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扶苏和蒙恬来此也就看上一看,安排下人手和工作就要回蒙恬一直镇守的上郡的,但因为一路上的种种原因导致了扶苏得了病,所以他们才不得已在上谷郡留了下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休息,扶苏已经痊愈了,其实也不能说是痊愈,而是穿越过来的灵魂和这个肉体已经完全融洽了,扶苏也开始接受这新的身份了,就决定回上郡。

“小桃,准备一下,难题我们就回上郡了。”扶苏吩咐着正在给他洗着衣物的小桃。说句实话一开始让一个小女孩来伺候自己的饮食起居,扶苏还是很不习惯的,但是开始时是身体没劲也的确需要伺候,后来也就习惯了,所以扶苏也就坦然接受了。

小桃忙停下了手中的活,答应了一声。

“今天你也早点休息吧,明天就要开始赶路了。”说完这话,扶苏在榻边做了起了俯卧撑。毕竟是好几年的军旅生涯,他还是很注意对身体的锻炼的,既然没有正规的锻炼器材,那他就只能在徒手的锻炼中增加运动量了。小桃则在一边好奇地看着他的动作。

除了那天扶苏醒来时的激动,之后小桃对他都是恭恭敬敬的,毕竟两人虽然相处了不少时间但还是身份悬殊。

当扶苏的俯卧撑做到第一百七十二下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人大叫:“不好了,匈奴人来进攻了!”

听到这叫声,扶苏马上上站了起来,披了件衣服就跑了出去,问道:“怎么回事?”

旁边一个侍卫忙跑过来,回答:“大皇子,城门口有报说发现匈奴的骑兵,现在蒙大将军正派人前去打听呢。”

“哦?走,去蒙将军那看看。”说着,扶苏就大步地走向蒙恬的房间。

刚到蒙恬主处的门口,蒙恬也刚好从里面出来。他已经全身披挂整齐了,穿着厚厚的盔甲,手里拿着头盔,腰间挂着一柄长剑。看到扶苏,他急忙要行礼,扶苏忙一把托住了他道:“将军何必如此多礼,现在还是先查清楚是否真有匈奴人来犯的好。”

蒙恬也就不行礼了,一边随着扶苏向前,一边道:“末将也才收到报告,说是城外有不知来历的骑兵出现,这才派遣军士前去探个究竟。自从我大秦派军驻守上谷后,匈奴人也不来这边了,或许只是有些马贼不知就里摸错了地方吧,大皇子放心吧。”

扶苏笑道:“有我大秦的战神蒙恬大将军在,谅那些匈奴人也不敢来犯。但是如今是在晚上,又传来这样的消息,我们还是看个究竟,安定一下军心的好。”

蒙恬听了这话,也同意地点头,随着扶苏来到了城门口。

这上谷郡虽然辖区颇大,但因为是作为抵抗匈奴的第一站的边防,所以百姓并不是太多,再加上这里原是燕国旧地,一些百姓也就逃跑了,所以城里并没有引起大的骚乱。只是有军士不断地在路上巡逻,显示出现在不是平常时刻。

扶苏与蒙恬登上了城头向下看去,只看到外面黑糊糊的一片,并没有人马的迹象。“有人出去查探了吗?”蒙恬蹙眉问道。

一个副将打扮的人回答道:“属下已经着两个探子缒出城去探个究竟了。”

扶苏得原来身体主人的记忆知道现在打仗晚间遇敌是不会主动出击的,守城者更不会大剌剌地开了城门派人出去,那就很有可能被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到时候城池就不保了。

蒙恬满意地点点头:“派出去多久了?”

“有一会了。估计有没有消息就要回来报告了。”

他的话音刚落,那根缒出城去的绳子突然动了几下,看到这动静,几个兵士就拉动那绳子把在城外的篮子拉了回来。

不一会儿,篮子上来了,里面蹲着个人,他用手一撑城垛跃了进来,身手倒也灵活。他一上来发现有这么多大人物都在城墙上,忙要行礼,扶苏道:“在这种时候这些虚礼就算了,外面怎么样?”说话间那个大篮子又缒下去接另一个探子了。

那探子忙回答:“刚才卑下发现有骑兵出现在城门前就问了一下,那人却没有回答,所以就认定他是匈奴人了,但是卑下和王二出了城去找,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匈奴人的迹象。或许。。。。。。或许是卑下看错了。。。。。。”说完脸上满是忐忑不安。要知道谎报军情可是大罪,何况是秦朝这个严刑酷法的朝代。

“或许只是虚惊一场吧。”扶苏说完,拍了拍那探子的肩膀道:“好了,你继续看守吧。”就转身下了城楼。看到扶苏并不打算追究这事情,蒙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吩咐了几句就跟着扶苏一起回去了。

