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石块的攻击,攀爬到了城头,但上面早就准备好了快刀。当楚兵刚刚爬上云梯探出头来的时候,快刀已经照着他们的脖子砍了下去。此时楚兵的双手还攀扶在云梯之上,急急用一只手保持着自己的平衡,另一只手就举兵器架住袭来的快刀。可还是有部分楚兵或是来不及用刀保护自己,或是因为用力过大而身形偏离了云梯,再一次从上面掉了下去。可这一万楚兵前仆后继,完全没有一个退缩的,在损失了近千人之后,楚兵终于通过云梯攀上了城头。

但是城内的齐兵早已经想到了他们会攻上来,所以早有准备。在他们爬上城头的时候,守卫的齐兵早就已经退了开去,而一直没有露面的箭手们却纷纷走到前面,随着一声果断的命令,箭雨直奔那些攻上城来的楚兵而去。刚刚才踏上实地的楚兵又不断地倒下,虽有人用盾牌抵挡来箭,但因为刚才用来格挡石块时已经被砸得破碎,这些盾牌已经挡不住密集的箭雨,大批人倒了下去,而后齐兵又冲上前来用绝对的人数优势将这千余人斩杀。

城外的楚兵看着自己的袍泽在攻人城后便不再出现,就知道他们已经被齐人杀害了,于是纷纷向项羽请命,要增援攻城的一万人。项羽看了刚才守城的齐兵举动之后,知道对方的兵力并不雄厚,于是下令全军对薛郡发起了进攻。

在项羽亲自带领下,四万多楚兵从各个角落对城池发起了攻击,城内的齐兵终于抵敌不住,向后退去,而项羽则如猛虎一般冲在了队伍的最前头,他的刀到处,就有无数齐人丧命,在这个杀神的领导下,楚兵很快就攻下了薛郡。面对那些最终因为抵挡不住楚军的进攻而投降的齐人,项羽的做法十分冷酷,将这些齐兵通通砍下了首级,挂在薛郡的城头之上,然后他下达了一个命令:但凡有人敢做抵抗的,一旦破城就将城中的士卒全部杀掉。

第一百零六章 赵人援齐

楚人进攻齐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赵国境内,赵的文臣武将就这件事分成了两派,长录侯赵挺为首的一批大臣认为赵国现在自顾不暇,根本没有那力量去救齐国,所以建议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但是一力促成齐赵结盟的廉海却不这么认为,他的理由当然很充分,两国结盟时就曾定下相互援助的条款,如今齐国受到敌人攻打,赵人自然应当提兵去救了。两批人各抒己见,赵国的朝堂已经就这个问题讨论了足有三天,但赵野却依旧没有下一个定论,这时齐国求援的使节也已经到了。

齐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郡县在项羽的攻打下如此的不堪一击,短短时日内,不但薛郡被项羽攻下,就连东郡和济北两郡居然也没有挡住项羽大军的攻伐,如今项羽已经陈兵在济北郡等全军休整好之后就会挥师东向,直指齐的首都临淄。在此存亡的关键时刻,齐王想到了和字定下攻守同盟的赵国,于是谴人星夜出城前往赵国邯郸向赵人求援。

听了齐国来使的话之后,赵国朝堂上顿时安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清晰地听到。过了半晌后赵野才道:“贵使一路辛苦了,这就先去馆驿休息一下吧,寡人和众卿商议之后必然会给贵使一个交代。”

齐使看了看满堂面色青白的赵国官员,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会发兵解救齐国,忙跪下道:“大王请再听我一言。虽然如今楚人来势汹汹,屡克我齐地数郡,但因为他乃是一路攻城拔寨下来的,其后方一定空虚,只要赵军能够趁机在后袭击他们的退路,楚军必然大败,这样一来不但可解我齐国之难,而且还可重创楚人,使其不敢再对我二国用兵,甚至可以使秦人也不敢小觑齐、赵两国,还望大王三思啊。”说着又不断叩首。

赵野忙道:“贵使放心,我赵国既然已经与齐结盟自然会恪守盟约,如今寡人与众臣是商议由何人带兵前去救援齐国,你且先去驿站等候消息便是。”

齐使听到赵野这么说,知道也不能逼得太过分,只得再行了个礼便下殿去了。待他走后,赵野方重新问下面的群臣道:“如今你们还有什么见解?”

