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子风流-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念头,王太后和张太后都打起精神,王太后道:“这事嘛,还得问问永淳这丫头。”

王夫人道:“哪能问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会错吗?大伙说说,咱们还做闺女的时候,说要嫁人的时候,还都不是抵死不肯,最后如何?这世上的事,终究是逃不过生米煮成,女孩儿能懂什么?”

张太后也觉得王夫人的话有道理,道:“再说,也不是问她怎么样,只是告诉她一声,省的她发脾气。”

公主的事,大家倒不敢多说了,众人得了满意答案,俱都眉开眼笑,对后日的事充满期待。

张太后随即交代嘉靖,道:“陛下,既然到时候王公大臣们都要入宫,就要提早做好准备,这宫里该收拾的都要收拾一下,我和王娘娘打算把慈宁宫收拾下来,让神宫监好好打理一二。”

嘉靖一一应了,也来了兴致,道:“二位母后歇了吧,儿臣去寻红秀说说,这事儿,朕这兄长去说也好,到时候她看中哪个,只要家世不差的,朕便给他做主了。”

不得不说,女人一直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力量,男人们虽然在创造历史,可是却和背后的女人们息息相关,三言两语之间,许多事便已经定了。

……

武备学堂的格局虽然不及皇家学堂,却也可以用宏大来形容。

明武堂和讲武堂一样,都是学堂里中枢。

此时杨一清已经召集了所有的教习训了话,除了让人加紧操练之外,便是择选入宫的人员。

而在这时,却是有人来报,说是内阁那边送来了条子,现在的内阁又从三人缩编为了两人,不是杨廷和就是王鳌,不消说,这定是杨廷和送来的。

杨一清打开条子,里头只有寥寥几句:“杨兄共勉。”

这四个字是杨廷和的笔迹,杨一清重重叹了口气,杨廷和在内阁已经大不如从前,不过依然还是首辅,一方面,他选择了以退为进,所以近来并没有问什么事,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杨廷和对外界的事务很关心,自己刚刚入宫回来,杨廷和就已经接到了消息,而且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可见杨廷和在宫里的耳目很多。

共勉二字,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是暗示此次定要成功,武备学堂的设立,从一开始或许只是用来恶心皇家学堂,可是现在,却又重新赋予了新的意义。

谁曾料到,当今天子对武备的重视如此高,甚至不在正德之下,这就意味着,两个学堂必定大有可为,如此大有可为的东西,自然要牢牢抓在手里。

杨一清眯着眼,将条子收起来,正色的叫来个差役,道:“去给杨公传句话,就说,尽力而为之。”

差役应命去了,杨一清眸光一闪,似乎想到什么,又叫来个差役:“把所有遗孤之后的名单都拿来,老夫要看,一定要功臣的遗孤,尤其是那些死在鞑靼、瓦刺人之下的武官,本官有大用。”

武备学堂的劣势是不似皇家学堂,收容了太多勋贵之后,而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这些遗孤。

杨一清打算在这上头,做点儿文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男子汉当扬眉吐气

千户所衙门,在这小巷里不起眼的建筑里,徐谦亲自登门造访,他是第一次来,看到这里的环境不禁皱眉,堂堂亲军千户所,想不到如此简陋。

老爷子徐昌慢悠悠地吃着茶,听着徐谦说起宫里的事,他不由撇撇嘴,道:“依我看,宫里的意思,是想挑起两个学堂的争斗,陛下这样做,有他的深意。”

徐谦挑了挑眉,不由道:“什么深意?”

徐昌瞪他一眼,才道:“老子要是知道,何必和你故弄玄虚?反正是深意就是了,皇家学堂许胜不许败,这是皇家学堂的第一道坎,至关重要,唯有在宫里大放异彩,才能惹来天下人的关注,更能得到陛下的垂青。”徐昌摇头晃脑地教授着心得:“人活着,靠人家提拔是不成的,得自己有自己的本事,得让别人晓得缺了咱们父子不成,没了咱们许多东西玩不转,只有这样,咱们徐家的日子才好过。别人看咱们徐家好,都以为是有了圣眷,以为徐家是靠着圣眷才有今日,其实他们错了,大错特错,姓徐的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别人离不开咱们的本事,没了路政局,内库就要告急,没了如意坊,许多王公贵族们就得节衣缩食,谦儿,我们现在就要告诉别人,这大明朝没了皇家学堂,所谓的整肃武备,就是个笑话。你懂什么意思吗?拿出真正的本事,让大家瞧瞧咱们的厉害,压倒杨一清,将这皇家学堂办成天下武官的圣地,可保徐家几十年荣华富贵。”

这些话,徐谦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淡淡地道:“就是不晓得那杨一清有什么绝招,他的生源毕竟比我们好。不过此次入宫,幸好并不比武,这倒是我们的强项。”

徐昌笑了,道:“你不要怀着侥幸的心理,虽然现在没说比武,可要是人家不服输的时候提出演武呢?咱们徐家输不起,姓杨的难道输得起?他可是执掌边镇数十年的人物,若是被你这样的毛头小子压着,你想他会甘心吗?”

