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洪这一年来虽然勉强支撑着完成扶苏交给自己的任务,但是他却还是明显感觉到自己是老了。要不是他曾苦练武艺,身体很是健壮,只怕在得知子度等三万人失去了消息之后便会一病不起了。但现在的他也总是郁郁寡欢,毕竟一个人再坚强也是无法承受自己收到两次儿子死去的消息,这毕竟是骨肉亲情,是人世间最为亲的亲情啊。

这一日当他将从各地传来的消息送到扶苏的手上,打算离开的时候,却被扶苏叫住了:“彭卿,昨日从九原送来的传信你可曾看了吗?”

彭洪默然地摇了摇头,现在的他对一切都不是太过看重,要不是扶苏的知遇之恩,只怕他早就离开朝廷重新隐居在深山之中了此残生了。看到他那没有生气的模样,扶苏以前也是大为愧疚,但现在他却笑了:“彭卿你若知道他们传来的是什么消息,只怕你都不敢相信。”

彭洪见皇帝有如此的兴致拉了自己说话,也不好不回话,便问道:“不知是什么消息能让皇上如此的高兴?莫非是匈奴人攻打九原被我大秦的将士全歼了吗?”当提到杀害了自己儿子的匈奴人时,他的眼中猛地闪过了一片杀机。

“如此怎么会引起朕这么高兴呢?匈奴人总会被我们大秦所灭。朕之所以高兴是因为终于得到了一个人的消息。”扶苏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在看了一眼彭洪之后才继续道,“这个人便是朕与你都一直认为他早就战死在了草原上的子度,他已经回来了!”

“什么?皇上你说什么?”骤然听闻此事,彭洪大为惊讶,完全忘了君臣之礼,急急上前一步看着扶苏的双眼大声问道。

扶苏一字一顿地说道:“朕是说从九原送来的消息上写着你的儿子子度已经从草原返回了。现在他们应该已经是在回我咸阳的路上了,不日就会进城与我们相见。”

“……”在呆楞了半晌,慢慢消化了其中的意思之后,彭洪才道:“苍天庇佑啊,想不到我儿居然能够再次死里逃生返回到我的身边……”说到这里一直以来很是稳重的他突然倒在了地上。这让扶苏很是担心,忙宣了太医进来施救,他可不想见到子度一回来就要为自己的父亲制办丧事。

太医在号了脉后认为彭洪并无大碍,他晕倒是因为一直以来都很是悲伤,如今乍闻喜讯而大喜,大喜大悲而导致了身体承受不住,从而昏迷。扶苏这才放心下来,让人将他送回了自己的府邸,而他自己则召来了张良等人,命他们与自己一起到时候在咸阳城门处迎接子度一行。张良等人一听到子度并不曾死,心下也大为欣喜,忙答应了下来。

几日之后,数百骑士便来到了咸阳城外,还没等他们走到大门之前,城上的秦兵便奋力地击起了鼓来,城门随之大开,一队队衣甲鲜明的秦兵从门中急步而出,列于两边。而后便是文武众臣鱼贯而出,最后便是站于一架战车之上,身上穿着只有当祭祀大事时才穿的朝服,头上戴着十二旒皇冠的扶苏。

见到倾朝之人都出门来迎接自己等人,所有的骑士都大为惊讶,纷纷从马上跃了下来,然后快步迎了上去。子度当先上前,到了扶苏的战车跟前就跪了下去:“败军之将彭子度见过皇上。皇上如此迎接臣,让臣无地自容。”身后的其他人也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扶苏见状道:“你们都是我大秦的英雄,无论成败都为我大秦出了自己的力,朕身为一国之君当然要礼待你等,以代天下苍生谢你们在草原之上不畏艰险,不计生死的奋勇搏杀。”

子度等人听到扶苏如此一说,心下更是激动不已,现在若是扶苏让他立刻返回草原去,他们也会二话不说就上马而回的。但是扶苏却只让他们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从地上起身,和自己一道走进这咸阳城的东门。

进了城,又有满城的百姓在街道两边高声欢呼,好不容易才来到了皇宫之中。宫中大殿之上早就摆上了丰盛的宴席,在推让不过之下,子度只得坐到了扶苏的下手,而后才是陈平、蒙恬等朝中重臣。

这一席酒只吃到了天色大黑,扶苏才将他们送出了宫门。众将士都是晕晕忽忽地离开的皇宫,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一生还能有如此风光的一日。他们一个个感激涕零,恨不能再次进入草原为国对付匈奴人。

子度在离开皇宫返回自己熟悉的家后,与自己的亲人又是一阵抱头痛哭,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在喜庆之中,这一日终于过去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事再启

