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叛徒-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区里面,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种训练场地,这些关在里面的大兵每天都在器械上面发泄旺盛的精力,齐天林很费了点心思,从黑市上给亚亚搞了一支AK102,这种AK步枪是通用北约子弹的,战友之间的子弹通用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亚亚这土鳖又用惯了AK,所以也只能这样了。

小黑人也如释重负,他一直都擅长近战,那么努力的训练狙击实在有点强人所难,齐天林还帮他在黑市上买了套AK消声器和瞄具,欢喜得很,天天晚上都坐在桌前仔细擦拭。

齐天林出去的次数很多,不是在黑市上买点武器装备,就是到德阳电子那边借口和那几个讨论细节,到后来,那边都不怎么检查他的证件,混了个脸熟,自然也看到门口那面墙上老鹰和导演的身份牌一直挂在那里……

这天,马克接了个电话,低语一番,回头就给齐天林一个手势,准备出发……

给亚当斯简单的请假两天,再给詹姆斯和亨克说了一声,还是那部毫不起眼的丰田轿车,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三人就带着装备,到和德阳那几人约定的一个城外路边,没等多久,一架真的看上去很袖珍的羚羊直升机就飞过来,下来个家伙,点点头就把丰田车开走,三人赶紧爬上去,后面的座椅照例已经拆掉,那个医疗兵就坐在后面地板上,指指几个固定环,三人熟练的拉出自己腰上的挂钩挂住,羚羊一个急速攀升就离开地面,直奔山区而去。

靠在后面的舱壁上,齐天林看见两个突击手熟练的操作直升机,一个驾驶,一个导航,确实速度和效率高很多倍,低下头最后整理一下自己的装备……

因为有可能是三四天的野外追击,所以每个人都携带了一个3D背包,带了一些必要的单兵口粮和能量棒,每人一个三升的水袋外加比较多的子弹携带量,为了尽量降低携行,都没有穿厚重的战术背心,都是内穿防弹背心加战术挂兜,也就是类似华国军队七十年代喜欢用的那种子弹袋,由于目标任务单一,没有携带任何多余的装备,只是在直升机上多携带了一些给养。

羚羊的时速有200多公里,一个小时不到就选择一个距离目标点大约几十公里外的无人山地降落,因为太近,直升机的声音会被察觉,六个人跳下来,娴熟的折叠旋翼,拉开一张伪装网,再利用一些植被伪装,就把直升机藏在人迹罕至的山腰背后,略微调整,就由一名熟悉阿汗富山地状况的突击手和亚亚一起在前面,每个人间距大约十多米,开始山地行军。

事先就已经约定过通用频率,马克就趁着这个时间进行战情通报:“最新的卫星图片显示线人所指的房屋确实出现了扎赫里的身影,结合以前的图片资料,应该有80%的把握,然后线人汇报这个山村是扎赫里一个部族亲戚的家,所以比较有把握,这里的武装人员也就十多人,最近的别的村庄也在六十公里以外,没有交通工具,所以我们的危险性不算大。”

其他几人都听着,默不作声,只是在斜斜的土黄色山脊上慢慢行进。

作为山地作战,包括战术挂兜在内,六人都采用沙色作战服,连枪支都用沙色布条包裹起来,那两个突击手估计是长期在这一带活动索性就是把步枪漆成了沙色,看上去很斑驳,弄成这样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

只是一人是M4步枪,一人是SR25步枪,在这样的荒山野岭,经常都是这山打那山,M4的射程真的不够,后者的威力就好很多。

医疗兵和马克也是用的M4步枪,没有携带机枪,这么远的距离携带机枪太消耗体力了,齐天林也不愿当这种怪物。

亚亚的黑色AK步枪也缠着沙色布条,重点是他自己从头到尾都包得严实,沙色阿拉伯围巾在头上扎住只露出眼睛……

齐天林算是携带东西最多的,他自己额外多背了一个包,还把亚亚的3D包也背在自己背上,他也是唯一一个携带两支步枪的,M40狙击步枪在这样的山地才是最有杀伤力的,那支高级M4步枪不过是个支援武器。

一行人在同样沙石遍地的荒山上行进,避开了山脊暴露轮廓,距离稍微远一点,不使劲分辩,都不会发现这些蠕动的小点是几个武装人员。

三个小时后,终于远远的看见那个叫艾卡什的村庄,马克远远的用望远镜和手中的卫星地图对比了几秒钟,肯定:“没错,就是这里……”,两个突击手和医疗兵就熟练的在山背后开始建立前线阵地,亚亚到左侧山巅建立观察哨,齐天林则和马克去右侧的山顶开始进行狙击观察。

