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三国从蔡文姬开始-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绻蚊娲倒渫晃⒚械淖笱刍羧徽隹庇沂忠凰桑钣谙疑系乩茄兰严叶觯比“俨酵馑嗔⒄铰砩系哪窃钡薪

    “嗯!”刘浩嘴角绽起一丝淡淡地从容,看似缓慢实则迅疾无比地侧过身来,仿佛他一直便是这般侧着站立的,寒光一闪,狼牙箭几乎是贴着他的咽喉掠过,箭矢荡起的劲风刮的刘浩肌肤隐隐生疼。

    又失手了!难道我的箭术不灵了?句突眸子里掠过一丝懊恼,再伸手去摸时却摸了个空,壶中的箭矢早已经被射完了,句突绰弓回鞘,握枪于手正欲催马疾进时,排山倒海般的杀伐声从左右两翼响起,无数的镇北军骑兵正如潮水般掩杀过来,原本就已经阵脚大乱的羌胡军终于崩溃。

    兵荒马乱中,彻里吉、越吉诸将率两千骑兵护着迷当仓惶后撤,忽见一骑穿越乱军、疾驰而来。

    “大王”句突策马急奔而来,奔至迷当跟前,凄厉地高喊道,“大王,我军彻底败了,可恶的刘浩竟在暗处还埋伏了四千骑兵,其中还有呼厨泉两千匈奴骑兵,趁我军阵脚大乱之时突然从两翼杀出,我军大败。”

    不用句突来报,迷当早已经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了!该死的刘浩,这一战分明是蓄谋已久了,先以铁甲连环马冲乱自己四千大军的阵形,尔后四千骑兵骑兵从两翼骑兵突出,趁势掩杀,刘浩麾下竟然有六千骑兵,其中还有一千重骑兵,刘浩的实力强劲至此。

    越吉深深地吸了口冷气,竭力平抑住心中的震惊,向迷当道:“大王,事不可为,可速速撤兵退往朔方郡,待收拢了各部残兵再和刘浩决一死战。”

    彻里吉道:“大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完全低估了刘浩,刘浩麾下竟然有六千骑兵,大大高于我们估计的三千骑兵,我们以为刘浩麾下的骑兵主力是屈突的鲜卑骑兵以及呼厨泉的匈奴骑兵,没有想到,刘浩的杀手锏是一千重骑兵的加强版铁甲连环马。”

    越吉道:“刘浩麾下悍将张辽大战一场后就不见踪影,我等也以为是刘浩在准备退路,派遣张辽回云中郡,给自己兵败云中郡创造条件。至于呼厨泉的匈奴骑兵从开战就没有出现,我等以为是刘浩不信任呼厨泉,怕呼厨泉背叛,将他调回云中郡驻守,协助张辽驻守云中郡去了。”

    句突道:“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刘浩牵着鼻子走,往刘浩挖好的陷阱里跳,才导致今日惨败。”

    越吉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护送大王回朔方郡方为上策。”

    早已经六神无主的迷当连连点头道:“就依越吉将军所言,快快撤往朔方郡。”

    越吉转身身边的彻里吉、句突,沉声道:“句突将军,可率领一千精兵断后,阻挡敌骑追击,彻里吉将军,可率两千精兵保护大王退走,其余各部可率本部人马且战且退、撤往朔方郡。”

    “遵命~~”诸将答应一声,分头离去。

    迷当在彻里吉的保护下一路狼狈西逃,一刻不停留地奔走了三十多里,直到后面惨烈的杀伐声再听不见了,才敢停下来稍稍喘口气。兵荒马乱中,不断有小股的残兵从东方败走而来,被彻里吉逐一收拢,堪堪又聚集起了三、四千残兵。

    “唉!”望着身边东倒西歪的几千残兵,再想想今夜之前三万大军鼎盛的阵容,迷当不觉悲中从来,仰天长叹一声,潸然泪下。

    越吉心中黯然,劝道:“大王不必忧伤,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又何必过于挂怀?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只要大王无恙,朔方郡仍有一万可战之兵,未必便会输与刘浩。”

    “杀啊!杀啊!杀啊!”越吉话音方落,陡然杀声大起,一千骑兵正如潮水般冲杀过来,为首一员大将虎背熊腰,高举的右臂上竟然套着一只狰狞的铁爪、极是恐怖!

