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夺嫡-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齐虽一向与弘晴交好,可本质上却是个直臣,并非弘晴之私人,自是不愿看到弘晴真儿个地发动兵变,此际之所以紧着提议宣旨,正是想着要造出个声势来,奈何弘晴不允,他也自无可奈何,只能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勉强至极地同意了弘晴之提议。
    “夫子,马大人,都且请罢。”
    这一见马齐没再多坚持,弘晴自也不想再多啰唣,点了点头之后,一旋身,缓步便往营里行了去,一众人等见状,自不敢稍有耽搁,尽皆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王爷,时辰已是不早了,您看是否先安排诸将们一并前来接旨,下官也好紧着回禀陛下。”
    马齐到底挂着心思,一行人等方才刚在提督衙门的后堂里落了座,茶都尚未上呢,马齐已是忍不住再次出言催请了一句道。
    “马大人海涵,营中大变方过,秩序未定,尚须得诸将坐镇弹压,实不宜轻动,既是皇阿玛有旨意给本王,那就由本王自接了便好,来人,备香案!”
    马齐急,弘晴却是并不着急,左右这会儿主动权在握,弘晴并不打算让诚德帝的旨意传遍全军,自不可能会同意马齐的提议,不由分说地便下了决断。
    “这,这……”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马齐不由地便急了,有心争辩上一番么,却又恐彻底激怒了弘晴,可真按着弘晴所言行了去么,这旨意传与不传似乎也没啥区别可言了的,惶急之下,还真就不知该说啥才好了,只能是不停地给陈老夫子使着眼神,就指望着陈老夫子能站出来帮着说上几句。
    “马大人有诏书只管宣好了,王爷自会有所决断的。”
    陈老夫子倒是开口了,不过么,却并不是马齐想要听的话语。
    “也好,那就请王爷接旨罢。”
    这一见陈老夫子不肯帮衬,马齐自也无奈得很,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只能一咬牙,勉勉强强地应承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惊闻廉亲王勾连军中奸佞,意图不轨,朕心甚忧,幸得仁亲王机警,更有诸将助力,得平此大患,社稷得安,朕甚喜之……”
    丰台大营本就是个常接旨之所在,香案等物自是都齐全得很,一众军士们卖力折腾之下,不多会,便已将一应事物全都准备停当,待得弘晴在香案前跪好之后,马齐也自不敢多加耽搁,抖手摊开了诏书,一板一眼地便宣了起来。
    这就打算妥协了?嘿,早干嘛去了!
    诏书不算短,尽管是草就之文,可出自方苞这等文章大家之手,辞藻当真不是盖的,洋洋洒洒近千言,可内里的意思么,说穿了就一条,那便是息事宁人,指望着弘晴能就此罢手,为此,诚德帝很是爽利地推出了八爷来当祭品,更不惜对塔宁河等人的“反水”之事大加美誉,毫无疑问,这么些话语自是早在弘晴的预料之中,听不听,都是那么回事儿,丝毫不会影响到弘晴之决断。
    “儿臣叩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心里头对这么份诏书不屑得很,不过么,弘晴却并未表现出来,而是恭谨万分地便磕头谢了恩。
    “王爷此番铲奸除恶,为社稷除一毒瘤,实是大快人心之举也,陛下对此赞赏有加,已传诏兵部,对此番有功之臣,当会重赏,此一条,下官可拿性命作保,今,诏书已宣,不知王爷可能随下官一并入宫谢恩否?”
    马齐到底是忠耿之辈,哪怕明知弘晴心中恐有异志,十有**不会听令行事,可还是在转交诏书之际硬着头皮发出了邀请。
    “马大人有心了,小王既接了旨意,按规矩,确是该紧着入宫面见皇阿玛的,奈何营中余波未平,小王怕是不好擅离,就请马大人回去后,代小王向皇阿玛多多美言几句,一待营中诸事大定,小王自当即刻入宫聆听皇阿玛之教诲,时候不早了,若是让皇阿玛等急了怕是不好,且请马大人这就先去回个话可好?”
