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魂-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六张 疯了的股市!!

1910年3月。中国历史上最疯狂的一幕出现!

1900年,大清国正忙着闹义和团的时候,汽车已经在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而到了1908年,美国福特公司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售价不足500美元,不久又下降到300美元,相当于一个美国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这不仅将汽车价格拉低了九成,将汽车从奢侈品变身为大众消费品,而且令美国迅速进入了汽车时代,汽车轮胎所需的橡胶一时成为硬通货,全球橡胶市场立即被蜂拥而入的资本挤得满满的。

于是那些熟悉中国市场的洋行大班们,纷纷投身这场圈钱运动。汇丰银行、怡和洋行等著名公司中,都有高管不惜辞去高薪职位,开设自己的橡胶公司。

在资本开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橡胶公司的“生产线”也开始加速:少数掌握资源的辛迪加公司,在马来亚大量圈地,甚至连橡胶树苗都还没种下去,就将这些“橡胶园”分割转卖给上海的新公司,收取现金,或者收取新公司提供的股票。

一个名叫麦边的英国人,此前开设过一家小小的外资公司麦边洋行。并不为人注意。他开设了一家名为兰格志的橡胶公司,却迅速地成为上海股市的领头羊。

麦边是个成功的策划高手,他在上海的中英文报纸上刊登大幅广告以及“有偿报道”,宣传橡胶产业的光辉前景,其中有关兰格志公司的经营状况,则充满了虚构的数据和承诺。他的第一步策划,就是在各报发表了一篇数万字的长文《今后之橡皮世界》。

1910年2月下旬,兰格志橡胶公司发行新股。

进行申购的第一天,股票原定的发行时间为上午10时,但半夜就在排队的人流,令银行方面临时决定提前开门。早上9点10分,第一单交易完成;一个小时后,原定的股票申购指标全部告罄,银行不再接受后来者的认购。

钱庄、票号等内资金融机构积极推波助澜,纷纷降低贷款门槛,不仅给投机者提供信用贷款,还接受股票质押贷款,间接地参与炒股。钱庄自己也赤膊上阵,利用自己的信贷优势,大发庄票,直接参与股票炒作。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钱庄、票号卷入,并且通过他们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吸纳着中国各个角落里的资金,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全民炒股运动。

春天到来的时候,上海,这座城市仿佛服下了大补*药,充满了亢奋。

这剂*药。就是橡胶股票。

尤其是兰格志公司的股票,在上海的股市画出了一道雄起的陡峭阳线,高耸入云,全球瞩目,引领大盘齐齐飙升。兰格志股票面值仅值100荷兰盾,折合白银六十两,但却迅速被拉抬过了不可思议的1000两大关:

3月2日:1080两;

3月18日:1300两;

3月21日:1600两;

3月29日:1675两。。。。。。

疯了,整个上海都疯了!

橡胶股票受到热捧,受当然是有原因的。账很好算:每一磅橡胶的开采成本为1。6先令,而市场价却在12先令,差额高达7。5倍,不追捧橡胶股票,还能追捧什么呢?

上海一百多家钱庄,争先恐后的投入到这场股票风潮之中,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各大外资银行,同时宣布可以接受兰格志公司股票进行抵押贷款,同时,贷款的门道大大降低。

不光是中国人、无数的外国人,手里挥动着支票本,发疯一般的寻找着兰格志公司的股票,只要任何人手里有。肯卖,他们就会当场在支票上签字!

中国最大的钱庄之一、有着17家分行的源丰润,是上海滩最牛气的钱庄,老板严义彬不仅是个红顶商人,而且红得透顶。

他的钱庄吸纳了大量政府资金的存款,不仅包括海关关税收入及定期支付给列强的战争赔款,甚至连由政府担保、从外资银行借到的款项,也有很大一部分先存在它的户头上。

在严义彬的指示下,源丰润所有的银子都流向了股市,追捧兰格志橡胶股!

大老板陈逸卿拥有的正元、谦余、兆康三家大钱庄,依靠在四川的川汉铁路公司、以及洋人银行撑腰,不仅把川汉铁路公司存放在自己这里的公私存款全部投放到股市,并且大举向外资银行借贷。。。。。。

但就在中国人、外国人都为股市疯狂,各大银行纷纷大幅度放低贷款门槛,大肆贷款的同时,有一家银行却逆水行舟,不仅紧缩贷款额度,而且贷款审查严厉,有可能用于股市的贷款一律不贷: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总经理盛天行有苦说不出,不是自己愿意,而是那个当初承诺绝不干涉银行事物的萧天,以严厉的方式命令招商银行这么做,并且威胁,一旦招商银行不按自己的要求来,一切后果由盛家承担!

