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不语诡异档案-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帝见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令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也急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很紧急。这时,女魃上阵了,她施起神施,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这跟现在的形势有什么关系?”圣上见我罗唆了这么久,又迷惑起来。

    “当然有关系,那八十一个老秃驴摆出的正是天下第一的‘天一遁甲神阵’。只是那个大阵只是用来对付蚩尤的一个分身,八十一个功力深厚的老和尚就已经足够了。”

    “哦,原来这就是天一遁甲神阵?奇怪了……”唐玄宗低语着,像是在想什么重大问题。再次抬起头时,蚩尤分身已经被大阵困住,在风雨雷电中消失殆尽,再也找不到了痕迹。

    那些老和尚一个个累倒在地上,满头大汗,不断的喘着粗气。看来法力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李隆基和依旧慵懒的躺在主席座上的太平公主对视一眼,太平公主浅笑道:“好吓人,我的管事怎么会变成那副模样。罪过,皇上受惊了!哀家一定会彻查张管事的过往,将幕后主使人通通掀出来,诛了他们的九族!”

    脸上却丝毫没有受到惊吓的表情。

    “这件事,确实要请姑姑给个解释。”唐玄宗不温不火的说,看不出表情。他抬起手喝道:“来呀,将罪民夜不语打入天牢,发派大理寺伺候。”

    我靠,皇家的人果然是说翻脸就翻脸,各种表情变化莫测,变得比天气还快。这个混蛋皇帝,刚才还嘻笑的和我哈拉闲话家常,现在翻脸不认账,一说话就把我打进了暗无天日的天牢。

    老子,玉皇大帝,本帅哥冤枉啊!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不顾凤鸾殿前侍卫的阻拦,拼死拍马进入正门。当头那个慌张的下马,翻身,膝盖狠狠跪地,跪在了唐玄宗身前。声音急促带着哭腔的喊道:“禀报皇上,梅妃娘娘自缢在疏影阁,死了!”

    梅花,以其清雅脱俗、孤傲高洁,曾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赞赏。吟梅颂梅的诗词也无以数计,但要说到真正的知梅嗜梅,并将梅溶入自己灵魂的,莫过于唐玄宗**爱一时的梅妃江采苹了。

    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

    江家家境富足,只生有江采苹一人。

第1493章 皇家谜案(5)() 
却并不因为她是个女孩、断了江家香火而不悦,反而倍加珍爱,视为掌上明珠。 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家的房前屋后。

    深冬临春的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桠,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幼小的江采苹倘佯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闻目闻香,****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

    在梅花的熏染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

    生长在香门第,她父亲又极赏识她的颖慧,自小就教她读识字、吟诵诗文,江仲逊曾向友人夸口道:“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

    唐人思想较为开放,加之江仲逊是一位开明秀才,因此,对女儿寄予如此重望是不足为怪的。江采苹确实不享父望,九岁就能背诵大本的诗文。及笄之年,已能写一手清丽俊逸的好文章,曾有“萧兰”、“梨园”、“梅亭”、“丛桂”、“凤笛”、“破杯”、“剪刀”、“绮窗”等八篇赋文,在当地广为人们传诵和称道。除诗文外,江采苹对棋、琴、、画无所不通,尤其擅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白玉笛、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因此,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江采苹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就是这样的女子,最后进入了皇家。但时的唐玄宗还只是身为临淄郡王,有一次因公务到了闽地,在茶楼茶时,突然听到一群儒雅的年轻茶客提到江采苹,众口一致地称赞她才貌无双、知达礼、性情温婉、清秀脱俗,诸如此类的赞美语句。便生出了偷偷去见一见的情绪。

    见到她时,是在的梅林深处,李隆基徒步进入梅林,远远临视江采苹。当时凉风微拂,清香袭面,玉凿冰雕般的梅花映入眼帘。因为皇家的勾心斗角困郁已久的他感觉到一丝怡人的清新。

    待见到江采苹,只见她淡妆素裹,含羞低眉,亭亭立在一株盛开的白梅下,人花相映,美人如梅,梅如美人,煞是清雅宜人,李隆基顿时心喜,积郁为之烟消云散。

    美人身前有酒席。唐玄宗走过去介绍了自己,然后开怀畅饮。江采苹言语文雅,性情温柔,使唐玄宗感到一种温馨的抚慰,对她产生了深切的爱怜之意。

    待问到江采苹擅长何艺时,采苹回禀能吹笛。于是命人取来白玉笛,朱唇轻启,吹出一段《梅花落》,笛声清越婉转,吹笛人仪态万方,四周的梅树随着笛音不时撒落几许花瓣,唐玄宗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

    随后,江采苹又奉旨表演了一段惊鸿舞,身影轻如飘雪,衣带舞如白云,使得唐玄宗不知不觉地又进入了另一个幽雅灵逸的世界。

    从此,唐玄宗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幸。在登基继位后,便封其为梅妃,命人给她所住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后宫佳丽虽多,唐玄宗却不复他顾。