赵挺站起身来行礼道:“大王,我赵国与齐结盟为的是有一个坚定的盟友,不料他却如此不堪一击,若我等提兵去救,如果真的打退了楚人倒还罢了,要是一旦失礼,楚在灭齐之后必然会转过头来对付我赵国。我赵国上下兵员不过数万,如何是楚人的对手?而若我们不出兵,则楚人很可能在灭齐之后便不再管我们这个小小的赵国了。所以大王,臣还是建议交好楚人而不派兵援齐。”

赵野心中担虑的被赵挺一言道了出来,点头道:“长录侯所言很是有理,那我赵国不如就坐等齐楚的战事结束?”

“大王万万不可啊!”廉海听出赵野有放弃支援齐国的念头,慌忙走出来道,“大王如果这么做了,就算我赵国可以保住自己,也无法在天下立足了。既然当日我们和齐立下盟约,今日就当恪守约定提兵去救,否则必被天下人所不齿。而且臣听那齐使所言甚是,此时只要趁楚忙于攻打齐都临淄时在后出兵,必然可杀楚人一个措手不及,甚至可将这支楚军全数歼灭。大王如此机会不可放过啊。”

赵野被他这么一说心中不禁又有些意动,但他还没发话,赵挺却又反驳道:“齐使为的就是诳我等出兵,他的话不足为信。而且就算真如他所言,这支楚兵后方空虚,但是楚国境内可还有十万大军,要是到时惹恼了他们,我赵国便是大难临头了。而且你所说的盟约之事,如今只有我赵国和齐国知晓,何来让天下人耻笑之言呢?”

“此事虽然旁人不知,但天知地知,你难道想让大王背上一个欺天瞒地的恶名吗?”听赵挺居然这么说,廉海不由得也急了,大声说道。

“哼,当日可是廉将军一力坚持要我大赵与齐人结盟的,如今这次结盟非但不能为我赵国带来好处,还遇上如此问题,你这是怕齐赵结盟的事破裂而导致你在我大赵国内的声誉下降,所以拿我大赵的国运来为你一人的声誉作嫁,或者你根本就是齐人的奸细。”赵挺冷笑道。

“你。。。。。。”廉海听赵挺居然如此污蔑自己,心中很是恼火,但一时间却又反驳不了他的话,只得以手指着赵挺怒目而向。

“如今你无话可说了吧,大王,我们还是静观其变的好。”看到廉海一时无法反驳自己,赵挺忙对赵野说道,希望立刻就将这事定下来。

“那长录侯就不怕自己被人认定为是楚人的奸细吗?”赵野还没说话,廉海却已经想到了反驳他的话,不阴不阳地说道,“这次很明显只要我赵国出兵就可大败楚人,但长录侯却一直危言耸听,难道楚人给了你许多好处不成?”

“。。。。。。”赵挺想不到自己用来嘲笑廉海的话反而被他拿来对付自己,倒也被这话给呛得愣住了。这下大殿上的群臣也都不敢说什么了,无论站在谁一边,都有可能是齐人或者是楚人的奸细,他们只得把眼光看向了坐在上面的赵王赵野了。

赵野也觉得哭笑不得,怎么讨论来讨论去,却讨论出两个“奸细”出来,他知道自己必须下个结论了,不然会有更多的“奸细”冒出来,到那时就不好收拾了。自从上次被秦人包围了邯郸受了惊吓之后,赵野对秦军那是相当惧怕,如今想到楚人连秦军都能打败,那自己的军队又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呢,想到这里他就想要随着赵挺的建议,坐视齐人被楚灭了。但就在他要开口之时,却看到赵挺一脸的得意站在下面,显然他也知道赵野的心思是和自己一样的。但就是这一眼,却让赵野的决定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他想到上次廉海与齐结盟也是自己批准的,倘若这次却视盟约于不顾,那就说明自己上次的决策错了,那赵挺恐怕就更家得意了。想到这里他就知道不管和齐结盟是否是错的,但既然自己已经签下了盟书就必须走下去,就算是错也要错到底。于是赵野深吸了一口气后抬高声音道:“经寡人深思之后,还是觉得天地不可欺,盟约不可忘,我赵国这就出兵援助齐人。廉将军!”

“臣在!”廉海本来来也认为赵野是要弃那盟约于不顾了,不料入耳的却是这话,听到赵王叫自己忙抖擞精神看着赵王,等着他吩咐。

“寡人命你选出我赵国境内的精壮之士,前往齐地攻楚人的后方。”

“臣领命!”廉海大声答应道,喜悦之情溢于颜表。

“如今寡人将我大赵的将来都交托在你的身上了,你可不能让寡人失望啊。”赵野看着廉海说道。

“臣一定不负大王所托,此次必然大败楚军!”廉海忙答应道。

“唔,这样寡人就放心了。”赵野转过眼来看了赵挺一眼道,“长禄侯!”