    “迷当匹夫休走,徐杰在此等候多时了。”迷当的脸色顷刻间一片惨白,吃声道:“伏、伏兵?”彻里吉急翻身上马。向迷当道:“大王及将军速速撤往朔方郡,这里就交给末将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攻占朔方郡() 
迷当感激涕零道:“如此多谢彻里吉将军了,本王若能安然回到朔方,将军当记首功。”彻里吉将手中铁枪往前一引,向肃立面前的几名百夫长道:“你们几个,率五百军士保护大王及越吉将军速速撤往朔方,其余将士,随本将来。”

    “想走吗?”徐杰冷哼一声。厉声道,“没那么容易!”

    彻里吉一催战马,率领两千残兵向徐杰地一千骑兵迎了上来,厉声大喝道:“贼寇休要猖狂,某来会你!”彻里吉率两千残兵拼死抵挡,总算缠住了徐杰的一千骑兵。

    迷当、越吉在两百余残兵地保护下向投西南方向而来,前方隐隐可见起伏的山峦了,此时将士们也已经疚累不堪。实在是走不动了。迷当无奈,只得下令暂且歇息,又命亲兵杀马充饥。迷当才刚刚喝了口热汤,陡听西北方向号角声起,旋即杀声震天,一支五百人的骑兵已经排山倒海般冲杀过来,“迷当休走,赵飞在处恭候多时了。”

    “哐当。”迷当手中的热汤掉在地上,滚烫的热汤烫了脚也毫无所觉,只是仰天哀叹一声道:“天亡我也。”

    越吉也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办气,这时迷当身边只有两百残兵,再无将领军,如何抵挡得住已经养精蓄锐的敌军,越吉、迷当正自时必死之时,忽然一支败军从东处而来,领先的两员虎将,赫然正是句突、彻里吉。越吉顿时大喜过望,急声道:“二位将军快救大王。”

    句突、彻里吉率残军迎上前来,厉声道:“大王休要惊慌,句突、彻里吉来也。”

    临戎城,朔方郡郡治,天色微明,临戎城头一片宁静,斜插城楼上的两枝羊脂火把已经熄灭,只有袅袅黑烟依旧缭绕不散,两名士兵身上披着厚实的羊皮祅,双手拢于袖中,腋下挟着一支红樱枪,正靠在门楼上沉睡。

    萧朔的北风中,一支千余人地残兵缓缓开到北城门下,不及叫门便沿着护城壕东倒西歪地躺了一地,旗帜和兵器也遗弃了一地,城楼上,两名守夜士兵却依然无所察觉,沉睡不醒,整个城楼内外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

    “呼呼。”迷当使劲地喘了口气,向身边地越吉道,“大将军,终于到到临戎了。”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可迷当心中还是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这次能够从大城县活着回到临戎,可真是不易呀,如果不是彻里吉以及将士们的拼死抵挡,这条老命只怕真要摞在草原上了,现在回想起来,迷当心中仍是后怕不已,那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噩梦!