在城外的一片小树林里,一条黑影看到城头的火把慢慢地熄灭了,这才翻身跳上了边上的马,向西北方向而去。

行了大概有十多里地,在一条小溪边却分布着不少帐篷,但更多的却是就地躺着休息的人。他们的人或者赤着上身,或者只披着一些兽皮,都东倒西歪地睡着了。那人到了地方迅速跳下马来,快步走向了最大的那个帐篷。

这是一个用牛皮制成的帐篷,里面空间很大,但是却只有两个人,而且也没有任何装饰和家具,那两个人也是坐在地上。看来这个帐篷也只是起到格开内外的作用而已。

其中一个满脸胡须的人看到他进来了,问道:“阿巴?上谷郡那边怎么样?”

那人行了一礼后就地坐下道:“他们的防守看来很谨慎啊,我只是稍稍靠近了那城墙就有人问我是什么人,然后又有人出城来查探,还好我先躲了起来。”

大胡子:“这次我们秘密来到上谷这里就是为了发起突然袭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然后抢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但是显然这里的防守还是很小心的,看来我们要想找下一个目标了。”

另一个看上去年纪稍大的人摸了摸胡须说道:“首领,你错了。就因为有了刚才那一出,我才建议你更快地对上谷郡发起进攻,这次一定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是什么道理?”大胡子瞪着双眼问道。

“你想啊,对方其实应该也不能肯定真有人出现在这里。而刚才那么一闹反而使他们的守将不相信会有人去攻击他们了。所以他们一定麻痹大意了。而且有探子查探过没有人,他们的警戒也就松懈了。”

“唔,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大胡子点点头,“那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越快越好!”

“好,那我马上就集合人马攻击上谷郡。”大胡子说着从地上跳了起来,扯了扯身上的兽皮就领着那探子出去集合人马了。

看到他们出去后,那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喃喃道:“秦国啊秦国,你灭了我大燕国,我姬读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把你灭掉。今天不过是先让你还我点利钱。”

帐外的匈奴骑士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在大胡子哈日勒的带领下冲向了上谷郡。

果如姬读所料,因为有人出去查探过情况,所以蒙恬和其他的将领都没有多安排人手巡夜,只有几个人在城楼上看着。因为第二天就要起程回上郡了,所以跟着扶苏和蒙恬来的军士也早早地睡了。

在扶苏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一阵嘈杂的喊杀声和马蹄声把他惊醒了,他一骨碌爬了起来,冲了出去,问道:“难道真有匈奴来犯吗?”

蒙恬已经披挂整齐,正指挥着侍卫们保护好扶苏,道:“是的,大皇子。就在刚才有匈奴骑兵攻击我城,守夜的几名士兵已经被杀了。已经有上谷的郡守带着兵马去守城了,末将也要去看看情况。”

“我也去。”扶苏说着抢先了一步,蒙恬想要拦他,但转年一想就又放弃了,跟着他往城头方向跑去,后面则是两人的亲兵侍卫。

扶苏来到城门前,就看到了数百军士正在城楼顶上向下射着箭,抛着擂石,随着箭支和擂石的下落,下面就发出了一声声的惨叫。

扶苏上了城楼在士兵用大盾保护下向下看去,只见外面有无数个骑着马的人在城前策马奔跑,不时地射上来一些弓箭。这城楼本身也不高,那些匈奴人显然也精于骑射,所以不断有箭射上来,一些士兵在向下投掷东西的时候被射中了或挂在城墙上,或掉了下去,战况相当惨烈。

第四章 退敌

这支来袭击的匈奴人并不是太多,只有三千多骑兵,他们也不是真正的从北方的匈奴那边过来的,而是匈奴临近秦边疆的一个小部落的一些牧民。但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长于马上的,所以在马上的攻击力还是极强的。

这次攻击上谷也是无奈之举,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今年的春天特别寒冷,从而导致许多牧民的牛羊全部冻饿而死了,为了部落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他们的首领才不得不带着这批半民半军的骑兵攻击有秦兵守卫的上谷。

本来一切都如姬读预料的一样,他们的人偷偷地靠近了城门而没有被上面的人发现。但就在他们以绳索攀上城头杀掉守卫后想打开城门放骑兵进入时,却正好碰上了前来换班的守卫,从而惊动了城里的士兵。这些匈奴骑兵在马上固然厉害,但如今是在地上,而且被众多秦兵包围,所以没几下工夫就被杀了个干净。

