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袁氏-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吉吩咐陈到与纪灵二人将五千兵马寻地扎寨,自己带着袁烈和袁洪二人领着几十亲兵缓步走向郡守。


    “我等来此有劳郡守大人亲自相迎,真是愧不敢当。”袁吉走到郡守面前拱手施了一礼说道。


    “袁督曹不必如此,我等出迎非为你等,而是为你等举义兵先灭汝南贼寇,现又入颍川助朝廷剿贼之义举。”郡守笑呵呵说道,“袁督曹真乃高义之士啊!”


    “是啊,是啊!”站在郡守身后的众官吏都是连声附和道。


    袁吉微微一笑道:“想我袁家乃是四世三公,身为袁家子孙,怎可不与国分忧?我等出义兵皆是我袁家作为朝臣的本份。大人不必夸赞我等。”


    “呵呵,你们袁家可真是一代强如一代啊。袁督曹年少有为,他日必可成为国之栋梁。”郡守微笑道。


    袁吉笑着向郡守弯身拱手施了一礼,却是不答。这时,站在郡守身后的一官吏却是走到郡守面前,说道:“大人,袁督曹已经来此,我等何不进城再叙?这城外风沙甚大,可不是相叙的好地方。”


    “对,对,对,你看我,只顾着和督曹说话,却是忘了与督曹接风洗尘了。”郡守一拍脑门,一脸歉然,道,“督曹远来疲倦,我已令人备下酒席,咱们还是进城在宴席上慢慢相叙如何?”


    袁吉看了一眼站在郡守身后的那一官吏一眼,见其向自己点头微笑,袁吉不禁有些诧异。不过袁吉将诧异隐入肚中,向郡守施了一礼,道:“既然大人盛情邀请,吉便是却之不恭了。不知大人身后这位是?”袁吉指了一下刚才的那一官吏。


    郡守回头一看袁吉所指,于是笑道:“哦,这位是我的主簿陈温陈近南,乃是汝南人氏。”


    陈温见郡守大人将其介绍于袁吉,于是微微笑道:“袁督曹真是贵人多忘事,连以前的忘年之交都不认得了吗?”


    “哦,你们居然是旧识?”郡守疑惑地问道。


    陈温微笑着点了点头。袁吉想到,这个陈温莫不是以前那个袁家三少爷结识的好友?自己现在已经占了别人的身子,可不能让其以前的好友给识破了。


    “哦,原来是近南兄啊。哎呀,小弟好久不见老友,乍一看却是没有认出,还请多多见谅啊!”袁吉忙向陈温弯身施礼,赔罪道。


    陈温一把将袁吉扶住,笑道:“都说是老友了,还说什么赔罪不赔罪的?”


    “呵呵,陈主簿说得对,督曹就不要在这赔罪了。大家不如回城,在席上敬酒赔礼岂不是更好?”郡守走到两人中间笑着说道。


    “大人说得是。”袁吉与陈温二人同是向郡守微笑拱手道。


    接着众人便跟于郡守身后进了平舆城。


    平舆果然不愧为郡治,其繁华程度是远于汝阴城。由于汝南黄巾被袁吉消灭,使得贼军还是没有来得及祸害到平舆,否则的话,平舆如何能够保持如今的繁华?


    在酒席之上,袁吉首先便是敬了郡守一杯,感谢郡守的盛情款待,其次袁吉又向陈温敬酒,以向其赔罪,最后袁吉又向在座的其余众人敬酒。众人皆因袁吉为袁家子孙,自然是要给袁吉一些面子,来回地向袁吉敬酒,以此来感谢袁吉代表汝南出兵协助朝廷的高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袁吉对于此次来平舆的目的很是清楚,便是要接受郡守给他准备的一千精锐以及一些辎重粮草。所以袁吉见郡守正在兴头上,于是便将此事委婉地询问了一下。郡守听罢,连连保证,说已经将准备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叫袁吉尽管放心,说等吃过饭以后,便让陈温带着袁吉前去接受。


    袁吉听到郡守如此之说,再看看陈温对着他微笑点头的样子,立马便畅怀开来,连向在座的众人敬了数杯水酒。本来袁吉也没打算想郡守会答应将那一千精锐和若干辎重粮草兑现。有郡守赠送的这些,对于袁吉来说只是起到颈上添花的作用罢了,有更好,没有也没什么事。


    吃过宴席酒之后,郡守便着陈温带袁吉前去平舆军营接受那一千精锐和粮草辎重的事。袁吉与陈温并排走在路上,袁烈与袁洪走在袁吉身后。


    陈温看了袁吉一眼,微笑道:“几年不见,少伟兄的变化可真是大啊。”