    越吉亦拭了拭额头的汗水,心中不无侥幸,朗声说道:“幸好刘浩只埋设了一路伏兵,要是再多一路伏兵,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也。”

    “哈哈哈,越吉将军怕是高兴得太早了吧!”越吉话音方落,临戎城楼上忽然响起一把爽朗的大笑,原本空荡荡地城楼上顷刻间冒出了黑压压的士兵,一杆大旗从门楼前猛地竖了起来,血色的旗面迎风猛地展开,上面绣着“大汉镇北”四个小字以及斗大一个“刘”字。猎猎飘荡的血色大旗下,傲然峙立一员年轻的武将,清冷的晨曦照在武将黝黑的铁甲上,越发衬出他嘴角那丝冰冷而又狰狞的笑容:“迷当大王、越吉将军,刘浩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

    “咚咚咚~~”

    “呜呜呜~~”

    刘浩话音方落,激烈的战鼓声以及嘹亮的号角声冲霄而起,高悬地吊桥顷刻降下,紧闭的城门轰然洞开,两千铁骑如风卷残云从城里奔涌而出,将迷当、雅丹以及千余残兵败卒团团围了起来。

    “降!“

    “降!”

    “降!”亮至令人窒息地大吼声中,两千柄锋利的马刀高举半空,映着冰冷的雪原反射起一片冰冷的寒芒,霎时迷乱了千余残兵的眸子,也映寒了他们的心胆,倏忽之间,除了迷当及越吉,再无一名士兵还敢站着不跪。

    刘浩率军北伐,历时五个月,大获全胜,匈奴人、羌胡人投降,刘浩将一部分匈奴、羌胡部众全部迁到并州太原郡、雁门郡,又迁移三十万流民到云中郡,朔方郡、五原郡,充实三郡人口。由于鲜卑人、匈奴人、羌胡人战败,大量青壮战死,刘浩让流民与这些部落的寡妇成亲,进行民族大融合。

    同时,大汉的局势越来越坏,豪强吞并土地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大量无地的流民到处游荡,得知并州刘浩收纳流民,纷纷向并州集结,而张让等人与刘浩有隙,下令各州郡郡守不要阻止流民流向并州,就这样,各地郡守毫不阻截那些流民,有时候甚至还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前往刘浩控制的太原郡、雁门郡,定襄郡等地。大量的流民涌入,给刘浩的财政压力带来了冲击,贾逵、董绍等人一方面尽一切力量安置流民,一方面给向前线的刘浩求援,因为刘浩早就有规定,只要是来到自己管辖之地的流民,都要接纳、安置。

    刘浩敢于接纳数十万流民,也是有底气的,刘浩所管辖的雁门郡,定襄郡,云中郡几地,都是人烟稀少,可耕种面积无可估计,能够容纳大量的流民。另一方面,刘浩大胜鲜卑、匈奴,缴获无数战利品,可以说鲜卑、匈奴数十年劫掠所得全部被刘浩缴获,刘浩才有财力支持他接纳流民。第三个方面,就是刘浩重视商业发展,管辖下的太原郡、雁门郡商业发达,刘浩将缴获的战马、牛羊等物品卖与各地豪强,换取棉布、粮食等战略物品,支撑他的财政不破产。

    刘浩大胜羌胡后,在河套平原再无敌手,刘浩从鲜卑、匈奴、羌胡部众中再次征召骑兵两千人,让赵云统领,令赵云全权负责防御驻守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三郡,总兵力扩充到一万五千人,赵飞、阎柔、屈突协助。而后,刘浩与庞统、张辽、典韦、呼厨泉等带着鲜卑、匈奴、羌胡十数万部众班师。刘浩率军班师,到达太原郡,刘浩下令沮授、贾逵、董绍等人安置鲜卑、匈奴、羌胡部众,将他们分散至管辖的六郡之地。

    洛阳,刘浩率军北伐,击败匈奴人、羌胡人,收服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的消息传开后,洛阳上下万人空巷,各行各业纷纷举行活动庆祝,部分有识之士也将目光投向了并州。就在洛阳上下一片欢腾的时候,蔡文姬却陷入了又喜又忧的境地,喜的是自己的夫君北伐大胜,扬名立万,威震四方,已经有风声,刘浩即将被朝廷册封为平北将军;忧的是自己的夫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洛阳,能不能够见到爱情结晶诞生。

    皇宫,汉灵帝得知刘浩率军收服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后,大喜,下令大赦天下,同时下旨召刘浩回洛阳,要重赏之。

    大将军府,何进举行宴会,庆祝刘浩再次大胜,荀彧、荀攸、曹操、袁绍、袁术等人纷纷前来,席间,何进道:“诸位,刘鹏飞率军收服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羌胡人向汉室称臣,可谓是可喜可贺啊。”

    荀彧道:“大将军,刘鹏飞击败迷当羌胡,收服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不知道朝廷该怎么奖赏与他啊?”

