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趾经商。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交’趾的商业专卖权实际上是打造出了‘交’趾的总经销商,‘交’趾各地大大小小商贩的货物都要从这些总经销商那里进,‘私’下里不能从其他地方进货,否则就违法。

    这样一来,这里面的利润可就非常可观,足以令南直隶的商贾们动心,而二十年的期限也足够确保他们的利益。

    至于采矿权,对那些商贾而言就更有‘诱’‘惑’力了,营业执照也是二十年,其中主要指的是铁矿,其余的就是金矿和银矿等贵金属。

    洪武年间,官营铁冶业的工匠由于受到匠官和工长的残酷压迫,故而不断逃亡、怠工,以至暴动,致使官铁冶开闭无常,日益走上瓦解、衰落的道路。

    因此,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下令罢除各处官冶,允许‘私’人自由采矿冶炼,按产量纳税三十分之二。

    也就是说,冶炼出来的三十斤生铁中两斤‘交’给官府当做税,其余的二十八斤生铁归冶炼者。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实行“一条鞭”税法以前,税收并不是用银两来‘交’纳的,而是经营什么行当就拿什么行当的东西来‘交’税,简称实物税,也叫物税。

    例如,种地的农夫‘交’纳地里收获的谷粟,种植果园的果农‘交’纳果园所产的水果,栽培‘花’圃的‘花’匠‘交’纳‘花’圃里的‘花’束等等。

    粮食还好说,可水果和‘花’束这些东西收上来后根本就不能久放,也不好流通,故而‘浪’费很多。

    另外,各级官吏在收这种实物税时趁机挑‘肥’拣瘦,从中牟利,是官吏们捞钱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云天准备对‘交’趾的税收进行了改革,与讲武堂的那些军户和民户一样,依照摊丁入亩政策,将物税折算成银两来‘交’纳,既简洁明了,同时也避免了税官仗着手里的权力鱼‘肉’百姓。

    这意味着‘交’趾的那些冶炼企业将不会再以所炼出的金属来‘交’税,而是换算成了与之价值相对应的银两。

    按照冶铁业三十取二的税收政策,换算成税率的话就是6。7%,为了鼓励冶铁业的发展,李云天将税率进行了调低,定为了5%,让利于商。

    其实,6。7%的税率看似有些少,但对于冶铁业来说已经不低了,因为从事冶铁业的商贾不仅要承担冶炼的费用,而且还要承担采矿的费用。

    在古代,无论是采矿还是冶炼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故而开销很大。

    不仅铁矿,获得了采矿权的商贾还可以开采‘交’趾境内的金矿和银矿等贵金属矿山,而这些贵金属矿山在大明的两京十三省是属于官办的,不允许‘私’人开采。

    按照李云天的规划,获得采矿权的商贾可以开采‘交’趾境内的矿山,但必须要配备一个合乎他要求的冶炼厂。

    他之所以允许商贾们开采那些贵金属,自然是为了发展和完善金、银等矿物质的勘测技术和冶炼技术,同时也是增加国家的税收。

    很显然,‘私’人开矿的效率要远高于官办的那些机构,对矿物的勘测和冶炼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那些冶炼出来的金、银等贵金属,李云天采用了四六开和三七开两个税率,即在那些商贾营业执照的前十年,所冶炼出来的贵金属商贾与官府四六开进行成分,即商贾占四成,官府占六成。

    而营业执照的后十年,商贾与官府的分成比例将调整为三七开,即商贾占三成,而官府占七成,以此来保障国家的利益。

    在李云天耐心细致的解释下,酒宴结束时那些在座的扬州官员已经对‘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纷纷意识到里面蕴含有巨大商机。

    可惜的是,李云天在‘交’趾的商业规划虽好,但‘交’趾现在动‘荡’不堪、战火纷飞,在‘交’趾的叛‘乱’没有平定前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而因为‘交’趾复杂的局势,那些商贾肯定对投资‘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持谨慎态度,以免他们的钱届时打了水漂,这无疑将大大影响李云天这项计划的实行。

    由于一路上舟车劳顿,酒宴结束后李云天和张本回了住处休息,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并没有住在一个地方:

