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埋》的剧本,他折腾了几个月之后,早已明白,这种新奇诡异的创意,更适合拍一部短片或者写一本小说,而不是拍一部电影。
毕竟那么大的银幕,是拿来给人看的,不是用来听的,电影的核心是视觉,其次才是听觉,整部电影用对话来推动情节,显然是舍本逐末。
“老方,要不这样。”沈冲退而求其次,“你最近有空没?有空就来这里教教我,做个顾问,我拍了十多天,头都搞晕了。”
“那没问题。”方育平一口答应,说道:“你有个好摄影师,还有个非常好的演员,其实你拍的镜头,很多都是不错的,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太乱。”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卷 第十七章店铺()
“刘婶,怎么样?”沈冲站在场地中间,说道:“这个店面不错吧?”
“挺好的,挺好的。 ”刘婶很满意,她沿着墙角,一边走,一边估算,说道:“这地方宽敞,大概能摆下50张左右的四人座桌子,比之前那个大多了,而且离原来的店不远,都在旺角闹市,游客多,在这里开店,生意肯定不错。”
李开元抿嘴,翻个白眼,低声问沈冲:“这地方,前段时间,我陪我妈来过,他们说有租客了,是要做歌舞厅的,你是怎么租到手的?”
“这栋楼,上上下下,全是长江实业的物业。”沈冲轻轻一笑,说道:“李嘉诚欠我一个人情,所以我就横刀夺爱,租到了。”
“瞎吹牛,你什么时候见过李嘉诚?”
“就在上周。”
李嘉诚白手起家,奋斗了几十年,终于登顶香港地王,传奇的经历,比许罗利何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传统豪门,更受香港人崇拜,也更有神秘感。
所以李开元面带怀疑,又问了一句:“你真见过?”
“千真万确。”沈冲点头,伸出手臂,卖萌说道:“一起踩了两个小时的高尔夫草坪,晒的我头晕眼花,你看,胳膊都黑了。”
“去,你那算什么黑,我才是真黑了。”
李开元为了合资工厂的事,一直呆在深圳,风吹日晒,两个多月下来,弄得又黑又瘦,现在建筑设施基本完工,但从美国订购的生产机器还在运输途中,所以忙里偷闲,跑回香港,休息几天。
一个多月没见,李开元回来了,沈冲自然无心宅在片场拍电影……
沈冲看着她,很是心疼,说道:“深圳的工厂,现在搞的差不多了,有阿虫在那看着,你就在家多呆几天,修养修养。”
“没事,我身体好着呢。”李开元精神倒是极好,眼睛比以前更加清亮,她兴致勃勃的问道:“你怎么见到李嘉诚的,他长什么样子,是不是和报纸上一样?”
“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好打听的。”沈冲一边发酸,一边把事情简略的解释了一下。
那天打高尔夫球,沈冲先是油盐不进,坚持要买和记黄埔,逼迫沈弼和李嘉诚和盘托出收购计划后,他立马变脸,豪气干云,慨然答应不再碰和记黄埔的股份,并且应允当李嘉诚收购完成后,他会以小股东的身份,助他完全控制和记黄埔。
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的,只是和记黄埔22。4%的股份,能保证他是第一大股东,但不能确保他完全掌控公司大权。
和记黄埔资产总额近50亿,李嘉诚以小博大,又是第一个入主老牌英资集团的华人,收购之后,必然会引起以英国人为主的管理层和各方面股东的反弹,沈冲和李开元之前收购的两百多万股份,在关键时候,或许能起奇兵作用。
打完高尔夫,告别之前,李嘉诚明言,欠了沈冲一个人情,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找他。
沈冲当即就说,我丈母娘在旺角开了个火锅店,生意做的不错,想要扩大规模,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店面,长江实业旗下如果有合适的物业,能够租给我,就算还了这个人情。
“你可真够傻的”李开元听完之后,用力捶了沈冲一拳,抱怨道:“李嘉诚的人情,你居然只要求给我妈租个铺子?”
沈冲嘿嘿一笑,也不解释。
世界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
李嘉诚去年狙击九龙仓,幕后的怡和洋行奋力反击,但资金不足,招架不住,被迫向汇丰银行求助,于是汇丰银行的主席沈弼亲自出面斡旋,李嘉诚给了他面子,放弃了收购九龙仓的计划,把到手的股份转让给了和汇丰银行关系密切的包玉刚。
所以这次汇丰银行出售和记黄埔,一方面是为收购美国一家银行筹集资金,一方面,就是为了还李嘉诚去年的这个人情。
汇丰银行欠李嘉诚一个人情,要拿几十亿的资产去还,李嘉诚欠了沈冲一个人情,值多少钱?