赵挺到现在还没反映过来,不知道赵王为什么突然会做出这个决定,所以对赵王和廉海的对话一句都没听进去,只想着三个字——为什么。现在听到赵王叫到自己,这才无精打采地道:“臣在!”

“虽然寡人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但你还是得为廉将军的兵马做好后方的准备,同时在廉将军带兵出征时这邯郸城的防御任务就都交给你了。”赵野心中对赵挺有几分歉意,所以话音比较温和。

“臣遵旨!”赵挺也领命道。

就这样,赵国上下开始了总动员,廉海从军队中挑选出了两万精壮之士作为援齐的主力大军,同时又在民间招募了一批青壮年作为后备补充,组成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经这么一抽调,整个赵国内部可以作战的人员已经不到两万人了。看到赵人也算是倾尽举国的兵力来助齐国,齐使很是感动,连连对赵王保证一旦将楚人打退之后,齐国在经济上必然会大力援助赵国,甚至还同意将东郡送给赵国。

听到齐使如此的千恩万谢以及丰厚的报酬,让赵野觉得自己的这次决定是做对了。如今邯郸城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能够得到富庶的齐国援助,赵国想重新兴盛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祭告了天地祖宗之后,四万大军由廉海带领在齐使的指引下往齐地而去,他们中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去是否还能够回来。

而在这时,楚国的大军已经离开了济北郡往临淄饿来,这些楚军的心中却是认为自己一定可以顺利攻下临淄的,到时候临淄城中的金银珍宝,美女布匹就都是属于自己的了,因为项羽为了激励部下答应他们在攻破临淄之后可以大掠三日,在他们眼中,临淄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宝库。

第一百零七章 战临淄

楚国大军围住了临淄城,但是却无法很快地取下它来。项羽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临淄城居然如此利于防御。先不要说它的城墙比起薛郡的更高上数丈,厚上数尺,单就眼前的这条护城河就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去的。

身在南方的项羽见过不少城池都是有护城河的,比如会稽,比如九江,但那护城河只是起到不让敌人轻易攻到城下而已,只要几块木板还是能够从容过去的。但这临淄城外的护城河却完全不同,它足有十丈宽,这就不是用几块木板或者铺上一些梯子就能够顺利过去的了,而且这河中的水还都是活水,也不知是从哪里引来的,水势十分浩大,时常会翻起一个浪来,使根本没有准备过河器具的楚军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感觉。

此时主帐之中项羽正在询问一些将领,看他们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大军顺利过河对临淄城发起进攻。“依我之见,我们其实围在这里也无不可,如今城中的齐人必然不敢出城,只须守住临淄城通往外面的几条道路,就可以将他们困在城内,而城内人吃马喂的,粮草消耗必然很大,或许守不了一个月他们就会弃城逃跑了。”其中一个将领提议道。

“刘将军你是没有见过临淄城内的粮仓啊,若你见过临淄城中那三个巨大的粮仓恐怕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就那三个粮仓中所储存的粮食足够十万人马吃个一年有余了,而且这次齐人是打定主意坚守了,城中存粮必然准备妥当,甚至有可能还不止那三大粮仓,如果我们想要靠围城而使他们粮草耗尽,恐怕没那么容易啊。”另一人立刻就提出了反对。

“这个本将军倒也曾听说过,临淄城中的粮食足够我楚地百姓几月之用,如果我们能够早一日打下临淄,那这些粮食就必然对我大楚大有裨益。”项羽也说道。

“可惜齐人早已想到护城河是他们的最强防线,所以在临淄城数十里内的树木都被他们砍伐怠尽,我们无法伐木造桥或者木筏来过河啊。”那刘将军看了看帐外光秃秃的地面感叹道。

“我们不若让士卒泅水过去?”另一名将领突然提议道。

“这法子也只有你这个大老粗才会想到。”旁边的将领哈哈大笑道,“先不说我军中并不是人人都会水,就算都能泅水过去,当我军在水面上时你当齐军会坐视如此好的一个可以杀伤我军的机会吗?而我军身在水上,躲避敌人的进攻必然不利,到时候恐怕得有近半人马倒在水中了,那时又凭什么和齐人战呢?”