徐昌的话让徐谦顿时恍然大悟,是了,自己一直怀着侥幸的心理,总是想着按规矩来,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在这个规矩中渔利,可是却忘了规矩的制定者不是自己,你按规矩来,人家会按规矩来吗?

徐谦冷冷一笑,道:“他没规矩,那么咱们也不按规矩来。”

徐昌笑了,突然奇怪地看着徐谦,道:“你这家伙越来越像爹了,以前你是书呆子,现在满肚子都是阴谋诡计,哎……其实爹还是听想念你做书呆子的时候,那时候你什么都不想,每日之乎者也,也没这么多坏主意,更不会想到去坏人的规矩,莫非这是天意?咱们姓徐的合该发迹,所以让你开了窍?”

徐谦苦笑以对,他能说什么,以老爷子的认知,也只能这样的思考,这个秘密他一直藏在自己的心底,自然不能向人提及。他沉默了一下,才道:“那么儿子去做准备了,先把人选拟定出来,今日好好操练一下,明日让他们歇息一天,后日便进宫。”

父子二人道别,徐昌站起来,突然想起一件事,道:“学而报,你有没有在京师开办的打算?你那叔父写信来,说是若是可以,可以让赵梦婷北上。”

徐昌问这问题的时候注视着徐谦,一动不动,似乎也在看徐谦的态度。

徐谦笑起来,道:“赵小姐要来,那好极了,不过京师凶险,却非其他地方可比,办报的话,时机未必成熟,毕竟在江南那里,说错了话倒也无妨,无非就是和人对骂而已,可是在京师说错了话就不同了,不过咱们可以折中一下,先在京师办个学报,暂时以文章和故事为主,不要搀和进时事,想来不成问题,这件事,爹来安排吧。”

徐昌苦笑:“那爹再问你,赵梦婷来了,住在哪里?”

徐谦不由咋舌,懊恼地道:“不妨住在家里怎么样?”

徐昌叹口气,道:“果然有乃父之风,吃了碗里还看着锅里,就怕稚儿那边不肯,她可是有身孕的,你自己悠着些。”

徐谦气势如虹地道:“我一没偷二没抢,怕个什么?”

口里这样说,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他可不是古人,毕竟还是有那么点现代人思维,若是按照古人的思维,或许不会有什么负担,可是……

徐谦苦苦一笑,不过他本是乐观的性子,过不了多久,就将这麻烦抛之脑后,坐轿到了学堂,召集教习们先是开了个会,这些教习倒是一个个跃跃欲试,徐谦最后道:“皇家学堂自然不会输武备学堂,不过要及早做好准备,此次入宫的名额只有二十人,大家集思广益,拿出个名单出来。”

众人商量了一通,倒是拿出了一份名册,徐谦看到陆炳、王蛛都在,并没有说什么话,倒是在名单的末尾看到了齐成二字,请了周泰来问,道:“这个齐成,是不是那个屡犯学规的家伙?”

周泰解释道:“此人虽然屡犯学规,不过平时操练倒是用心,卑下觉得他可以试试。”

徐谦点点头,道:“那么就是他了,也不能全都挑好的去,总得选一两个差的,省得别人说咱们不能一视同仁,这二十人要麻烦周教习亲自调教一下,明日再让他们歇一歇。”

周泰点头,应命去了。

两个学堂的事在朝廷上层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期待,对于贵族们来说,多少都有亲戚在皇家学堂里,心里生出期待,想看看这皇家学堂到底鼓捣出了什么名堂,至于那些家里有人入了学堂的自是不必说,做娘的都是一整夜的睡不好,做爹的表面上淡定从容,心里却在打着小九九。

其实把儿子送进去,无非就是希望博个皇家学堂的名头罢了,一开始倒也没有注意,原以为会和国子监一样,镀镀金也就是了。谁晓得人家是真的办学,几个月下来,居然一趟回家的机会都没有,毕竟是心头肉,心里少不了惦记。

而大臣们也颇为期待,他们倒不是对这个有兴致,只是想见识一下杨一清的高明手段,杨一清毕竟是曾经名动天下的人物,他亲自调教出来的学生倒是让许多人想见识一二。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反对建学堂的,觉得这是徒费内帑,此次也希望从中寻出毛病来,好拿来做证据好好抨击一番。