眼看着大好的赚钱机会白白放弃,每天面对股东的质疑,每天看到雪花一般飞到自己手上,外地股东们质问自己为何如此做的电报,盛天行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萧天疯了。萧天一定疯了!这是盛天行唯一能想到的理由!

4月中旬,兰格志股票再创新高,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消息开始悄悄的在上海各大钱庄,各大外资银行之中流传:

一个来自香港的大富商,因为资金出现严重短缺,准备抛售手上拥有的五万股兰格志橡胶股票!为了急于套现,每股一千五百六十两!

传言很快得到证实,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开始有人开始抛售兰格志橡胶股。仅仅在4月11日这天,就整整抛售了两千股。

而这,兰格志橡胶股的股价为1820两!

疯了,上海金融界再度疯了!发狂一般的到处寻找着这位大富商!

中国钱庄的掌柜们抛弃过去成见,紧急商讨联合购买。

外资银行的高管们紧急召开会议,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以低价买入,狠狠地赚上一笔。

很快,这个神秘的大富商行踪被挖了出来,就住在六国饭店!

顷刻,六国饭店成了除上海证券交易所外,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在三楼的那间豪华包间外,队伍一直从三楼排到了一楼,中国人、外国人,拥挤在了一起。无比焦急的等待着这位大富商的接见!

一千五百六十两!千真万确!就是这个价格出售兰格志橡胶股!

而在客房之内,是上海钱庄联合会,以及外资银行秘密委托的代表正在和那位满嘴白胡子的香港大富商进行着紧急商谈。

这些钱庄的、银行代表,似乎摸准了对方急需用钱的心理,不断压价,尽管他们的心里更加着急,生怕对方会忽然反悔不卖。

但生意就是这样,越是着急,面上越要保持冷静!

他们劝说香港富商的理由非常简单,兰格志橡胶股到了二千的价位,很有可能就是最高点了。那么股票价格将会跌落。

不如趁着现在,尽快变卖套现。。。。。。

一直到了下午3点,谈判完成:

香港富商同意以一千四百六十两的价格,全部转让手里股票,比之前的价格整整低了一百两!

这是一个傻子,或者是一个等钱用等疯了的人!所有人心里都这么想道。

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那些正在外面等候着的人,顷刻间就陷入了巨大的失望之中。。。。。。眼看着到手的银子就这么飞了。。。。。。

次日,双方交割完毕,而此时的兰格志橡胶股再创新高,达到了一千九百两!

看着客商失望而落寞的眼神,所有手里拿到股票的人都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

“协统,我们这次。。。。。。”被紧急从河南召来上海的俞飞撕下胡子,声音都有一些颤抖:

“这次,我们,我们赚了近七千万两。。。。。。”

萧天却并不显得如何惊奇:“实际到手的呢?”

“扣除各钱庄、银行分期付款部分,实际到手的为六千二百万两!天那,天那,协统,六千二百万两那,已经全部按照我们的要求打入了招商银行!”

“钱庄那的欠款要不回来了,银行那嘛。。。。。。。”萧天一笑:“那些外资银行,私自动用大量资金炒卖股票,那些经理们的位置都难保了。将来慢慢讨吧,能讨回多少算多少。”

俞飞还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六千多万那!协统,我看股价还在一个劲的往上涨,咱们。。。。。。”

“绝对不能再往股市里投一两银子了,就快要甭盘了!”萧天面色变得冷峻起来:

“这一次甭盘,将是一次最可怕的事情。不知要有多少人为此跳楼。”

“要不,咱们告诉他们尽早从股市脱身?”

俞飞话才说出来,很快觉得幼稚,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真要这么说了,只怕会被股民骂死。

这个时候盛天行冲了进来,满脸惊讶:

“抚台,六,六千万两那!你。六千万那!我是不是在那做梦!”

萧天笑着说道:“扣掉我问你借的银子和利息吧,六个月不到,我都连本带利还你了,银子存你这儿,我走的时候,给我带一千万走!”

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云覆雨,掌控上海!!

股灾,真的来了!