艾卡什村庄坐落在这一带特有的山脉中间,依山而建,二十来户低矮的土房散布在半山到山谷之间,山谷两边之间的距离在一千五百米以上,躲在对面山谷进行狙击肯定不太现实,这种距离的狙击,通常都要修正射击好几次,实在不利于暗杀,而且要得到扎赫里确切死亡的信息才能完成任务,狙击手更多时候就是辅助手段了。

村庄背后就是陡峭的山脉,非常荒凉,没有树林可以遮挡,没可能从山顶速降下去不被发现,山谷里面同样有点荒芜,没有什么可以借助的隐蔽物,攻击小组只要靠过去,四五百米内,基本就是活靶子……

也许这就是扎赫里选择这里作为藏身之所的原因。

没有过多犹豫,马克取出那具顶级的10X50视得乐望远镜就开始进行攻击计划观测,齐天林摘下背上的M40步枪开始进行细致观察,选择自己的狙击阵地,制作射程卡。

当然,在这样的野外狙击,瞄准镜反光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很多美军都是采用蜂窝盖在瞄准镜外消光,效果很好,齐天林则是喜欢采用欧洲军队使用的形式,用胶带把瞄准镜前面物镜蒙住,只留下一道一厘米宽的缝,因为他也说不出来的光学原因,被遮挡了大半的瞄准镜其实一点没有影响。

马克的望远镜也是这样处理的,直接在橡胶镜罩上挖了两个长方形的小孔,细细的搜索观察山谷对面的村庄。

马克已经指认过扎赫里出没的那两栋房屋,齐天林重点观察,还在手边的射程卡上简易的绘制出了村庄的平面简图,详细到屋边某些植物的位置和高度,因为一旦转换狙击阵地,这些东西就有可能造成阻挡。

偶尔能看见当地典型打扮的男人,若无其事的背着步枪出来走动,村口居然有一个很不成样的机枪阵地,虽然仅仅是一挺破旧的RPK机枪,对付这么一个五六人的小队还是很有杀伤力了。

这时的时间已经接近正午,高温炙烤着山顶,没有任何树木遮挡的沙砾石块之间,齐天林和马克都一动不动的相隔两三米距离专心观察,纵然齐天林这样的体质,汗水也开始肆无忌惮的浸出来,一颗颗滴到下面的沙土上……

人眼的视网膜上其实布满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一种侧重细节和细节,但是对光线要求较高,另一种只能感受黑白,但是明暗影响不大,特别是对移动影像很敏感,所以齐天林趴在这里,眼睛就通过狙击瞄准镜轻轻的做8字形运动,一方面不停交换两种细胞扫视,一方面也算是活动眼球,避免疲劳……

步话机里有三个建立阵地的德阳PMC通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开始轮流休息……”

大家都是熟手,之前也商议过分工合作,六个人不可能贸然进攻一个小村庄,所以一个接近24小时的观察是战斗前的基本准备工作。

整个过程除了眼球在移动,手上的铅笔在记录,喝水都是利用水袋吸管拉到脸旁边,半小时啜一口,含在嘴里,几乎是一滴滴的咽下……

齐天林和马克的观察工作持续了两个小时,两个突击手才匍匐过来换班,两人都留下自己的观察记录给接班的人,才趴着倒退离开。

那个医疗兵把亚亚换下来,小黑人居然连汗都没怎么流,自在得很,退回到来就在阵地角落按照齐天林的要求睡觉休息。

阵地也很简单,就是先在一块空地选一个洼地周围钉下几根营帐钉,拉上尼龙绳绷在上面,再覆盖防水布,把沙石铲倒在上面铺平就有了一个完全不显眼的平面宿营地,最多把下面的洼地稍微挖深点。

那三个家伙明显都是合格的土拨鼠,隐蔽阵地做得服服帖帖,三个人钻进去居然不拥挤,角落还有透气孔,略微调整姿势就开始小憩。

然后在两个小时后,手上的手表轻微震动,闹醒三人,简单进食以后又去默不作声的换下别人,继续观察……

和影视作品上那些雷厉风行的炫目狙击战斗不同,真实的伏击战斗就这么静谧枯燥,集中所有的力量,以求一击毙命……

第0118章对敌

一直到下午暮色开始降临,那个小村庄略微有了点人气儿,村民们才开始出来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和走动,少数几个孩子也开始出来戏耍。

山顶上的几个PMC也才略微好受一点,没有直接晒在骄阳之下,但是却更忙碌,毕竟需要记录和观察的项目更多了,齐天林和马克在步话机里不停印证:“左三分之一两层小楼左角男性,AKM步枪,第十六人……”

“确认,左三分之一两层小楼左角男性,AKM步枪,第十六人。”

“左四分之一破损窗小楼门口,刚出来男性。AK47步枪,第十七人……”

“确认,左四分之一破损窗小楼门口,刚出来男性。AK47步枪,第十七人。”

就是这样细致到每一个出现的人都被标明特征,直到天黑……戴上夜视仪,继续观察有没有任何特别的动静,比如养狗或者趁着夜色巡逻之类的行为。

六个人依旧是每个两个小时,两个人轮流放哨,四个人轮流观察……

下半夜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动静了,哨兵依旧,观察哨变成单人轮流一小时……

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现在的准备工作越细致,攻击成功率才会越高!