城外的匈奴人也发现了突袭不成,就硬着头皮进行了强攻。但是让他们更想不到的却是因为蒙恬和扶苏的到来使得本来兵马并不是很多的上谷却平白多了上万人,这一下他们的强攻就完全变成了以卵击石了。但是因为天色很黑,城里的人也不敢出城迎战,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攻防战了。

扶苏看到的就是这个情况。作为一个武警战士,他虽然也经历过一些与歹徒的枪战,但那最多就几十人的战斗,如今却让他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情景。

城墙上站满了秦军士兵,而下面则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匈奴人,上面的往下投掷着石头和木头,下面的则不断地闪避着同时向上放着箭。弓箭从身边嗖嗖地飞过,看得扶苏热血沸腾。他完全不顾身份地突然搬起了一块巨大的擂石向下狠狠地砸去,旁边的护卫被他突然的举动吓了一大跳,忙把他架离了城墙口。

一边的蒙恬刚刚看过城墙上的情况,又向守将问明了事情的经过,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那么巧正好是换岗的时候,那城门一破,让那些匈奴骑兵杀进来的话,损失就大了,甚至可能会昂扶苏受到伤害。想到这里,蒙恬的眼里就闪出了一道杀气,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些胆敢攻击自己驻地的匈奴人活着离开这里。

一边的扶苏则对那些护卫道:“你们把我架这么老远干什么?这些匈奴人的箭又射不中我。”

“大皇子,这里太危险了,我看你还是先回城内吧,这里有我们在,必可将这些不开眼的蛮子杀光。”蒙恬忙过来对扶苏说道。

但是每个男人都有血性,被这攻防战的激烈战斗引起了兴趣的扶苏又怎么肯轻易离开这里呢,他摇了摇头道:“我做为大秦的皇子理应和这些将士们共同守城,何况我还是随军监军,更不能临阵逃跑了。”

看到扶苏的坚硬态度,蒙恬只能无奈答应让他留在了城墙上,但同时却又调了数十名兵士围在扶苏边上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扶苏看了看自己身边的这情况,只能苦笑了,想不到自己在城墙上不但帮不了忙反而成了累赘。

但是其他秦兵可不这么认为。秦国向来就以勇武立国,那些前面的秦国国君都是战阵上的好手,往往会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冲锋在前。虽然如今秦国已经统一了天下,国君也变成了皇帝,但是深植在秦人心目中的国君的形象还是在的,如今的皇子和众兵士一起在城墙上抵抗来敌,反而大大增强了秦兵的士气。

突然一个士兵大喝一声:“纠纠老秦,共赴国难!”旁边的军士听了这声大喝,也同时叫了起来:“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然后就是整个上谷的军士都吼出了那一句“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声震九天。伴着那激荡人心的大吼,秦人的弓箭射得更密集了,擂石也投得更快了,一下就完全盖住了外面的匈奴人。

正在攻打的城门的匈奴人突然听到里面气冲霄汉的吼声都惊呆了,马上就有人向哈日勒报告了。哈日勒也已经听到了那吼声,“难道这上谷郡里真的有很多守卫吗?可一个月前我们的探子得到的消息是上谷只有千余秦人把守啊。”

在他边上的姬读也是一脸的迷惑:“秦人就算是将重兵投放在北边也不可能每个关口都驻守万把人的,难道他们知道会遭到攻击?不,不可能!这个突然袭击上谷然后以其为跳板进入中原,从而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计划也只是在一月前得到上谷的守军不过千余人才制订出来的,秦人不可能知道。”

在他们迷惑的时候,已经有几百名匈奴骑士被乱箭和石块杀死了,不得以下,匈奴人只能向后退去。

“首领,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我们已经损失了几百人了。”一个将领对哈日勒叫道。

哈日勒看了看墙上的秦兵,又看了看前面已经倒下的匈奴战士,只得咬了咬牙道:“撤退!”

随着他发出的撤退的命令,那些匈奴人纷纷拨转了马头,就要离开这里。

但是这时天已经微微泛亮了。

一轮猛攻将匈奴人打退后,蒙恬和守将们暂时都松了一口气。“大皇子,你还是先回去吧,匈奴人已经被我们打退了。”一员守将劝扶苏道。

此时扶苏也已经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反而会使他们放不开手脚,所以点了点头,起身就往下走去。

“天要亮了。”一个士兵看着微露鱼肚白的天空说道。

“咦,匈奴人并不多啊。”一个军士指着外面要撤退的匈奴骑兵说道。

蒙恬忙凝神看去,果然看那阵势只有最多五千人。“岂有此理,五千匈奴人就敢攻击我大秦边关!”蒙恬怒道,“刘猛,张翻,我命你俩各带三千人马出去将这些匈奴人都杀了。”