然而沈冲不稀罕——李嘉诚是很牛,但穿越党也不是吃干饭的……
况且人情债毕竟是债,真要去收债,会伤感情的,如果能把债务升级成交情,岂不是更好?
所以沈冲轻飘飘的放弃了这个人情。
“阿冲,租这里,要多少钱一呎?”刘婶丈量完毕,走了过来,问道:“会不会很贵?”
“我认识人,有折扣,不算贵。”沈冲没正面回答,他摸出一串钥匙,递过去,说道:“租了五年,钱我已经付过了,这是钥匙,刘婶你拿着。装修公司我已经联系好了,明天就开始装修。”
“阿冲又是你花钱,这怎么行呢。”刘婶一边说着,一边接过钥匙,“回头让元元把钱给你。”
“妈,你就知道敲诈我。阿冲他还住在咱们家呢,这里的租金,就算是他交的房租。”李开元走上去,挽着她的手臂,说道:“你知不知道,为了租这个铺子,阿冲丢了天大的好处。”
“阿冲怎么了?”
沈冲咳嗽了一声,轻轻摇头。
李开元一愣,连忙转口风,说道:“没什么,我刚才听阿冲说,租这个铺子,花了好大一笔红包。”
“现在做生意,不给红包哪能成。”沈冲跟着敷衍,说道:“这里没装修,到处都是灰,我们先回家吧。”
“你们先回去,我去店里看看。”刘婶小心的把钥匙收好,说道:“现在四点多了,一会客人会很多,我去帮帮忙。”
“妈”李开元不放手,说道:“臧姨在店里,又有那么多伙计,你去帮什么忙,跟我一起回家。”
“你知道什么?”刘婶挣扎,说道:“店里的伙计都是才雇的,什么都不懂,阿和心又太软,看到他们偷懒,都不敢去训,我不看着,出了乱子谁收拾?”
《疯劫》营销的时候,沈冲给刘婶的改良火锅做了几百份优惠劵,没想到大受欢迎,其中一家报社还专门做了推介,说是先在戏院看《疯劫》,看一身冷汗,出来后去刘记火锅店,吃一身热汗,精神**双重桑拿,舒爽无比……
刘婶的火锅由此名声大噪,天天顾客盈门,供不应求,沈冲从内地回来后,第一次去火锅店的时候,被拥挤的人群吓了一跳。
刘婶的店铺,本来是沈冲为臧健和卖饺子而租的,面积不大,火锅热卖之后,李开元帮她把旁边的铺子盘了下来,打通墙壁,合成一家,饺子火锅一起卖,几个月下来,生意越来越红火,需要个更大的场地。
“刘婶,元元姐走了好几个月,过不了几天还要回去。”沈冲见他们母女纠缠,劝说道:“李叔也说一会半山,今晚全家人一起聚一聚,就别去店铺了吧,我们早点回家。”
“那好吧。”刘婶闻言,看了李开元一眼,不再挣脱,说道:“那先去菜市场,买点东西带回去,晚上多做点菜。”
……
吃过晚饭,刘婶坚持不然李开元帮忙,独自收拾东西。
沈冲则泡了两杯茶,走上阳台,递了一杯给坐在躺椅上的李唐,闲聊道:“李叔,你的手艺,有没有想要找个徒弟传下去?”
“现在的年轻人,哪有愿意学这个的。”李唐接过茶杯,抬眼看了他一眼,摇头说道:“现在的家具,又是合金又是塑料的,全都用机器加工,学木匠,以后找不到活,没前途。”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唐和刘婶一样,都是劳碌性子,明明有钱了,却闲不住,喜欢干以前熟悉的活。
而且他的思维很奇怪,一方面一门心思的呆在长城电影厂,一方面又一直把自己当木匠,而不是个道具师。
“我不是说木匠活。”沈冲坐上背靠外面的椅子上,说道:“我是说做电影道具的手艺。”
“那算什么,都是些小玩意。”李唐摆手,说道:“再说,不把木匠活学好,没有根基,直接去做道具,做不好的。”
沈冲哦了一声,默然无语,他把自己的茶杯放在茶几上,看着客厅里和天宝嬉闹的李开元发呆。
过了半响,他回过神来,说道:“对了,李叔,我前几天说的事,你觉得可不可行?”