    “哦?有什么变化的,我不还是我吗?”袁吉心中略有些紧张地说道。


    “呵呵,你当然是你了。我是说,想当初那个始终不愿入朝为官的少伟兄,如今怎么开始热衷于功名利禄了?以前我便是劝你入官,你还将我痛骂一顿,如今你自己却是…哈哈。”陈温笑着摇了摇头。


    袁吉挠了挠脑壳,笑道:“人总会变的吗?再说以前我不愿为官,那是因为官官相护,官场黑暗。如今张角率贼军攻城略地,祸害天下百姓,我为了天下百姓也不得不做个一官半职的,以此乃保护治下一方百姓的平安。”


    “哈哈,少伟兄可真是会开玩笑。保一方百姓平安?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汝阴县令,只是保的一县的百姓。这大汉的天下郡县何其多?你若是真心地想要保的一方百姓平安的话,那你就不可只安于做一小小的汝阴县令。兄长希望你今后能够做到一州之长,那样才能庇护更多的百姓。”陈温盯着袁吉的眼睛肃然道。


    袁吉听了陈温的一番所说之后,知道眼前的这个人也是一个关爱百姓的好官。袁吉也是为其所言有些触动,看着陈温的眼睛,拱手作色道:“近南兄尽管放心,吉已经洗心革面,立志做一个清官,将来有能力的话,定要保的一方百姓安宁,生活安居乐业!”


    “哈哈,有少伟兄这一番话,温心定矣。温相信,凭着你们袁家的势力,你将来前途必然无量。温等的便是你那一句话,呵呵。”陈温愉悦地握紧了袁吉的手说道。


    袁吉也将陈温的手紧紧握住,两人相视一眼之后,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正文  第二十七章:颍川战况

更新时间:2011…08…30 09:01:22 本章字数:3363


    “郡守大人交与你的一千精锐和若干辎重粮草,你尽管放心,此事皆是由为兄一力操办的,不会有任何的差错的。”陈温手捋胡须笑着说道。


    “有近南兄来安排,吉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袁吉笑道。


    陈温收敛笑容,定定地看了袁吉一眼,道:“少伟随我来吧。”


    袁吉见陈温忽然间收敛笑容,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袁吉却没有傻到去问为什么,只是郑重地向其点了点头。


    在陈温的帮助下,袁吉他们很是顺利地接受了郡守为其准备的一千精锐之士,还有大量的辎重粮草。


    那一千军士皆为步卒,非常的雄壮,果然不愧是从各个县挑选出来的。袁吉等人见了喜不自胜,也为郡守大人如此得慷慨大方所敬佩。那一千军士虽然还比不上袁吉从汝阴带出的两千老兵,但是却比那从俘虏的贼军中选拔出来的刚刚成军的三千兵士,不知强上了多少。


    郡守所送的这一千精锐之士由于都是今日才从周围各县选拔而出,所以暂时还没有能够安排统领他们的军官。也正好此时袁吉上文要代表汝南率军北上,郡守也就将此一千军士作为袁吉率军北上的奖励,赠送与袁吉。


    袁吉他们在接受了一千军士和若干粮草之后,当晚便向郡守大人告辞,准备第二日继续向颍川进发。


    郡守知道袁吉此次率军北上颍川,乃是为朝廷大军助战,片刻也是耽误不得的,所以便没有出言挽留袁吉他们。郡守大人只是带着平舆的乡绅富豪在第二日的清晨在城门口为袁吉他们送行。送行的时候,郡守要袁吉他们若是他日平贼成功一定要回到平舆,到时必会再好好地款待。


    袁吉在感谢郡守大人赠送的一千军士和若干辎重粮草之后,又是向一旁的陈温拱手告别。


    陈温只是微笑着向袁吉点了点头,道:“祝少伟兄此行能够旗开得胜!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还望少伟兄多加小心,要时时刻刻地保护好自己!”


    袁吉微笑的脸庞露出了些许感动之色,道:“呈近南兄吉言,吉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战场之上我也会照护好自己的。”接着袁吉又向送行的众人拱手道:“请诸位大人保重!”


    “督曹大人保重!”


    袁吉对着众人点头之后,便抓住缰绳,一翻身上了马,再次向众人抱了一拳,接着右手一挥,对着身后的传令官喊道:“出发!”