    张本虽是军阁次辅但身上有着浓厚的文官烙印,所以住进了扬州府府衙,李云天则因为这次是以定南将军的身份出征‘交’趾,故而选择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

    “大哥!”到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不久,正当李云天与韩虎谈笑风生地聊天时,一名身穿锦袍的男子走进了屋内,他见状笑着起身相迎。

    锦袍男子是郑婉柔的大哥郑伯鑫,李云天的大舅哥,现在担任九州商会扬州分会的会长,深受李云天的器重和信赖。

    郑伯鑫此次前来自然也是为了‘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事情,由于‘交’趾的战况异常糟糕,故而九州商会的会员纷纷对李云天是否能打赢这场仗感到担忧,故而郑伯鑫来向李云天探探口风。

    韩虎知道李云天和郑伯鑫有事要谈,故而知趣地告辞离开。

    得知郑伯鑫的来意后,李云天敏锐地意识到了扬州城的商贾对‘交’趾战事存在着悲观情绪,为了给九州商会的会员吃一颗定心丸,他就‘交’趾的战事给了郑伯鑫一个明确的答复,表示有七成把握能平定了‘交’趾的那些叛匪。

    与此同时,李云天还临时做出了一个决定,准备晚上宴请扬州城的那些有名的商贾,当面解答他们的疑‘惑’,以打消他们投资‘交’趾的顾虑,使得‘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能能顺利卖出。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明天上午他在扬州城的一个茶楼进行出售‘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事宜,后天一早就要启程前去宁‘波’府的定海县,行程非常紧张。!^!

    。。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安抚人心() 
'全文字三江阁'夜幕降临后,一顶又一顶的轿子停在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门’前。

    从轿里出来的人无不衣着华贵,气派十足,相互间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寒暄一边将手里的请帖‘交’给‘门’口的士兵,然后谈笑风生地进了衙‘门’。

    这些人就是李云天要宴请的宾客,皆为南直隶地界上腰缠万贯的大商贾,以盐商、粮商和布商为首。

    郑伯鑫以李云天的名义给他们下了请帖,使得众人纷纷推掉了晚上的应酬前来赴宴。

    宴会地点设在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的会客大厅,满满当当摆了六张大圆桌,足够五六十人就座。

    “镇武伯到!”此次前来赴宴的宾客都是商界的老熟人,饶有兴致地坐在那里聊着天,不少人围聚在郑伯鑫的身旁打探着消息,就在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话时,‘门’外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拜见镇武伯。”听见这个声音,原本喧闹的大厅内刹那间就安静了下来,在座的宾客纷纷站起身,等李云天进‘门’后不约而同地躬身行礼。

    “今天是‘私’宴,大家毋须多礼。”李云天换了一身便装,微笑着向众人向下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坐下。

    可李云天立着其他人又岂敢落座?因此直到李云天坐在大厅首桌上首位的座位后,屋子里的人这才坐回到座位上,齐刷刷地望着李云天。

    随着李云天的到来,下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始上菜,此次的菜肴由扬州城几名有名的厨子来掌勺。

    “本爵这次宴请大家颇为仓促,打扰了大家的安排,请诸位多多海涵。”环视了一眼在座的商贾,李云天笑着向他们拱了拱手。

    “伯爵大人严重了,小民愧不敢当。”众人见李云天如此客气,连忙拱手还礼,多多少少都感到有些诧异,谁也没想到贵为伯爵的李云天竟然如此亲近随和。

    “本爵知道,诸位一定想知道本爵宴请大家的原因,因此本爵也就不说那些客套话了。”

    随后,李云天语峰一转,开‘门’见山地说道,“本爵知道诸位对‘交’趾的战况感到担忧,也对‘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有疑‘惑’,因此本爵这次请大家来就是想将这两件事情说清楚,使得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交’趾的形势。”

    在座众人闻言并不感到奇怪,纷纷平静地望着李云天,他们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人生阅历丰富,故而一接到李云天的请帖就猜到了李云天的意图,知道这是李云天设的一场鸿‘门’宴。

