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天朝1630-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卡拉城的城守,里奥帕帕多斯男爵穿着一身白衣,身上的战甲破碎,披散长发跪在脚下,双手将一把镶嵌着精美宝石的宝剑高高举起。

    他投降了。

    事实上,他是英勇战斗了的,但是很可惜,个人的英勇在这样的战斗中微不足道。他的卫兵很快被冲进来的骑兵们杀戮殆尽,兵丁们之所以留着他,也只是因为他是城主而已。

    逮住城主这样的功劳大家还是很有吸引力。

    冲进来的骑兵们的目光很快被城堡中男爵阁下祖传的财宝吸引住了,宝石,名画,黄金,都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但是好在,他们总算知道这是城守府,里面的东西理所当然的要留给他们的大头目,他们的总督。

    男爵阁下的投降帮助他成功躲过了家中女眷被玷污的命运,但是城内其他的大街小巷里的那些可怜人就不可避免了。

    这夜,安卡拉城陷入地狱!

二百九十二章() 
    西线,阿勒颇城中的王得功得到摩苏尔传过去的消息之后,不惊反喜。

    “总算是时候到了。”

    这家伙拍着指挥部里的桌子大笑道。

    这一段时间,他和对面的敌军来回拉锯,虽然又找着机会狠狠的啃了几口敌军,但是以他手里的兵力,想要全歼敌人是不可能的。

    对面的拜占庭军仍然有近三万人,虽然正面战力不如捧日军,几次交战都被人少的捧日军占了便宜,但是对方毕竟人多势众,只要稳扎稳打,王得功也拿对方没太好的办法。

    不过,这一段时间的打击,也让敌人不敢再围在阿勒颇城外,而是全军直接退回了一百里外的另一座城池阿扎兹,唯恐遭受城内捧日军的突袭。

    事实上,现在在整个西线,战斗双方现在是势均力敌,谁也没办法直接将对方怎么样。

    这种对峙态势是王得功最不喜欢的战斗。

    现在,战局猛然间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眼看着有机会全歼敌人十万大军,这样的转变实在是太富有戏剧性了。

    然后,拦住敌军,不让敌军两部完成会师,这是马忠希望他做到的。

    看着大厅内悬挂着的大幅军事地图,王得功低头沉思。

    马忠不想让敌人两部会师,这很自然,无论什么时候,一万头猪总是比两个五千头猪好对付些。马忠的思路很明显是是想先要在这两支敌军中吃掉一个。但是王得功也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路偏师的军帅,王得功这家伙的战术思路一向是有些冒险的。

    在他看来,既然想要全歼,那么干脆就让敌人全都会师又如何?

    现在的情况和平时战场的情况不一样。

    更多的敌军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更多的风险。

    敌军会师后反而会加快他们后勤上的消耗,在现在石秀的荡寇军已经截断敌军的后路,敌军全军择路而逃的局面下,与其费心费力去想办法消灭敌人一路,不如干脆直接让敌军全都聚在一起,而己方一路尾随,不断骚扰攻击的方式更好。

    而这时候,己方兵力少而精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

    从这里回到拜占庭,一路上上千里路程,有太多太多的机会留给己方了。

    王得功就不信拜占庭人真能够在自己的一路骚扰打击之下回到家。

    敌军庞大的人数,自己会把自己压垮的。

    战史上有太多太多在这种类似情况下崩溃的先例了。

    到时候或许,甚至都不需要最后的一战了。

    这才应该是这时候正确的思路。马忠的想法太正统,虽然不能说错,但是实在是太过追求稳妥,执行起来未免费力,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这场战争,现在已经注定是天竺赢了,只是具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赢而已。

    相比较马忠的思路的平淡无稽的赢,王得功更想要一次完胜,千里追逐,然后在家门口一击破灭掉敌人所有的希望,这种胜利明显是更合他王得功的胃口。

    而且到时候,当君士坦丁堡亲眼见到他们寄予众望的精锐被以这样的方式完完整整的被吃掉,那样,对帝国下一步过河对君士坦丁堡的攻略毫无疑问会更有利一些。

    这样的胜利难道不是更好么?

    王得功稍下计议已定,决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还很自信的把自己的妙计飞信原路传回去。

    接着就打算按照自己的想法部署起来,反正他作为一路统帅是有权力决定临战时具体的战术的。

    几个小时后,阿勒颇城中一支军兵两个团出城,出城之后径直向东进发。

    “他们是去拦阻希拉克略将军的,一定是!”