    但就是这位梅妃却死了,自杀身亡,吊死在了疏影阁中。

    我被打入天牢还不足**一天,就被人送入了皇上的御房内。那是个晚上,御房里很昏暗。唐玄宗坐在桌前仔细的批文,许久后,才抬头起指了指他对面的椅子示意我坐下。又过了许久,终于合上了公文,深深吸了口气。

    仔细看他的样子,似乎比昨天苍老了不少。原本庄严的皇家气概也消失无踪,仿佛变成了个普通的中年男人。

    “夜不语,只要价格公道的话,你确实什么委托都能接?”唐玄宗望着我,脸上有一丝苦笑。

    “不错。”我点头,皇帝都找到我头上了,这件事恐怕就算不想做,也没得商量了。

    “放心,虽然我是皇帝,但绝对不会勉强你。毕竟这件事,不是普通人能够办的了的。”李隆基昂起头,呆呆的望着屋顶的方向出神,缓慢的说道。

    靠,话说的也不怕咬住了舌头,如果本人没随了你的意,你要发飙翻脸不认人了咋办?我干笑着说:“圣上尽管吩付,只要是我夜不语能做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不过,价格稍微会贵……”

    “黄金一百万两!”唐玄宗打断了我:“我要你彻查梅妃的事情,我想要知道,她究竟是怎么死的!”

    “娘娘不是自缢死亡的吗?”我的脸抽搐了一下,虽然早就猜到李隆基召我来的目的必然是这位清雅高洁的梅妃,但没想到,他会这么彻底不掩盖的说出来。只有装傻了!

    “不错,大理寺派来的仵作确实证明她是自杀无疑,当时,她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就自杀了。这里边肯定有阴谋。”唐玄宗面孔冰冷起来:“如果要让我查了出来,不论是谁,我都要诛了他的九族!”

    “但是圣上为什么自己不派人查探?”我疑惑道。

    “这件事的根源,应该出在后宫里。我的人不好出面。”他顿了顿:“你是外人,而且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我信的过。”

    不好,皇帝在套近乎。历史上明文规定,凡是被皇帝信任的人基本上死的都很惨。赶快撇清关系:“能得到圣上抬爱,夜不语实在受**若惊。但草民乃山野粗人,还是男性,出入后宫实在不方便。这个委托……”

    “这个我只有安排!”皇上一抬手,喊道:“李公公。”

    顿时,一个黑影神出鬼没的跪在了皇上的身前。

第1494章 皇家谜案(6)() 
“这是李公公,我的亲信—— 有他陪着你,皇宫中可以任由你翻几遍。记住,一定要替朕将残害梅妃的元凶找出来。李公公,将他安排在弄影阁中居住,方便收集证据。你们都走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说完摆摆手,示意我们出去。

    跟着李公公出门,在皇宫弯曲如迷宫的路上走着,我一时间思绪万千。梅妃的死肯定有文章,虽然我不太清楚,但是唐玄宗一定清楚的很。恐怕有很多东西他知道,但是就没有告诉我。恐怕,里边甚至有一些皇家特有的八卦秘闻吧。倒霉,居然卷入后宫争斗中去了……

    算了,反正已经被套入这个圈子中,横竖还是敬业一点,先从基本的线索查起吧。

    我跟在李公公身后,压低声音小声问道:“公公,您在宫中多长时间了。”

    李公公尖细着嗓子道:“老奴伺候皇上已经有二十八年了。”

    这老家伙,看不出来居然从唐玄宗出生开始就马前鞍下的伺候着,难怪是心腹。我向左右看了看,又道:“那公公知不知道,梅妃在后宫有没有什么仇家?”

    “哪会有!梅妃贤淑达理格高尚,在后宫的关系好的很。”那老太监有些气愤。

    “您再仔细想想。”我不死心:“例如有人冲撞或者冒犯过她什么的?”

    “这么说来,似乎有一件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老太监像是想起了什么,稍微有些犹豫。

    “说,圣上让我全权管理这件事,我有资格听。”我顿时来了劲。皇家的八卦,听起来可是很爽的,至于后果,管它那么多。

    “这事大概发生在一年多前。”老太监觉得有理,于是讲了起来:“要知道,当今圣上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圣上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圣上之弟。圣上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恰。

    圣上封了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他的诸位兄弟,于是特设一宴招待诸王,席间他得意地向兄弟们称道:“这是梅妃,朕常称其为梅精,能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今宴诸王,妃子可试舞一曲。”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圣上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漫舞轻廻,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五人又看得如痴如醉。

    舞罢,圣上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迷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足纠缠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色使力争脱,转身躲入梅阁不肯再出来。

    圣上发觉后问道:“梅妃为何不辞而去?”