“做个外观一模一样的模型,没什么问题。”李唐拿着茶杯,缓缓的说道:“但是想要它爆炸,而且看起来和真的一样,有点难度,我以前从没做过。”
“嗯。”沈冲摸了摸下巴,说道:“长城有没有制作特效用的炸药?要是有的话,我们先弄个简单的模型来炸试试。”
“炸药肯定是有的。”李唐说道:“不过用这个,需要傅经理签字。”
“傅叔叔那里,我去跟他谈。”沈冲正准备细说,就看到天宝抱着个玩具娃娃跑了过来。
“姐夫,姐夫,你说这个娃娃,应该叫什么名字?”
“你想叫她什么就叫什么呗?”沈冲抓了一下她的头发,说道:“干嘛要我取名字?”
“我一共有三个娃娃。”天宝举着娃娃献宝,说道:“刚才我和我姐商量好了,一个叫元元,一个叫嘉嘉,这个你让你取名字。”
沈冲瞥了一眼李开元,她正双手抱胸,站在移动门边,脸上带着暧昧不明的笑容。
小别胜新婚,当晚自然春光无限。
激情过后,两人拥在一起,相互诉说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思念,其乐融融。
“你刚才笑的那么暧昧,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你知道的……”
“不知道。”
“嘴硬。”沈冲抚摸着柔软的身体,说道:“你把娃娃取那么暧昧的名字,是警告还是鼓励?”
“你猜呗……”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卷 第十八章杀青()
君子可欺之以方,方育平答应给沈冲做个顾问,沈冲却把他当导演用,一切拍摄工作,都以他为主,自己打下手。
方育平是个极为认真的人,非常有艺术家的气质,他不喜欢《活埋》的剧本,被沈冲硬拉过来后,主要拍摄工作都是他在做,却坚决不同意做导演,严词申明不会在电影上署名。
如此,反而让沈冲越发的敬重他。
这种执着和认真,以及爱惜羽毛的态度,和香港主流电影气氛格格不入,难怪他三夺金像奖最佳导演小金人,却一共只拍了五部电影——太较真,拍电影肯定会精雕细琢,一雕琢,就耗时费钱,不讨电影公司喜欢。
南加州大学的电影系,是世界最顶级的电影人才培养地之一,方育平能从那里拿到硕士学位,专业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沈冲和金士杰琢磨好久都搞不透的东西,他一句话说明白了。
在方育平的调教指挥下,《活埋》的拍摄,一扫之前的磕磕碰碰,变的顺风顺水,金士杰和黄岳泰都是天赋极佳的人,自学能力超强,现在有名师指导,水平突飞猛进,连沈冲这个伪电影人,夹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拍摄顺利,士气高涨,众人干劲十足,除了吃喝拉撒,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片场里,最终只用了两周的时间,赶在沈冲去内地之前,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工作,至于后期制作,沈冲准备从内地回来后,再作打算。
“老方,真是多亏了你。”杀青宴上,沈冲先敬了方育平一杯酒,诚心实意的说道:“要不是你,我搞到明年,也拍不出来这部戏,更不可能拍的这么好。”
“方老师,我也敬你一杯。”金士杰站起来,拿着酒杯,非常恭敬的说道:“多谢你的指点,我受益终身。”
黄岳泰也跟着敬了一杯,说道:“方导演,我跟了你两星期,比在邵氏拍两年戏,学的东西都多,多谢。”
“太客气了,你们太客气了。”方育平站起来,手足无措的回应。
在片场,方育平指挥若定,说起专业知识来,条理清晰,侃侃而谈,但他并不善于交际,几次聚会,沈冲都看到他呆在角落里,沉默寡言,仿佛隐形人。
宴席过半,沈冲放下筷子,说道:“老方,你这次帮了我一个大忙,这个人情,你说该怎么还?”
“什么人情不人情的。”方育平直摆手,说道:“朋友之间,帮个忙而已。”
“那不行。”沈冲笑道:“我硬拉你过来,把你在长城那边的工作都耽搁了,这人情,必须得还。”
方育平沉默了一会,带着几分犹豫的语气试探着问道:“阿冲,我想拍一部电影,你…你能投资么?”