新的一缕曙光投射到山巅的时候,这六个人已经没有一秒钟空隙的监视村庄接近二十小时,对于村庄里的四十七口人,已经熟悉到看见谁谁谁就知道他和谁谁谁是什么关系了,过了早餐时间,除了亚亚在山巅放哨兼做粗略观察以外,其他五人都聚在一起作战前准备会,齐天林也通过步话机把听到的内容传递给亚亚。

马克展示一下手里的记录卡:“一共四十七口人,因为如厕习惯的原因,应该不会有什么人躲藏在地窖或者屋内从来没有出来。但要注意防备突发状况。”

“身穿灰蓝色民族服装的扎赫里也确认就在处于中心区域的八号楼房中,包含他在内,一共十八名武装人员,我建议在午后十五点发起攻击,因为这时阳光和气温都是最高的时候,基本无人外出活动,进攻方向是现在的七点方向,因为这个方向因为光照原因,是没有一户人家有窗户朝这边,避免了被室内发现的可能性,我不赞成夜间突袭,那样太混乱,他们又熟悉地形,反而不利于我们行动,容易导致目标人物逃跑。”

手绘地图上详细标注了每一栋小土房的位置,都有编号,并注明每栋楼里面男性和女性数字,并有武装人员特别标注。

三名德阳电子的PMC对看一眼,点头有点缓慢:“白天是要好一些……但还是那个问题,是清剿还是清理?”

这是在之前绿区商议时唯一有点分歧的地方,除了亚亚余下五人,齐天林和医疗兵建议还是清理,另外三人都觉得清剿更合理。

这是一个涉及到人性的问题,清剿的话,这支小分队就会从一个角落开始,逐户剿杀,不给自己留下隐患,纵然被发现,在中后期也不会掉进过大的悬殊对阵当中。

而清理就是尽量避免过多杀人,只冲着目标而去……但是这样的例子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会把人数较少的一方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最出名的案例莫过于红翼行动,同样几个海豹队员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一个牧羊人,投票决定放过他,结果立刻召来数百人塔利班围攻,这帮人任务没完成还落得全军覆没,仅仅一个人逃脱,当然他们的求援还导致一架支奴干被击落,一整队来救援的海豹坠机身亡都是题外话了。

血淋淋的教训啊……

当然你也可以组织一个几十上百人的队伍过来包围打击,可钱分分就很少,对不对?

所以马克和两个突击手都极为坚决的要求清剿。

在观察过这么久,医疗兵终于也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只要尽量放过妇孺,我赞成清剿。”几人都转头看齐天林,亚亚不用问,他没立场。

齐天林无奈:“四票对一票,我一定服从大家,这个道理我还是懂,只是尽量不杀妇孺吧。”

有个突击手拍拍腰间的一大卷银色强力胶带和白色塑料约束带:“我俩都带了东西……一路捆着走,只要他们不试图报信……”

齐天林一边低语告诉亚亚战术决定,一边开始准备自己的一件斗篷式伪装服,和丛林以及山地草原,都要采用那种很多布条伪装的吉利服不同,荒漠地带最好还是用斗篷式的简单罩衣,一张四沙色伪装篷布制作的斗篷在山体上更为隐秘……

作最后的商议和检查,确定各种非理想状况的撤退路线以后,齐天林就单独一个人先离开了,他得从上午十点就开始潜伏移动,最终以每分钟一两米的速度,在下午十四点前,到村庄侧面建立一个五百米左右距离的狙击阵地,他之前在山顶做的射程卡,全部都是基于此建立的。

也就是在村庄的九点方位……

他得一个人横穿山谷底部,到村庄侧面去……

这是个苦差事,但齐天林现在不太一样,有战刃嘛。

前期还是移动得快,半躬身下了山,把自己的物资放在一个角落掩藏好,就开始在谷底匍匐前进,看起来就好像一张混在沙砾中平铺的沙漠迷彩色毯子在不露痕迹的移动,俯瞰的人都注意不到,更别提数百米外的村庄了。

齐天林的头部原本裹着黄色格子方巾,现在也被斗篷盖住,两支步枪包裹在布条里,也掩盖在斗篷下,横放在双臂上,缓缓的匍匐移动。

虽然有数百米的距离,但是没有任何植物掩蔽遮挡,齐天林不得不采用最费力的全贴地式匍匐前进,在有些极端时候,每个动作的前进距离只有三十厘米!