上层如此,坊间也渐渐关注起来,风潮就是如此,百姓们无所事事,最喜欢的就是秘闻或者是稀罕事,尤其是皇家学堂最是神秘,每日在朝阳门那边听到操练声震天的响,却不知有什么成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竞争,有了竞争,大家自然来了兴致,想看个胜负出来。

有一家如意坊下设的赌档已经开了盘,不少赌客趋之若鹜,不过大多数人买的却是武备学堂胜,徐谦的名头虽响,可毕竟生嫩,又没有练兵、带兵的经验,而杨一清则不同,此人乃是天下闻名的人物,在边镇人称杨相公,主持过不少的战事,让很多人看好。

大家好不容易地捱到了武备学堂和皇家学堂进宫的这一日,一大清早,无数的人穿戴一新,便往紫禁城去了,其中贵族和大臣走的是午门,至于命妇女眷人等走的却是神武门,直接往后宫去。

在皇家学堂里,徐谦一身簇新的大红官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二十个挑选出来的皇家校尉。

这里是讲武堂,已经摆上了餐桌,二十余人围着餐桌,桌上摆了糕点、茶水,徐谦先是吃了口茶,道:“人活在世上靠的就是一口气,常言说的好,人不可争一日之长短,不过对于你们皇家校尉,本学就以为不然了,皇家校尉应当处处去和人争,处处和人去抢,大丈夫在世,要的就是扬眉吐气,要的就是此生无憾。武备学堂算什么东西?你们身份比他们高贵,你们操练的时间并不比他们少,你们是本学亲自调教出来的,难道比不过他们?此次入宫不必惊慌,一切都听命行事便是。若是遇到本学不在的时候,陆炳……”

陆炳连忙道:“卑下在。”

徐谦道:“那么就交给你负责,还是那句话,平时是什么样子,入了宫就是什么样子,还有那个那个谁……”

说到那个那个谁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不晓得徐谦说的是谁。

“是了,就是齐成,齐成在不在?”徐谦猛地想起这个名字。

齐成就在人群里头,听到徐谦唤他,连忙苦笑,道:“大人有何吩咐?”

徐谦郑重其事地道:“人犯错不打紧,这一次,要争口气,不要丢了本学的面子,晓得吗?”

齐成其实听到自己有入宫的名额,还是颇为高兴的,带着兴奋地道:“是。”

徐谦便道:“好了,用了早饭,立即入宫!”

第四百章:庆生

率着二十个校尉入宫,徐谦可谓牛气哄哄。

当然他也晓得,在这重文轻武的时代,这实在是被人看作是脑残之举。

脑残就脑残,毕加索是脑残,哥白尼也是脑残,徐谦不在乎,况且他绝不会这样悲剧,只要自己过得好,管别人这么多做什么?

到了午门,徐谦自是入宫,而陆炳等人也没有让他们卸下兵器,而是直接先安排到偏殿候着。

嘉靖在崇文殿里举行了朝议,百官不能进入后宫,所以只能在这里庆祝张太后生辰。

只怕这个时候最是哭笑不得的就是杨廷和,原以为自己能拉来张太后为盟友,里应外合,谁晓得张太后对他是愈来愈冷淡,而嘉靖对张太后大献殷勤,实在让人心里不舒服。

后宫里头没了内应,内阁之中又有王鳌掣肘,现在的杨廷和实在有那么点儿悲剧。

嘉靖今日显得格外的精神,叫了百官平身,代张太后承了百官的情,随即咳嗽一声,道:“朕近来很高兴,宫里呢,是母后的生辰,朝廷呢,近来吏治又有了好转,江南那边将士用命,倭寇苟延残喘,灭亡只在即日。如今国泰民安,已显中兴之兆,这皆赖的是祖宗保佑,众卿奋命哪。今日虽是太后生辰,不过朝议不可废,众卿有何事要奏吗?”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站出来的,乃是福建科道御使。

他皱眉道:“微臣听说,福建、浙江一带,官军屡屡大捷,倭寇闻风丧胆,可是前几日,浙江巡抚又派了人来朝中催粮,说要定倭寇,非加粮饷十五万,犒劳三军,才可一鼓而定。微臣私以为,既是倭寇已是穷途末路,为何还要大面积的加饷,莫不是江南那边有什么变故?”

这位御使叫蒋彪,乃是杨廷和的门生。

先前嘉靖还说有了中兴之兆,这个蒋彪竟是如此没有眼色,直接怀疑江南那边的捷报有问题,这等于是赤裸裸地打了嘉靖的脸。

嘉靖的脸色果然有些挂不住了,他看了王鳌一眼,又看杨廷和一眼,随即冷笑道:“将士们辛苦,犒劳一下也是情有可原,况且虽然捷报不断,可是浙江巡抚的奏书却是说,倭寇退居海盗,以此为跳板,负隅顽抗,官军要破敌,却还需半年之功,这是情有可原的事,言官固然是风闻奏事,可是全凭想当然就大放厥词,尔需慎之戒之。”

蒋彪倒也无话,道了一句微臣万死,便退到一边。

杨廷和趁机道:“既然倭寇弹指即灭,那么陛下平倭大计之中设江南总督,总督平倭事宜之事,是否继续进行?”