“哈哈……”沈冲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说道:“老方,你这句话,我等了很久了。”
说着,他站起来,从衣帽架上拿起自己的背包,从中掏出一个文件袋,递给方育平,说道:“老方,你知不知道,《疯劫》试映会上,我说今年要投资五部电影,其中有一部,就是为你留着的,可惜你一直不来找我。”
方育平愕然,他呆了半响,用略微颤抖的手,打开文件袋,拿出里面的文件,快速的翻看。
“老方,这是一份电影投资协议。”沈冲拿着酒杯,笑着说道:“我每天来片场,都带着这个文件,就是想看你什么时候开口。”
方育平把文件胡乱放在一旁的空椅子上,然后拿起酒杯,用力的和沈冲碰了一下,一扬脖子,喝干了杯中的酒,红着眼睛说道:“阿冲,谢谢你”
“老方,别怪我故意作弄你。”沈冲也跟着一口喝光酒,然后推心置腹的说道:“你是有本事的人,天赋,才华,学历样样不缺,可性子太闷了,你在南加大读,应该知道在好莱坞,找个投资有多难,香港也是一样的,机会稍纵即逝,要赶紧抓牢,你明知道我要投资拍电影,为什么一直拖着不说?”
“我要拍的电影,比较文艺。”方育平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可能赚不了钱,我觉得你不会投资,所以就想去找长城和凤凰这些公司来投资,反正他们不怎么在乎票房。”
“谁告诉你我在乎票房了。”沈冲一笑,说道:“我老早就说了,只要有新意,我都投资,可没说只要能赚钱,我才投资。”
“恭喜方导演得偿所愿。”黄岳泰面带笑容,举杯祝贺,“沈老板眼光,谁不佩服,怎么可能会亏钱,祝方导演大展宏图,名利双收。”
沈冲看方育平已经面红耳赤了,劝阻道:“酒都少喝点,随意。”
等方育平放下酒杯,沈冲问他:“老方,你想拍的是什么样子的电影?”
“我准备拍一部讲父子感情的电影。”方育平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我还是把剧本梗概写出来给你看吧,让我现在说,我说不出。”
“也好。”沈冲不以为意,说道:“我过几天要去内地,你把文件上要填的填好之后,交给珍姐就好。”
方育平点头应允。
沈冲又转头问金士杰:“金宝,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台北?”
“明天就走。”金士杰用手帕擦着手上的油渍,说道:“《活埋》还是太单薄了,我觉得把《荷珠配》改编成舞台剧,可能更好,时间有点紧,我得快点回去。”
“既然这样,我就不留你了。”沈冲点头,说道:“我让人给你定机票,明天我还有事,就不送了,下次到台北,咱们再聚。”
“好……”
正在这时,敲门声响起,接着走进来一位服务员,她说道:“沈先生,有您的电话。”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里,沈冲已经养成了每次外出,都在公司收发室挂个号的习惯,他以为是有紧急的公事,拿起电话后,却发现是张爱嘉。
“张姐,你在香港?”
“我在台北。”张爱嘉似乎有事,她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这几天不急着去内地吧?”
“我明后两天在香港,29号去广州。”沈冲抬头看了一眼大堂上挂着的时钟,问道:“都快九点了,这时候打电话给我,有急事?”
“上次一起看《山中传奇》,你说胡导演会有麻烦,你可以帮他解决。”张爱嘉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现在他真的有麻烦了。”
沈冲闻言一愣。
他上次说胡金铨有麻烦,其实是随口调侃。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胡金铨在七十年代,气势逼人,票房口碑双丰收,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武侠电影大宗师,可1979年,他在韩国套拍的《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口碑票房双双失利,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问世了,1990年拍摄《笑傲江湖》的时候,还被后辈徐克夺权,丢了大面子。
沈冲说的麻烦,是指胡金铨丢了票房,又掉了口碑,以后再也找不到人投资给他拍电影了。
而张爱嘉在电话里说的麻烦,是真的麻烦。
胡金铨在1972年,自组金铨影业公司,和嘉禾合作,开拍《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两部戏几乎同时开拍,前一部戏拍了一年多,1973年上映,后一部戏,硬是拖到1975年才上映,两部戏虽然口碑不俗,票房也还过的去,但这效率,让嘉禾敬而远之。
胡金铨早在1972年,就想拍摄《空山灵雨》,因为缺乏投资,最终夭折,1977年,他成功说动“罗胡联制有限公司”的老板投资150万港币,开拍这部电影。
罗是罗开睦,胡是胡树儒,一个是连锁饭店大家乐的老板,一个是广告和动画界的大师,都是香港名人,这个公司还有个股东,名叫黄霑。
黄霑是打酱油的,他的股份,是胡树儒白送给他的。
胡金铨拍《空山灵雨》,自己一毛钱不出,反而要分票房利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