    “‘交’趾叛军虽然近来势头凶猛,但‘交’趾偏安一隅,地不过千里,人口仅数百万,后继乏力,无法长期与我大明官军抗衡。”

    众人此时的反应在李云天的意料之内,他沉‘吟’了一下,有条不紊地说道,“据本爵所知,叛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里面派系横生,只要僵持下去其内部必‘乱’,而‘交’趾南面的占城国则是‘交’趾的世仇,可助我大明平叛,使得叛军后方不稳。”

    “‘交’趾叛军看似占了上风,实则内忧外患,不出两年定会被我大明平定!”分析完了‘交’趾叛军的处境后,李云天斩钉截铁地下了一个结论。

    听闻此言,在座的人们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了狐疑的神‘色’,有些不相信李云天所说的话。

    “‘交’趾之所以爆发叛‘乱’,除了那些心怀叵测的叛匪暗中进行挑唆外”

    李云天自然不指望众人被他三言两语所说服,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朝廷这次之所以要将‘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下放‘私’人,除了筹集平叛军费外,还着眼于‘交’趾战后的重建,只有使得‘交’趾百姓吃饱和暖,‘交’趾才会长治久安。”

    “诸位都知道,我大明近些年来接连用兵,耗资甚巨,而‘交’趾经历战‘乱’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重建,可国库已经没有余银批给‘交’趾,毕竟我大明不仅仅只有一个大明,其余地方也都需要用钱。”

    说着,李云天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故而,朝廷希望民间的财力能介入到‘交’趾的重建中来,以商事来带动民生,既为国效力也促进了‘交’趾的商业发展,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听到这里,在座的商贾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他们只知道朝廷此次想要借着出售‘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来筹集军费,万万没想到还牵涉到‘交’趾的战后重建。

    “诸位,这也是为何朝廷要将营业执照的期限定为二十年的重要原因,只有确保了投资者的利益,那么投资者才会往‘交’趾投钱,扩大‘交’趾的生意,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神情惊愕的众人,沉声说道,“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商务司衙‘门’来管理‘交’趾的商贸,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

    “伯爵大人,小人想知道,那个营业执照能不能转让给他人?”李云天的话音落后,一名商贾忍不住高声问道。

    万一那些投资者的生意遇到了困难急需用钱,又或者‘交’趾的生意经营不善想要转手套现,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就成为了一个重点。

    “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可以自由转卖,但是必须要到商务司衙‘门’办理变更手续。”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宏声回答了那名商贾的疑问。

    “伯爵大人,这二十年内朝廷对‘交’趾的态度会不会发生变动?”随后,另外一名商贾就接口问道。

    现场众人闻言立刻齐刷刷地看向了李云天,作为商人他们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要是几年后‘交’趾政策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可就‘欲’哭无泪,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难道要去告朝廷?

    “皇上已经下了圣旨,‘交’趾之事二十年不变。”李云天清楚商贾们的担忧,于是郑重其事地做出了承诺,“这件事情既然是本官接手的,那么本官一定会负责到底!”

    “至于二十年后是什么样,本官现在也不知道,要根据二十年后的事情做出决定。”

    趁着这个机会,李云天顺势将商贾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也进行了解答,“不过本官可以告诉你们,无论届时朝廷会对‘交’趾的政策做出什么变动,那些投资人的营业执照都会续约,毕竟他们为‘交’趾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伯爵大人,‘交’趾的税收在二十年内会不会发生变动?”众人闻言纷纷点着头,认为李云天言之理由,这时又有人高声问道。

    在官府的告示上,商贾们已经知道‘交’趾的税收与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同,并不是采用实物税,而是折算成了银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税银。

    其中,冶炼业的冶铁是5%,金、银等贵金属前十年60%,后十年70%,比两京十三省的税收要低。

    与冶炼业一样,商业税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用物资的税收,例如布匹、粮食等等,另外一部分就是朝廷专营的物资的税收,例如盐和茶叶等等。