    当阿勒颇城宋人出兵被埋伏在城外的拜占庭人探子探知传回阿扎兹后,阿扎兹城内的迪米特斯叫道。

    他们在这里,也已经得到了后方后路被断的消息,相比较摩苏尔城下的希拉克略的大军,迪米特斯对自己这支军队的掌握度很明显不如希拉克略。这些天,军中已经相继出现了几次哄乱。拜占庭大军成分杂乱,组织程度混乱的弊病恰好在这时候凸显。

    本来这一段时间全军就在兵力远逊于己方的宋人手里连吃败仗,士气低迷,现在又传来后路被断粮草断绝的消息,这真是雪上加霜。

    有那么几天甚至迪米特斯自己都觉得自己要完了,军中,保加利亚人和罗马尼亚人混战,小亚西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混战,至于色雷斯人,则因为是拜占庭人的主力,长期压制国内其他各民族,这时候成了所有各民族仇视的对象。

    城内混乱带来的损失甚至已经超过了之前宋人打仗带来的损失。

    就连一向号称最为刻苦最为看重仪表的圣殿骑士们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心灰意冷,看样子和那些保加利亚蛮子们没什么区别。

    迪米特斯作为主帅的威严在前面几战中已经消失殆尽,根本无法管束住手下,现在他手下的那些各营将军们甚至都不想正眼瞧他这个统帅一眼。

    迪米特斯多年战争带来的威望算是彻底毁了,他觉得手下自己人都能把这支军队整垮。这种情况他自己也不是没见过,身处敌境,后路断绝,内部还一团散沙,这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希望的样子。

    这还是军中还没有断粮的情况,之前军中积累的军粮还足够使用,就乱成这幅样子。

    就这样还想要把这支军队带回家?这是做梦吗?迪米特斯觉得自己绝对是没那个本事。他现在能维持住现在这个情况就算不错了。已经是尽了他个人最大的努力。

    来自希拉克略的消息,算是在黑暗中给迪米特斯带来了一线曙光。也给这支偏师上上下下带来了希望。

    如果说在这种绝境下,现在这支军队中还有谁能给人带来希望,让人信服他,有期望去追随他,去战斗,去挽救自己的话,那么也就只有伟大的希拉克略将军了。

    这个近几十年中在拜占庭内外纵横驰骋,打胜了无数战斗,立下了显赫战功的名将,现在是大家唯一的希望。

二百九十三章() 
    王得功率着两个团的捧日军重新来到当初拜占庭人伏击他的那个地方,已经两天了,阿扎兹城内的迪米特斯思量良久,终究是没有敢率军前来阻止他。

    城内的拜占庭军的情况不允许他出兵。他知道这些兵一出去城区很可能就垮了,他们现在已经是一盘散沙。更何况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让他忌惮——宋人的这支偏师不是不可能是宋人的圈套,用一只偏师,吸引他出城,然后在野战中歼灭他。

    前面的几次战事已经证明,即使是他的手下士气最好的时候也很难在野战中击败宋军,现在城内的士气低落成这样,他就更不可能带着手下去和宋军硬拼了。

    所以一切只能仰仗希拉克略了。

    他相信,希拉克略的情况应该比他这边好,作为现在的君士坦丁堡最伟大的将军,希拉克略对手下的控制力是他迪米特斯所无法企及的。

    这支宋军人数太少,应该还是无法阻止他。而话又说回来,如果伟大的希拉克略连敌人这支偏师都无法对付的话,那大家就还是不要会师了,干脆散了大家四散奔逃还好些,最起码那样的话应该总会有人有机会回到君士坦丁堡去,而他迪米特斯也就不用在这里这么煎熬了。

    迪米特斯得承认,他已经开始惧怕这些可怕的宋人军队了,这支军队就像是铁锤一锤碾碎了他们拜占庭人再度崛起的美梦。

    迪米特斯恐惧的这支军队的指挥官王得功,此刻正站在一处地势相对较高的丘陵上,看着当初当时他们奋战过的战场,他倒是不怕敌人的前后夹击,带着区区两个团就敢来挡住敌人大部队的去路。

    不得不说,当初迪米特斯选的地方很准,阿萨德湖北段,这个地方正好是从东西两处战场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