    何进道:“听陛下说将会册封他为平北将军、关内侯。”

    袁绍道:“大将军,刘浩此人雄踞并州,麾下虎狼之师十余万人,如果刘浩有异心,那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何进道:“本初多虑了,刘浩的家眷都在洛阳,其夫人蔡文姬、卫棠嫣也快生产了,你认为刘浩敢行大逆不道之举吗,再说刘浩前些日子还派人来报,让本大将军派遣兵马接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呢,刘浩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么会有大逆不道之举呢,本初多虑了。”

    袁绍还想说什么,何进道:“不但如此,刘浩还向皇帝上奏,要求回洛阳与家人团聚,刘浩对朝廷忠心耿耿,我们我们没有证据而无端猜忌,会让天下人寒心的。

    刘浩府邸,蔡文姬、卫棠嫣等人得知刘浩率军北伐,大胜而归,即将上洛阳献捷的消息,全府上下喜气洋洋,一片欢乐,纷纷向蔡文姬、卫棠嫣祝贺,朝廷官员纷纷上府拜见,意图沾沾光。

第一百一十六章 英烈祠() 
太原郡,与两年前相比,街市上要繁荣了许多,商铺鳞次栉比,家家张灯结彩,路边的小摊小贩也是扎成了堆,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派盛世繁华景像!街面上虽不敢吹嘘人头涌涌,磨肩接踵,却也能称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百姓们均是身着新衣,脸上带着幸福满足的笑容,或手上提着大包小包,或三五闺中蜜友结伴而行,或全家老小一起逛街购物,在刘浩的新政下,平民百姓包括商贾、工匠、农民可以说是获益最大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思想转变起来也是最快的。

    刘浩将军府,刘浩召集徐晃、贾逵、董绍等人,询问自己北伐期间的重大军政大事,徐晃向刘浩报告,“主公,在您北伐期间,末将已经按照您的命令训练四万大军,其中骑兵一万人,包括三千重骑兵,两千游牧骑兵,重步兵五千人,长枪兵两千人,弓箭兵五千人,弩兵五千人,其余兵种八千人,随时等待主公检阅。”

    刘浩听后道:“公明辛苦了,文远,你回去与公明协商好后,马上将各部兵源补齐,并加强训练、磨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政务方面,沮授禀报,“主公,三个月的时间里,共接受流民五十万人,已经按照您的指示向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迁移了三十万流民,太原郡安置十万,雁门郡、定襄郡各安置五万。”

    董绍接着道:“主公,棉花获得了丰收,按照主公的精耕细作的方法,定时灌溉,掐去顶芽,定时施肥,除草除虫,亩产量竟然达到了三百斤!远高于西域诸国的亩产量一百五十斤。”

    徐晃道:“主公,英烈碑经过三个月的建设终于落成了。”刘浩大喜,让庞统等人准备拜祭。

    这一天清晨,郡府广场上整整齐齐站列着两个方阵,一个是五千名军士代表,个个盔甲鲜明,刀枪出鞘,尽管表情肃穆庄严,可是眼睛里均或多或少的带上了一丝激动之色。另一个则是刘浩组织来的各个阶层的代表,均身穿免费发放的棉质统一短衫,按个子高矮、男女性别列成队形。这是个进行思想教育的绝佳机会,他可不会放过。