待到众臣都离开之后,扶苏才在内侍的搀扶之下摇摇晃晃地返回了后宫。也不知道是进的哪个妃子的寝宫,扶苏一觉便睡到了大天亮,当他醒来时发现吕雉已经站在榻前等候着伺候他了。扶苏一笑道:“朕昨日饮酒过度,倒让你受累了。”说着撑起了身子,在吕雉的服侍之下穿上了外袍,又接过了她奉上的醒酒汤和点心,小口地吃了起来。

在看到扶苏将东西吃得差不多后,吕雉才道:“皇上也真是的,不过是一名将领回到咸阳而已,何必搞得如此隆重,而且还喝了这许多的酒。”语气中不无埋怨。

扶苏一笑,也不解释,只是道:“朕如此做自有朕的道理,你身为朕的妃子只要管好后宫便可,这朝中的事情你还是莫要过问的好。”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不禁严肃了起来,“你不要忘记了,朕在半年前才立下后宫妇人不得干政的诏书。这是朕为了后世子孙的天下能够太平所设,朕不想你成为受惩的第一人。”

这几句话只说得吕雉冷汗直流,虽然扶苏平时总是和气得很,就连对内侍和宫女都很是有礼,可一旦他发怒,那么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压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现在扶苏虽然只是郑重地说了此话,但敏感的吕雉还是感觉到了他身上的威势。所以她只能喏喏称是,不敢有一点违拗。

见到吕雉有些惶恐的表情,扶苏也不想多吓她,便安慰了他几句,而后才离开了她的寝宫。适才扶苏所说的诏书是在去年的秋季才颁布的,乃是因为扶苏想到了历史上有众多后宫干政和太监干权的事情从而使得朝堂之上血雨腥风,甚至使得一个朝代就此走向衰败,为了防备此事在自己身后的秦朝也发生,他便下了这诏书,但有后宫与内侍干政者,一律处以极刑。当然这也是扶苏知道吕雉在历史上的地位的关系,防微杜渐他还是懂得的。

但对吕雉来说扶苏如此说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自己只是关心皇帝说了这么一句话罢了,怎么皇帝却要如此严词训示呢?她的心中对此很是不解。

扶苏在出了寝宫后也想到了吕雉适才的问话,自己为何要如此隆重地宴请子度等人,这是一个不能向人说明的事情,因为这也是扶苏用来拉拢人的手段。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扶苏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小人书上看到过了,昨天他就将子度等人当成了那块马骨而等着其他的千里马能够知道自己是一个重视人才的君王,从而有更多的人能为他所用,使镇守边疆的将士也能够心有所感,知道皇帝对有军功的人是不会忘记的。当然扶苏这么做也有对子度等人褒奖的意思,毕竟他们为了朝廷历经了生与死,又杀了不少的敌人,也可说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所以如此安排其实也是出于扶苏的真心的。

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扶苏一边便在花园中踱起了步,虽然休息了一晚,又喝了醒酒的汤水,但他毕竟昨晚喝酒太多,头还是有一阵阵的疼痛,只有在花园的空旷所在才能让他好过一些。在走了几圈,感觉到自己已经恢复了一些的时候,一名内侍正好走了过来,对扶苏道:“皇上,晁大人在宫外求见。”

“晁大人?哪个晁大人哪?”扶苏以手抚了下自己的额头问道。

“就是才刚刚被皇上御封为谏议大夫的晁盎晁大人啊,他一早就已经来到了宫门外了,这都过了快两个时辰了。”那内侍小声地说道。

“是他?朕记得已经让他去月氏了啊,怎么现在却又回来了?”扶苏有些惊讶地道,接着又道:“你让他到偏殿等着,朕一会便过去。”

在换上了较为庄重的袍服之后,扶苏才走到了偏殿,果然一进门便看到了晁盎正肃手立在堂下。见了扶苏进来,他忙跪下行了君臣之礼。

扶苏上坐之后便示意他站起身来,而后道:“朕记得是派了你前往月氏与其相商联手一同对付匈奴人的事宜的,怎么现在却又返了回来?可好似因为路上出了什么差错吗?”