这又是个难题,现在江南的情况不错,那么设立总督府,都督平倭事的主意显然就显得有些鸡肋了,这个江南总督,是设呢,还是不设呢?假若设立,现在看来是杀鸡用牛刀,可要是不设,对嘉靖来说,这是他第一次亲自拟定出来的大策,而且已经公布天下,显得有点面子搁不下。

当然,假若大家都当作这件事没有发生,嘉靖显然对这江南总督没多大兴趣了,最后销声匿迹就好了,只要能有大捷就好。

可问题在于,杨廷和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嘉靖若是摇头说个不字,似乎也欠妥当。

嘉靖只得微笑道:“倭寇源源不断,固然是有官军威慑,可是他们依托海岛,一时之间也难以剿灭,不彻除倭患,朕终究心中难安,只是总督一职,谁可担当?”

总督这东西虽然早已有之,也不是常设,一般都是以尚书的身份下放到地方暂代总督,把事情解决之后,就召回京师来。江南总督职责重大,可不是开玩笑的,问题在于,派谁去才好?

既然要派人,那么首先级别一定不能低,这个人必定要是尚书、学士级别的人,一般的什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类,显然还不够资格,当然,部堂里的侍郎加为尚书,兼总督一职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眼下朝廷里有这个级别的只有这么点人,掐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派谁去好呢?

南京的那些尚书,那是别想了,这些本来就是失败品,提出来肯定会招致反对,而京师的这些安安分分地呆在京师舒服得很,谁愿意去江南?都说平倭,都说倭寇即日就要灭亡,天知道要灭到什么时候,若是人家倭寇老是原地满血复活,你这余生莫非都要耗在那上头。

大家都不吭声了,尤其是那些够了级别的,个个耸拉着头,充耳不闻。

杨廷和微微一笑,道:“老臣倒是有个人选。”

嘉靖顿时打起精神,道:“爱卿但言无妨。”

杨廷和道:“翰林侍读学士李时,可以担当大任。”

众人一听,都松了口气,李时这家伙?前些日子倒是据传他有入阁的机会,毕竟是侍读学士,品级不高,可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出来便是尚书、侍郎的级别,运气好的能直接入阁,去做个总督,资历上是绰绰有余的,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想去,好不容易提出来个人选,你若是反对,别人肯定说,那就你去吧,这不是倒霉吗?

倒是李时和王鳌俱都呆了一下,毛纪垮台,李时是很有机会问鼎内阁的,李时什么都不缺,现在人脉有了,资历也够了,陛下显然也不太嫌弃他,现在跑去江南做总督,这分明是杨廷和的调虎离山之计。

王鳌正要反对,却听杨廷和借着道:“陛下,李学士代表朝廷节制各省、各部平倭最是恰当,他在翰林中已任职二十年,满腹经纶,在平倭同时,还能教化一方百姓,微臣始终以为,倭寇要平,可是这教化也不能荒废,况且现在各部的人手本就不足……”

嘉靖本来就有点骑虎难下,平时对李时也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他已经看出许多人不肯去了,好不容易来了个人选,倒也不以为意,至于李时的能力,嘉靖也不抱什么希望,一个在翰林呆了二十年的书呆子能有什么用?不过现在江南屡屡大捷,胜利在望,现在不过是走个形势而已,嘉靖便应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内阁速速拟旨,呈送宫中便是,就任李爱卿为南京兵部尚书,兼江南总督,即可赴任,节制江浙、福建。”

李时此时的心情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好几次都有问鼎内阁的希望,结果次次都不顺利,现在加了江南总督,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够回来,而且这大明朝也没有总督入阁的先例,莫非这辈子是和阁臣无缘了?

此时此刻也容不得他说个不字,只得按捺住心里的不甘道:“微臣定然幸不辱命,全力以赴。”

嘉靖已是不耐烦了,道:“张太后生辰,已在慈宁宫设宴款待王公,就此散了吧,若受了张太后相邀的文武大臣,可随朕同去。”

嘉靖散了朝,其实外朝的官员受邀的并不多,也就是几个历经数朝的老臣而已,如王鳌,如杨廷和之类,这是国宝级的人物。

倒是那些王公贵族却是不少,徐昌父子也在其中,跟着嘉靖浩浩荡荡地至慈宁宫,慈宁宫里已是加强了警戒,几乎所有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