    马齐这么个小心思未免太过明显了些,以弘晴之智算,又怎可能会瞧不破,别说弘晴这会儿尚未真正下定决心,就算真打算跟诚德帝和解,那也断然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入宫的,万一要是诚德帝哪根筋搭错了线,乱下毒手,弘晴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么,当然了,这等可能性并不大,但却不得不防,所谓小心使得万年船便是这么个道理。
    “这,这……”
    马齐本还想着再跟弘晴好生磨叽上一回,可着一听弘晴居然就这么下了逐客令,顿时便傻了眼,一时间真就不知该如何应对方好了。
    “马大人且先回也好,陛下性子急,若是久久不得消息,却恐着急上火,至于此间诸事,就由老朽来办好了。”
    马齐尚未支吾出个所以然来,始终不言不语地站在一旁的陈老夫子却是突然插了一句道。
    “也好,那就有劳夫子了,某这就先行回禀陛下,告辞,告辞。”
    陈老夫子乃是帝师的身份,早前又曾慨然允了马齐之所请,答应要劝说弘晴稳妥行事,对此,马齐其实并不全信,奈何事已至此,就算心存疑虑,马齐也不敢再多耽搁了去,也就只能是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就此告辞而去了。
    “师尊,您请用茶。”
    马齐既去,弘晴也没再在厅堂里多逗留,而是恭恭敬敬地将陈老夫子请进了书房,待得老夫子落了座之后,弘晴又很是恭谨地亲手为陈老夫子斟了碗凉茶,双手捧着,递到了陈老夫子面前的几子上。
    “王爷不必忙了,且坐罢。”
    陈老夫子并未端起茶碗,而是一压手,示意弘晴坐于对面。
    “谢师尊赐座。”
    弘晴对陈老夫子的尊敬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哪怕这几年他已是权倾朝野,也不改初衷,但见其很是恭谨地谢了一声之后,方才端坐在了陈老夫子的对面,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模样。
    “王爷心思不定,六神无主,此盛极将衰之兆也,万不可不慎啊!”
    陈老夫子并未去详问西征之事,也不曾提及此番兵变之实情,而是大有深意地看了弘晴一眼,一开口便是惊悸之言。
    “师尊,徒儿……”
    陈老夫子此言一出,饶是弘晴心性沉稳,也不禁打了个哆嗦,待要出言分说一二,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方好,嘴角嚅动了几下,愣是无一言以对应。
    “自古行大事者,最忌优柔寡断,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便是这么个道理,以王爷之睿智,当无须为师来点醒罢?”
    陈老夫子压根儿就没理会弘晴的尴尬,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紧接着又来上了一句狠话,当即便令弘晴的眉头就此皱紧了起来……
    
   

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
    “师尊之意是……”
    这一听陈老夫子言语间似乎有着暗示自个儿彻底反到底之意味,弘晴的心不由地便是一动,但却并不敢确定如此,这便迟疑地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为师只是说不管王爷作何决断,都须尽早,迟疑不决乃兵家之大忌也。”
    陈老夫子只一听便知弘晴心中究竟在想些甚,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不过么,却并未给弘晴一个肯定的答案,而是摇了摇头,有些个答非所问地将先前的话语用另一种方式陈述了一番。
    “嗯……”
    这一见陈老夫子不肯明言,弘晴心头的躁意当即便起了,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就此沉默了下来。
    “王爷面前不过两条路耳,一是行玄武‘门’之事,二么,那便是相忍为国,除此之外,再无其余,何去何从,唯王爷能自择之,他人所言皆不足为凭。”
    陈老夫子等了片刻,见弘晴依旧难有决断,这便淡然地一笑,索‘性’将话点透,不过么,却并未帮弘晴拿主意,而是让弘晴自己去详加定夺。
    “师尊明鉴,徒儿恐打蛇不死反受其咬,若如此,倒不若一了百了来得爽利。”
    弘晴原本指望着陈老夫子能为自己指点‘迷’津,可这一见老夫子甚明确的指点皆无,心中的挣扎自不免更甚了几分,沉默了良久,还是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这便又以试探的口‘吻’提出了心中最大的忧虑之所在。
    “一了百了么?以眼前之局势,王爷要如何做,当无人能阻,成就唐太宗当年之威势非难事也,至于后世会如何么,王爷眼一闭,那也就不必去理会那么许多便是了。”
    弘晴此言一出,陈老夫子当即又笑了,一派风轻云淡状地便“帮着”弘晴往深里分析了一番,只是这话的语气怎么听,怎么像是在说反话。
    “……”
    以弘晴之智商,自不可能听不出陈老夫子此言乃是正话反说,哭笑不得之余,也已是无话可说了的,此无他,若弘晴真是那等顾前不顾后之辈,自是无须去考虑后世之事,率‘性’而为倒是爽利了去,问题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旦有了造反得天下的先例在,再谈甚祖宗家法也就成了个天大的笑话,人心一野,社稷可就难有甚安宁可言了的。
    “师尊教训得是,徒儿之意已决,明日一早自当进宫面圣。”
    弘晴不开口,陈老夫子也不再多言,书房里的气氛自不免便沉闷了起来,良久之后,弘晴终于下定了决心,但见其长出了口大气,语气决然地便给出了个明确的答案。
    “嗯,王爷能有此等心‘胸’,将来必是明君无疑,但消牢牢把握住军权,这朝廷便‘乱’不了,些许跳梁小丑耳,实不足为道哉,诸般事宜数年内便可见分晓。”
    听得弘晴如此决断,陈老夫子又笑了,只是这回的笑里满是欣慰之意……
    诚德三年九月十七日,辰时正牌,天‘色’已然大亮,一夜未眠的诚德帝却兀自端坐在书房的文案前,面‘色’煞白而又‘阴’沉,只一夜的功夫,头上的白发已是悄然多上了不老少,整个人浑浑噩噩地,再无半点的‘精’神可言,没旁的,心中的煎熬实在是太过难受了些,概因他实在不清楚弘晴到底会做何等之选择,可不管弘晴到底有何决断与行动,诚德帝此际都已是无力阻挡,所能做的不过是等待命运的判决罢了毫无一位,这等生死由人的滋味着实苦涩了些,诚德帝心中的悔意已是一‘浪’高过了一‘浪’,只可惜这世上压根儿就没后悔‘药’可买,事到如今,诚德帝也只能是期盼着会有奇迹的出现了的。
    “启奏陛下,仁亲王在宫‘门’外求见。”
    奇迹会不会出现不好说,弘晴却是来了,这不,就在诚德帝患得患失之际,就见李德全急匆匆地行进了书房,紧赶着抢到了御前,语带颤音地禀报了一句道。
    “什么?他带了多少兵马来?”