“不若我们填平了这河,这河看着虽宽,但我数万人马必然可以将其填平。”

“我刚才就命人试着往河内投过石块沙土,但这河乃是活水,小一些的沙石都被水流冲走了,大些的这附近也不够多,恐怕也不容易填平。”

项羽听着部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却是没有一个可行之计,他心中不禁有些想念这次自己极力不带的项他来,虽然这个人比较罗嗦,但他的脑子还是很好使的,弱国现在有他,或许这护城河就不成之为问题了。

其后几日,楚军开始做了各种尝试,有用土石想将河填出一块平地出来的,有水性好的想游过去的,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时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和临淄城中的齐人耗着,看谁先受不了。这样项羽就不得不派人回去会稽向朝廷要粮草了。

出乎项羽预料的却是他的人才派出去,项他就带着数百车粮草来了。看着项羽奇怪的眼神,项他解释这是项梁一早就准备好的,因为当项梁送项羽来攻齐国的时候,他就知道楚军必然会被困在这临淄城外。

听了项他的解释,项羽的脸上不禁一红:“我如此顶撞叔父,想不到他还是在殚精竭虑地为我安排,项羽真是惭愧啊。”看到项他到来,项羽就将自己这次被迫停军在此的原因告诉了他,然后问他是否有破解之法。

项他随着项羽看了这护城河后道:“这次我出发前项将军就曾对我言道将军必然会为临淄的护城河所阻,他果然说对了。当年项将军就曾来过这临淄城,看了这护城河后就断言这是临淄城最为难破的一道屏障,只要过了河,那高墙坚壁必然无法阻挡大军的进攻。当年秦灭六国最后灭的是齐,靠的也是围城数月使城中无以为继这才开城投降。但是我们可没有秦人当年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临走前将军送了我四个字。”

项羽听项他罗嗦了半天终于说到正题了,忙问道:“是哪四个字?真的可以助我破城吗?”

项他一字一顿地道:“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项羽很是不明地重复了一下,他当然知道这个传说,但传说中的人难道会跑来助自己破齐吗,这让项羽很是不解。

看到项羽一脸的迷惑,项他继续道:“当时我也很是不解,但这一路上我细细想来,今日看了这护城河后,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就是疏导,只要我们开条河渠将护城河中的水引走,那这条隔断我们与临淄城的阻隔就不存在了。”

“可是看这水流极大,我们可能如此容易就将河水全数引光吗?”项羽不敢相信事情会如此易办。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将这护城河的源头找出来,将其切断,然后再将河中的水引往他处,这条护城河就会成为一条沟,而一条沟自然无法阻挡我楚国的大军了。”项他说道。

“对!你的说法很对,我马上就派人去找到这河的源头切断它,只要这河一旦枯竭,我军自然可以长驱直入攻进临淄城去。”项羽兴冲冲地说这番话就去安排了。

正所谓人多好办事,不到一日,这源头就被楚兵找到了,接着便是用大石沙土将其封住,然后数千人便在护城河边挖了一条引水渠,将那河水引往他处。

他们的行为自然也被在城头上的齐人察觉了,看到楚军的行为,齐人便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本来齐人便是想用这护城河以及高墙坚壁守住临淄,等待赵人来援,不料不到几日工夫,自认为牢不可破的护城河就这样被人破了。一时城内就分成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趁楚兵还在做“工程兵”的时候就率军冲出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另一种则还是想依靠城墙防守,寄希望于赵国的大军到来,和自己前后夹攻楚军。当然还有少数人想要在城头上用弓箭射死那些挖沟渠的楚兵,但他们的想法却完全不能实现。十丈宽的护城河此时成了楚军的护身符,十丈距离无论是多么强力的弓也是无法射到的。经过几次大的讨论之后,齐人还是决定按一开始的定计,继续坚守待援。所以齐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倚为守城利器的护城河被楚军将河中的水引走,直至变成一片干地。

当然要将这么大的一条河的水悉数引走并不是很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但相比于围困临淄,这已经是最快捷的方式了。经过七日的工作,那护城河就此干涸,于是在项羽的一声令下大军就踩着依旧泥泞的河道冲到了临淄城下。

看到自己的依仗也无法阻挡楚军的进攻,守城的齐军的士气大大跌落,面对着如狼似虎地攻上来的楚军,齐军只有招架的本事了。但好在除了这条河外临淄城的城墙也比普通城池的要高上数丈,楚军一时也无法攻破城墙,只得在天黑后退回河那边等次一天明后再次发起进攻。

当士卒们睡下休息时,项羽和一众将领却还在商讨如何在最短的时日内攻下临淄的事宜,但是临淄城的雄伟,易守难攻却不是人的智谋所能够克服的了,只有依靠全军将士的拼死攻打才能取下临淄。所以这次商讨也没有什么结果,众人只得作罢。

次日一早,楚军继续对临淄发起猛攻,但依旧无法攻克,如是者又过了五日,无论是攻城的还是守城的都已经精疲力竭了,如今比的已经是双方战士的意志了,说不定在你放弃的时候也是敌人要放弃的前一秒。

再坚固的城墙也受不了连续的攻打,终于在第六天上那坚固的城墙出现了一道缺口。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