    众传令官得令之后,纷纷拨转马头,双脚急夹马腹,快速沿着大军奔驰着,传达着袁吉起军出发的命令。


    军中的低级军官听到命令之后,纷纷对自己的部曲呵斥起来。六千大军在各自的长官的呵斥下,缓缓地开始起步,高举着手中的戈矛,开始浩浩荡荡地向北而行。大军渐渐地远离了汝南郡治平舆。


    ……


    袁吉此时一身戎甲,头戴一冠熟铁盔,腰配青龙剑,座下是一匹枣红马。袁吉的身后是袁烈、袁洪、陈到和纪灵四将,除了纪灵是手持一把三尖两刃刀之外,其余三人皆是手持一杆银身铁头枪。陈到与袁烈二人是身穿银色锁子甲,头戴银色豹头盔,胯下一匹白龙马;而袁洪与纪灵二人却是身穿黑色锁子甲,头顶黑色虎头盔,胯下却是一匹乌锥。


    五人领着身后的六千大军向着颍川进发。在离开汝南郡治平舆五六天之后,大军来到了汝南顶城地界。


    “大哥,我们离颍川还有多长的路程?”连续行军了十天,却是始终没有到达颍川的地界,袁吉不禁有些烦闷道。


    袁烈怎不知袁吉的心情,于是安慰道:“三弟不必焦急,我们离颍川已经不远了。前方便是顶城,过了顶城,再行个几天便可到达南顿,出了南顿便是颍川的地界了。”


    袁吉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接着又是喃喃道:“这都快要到四月了,不知道现在朝廷的大军在颍川和贼军交战的情况如何。”


    袁吉所说的声音虽小,可是像袁烈、袁洪等这样习武之人,耳目都是比一般人要灵敏得多,怎么会没听到袁吉所说的话语呢。


    “三弟放心,我们所派到颍川的探子,想必这几天便会回来,到时一问便知。省的如今什么也不知道,却是在那猜想,弄得自己精力憔悴。”袁烈微微笑道。


    袁吉听罢,不禁尴尬一笑,道:“大哥所言,吉受教了。”


    “主公,前方既然是顶城,我等今晚是否要在顶城郊外安营扎寨?”身后的陈到一抱拳,问道。


    袁吉抬头看了看天色,见天色还早,于是说道:“不必了,如今这天色尚早,我们还是快点离开前方县城,在野外安营扎寨吧。我不想因为我们而使得前方县城百姓惊惧。”


    “诺!”陈到抱了一拳应道,接着便传令各军加快行军速度。


    “传令兵何在?”袁吉大声喊道。


    “属下在。”一个传令兵从大军之中翻身下马闪了出来,来到袁吉的面前,抱拳道。


    “你速速拿我令牌通知前方县城县令,便说这是郡守所派遣到颍川为朝廷助战的大军,让其等不必惊慌。再告诉其,我等大军只是路过不会在此停留,叫其不要准备任何事物。”袁吉从腰间将代表自己身份的那块腰牌交到传令兵手中,说道。


    “诺!”传令兵小心翼翼地接过袁吉递过来的腰牌,转身离去。


    袁吉等人领军向北又是行了将近七天的时间后,终于走出了汝南郡,来到了颍川界线。而此时袁吉很早便派出去颍川查探军情的探子也回来了。


    据探子回报说,朝廷大军在颍川的兵马主要是由中郎将皇甫嵩与朱俊两人率领。起初两人是分兵进击张角之弟张梁与张宝二人。由于贼军势众,官军兵少,再加上官军大部皆为新募勇士,所以与贼军交战败多胜少。


    朱俊率军与张宝部将波才斗旬日,不敌,退于长社。皇甫嵩寡不敌众,也退于长社与朱俊合兵一处。波才率贼军围城日夜攻打,死伤无数,却是未能攻克长社。虽如此,官军却是连日作战,人数渐少,士气也是极为低落。长此下去,如果没有援军的话,长社迟早是要陷落。


    可以说,如今的颍川状况是极为堪忧。


    得到探子的报告之后,袁吉趁着夜晚大军安营扎寨的时间,将袁烈、袁洪、陈到和纪灵四人召到中军营帐之中。


    “如今颍川的战况想必你们也是知道的了,你们说说现在该怎么办?”虽然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上都说这颍川的官军最后还是战胜了黄巾贼,但是真的身临其近之后,袁吉又不得不小心起来,毕竟这史书可都是朝廷的史官写的,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胜利了啊!


    “如今这朝廷大军被围,士气低落,若是没有援军前去相助的话,恐怕迟早会被贼军歼灭。我想,以皇甫嵩和朱俊两位老将军的才智,恐怕早已派人向朝廷乞求援军了。”一旁的袁烈低头沉思了少许,缓缓说道。


    “朝廷会派援军吗?”纪灵满脸疑惑地问道。


    “一定会的。毕竟朝廷所派出的三支主力大军,如今有两支已被贼军包围。若是朝廷坐视不理,等这两支主力被黄巾贼军歼灭的话,那么到时朝廷所有派出去剿贼的大军士气必然会大落。天下臣民也将对汉室失望至极,那时天下必然会分崩离析,张角等贼军士气也将会大涨,取代这汉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可是朝廷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朝廷必会派出援军,而且这援军的行军速度以及领兵之人也必会不凡。”袁烈侃侃而谈道。


    袁吉心中不由得一动,这援军莫非便是曹操、孙坚,还有刘备这些以后的不世霸主所率领的军队?