资本市场永远是强者的游戏。就在所有人都在热议着上海股市何时达到下一个高峰时,面对全球的橡胶泡沫,作为最大消费国的美国,突然宣布了紧缩政策。

疾奔的牛突然变身成了熊,国际橡胶价格大跳水。伦敦橡胶交易市场上一片熊嚎,又造成以橡胶板块为主、绑定伦敦市场的上海股市全面崩溃。

大清国的股民们刚刚见识了全球一体化的巨大好处,又开始吞下其巨大的苦果。

先得消息的外资银行立即收紧资金,加大力度从各大本土钱庄中收回了贷款,造成了银根进一步收紧。7月22日,违规入市、大肆炒作橡胶股票并被深度套牢的正元、谦余、兆康三家钱庄先后倒闭,上海市面立即大为恐慌。

同样违规入市的外资银行同样傻了,他们一样深陷股市!

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准备收回拆借给中国钱庄的所有资金,这等于是火上浇油。随后,森源、元丰、会大、协大、晋大等钱庄相继倒闭。

倒闭了的正元、谦余、兆康三家钱庄,有一个共同的老板:陈逸卿。

在陈逸卿的资金链条中,有一家远比花旗等外资银行更为强有力的后台,这就是川汉铁路公司。

这家满清朝廷织机控制的企业,虽然在两年前改制成了商办,但从管理层任命到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和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差别。施典章,一位曾担任过广州市知府的前官员,作为被满清朝廷任命的川路公司总收支,已经在上海坐镇五年,负责盘活手头的350万两巨款,进行资本运营。

施典章是陈逸卿的最大靠山。在陈逸卿掌控的正元、兆康和谦余三家钱庄中,施典章在正元的存款高达50万两,在兆康38万两,在谦余达到26万两,三家合计为114万两。而按照川路公司内部风险防范的要求,公款在上海钱庄存放,每一钱庄的存款上限不得超过15万两。

此外,施典章还将另外一笔95万两的巨款,也存入了陈逸卿担任买办的外资银行利华银行。

施典章交给陈逸卿进行资本经营的公款,达到了200多万两之巨,占到陈系钱庄发行庄票总额的三分之一,在当时一片看多的风潮中,这不仅是陈逸卿最主要的准备金,也是他敢放手一搏的定心丸。

可惜,美梦的尽头是一场梦魇。

但是,大清国的灾难还没有完!

在正元钱庄停业的当日,上海衙门就将相关钱庄的有关人员及账本等控制羁押。上海道台蔡乃煌与商会人士紧急磋商,决心政府救市。

7月18日,蔡乃煌携商会会长周金箴乘坐专车前往南京,向上司两江总督张人骏汇报请示,返途中又到苏州向另一上司江苏巡抚程德全请示。当时钱庄的信用已经崩溃,从外资银行再借款的话,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担保。

、奇、张人骏立即电奏朝廷,北京随即批示,同意由政府出面担保钱庄从外资银行借款,以维持市面。北京外务部将此救市决定照会各国驻华公使。

、书、但是,可怕的事情出现了!汇丰、麦加利、德华、道胜、正金、东方汇理、花旗、荷兰、华比等九家外资银行,一致答复满清朝廷:

、网、没有银子可借!

它们同样在股灾中无法自拔,甚至它们自己还想要要到哪去找银子!

就在满清政府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救星出现了: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在萧天的示意下,向上海借出了总数为350万两的款项,钱庄则将相应数额的债票押给银行,由上海道台在债票上盖章背书,作为政府担保,钱庄还款后债票交道台注销。

这么大笔的紧急借款,招商银行并未趁机收取高息,年息只有4厘,大大低于市场行情,等于是金融援助。但为了防止“大清特色”的人亡政息,合同中特别约定了本项借款  “由现任道台及后任道台完全担保”。

在出面担保借款之外,满清政府亡羊补牢,抓捕各犯案金融机构的责任人。8月17日;正元钱庄的股东陈逸卿被捕,但在美方压力下,只能关押在“会审公廨”,美、英等国领事出面,以陈为外商公司重要雇员,尚有许多未了事宜,不仅拒绝将陈引渡给中国方面,而且拒绝了中方提出在“会审公廨”共同提审的要求。

陈逸卿被捕后,虽然得到了美国人的庇护,被关押在更为“文明”的会审公廨,但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自杀身亡。

10月8日,一个更大的打击冲击了满清政府。

中国最大的钱庄之一、有着17家分行的源丰润,此前似乎并未受到橡胶股票风潮的影响,突然倒闭,共亏欠公私款项高达2000万两。

上海数十家工厂立即停工,30多万产业工人顿时失业,形势陡然变得十分严峻,报警和请示的电报雪片般地发往南京的两江总督衙门和北京的军机处。

而就在此时,一家名为“天阳实业公司”的企业,突然宣布愿意接管全部倒闭公司,安顿全部失业工人!