    一听弘晴来了,诚德帝立马便紧张了起来,霍然而起,面‘色’煞白地便喝问了起来,毫无一位,在诚德帝的心中,早已认定弘晴已是反心大起了的。
    “回陛下的话,就带了十几名戈什哈,并无旁的兵马。”
    诚德帝这等惶急的样子着实是搞笑得很,当即便令李德全很有种哭笑不得之感,但却不敢有半点的流‘露’,只能是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解释了一番。
    “呼……,宣,快宣!”
    这一听弘晴并未带兵入城,诚德帝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如获重释地大喘了口气,一迭声地便道了宣。
    “喳!”
    诚德帝金口这么一开,李德全自不敢怠慢了去,赶忙恭谨地应了诺,急匆匆地便退出了书房,不多会,又已是陪着一身整齐朝服的弘晴从外头转了进来。
    “儿臣叩见皇阿玛!”
    一见到起身相迎的诚德帝,弘晴的脸上立马便浮现出了‘激’动万分之‘色’,疾走数步,抢到了御前,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免了,晴儿辛苦了,快快平身罢。”
    眼瞅着弘晴满脸的真诚状不说,见礼的声音也自颤巍巍地饱含着深情与厚意,诚德帝心中不由地便滚过了一阵的愧疚,老脸登时为之一红,忙不迭地便抢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了弘晴的胳膊,和煦无比地便叫了起。
    “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诚德帝虽已是伸手相扶,可弘晴却并未顺势而起,而是恭谨万分地照着朝规全了礼数,方才就此起了身,双眼含泪地垂手而立,那等得见亲人的‘激’动状要多真诚便有多真诚。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晴儿此一去便是一年半,朕****夜夜都在盼着晴儿能凯旋归来,而今,终如愿矣,好,甚好。”
    诚德帝原就是个演技派好手,这会儿表演起思念儿子的慈父来,当真入戏得很,一番动情的话语说将下来,还真就蛮像是那么回事的。
    “累皇阿玛‘操’心,儿臣惶恐。”
    既已决定要跟诚德帝取得和平共处之妥协,在这当口上,弘晴自是乐得陪着诚德帝好生演上一回父子情深的,左右不过就是飙演技而已,却也算不得甚难事的。
    “晴儿不必如此,朕在京师,虽是挂心不已,可相较于晴儿征战四方之苦,却是天地之差矣,罢了,不说这个了,来,且坐下陪着好生聊聊。”
    感情戏这玩意儿虽是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可真要取得共识,那还须得谈了之后方能作数,对此,诚德帝显然是心知肚明得很,也已是做好了跟弘晴讨价还价之准备,自不愿在感情戏上演个没完,待得见彼此已是有了可以‘交’谈的基础,便即拉着弘晴的胳膊,走到了书房旁的一张几子前,示意弘晴坐于其之对面。
    “谢皇阿玛赐座。”
    诚德帝既是叫座,弘晴倒也没矫情,不过么,持礼依旧极恭,待得诚德帝落了座之后,这才恭谦地谢了一声,斜坐在了诚德帝的对面,身形微躬着,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晴儿此去连破群贼,大定边疆,立功至伟,朕甚喜之,有此开疆辟土之伟业,朕百年后,也可无愧列祖列宗矣,幸甚,幸甚啊!”