昨天入咸阳的人中晁盎也在,但显然扶苏和群臣的目光都在子度等人的身上并没有发现他,所以扶苏才有此问。晁盎也知道必是这个缘故,而且自己昨日也并没有故意站出来,所以也可理解,便将自己之所以返回咸阳的原由道了出来,末了说道:“既然彭将军已经说服了月氏上下,那臣以为我们也不必再赶去月氏了,便与彭将军一道返了回来。今日臣进宫便是来向皇上交旨的。”说话间,他就将子度交到他手上的月氏王的凭信以及原来扶苏交给他用来取信月氏王的凭信都交到了扶苏的手上。

扶苏看了看手上月氏王的凭信点了点头:“既然月氏王已经答应了与我大秦联手,那晁卿自然不必再去月氏白跑一趟了。你这么做也很对,而子度除了在草原之上立下的军功,还替朕完成了如此重要的事情,朕必要好好赏赐与他。当然你也一路辛苦了,朕也不会忘了晁卿你不辞劳苦,不惧艰难地进入草原,对你的赏赐不日也会发出。”

“多谢皇上。”晁盎忙再一次下跪称谢,而后道,“但臣此次进入草原却未立何功劳,皇上当日破格将臣擢升为谏议大夫已经让臣诚惶诚恐了,不敢再想得到什么赏赐。而且臣在草原上还引起了匈奴人的注意,若不是彭将军的出现,我们这些人只怕是回不来了,所以皇上若想赏赐就赏赐彭将军吧。”

扶苏闻言心中对他的话大为满意,晁盎能不邀功,而且将自己的失利和子度的功劳都毫不隐瞒地告诉了自己实可看出他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所以他便笑着道:“虽然你不能完成朕交付与你的任务,但你确也到了草原,只是适逢子度已经说服了那月氏人而已,所以你也并不是无功而返。朕有功必赏,你也不必推辞了。”

晁盎这才谢了扶苏的赏赐,而后便退出了宫去。在他离开之后,扶苏仔细想了一番,便命人将子度和张良、陈平等人都召进了宫里。

子度昨晚在回家之后与亲人们又是好一通的欢聚,而后才睡下,想不到今日一来又被扶苏召进了宫,直到此时他还搞不清楚这是为的什么。直到扶苏将晁盎进宫之后的话说了出来,才想到原来皇帝是要询问自己关于月氏人的事情。

扶苏看着众人道:“子度,你且将月氏人的态度细细地告知与朕和这里的大人们,我们也好有个准备,该怎么与他们联手共同对付匈奴人。”

于是子度便将所有自己在月氏国中的遭遇详细地说了出来,而后道:“臣正是因为发现月氏国内部其实有着多种利益的纠葛,所以才能利用这一点使他们都同意与我大秦联手。但是在臣看来月氏人的内部还是很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改变既定的决定。皇上若想真的与月氏人联手,我们便必须早日出兵匈奴,在月氏人来不及细想和反悔之前将他们拖进我们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之中。”

扶苏很是认同子度的看法,他看向其他的臣子时也发现他们深以为然的表情,便道:“你所说的倒也很是在理,这次匈奴人突然出兵袭击我北边城池间的村镇也是我大秦再一次出兵匈奴的最好借口。不知各位爱卿又有什么看法?”

韩信一直以来都想着带兵平了匈奴,好立下比蒙恬等将领更大的功劳,可是却一直得不到机会,如今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便立刻上前道:“臣以为彭将军所言甚是,臣愿意带一军突入到草原之中,在与月氏人联手之后对匈奴人进行攻击。”

他的话音刚落,蒙恬便上前道:“皇上,前次已经派了章邯与龙且两位将军去了北边,所以臣以为现在就不必再派韩将军去了。有他们二人和麾下的五万大军,再有月氏人相助,如今已是强弩之末的匈奴应该不是对手了。”

韩信刚想开口继续说,那边张良也道:“蒙将军所言甚是,出兵匈奴越多我们的百姓所要承受的负累便也越重,既然边军加上章、龙二位将军所将之军已经足够与匈奴人一战,我们又何必再派更多的人马出去,而徒增百姓的负担呢?”

扶苏点了点道:“的确,现在我大秦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这些年来的战乱对百姓们的生活还是深有影响的,现在的确不宜太过穷兵黩武,那朕这就下旨让章邯、龙且二人对匈奴进军。”

虽然韩信一心想着立功,但是既然扶苏已经下了决定他也只能从命,即使心中很是不愿。其他的臣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就这样,对匈奴的新一轮的战事就在这场朝会之中定了下来,扶苏的旨意也很快就由快马送达到了北边边疆……

第三百三十二章 转变

兴冲冲地,龙且与章邯二人带着五万人马前往了北边边疆,他们二人实在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两人都不是跟随着扶苏从上郡出来的将领,甚至连韩信那都比之不过,他们只是在扶苏与胡亥的人马和项羽的楚军交战的时候战败而最终投降扶苏的,在军中的威信自然无法与跟随扶苏起于微时的那些将领相比。龙且自归顺了扶苏后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只在一年多前随着众人在九原与匈奴人大战过一场,他也不曾立下什么显著的功劳,而章邯更是连连失误,丧失了数次机会,可以说是很是急于立功。