    从巴比伦到叙利亚,总体来说都是平坦地形,最多也都是丘陵一样的起伏,这样的地形很难找到伏击的地点,可以说这里就已经是最适合的地点了。

    因为这就意味着任何想要以最快速度从东线到达西线的军队,必然也会经过这里。否则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就要多花费近两天的时间才能绕过更北边,这是现在的希拉克略军不可能选择的。

    所以,王得功一定能在这里挡住敌军的去路。就像当初迪米特斯一定能截住他一样。不过迪米特斯没想到捧日军的战力远远超过他的预计而已。

    此时,时间还未过去很久,当初战争的痕迹还没有被这里的大自然隐去,漫天吹起的尘土下面全都还隐隐的露出那些在当初那一战留下的尸骨,当然这里绝大多数是拜占庭人。

    至于捧日军自己的,当初那一战他们可是胜利者,当然有机会打扫战场,并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袍泽们的尸骨。

    这些拜占庭人不远千里跨过马尔马拉海来到这里,没想到最终却是这样的命运。

    这就是入侵者的下场啊。

    他愤然想到,不过转念一想,如果说拜占庭是入侵者的话,那么这一年他们天竺人在大都督的指引下到处南征北战,拿下大量的领土,甚至连伊尔汗国的国都给灭了,这样的行为又算得什么。

    总不能,别人的进入就是入侵,他们天竺的入侵便不是入侵吧!况且就是他一直以为的自家脚下的这块领土,严格说来也不算是他们的土地呢。

    他刚才这么说,还真是有些平日里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那些自以为是的中央王朝官员们的嘴脸呢。

    现在轮到他王得功自己的国家了,莫非就觉得自家很高尚么?

    嗤的一声,他自己先倒是笑了。

    人啊!为何总是看人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是轮到自己了就玩上双重标准了呢。

    看来他王得功自己包括他属下的那些各个气势汹汹,恨不得打到君士坦丁堡年轻军官们也都是这样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气势恐怕也是一个刚刚崛起的强国的普遍心态,现在的天竺从上到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差不多。

    就是只许我欺负你,你却不能欺负我,我欺负了那就是替天行道,你若是欺负了我那就是你自取灭亡的那种霸道。

    这才是强国的心态,也是强国应该有的逻辑。

    哈哈!想来还真是有些意思呢。

    如果不是这样,凡是都要忌惮太多,那些那些大国强国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理由去扩张和吞并别国呢。

    想了这么多,王得功发现自己也有些太过于多愁善感了,这踏马的哪里需要那么多的理由和道理,这样的联想太多委实不是他王得功的风格啊!

    不服,就是干!

    这才是他王得功最擅长的,就像他现在,手里只有两个团不到五千人,却要来阻止敌人东线主力的进军一样。

    远方,随着时间过去,哒哒哒,哒哒哒,戈壁的黄沙中几十骑骑兵出现,正是他派出的斥候兵。

    “来了,来了!”

    风沙中,斥候们喜悦的喊声带来了敌讯!

    ……………………………………

    王得功并不知道,他预定的这个战场除了他和他等待的拜占庭人以外,还藏着第三股势力。

    那就是世世代代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西亚族群,奥欣?沙法尔和他的父亲带着一群各族的族长们也在等待着消息。

    这些部族包括了附近所有的西亚部族,约拿、亚力克,西北叙利亚一带的好汉子,几乎全都聚到今天这里了。

    “决定好了没有,诸位!”

    “我不是催大家,这回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否则,错过了这次,今后我们就很难找到这次这么好的展示我们的实力和愿望的机会了。”

    族长们眼神闪烁,显然大都还在做最后的衡量。

    毕竟这次选择关系到所有族人的前途,这个决定没那么好下。

    还有人犹犹豫豫的问奥欣沙法尔的父亲弗朗索瓦:

    “你们真的以为这次宋人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吗?他们这次面对的敌人可是色雷斯人的英雄,伟大的希拉克略啊!”

    “而且很明显是拜占庭人更多,他们的人数可是宋人的几倍!”

    “是啊!我们需要一个更确信的理由,你真的能够确定?”