虽然慢,但齐天林摸出战刃轻轻的一挥,把战刃捏藏在步枪之下,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那点黄毛光也不算什么,总算让他整个身体一轻,爬行起来并不费力,有点像在冰面滑动似的……

差不多两个小时,齐天林才越过了这段两百米的谷底,贴靠在对面的山崖下调息了一会儿,才开始爬山,中途他回头看看对面山崖,那几个小点在他可以寻找之下,也很不易察觉的找到,他们也已经到达谷底,在齐天林用步话机的指引下找到那个物资掩藏点,放下身上多余的东西,只携带攻击武器,就开始在对面山崖下利用土坎石头,悄悄接近直至两百米距离……

齐天林终于到达预先在山谷对面选择好的一个能在五百米左右距离上俯瞰村庄的狙击位,先慢慢的给狙击步枪旋上长长的消音器,再拉开这张斗篷盖在M40步枪的枪口上,让待会射击的枪口气流降低到最低状况,不让枪口激起的尘土暴露自己的方位……

然后把和那个突击手交换的SR25步枪也取出来套上QD消音器,再把两支步枪上的瞄准镜的仰角和风偏旋钮都调校好,把能半自动射击的SR25上膛放在一边,才端起M40开始进行精确标准,口中为其他人做最后的战术指引:“1A安全,2A安全,3A安全,1B安全……”

整个村庄被划分为九宫格,确认整体没有多余变化以后,终于在步话机里通知:“没有异常情况,机枪阵地空闲,可以进攻……”

身穿山地沙漠迷彩的五名进攻人员,没有齐天林匍匐得那么谨慎,因为已经有了一个高点狙击手在掩护,利用沙石地形的遮挡,半匍匐半蹲身的快速越过山谷底部,非常幸运,没有引起任何对方动静!

齐天林只缩小了一下瞄准镜的倍率,能够在里面看见更大面积的视界,能够更全面的为下面提供瞭望,镜头里就是一副乱糟糟的穷困场景,到处都散落着垃圾,干草,废墟,土疙瘩……绿色都没有一点。

这里显然也是经历过战斗的,只是不知道是在这次阿汗富战争,还是上次的塔利班战争,又或是在之前的苏联入侵战争,总之这个苦难的国家最近半个世纪一直都处于这种状况,那些残垣断壁,破烂不堪的土房却给这些塔利班分子提供了无数的掩蔽地点,犹如幽灵般的武装分子们就躲藏在这些地方,让北约军队一筹莫展……

五个人已经堪堪靠近土房区域,经过那个机枪阵地的时候,马克还心细的顺手取掉了机枪枪栓。

因为另外几人已经反复讨论过从第几号楼开始一栋栋的搜索进攻,齐天林只需要用阿拉伯语通知亚亚的行动方位即可。

从上面的瞄准镜里俯瞰下去,很清晰,两个突击手明显就是经常搭档冲击,面对这些基本连门都没有,只是一张破烂塑料布的土房,一个撩开,另一个突进,开枪,射击!亚亚通常是第三个进入的,马克和医疗兵负责在屋外警戒……

齐天林看不见下面屋内的状况,但是完全可以想象,三个全副武装的PMC,闭一下眼,适应一下黑暗,就无声的突击进去,不等里面那些人有什么反应,带着消声器的M4步枪和AK102就开始喷吐火舌,收割一条条人命!

看他们在里面呆的时间,应该有活口被捆绑起来封口,齐天林也不开口询问,免得干扰行动,只是单方面的不停报送自己的观察情况。

最好的结果是在清剿到中央扎赫里所居住的房屋时,成功剿杀,然后立刻撤退,最多留下十几条人命,不然就得面对所有人的战斗,估计不把所有人杀完不好离开……

预想只是设计,行动起来几乎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变数,突入到第四个小楼的时候,不知道里面的武装分子特别骁勇还是正好手里有枪,搂火了!

清脆的AK步枪枪声顿时就回荡在山谷里!

齐天林背上的汗毛一下就立起来,只有正面对敌了!

第0119章战斗

几乎就是那么一刹那,十来个武装分子就从各个小楼里面冲出来,衣衫不整,但无一例外都提着步枪和火箭筒,甚至其中还有两个少年,更是有个小孩拿着一把手枪也一并跑出来!

既然开火,那就是战斗行为,无所谓对方是什么人了,如果不冷酷的开枪射杀,只会把自己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齐天林再明白不过这样的道理。

这种M40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