    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脱缀,缀好就来!”

    等了一会,不见出来,圣上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说:“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

    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她的事张扬出来。但是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禁大为惊惧,于是袒肉跪行来到宫中,圣上宗请罪,羞愧地说:“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

    圣上宽容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

    事后,圣上回后宫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圣上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又产生了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但薛王因为羞愧,再也不敢见梅妃。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有问题?”

    这么说来,薛王居然**过梅妃?有趣,我看李隆基也并不是什么大度的人,估计因为要拉拢势力和太平公主对抗,所以才隐忍不发。说不定,那个梅妃和薛王还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后续故事呢!

    走了许久,李公公停住脚步,靠向一边道:“疏影阁到了,请公子自行进去查看。老奴就不做陪了。”

    疏影阁是皇宫的四大阁之一,说是阁楼,不如说是一座大院子。梅妃便自缢在正寝室中。只见寝室里干干净净,恐怕是有宫女进来打扫过。硕大的房间里,只有着黯淡的香味。

    我稍微检查了一番,并没有看出特别的地方,干脆坐到了大**上微微叹了口气。这梅妃,在民间的口碑一向都很好,据说足够有母仪天下的气势,比现今的皇后王氏好上许多。梅妃受玄宗专**已久,这期间,她以自己的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使得整个国力继续保持强盛的增长。

    就这么一个好女人,居然会无缘无故的自杀!

    “青峰,出来。”我轻轻喊了一声。青峰立刻从我的衣兜里飞出,落到地上猛地变大,只一霎便化成了原本的样子。

    “老大,好困。”看样子他刚刚才将诅咒解除,一副睡眼惺松的模样。

    “你有没有感觉到什么**的气息?”我没理他,指了指整间屋子问。

    “老大,你想要我感觉什么?”他疑惑的四处张望了一下。

    “简单,例如妖气,或者杀气什么的。”妖魔的感觉非常灵敏,如同狗的鼻子一般,妖气和杀气一向都是难以消除的东西,如果滞留在房子里,虽然人类本身毫无感觉,但是青峰却能明显得察觉到。

    “没有异常的地方。老大,这是哪里?”青峰抽了抽鼻子四处嗅了嗅。

    我指了指身旁:“坐。这是皇帝老儿的后宫,我们乘机好好休息一下。以后可就没什么机会进来了。”

第1495章 皇家谜案(7)() 
青峰坐下,眼尖的看到桌上摆放着一张裱好的锦

    他毛手毛脚的拿了过来,问道:“这是什么?”

    我看了一眼,只见锦上用秀婷幽雅的字迹写着两行诗: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这是梅妃写的。据说这里边还有个故事。”我笑起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据说,在一个雪霁初晴霜冷梅开的日子,玄宗与梅妃在梅阁临窗赏梅奕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两人对奕,玄宗屡屡败北,因而颇有些不悦。善解人意的梅妃起身笑道: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请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贱妾哪里能与陛下争胜负呢!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为之心中释然了,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既然在一同踏雪尝梅,唐玄宗没话找话的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

    梅妃谦和地答道:贱妾乡野陋质,怎能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吟出了那首诗。

    吟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内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苏州刺史刘禹锡求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吟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星夜兼程,送到长安晋献。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兴,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赏了韦应物和刘禹锡,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与二人尝,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

    “由于李隆基十分喜爱这首诗,梅妃便写了下来。唐玄宗当即命人将其裱好,连夜送入了梅妃的梅阁中。至此梅妃便和这首诗寸步不离身,走到哪里都会带上。嘿,有趣,一个想要自杀的人,居然还记得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从梅阁带到疏影阁中。恐怕,这桩皇家自杀案,真的有些猫腻!”

    “虽然不太明白你们人类,但,奇怪。”青峰用手摸了摸那幅锦,缓缓道:“这幅东西上,带着很强烈的怨气。”

    “怨气?”我吃了一惊。

    “不错,就是怨气,我分辨的出来。这股怨气来自于生灵。”

    “生灵?”我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说,这股怨气的主人,并没有死?”

    “嗯,如果那人死了,怨气自然会变成死气,恐怕,还会变为厉鬼。但这上边的怨气,明显还没有那种状况。那人肯定还活着。”

    “意思就是,这个怨气的主人,并不是死掉的梅妃?”我把头靠在右手掌上:“那是谁?奇怪了,难道梅妃真的有仇家,或者,有人对她极度的不满?”

    我走出门,对李公公旁敲侧击起来。

    许久后,李公公才为难的透露了一点非常有用的信息。

    “梅妃曾经在年前怀了龙子,确实是龙子。但不久前却不知什么原因流产了。从此以后梅妃抑郁寡欢,经常一个人对着门廊发神,还会一个人自说自话。恐怕是因为丧子之痛,生不如死下,才会寻短见的吧。”这老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