    诚德帝一来是有愧于心,二来么,也是想着好生安抚一下弘晴,方才一开口,便是好生夸奖了弘晴一回。
    “皇阿玛过誉了,此番之所以能连战连捷,上有赖皇阿玛之洪恩浩‘荡’,下有三军将士用命,我大清数万好男儿热血疆场,马革裹尸而还,要论功,那些牺牲之将士方才是首功也,儿臣实不敢篡天功为己功。”
    只一听,弘晴便知诚德帝这么番夸奖不过是半真半假而已,自不会放在心上,很是恭谦地便逊谢了一番。
    “嗯,朕已下了诏书,但凡在西征一事上尽忠之将士,抚恤一体加倍,断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晴儿且自放心好了。”
    诚德帝对弘晴这等恭顺之姿态显然甚是满意,很是慷慨地便作出了保证。
    “皇阿玛如此厚待,儿臣替那些牺牲之将士叩谢皇阿玛天恩了。”
    此番西征,虽是连战连捷,可牺牲却是不小,前后加起来,足足有三万余将士非死即伤,战果虽大,战损亦是不轻,能为那些牺牲的将士们多争取些抚恤,故弘晴之所愿也,而今,诚德帝既是开了金口,弘晴叩谢起来,自也就多了几分的真诚之意。
    “嗯,此事便这么定了,唔,今番老八造‘乱’,幸得晴儿机警,若不然,社稷倾覆矣,朕自不会与这般‘乱’臣贼子干休,如今朕已是发兵围了老八的王府,至于当如何处置么,朕尤自未决,晴儿对此可有甚想法么?”
    一番父子奏对下来,彼此间的关系似乎大有改善,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如此,诚德帝自不会放过这等趁热打铁的大好机会,但听其话锋一转,已是就此扯到了正题上,表面上问的是如何处置八爷,实际上么,却是想以此为突破口,好生探探弘晴的真实想法,说到底,诚德帝关心的只是他本人的帝王宝座能否保得住罢了。5aahhh+25444345》
    
   

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
    “一切听凭皇阿玛做主,儿臣别无异议。[”
    诚德帝掩饰得极好,眼神里的躲闪以及畏惧轻微得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可弘晴却是一眼便看穿了诚德帝心底里的虚与弱,只不过弘晴的心中并未有甚复仇后的快感,心下里反倒是涌起了一阵伤感与悲哀,当然了,在这等讨价还价的紧要关头,弘晴却是不会让感情左右自己的言与行,自不可能一开始便将底牌翻开,对于诚德帝的试探之言,弘晴压根儿就不接茬,态度恭谨而又坚决地便将皮球踢回了诚德帝的脚下。
    “唔,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老八既欲寻死,朕便成全了其也就是了,判大辟如何?”
    这一见弘晴不接招,诚德帝的眉头自不免便微微皱了起来,此无他,诚德帝压根儿就不在意八爷的死活,他在意的是想从弘晴对八爷的态度中找出些端倪来,而今,弘晴来了个避而不谈,显见心中块垒不小,而这,恰恰是诚德帝最担心之所在,无奈之下,诚德帝也只能是进一步地试探道。
    “皇阿玛圣明,以八叔所犯之事,百死不足赎其罪,大辟都已算是轻纵,然,却恐我天家脸面有失,于皇阿玛之名声亦有大不利,故,儿臣以为革去王爵,圈于盛京或相适宜焉,此儿臣之浅见也,还请皇阿玛圣裁。”
    谈判之道在于一张一弛,对此,弘晴乃是个中之老手,自不会将诚德帝逼得太狠,这一见诚德帝鼻息已是微乱,弘晴倒是没再玩太极推手,而是满脸诚恳之色地建议了一番。
    “晴儿斯言甚善,朕看可行,至于九弟、十弟、十四弟等党附胤禩之辈,也皆如此办理了去便好,晴儿以为如何?”
    诚德帝怕的便是弘晴杀心大起,倘若真要是杀了八爷,那他诚德帝也未见得能有个好下场,此无他,推己及人耳,而今,弘晴既是宽恕了八爷之罪过,想来对他诚德帝的手脚也应不会太过计较,一念及此,诚德帝紧绷着的心弦也就此松下了大半,笑容可亲地嘉许了弘晴一句之后,顺带着连同九爷等人也一并处置了去。
    “皇阿玛圣明,儿臣别无异议。”
    弘晴本意便没打算将八爷等人赶尽杀绝,圈养起来也就足够了,左右这帮家伙在军中的根基都已被挖得基本干净了,就算朝中还有些势力,也不可能再翻出甚大浪来,杀与不杀,区别都不大,相较起来,留着当反面教材显然要更好上一些,不仅如此,还能体现一下宽恕之道,又何乐而不为呢。
    “嗯,好,那朕便下诏三司会审,明定案由,晴儿看何人主审为宜?”
    这一见弘晴对自个儿所言诸事皆无异议,诚德帝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