这一次,两人得了扶苏的任命,同时又得到了他的当面点拨,知道这是皇帝给他们二人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所以二人很想就此一战就将来犯的匈奴人歼灭殆尽。在知道了匈奴人已经攻下了雁门郡之后,两人也不与九原和云中两郡的守将联系,径自带了人马就直扑雁门。但是当他们赶到雁门郡的时候,已经是人去城空,整座城池之中连一个匈奴人都不见了,只留下了满城的将士和百姓的尸首,以及一地的残垣断壁。

见到这情形让两人大为失望,但扶苏在命他们出军的时候并不曾让他们深入到草原去寻找匈奴人的下落,所以他们只得暂时驻军在了雁门郡中,派了斥候四下里探察匈奴人的下落,同时又派人快马往咸阳将这里的事情上报给了朝廷,让皇帝定夺下一步该怎么行,但这个时候匈奴人在冒顿的带领之下已经退回到了草原之中。

就在他们待在雁门等着寻找到匈奴人的下落或是得到朝廷的首肯让他们出兵草原的时候,子度他们一众数百人却已经经九原回到了中原,与他们失诸交臂,若子度等人是从雁门郡这里进的中原,章邯二人自然能够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匈奴人的所在,急于立功的二人说不定就会带了人马急往那处对匈奴人发起进攻,毕竟那时的冒顿和他的人马还是在靠近中原的所在,出雁门郡用不了一两日就能追上他们,但是偏偏两者却是一个身在雁门郡,一个自九原而回。当然这一切章邯和龙且二人是毫不知情的,他们还在城中静等着消息。

这一日,两人在听了已经远去上百里的斥候上报说不见匈奴人的踪迹时,就已经知道匈奴人怕是不可能再在这里出现了。两人大为丧气之余也开始有些自怨自艾了,在叹了一口气后,章邯道:“想不到我二人想立下一点功劳会有这么难,不是兵力上不如敌人就是象现在这样欲与敌一战而不可得,想来真是丧气啊。”

龙且也道:“是啊,匈奴人打下这雁门郡居然只是劫掠了其中的粮草和辎重便离开了,也是大出我的意料啊。而朝廷现在应该才刚接到我们的奏报,想来皇上还要与群臣商议之后才能决定是否派遣我们如彭子度将军一般突入到匈奴草原之中。到那时候,即便皇上同意我们出兵草原,匈奴来犯之敌也已经返回了自己的地盘,我们想要对付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他最后如此说来,是因为有子度的前车之鉴,连这样一支出其不意,在匈奴人毫无准备之下杀入他们腹地的军队都会最后杳无音信,那在匈奴人已经心存防备的情况他们是根本取不到一点便宜的。

章邯沉重地点了点头:“看来我们二人只能最后无功而返,面目无光了。”两人相视了一眼,又变得没有话可说了。就当两人心灰意懒的时候,一名亲兵却来报说城外来了咸阳奉皇命而来的使节。两人一呆,忙整理好了衣衫之后出外相迎。

那来使呈上了扶苏的圣旨,命二人即刻就兵发匈奴草原,给匈奴人一点厉害。两人都很是不解地看向了来人,道:“敢问大人,皇上可有其他的话吩咐吗?如今的匈奴人照我二人的推测当已经返回到了草原的深处,现在我们出兵进入到草原只怕没有一点胜算吧。”

那人道:“两位将军可否将堂上的人都撤出去呢?还望二位见谅,这是小人出咸阳时皇上特意吩咐的,说此乃是胜败的关键,不能使其他人知晓,以防其中有匈奴人的奸细。”

两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迷惑,不知道皇帝还有什么计策可以破敌。在犹豫了一下之后,两人才命堂上诸人都退了出去,而后亲自将大门关上。一切都完了之后,章邯才来到那来使的面前道:“现在大人可以告知我们二人是何事了吧?”

那来使用只有三人可闻的声音悄然道:“彭子度将军已经自匈奴草原返回了咸阳城中,他还带回了一个极好的消息,那就是月氏国已经同意在我们与匈奴人作战之时从匈奴人的身后对其发起进攻,和我们前后夹击一起打败匈奴人。所以只要两位将军与云中和九原的守军合兵一处杀向草原,那匈奴人败亡的时刻就不远了。”

两人听到这话惊喜不已,想不到他们一直认为已经战死草原的子度居然已经活着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如此大的一个好消息。怪不得这人会如此谨慎,不让他人知道此事了,那月氏人显然可用的人马不会太多,只有在匈奴人没有防备一心与秦军作战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关键的作用,不然匈奴人大可抢先出兵月氏,那么就不存在刚才提到的前后夹击了。

龙且道:“如此甚好,我们即刻就准备兵马远行,不知那九原和云中的守军又能派出多少人马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