    李云天将常用物资的商业税收定为10%,而两京十三省的商税是三十税一,换算成税率就是3。3%。

    也就是说,‘交’趾的商税是两京十三省的三倍。

    不过,与两京十三省不同的是,李云天给予那些投资常用物资的商贾“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头两年免征商业税,第三年到第五年收商业税的一半,第六年开始征收全额,以此来支持商贾们集中资金打开‘交’趾当地的市场。

    其实,10%的税收并不多,大明三十税一的商税是洪武帝在开国之初定下的规矩。

    明初百废待兴,过多征收商税显然对发展经济不利,所以三十税一的政策符合当时的情况,有助于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承平日久,经济逐渐发达,商路渐通,货殖日繁,三十税一的税率的确显得有些偏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制订合理的税率、安排合适的征税人员与体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故而李云天这才提高了税率,并且给出了五年的缓冲期。

    至于盐和茶叶等国家专营物资,由于利润丰厚,故而税率要高于普通货物的商业税,并且根据‘交’趾的实际情况将税率分为了两个时期,头五年征收50%的税率,后十五年征收60%的税率。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给投资了盐和茶叶的商贾一个缓冲期,令其集中资金来拓展‘交’趾的市场。

    别看盐和茶叶等物资的税率很高,但由于其是暴利产业,再加上除去了贿赂各级官吏的开销,这样算下来的话获得利润比走‘私’还要高,而且还受到朝廷的保护,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另外,丝绸虽然不是国家专营物资,但其属于市场上紧俏的稀缺奢侈品,故而李云天将它的税率单独拿出来制定,课税30%。

    “皇上已经下旨,包括税率在内,只要官府的告示上有的,那么二十年内保持不变。”李云天知道商贾

    现场的商贾们闻言纷纷点着头,他们都有过被官府的人用税收刁难的经历,那些官吏找些五‘花’八‘门’的借口就气势汹汹地来收税,要是不给的话就要吃官司,可谓苦不堪言。

    “伯爵大人,要是此次平叛失利的话,那些拿了‘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人会如何?”

    这时,坐在李云天身旁的郑伯鑫忽然开口,高声问道。

    随着郑伯鑫的这句话,屋子里刹那间就鸦雀无声,静得好像连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人们神情愕然地望向了李云天和郑伯鑫,谁也没有想到陈伯鑫会问出如此犯忌讳的话,大军出征之时可是禁提“败”字,也不知道会不会因此触怒了李云天。!^!

    。。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商界盛会() 
'全文字三江阁'“朝廷之所以要下放‘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主要是为了筹集平叛大军的军资,其次是为了‘交’趾战后的重建。”

    出乎众人的意料,面对郑伯鑫的这个不合时宜的问题,李云天并没有动怒,而是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

    “也就是说,这次‘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相当于是一个‘期权’,如果此次成功平定了‘交’趾的叛‘乱’,那么‘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自然可以兑现,可要是此次平叛失败的话,那么也就无从谈及在‘交’趾的任何权益了。”

    “期权?”

    在座的商贾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名词,不过经过李云天刚才的解释都已经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平叛失败的话,投进去的钱就要打水漂。

    “来,本官敬诸位一个,感谢诸位百忙之中前来赴宴。”此时,下人们已经上好了酒菜,李云天于是端起面前的酒杯,笑着说道。

    “敬伯爵大人。”听闻此言,在座的众人连忙端起酒杯,齐声向李云天敬酒,酒宴正式开始。

    虽然贵为镇武伯和定南将军,但李云天并没有摆官架子,对人态度和蔼,这使得现场气氛热烈,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不少人都对他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

    除了先前的那几个问题外,商贾们又问了李云天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有些连李云天都没有想到,因此他不仅耐心细致地回答了那些问题而且还让人将其记录在案,以备他完善商务厅的规章制度。

    虽然商贾们的问题有些繁琐,但李云天很乐意回答,这表明他那些商贾对投资‘交’趾有极大的兴趣,否则不会如此关注此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云天起身回卧房休息。

    在座的商贾们纷纷起身相送,随后三五成群地离开,边走边饶有兴致地议论着‘交’趾的商业专卖权和采矿权,经由今晚的酒宴他们对‘交’趾的事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对李云天来说,他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