    看来这史书上说得没错了,朝廷派军援助那是一定的,颍川的官军最后取得胜利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等马上便要进入颖阳了,之后离长社也是不远。我等现在是坐等朝廷援军到来之后和他们一起救援长社官军,还是继续向长社进发,趁贼军不备,突入长社和官军会合?”陈到抬头向众人问道。


    众人在沉默了少许之后,都将目光放到袁吉的身上,想知道袁吉是怎么想的。毕竟据探子来报,围攻长社的贼军有一二十万人,要是去长社和官军会合的话,这六千大军放到那些贼军之中估计也就冒个泡。


    袁吉想了一会儿之后,实在是拿不住主意,于是便看向袁烈,道:“大哥,你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到底应该是去,还是不去?吉脑中混乱,实在是没有主意。”


    袁烈见袁吉问起自己,便低下头,眉头紧蹙,努力地思考了半会之后,忽然抬起头来看着袁吉的眼睛,缓缓说道:“依烈之见,我们应去!”


    袁吉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又是转头看向一边袁洪,见袁洪也是坚定地向其点头之后,袁吉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我等便率军前往长社。寻敌一薄弱之处,然后凿穿贼军直奔长社,与城中官军会合。”


    众人见袁吉已经决定率军前去长社增援,便齐向袁吉抱拳应诺。


    此时袁烈却是面露诧异之色,向袁吉歪头问道:“三弟为何不问问烈为何要求现在便进军长社,而不是等待朝廷援军到来之时再进军长社呢?”




    正文  第二十八章:进军长社

更新时间:2011…08…31 11:41:45 本章字数:3357


    袁吉微微一笑,道:“弟刚才也是想过了,进军长社的利是大于弊的。现今朝廷剿贼大军已被贼军所围,士气衰落,若是贼军自己不犯什么错误或是朝廷没有援军的话,长社必陷。如今颍川四周属于朝廷的大军便只有我们一支,我们现在前去长社救援的话,便等于雪中送炭。等到朝廷所派援军到来,击破贼军之时,我们便是救援头功。若是等朝廷援军到来,再一起前往长社救援的话,我们岂不是成了颈上添花?纵然有功,亦不大矣。”


    众人沉思片刻,皆点头称善。


    袁吉接着又叹了一口气,说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一路大张旗鼓地从汝南进军到这颍川,便是为了替朝廷大军助战。若是今后有人向朝廷告我等一个隔岸观火,坐视不援的罪名的话,那便不美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进军长社与官军会合都是必须的了。”


    “呵呵,好你个三弟,原来你已经早已想过此事了,怪不得烈说要进军长社,你没有问为何呢。三弟所言也正是烈心中所想的。”袁烈呵呵一笑道。


    “大哥勿怪,吉也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见的嘛,要是诸位要等朝廷援军来时再进军长社的话,吉也是会赞同,不会反对的。到时这坐视不援的罪名,吉一人承担便是了。”袁吉笑道。


    众人眼光皆是看向袁吉,袁吉被看得心中有些发毛,忍不住道:“大家为何如此看我?”


    袁烈道:“请三弟以后不要说如此话,我们追随于三弟你,便与你为一体。要是有什么罪名的话,岂可让你一人承担?再说我等的建议有时并不正确,三弟更应该有所分辨,有所斟酌,万万不可偏信人众之言。正确者应从之,错误者应摒之。”说完袁烈向袁吉拱手施了一礼。


    听到袁烈如此说之后,袁吉心中不由得一震,连忙向袁烈拱手回礼,正色道:“听大哥如此一说,吉受教了。”


    袁烈见袁吉一脸的严肃之色,知道袁吉已经将自己的话给听进去了,于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三弟,如今我们进了颍川地界,再过几日的话便要到颖阳了。这进了颍川郡之后,我们说不定就会和贼军交战。我们这六千大军若是如此浩浩荡荡地向长社进发的话,想不让那些贼军知道,估计是不可能的。若是贼军知道我们来援助长社被困的官军的话,到时一定会分兵来阻。我想若是如此的话,我们可能还没有到达长社就会被贼军包围。到时不仅救不了长社官军,自己也会搭上。”一旁的袁洪想到要去和长社的官军会合的前景,不禁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二弟所说的没错,所以我们今后的行军便要小心一点,千万不要让贼军知道颍川还有一支援军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