    广场四周围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各种身份都有,有官员亲属、商人、工匠、教师、农民,甚至还有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青楼女子!对于青楼,刘浩并不禁绝,卖肉也是一种营生,采取自愿原则,只要不强迫就行。

    今天,是英烈碑揭幕典礼!在广场的正中心处,一座高达六丈的巨大石碑,被鲜红色布缦遮挡的严严实实。石碑,并不是由整块石材雕成,如果从山中开掘的话,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才可以开凿出整块石料,过于劳民伤财。于是,刘浩建议采用垒砌方法来建造石碑。马均组织工匠们经商讨后均觉得可行,他们把一块块石料尽可能的打磨平整,又以精心调配的石灰砂浆作为粘合剂,令人几乎看不出有垒砌的痕迹。由于刘浩下令运用了围挡施工,因此大家都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好不容易等到了石碑揭幕的这一天,都好奇着石碑的模样呢。

    “来了,来了,刘浩大将军出来了。”突然,百姓发出了一阵喧哗声,原来,刘浩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从州府中走了出来。刘浩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看了眼军士们以及诸多百姓,双手向下一压,大声道:“将士们,父老们,今天是英烈碑揭幕典礼,请大家安静,本将有几句话要说。”

    很快的,下面停止了喧哗,刘浩慷慨激昂道:“古往今来,有无数将士为守卫家国,保护百姓而抛头颅洒热血。可是,除了个别名将,又有几人能记得他们?没有普通军士的默默奉献与牺牲,又如何能击败凶恶的敌人?故本将立英烈碑,以此来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军士们,唯愿世人谨记住他们的功绩,使烈士英灵能含笑于九泉??????”洋洋洒洒数百字,句句肺腑之言,充满着真挚的情感,不光军士听的热泪盈眶,就连四周的百姓们也被感动的偷偷抹着眼泪。

    突然,刘浩大喝一声:“本将宣布,英烈碑,揭幕!”守护石碑的军士立刻拽下了红色布缦,英烈碑终于现出了真容!

    黑色碑身刻有三个苍虬大字:“英烈碑”!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纹饰,只于顶端雕刻了一只面向东方呈怒吼状的猛虎。然而,整座英烈碑却给人带来一种严重肃穆的郑重感,一股景仰之心油然而生。尤其是那只猛虎被雕刻的维妙维肖,形神俱备,令人望之热血澎湃,恨不得现在就操起刀枪去杀死扫平敢于挡在道前在一切敌人!

    广场上再次喧哗起来,百姓们都在赞叹着这座巧夺天工的建筑,军士们则与之息息相关,尽管强忍着激动的心情不让眼泪流下,可是肩头却都地微微颤动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刘浩也是感慨万分,这倒不是他在故意收买人心,而是确实想为阵亡的将士做些什么,长长吸了口气,勉强使心平复了些,从高台走下,来到英烈碑前。

    司仪立刻唱道:“敬礼!”刘浩率先面向石碑,单手抚胸半跪下来,军士们与代表也紧随其后,就连围观的各界百姓也受到深深的感染,纷纷半跪着向烈士英灵致敬!

    “默哀三十息!”广场上陷入了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哀悼着因战而亡的将士们,三十息后,在刘浩带领下,众人都陆续站起了身,此时,经过英烈碑揭幕的洗礼,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可以说,整个太原的社会各阶层被拧成了一根绳,空前的团结起来!

    “万岁!万岁!”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将士们纷纷欢呼着,尽情发泄着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

    “将士们,本将另外补充几条规定:第一,凡为战捐躯者,抚恤加十倍!第二,将士们的田地,其中三十亩永久免税,其余按半数征收,此为定制,永不改变!第三,将士家属免服劳役。”

    刘浩率军东征西讨,许多普通人得以出人头地,赵飞、典勇、徐杰、张昊就是例子,所以参军的积极性高涨,刘浩见状,就采用自愿原则把有参军诉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