    所有的目光都看着弗朗索瓦,毕竟比起奥欣沙法尔,人们更愿意相信年纪更大,更有威望的弗朗索瓦。

    弗朗索瓦一笑,

    “是的,朋友们,我相信我的儿子,奥欣会是沙法尔人中最闪亮的那颗明珠,他说了宋人会是最后的胜利者,那就一定是。况且,兄弟们,这一段时间我们不是已经见识过了战场上宋人的可怕了吗!拜占庭人是狮子,那宋人就是雄鹰,在这块土地上,狮子是斗不过雄鹰的。如果你们因为过去的几十年时间发生的事情而选择相信我的话,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像是相信我一样选择相信我的儿子的。”

二百九十四章() 
    苏朗索瓦父子带的这批部落武力大约有5000多人,各个都是各部族抽调出来的最英勇的勇士,这些人只是传统的部落骑兵,其在战场上的真实武力或许马忠王得功他们都不会放在眼里,但是这群人的阵营的选择对现在的战局同样很关键。

    这群人力量很小,双方都不会放在眼里,但是如果能够加入战场上的某一方,带来的力量对比的转变可就是足以改变战局了。

    而且对于天竺一方来说,这群人的加入更是意义非凡,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己方真正掌握了这方土地。

    当然,对方之所以这么选择,归根结底还是根据前一段时间战场上王得功等人强大的表现。这一战眼看着天竺人即将占据绝对的上风,这时候,作为他们这样的地方上的骑墙者已经是由不得他们继续下去了。

    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这时候,王得功在前线,正要展开战斗,接到斥候兵的传信,

    “什么?他们来了!”

    作为西线阿勒颇一线的战事指挥官,他是知道弗朗索瓦他们这一批终日喜欢游荡在戈壁上的当地的部族武力的,前一段时间的战斗,这些人虽然作为叙利亚大区治下的领民,但却丝毫没有接受前线指挥的意思。

    初开始时他王得功还有些暴躁,但在后面他了解了当地一直以来的情形之后,才明白,这种情况已经在当地持续了数百年,几乎整个伊尔汗国时代,这里一直都是如此,所谓蒙古人的行政也仅止于当这些部落民进入城市交易时收取交易税而已。

    蒙古人的治理一直就是这么粗放,这也是整个伊尔汗国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的原因。

    否则,如果让他们真正能够强大起来,发挥出他们领土内所有部族真正的力量,天竺恐怕早就在两大汗国的夹击下完蛋了,也不可能有现在反守为攻的机会。

    这就是草原文明真正虚弱的原因了,行政力和组织力的缺乏是部落文明永远的痛,也许某个时期一个强力英雄的崛起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可怕的力量,但是骤起爆发之后就是沉寂,他们的文明导致了他们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厚积薄发的底蕴。

    这些部落民的加入,让王得功在当前这一战瞬间拥有了更多的筹码,现在拜占庭希拉克略兵团就要面对这次截击了。

    呵呵,原本他对这次战斗没有太多的期许,毕竟他手上只有两个团的精兵,那么现在,可就不同了。

    …………………………………………………

    希拉克略兵团正在烈日下行军,虽然时候已近冬日,但是此地濒临赤道,即使是现在天气也相当炎热。

    烈日下,拜占庭士兵们有气无力的行走着,在茫茫戈壁上拉出了一个长长的足有十余里长的队形。

    这些日,希拉克略兵团下面一路的折损越来越多了,虽然没有太多的战事,但是他的身后两侧一直有着数支小规模骑军像是饿狼一样尾随着他,兵力不算多,总共加起来也只有一千多骑,但是这给希拉克略兵团的大军西撤带来了致命的减员。

    现在的希拉克略比起刚开始从摩苏尔城下撤出时可要衰弱的多了,这一路上,他们最少丢掉了一半的辎重和数千老弱病残。

    马忠自持兵少,虽然并没有打算和希拉克略兵团展开会战,但是敌军这么大几万兵团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在他眼皮子底下想要撤走,可也没那么容易。

    他派出的小股骑兵采取的是疲兵之策,他们一直沿路不断的骚扰和干扰希拉克略兵团的行军,从摩苏尔城下一直到西线,沿路数百里,马忠要把它变成敌人的一段致命旅途。希拉克略手下足有六万大军,马忠要让他在这一路上最少少掉一万。

    到那时候,即使是希拉克略再厉害,他也挡不住会给他马忠留下机会的。

    自古撤军就是最难的,更何况拜占庭军的编制复杂,构成里面骑兵并不多,行军效率更是低得可怜,比起来相对捧日军差得远了。马忠甚至怀疑就是他不派骑兵沿路骚扰,希拉克略也不可能甩掉他的追兵。

    他有足够的耐心。

    马忠自己就率着大军一直就这样沿路跟着,像是饿狼一样不紧不慢的吊在拜占庭人的身后。

    ……………………………………

    “前面有数千天竺军?”

    希拉克略骑在马上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