟自个儿答话,马齐心中自不免为之惴惴不已,生恐弘晴真要行玄武门之旧事,顾不得许多,赶忙硬着头皮地道明了来意。
    “马大人莫急,且先到衙门里再议此事可好?”
    弘晴此际心尤未定,自是不愿让马齐当众宣了旨意,这便眉头微微一皱,以不容分说的口吻吩咐了一句道。
    “这……,也好,就依王爷。”
    马齐虽一向与弘晴交好,可本质上却是个直臣,并非弘晴之私人,自是不愿看到弘晴真儿个地发动兵变,此际之所以紧着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