“是!”两个将领得了将令之后马上点了兵马开城门向匈奴人冲去了。

扶苏听到他们要出城对匈奴人发起进攻,心中好奇古代人到底是怎么打仗的,那本来要走的身子有转了回来,走到了城墙的垛子前观看。

上谷郡的外面是一片大平原,很利于双方摆开了阵势决战。

在一阵吱嘎声中,城门打开了,当先的就是战车,后面则是秦军的骑兵和步卒。

这战车是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这次冲出去的是双辕战车,本来这上谷是没有配备战车的,他们以守城为主,也没有指望他们出城杀敌,但蒙恬的大军是配备了这种在现在的军事实力上属于高端武器的东西。

扶苏只是在历史片中见过这种东西,看到它大部分是用木头做的,只是前后左右包了铜,车上三人,中间的驾着马车,一边拿着长戈,另一边的人则拿着一架弩。看得他的眼都直了。

刚想要撤退的匈奴人突然看到城门大开,从里面冲出了这么多人,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敌手忙驾马欲走。但是弩箭和弓箭已经向他们射来了。在最后的匈奴骑兵连招架都来不及已经被乱箭连人带马射死在了地上。

就在他们一愣神的工夫,秦人的骑兵已经追了上来,手中雪亮的铜刀举了起来,砍向了他们的脖子,紧跟在后面的则是那十多辆战车。

在这种肉搏战中,战车的作用实在不亚于当今的坦克,在它庞大的车身和巨大的冲击下很难有人能够在正面抵挡住它。而战车的两边则是武戈的力士和射箭的弩兵,它就象是一辆拖拉机一样在田地上开垦出一条路来,而战车则是在匈奴人中开垦出了一条血路。

因为有前面的战车和骑兵的冲击,后面的步兵就变成了捡便宜的了。他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向前推去,只要有倒下没有死去的敌人,就给他一戈。

只半刻钟的工夫,那三千多匈奴人就被杀了一千多人,其他的人仗着马术比秦国骑兵高超,速度又比那笨重的战车快从而得以脱生。

“他们这样把倒地的敌人杀掉是不是太过于残忍了?”扶苏看着一面倒的屠杀,不禁问自己,“不,他们这么做是对的,对待这些侵入的蛮人就应该要叫他们恐惧,这样才能让他们以后不敢来犯。如果他们真的攻入了上谷,我们的下场可能连他们也比不上。”扶苏想到了后世的某个国家就因为我们太过于仁慈,才让他们一直叫嚣。或许在这个儒家文明还没有得到大力发扬的年代的中国才是四夷惧怕的中国吧。

“想不到匈奴人如此不堪一击啊。”一个守城的兵士不屑地说道。

“不,不是他们无能而是我们占了先机的缘故。”蒙恬发现军中有轻敌的迹象出来,忙打断了他们的话头。

第五章 庆功宴

听到蒙恬如此说,扶苏也感到来了兴趣,在一边问道:“蒙将军何出此言啊?”

蒙恬看了一眼正在城下陆陆续续的士兵道:“本来匈奴趁夜想要进来打开了城门放他们的骑兵进入,不料却被我们发觉了,从而改突袭为强攻,这就放弃了他们擅长的而来对我们所擅长的,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失着。”

“还有第二个吗?”扶苏看着蒙恬,他知道自己对面的人是大秦难得的武将,但是却不清楚他在军事上有多少才能所以借此机会考察他一下。毕竟自己以后想要和胡亥他们斗一定要有军事方面的人才的帮助的。

“其次,他们没有料到我这个小小的上谷居然有如此多的军士,从而对他们的攻击可以做到最有效的抵抗。”蒙恬看了仔细听他说话的扶苏一眼,接着道:“而且他们强攻不下士气已经不及我军,所以在我军出击之时才会只顾逃跑而不思一战了,否则就算我大秦军士如何骁勇,也不至于如此容易就将他们打退并斩敌千余的。”

扶苏听了这话,深以为然,补充道:“最重要的当然是我军比那匈奴兵多了。”

“是的,但是还有个原因。”蒙恬靠近了扶苏,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我还看出来这支骑兵并不是真正的匈奴的骑兵,恐怕是一些小部落的牧民组成的,所以不论是武艺还是斗志都远远不是我大秦军士的对手。”

“哦?原来如此。”扶苏这才对自己心中的一个疑问感到释然。在他的记忆里强大的汉朝在面对匈奴时也不至于一面倒地对他们进行屠杀,就算现在的大秦战士的战斗力比汉朝大军还是强大,恐怕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随即又明白了蒙恬为什么要只小声地告诉自己,只因为能击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