这是在大海里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上海方面立即宣布,愿意和天阳实业公司展开谈判,以最低廉的价格,将倒闭的工厂全部卖给天阳实业公司!

但是天阳实业公司似乎并不满意这样的价格,在上海方面提出的价格上,继续大力压价!

满清方面,上海衙门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必须要答应对方提出的任何条件,因为现在他需要大量的银子应急!

满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存放在源丰润中,而源丰润却已外强中干。

严义彬的另一钱庄德源,在股灾中亏损严重,源丰润的资金被大量抽去挽救德源,源丰润其实已经被蛀空。9月27日,是清政府向西方列强支付当期“庚子赔款”190万两的最后日期。

但在还剩九天的时候,上海道台蔡乃煌突然致电度支部,说赔款专用的200万两白银都存在各钱庄,无法提取,请求由大清银行紧急拨银200万两垫付。

度支部认为,这是拿稳定市场作为借口,骨子里是地方官们“罔利营私”,立即对蔡乃煌进行弹劾,并警告说“倘此次无银应对,外人必有枝节,贻误不堪设想”。

一看可能惹出外交麻烦,满清朝廷被震怒了,立即下令将蔡乃煌革职,并命令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等会同蔡乃煌,必须在两个月内将所有经手款项缴清。

而天阳实业公司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等银子快等疯了的上海方面,被迫答应了天阳公司的前部要求,将倒闭的工厂全部贱价卖给了天阳公司。而且在税收方面也给予了最大让步!

工厂保住了,工人们的饭碗保住了。

而站在“天阳实业公司”后面的河南巡抚萧天,也用不可思议的低价,获得了设备齐全,拥有大量熟练工人的几十家工厂。

自己的势力,已经从河南开始蔓延到了上海。

在上海这么完全属于自己的工厂,将为自己每年带来巨大的利润!

而在自己的身后,是那三十万重新复工的工人们的支持!这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被抽干了最后一滴血的源丰润,终于支持不住,轰然而倒。源丰润的倒闭,连锁反应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巨大影响远远超过橡胶股票,实际上从金融和经济层面上,掏空了大清国的最后一丝元气。

熊市掀翻上海股市后,川路公司半数资本金350万两几乎损失殆尽。而这家铁路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资金几乎都是取自强行摊派到农民头上的“租股”。

七千万四川人被震惊了、被激怒了,多方上书,要求朝廷彻查。一场惊天的腐败大案掀开帷幕的同时,一颗足以动地的定时炸弹也埋了下去。

如何处理这笔巨额亏损,成为悬在满清统治者们面前的巨大难题,并且将成为摧毁大清国的导火线。

满清的土崩瓦解,根源之一就是这股灾。

在出场几乎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股灾面前,胜利者只有一个人:

萧天,以及他的招商银行!

六千多万的收入,次后收购的大量工厂,为萧天构筑起了最坚实的经济基础!从现在开始,萧天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再为军费发愁!

而招商银行在这次灾难中,毫发未损,成为了银行界的一个传奇。

当初耻笑他们的同行,愤怒不解的股东,全部转换了态度,盛赞盛天行不愧是盛家公子,是个真正的商界奇才!

但盛天行知道,自己这个“奇才”,却完全靠的是萧天的命令!

如果没有萧天强行下令,自己和招商银行也一定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现在这一切都被成功避免了。

真正的商界奇才,应该是萧天!

还有一个人,才完全被萧天震惊,这人就是抓获了想要逃跑的麦边,受到上海方面嘉奖的杜月生。

杜月生不知道萧天是用什么办法,在上海翻云覆雨的,把整个上海的钱庄、银行都玩弄在股掌之中。

但杜月生却清楚一件事,自己必须牢牢跟着这个叫萧天的人,只要跟定萧天,自己迟早都有一天一定有天会飞黄腾达的!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钱了

满清的经济因为上海股市的甭盘。被抽空了最后一丝元气。

在这场大股灾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一个人:萧天!

购买下了那么破产的工厂之后,让盛天行帮着自己找了大量真正的经营人才管理这些工厂,而自己又让盛天行找了家叫“丽如洋行”的。

与丽如洋行那个叫史密斯的美国人交谈了一会,发现这人还不算是个大奸商,因此把自己在上海的一些事情交给史密斯代理。

先是在美租界购买了一幢洋房当做自己在上海的代办处。这幢洋房三层高,前主人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